天津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

《天津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是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加快建設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天津市人民民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根據天津市工作實際,制定的方案。

2024年6月,《天津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及起草說明公布,公開徵求意見。

基本介紹

制定進程,草案全文,起草說明,

制定進程

2024年6月,《天津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及起草說明公布,公開徵求意見。

草案全文

天津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加快建設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我市人民民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根據本市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推動醫療衛生髮展方式轉向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服務模式轉向更加注重系統連續、管理手段轉向更加注重科學化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建設中國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增強我市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我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和優質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促進人民民眾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二、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能力
(一)加強醫學高峰高地建設
支持高水平醫院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市級醫學中心、醫療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打造國家級和市級、區級臨床重點專科群。加強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和傳染病醫療救治醫院建設。支持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區和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示範試點項目區建設。實施醫學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計畫。加強醫教協同,落實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
(二)加快衛生健康科技創新
以國家戰略和天津需求為導向,聚焦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等健康問題和健康產業發展。積極推進海河實驗室、中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建設。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和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市級醫學重點學科建設。超前部署一批市級重大項目,推動小核酸藥物、放射性藥物、細胞與基因治療等前沿領域取得原創性技術突破。加強優秀創新團隊和科技創新與轉化平台建設,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引領新質生產力。
(三)加強急救醫療體系建設
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網路,提升服務內涵。持續最佳化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和中毒檢測等救治中心建設。健全院前院內信息互聯共享機制,暢通院內急救綠色通道。推進胸痛救治單元和胸痛救治點建設,探索卒中救治等基層救治網點建設。建立全市復甦中心救治網路,探索建立公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急救互救體系。
(四)提升區屬醫院服務能力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區屬醫院下沉,實施市級大型醫院幫扶區屬醫院項目,提升區級醫院診療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健全涉農區龍頭醫院診療科目,發展急診科、婦產科、兒科、重症醫學科、中醫科、精神科、老年醫學科、康復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學科,提升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診療能力,建立慢性病管理、腫瘤防治等專科專病中心。
(五)強化基層服務網底建設
加快推進“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在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的全科診療服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特色專科醫療服務,打造基層慢病管理中心。深化大醫院幫扶基層機構項目內涵,持續推進鎮村醫療衛生一體化管理。提升鄉鎮衛生院二級及以下常規手術等醫療服務能力。最佳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設定。豐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涵,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基層衛生適宜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開展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畫,激勵鄉村醫生參加學歷教育、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六)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
實施中醫藥康復、治未病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加強中醫醫療集群建設,推動中醫重點專科醫聯體“百千萬工程”,推進名醫堂建設,著力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路。開展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推動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實施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加強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不斷提升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實施津沽中醫藥人才系統培育工程。
(七)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持續推進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開展疾控機構實驗室檢測能力提升行動。統籌建立信息共享的公共衛生實驗室檢測網路。建立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強化應急指揮體系和“一案三制”建設。暢通醫療救治總醫院機制、區域醫療救治機制和監測調度機制。以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國家傳染病應急隊、國家突發中毒事件醫療應急處置隊為龍頭,建成市區兩級負責、種類科目齊全的公共衛生應急隊伍體系,開展常態化培訓演練。實施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項目,健全公共衛生醫師制度,探索賦予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
三、強化分工協作,推進分級診療
(一)完善醫聯體運行機制
明確不同級別和類別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完善分級診療技術標準和工作機制。落實醫聯體幫扶任務,逐步完善醫聯體內雙向轉診流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區域內醫療資源整合共享,實現醫聯體內遠程醫療、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建立健全醫聯體內處方流轉、用藥協同等機制。繼續實施向基層傾斜的醫保差異化報銷政策。基層醫療機構實行“單獨評價、單獨使用”的職稱評價制度。
(二)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
加快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建設,健全區域醫聯體牽頭醫院負總責、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分工負責、防治康協同機制,逐步形成以健康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加快建設緊密型區域醫共體,實行縣鄉一體化管理,逐步實現行政、人事、財務、業務、用藥目錄、信息系統等統籌管理,整合最佳化醫療衛生資源,建立責任、管理、服務、利益共同體。
(三)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持續最佳化家庭醫生團隊結構,依託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專科醫聯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引導二三級醫院醫師指導或參與家庭醫生團隊。推動落實天津市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深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涵,落實差異化簽約服務政策,逐步形成家庭醫生首診、轉診和下轉接診的服務模式。
(四)最佳化老年健康服務網路
積極推進醫療機構老年醫學科、老年標準化病房和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強化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服務,為養老機構提供預約就診綠色通道、上門巡診、藥事管理、醫療康復等服務,實現資源統籌。持續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居家醫療等服務。
創新醫防協同機制
加強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科室建設,明確崗位職責,完善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清單,強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能考核。以重點人群和重點疾病管理為主要內容,最佳化公共衛生服務,開展針對性的健康促進和預防保健服務。全面推進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實現疾病預防控制格線化管理,建立公共衛生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醫療機構臨床醫生交叉培訓制度,鼓勵人員雙向流動。
(六)擴大接續性服務供給
通過公立醫療機構轉型、社會力量舉辦等方式,增加康復、護理等專科醫療機構數量。支持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多種形式康復醫療、老年護理、殘疾人護理、母嬰護理、社區護理、安寧療護及營養支持等特色服務供給。依託醫聯體、專科聯盟等形式,加強培訓指導,建立雙向轉診機制。
四、加強質量管理,創新服務模式
(一)強化醫療質量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織密市、區、醫院三級醫療質量控制網路,建立覆蓋診療全流程的質控工作制度,落實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規範和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全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規範醫療服務行為。強化目標管理,提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程度。加強醫療質量結果數據套用,探索開展醫療服務點評,提高藥品供應保障和藥學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提升。
(二)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創新
持續健全預約診療、遠程醫療、臨床路徑管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多學科診療、日間醫療服務、合理用藥管理、優質護理服務、滿意度管理等醫療服務制度,拓展覆蓋面和服務內涵,改善民眾就醫服務感受。加強醫患溝通,促進人文關懷,保護患者隱私。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主渠道作用,健全化解醫療糾紛長效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推進“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集成辦理。加強預防接種“數位化門診”建設。
(三)加快數字健康創新發展
依託我市政務外網資源,統籌規劃我市衛生健康專網和健康醫療數據中心。加快推動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重點業務套用系統建設。開展智慧醫院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畫和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提升計畫,強化信息化在醫療機構發展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支撐作用。深化“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內涵,推進“三醫”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健全我市衛生健康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管理機制。
五、深化協同改革,構建高效治理
(一)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堅持和加強黨對醫院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完善公立醫院黨政議事規則以及黨委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制度,將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等黨建要求寫入醫院章程,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健全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實行全面預算績效管理。
(二)健全績效考核評價機制
強化公益性導向,全面開展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以健康產出、服務質量和分級診療為重點,持續最佳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完善城市醫療集團和區域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按照管理層級和機構類型實施分級分類考核評價,強化考核評價結果綜合套用。
(三)完善政府投入保障機制
進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持續落實政府對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的投入保障責任。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定規劃在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方面的規範作用。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逐步加大對中醫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傾斜力度。建立持續穩定的中醫藥發展多元投入機制。
(四)健全醫保戰略購買機制
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分類管理、醫院參與、科學確定、動態調整的醫療服務價格機制。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上門提供醫療服務等收費政策。持續推進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管理下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助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提高其在全市醫療服務總量和醫保基金支付中的占比。支持各區主導推進的緊密型醫聯體開展家醫簽約按人頭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強化激勵約束,建立以分級診療和健康管理為導向的醫保激勵機制。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最佳化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五)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按照國家有關人員編制標準,推動落實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支持醫療聯合體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分別核定、統籌使用,人員統一招聘和管理。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崗位管理制度,最佳化基層醫務人員招聘標準和程式。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科學設定評價標準,建立代表作制度,把醫德醫風放在人才評價首位。落實《天津市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
(六)持續推進行業綜合監管
健全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加強醫療服務全過程監管。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行業行風建設工作體系,開展清廉醫院建設工作,維護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公益性。依法規範社會辦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行為,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發展。加強法治建設,推進衛生健康領域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的制定、修訂工作。推動依法聯合懲戒措施落實,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建設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將其列入政府工作目標和考核目標,落實各項任務,因地制宜加強體制機制創新。
(二)細化配套措施。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協同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結合重點任務,及時制定出台配套政策並監督落實,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強宣傳引導。各級宣傳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圍繞改革目標、重點任務、工作成效,積極開展宣傳,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有關部門要結合工作職責分工,做好政策解讀和相關培訓,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為我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起草說明

一、起草的必要性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貫徹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發展的目標、方向和舉措。
為貫徹落實國家檔案要求,進一步完善我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市衛生健康委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天津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著力推動我市醫療衛生髮展方式轉向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服務模式轉向更加注重系統連續、管理手段轉向更加注重科學化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起草過程
結合我市實際,市衛生健康委認真做好《實施方案》起草工作,先後兩輪書面徵求了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等10個相關部門意見,經反覆協商,形成一致意見。
三、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工作的總體要求、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一)明確指導思想,提出主要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推動醫療衛生髮展方式轉向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服務模式轉向更加注重系統連續、管理手段轉向更加注重科學化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建設中國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增強我市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力爭到2025年,我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和優質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促進人民民眾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二)明確四大方面、二十二項具體任務
一是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能力。加強醫學高峰高地建設。加快衛生健康科技創新。加強急救醫療體系建設。提升區屬醫院服務能力。強化基層服務網底建設。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二是強化分工協作,推進分級診療。完善醫聯體運行機制。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最佳化老年健康服務網路。創新醫防協同機制。擴大接續性服務供給。
三是加強質量管理,創新服務模式。強化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加快數字健康創新發展。
四是深化協同改革,構建高效治理。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健全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完善政府投入保障機制。健全醫保戰略購買機制。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持續推進行業綜合監管。
(三)強化組織保障,確保工作落實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建設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因地制宜加強體制機制創新。
二是細化配套措施。各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協同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各級宣傳部門要圍繞改革目標、重點任務、工作成效,積極開展宣傳工作,為我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四、主要依據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