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天津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是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2年10月1日發布的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 發布機構: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天津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更好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要求,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三個著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堅持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並重,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強化體系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力爭到2025年,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健康天津提供有力支撐。
二、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一)打造國家級和市級高水平醫院。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建綜合類、呼吸、心血管、神經、腫瘤、婦產、兒童、傳染病等8個專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支持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天津市腫瘤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引進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優質醫療資源,建設中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加快市級醫學中心和醫療中心建設,引領本市醫學發展和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市衛生健康委、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發揮公立醫院在醫聯體中的牽頭作用。以轄區內公立醫院為龍頭,整合其他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統籌推進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格線化布局管理,加強醫聯體內部信息互聯互通,完善雙向轉診,建立健全新型高效的上下分工協作和利益共享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幫扶,促進防治結合、醫防融合。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格線內人民民眾提供健康管理和疾病診療等服務。加強公立醫院公共衛生科室標準化建設,開展公立醫院公共衛生工作績效考核。(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應急醫療救治體系。依託天津市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加強全市傳染病應急救治培訓演練、專業人才培養及科研成果轉化,提高重大疫情應對能力。推進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新址)市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天津市海河醫院呼吸道傳染病定點醫院、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非呼吸道傳染病醫療救治醫院建設。依託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立一支國家中醫疫病防治隊伍。提升中醫醫院傳染病防治能力,建立健全協同高效的重大疫情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防控救治機制。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含中醫醫院)設定感染性疾病科,承擔感染性疾病、傳染病的接診、篩查、治療、護理、搶救、處置等工作。(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一)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以滿足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著力推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市級醫學重點學科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重點發展重症、腫瘤、心腦血管、呼吸、消化、感染、兒科、麻醉、影像、病理、檢驗、營養、康復、精神衛生等專科,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完善市、區、醫院三級質量管理架構,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質控標準,提升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的規範化、標準化水平。發揮中西醫結合特色優勢,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在“雙一流”建設中加強相關學科建設。(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醫學技術創新。圍繞重大疾病防控、重點人群健康保障、突發公共衛生應急等重點領域,加強套用基礎、臨床和科技成果轉化研究,推動原創性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的產出。加強天津市衛生健康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平台建設,推進公立醫院開展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科技重大專項,鼓勵支持中醫臨床醫學研究成果轉化。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發展,鼓勵商業保險機構提供醫療、疾病等多領域的綜合性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逐步探索將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套用納入商業健康保險保障範圍。(市教委、市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委、天津銀保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推廣多學科診療新模式、新理念。持續推行日間服務模式,提高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推動公立醫院建立患者綜合服務中心(視窗),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預防、預約診療、門診和住院等一體化服務,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壓實責任制整體護理,創新護理服務模式,拓展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和內涵,開展延續護理服務。開設藥學門診或用藥諮詢中心,開展精準用藥服務,為患者科學用藥提供指導。大力推進院前醫療急救網路建設,創新急診急救服務模式,有效提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推進醫院、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協作開展慢性病篩查干預與健康管理項目。建立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協同監測機制,實現醫療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等信息互聯互通。逐步推廣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建立中西醫多學科診療體系。(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四)強化信息化支撐作用。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定期開展電子病歷套用水平分級評價工作。鼓勵醫療機構發展網際網路診療、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等成效顯著、創新引領性強、可複製推廣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模式。推動手術機器人等智慧型醫療設備和智慧型輔助診療系統的研發與套用。建立藥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醫院處方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網信辦、市科技局、市藥監局、市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一)健全運營管理體系。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為提升醫院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法治保障。整合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系統和人、財、物等資源系統,建立醫院運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院運營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種組合標準體系,形成疾病嚴重程度與資源消耗在每一個病組的量化治療標準、藥品標準和耗材標準等,對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進行監測評價,引導醫院回歸功能定位,提高效率、節約費用,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以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目標為依據,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控、調整、決算、分析、考核等各環節,從數量、質量、實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約束,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定期公開醫院相關財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業務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重大風險、重大事件、重要流程為重點,開展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評價,強化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預算控制、資產控制、會計控制、政府採購控制、信息公開控制等,防範財務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和廉政風險。強化成本消耗關鍵環節的流程管理,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廣醫院後勤“一站式”服務。(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堅持和強化公益性導向,全面開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持續最佳化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重點考核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改革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辦法,以聘用契約為依據,以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為重點,將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鈎。完善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績效考核制度,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一)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落實公立醫院人員編制標準,建立動態核增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對編制內外人員待遇統籌考慮。落實崗位管理制度,按照醫、護、藥、技、管等不同類別合理設定崗位,科學編制崗位責任書,實行競聘上崗、契約管理,激勵人才脫穎而出。增加護士配備,逐步使公立醫院醫護比總體達到1∶2左右。(市委編辦、市人社局、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改革薪酬分配製度。落實“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合理確定人員支出占公立醫院業務支出的比例。在核定的薪酬總量內,公立醫院可自主確定基礎性、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比例,根據不同崗位職責要求,自主設立體現醫療行業特點、勞動特點和崗位價值的薪酬項目,充分發揮各項目的保障和激勵作用。逐步建立主要體現崗位職責和知識價值的薪酬體系,以崗定責、以崗定薪、責薪相適、考核兌現,注重發揮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探索對公立醫院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市人社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財政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健全醫務人員人才培養體系。推進醫學生臨床能力提升,加強臨床醫學專業和教學資源建設,做好醫學相關學科人文素質教育。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開展不同層次中醫藥師承教育培訓。加快培養高層次複合型醫學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人才、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老年、兒科、重症、傳染病等緊缺護理專業護士的培養培訓,推動護理崗位科學管理,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分層分類評價,合理設定評價標準,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增加臨床工作數量和質量指標,探索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論文數量要求。穩慎下放職稱評審許可權,探索在崗位設定合理、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評審意願的三級公立醫院試點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靈敏有序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統籌兼顧醫療發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調控醫療服務價格總體水平。定期開展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時穩妥有序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係,支持公立醫院最佳化收入結構,提高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加快審核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管理下的多元複合醫保支付方式,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推廣糖尿病門診特定疾病按人頭總額付費,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緊密型區域醫聯體實行按人頭付費,探索精神病按床日付費和門診慢特病按人頭付費。科學制定醫保總額預算,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按病種(組)、按床日、按人頭等各付費單元的付費標準,加強監督考核管理,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規範醫保協定管理,明確結算時限,細化結算規則,確保基金及時足額撥付。指導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國家組織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使用改革,落實醫保資金結餘留用政策。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一)強化患者需求導向。堅守純粹醫者信念,尊重醫學科學規律,遵守醫學倫理道德,遵循臨床診療技術規範,為人民民眾提供安全、適宜、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推行公立醫院分時段預約診療和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服務,開展診間(床旁)結算、醫學檢驗結果互認、醫學影像資料共享等服務。加強患者隱私保護,開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願者服務,建設老年友善醫院。加大健康教育和宣傳力度,做好醫患溝通交流,增進理解與信任,為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挖掘整理醫院歷史、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學術思想、高尚醫德,提煉傳承醫院院訓、願景、使命,確定醫院院徽、院歌、院慶日等,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激發醫務人員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不竭動力。強化精神引領,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精神,選樹宣傳先進典型。將文化元素融入醫院環境建設,營造健康氛圍,以充滿人文關懷的醫療服務贏得患者、社會的信任和尊重。(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三)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建立完善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長效機制。進一步改善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條件,加強人文關懷,落實學習、工作、休息和帶薪休假制度,維護醫務人員合法權益。鼓勵公立醫院通過設立青年學習基金等多種方式,關心年輕醫務人員成長。進一步健全職工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醫務人員實際困難。加強醫院安全防範,強化安保隊伍建設,完善必要安檢設施。發揮“三調解一保險”作用,妥善化解醫療糾紛和醫患矛盾,將解決醫療糾紛納入法治軌道,健全完善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醫鬧、暴力傷醫等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堅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市衛生健康委、市司法局、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
(一)全面執行和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公立醫院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集體研究決定重大問題。健全完善醫院黨委會和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制度,嚴格落實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執行情況報告制度,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在公立醫院章程中明確黨建工作的內容和要求,包括醫院黨組織的黨務工作機構、群團建設、文化建設、經費保障等,明確黨委研究決定醫院重大問題的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各環節,把黨的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提升醫院紀委監督能力,促進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貫通協同、一體落實,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組織部、市教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黨委書記和院長分設的,黨委書記一般不兼任行政領導職務,院長是中共黨員的同時擔任黨委副書記。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醫院黨委要按照幹部選拔任用有關規定,及時制定完善醫院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具體辦法。落實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和引進管理辦法,建立醫院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服務高層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醫德、能力、業績為重點的人才評價體系。(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市人社局、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建立黨支部參與人才引進、隊伍建設、職稱職級晉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評獎評優等重大事項討論決策的制度機制,把好政治關、醫德醫風關。持續深化醫院臨床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著力培養黨性強、業務精、有威信、肯奉獻的黨員臨床醫技骨幹擔任黨支部書記。建立健全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落實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建立健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衛生健康部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格局。公立醫院黨委承擔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確保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加強和改進公立醫院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嚴格落實基層黨建巡查制度,把黨建工作成效納入醫院等級評定、大型醫院巡查、政治巡察等工作內容,作為年度考核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市衛生健康委、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組織保障
(一)壓實工作責任。各區、各有關部門要把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強化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統籌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與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完善相關政策,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財政支持。市、區兩級財政按規定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落實對中醫醫院和傳染病醫院、精神病醫院、兒童醫院、職業病醫院等專科醫院及婦幼保健機構的投入傾斜政策。(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各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建立評價體系。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與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等有機結合,對全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充分考慮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