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碑
中國東晉時期
高句麗第19代王談德(374—413)的記功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全文如下:
惟昔始祖
鄒牟王之創基也,出自北
夫餘,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
剖卵降世,生而有聖德。□□□□□。命駕巡幸南下,路由夫餘奄利大水。王臨津言曰:“我是皇天之子,
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3張)
母
河伯女郎,鄒牟王。為我連葭浮龜。”應聲即為連葭浮龜。然後造渡,於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不樂世位,因遣黃龍來下迎王。王於忽本東岡,履龍頁升天。
顧命世子儒留王,以道
興治,大朱留王
紹承基業。沓至十七世孫,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二九登祚,號為
永樂太王。恩澤洽於皇天,威武振被四海。
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3張)
掃除不□,庶寧其業。國富民殷,五穀豊熟。昊天不弔,卅有九,晏駕棄國。以
甲寅年九月廿九日
乙酉遷就山陵。於是立碑,銘記勳績,以示後世焉。其辭曰:
周邊景區(18張)
永樂五年,歲在乙未,王以碑麗不息□人,躬率往討。過富山負山,至鹽水上,破其三部洛六七百營,牛馬群羊,不可稱數。於是旋駕,因過襄平道,東來候城,力城,北豊,五備海,游觀土境,田獵而還。
百殘新羅,舊是屬民。由來朝貢。而
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
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3張)
軍至□道□,攻取寍八城、臼模盧城、各模盧城、乾弖
利城、□□城、閣彌城、牟盧城、彌沙城、古舍蔦城、阿旦城、古利城、□利城、雜珍城、奧利城、勾牟城、古模耶羅城、頁□□□□城、分而耶羅城、場城、於利城、農賣城、豆奴城、沸□□【1】利城、彌
鄒城、也利城、大山
韓城、掃加城、敦
拔城、□□□城、婁賣城、散那城、那旦城、細城、牟婁城、於婁城、蘇灰城、燕婁城、析支利城、巖門至城、
林城、□□□□□□□利城、就鄒城、□拔城、古牟婁城、閏奴城、貫奴城、豐穰城、曾拔城、宗古盧城、仇天城、□□□□□其國城。殘不服義,敢出百戰。王威赫怒,渡阿利水,遣刺迫城。殘□歸穴,就便圍城。而殘主困逼,獻出男女生口一千人,細布千匹。歸王自誓,從今以後,永為奴客。太王恩赦先迷之愆,錄其後順之誠。於是得五十八城,村七百。將殘主弟並大臣十人,旋師還都。
八年戊戌,教遣偏師,觀帛慎土谷。因便抄得莫
新羅城,加太
羅谷男女三百餘人。自此以來,朝貢論事。
九年己亥,
百殘違誓,與倭和通。王巡下平穰。而新羅遣使白王云:
倭人滿其國境,潰破城池,以
奴客為民。歸王請命。太王恩慈,稱其忠誠。特遣使還,告以
密計。
十年庚子,教遣步騎五萬,往救新羅。從男居城至新羅城,倭滿其中。官軍方至,倭賊退。自倭背急追至任那加羅從
拔城,城卽歸服。安羅人戍兵,拔
新羅城。鹽城倭滿。倭潰,城內十九,盡拒隨倭。安羅人戍兵,滿羅城,其為倭言【2】辭潰羅城,安羅人戍兵。昔新羅寐錦;未有身來朝貢。國岡上廣開土境
好太王,寐錦,家僕句,朝貢。
好大王碑(33張)
十四年甲辰,而倭不軌,侵入
帶方界。□□□□□石城□
連船□□□,
王躬率□□,從平穰□□□鋒相遇,王幢要截湯刺,倭寇潰敗,斬煞無數。
十七年丁未,教遣步騎五萬,□□□□□□□□。
王師□□合戰,斬殺湯盡。所獲鎧鉀一萬餘領,軍資器械,不可稱數。還破沙溝城、婁城、還住城、□□□□□□那□城。
廿年庚戌,東
夫餘舊是
鄒牟王屬民,中叛不貢。王躬率往討。軍到餘城,而餘城國駭服。□□□□□那□□。王恩普覆,於是旋還。又其
慕化,隨官來者,味仇婁鴨盧、卑斯麻鴨盧、揣社婁鴨盧、肅斯舍鴨盧、□□□鴨盧。凡所攻破,城六十四,村一千四百。
守墓人煙戶:賣句
余民,國煙二、看煙三。東海賈,國煙三、看煙五。敦城民,四家盡為看煙。於城一家為看煙。碑
利城二家為國煙。平穰城民,國煙一、看煙十。呰
連二家為看煙。俳婁人,國煙一、看煙卌三。溪谷二家為看煙。
梁城二家為看煙。安夫連廿二家為看煙。改谷三家為看煙。新城三家為看煙。南
蘇城一家為國煙。新來韓穢,沙水城,國煙一、看煙一。牟婁城二家為看煙。豆比鴨岑韓五家為看煙。句牟客頭二家為看煙。求底韓一家為看煙。舍蔦城韓穢,國煙三、看煙廿一。古模耶羅城一家為看煙。炅古城,國煙一、看煙三。客賢韓一家為看煙。阿旦城、雜珍城,合十家為看煙。巴奴城韓九家為看煙。臼模盧城四家為看煙。各模盧城二家為看煙。牟水城三家為看煙。乾弓利城,國煙一、看煙三。彌
鄒城,國煙一、看煙【3】七。也
利城三家為看煙。豆奴城,國煙一、看煙二。奧利城,國煙二、看煙八。須鄒城,國煙二、看煙五。
百殘南居韓,國煙一、看煙五。大山
韓城六家為看煙。農賣城,國姻一、看煙一。閏奴城,國煙二、看煙廿二。古牟婁城,國煙二、看煙八。琢城,國煙一、看煙八。味城六家為看煙。就咨城五家為看煙。豐穰城廿四家為看煙。散那城一家為國煙。那旦城一家為看煙。句牟城一家為看煙。於利城八家為看煙。比利城三家為看煙。細城三家為看煙。
國岡上廣開土境好太王,存時教言:祖王先王,但教取遠近舊民守墓灑掃。吾慮舊民轉當嬴劣。若吾萬年之後,安守墓者,但取吾躬巡所略來韓穢,令備灑掃。言教如此。是以如教令,取韓穢二百廿家。慮其不知法則,復取舊民一百十家。合新舊守墓戶,國煙卅、看煙三百,都合三百卅家。自上祖先王以來,墓上不安石碑,致使
守墓人煙戶差錯。唯國岡上廣開土境
好太王,盡為祖先王墓上立碑,銘其煙戶,不令差錯。又制守墓人,自今以後,不得更相轉賣。雖有富足之者,亦不得擅買。其有
違令,賣者刑之,買人制令守墓之。【4】
碑文
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碑(2張)
Stele of Great King Haotaiwang
高句麗重要碑刻。又稱好太王碑、廣開
土王碑、廣開土王陵碑或
永樂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市東 4公里太王鄉大碑街,其西約 200米處為
好太王陵。
好太王是高句麗第19代王,名安,《
三國史記》作
談德, 391年即位,號永樂太王,逝於 412年,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此碑是其子
長壽王於 414年建立的。
碑由一方柱形
角礫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石質
粗礪,碑面不平。高6.39米,底部寬1.34~1.97米,頂部寬1~1.6米,第3面最寬處可達2米。整個碑體矗立在一塊花崗岩石板上。碑的四面均鑿有天
地格,而後再施豎欄。碑文鐫刻在豎欄內,四面環刻,共44行,每行足字41字,
原刻總計1775字,其中 141字已脫落無法辨識。碑文字型為
隸書,少波磔,大小一般為14厘米見方,書法方嚴端莊、
朴茂古拙,備受書家賞識。
碑文內容分 3部分:第一部分記述
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並簡述
好太王的行狀;第二部分記述好太王征碑麗、伐
百濟、救
新羅、敗
倭寇、征東夫余過程中攻城略地並掠得生口等史實;第三部分根據好太王遺教,對好太王墓
守墓人煙戶來源和家數作了詳細記載,並刻記不得轉賣守墓人的法令。碑銘是研究高句麗歷史的珍貴資料,由於內容涉及朝鮮半島和當年
日本列島倭人的活動,所以自光緒初年發現以來,備受中外史家關注。由於碑體嚴重風化,碑文剝蝕不清,加之傳世拓本多是經拓工用石灰在碑面上作了修補之後製成的,致使對此碑的釋讀分歧很大。80年代初,中國學者經過深入調查,新識讀89字,認定各家有爭議的字62個,查明過去認為是脫文而實際無字29個,共解決了 180字,從而使
好太王碑的研究有了巨大突破。
為了保護此碑,1928年曾建築過木質碑亭。1965年,對碑作了化學封護。1977年,在碑座四周修築大型加固的石壇,同時對碑體作了再次封護。1982年,擴大保護區,重建大面積圍牆,修築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型永久性碑亭,並設有專人進行保護管理。
好太王碑坐落在太王與果樹兩鄉交界的公路旁,它是
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
好太王”的墓碑,亦稱廣開
土王碑或廣開土王陵碑。
好太王碑建立於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 414 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由一塊巨大的天然
《好太王碑》碑文1
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這種石料多見於
集安的良民和上下活龍一帶的
鴨綠江邊。碑體呈方柱型,高6.39米,底部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字型介於漢字
隸書與楷書之間,共付 44 行,每行 41 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損空刻,上面共有文字1775個,記述了
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的戰爭功績和有關
高句麗起源及建國的神話傳說,同時對守墓煙戶也做了規定,它是研究漢魏之際高句麗政權形成和發展的僅存資料,是中國碑刻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
好太王碑猶如一個碩大的驚嘆號,在提示人們不要忘記歷史。
碑文為漢字,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為方嚴厚重的
隸書,也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是中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
好太王碑文大體主分三段內容。
第一段記敘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 : 惟昔始祖,
鄒牟王之創基也。出自北夫余,
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
剖卵降世,生而有聖德。口口口口命駕,巡幸南下,路由
夫余奄利大水。王臨津言曰 :"我是皇天之子,母
河伯女郎,鄒牟王。為我連葭浮龜 "。應聲即為連葭浮龜,然後造渡。於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
據此,多數學者認為
高句麗始祖鄒牟王出自北夫余(
扶餘是以現吉林市為中心的兩漢時期最強盛的民族政
《好太王碑》碑文2
好太王名
談德,是故國壤王的兒子。“生而雄偉,有倜儻之志”。公元 391 年,只有18歲的高安繼承
王位。公元412 年,昊天不弔,卅有九,宴駕棄國。公元414 年,即
甲寅年九月廿九日
乙酉,遷就山陵。“
諡號”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
好太王在位22年,高句麗國家
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力量強大。碑文記載,“庶寧其業,國富民殷,
五穀豐熟”。為了紀念好太王一生的功業,銘刻守墓煙戶,立了這塊碑。
第二段以較大的篇幅,記錄了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開拓疆土的戰事和軍事活動。
公元 395 年,王以碑麗不歸口口,躬率往討。
公元 398 年,教遣偏師觀帛慎土谷,因便抄得莫斯羅城,加太羅谷男女三百餘人。
公元 399 年,
百殘違誓,與倭和通,王巡下平穰。
《好太王碑》碑文3
公元 404 年,倭不軌,侵入
帶方界,
王躬率征討。
公元 407 年,教遣步騎五萬,攻打
百濟。斬煞盪盡。
公元 410 年,王躬率大軍討東夫余。
碑文中主要是對百濟和倭的討伐戰爭,同時救援新羅。百濟和新羅是朝鮮半島南部,
洛東江以西以東的兩個國家。倭則是
日本列島上的古代國家。
倭人多次
渡海到朝鮮半島侵 擾
新羅、百濟,並與百濟聯兵向
高句麗南部邊境進犯。因此,
好太王親率大軍打敗
倭寇,征服百濟,奪得百濟64座城,1400 多個村子。
公元396 年,好太王討百濟,退倭寇之戰,為
出師有名,碑文刻下了原因,這就是有名的“辛卯年”條,在第一面第八行下部和第九行上部,
百殘、新羅,舊是屬民,由來朝貢。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新羅,以為臣民。
過去釋文中,大都將“每” 釋作 “海”。同時在斷句、解釋上也有較大的區別。至今國內外學者也有很大的分歧。
好太王的一生,攻城略地,表現了強大的武功,將碑文和有關文獻結合,可看出其戎馬生涯的全部。當
《好太王碑》碑文4
然,碑文不記
好太王失利之戰,並不是說從來未打過敗仗。另外,碑文中的“步騎五萬 ”恐有誇大成分。儘管如此,碑文中記載的史實,可信程度高,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第三段銘刻了好太玉的守墓煙戶,國煙30,看煙300,共330家。國煙的身份比看煙的身份略高些,其比例關係為以一帶十,成為
高句麗社會什伍制度的縮影。
同時,還鐫刻了好太王存時教言與守墓制度等,對於研究高句麗的社會生活及王族喪葬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初康乾之世,長白山區被封禁二百多年。
好太王碑被淡沒在荒煙浸草之中。清光緒三年(1877 年),桓仁設縣,書啟關
月山發現了好太王碑。百多年來,人們捶拓、考釋、研究,好太王碑在國際上已成為一種專門學科。不斷掀起研究的熱潮。
好太王碑是現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麗考古史料。好太王碑的發現,確認了自中世紀以來為世人遺忘的高句麗文明及中心之所在,在東北亞考古遺蹟中占有重要地位。
現代書家
費聲騫評《好太王碑》:“此碑書風古樸方整,有篆書遺意,惜字跡多風化剝蝕。”
高句麗與高麗
高句麗
“高句(gōu)麗”(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書中也寫作“高句驪”,簡稱“句麗”“句驪”,現又叫“高氏
高麗”) 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
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地方政權。由於
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朝鮮,韓國,雙方都聲稱高句麗是屬於他們本國的原始領土。
高句麗王族姓高氏,有多種說法。《
晉書》載“朱蒙自以高辛氏之後,姓高氏”;《
三國遺事》載“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
故自以高為姓”;
李朝李承休《
帝王韻記》載“朱蒙初誕,舉國高之,故姓高氏”。不過
三條記載都不大可信。
高麗
高麗(고려),簡稱麗,是亞洲中世紀時一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王國(西元918年-1392年),由
王建所建立。1287年起高麗王兼任
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
恭愍王回復獨立。13世紀至14世紀時曾向元朝稱臣,被元朝劃為行省之一,全稱為“征東
行中書省”,直到元朝滅亡為止。為免與
高句麗混淆,在中國大陸又稱之為
王氏高麗。
918年後高句麗國
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推翻弓裔,定都於遷都至自己的家鄉松岳,並改稱為
開京(即今朝鮮開城),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
新羅,936年滅
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高麗王朝成立後,採用了
中土國家的皇室制度,直到1275年向元朝稱臣為止。這與後來朝鮮王朝採用比中國低一級的名稱的諸侯制度區別很大。例如:首都的皇宮被稱為“
皇城”; 國王的命令稱為“詔”; 國王的繼任人被稱為“太子”,而不是“
王世子”或“元子”;國王的母親被稱為“太后”,而不是朝鮮王朝的“大妃”。官制與中原相同,
尚書省、
中書省、六部、
樞密院等。
高氏王氏
王氏高麗立國於
高句麗滅亡250多年之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
新羅,翌年又滅亡了
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
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
和寧等國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
李氏朝鮮或簡稱
李朝。此即中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
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中國西漢
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高句麗”的地方政權,中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
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
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
歷史歸屬
兩個政權立國時間懸殊,歷史發展歸屬不同
高氏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
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
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
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中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
渤海國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
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 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
後百濟國,此即中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如今的朝鮮人民
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朝鮮族和韓族。
統轄區域不同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中國境內的
鴨綠江支流
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
集安,公元427年遷至
平壤。高氏高麗在中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
日本海,西以
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
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
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
大同江以北
龍興江一線,其北是中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
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中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
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
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島
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
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
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
民族構成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
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中國
上古時期古老民族
穢貊人東遷後的
夫余、
高夷、
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
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
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
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
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
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
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
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
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
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
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
高麗人和中國古人是把
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
高麗族。王氏高麗為
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並沿用至今。
兩高麗的關係
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
王建的族屬,《
高麗史》的作者認為“
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中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
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
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
馬韓、
辰韓和
弁韓“
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總結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
王氏高麗都難以和高氏高麗構成繼承關係。
⒈
高句麗民族是古代
東北地區夫余人所建立的。其領土主要部分處於漢朝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餘人
朱蒙在
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國都為紇升骨。
⒉ 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
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占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
高句麗趁
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占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
新羅、
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⒊ 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
高句麗人大部分被
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⒋ 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
新羅人的大將
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
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
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
馬韓、
弁韓、
辰韓)的後裔,與
夫余人的
高句麗沒有
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高麗取代,李氏高麗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
日韓合併,李氏高麗滅亡。李氏高麗是南北韓的前身。無論
王氏高麗還是李氏
高麗,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⒌ 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
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三韓後裔,不是
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⒍ 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
高句麗的繼承者,和中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中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
舊五代史》和《
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 ”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將屬於中國歷史的
箕子朝鮮、
衛氏朝鮮、
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
高麗”這一中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
三韓的
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
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
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
馬韓、
辰韓、
弁韓發展為新羅、
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
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發展為韓國與朝鮮半島南北朝。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歪曲
高麗王朝自稱繼承
高句麗,自《
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係。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
高麗的原因,從《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23宋元豐五年(1082)二月
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
朱蒙得
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
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
長興三年乃稱
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
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
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么會出現一個
王建的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
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線起來的“
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有繼承關係。
《資治通鑑》卷201中記載了
唐高宗對高句麗的看法,他認為高句麗百姓也是他的百姓,這表明唐對高句麗所屬的態度:“戊寅,上幸九成宮。夏,四月,丙辰,彗星見於五車。上
避正殿,減常膳,撤樂。
許敬宗等奏請復常,曰:“彗見東北,
高麗將滅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謫見於天,豈可歸咎小夷!且高麗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許。戊辰,彗星見。”
史書追源
王氏高麗立國於918年,1392年為
李氏朝鮮取代,時跨中國五代中期至明朝初期,故《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
遼史》、《
金史》、《
元史》、《明史》都有《高麗傳》或《朝鮮傳》,並都將高氏高麗的歷史略述於前,從而形成了王氏高麗為高氏高麗繼承者的錯誤認識。
綜觀這些史書的記載,《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
【高麗,本扶餘之別種。其國都平壤城,即漢
樂浪郡之故地,在京師東四千餘里。東渡海至於
新羅,西北
渡遼水至於營州,南渡海至於
百濟,北至
靺鞨,東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號
大對盧,比一品,總知國事,三年一代,若稱職者不拘年限;對盧已下官總十二級。外置州縣六十餘,大城置傉薩一人,比都督;小城置道使一人,比刺史;其下各有僚佐,分曹掌事。其王以白羅為冠,白皮小帶,鹹以金飾。唐貞觀末,太宗伐之,不能下。至總章初,高宗命
李績率軍征之,遂拔其城,分其地為
郡縣。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國遂自立君長,前王姓高氏。唐同光、天成中,累遣使朝貢。周顯德六年,
高麗遣使貢紫白水晶二千顆。】
《新五代史.高麗傳》,北宋歐陽修撰著,全文如下:
【高麗,本扶餘人之別種也。其國地、君世見於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號略可曉其義。當唐之末,其王姓高氏。
同光元年,遣使廣評
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
長興三年,
權知國事
王建遣使者來,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
開運二年,建卒,子武立。
乾祐四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終五代常來朝貢,其立也必請命中國,中國常優答之。其地產銅、銀,
周世宗時,遣尚書水部
員外郎韓彥卿以帛數千匹市銅於
高麗以鑄鐵。六年,昭遣使者貢黃銅五萬斤。高麗俗知文字,喜讀書,昭進《別敘孝經》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孝經雌圖》一卷。《別敘》,敘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跡;《
越王新義》,以“越王”為問目,若今“正義”;《皇靈》,述延年
辟穀;《雌圖》,載日食、星變。皆不經之說。】
《宋史》為元人脫脫等撰寫,書中為
王氏高麗傳單列一卷,其內容為:
【高麗,本曰
高句麗。禹別
九州,屬
冀州之地,周為
箕子之國,漢之
玄菟郡也。在遼東,蓋夫余之別種,以
平壤為國邑。漢魏以來,常通職貢,也累為
邊寇。隋煬帝再舉兵,唐太宗親駕伐之,皆不克。高宗命
李勣征之,遂撥其城,分其地為郡縣。唐末,中原多事,遂自立為君長。後唐同光、天成中,其主高氏累奉職貢。長興中,
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遣使朝貢
......】
後記述的是王氏高麗和宋朝交往的史實。
《
遼史》和《金史》也為元人脫脫等撰寫,自然是沿用了《宋史》的有關記載不需一一引述。
【
高麗本
箕子所封之地,又扶餘別種嘗居之。其地東至
新羅,南至
百濟,皆跨大海,西北度
遼水接營州,而
靺鞨在其北。其國都曰平壤城,即漢
樂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號
鴨淥江,而
平壤在其東南,因恃以為險。後闢地益廣,並古新羅、百濟、
高句麗三國而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國至唐乾封初而國亡。垂拱以來,子孫復封其地,後稍能自立。至五代時,代主其國遷都松岳者,姓王氏,名建。自建至燾凡二十七王,歷四百餘年未始
易姓.......】
【朝鮮,
箕子所封國也。漢以前曰朝鮮。始為燕人衛滿所據,漢武帝平之,置
真番、
臨屯、樂浪、玄菟四郡。漢末,有
扶餘人高氏據其地,改國號曰
高麗,又曰
高句麗,居
平壤,即樂浪也。已,為唐所破,東徙。後唐時,
王建代高氏,兼併
新羅、
百濟地,徙居松岳,曰東京,而以平壤為
西京。其國北鄰契丹,西則女直,南曰日本,元
至元中,西京內屬,置東寧路
總管府,盡慈嶺為界。
明興,王高麗者王顓。太祖即位之元年遣使賜璽書。二年送還其國流人。顓表賀,貢方物,且請封。帝遣符璽郎
偰斯齎詔及金印誥文封顓為
高麗國王,賜歷及錦綺
......(洪武二十五年)冬,成桂聞皇太子薨,遣使表慰,並請更國號。帝命仍古號曰朝鮮。】
從上述這些史書的記載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舊五代史》將高氏高麗和
王氏高麗混雜在一起僅僅是之後各史誤記的開端。如果說新舊五代舊對兩個高麗關係的記載還不很明確,中間還缺乏有效的連線,那么《宋史》用“長興中,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王句話就將二者緊密的聯繫在起。
《元史.高麗傳》從內容上看不僅是承襲了《宋史》的錯誤,而且將
箕子朝鮮的史實也引入了《高麗傳》。
《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
李成桂為
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
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情況做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
箕子朝鮮---->;
衛氏朝鮮------>;
漢四郡------->;
高句麗------->;東徒復國--------->;
王氏高麗---------->;
李成桂改號前的朝鮮--------->;李氏朝鮮
更為錯誤的是,為了使記載更加圓滿,將唐王朝滅亡高句麗時對
高句麗人的“
西徒”即遷入內地,變成了“東徒”(《明史》以前的史籍雖有‘東遷’說,但是指王都‘東遷’
平壤),以使後述的“
王建代高氏,兼併
新羅、
百濟地”合理化。
如此,不僅
王氏高麗變成了
高句麗的繼承者,而高句麗也成了
箕子朝鮮的繼承者,更有甚者,李成桂在篡奪了王氏高麗政權後將國號改為朝鮮則成為了是對箕子朝鮮的繼承。
就這樣,不僅“
高麗”這一中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
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高麗政權襲用,而且作為王氏高麗政權繼承者的
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由此也帶來了今人在認識中國古代
東北地區地方政權沿革狀況方面出現了許多錯誤的看法。
最後值得說明的是,我們指出古人的不足並不是指責古人,最主要的目的是澄清史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實際上
王建是奪的
弓裔之位,而其一生最大的敵人是
甄萱。這兩支勢力都是直接從
新羅分裂出來的。根據
三國史記的記載,弓裔本為新羅王子。
弓裔所建之國,稱為‘
泰封’,甄萱所建之國稱為‘
後百濟’(該政權實際上是純粹是都是新羅人),王建奪弓裔之位後建立
高麗。朝鮮半島出現了,原新羅(已經衰敗)以及(王氏)高麗和後百濟三隻勢力。
但是這三支勢力全部都是出自新羅。與兩百多年前的
百濟和
高句麗已沒有多大關係。
仔細看以下內容就可知,甄萱實際上是新羅人。
弓裔的身份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其實公元十世紀上的半島三國,全部都是新羅和從新羅分裂出的勢力。和兩百多年前的三國沒有可比性。
《三國史記.甄萱傳》
甄萱,尙州加恩
縣人也。本姓李,後以甄為氏。父
阿慈介,以農自活。後起家為將軍。初,萱生
孺褓時,父耕於野,母餉之,以兒置於林下,虎來乳之。鄕黨聞者
異焉。及壯,體貌雄奇,志氣倜儻不凡,從軍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戍。枕戈待敵,其勇氣恆為士卒先。以勞為
裨將。
唐昭宗景福元年,是
新羅眞聖王在位六年。
嬖豎在側,竊弄政柄,綱紀紊弛,加之以饑饉,百姓流移,群盜蜂起。於是萱竊有覦心,嘯聚徒侶,行擊京西南州縣。所至回響,
旬月之間,眾至五千人,遂襲武珍州,自王。
是時,北原賊
良吉雄強。
弓裔自投為麾下,萱聞之,
遙授良吉職為
裨將。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
迎勞,萱喜得人心,謂左右曰:“吾原三國之始,
馬韓先起,後赫世勃興,故辰、卞從之而興。於是
百濟開國金馬山,六百餘年,摠章中,
唐高宗以新羅之請,遣將軍
蘇定方,以船兵十三萬越海,
新羅金庾信卷土,歷黃山至泗比,與唐兵合攻百濟滅之,今予敢不立都於完山,以雪義慈宿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