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人

高麗人

高麗人,即朝鮮人,宋元時期把今天的朝鮮/韓國稱為“高麗”。〔註:“高麗”和“高句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王氏高麗時期,那時高句麗已亡二百多年,二者年代有差距,且二者不存在連續性和繼承性。

為了將其與中國歷史上的高句麗區分開來,此高麗特指朝鮮民族建立的王氏的高麗,史稱其為王氏高麗,以正清史實。“高麗人”的叫法卻延續至今。今天的“高麗人”,指的是南北韓的主體民族朝鮮民族、以及海外朝鮮民族的總體,他們自稱“高麗民族”。高麗人是朝鮮民族的正統稱呼,高麗民族即以朝鮮民族為主體民族的兩個朝鮮半島國家的人民的自稱,二者概念完全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麗人
  • 正式名稱:朝鮮民族
  • 語言:朝鮮語
  • 人口:約8000萬人
  • 所屬地區:朝鮮半島
民族,各地分布,高氏政權,王氏政權,區別,兩方觀點,韓方觀點,中國觀點,早期關係,

民族

不同的稱呼
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稱呼:中國大陸、朝鮮民主主義民主共和國(北韓)的官方中文/朝鮮文稱謂:朝鮮民族(조선민족),大韓民國(南韓)政府官方公文對韓民族和朝鮮民族兩個稱呼都表示正式承認,但因韓國是單一民族國家而不用刻意強調民族身份,因此前者使用頻率更高一些,不過以韓國(南韓)官方學術界和教育界為代表的韓國官方文化界僅稱朝鮮民族。
歐美、南洋的稱謂為:Korean nationnality;港台日本的官方漢字/朝鮮文稱謂:韓民族(한민족 )(因為中國的影響力以及華人在西方國家有一定數量,所以西方國家對於很多中國事物也會有自己一套規範的官方中文稱謂)

各地分布

大韓民國:5062萬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21,687,550
美國:2,057,546
中國:1,930,929
日本:890,214
俄羅斯及其他前蘇聯共和國:486,857
加拿大:110,000
拉丁美洲(主要在巴西):100,000
總計:74,616,714

高氏政權

今天我國的學者一般認為,高句麗是西漢到隋唐時期東北和朝鮮地區出現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邊疆民族政權。東北地區很早就是古代中央政權的管轄區域。周朝滅商時,商朝後裔箕子率領部眾向東遷移,在今天平壤地區建立“朝鮮”國,成為周的一個地方政權,學界一般稱之為“箕子朝鮮”;西漢初,一個叫衛滿的燕人為躲避戰亂來到此地,糾集其他中原人奪取了統治權,學界稱為“衛氏朝鮮”。由於一直奉行擴張政策,公元前108年,衛氏朝鮮被漢武帝統一,西漢在其轄地設定了樂浪、真番、臨屯、玄菟四郡,進行管理。
公元前37年,東北邊疆民族夫余的一位王子,因受族人迫害,率隨從南逃到了玄菟郡的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東南),這位因善射而被稱為“朱蒙”的首領在那裡建立了最初的高句麗政權,史書也簡稱為“高麗”。根據《三國志》記載,當時高句麗的戶籍歸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管理。公元3年,高句麗第二代首領類利把都城遷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內的“國內城”。此後400多年,高句麗政權一直定都於此。
高句麗先後由漢玄菟郡、遼東郡管轄,並不斷上表稱臣、朝貢。歷史上這個政權曾有過大起大落的興衰過程。王莽時期,因為被徵調參加征討匈奴而發生叛逃事件,高句麗王騶被王莽誘殺;東漢建立後,高句麗統治者重新被封王,並不斷兼併周圍邊疆政權,逐漸強大起來;到魏晉南北朝後,中原地區長期戰亂,使高句麗得以更加發展。其間,高句麗向中原各王朝稱臣,還受到過曹魏和慕容鮮卑政權的兩次毀滅性打擊。此後高句麗開始轉變策略,不再謀求向西擴張,轉而經營南部地區,抑制當時朝鮮半島另外兩個政權百濟、新羅。公元427年,高句麗再次遷都,建都平壤。根據史書記載,高句麗在最鼎盛的時期,其疆域“東西二千里,南北一千里”,南至朝鮮半島中部地區,北到今天的吉林中部以北,東到延吉以東,西到遼河。
到隋唐時期,中原日趨統一,收服割據狀態的高句麗於是成了兩朝皇帝的共同意願。正是出於統一的要求,唐太宗才會在隋文帝和煬帝多次征討失敗後,繼續下決心武力統一高句麗。史書載,唐太宗在出征前曾說:“今九瀛大定,惟此一隅”,說明他把收服高句麗當作國家統一的最後一役。從公元644年開始,經過24年的戰爭,高句麗終於在唐王朝和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新羅政權的聯合夾擊下滅亡,唐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任命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統兵鎮守。高句麗遺民大部分被內遷至河南湖北,太宗移內地居民居住於此,極少部分留在當地。自此,存在了705年的高句麗古國退出了歷史舞台。

王氏政權

高麗(고려),簡稱麗,是亞洲中世紀時一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王國(西元918年-1392年),由王建所建立。1287年起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恭愍王回復獨立。13世紀至14世紀時曾向元朝稱臣,被元朝劃為行省之一,全稱為“征東行中書省”,直到元朝滅亡為止。為免與高句麗混淆,在中國大陸又稱之為王氏高麗。
高氏高麗壁畫高氏高麗壁畫
918年後高句麗國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推翻弓裔,定都於遷都至自己的家鄉松岳,並改稱為開京(即今朝鮮開城),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 高麗王朝成立後,採用了中國國家的王室制度,但是名稱僭越。直到1275年向元朝稱臣不再僭越。
首都的王宮被稱為“皇城”;國王的命令稱為“詔”;
國王的繼任人被稱為“太子”,國王的母親被稱為“太后”,
官制與中國相同,尚書省、中書省、六部、樞密院等。
993年,高麗被遼國擊敗,被迫斷絕和北宋的關係,向遼國稱臣。此後為防入侵,高麗在北方修築了千里長城。1127年被迫臣服金國。1135年西京平壤發生“妙清之亂”,引發全國範圍內的農民暴動。 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國王和王室貴族遷都江華島,高麗三別抄義軍抵抗蒙古和元朝軍隊至1273年。1275年,元朝命令高麗更改官職爵號,尚書省和中書省改為僉議府,樞密院改為密直司,御史台改為檢察司,吏部和禮部改為典理司,刑部改為典法司,侍中改為中贊,平章事改為贊成事,朕改為孤,奏改為呈等等。同時廢止了高麗的廟號制度。之後的李氏朝鮮亦繼承了高麗向中國稱臣之後的官職及習慣。1280年元朝為了進攻日本在瀋陽設定征東行省,攻打。1281年隨著進攻日本失敗解散征東行省,1287年再設征東行省,這以後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恭愍王時回復獨立。 1359年紅巾軍侵入高麗。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元朝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餘勢力北元,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在開城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王國”,高麗滅亡。

區別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我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 ”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一、兩個政權立國時間懸殊,歷史發展歸屬不同
高氏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歷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渤海國占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 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後百濟國,統一了半島中南部大部地區。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麗的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並在 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現在的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北韓)和韓國(南韓),人民發展為現在韓國(南韓)和朝鮮(北韓)兩國的主體民族也就是朝鮮民族。
二、統轄區域不同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我國境內的鴨綠江支流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遷至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日本海,西以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歷史上的地方政權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占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占有半島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
三、轄境內民族構成不同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民族以高句麗人為主。高句麗人的族源是我國上古時期古老民族穢貊人東遷後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衛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說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高麗族。王氏高麗為朝鮮王國取代後,“朝鮮民族”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成為韓國主體民族的官方稱呼,並沿用至今。
四、王氏高麗非高氏高麗後裔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王建的族屬,《高麗史》的作者認為“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戶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說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辰韓和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總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王氏高麗都難以和高氏高麗構成繼承關係。
1.高句麗民族是古代東北地區夫餘人的後裔。其領土主要部分處於漢朝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國都為紇升骨。
2.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占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高句麗趁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占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 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高句麗人大部分被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布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說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4. 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新羅人的大將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馬韓、弁韓、辰韓)的後裔,與夫餘人的高句麗沒有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高麗取代,李氏高麗臣服於中國,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韓合併,李氏高麗滅亡。李氏高麗是南北韓的前身。無論王氏高麗還是李氏高麗,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5. 朝鮮人自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高句麗山川庇佑”,可自認為是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今日朝鮮民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學習漢文化也很多,不能說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 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 ”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馬韓、辰韓、弁韓發展為新羅、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現代的朝鮮民族。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王氏高麗對高句麗歷史的歪曲
高麗王朝自稱繼承高句麗,自《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係。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高麗的原因,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23宋元豐五年(1082)二月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朱蒙得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長興三年乃稱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 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么會出現一個王建的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線起來的“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國有繼承關係。
《資治通鑑》卷201中記載了唐高宗對高句麗的看法,他認為高句麗百姓也是他的百姓,這表明唐對高句麗所屬的態度:“戊寅,上幸九成宮。夏,四月,丙辰,彗星見於五車。上避正殿,減常膳,撤樂。許敬宗等奏請復常,曰:“彗見東北,高麗將滅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謫見於天,豈可歸咎小夷!且高麗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許。戊辰,彗星見。”
中國史書對高麗混淆追源
王氏高麗立國於918年,1392年為朝鮮王國取代,時跨我國五代中期至明朝初期,故《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都有《高麗傳》或《朝鮮傳》,並都將高氏高麗的歷史略述於前,從而形成了王氏高麗為高氏高麗繼承者的錯誤認識。
綜觀這些史書的記載,《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
《舊五代史.高麗傳》,北宋薛居正撰著,全文如下:
【高麗,本扶餘之別種。其國都平壤城,即漢樂浪郡之故地,在京師東四千餘里。東渡海至於新羅,西北渡遼水至於營州,南渡海至於百濟,北至靺鞨,東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號大對盧,比一品,總知國事,三年一代,若稱職者不拘年限;對盧已下官總十二級。外置州縣六十餘,大城置傉薩一人,比都督;小城置道使一人,比刺史;其下各有僚佐,分曹掌事。其王以白羅為冠,白皮小帶,鹹以金飾。唐貞觀末,太宗伐之,不能下。至總章初,高宗命李績率軍征之,遂拔其城,分其地為郡縣。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國遂自立君長,前王姓高氏。唐同光、天成中,累遣使朝貢。周顯德六年,高麗遣使貢紫白水晶二千顆。】
《新五代史.高麗傳》,北宋歐陽修撰著,全文如下:
【高麗,本扶餘人之別種也。其國地、君世見於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號略可曉其義。當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廣評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長興三年,權知國事王建遣使者來,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開運二年,建卒,子武立。乾祐四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終五代常來朝貢,其立也必請命中國,中國常優答之。其地產銅、銀,周世宗時,遣尚書水部員外郎韓彥卿以帛數千匹市銅於高麗以鑄鐵。六年,昭遣使者貢黃銅五萬斤。高麗俗知文字,喜讀書,昭進《別敘孝經》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孝經雌圖》一卷。《別敘》,敘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跡;《越王新義》,以“越王”為問目,若今“正義”;《皇靈》,述延年辟穀;《雌圖》,載日食、星變。皆不經之說。】
《宋史》為元人脫脫等撰寫,書中為王氏高麗傳單列一卷,其內容為:
【高麗,本曰高句麗。禹別九州,屬冀州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之玄菟郡也。在遼東,蓋夫余之別種,以平壤為國邑。漢魏以來,常通職貢,也累為邊寇。隋煬帝再舉兵,唐太宗親駕伐之,皆不克。高宗命李勣征之,遂撥其城,分其地為郡縣。唐末,中原多事,遂自立為君長。後唐同光、天成中,其主高氏累奉職貢。長興中,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遣使朝貢......】
後記述的是王氏高麗和宋朝交往的史實。
《遼史》和《金史》也為元人脫脫等撰寫,自然是沿用了《宋史》的有關記載不需一一引述。
《元史》,明宋濂、王韋等撰,也為王氏高麗單列一傳,其開頭為:
【高麗本箕子所封之地,又扶餘別種嘗居之。其地東至新羅,南至百濟,皆跨大海,西北度遼水接營州,而靺鞨在其北。其國都曰平壤城,即漢樂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號鴨淥江,而平壤在其東南,因恃以為險。後闢地益廣,並古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而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國至唐乾封初而國亡。垂拱以來,子孫復封其地,後稍能自立。至五代時,代主其國遷都松岳者,姓王氏,名建。自建至燾凡二十七王,歷四百餘年未始易姓.......】
《明史》,清張廷玉等撰,此時李氏朝鮮已經取代了王氏高麗,故,《明史》所立傳為《朝鮮傳》,其開頭為:
【朝鮮,箕子所封國也。漢以前曰朝鮮。漢武帝平之,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始為燕人衛滿所據,漢末,有扶餘人高氏據其地,改國號曰高麗,又曰高句麗,居平壤,即樂浪也。已,為唐所破,東徙。後唐時,王建代高氏,兼併新羅、百濟地,徙居松岳,曰東京,而以平壤為西京。其國北鄰契丹,西則女直,南曰日本,元至元中,西京內屬,置東寧路總管府,盡慈嶺為界。明興,王高麗者王顓。太祖即位之元年遣使賜璽書。二年送還其國流人。顓表賀,貢方物,且請封。帝遣符璽郎偰斯齎詔及金印誥文封顓為高麗國王,賜歷及錦綺......(洪武二十五年)冬,成桂聞皇太子薨,遣使表慰,並請更國號。帝命仍古號曰朝鮮。】
從上述這些史書的記載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舊五代史》將高氏高麗和王氏高麗混雜在一起僅僅是之後各史誤記的開端。如果說新舊五代舊對兩個高麗關係的記載還不很明確,中間還缺乏有效的連線,那么《宋史》用“長興中,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王句話就將二者緊密的聯繫在起。
《元史.高麗傳》從內容上看不僅是承襲了《宋史》的錯誤,而且將箕子朝鮮的史實也引入了《高麗傳》。
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東徒復國--------->王氏高麗---------->李成桂改號前的朝鮮--------->李氏朝鮮更為錯誤的是,為了使記載更加圓滿,將唐王朝滅亡高句麗時對高句麗人的“西徒”即遷入內地,變成了“東徒”(《明史》以前的史籍雖有‘東遷’說,但是指王都‘東遷’平壤),以使後述的“王建代高氏,兼併新羅、百濟地”合理化。
如此,不僅王氏高麗變成了高句麗的繼承者,而高句麗也成了箕子朝鮮的繼承者,更有甚者,李成桂在篡奪了王氏高麗政權後將國號改為朝鮮則成為了是對箕子朝鮮的繼承。
就這樣,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高麗政權襲用,而且作為王氏高麗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由此也帶來了今人在認識我國古代東北地區地方政權沿革狀況方面出現了許多錯誤的看法。
最後值得說明的是,我們指出古人的不足並不是指責古人,最主要的目的是澄清史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實際上王建是奪的弓裔之位,而其一生最大的敵人是甄萱。這兩支勢力都是直接從新羅分裂出來的。根據三國史記的記載,弓裔本為新羅王子。
弓裔所建之國,稱為‘泰封’,甄萱所建之國稱為‘後百濟’(該政權實際上是純粹是都是新羅人),王建奪弓裔之位後建立高麗。朝鮮半島出現了,原新羅(已經衰敗)以及(王氏)高麗和後百濟三隻勢力。
但是這三支勢力全部都是出自新羅。與兩百多年前的百濟和高句麗已沒有多大關係。
仔細看以下內容就可知,甄萱實際上是新羅人。弓裔的身份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其實公元十世紀上的半島三國,全部都是新羅和從新羅分裂出的勢力。和兩百多年前的三國沒有可比性。
《三國史記.甄萱傳》
甄萱,尙州加恩縣人也。本姓李,後以甄為氏。父阿慈介,以農自活。後起家為將軍。初,萱生孺褓時,父耕於野,母餉之,以兒置於林下,虎來乳之。鄕黨聞者異焉。及壯,體貌雄奇,志氣倜儻不凡,從軍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戍。枕戈待敵,其勇氣恆為士卒先。以勞為裨將。
唐昭宗景福元年, 是新羅眞聖王在位六年。嬖豎在側,竊弄政柄,綱紀紊弛,加之以饑饉,百姓流移,群盜蜂起。於是萱竊有覦心,嘯聚徒侶,行擊京西南州縣。所至回響,旬月之間,眾至五千人,遂襲武珍州,自王。
猶不敢公然稱王,自署為新羅西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持節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漢南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是時,北原賊良吉雄強。弓裔自投為麾下,萱聞之,遙授良吉職為裨將。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迎勞,萱喜得人心,謂左右曰:“吾原三國之始,馬韓先起,後赫世勃興,故辰、卞從之而興。於是百濟開國金馬山,六百餘年,摠章中,唐高宗以新羅之請,遣將軍蘇定方,以船兵十三萬越海,新羅金庾信卷土,歷黃山至泗比,與唐兵合攻百濟滅之,今予敢不立都於完山,以雪義慈宿憤乎。”

兩方觀點

韓方觀點

首先說明:此文為韓國研究人員所寫,故其用語風格傾向於韓方觀點。有部分觀點錯誤。之後指出
〈中國傳統上依據“中原王朝與夷人”的二分法來研究歷史。他們認為中國大陸(即中國內地)的朝代是繁榮與文明的“中原王朝”,其周邊各國是沒有文明化的“夷人”。根據這一觀點,中國對於本國歷史的研究應局限於“中原王朝”,從定義上來說,所有其他周邊各國應該排除在外。
但是,今天的中國是由漢族與其他55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由於這一原因,自從現政府1949年成立開始,中國一直奉行“從歷史之國中國便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理論。他們認為中國所有少數民族的歷史以及在中國領土之內展開的所有歷史都順理成章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由此,根據傳統歷史研究原則本應該排除在中國歷史之外的眾多少數民族歷史僅僅由於他們發生在中國領土範圍之內便被披上了中國歷史的外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理論不顧合法依據與歷史潮流,僅僅依據現有的國土,試圖確定違背歷史本質與進程的“領土第一的歷史觀”。
自1990年代開始,中國試圖將高句麗歷史併入中國歷史。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中國研究人員開展了旨在分離高句麗部落起源與朝鮮民族歷史或高句麗歷史起源的一系列研究。
正如上文中指出,自1990年代開始中國學術團體開始歪曲歷史,將高句麗部落確定為華夏部落(中國古代漢族)的後人。而這一論點卻是以《逸周書》中王侯一章為根據。眾所周知,這本書是中國戰國時期編著的一部虛構“小說”,其可信度存在嚴重問題。
高句麗的祖先是濊貊部落人,自新石器時代起便在現中國東北地區和韓半島北部以農業為生。在濊貊部落中居住在遼東與現北韓西北部的人們經過快速發展建立了第一個國家—古朝鮮。
之後,在松花江盆地一帶的居住者創立了名為扶餘的國家。濊貊部落的一部分同時也在鴨綠江中部繁衍,後來成為了高句麗的祖先。他們在公元前三世紀與二世紀以鐵器文化為基礎發展農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他們的獨特文化使自己從其他濊貊群體獨立出來。
直到公元前二世紀後半葉“句麗”改稱為高句麗。在“句麗”將高句麗作為國家名稱時,他們將自己的部落稱作“貊”。由此可見,高句麗的祖先是來自濊貊部落的分支,和古朝鮮與扶餘祖先相同。他們不僅區別於中國的華夏部落,而且與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東部的挹婁遊獵部落和西部的東胡遊牧部落(鮮卑與契丹的祖先)也有著明顯區別。
後來高句麗吞併濊貊,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統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的一個偉大帝國。在這一過程中,高句麗在其疆域內兼併統一了數個小型濊貊部落,其中還有一些來自南方的中國漢族部落。
高句麗還將靺鞨(挹婁的後裔)與契丹(鮮卑的分支)也納入到了自己的統治之下。但濊貊部落一直是高句麗種族的主脈。
公元668年,新羅統一三國,這成為了朝鮮民族形成統一國家的歷史契機。渤海王國滅亡後,大批高句麗後裔逃向了南方的高麗,之後建立了統一新羅。至此,朝鮮民族民族國家統一大致完成。總而言之,高句麗是朝鮮民族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統一了分散的濊貊部落,在朝鮮民族國家統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論證中的錯誤
高句麗沒有被新羅統一新羅僅僅統一了百濟。高句麗被唐朝兼併,且幾乎全部王室貴族,大批平民被強制遷徙至中原,融於漢人。

中國觀點

扶餘人構成了高句麗的王室。而高句麗下層則包括了當時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多個不同部族實體。與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部落差異很大。至於,渤海國居民“大多”被遷移到王氏高麗的斷言則並非歷史事實。渤海國民留在當地及掠入契丹並融入中國的人口數遠大於逃入王氏高麗的人口。中國學者已寫有多篇論文論述這一問題。
韓國人很為高句麗的歷史延續而自豪。而作為中國人來看高句麗歷史,通常只是將其作為國家歷史的一小部分,而並不為其感到激動。中國人認為,高句麗國家規模較小,政治控制比較容易的是高句麗立國延續時間較長的主要原因。而韓國人由於普遍缺乏巨觀歷史視野,所以對一特點顯然認識不足。要知道中國早期的朝代周代立國800年,延續時間比高句麗更長。西漢與東漢合計也有四百多年,而在國家規模上,周朝已是高句麗的五到十倍,漢朝則是一個東西跨度萬里的帝國,國家規模大約為高句麗政權的七十倍。這與高句麗偏安一隅,割據700年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所以用高句麗的延續時間來證明其獨立性是很不合理的。
王氏高麗時期的人也不認為王氏高麗是繼承的高句麗。金富軾的《三國史記》中,我們無論是在該書的體例編排,還是內容的詳略程度上都可以了解到王氏高麗人是以新羅為正統的。朝鮮民族古代歷史學者的金富軾並不認為王氏高麗是高句麗的繼承者。王氏高麗時期的作家崔瀣在其《東人文序》里說的:“東方遠自箕子始受封於周,人知有中國之尊。在昔新羅全盛時,恆遣子弟於唐,置‘宿衛院’以隸業焉。故唐進士有‘賓貢’科,傍無闋名。以逮神聖開國,三韓歸一,衣冠典禮襲新羅之舊。傳之十六七王,世修仁義,益慕華風。西朝於宋,北是遼、金。薰陶漸漬,人才日盛,粲然文章,鹹有可觀者焉。([韓]民族文化推進會:《韓國文集叢刊》第三卷,漢城市,1990年,第27頁;崔瀣傳在《高麗史》109卷,列傳22)
崔瀣作為新羅大儒崔致遠之後,由於家學淵源,其對文物制度的改換應是相當的了解的。他認為王氏高麗是新羅的直接繼承者,正向我們清楚的說明後人們確實是把高句麗與(王氏)高麗混為一團而忽視了新羅才是王氏高麗的前身。王氏高麗與高氏高麗在領土範圍與人民民族構成上均有重大差異,中國學者普遍認為王氏高麗以高麗為名體現了王健意圖利用中國處於五代短暫分裂的狀態而北進侵入中國領土的野心。而這一野心隨著宋的統一及遼的強大而告終。
事實上,沒有中國學者說高句麗只屬於中國歷史反到是韓國企圖排他性的繼承高句麗所有的歷史遺產。朝鮮民族一再強調“中國東北在歷史上主要為少數民族所統治。漢人統治甚弱。”無非是要割裂中國東北與母體的歷史聯繫。本人曾閱讀過多部韓國歷史學家的歷史著作,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認為“中國”只與漢族相關。而並不把少數民族當作中國人。他們的觀點是非常荒謬的。因為今天的漢族正是吸收了“中國東北在歷史上主要為少數民族所統治”,這一韓國式論斷中的“少數民族”而形成的。所謂“歷史上統治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包括了渤海人韓國人認為渤海國人主要融入朝鮮民族毫無根據)、遼(契丹人),金(女真人)”,而清代統治東北地區的滿族,在當代更是已完全融入中華文化的中國公民。這一切事實都無可質疑的說明了中國對高句麗歷史享有合理的歷史權益。高句麗歷史由中華民族、朝鮮民族共同享有是可以的,但來自韓國的任何企圖從中國歷史中割裂高句麗史而進行排他性單獨占有的企圖都是荒唐的。
新羅、王氏高麗、朝鮮王國雖被冊封,但並未象高句麗那樣在古代被中原王朝滅亡與吸收。他們現在當然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古代的某一特定時間曾接受中國的管轄則不可否認),而高句麗屬於一個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滅亡的古國,他的歷史遺產,包括人口與領土與古蹟已分別被現代中華民族和朝鮮民族兩個民族繼承與接收。所以高句麗當然是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的組成部分。當然,這么說的話,韓國的主體民族朝鮮民族也可以認為高句麗是朝鮮古代歷史與文化的組成部分。但我們必須提醒那些韓國的大朝鮮民族主義者,你們應該正視中原古代文化對你們民族的影響。你們割裂歷史,用這個古國的歷史文化來強調本民族的偉大是不理性的。而認為自己古代文化與中國無關的看法更是自欺欺人的一種逃避。在古代文化上,你們的祖先,包括一部分高句麗人都從中華文明中獲益甚多,承認這一點,並不會影響你們民族今天的獨立與發展。相反,會成為與中國友好相處的基礎。
雖然韓國說朝鮮民族(韓國的主體民族)的習俗與高句麗形似。我們要明確一點,即,相似並不等於相同。今天的朝鮮民族、漢民族在物質文化上都已經西方化,只是說明了文化是沒有國界的,人類的文化是在迅速傳播中並且互相影響著的。高句麗的歷史是很明確的,它是一個滅亡了的古國,其人民被中、韓古代國家吸收了。所以在朝鮮民族保留了與高句麗人相似的生活習俗是可以理解的。
新羅人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部落,而高句麗人起源於東北地區的穢貊人,他們有種族上的親屬民族聯繫,但起初只是各自在隔絕的地理空間發展著,肯定並非同一民族。高句麗被列入朝鮮民族歷史體系源於韓國古代歷史學者金富軾編寫的《三國史記》。從《三國史記》中我們可以知道,作為新羅直接繼承者的王氏高麗人並未自居高句麗後人。金富軾將高句麗作為“海東三國”與新羅、百濟同列一書。而“海東三國”這一划分,就和現在我們所說的“東亞國家”,“歐洲國家”,“遠東諸國”是同一類型的提法。其中並不包含有同種族,同文化,同語言,同國家的價值判斷與暗示。
而韓國所說的檀君朝鮮的真實性毫無歷史遺蹟作為支撐和證明。在中國境內現在已發現了大量夏朝同時期以二里頭古城遺址為代表的古蹟。即使不談夏朝,開始於公元前16世紀的中國商代文明的遺蹟、文物、文字資料都是非常豐富的。我們中國人從來沒有僅僅用一個神話來證明自己歷史的悠久和民族的偉大。而朝鮮民族證明自己歷史悠久和偉大的卻只有一個出現在公元12世紀的檀君神話。
而對於東北的歷史與現實。學術研究的深入會帶來對歷史的不同看法。世界學術界並未形成高句麗“僅僅”屬於朝鮮民族歷史這樣的共識。如果真有這樣的共識,那么一定會有一系列的英文論文來論證這一點。我們很樂意見到韓國歷史學界提供這樣的論文資料。中國對東北領土的主權是歷史形成並完全符合國際法的。所以中國人根本不會擔心一個歷史上的古國的歷史歸屬會帶來失去領土的後果。這種邏輯是可笑的。在當代,任何領土主權的變更都只能是戰爭的結果。

早期關係

中國與韓半島的早期關係
韓半島上最早建立政權的是箕子朝鮮(一說認為箕子朝鮮為邑落聯盟)。箕子朝鮮是在中國的周武王滅商後,商朝大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聯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國”,這個國家在中國的秦朝時代被燕國人衛滿所滅。但是箕子朝鮮並非韓國人的祖先,無論民族還是繼承。
西漢盧綰叛亂後,燕人衛滿率千餘人進入韓半島北部,依靠這裡的中原移民的力量取代箕氏朝鮮,定都王險城(今平壤),史稱衛氏朝鮮。箕氏朝鮮的末代王準進入韓半島南部韓人的居住區,開創馬韓國。燕人衛滿建立衛氏朝鮮的歷史在《史記.朝鮮列傳》中有明確記載。附於篇後。
衛滿朝鮮立國之初,即明確了對西漢王朝的臣屬地位。發展到衛滿孫子右渠時,由於衛氏朝鮮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並直接威脅到西漢對東北亞諸民族的統治,漢武帝在公元108年發兵滅亡衛氏朝鮮,設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將朝鮮北部收歸西漢政府直接管轄。
公元前3世紀在朝鮮半島南部出現了辰國。史書中記載韓半島南部存在“三韓”,即弁韓、辰韓、馬韓,但較大的方國和聚落聯盟卻只有馬韓與辰國兩個。弁韓是從屬於辰國即辰韓的。西漢滅衛氏朝鮮設四郡以後,它們都隸屬於樂浪郡。
辰國存在於馬韓東部地區。《三國志》卷30《韓傳》記載馬韓在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時說:“其俗少綱紀,國邑雖有主帥,邑落雜居,不能善相制御”,“其北方近郡諸國差曉禮俗,其遠處直如囚徒奴婢相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說這時的馬韓已經出現了自己的國家。因而辰國也並非一個現代標準意義上可以認定的“國家”。
樂浪郡是西漢政府管理韓半島事務的最高機構。在樂浪郡的統一管理下,韓半島被劃分為三個區域。
(一)大同江流域的樂浪郡的直轄地區。漢族在這個地區幾乎占居民總人口數的一半,該地區實行與中原郡縣完全相同的政令。
(二)樂浪郡東部都尉與南部都尉管轄下的地區。這裡的漢族所占比例比大同江流域少許多,因而對該地區有一些特殊政策,但總的來說,還是執行中央的政令的,只不過任用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為樂浪郡的下級官吏。
(三)半島南部樂浪郡以外的地區。這裡雖然也有部分漢移民,但最重要的政治組織是由三韓民族與古朝鮮遺民共同建立的兩個方國與聚落間的聯盟,馬韓與辰韓。雖然他們名義上是隸屬於樂浪郡的,但實際上獨立性較強,西漢政府未在當地設定地方行政機構。西漢政府以這種方式將整個韓半島納入中國的統治之下。
當時間進入到西漢初年,如果我們以現代國家的構成要素去觀察公元前的東亞歷史,那么我們會發現,在公元前2世紀以前,東亞只有一個成熟的國家,即古中國。這時的中國,以全部東亞為歷史舞台,自由的展現自我的內聚力,並在空間上向其所能承受的極限發展。東亞文明的歷史在此時期就是中華文明的歷史。匈奴帝國興起於蒙古草原以後,中國第一次面對來自北方的挑戰。在漢代展開的牽動東亞大部分地區的農耕帝國與遊牧帝國的角逐,是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重大事件。漢王朝所代表的農耕帝國的勝利,最終使蒙古草原成為中國的組成部分,確立了古代中國版圖疆域的格局。
在中國的影響下,在漢王朝控制力難達到的邊遠地區,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了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隨著東亞只有中國的時代的結束,東亞各國如何相處這一新的問題也擺在了各國統治者特別是中國統治者的面前。漢王朝的統治者們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傳統政治理念出發,不承認東亞存在與自己性質相同的國家,仍舊在進行著將全部東亞,也就是當時的全部已知世界納入中國一體統治的努力。但在實踐中,漢王朝的統治者也意識到東亞各地區、各民族的巨大差異,因此,逐漸摸索建立一些特殊的地方管理體制以控制特殊地區。發展至唐代,特殊地方管理體制逐漸形成中原郡縣制之外的成熟機制,以至羈縻製成為唐代對邊疆地區管理的一大特色。套用羈縻統治的方法,唐王朝將東亞絕大部分地區納入中國的統治之下。魏晉南北朝時期,源於韓半島南部的三韓民族的百濟與新羅兩個政權逐漸發展起來。在隨後的一千多年中,三韓民族以及其後繼者與中原王朝都有著緊密的聯繫。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韓半島民族最終建立完全獨立的單一民族國家,但其早期的歷史在中原王朝的關係上是具有從屬性的。作為鄰國,我們完全尊重和善意的看待韓半島的獨立與尊嚴。但這種尊重是不應該以犧牲歷史上的真實為代價的。
372年,百濟近肖古王遣使東晉,建立起朝貢關係。晉文帝冊封近肖古王為鎮東將軍,領樂浪太守。南北朝時期,百濟與南朝,北朝都保持著朝貢關係,但與南朝的關係要更為密切。比百濟稍後,新羅也開始向中原王朝正式朝貢。但新羅王位於韓半島西南端,交通不便,因此,新羅與南北朝的交往也較少。
韓半島上的歷代百濟王承襲著都督百濟諸軍事的頭銜,作為中國的地方行政組織的特點十分明顯,一度還曾受封為樂浪太守、東青州刺史這樣純粹的地方行政官員官稱。只不過中央政府已經把管轄少數民族的權力授予高句麗,所以百濟王從未帶過領東夷中郎將、領東夷校尉等頭銜。
這是因為,中國中央王朝封給高句麗、百濟的官號並不是隨意的,而是符合其地方行政統治需要的。因此,百濟與新羅在從部落形式步入國家體制之初,其性質是中國的地方行政組織。從南北朝至隋唐,中國歷代王朝對百濟王與新羅王的封號
總是帶有地方行政機構長官的性質,可以佐證此點。直至隋唐時期,韓半島國家與中國的這種長期性制度化的政治聯繫與日本與中國的政治聯繫所具有的偶然性與間斷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區別於中國與日本的關係。
663年以後,新羅王除在位時間過短唐王朝未及加封者外,歷代新羅王世襲雞林州都督一職,其所轄地區是唐王朝所屬的雞林州都督,屬於唐王朝在朝鮮半島的地方政權,而不是獨立國家,而新羅王的身份是唐在朝鮮半島的地方行政官員。
在新羅藉助唐的勢力占有了韓半島中南部大部分地區以後,至唐玄宗時期中原王朝始將薩水以南土地賞賜給新羅,唐與新羅以清川江作為行政管轄的界線,至此時新羅的勢力開始向朝鮮半島北部延伸。安史之亂後,中國再度陷入分裂狀態。此時,諸多邊疆民族地方政權迅速崛起,新羅也進入了相對獨立發展的時期。但是新羅與中國所確立的長期封貢關係仍繼續存在著,新王即位都要接受冊封,中國文化對它的影響直接而深刻。10世紀初王建取代新羅在韓半島建立新的王國,出於種種考慮,王建將這個直接脫胎於新羅的王國命名為“高麗”,我們稱其為“王氏高麗”。王氏高麗的建立即是造成後人無法區分高句麗與朝鮮半島國家的一個重要原因。
東亞各國的形成過程表現出很明顯的次生性質。有已經步入成熟國家的中國作為模仿對象,使他們不必再摸索自己獨特的國家演進之路。這極大的加速了各國的歷史進程,使他們在幾百年的時間裡就走完了中國用了兩千年才走過的從早期國家向成熟國家的演進之路,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喪失了自己的特殊性,各國從政治制度到文化、風俗,都受到中國的深刻影響,表現出與中國的同質性。這種同質性不僅成就了中國“天朝大國”的夢想,也造就了其他國家相對落後的自卑感,這是東亞封貢體系與東亞文化圈形成的基礎。
明朝創立者朱元璋宣布15個不征之國,則標誌著中國正式承認了東亞其他國家作為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政治實體存在,而不再試圖將其納入中國的一體統治之中。從此,中原王朝在實踐中卻不再將與周屬國的關係視為國內各地區之間關係的延伸,也不再用解決國內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處理這種關係,而是採用了一種全新的辦法處理與這些屬國的關係,即封貢體系或宗藩關係。中國與韓半島的關係不僅較早步入封貢體系,而且一直是這一體系的典型,對後來中國全面確立的東亞封貢體系具有示範意義。
李氏朝鮮之初,李成桂為了鞏固統治,積極參與明朝建立的封貢關係。在他即位之初的半年時間裡,就先後9次遣使明朝,說明國內政權更迭的原因,請求明朝皇帝更賜國號,以求獲得明朝對新政權的承認和支持。朱元璋不僅承認了朝鮮,而且明確提出:“我中國綱常所在,列聖相傳,守而不失。(王氏)高麗限山隔海,僻處東夷,非我中國所治。(《明太祖實錄》卷221)”
在賜李成桂國號“朝鮮”後,朱元璋說的也很明確:“朕視高麗不止一彈丸,僻處一隅,風俗殊異,得人不足以廣眾,得地不足以廣疆,歷代所以征伐者,皆其自生釁端,初非中國好土地而欲吞併也。”(《明太祖實錄》卷225)”
而朝鮮積極主動地奉行事大政策,與明朝奉行德化外交相輔相成,使雙方之間建立的封貢關係更加牢固而持久。事大保國成為朝鮮世代遵循的國策,而明朝在貫徹“不征之國”外交方針的基礎上,把朝鮮納入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封貢體系。明朝與朝鮮之間的封貢關係成為東亞封貢體系中的典範。
明代的東亞的封貢體系並非只是一種形式。而是有著實質性的內容。這不僅體現體系內諸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上,也體現在安全與政治的領域上。在某種程度上,明與李氏朝鮮的宗藩關係可以理解為一種古典形式的政治經濟軍事安全同盟。在公元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驅動下的日本悍然發動侵略韓半島的戰爭,在短時間內,朝鮮王國即喪失了大部國土,國王逃到臨近中朝邊境的新義州向明庭懇請“內附”。
明朝為了援助友邦並粉碎日本東進大陸的企圖,派兵入進入韓半島參戰,在韓方的協助下與日寇血戰七年。最終將日本軍隊逐出韓半島。戰後,明朝即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從韓半島撤軍。在歷史上這些以鮮血為代價的幫助背後,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對朝鮮民族所能表達的人類歷史上的最大善意。但是韓半島的歷史學家卻並未能客觀的對待這段歷史,2003年在韓國全國播放的百集長篇連續劇《不滅的李舜臣》中,明軍的形象不但被醜化,作用也被貶低到極致。這些令人不快的現象根源於韓國民間蘊藏的大朝鮮民族主義情緒。這些使人不能客觀看待歷史的思潮,從長遠來看,對中韓關係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經歷王建高麗與李氏朝鮮時期而發展成為現代朝鮮民族的。理解韓國歷史要注意區分兩個要點。其一、王氏高麗區別於高句麗,前者是韓半島南部三韓民族建立的古國,後者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建立的古國。其二、李氏朝鮮區別於“箕氏朝鮮”與“衛氏朝鮮”。朝鮮王國原由古新羅國和王氏高麗國發展而來,而“朝鮮”二字原為漢語辭彙這一名稱被用來稱呼韓半島國家,始於明太祖對韓半島李氏王朝的賜名同為“朝鮮”,但兩者的民族構成與歷史歸屬都是不同的,
“箕氏朝鮮”與“衛氏朝鮮”屬於中國歷史體系,而李氏朝鮮是韓國古代史的一部分。古代高句麗曾占據過古朝鮮的領土,但古朝鮮為中華古國,所以高句麗仍為中國東北古國,以區別於三韓民族建立的王氏高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