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2年3月12日印發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
  • 頒布時間:2022年3月12日
  • 發布單位: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解讀,

全文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9號)精神,科學推動四川省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全面推行林長制,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增強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進一步築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為建設美麗四川提供良好生態保障。
(二)工作原則。
堅持保護優先,系統治理。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提高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堅持國土綠化與國土空間規劃有機銜接,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合理布局綠化空間。
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綠。遵循生態系統內在規律開展林草植被建設,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構建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
堅持節約優先,量力而行。統籌考慮生態合理性和經濟可行性,數量和質量並重,節儉務實開展國土綠化。
(三)主要目標。圍繞構建“四區八帶多點”生態安全格局,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大力推進城鄉綠化增量提質,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集中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造林1000萬畝,中幼林撫育1200萬畝,新建改造綠色通道1萬公里,治理生態脆弱地區50萬畝。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1%,森林蓄積量達21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6%,城市(縣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5平方米,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城鎮等生態空間的結構和功能有效最佳化提升,人居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二、重點任務
(四)科學編制綠化規劃。組織編制省、市(州)國土綠化規劃,做好生態空間頂層設計,落實“三線一單”,銜接預留國土綠化空間。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土空間規劃,組織編制國土綠化實施方案,與林草、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旅遊等專項規劃有效銜接,實現多規合一。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結合城鎮開發和鄉村振興合理確定規劃範圍、綠化目標任務。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綠化相關規劃的實施和督促檢查,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不得隨意變更規劃,不得擅自改變綠化用地面積、性質和用途。(省林草局、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文化和旅遊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市縣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市縣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五)合理安排綠化用地。圍繞綠化目標任務,綜合考慮土地利用性質、土地適宜性等因素,科學劃定綠化用地。縣(市、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依據國土綠化規劃及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情況等提出本轄區城鄉可利用綠化空間,縣(市、區)林草主管部門牽頭安排第二年綠化目標任務,推進落地上圖精細化管理,年度工作計畫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要以宜林荒山荒地荒灘、荒廢和受損山體、廢棄礦山、退化林地草地等為主安排綠化用地。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確需占用的,必須依法依規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鼓勵採取拆違建綠、留白增綠及通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利用廢棄閒置土地等方式增加綠化用地。鼓勵通過建設用地騰挪、農用地依法轉用等方式加大留白增綠力度,留足綠化空間。嚴格落實國務院已批准的25度以上坡耕地、陡坡梯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嚴重污染耕地的退耕還林還草任務。依法依規開展鐵路、公路、河渠兩側,湖庫周邊等綠化建設,不得超標準征占房屋、土地開展綠化。嚴禁開山造地、填湖綠化,禁止在河湖管理範圍內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科學推進重點區域植被恢復。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針對重點區域突出生態問題,因地制宜確定綠化方式。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源頭、幹流及主要支流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生態屏障建設,優先選用抗逆性強、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防護性能好的樹種草種。加強金沙江、雅礱江—安寧河、大渡河、岷江—白龍江等乾旱半乾旱地區植被恢復,其綠化規劃和設計需經過水資源論證,以恢復灌草植被為主,適度推廣喬灌草結合的綠化模式。嚴格保護川西高原區原生植被,全面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輪牧、草畜平衡制度,重點對中度以上沙化土地、黑土灘型等退化草原以及礦坑、沙坑等破損草地進行修復,適度開展人工草場建設。加強盆周山區、丘區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優先選用適生鄉土樹種,構建穩定高效多功能的森林生態系統。加強自然保護地受損自然生態系統修復,系統推進生態廊道建設,加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及其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大力建設國家儲備林,因地制宜培育優質珍貴用材林和大徑級木材。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啟動省級高質量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鼓勵各地結合造林綠化、森林質量提升、草原濕地保護等開發林草碳匯項目,發展碳匯經濟,促進鄉村振興。(省林草局、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進城鄉綠化建設。建立完善生態園林城市、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莊等綠化模範指標體系,深入推進創建工作。持續推進省級生態園林村認定,結合古村落、古建築、名人古蹟、古樹名木保護推動鄉村綠化美化。增強城鄉綠化系統性、協同性,構建綠道網路,實現城鄉綠地連線貫通。開展綠色理念宣傳教育,加大綠色校園創建力度。加大城鄉公園綠地建設力度,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園體系,對功能複合、運行良好的公園進行省級重點公園認定。提升城鄉綠地生態功能,有效發揮綠地服務居民休閒遊憩、體育健身、防災避險等綜合功能。因地制宜種植環城林、風景林、遊憩林、康養林等,拓展城市之間、城市與功能區之間綠色生態空間,構建高質量川渝森林城市群生態體系。充分利用城鄉廢棄地、邊角地、房前屋後等推進見縫插綠、拆舊建綠、立體增綠。科學加強綠化設計和施工,因地制宜選用適生鄉土珍貴樹種,推廣抗逆性強、養護成本低的地被植物,減少種植高耗水草坪。嚴格落實綠地占用和綠化樹木採伐、移栽、修枝等公告公示制度,嚴禁隨意砍伐大樹老樹。堅決反對“大樹進城”“一夜成景”以及未經充分論證即開展大規模樹種更換等急功近利行為,避免片面追求景觀化。加強日常綠化養護,加大楊柳飛絮、致敏花粉等防治研究和治理力度,綜合考慮道路、土壤、路旁建築、管線、自然美觀等因素最佳化行道樹、隔離帶植物品種配置。加強重要水源地、湖庫周邊、河渠沿線造林綠化,統籌水生態治理和林水風光帶建設。持續推進鐵路、公路等通道綠化,加強樹木傾倒隱患排查整治。(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林草局、教育廳、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培育推廣良種壯苗。根據林草種質資源普查等成果編制主要鄉土樹種草種名錄,大力挖掘使用鄉土樹種草種。發揮國家級和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良種基地、科研院所骨幹作用,加強鄉土樹種草種良種選育。落實財政支持政策,科學布建種質資源庫、良種基地、保障性苗圃,加大良種壯苗培育力度。鼓勵以需定產、訂單育苗、就地就近生產供應林木種苗和草種,強化全過程監督管理。國家儲備林等工程營造林,要堅持適地適樹適種源適品種原則,確定樹種、品種、規格和適宜範圍,有良種供應的應優先使用良種。用量不大、種源較少的樹種,可依法採取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採購等方式採購。(省林草局、科技廳、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鞏固提升綠化質量和成效。將封山育林作為新造幼林地管護的重要措施,加強未成林管護、撫育經營、補植補造。繼續全面保護天然林,科學修復退化天然林。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加強中幼林撫育經營,加大退化林修復力度,不斷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和碳匯能力。開展健康森林建設,增強松材線蟲病等分布較廣、危害較大的有害生物災害防控能力。大力營造生態經濟效益兼具的生物防火隔離帶,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基礎能力建設。實施草原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提升草原生態功能和生產能力。採取有償方式合理利用國有森林、草原、濕地及景觀資源開展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等,提高林草資源綜合效益。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厲查處亂砍濫伐、非法開墾、非法侵占林地草地和城市綠地等破壞綠化成果、損害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嚴格保護修復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對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及時搶救復壯。(省林草局、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強綠化監督檢查。推進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涉及綠化的重大工程項目全過程監管,林草、農業農村、水利、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鐵路等有關部門(單位)按職責參與其規劃、作業設計、施工建設和檢查驗收等全過程監管。承擔國家投資或以國家投資為主的綠化項目建設單位須編製作業設計(或綠化方案,下同),綠化項目主管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對作業設計的用地、用水、技術措施等進行合理性評價,並監督實施。社會普遍關心且政府主導的重大綠化項目,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加強綠化施工監管,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充分保護原生植被、野生動物棲息地、珍稀植物等,禁止毀壞表土、全墾整地、煉山等行為。完善國土綠化成效監督評價機制,強化結果套用。要大力表彰先進典型、弘揚塞罕壩精神,對科學綠化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違背科學規律和民眾意願搞綠化的錯誤行為,要及時制止糾正;對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後果的,要依法依規追責。(省林草局、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強政策支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合理安排資金,將國土綠化列入預算,不斷最佳化投資結構。鼓勵各地採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創新國土綠化投入機制,實行差異化財政補助政策,支持引導營造混交林、使用鄉土珍貴樹種育苗造林、實施退化草原種草改良等。省級財政繼續通過造林綠化補助等資金渠道支持生態修復、鄉村綠化、森林質量提升、林草碳匯等。在不新增隱性債務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大對國土綠化項目實施主體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合理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各地建立國土綠化貸款風險基金,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對國土綠化領域的支持作用。深化國有林區、國有林場、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制度,推進相關資源權益集中流轉經營,加快培育國土綠化市場主體。建立完善縱向、橫向結合的生態補償機制,落實森林、草原、濕地生態保護補助政策,同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補助標準。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健全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方法和實施機制。(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林草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健全管理制度。放活人工商品林自主經營,規模經營的人工商品林可編制森林經營方案,核定森林採伐限額。探索公園綠地依法辦理用地手續但不納入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管理的新機制。對集中連片開展林草地修復達到一定規模和預期目標的生態保護修復主體,允許依法依規取得一定份額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可利用不超過3%的修復面積,從事旅遊、康養等產業開發。吸納有責任心、有勞動能力的民眾擔任護林(草)員,將造林綠化後期管護、古樹名木管護巡護等納入護林(草)員職責範圍。鼓勵各地探索將造林綠化、經營管護等服務納入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範圍。完善並落實限期綠化責任制度,同步推進交通運輸、電力、水利、採礦、市政等工程建設及植被恢復。(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強化科技支撐。開展林草種質資源普查和林木良種、草品種審定,加強重要鄉土樹種草種資源收集保護、開發利用、種苗繁育等關鍵技術和設施研發。支持國有林場、國有林保護局等單位發揮土地、人才、技術優勢,選用超級苗建立鄉土樹種實生母樹林。開展松材線蟲病等重大有害生物災害防控、林水關係、鄉土珍稀樹種擴繁、退化生態治理、若爾蓋濕地保護恢復等科技攻關。研發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固碳增匯技術、生態系統可持續經營管理技術等。加強生態系統碳計量監測評估和國土綠化相關碳普惠方法學研究。研究推廣立體複合綠化模式。套用衛星、無人機等技術建立天空地人一體化國土綠化狀況監測體系。(省林草局、科技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推行林長制,壓實地方領導幹部科學綠化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科學綠化主體責任,明確相關部門的目標任務和落實措施。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繪製好國土綠化一張圖,將綠化任務和綠化成果落到實地、落到圖斑、落到資料庫,抓好具體工作落實。地方各級綠化委員會要充分發揮組織領導、宣傳發動、協調指導等作用,強化國土綠化管理、監督檢查、考核評價等工作。地方各級綠化委員會成員單位要加強溝通協作,整合資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弘揚科學綠化理念,普及科學綠化知識,倡導節儉務實綠化風氣,樹立正確的綠化發展觀政績觀。加強宣傳教育輿論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營造科學綠化的良好氛圍。(省綠化委員會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3月12日

解讀

四川省政府辦公廳2022年3月12日發布關於科學綠化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1%。
我省計畫集中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造林1000萬畝,中幼林撫育1200萬畝,新建改造綠色通道1萬公里,治理生態脆弱地區50萬畝。到2025年,森林蓄積量達21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6%,城市(縣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5平方米,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城鎮等生態空間的結構和功能有效最佳化提升,人居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省將組織編制省、市(州)國土綠化規劃,做好生態空間頂層設計,落實“三線一單”,銜接預留國土綠化空間。以宜林荒山荒地荒灘、荒廢和受損山體、廢棄礦山、退化林地草地等為主安排綠化用地。鼓勵採取拆違建綠、留白增綠及通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利用廢棄閒置土地等方式增加綠化用地。
在重點區域植被恢複方面,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啟動省級高質量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鼓勵各地結合造林綠化、森林質量提升、草原濕地保護等開發林草碳匯項目,發展碳匯經濟,促進鄉村振興。
在城鄉綠化建設方面,建立完善生態園林城市、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莊等綠化模範指標體系,深入推進創建工作。因地制宜種植環城林、風景林、遊憩林、康養林等,拓展城市之間、城市與功能區之間綠色生態空間,構建高質量川渝森林城市群生態體系。堅決反對“大樹進城”“一夜成景”以及未經充分論證即開展大規模樹種更換等急功近利行為,避免片面追求景觀化。
在培育推廣良種壯苗方面,我省將編制主要鄉土樹種草種名錄,科學布建種質資源庫、良種基地、保障性苗圃,鼓勵以需定產、訂單育苗、就地就近生產供應林木種苗和草種,強化全過程監督管理。用量不大、種源較少的樹種,可依法採取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採購等方式採購。
我省將把封山育林作為新造幼林地管護的重要措施,繼續全面保護天然林,科學修復退化天然林。推進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涉及綠化的重大工程項目全過程監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