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後來,綜藝體、整塊體、浮雲體、變體等各種字型紛紛誕生,將中國文化的繁榮展現在世人面前,也是漢字發展的必然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字發展史
- 外文名: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 性質:漢字發展的必然的結果
- 作用:祖國文化繁榮的具體表現
發展歷程,商代之前,賈湖刻符,雙墩刻符,半坡陶符,青墩刻符,莊橋墳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夏代水書,殷商時期,西周時期,秦朝時期,漢朝時期,唐朝時期,宋朝時期,新中國時期,漢字諧音,漢字的發展,賈湖刻符,雙墩刻符,半坡陶符,青墩刻符,莊橋墳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夏代水書,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宋體,仿宋,黑體,綜藝體,彩雲體,華文新魏,琥珀體,華文細黑,姚體,舒體,微軟雅黑體,幼圓體,
發展歷程
商代之前
中國自古就有“
書畫同源”一說,這是因為最早的文字來源就是圖畫,書與畫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內在的聯繫。漢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圖畫,原始人在生活中用來表達自己的“圖畫”形式。慢慢的從原始圖畫變成了一種“
表意符號”。
賈湖刻符
雙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
雙墩遺址,發現630多刻劃符號,豐富多樣,就同期國內外文化遺存來說,都十分罕見,驚人。符號種類之多、內容之豐富是同時期其他遺址所無法比擬的。
雙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為表意、戳記、計數三大類。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來自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聚集
蚌埠,就“蚌埠雙墩遺址刻劃符號暨早期文明起源”展開研討。眾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雙墩刻符反映了早期雙墩先民的生活形態,已經具備了原始文字的性質,是漢字源頭之一[3]。
半坡陶符
青墩刻符
莊橋墳刻符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
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2005年,著名
考古學家、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
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稱“骨刻文”,並認定刻畫工具為瑪瑙等銳角寶石,形成約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間,是
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開始,著名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丁再獻研究員將骨刻文成功系統破譯,從文字的起源和構造等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與
甲骨文及現代漢字的傳承關係。
陶寺朱文
山西省
襄汾縣的
陶寺遺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其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遺址中發現一片扁壺殘片,殘片斷茬周圍塗有紅色,殘片上朱書兩個文字,其中的一個字為“文”,另外一個字專家們有“
堯”“易”“命”等多種解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信息中心主任
朱乃誠表示,朱書文字比甲骨文還早了1500年[4]。考古學家
蘇秉琦先生曾這樣評價:“
陶寺文化不僅達到了比
紅山文化後期社會更高一階段的‘
方國’時代,而且確立了在當時諸方國中的中心地位,它相當於古史上的堯舜時代,亦即
先秦史籍中出現的最早的‘中國’,奠定了華夏的根基。”襄汾縣所靠近的東南方
翼城縣就是傳說的陶唐氏唐堯的後代的封國唐。
夏代水書
河南省洛陽市
偃師二里頭
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個水書文字[5]。
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認為中國文字“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型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當然,這不是公認看法,因為夏代出土的文字還少。
殷商時期
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
表意符號”演變成了比較定型的“
甲骨文”。這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被刻在動物的骨頭上和
烏龜的
龜板上的文字,從
殷墟中發現的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直系祖先,這一點就可以證明
中華文明的
連續性,幾千年以來,中東人都不能解讀他們祖先的
象形文字。只有中國現代人能讀懂一些
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這些龜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來起占卜吉凶的作用,
古代的人認為把有關於疾病、夢境、狩獵、天時等一些疑問刻在龜板上,然後用火來烤烙這些龜板和動物的骨頭,其產生的裂縫,
占卜者可以根據這些裂縫的形狀和走向來判斷所占之事的吉凶。這就是“甲骨文”現代漢字的祖先。至今為止發現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種。而可以解讀的有一千多個。
西周時期
因青銅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銅的鐘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
金文”。亦有鐘鼎文和
石鼓文之稱。相傳是
周宣王時期太史所創寫。至今故宮博物院記憶體有十個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詩文。因為封建割據,四分五裂各自為政,文字也不盡相同。一直到了秦朝。
秦始皇一統中國。才把文字統一起來。
秦朝時期
秦始皇統一文字。功績顯著的就是當時的宰相——
李斯。李斯對當時的文字進行收集整理然後進行刪繁就簡、美化加工後,產生的文字被稱為“小篆”,亦稱“秦篆”。這個時候的文字已經幾乎完全沒有
象形文字的痕跡了。
秦朝時期的“小篆”書寫過於規範,書寫速度很慢,於是民間就出現了許多簡便字型。這種字型的特點是變“
小篆”的圓為方。改“小篆”的曲為直,並分出了一些
偏旁部首,被稱為“
秦隸”。
漢朝時期
隸書盛行,但並沒有完全擺脫“小篆”的結構特點,基本上是方形。而“漢隸”就完全發揮了毛筆的特點,出現了“蠶頭雁尾”的波折之筆,書寫起來輕鬆自如。西漢時期流行的這種隸書,稱為漢隸。
漢朝流行“漢隸”的同時,“
楷書”正在萌芽階段。到魏晉南北朝的時期已很盛行,晉代的
王羲之,
王獻之父子是楷書的真正創始人,其同時吸取了篆書圓轉筆畫,保留了隸書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蠶頭燕尾”,使漢字的結構大體的固定了下來。當時被稱之為“真書”,後人因為以這種字型作為學習書法的楷模,即改稱之為“楷書”。
唐朝時期
“草書”的起源,亦如行書,或其他書體,無法確指始於何時。《
史記》說:“戰國時,
楚懷王使
屈原造憲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見而欲奪之,蓋草書之祖起於。”據此故有草書緣起於草稿之話,可見戰國時即已有草書的形成。因為起於草稿的字型,為了發揮速寫功能,較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寫成,顧名思義而為草書。但此種草書,僅能說是
古篆(當時使用的字型)的草稿,真正草書的開始發現,則始自漢初,其演變過程,自應是先有“章草”,而後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
草體了。由於楷書的工整,為了書寫快捷的需要,和書者為了抒發自己的胸臆,寄情於筆端的創造,產生了一種流動順暢,一氣呵成,極具有韻律和藝術感染力的字型——“草書”。
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就是“行書”,行書沒有楷書那樣規範嚴肅,也沒有草書那樣奔放和難以識別,而是優雅歡暢的
運筆,字型書寫靈活貫通。也是最受大眾喜歡最常用的一種字型。
宋朝時期
最早產生於
北宋,興於明朝,所以宋體在台灣和日本又被叫做“明體”。“
宋體字”仿照的是宋朝的宋刻本,有肥體和瘦體之分,可無論肥瘦,都是橫細豎粗,方方正正,顯得古樸端莊。
“
仿宋體”不是指仿照的宋體,
仿宋也是模仿“宋刻本”而產生一種字型,它與宋體並不是先後關係,而是不同時期的相同產物,這種字型的出現至今也不過七、八十年,但是發展十分迅速。是人們最喜歡使用的一種規範字型,在印刷品還有各種不同場合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與此同時,“黑體”也誕生了,這種字型醒目大方,筆跡全部一樣粗細,結構醒目嚴密,筆劃粗壯有力,撇捺等筆畫不尖,使人易於閱讀。由於其醒目的特點,常用於標題,
導語,標誌等等。豐富了漢字的表現形式。
新中國時期
出現了綜藝體、整塊體、浮雲體、變體等等。這是祖國文化繁榮的具體表現,也是漢字發展的必然結果。 漢字,亦稱中文字、中
國字、國字,是
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
表意文字的
詞素音節文字,為
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製並作改進,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才被取名為“漢字”,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楷書。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
上古時期各大文字型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漢字諧音
漢字除字形之外,還有一個字音問題。在某些時候,字音成為表示字義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漢語中
同音詞較多,讀音相同而字形、字義不同。漢語的諧音正是巧妙地套用了這些讀音相同而字形、字義不同的漢字,表達了耐人尋味的意思。
過去,老百姓被壓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對抗的情緒,卻不敢直接說出來,就常常用漢字的諧音,寫出許多與時政有關的歌謠。如宋代流行的歌謠:
歌謠中運用了諧音手法,大罵當時的奸臣賊黨
童貫、
蔡京、
高俅、
何執中等人。“筒”與“童”音諧,“菜”與“蔡”音諧,“羔”與“高”音諧,“荷”與“何”音諧,分別用打、潑、殺、吃等表達和他們不共戴天的情感。
這種漢字的諧音經過反覆使用之後,形成一種
修辭方法為諧音體。從
子夜歌起便不斷被使用。比如:“始欲識郎心,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這首歌描寫愛情的波折,開始相戀時,希望兩顆心能合而為一,專心相愛,可是情況後來發生了變化,就像理好的絲進入了破織機一樣,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絲”與“思”音諧,以“絲”與“思”,“匹”與匹配的“匹”諧,指不能成雙。在
情歌中常見的還有以“芙蓉”為“夫容”,“蓮”為“憐”或“連”,以“藕”為“偶”,以“絲”為“思”,以“梨”為“離”,以“晴”為“情”等。
諧音不僅在
民間歌謠中體現,而且廣泛運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間,由於以福為吉,將福作為家庭或個人追求的目標,所以,每逢過年,一定會在大門上貼“福”字。有時故意將“福”字倒過來貼,取“福到了”的口彩。這裡的“到”與“倒”諧音。再如,
民間年畫中
魚是最流行的題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雙手抱著一條大魚,而且有蓮池、
蓮花等。以“魚”諧“余”(表示富餘),以“蓮”諧“連”,這幅畫的主題是“
連年有餘”,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過得很富餘、富足。
漢字的發展
1、關於漢字發展史的三個階段
2、關於漢字的優缺點
漢字的優點。漢字的最大優點,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國是地域廣闊、方言複雜的國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
語言規範化,就是現在
推廣國語,也還不能在短期內完成。但是漢字卻是全國通行的
書面語言
交際工具。語言不同,以筆代口寫出字來,卻完全一樣。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會出現廣東文、
閩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礙人們思想交流。漢字的另一優點,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種
符號體系,它可分為有理性文字和無理性文字兩大類。所謂無理性,是指純
表音文字,如
假借字、
音節文字、
字母文字等,這種文字
純系一種符號,與要表達的事物沒有
直接聯繫。所謂有理性文字如漢字,它除了表示詞的讀音,還是代表事物形類的標誌。如"水"字,是從
象形文字水的形狀演變而來的。它有表形和表音兩個作用。再如"汪"、"洋"兩字,用"水"表示類屬,用"王"、"羊"表示讀音,叫做
形聲字,是漢字的主體,這種形聲兼顧的特點,便於識別和記憶。
漢字在表音方面的缺點。漢字表形字中,有一小部分長期被當作
假借字使用,這是漢字中的表音字。由於它的數目不大,且多為
常用字,可以不談。在這裡,只講形聲字的表音功能。形聲字的
聲符大都是可以單獨使用的表形字,用以當作表音的聲符,不如
字母表音準確。漢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點,而主要是以下三點:a,
形聲字的聲符不能區分聲調的差異,同一個聲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調.如"胡"字是陽平字,但"糊塗"的"糊"讀陽平,"糊弄"的"糊"讀去聲。b,形聲字的聲符,往往因語言的變易,而喪失或減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讀"shang"的第四聲,但以"尚"為聲符的"倘"、"躺"讀"tang"的第三聲,"黨"讀"dang"的第三聲,"徜"、"常"讀"chang"的第二聲,"敞"讀"chang"的第三聲。c,漢字的一字多讀的
重音現象。如"參"字,在"參加"、"參觀"
等詞中讀"can"的第一聲,在"人參"一詞中讀"shen"的第一聲,在"參差不齊"一詞中讀"cen"的第一聲,共有三個重音。
3、關於漢字的簡化問題
漢字是從圖畫文字演變發展而來的,若畫成其物,筆畫就多。從漢字發展史來看,簡省筆畫一直是漢字演變的明顯傾向。1956年公布
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又擴大了簡化字的範圍和字數,這是兩千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
漢字改革。經過四十幾年的
實踐證明,在
普及教育和書寫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從另一方面看,簡化字也並非全無可議之處。如"鄧"、"歡"、"難"、"樹"、"戲"、"對"等字,其部件"又",代替了"登"等
聲韻不同的聲符,有些草書楷化的寫法同楷書的結構不同,有些
同音代替字也有可斟酌之處。但文字的規範一經確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漢字是中國優秀文化的載體,也是
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待漢字也要像對待
中國傳統文化一樣,一是要繼承傳統而不能割斷傳統,二是要改革,按照漢字本身的發展規律進行改革,使之成為更好的交際工具。由於中國
國際地位的提高,經濟的發展,使得
學習漢語漢字的人越來越多。在各國教漢語的教師中,有的來自台灣,有的來自大陸,在教漢字時自然就會出現繁簡兩套教法。對這兩套教法是否統一,或如何統一,有待海峽兩岸及海外有關人士和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共同討論解決。
1958年國家公布了
漢語拼音方案。它的作用是作為推廣國語的工具,以及給漢字注音。拼音方案的
套用範圍還有擴大的可能。如小學生在寫作文時,遇到不會寫的漢字,可以用拼音寫這個字,書刊中的難字僻字可以加上拼音,在引用外國的人名、地名時,有人主張用拼音方案拼譯等。可以預測,這套方案將會同漢字一樣長期生存下去。但曾有人認為,
人類語言的書面符號都應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不符合這個標準的文字一概視為落後文字。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偏見。
5、關於漢字的教學問題
按照漢字的教學方法教學漢字,這個原則是對的。但是,陳腐的"六書"說(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種造字方法)必須改革。這項成果根據
比較文字學的研究,並在
唐蘭先生"三書"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表形、借音、形聲這個"新三書"說。它包括了"六書"中的合理部分,淘汰了"轉注"。表形字包括"六書"中的象形、指事、會意這三書;借
音字就是假借。改稱借音字或表音字,是因為有些人認為假借中還有一種借形字,無中生有,徒亂人意。在唐蘭先生的"三書"中,把假借字排除在外,把用表形法造的字勉強分為象形和象意兩類,都不妥當。"新三書"中,既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糾正了前輩的
不足之處。掌握"新三書"的劃分標準,對於漢字教學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賈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
賈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
刻符,號稱
賈湖刻符。賈湖21個刻符里,已認識的11個字,分別屬於反映易學裡離、坤兩卦之象的
卦象漢字。
雙墩刻符
半坡陶符
青墩刻符
莊橋墳刻符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
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
圖形文字,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稱“骨刻文”,形成約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間,是
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開始,著名學者、
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
丁再獻研究員將骨刻文成功系統破譯,從文字的起源和構造等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與
甲骨文及現代漢字的傳承關係。
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縣的
陶寺遺址,據
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其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遺址中發現一片
扁壺殘片,殘片斷茬周圍塗有紅色,殘片上朱書兩個文字,其中的一個字為“文”,另外一個字專家們有“堯”“易”“命”等多種解釋。 朱書文字比甲骨文還早了1500年。
夏代水書
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認為中國文字“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型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
夏朝中、後期。當然,這不是公認看法,因為夏代出土的文字還少。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
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被今
河南安陽小屯發現,繼承了
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
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
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
鐘鼎文。
商周是青銅器的時代,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中國在夏代就已進入
青銅時代,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技術十分發達。因為周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
吉金文字”;又因為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過去又叫作“鐘鼎文”。 金文套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
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
容庚《
金文編》記載,總計3722個,其中可以識別的字有2420個。
大篆
大篆是西周時期普遍採用的字型,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針對不同的書寫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稱“鐘鼎文”)、
籀文之別。
小篆
小篆是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
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
李斯負責,在
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
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
防偽技術出現。
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
程邈形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
唐楷”之稱。
草書
漢字的一種書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
章草、
今草、
狂草之分。
楷書
楷書,又稱正楷、楷體、正書或
真書,是
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型。其字形較為正方,不像隸書寫成扁形。楷書仍是現代漢字
手寫體的
參考標準,也發展出另一種手寫體——鋼筆字。
行書
行書在楷書的基礎上產生,是介於
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宋體
宋體,是在中國宋朝發明的一種漢字
印刷字型。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
襯線”),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常用於書籍、雜誌、
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因從明朝傳入日本,而又稱為明體、明朝體。
仿宋
印刷字型的一種,仿照宋版書上所刻的字型,筆畫粗細均勻,有長、方、扁三體。也叫
仿宋體,
仿宋字。 這要牽涉到另一個字型——宋體。宋體的特點是什麼?橫平而豎直,橫筆細而豎筆很粗,還有每一筆的端點也較粗,這些不是用毛筆的手寫體的特點。
宋體為什麼有這些特點?當然是因為印刷的需要了。在
雕版印刷繁榮的宋代,雕刻製版大多用
木版,也就是說用長方形的木板雕刻製版。木板上都有紋路,製版一般都是橫向,這樣刻制字的橫向線條和木紋一致,比較結實;而刻制字的豎向線條時和木紋交叉,容易斷裂。因此字型的豎向線條較粗,橫向較細。橫向線條即使比較結實,在端點也容易磨損,因此端點也較粗。橫平豎直,當然為為了雕刻製版的刀工方便刻制了。雕刻製版是一個非常費事的工作,如果要表現手寫體的那些特點,則刻字必然比橫平豎直要大得多,這點大家做個簡單的實驗就知道,
windows的記事本中輸入或貼上一段漢字,分別把字型設定為宋體9號和楷體9號,看看哪個更容易看就知道了。由於木板的紋路,要雕刻變化多端的曲線難度也會更大。而且每張木板只能印刷兩頁,一本書就要雕刻很多木板。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費事費力,木板也會用得更多,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會太大。而要在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現出手寫體那些變化多端,圓潤細膩的特點難度大家可想而知,橫平豎直當然是最好的選擇。由上可以看出,宋體的這些特點無一不是因印刷而產生,適應了印刷的需要,跟毛筆的手寫體是大不相同。 後來人們又模仿宋體字的結構、筆意,改成筆畫粗細一致、秀麗狹長的印刷字型,這就是仿宋體。
黑體
黑體字又稱方體或
等線體,沒有襯線裝飾,字形端莊,筆畫橫平豎直,
筆跡全部一樣粗細。漢字的黑體是在現代
印刷術傳入東方後依據西文
無襯線體中的黑體所創造的。由於漢字筆劃多,小字黑體
清晰度較差,所以一開始主要用於文章標題。但隨著制字技術的精進,已有許多適用於正文的黑體字型。在中文中,沒有襯線的字型通常稱為黑體,這時這個詞的範疇和無
襯線字型(
Sans-serif)是類似的。所以在中文字型中常用“黑體”,在西文中常用“無襯線體”的稱呼。而宋體就可以被稱作襯線字型。 “黑體”在日文中被稱為Goshikku-tai(直譯即“
哥特體”)。
綜藝體
綜藝體,是黑體的一種變體,也是
藝術字的一種。特點是筆劃更粗,儘量將空間充滿。同時為了美觀,對拐彎處的處理較為圓潤。方正、
微軟等各大字型檔都有開發,常被用於廣告、報刊等的標題。 綜藝體是一種常用的美術字型,(黑體,宋體,綜藝,楷體等等)。
彩雲體
彩雲體,是一種
藝術字型。特點是由柔滑的曲線圍成,筆劃空心,狀似雲朵。最初由中國
常州華文印刷新技術有限公司(SinoType)開發,並以“華文彩雲”的名稱隨簡體中文版
Microsoft Office一起分發。而後其他字型檔也有開發,現常被用於醒目的標題。
華文新魏
華文新魏體威嚴大方,莊重美麗,氣勢澎湃,同時又充滿著濃郁的藝術氣息。華文新魏體被許多媒體和機構和網站套用為商標或
logo或圖片中的註明。華文新魏體將字型和美麗融為一體,展現了藝術與文化的高度統一。
琥珀體
字型圓潤飽滿,新穎活潑,結構錯落有序,粗而不重,胖而不臃,適用於書、報、雜誌和各種印刷品的標題及
廣告裝飾用字。
華文細黑
華文細黑,是由中國常州華文印刷新技術有限公司(SinoType)製作並持有著作權的一種
TrueType電腦字型。在無中文的環境下顯示的名稱為STHeiti Light或STXihei,它屬於華文黑體系列字型之一。在設計上,它屬於黑體或
無襯線體。
姚體
姚體,是原
中華書局聚珍部主任姚竹天所創的漢字書體,是姚竹天在製造
活字銅模等用具時所套用的。姚體與宋體類似,但更偏瘦長。經過標準化的姚體,已被方正、金橋等各大計算機字型檔收錄,並用於印刷。
舒體
舒體字形飄灑圓秀,彎弓盤馬,沉雄峭拔,恣肆中見逸氣,忽似壯士如牛,筋骨湧現。師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變,這就形成了“舒體”,也稱“七分半書”,即楷、行、草、隸、篆各取一分,顏柳各取一分,
何紹基取半分。
微軟雅黑體
微軟雅黑是美國微軟公司委託中國
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設計的一款全面支持
ClearType技術的字型。Monotype公司負責字型Hinting工作。它屬於
OpenType類型,檔案名稱是MSYH.
TTF,
字型設計上屬於無襯線字型和黑體。這種字型每個字的造價成本在100美元左右。該字型家族還包括“
微軟雅黑Bold”(粗體),檔案名稱為MSYHBD.TTF。這個粗體不是單純的將普通字元加粗,而是在具體筆畫上分別進行處理,因此是獨立的一個字型。微軟雅黑隨簡體中文版
Windows Vista一起發布,是Windows Vista默認字型。另外,Microsoft Office 2007簡體中文版也附帶這個字型。
幼圓體
幼圓體簡稱
幼圓,是圓體的變體。由於圓體是黑體的變體,所以幼圓體也源自黑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