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草書:漢字的一種書體。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
今草、
狂草之分。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
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
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
今草、
狂草的書法作品。代表作如張旭《肚痛》帖、懷素《自敘帖》。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
章草”。漢末,
張芝變革“
章草”為“
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
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
狂草”。
特點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
簡省、筆畫連綿。章草起於西漢,盛於東漢,字型具隸書形式,字字區別,不相糾連;
今草起於東漢末期,風格多樣,筆勢秀麗,晉
王羲之、
王獻之父子擅長
今草,現代
林散之、余任天先生亦精此道;
狂草亦稱大草,筆意奔放,體勢連綿,如唐朝張旭《千文斷碑》、《古詩四道》,
懷素僧《自敘帖》等等,
孫過庭《
書譜》字字區別,不相連線,而筆意活潑、秀媚。“
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
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清朝馮班《鈍印書要》談學草書法云:小草學獻之、大草學羲之,
狂草學張旭不如學
懷素。
懷素的草字容易辨認,字跡清瘦見形,字字相連處亦落筆清晰易臨。張旭字形變化繁多,常一筆數字,隔行之間氣勢不斷,不易辨認,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提到張旭
草書以“喜怒
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
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髮之”,故學張旭難。
近常見隸書筆法中帶草筆飄逸之體,謂隸草,有些像章草,這與平時善寫隸書精熟有關,故書隸草能獨樹風格。也是書寫表演的一種手法。
“破草”是現代書家中最常見的,它的特點是點劃結體,使轉和用筆,多為從古到今各書家中的結體演變成自己風格,
王羲之書體中學一些,王鐸法帖中取一些,
祝允明、孫過庭等等歷代名家中取其長處,集自己之品貌,任意發揮,灑脫自如,這種寫法和
今草相似。
歷史
行草有“
草行”之說,書體中帶有許多楷法,即近於草書的行書。筆法比較流動,清朝劉熙載《書概》云:行書有“
真行”、有“
草行”。“
真行”近似真書而縱於真,“
草行”近於草書而斂於草。唐朝
張懷瓘《書議》云:兼真者謂之“
真行”,帶草者謂之“
行草”。故有此別論。
鄭板橋善
六分半書,是書法中的一種字型,是成份較多的一種“
雜體”,
鄭板橋集篆、隸、行楷八分於一爐,意在八分和篆、隸、行楷之間,故自稱“六分半書”。清朝蔣士銓贊鄭板橋書法云: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寫蘭如作字,秀葉疏花見姿致。這是說鄭板橋的
隸楷參半成六分半書,筆法中間以畫法行之。
明朝宋嗇《書法論貫》提出事藝書法,須明確“
十二門”要點,即:一、澄神,二、執筆,三、用腕,四、正鋒,五、臨摹,六、結構,七、方圓,八、疏密,九、遲速,十、純熟,十一、氣韻,十二、統論。俱采前人之精論,集以供學書者參悟。
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草書形成於漢代,從漢到唐,有章草、
今草、
狂草之分。章草如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如晉代
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和孫過庭《
書譜》,
狂草如唐代張旭《肚痛》等帖和懷素《自敘帖》,都是現存的珍品
任何書體在使用中都有簡便易寫的要求,發生省
簡筆畫和潦草的趨勢。這種趨勢是文字演變的主要原因。每當社會變革和文化大發展的時期,文字套用頻繁,個人隨手省簡,異體字出現的速度加快,為了使文字利於套用,勢必要加以糾正。“周宣王太史作籀書”、“
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隸書”以及
蔡邕以八分書寫熹平石經等,都是兩周、秦、漢各自對當時流行的字加以規範化而頒定的標準字樣,也是公認已形成的新的書體為
正體字的開端。但是要求簡易的趨勢並不因此停止。早在記錄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里就有簡筆和潦草的字跡,史籍中“
屈原屬草藁”、“董仲舒
藁書未上”,說明戰國古文和西漢隸書在急速書寫時也非正體。據魏晉人記載,東漢北海敬王
劉睦“善史書,當世以為楷則”,劉睦死前,明帝派
驛馬“令作草書尺牘十首”。章帝時,齊相
杜度善作習字的範本,章帝曾詔令杜度草書奏事。可見公元 1世紀中葉以來,草字已經不儘是出於匆促書寫而是被珍視和仿習的字型了。從近世出土的漢簡可以看到,西漢武帝時字劃省簡的隸書已經通行。到新莽時期,有更多省劃和連筆的字。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簡就已經完全是草書了。但是從周代到新莽時期都不曾把
草書列為一種書體。《說文解字》成書於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許慎在《敘》里說“漢興有
草書”,是以草書為一種書體之始。東漢末期,
張芝被譽為草聖,其同時以及稍晚的
鐘繇等名家輩出,各成流派。當時趙壹有《非
草書》之文,
蔡邕有類似之議,以維護
正體字的地位,這反映出草書已極一時之盛。漢末直到唐代,草書從帶有隸書筆意的章草發展成韻秀宛轉的
今草,以至
奔放不羈、氣勢萬千的
狂草。歷代對
章草的名稱有不同的說解。有見漢末以來《急就章》有草書寫本而說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最為無稽。有以
章帝愛好草書或曾令用草書作奏章,甚至說章帝創造草書的,都屬臆測。有以
章法之章與
章程書、
章楷的章同義,符合早期草書略存八分筆意,字與字不相牽連,筆畫省變有章法可循的事實,近人多信此說。
今草起於何時,又有漢末
張芝和東晉
王羲之、王洽兩種說法。從傳世的表、帖和出土的漢簡、漢磚看,在漢末以
八分書為
正體字的同時,已經出現近似真書的寫法。草書也會隨之變異。略晚於
張芝的
草書家
崔瑗作《草書勢》,對草書有“狀似連珠,絕而不離”、“絕筆收勢,餘?糾結”、“頭沒尾垂”、“
機微要妙,臨時從宜”的描述,可見漢末的草書筆勢流暢,已不拘於
章法。書體演變本來沒有截然的劃分。說
今草起於
張芝是從新體的萌芽看;說今草起於二王,是著眼於典型的形成。唐代以來真書沿襲至今。草書在唐代出現了以張旭、
懷素為代表的
狂草,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宋代黃山谷的《李白憶舊遊詩》堪稱
狂草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