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督教各派的統稱。中國總人口約13億(2000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97年10月頒布的《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中國有天主教徒約400萬,基督教新教教徒約1000萬。包括中國天主教、中國基督教新教和中國東正教三大派。有13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13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16種語言的非足本《聖經》譯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基督教
- 外文名:Christianity in China
中國基督教各派的統稱。中國總人口約13億(2000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97年10月頒布的《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中國有天主教徒約400萬,基督教新教教徒約1000萬。包括中國天主教、中國基督教新教和中國東正教三大派。有13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13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16種語言的非足本《聖經》譯本。
中國基督教各派的統稱。中國總人口約13億(2000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97年10月頒布的《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中國有天主教徒約400萬,基督教新教教徒約1000萬。包括中國天主教、中國基督教...
基督教傳入中國最早的確切記載是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大秦國(指波斯而非古羅馬)有大德阿羅本帶來經書到長安,由歷史名相房玄齡迎接,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此時進入中國的是聶斯托留派,來華後被稱為景教。他們的主要工作有:興建...
基督教伴隨著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而大規模傳入中國。基督教文化(Christian Culture)是信仰基督教為主的人群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文化,並構成了基督教文明(christian-civilization)的主體。基督教文化是一種以基督教為其存在基礎和凝聚精神的文化...
中國基督教派 真耶穌教會 真耶穌教會是20世紀初出現在中國的一個新教派別,原名萬國更正教耶穌真教會。真耶穌教會在中國是一個比較有影響的教派,1919年,真耶穌教會有教徒千餘人,1922年增至萬餘。1950年國內外共有教徒125000人,教堂...
基督教中華聖公會教堂(Chinese Anglican Church),又稱南溝沿救主堂,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85號,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是華北地區建設較早的基督教中心教堂,現作為“模範書局·詩空間”對外開放。基督教中華聖公會教堂...
“基督教”一詞在中國大陸的學術界使用時比較混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羅馬公教(Catholic)、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在內,也就是英語中的...
《中國基督宗教史(635~1949):一種跨文化視野》是由陶飛亞、[美]魏克利(Philip Lauri Wickeri)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24年3月出版 的圖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西學者共同合作撰寫中國基督教史的一次嘗試,旨在借鑑並融合過去30...
究竟基督教是在何年最初傳入中國的,至今仍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但有確切的資料表明,基督教的聶斯托利派曾於唐貞觀九年(635年)傳入中國,稱“景教”。會昌五年(845年)因朝廷下詔禁絕佛教,遭波及而在中原地區中斷。天主教和...
中國基督教代表會議是中國基督教最高權力機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與基督教協會(或教務委員會)共同推選代表組成,每5年舉行一次。代表會議職權包括制定和修改基督教全國“兩會”(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
《中國基督教》是2020年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卓新平。內容簡介 基督教在中國的歷史發展及其適應中國本土社會文化的演變,有著極為獨特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中國基督教》從四個方面對中國基督教的發展歷程展開...
同樣,在上個世紀的抗日救亡、解放戰爭和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等各個重要歷史時期,女青年會的愛國行動都有過出色的表現。全國有10個城市女青年會,全國協會主要起指導、協調和服務等作用。 主要職能 播報 編輯 主要職責 工作重點是...
中國基督教教堂是指基督教三大主流教派在中國建的教堂,天主教教堂也稱天主堂,新教教堂也稱禮拜堂。著名教堂 北京 1.南堂: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在北京宣武門(今稱前門西大街)。始建於1605年,以後屢次損壞又屢次修復。現存...
《中國基督教》是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梅康鈞 內容簡介 據史載,公元635年傳人唐代的景教是最早進入中國的信仰基督的宗教 ,日後消失。直至19世紀,當基督教再次傳入中國後,卻又不幸地與西方殖 民擴張和侵略相聯繫...
1980年中國新教教會成立全國性的教務組織“中國基督教協會”,旨在“團結全國所有信奉天父、承認耶穌基督為主的基督徒,在聖靈的引領下,遵照聖經,同心協力,辦好我國獨立自主,自治、自養、自傳的教會”(《中國基督教協會章程》,載《中國...
中國基督教新教,是中國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傳入中國。歷史背景 基督教新教於19世紀初傳入中國,被習稱為“基督教”或“耶穌教”。清嘉慶十二年(1807)馬禮遜受英國倫敦會派遣抵廣州,成為第一個來中國的新教傳...
中國的新教各教會自稱基督教或耶穌教,而不稱新教。教會標誌 (1)、十字架:源於拉丁文Crux,意為“叉子”。教會以十字架為神聖的記號——聖號。信教人在行各種神功,如進堂、出堂、祈禱前後和飯前飯後、睡覺前起床後以及遇險、受誘惑...
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是1927年在上海成立的協會,1936年10月25日呈請立案,12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社會部批准組織備案發給許可證。證書字號為社字204號,圖記字號為社字157號。組織體系 譚沃心為會長,誠靜怡為總幹事。有會員12萬餘人,...
《中國基督教(新教)史》是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偉虹。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中國近現代和當代史的大背景,從中國社會發展和變遷的角度來考察基督教的發展。以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為主線,把握基督教在華歷史的複雜...
新中國成立後,青年會積極參與並推動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繼續開展多方面的社會服務活動,擁護和支持中國政府的抗美援朝運動。1980年代復會至今,全國已先後恢復10個城市青年會,協會的主要工作是指導、協調和服務各地市會的工作,不斷...
區會現為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成員。歷史沿革 中華基督教會之創會可追溯自1918年。 當時長老會總會在南京開會。 由於五四運動後中國青年醒覺,民族意識高漲,甚至有人懷疑基督教是帝國主義文化侵略工具,其後更有“非基督教學生同盟”組織...
《中國基督教簡史》是2000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姚民權,羅偉虹 內容簡介 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禮遜來華,開始了基督教(新教)在中國的傳教歷史。本書詳細介紹了中國基督教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的發展歷程。以豐富的資料...
根據聖經的教導,繼承教會歷史傳統,參照普世教會生活中的基本內容,結合中國教會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章。規章內容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第七屆常務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第五屆常務委員會第六次(聯席)會議2008年1月8日通過)...
《中國基督教基礎知識》是2005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卓新平。本書主要對中國基督教的“歷史、教義”、“經典、人物”、“聖禮、教制”、“文化、藝術”展開分析、梳理和研究。內容簡介 基督教作為基督宗教三大教派(天主教...
中國基督教網站是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主辦的唯一新聞綜合類入口網站。網站簡介 網站與《天風》編輯部實行資源共享統一管理。網站將搜羅國內外與基督教有關的新聞信息,報導中國基督教兩會的工作和動態,宣傳中國...
1981年將主堂收回,同年2月22日復堂,正式稱為基督教河南堂。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其中主堂兩層面積450平方米,建築面積870平主米,庭園面積350平方米,主堂立面為西式拱門,整體採用中國宮殿式建築形式,紅牆綠瓦,飛檐畫棟。主堂二...
中國基督教 《中國基督教》是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偉虹
《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是2007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特委會。內容簡介 《中華歸主——中國基督教事業統計1901-1920》(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是由“中華續行委辦會”(China ...
中國常以“基督教”一詞單指新教。民間常稱為耶穌教,因對羅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議態度,不承認羅馬主教的教皇地位,故西方一般稱基督新教為“抗羅宗”或“抗議宗”。這詞源出德文“Protestanten”(抗議者),最初指1529年在德意志帝國...
殊不知,天主教是羅馬天主教,由耶穌基督親自創立的,乃建基於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猶太教,因此,繼承猶太教的一神觀念和舊約聖經。而中國所稱的基督教即是國際上所稱的基督新教,是在耶穌誕生後第1517年才由國際上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