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天主教反帝愛國運動
- 外文名:The Chinese Catholic anti-imperialist patriotic movement
- 正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 內容:羅馬教廷執行敵視中國人民的政策
正文信息
其他信息
1956年7月25日,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籌備委員會在北京成立。當年底,全國各地先後建立了200個多地方性的愛國組織。次年7月,中國天主教第一屆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100多個教區,241位主教、神父、教徒出席了會議,成立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皮漱石總主教當選為第一任主席。會上提出“走社會主義道路和自辦教會”,作為中國天主教愛國運動的方向。全國代表會議之後,各省、市、自治區都舉行了地區性的教友代表會議,至1958年3月,全國各地有4000多名教友代表參加會議,計有主教、副主教等教區領導人100餘人,神父1300人。
1958年3月,漢口和武昌兩教區的神父,遵照教會傳統的規定,分別選舉了教區主教,並報告羅馬教廷。教廷在復電中竟宣稱兩教區選舉的主教是“無效的”、“無價值的”,並以“超級絕罰”進行恫嚇。為了保障中國天主教會應享的權利,湖北省的愛國神父、教友決定排除外來干擾,在4月13日隆重舉行兩位自選主教的祝聖典禮,邁出了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重要一步;來自全國23個省、市的與禮神長教友代表,還聯名向羅馬教廷提出嚴正抗議。之後,全國各教區紛紛自選自聖主教,僅1958年內全國即有40個教區自選了主教。當年舉行祝聖禮的就有22名,到1962年全國自選自聖主教已有50名。1962年1月在北京召開第二屆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代表會議,又提出了“堅決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徹底實現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任務”。會議還把“協助各教區集中力量聯合辦好一所神學院”,為“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並有較深宗教造詣的神職人員後繼人”作為一項重要任務。1980年1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三屆代表會議,把“團結神長教友,為四化建設貢獻力量”,“進一步貫徹中國天主教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作為主要任務。同年5~6月間又召開中國天主教代表會議,通過《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章程》,選舉並組成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建立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創辦了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佘山修院、瀋陽修院和武昌修院也相繼開辦。1981年6月,羅馬教廷非法委任鄧以明為廣東省大主教。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常委會、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常委會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舉行聯席會議,對這一無視我國天主教會主權的行為,提出嚴正抗議。1983年4月,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三屆委員會和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兩會委員(擴大)聯席會議,通過《關於中國天主教堅持走獨立自主自辦教會道路的決議》。指出“羅馬教廷和國外教會中的敵對勢力企圖恢復對我國教會的殖民控制,是絕對行不通的,也是注定要失敗的”。決議重申“恪守愛國愛教準則”,“堅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自力更生,辦好教會”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與普世神昆共融在主愛之內”的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