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天聖書》是1814年創作的圖書,作者是馬禮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神天聖書
- 創作年代:1814
- 作品出處:英國
- 文學體裁:聖經
- 作者:馬禮遜
1814年完成《新約》的新譯本。1819年,他與傳教士米憐共同翻譯完成《舊約全書》,取名為《神天聖書》,於1823年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出版,把《新舊約全書》完整地介紹到中國。
馬禮遜來華的首要使命就是學習中文並將聖經譯為中文,經過十二年努力,在米憐(William Milne)牧師的協助下,包括舊約與新約的全本聖經,終於在一八一九年底譯成。手稿送到馬六甲英華書院,以傳統木刻雕版的方式印製,於一八二三年完成,命名為《神天聖書》,並由馬禮遜帶回英國,親自呈獻於英國聖經公會一八二四年的年會中,這自然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
然而,《神天聖書》並不是英國聖經公會年會中出現的第一本中文聖經。在前一年(一八二三年)的年會中,另一位英籍宣教士馬殊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主持翻譯的中文聖經已經從印度送到,拔得聖經中譯史上的頭籌。說來令人訝異,聖經形成後一千多年都沒有完整的中文譯本,這時候幾乎同時出現了兩個譯本,因而也引發究竟誰才是中文聖經之父的爭議。
從翻譯工作完成的時間看,馬禮遜是在一八一九年,早於馬殊曼的一八二二年。但是馬殊曼、克理威廉(William Carey)、華威廉(William Ward)組成的所謂「雪蘭坡三人組」(Serampore Trio),他們位在印度雪蘭坡的宣教站,多年來以翻譯各種亞洲聖經譯本為目標,擁有豐富經驗與先進的設備。他們採用鉛字活版印刷技術,當然在印製速度上遠非馬禮遜所能及,因此在印出與呈獻英國聖經工會上,正好都比馬禮遜快了一年。
風格迥異
為了完成譯經大業,馬殊曼花了十六年的時間,馬禮遜也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兩人投入的心力、勞苦都不容置疑;但由於秉持的理念不同、身處的環境不同,馬禮遜在當地、馬殊曼在外地,他們譯本呈現的風格頗為不同。以大家都熟悉的詩篇廿三篇為例,馬殊曼是這樣譯的:
「耶賀華為我牧 我將靡缺
其令我臥在青草處 引我至水際
救返我魂 為厥名而導我進善義之路
雖我游通死影之谷而不懼禍害 因爾偕予 爾棍與杖慰予
爾當仇輩之面而備一席我前 傅油我首 我爵滿溢
我一生恩澤固從我 我將永在耶賀華之堂也」
再看馬禮遜的譯文:
「神主為我之牧者 故我未致受缺
其使我安偃在綠草田內
其又攜我走於靜水之邊也
其使我心歸於好處
且為厥名其攜我行於義之路也
又也 我雖行通死影之谷
我尚不驚懼 蓋爾偕我焉
爾杖與爾棍扶我起矣
在我敵之面前爾為我而置一桌
爾以油傅我首 我爵滿而溢也
固然恩與慈將隨我於我命之諸日
又我將居在神主之家至永遠矣」
兩者相較,都未脫離原文原義,但很明顯可以看出,馬殊曼用字較少有一百個字,較為艱澀,馬禮遜用字較多有一百卅六個字,也較為流暢。蓋因馬禮遜一向主張,聖經不是為少數學者而譯,而是為多數民眾而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文體是像《三國志》,學者不會嫌棄,民眾也不會視為畏途,也就是雅俗共賞,琅琅上口。
馬禮遜為了翻譯聖經,來華前曾到大英博物館抄寫,天主教神父所譯的中文新約聖經(不全),後來也主動將這譯本寄給遠在印度的馬殊曼參考,因此他們二人的新約譯本,相似處遠較舊約為多;例如,在新約廿七卷中,兩個譯本使用的卷名:馬竇、馬耳可、路加、若翰……幾乎完全一樣,但在舊約卅九卷中,兩個譯本的卷名就鮮有雷同之處。從這件事也顯出馬禮遜的非凡氣度,他不會將自己得到的參考數據當作秘笈,而願意與馬殊曼分享。
美好的典範
總之,馬殊曼與馬禮遜都知道彼此在做重複的工作,也曾經通信試圖勸退對方,但強烈的使命感使二人都不肯罷手,這使得中文聖經一開始就出現兩種譯本,也使得以後的譯經工作得以在較為堅實的基礎上繼續下去,這未嘗不是華人教會的福氣。雖然這兩個譯本並未受到重用,很快地就被新譯本取代,然而兩位譯經先驅的偉大心志,已為華人教會留下美好的典範。
米憐牧師是馬禮遜譯經工作的主要西國同工,他負責翻譯舊約的歷史書部分,以及喬布記,可惜他在一八二二年病逝,來不及看見第一本中文聖經的出版。米憐牧師在離世前幾個星期曾寫信給馬禮遜,信上說:「藉上帝之助,你已完成一件大事……將必掃蕩他們的廟宇,毀壞他們的偶像,改變他們的生命,拯救許多人的靈魂。」這些話一定讓馬禮遜大得安慰,我相信也可以作為獻給歷世歷代譯經使者們的頌詞。
然而,《神天聖書》並不是英國聖經公會年會中出現的第一本中文聖經。在前一年(一八二三年)的年會中,另一位英籍宣教士馬殊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主持翻譯的中文聖經已經從印度送到,拔得聖經中譯史上的頭籌。說來令人訝異,聖經形成後一千多年都沒有完整的中文譯本,這時候幾乎同時出現了兩個譯本,因而也引發究竟誰才是中文聖經之父的爭議。
從翻譯工作完成的時間看,馬禮遜是在一八一九年,早於馬殊曼的一八二二年。但是馬殊曼、克理威廉(William Carey)、華威廉(William Ward)組成的所謂「雪蘭坡三人組」(Serampore Trio),他們位在印度雪蘭坡的宣教站,多年來以翻譯各種亞洲聖經譯本為目標,擁有豐富經驗與先進的設備。他們採用鉛字活版印刷技術,當然在印製速度上遠非馬禮遜所能及,因此在印出與呈獻英國聖經工會上,正好都比馬禮遜快了一年。
風格迥異
為了完成譯經大業,馬殊曼花了十六年的時間,馬禮遜也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兩人投入的心力、勞苦都不容置疑;但由於秉持的理念不同、身處的環境不同,馬禮遜在當地、馬殊曼在外地,他們譯本呈現的風格頗為不同。以大家都熟悉的詩篇廿三篇為例,馬殊曼是這樣譯的:
「耶賀華為我牧 我將靡缺
其令我臥在青草處 引我至水際
救返我魂 為厥名而導我進善義之路
雖我游通死影之谷而不懼禍害 因爾偕予 爾棍與杖慰予
爾當仇輩之面而備一席我前 傅油我首 我爵滿溢
我一生恩澤固從我 我將永在耶賀華之堂也」
再看馬禮遜的譯文:
「神主為我之牧者 故我未致受缺
其使我安偃在綠草田內
其又攜我走於靜水之邊也
其使我心歸於好處
且為厥名其攜我行於義之路也
又也 我雖行通死影之谷
我尚不驚懼 蓋爾偕我焉
爾杖與爾棍扶我起矣
在我敵之面前爾為我而置一桌
爾以油傅我首 我爵滿而溢也
固然恩與慈將隨我於我命之諸日
又我將居在神主之家至永遠矣」
兩者相較,都未脫離原文原義,但很明顯可以看出,馬殊曼用字較少有一百個字,較為艱澀,馬禮遜用字較多有一百卅六個字,也較為流暢。蓋因馬禮遜一向主張,聖經不是為少數學者而譯,而是為多數民眾而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文體是像《三國志》,學者不會嫌棄,民眾也不會視為畏途,也就是雅俗共賞,琅琅上口。
馬禮遜為了翻譯聖經,來華前曾到大英博物館抄寫,天主教神父所譯的中文新約聖經(不全),後來也主動將這譯本寄給遠在印度的馬殊曼參考,因此他們二人的新約譯本,相似處遠較舊約為多;例如,在新約廿七卷中,兩個譯本使用的卷名:馬竇、馬耳可、路加、若翰……幾乎完全一樣,但在舊約卅九卷中,兩個譯本的卷名就鮮有雷同之處。從這件事也顯出馬禮遜的非凡氣度,他不會將自己得到的參考數據當作秘笈,而願意與馬殊曼分享。
美好的典範
總之,馬殊曼與馬禮遜都知道彼此在做重複的工作,也曾經通信試圖勸退對方,但強烈的使命感使二人都不肯罷手,這使得中文聖經一開始就出現兩種譯本,也使得以後的譯經工作得以在較為堅實的基礎上繼續下去,這未嘗不是華人教會的福氣。雖然這兩個譯本並未受到重用,很快地就被新譯本取代,然而兩位譯經先驅的偉大心志,已為華人教會留下美好的典範。
米憐牧師是馬禮遜譯經工作的主要西國同工,他負責翻譯舊約的歷史書部分,以及喬布記,可惜他在一八二二年病逝,來不及看見第一本中文聖經的出版。米憐牧師在離世前幾個星期曾寫信給馬禮遜,信上說:「藉上帝之助,你已完成一件大事……將必掃蕩他們的廟宇,毀壞他們的偶像,改變他們的生命,拯救許多人的靈魂。」這些話一定讓馬禮遜大得安慰,我相信也可以作為獻給歷世歷代譯經使者們的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