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督教新教,是中國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傳入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基督教新教
- 傳入時間:清嘉慶十二年(1807)
中國基督教新教,是中國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傳入中國。
中國基督教新教,是中國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傳入中國。歷史背景基督教新教於19世紀初傳入中國,被習稱為“基督教”或“耶穌教”。清嘉慶十二年(1807)馬禮遜受英國倫敦會派遣抵廣州,成為第一個來中國...
新教又稱“更正教”、“抗羅宗”。中國常以“基督教”一詞單指新教。民間常稱為耶穌教,因對羅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議態度,不承認羅馬主教的教皇地位,故西方一般稱基督新教為“抗羅宗”或“抗議宗”。這詞源出德文“Protestanten”(...
新教教派 其他教派 科普特教會(Coptic Church)科普特教會是基督教東派教會之一,屬一性論派。科普特一詞是7世紀中葉阿拉伯人占領埃及時對埃及居民的稱呼,後專指信奉科普特禮儀的基督教信仰者。431年以弗所會議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區的...
新教即基督教新教,漢語意為“基督教(Christianity 或 Christian religion)的新教會(churches)或新教派(denominations)”;或根據德 (Protestantismus)、英(Protestantism)、法(Protestantisme)等歐洲宗教改革中心地區主要語言中對應...
1980年,中國基督教新教舉行全國代表會議,成立中國基督教協會,作為新教全國性教務機構。中國基督教協會自1983年起編輯出版《讚美詩》,累計發行達800多萬冊。1958—1995年,中國天主教已先後自選自聖主教126位。中國基督教新教建有金陵...
基督教在中國有廣義和狹義兩個概念。廣義指包括東正教、天主教、新教在內的,以基督耶穌為救主的宗教。狹義則指新教,或曰更正教、反對教等。基督教的傳統認為多馬(“印度使徒”)或巴多羅買是最早將基督教帶到中國的人。唐朝 基督教...
中國基督教(新教)教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擺脫教會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實現自治、自養、自傳,團結全國教徒在愛國主義旗幟之下,積極參加國家建設的愛國愛教運動。1950年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代表為首的一批知名人士發表《...
中國新教本色教會運動,20世紀初中國基督教新教建立中國本色教會的運動。1922年5月新教各派在上海召開全國基督教大會,推出“本色教會”的主張,要求中國教會自立。會議通過和發表的《教會的宣言》正式提出中國本色教會將由中國人“自養、自治...
《中國基督教(新教)史》是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偉虹。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中國近現代和當代史的大背景,從中國社會發展和變遷的角度來考察基督教的發展。以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為主線,把握基督教在華歷史的複雜...
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亦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基督教新教為擺脫教會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實現自治、自養、自傳,開展了團結全國教徒在愛國主義旗幟下,革新教會,積極參加國家建設的愛國愛教運動。1950...
中國基督教教堂是指基督教三大主流教派在中國建的教堂,天主教教堂也稱天主堂,新教教堂也稱禮拜堂。著名教堂 北京 1.南堂: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在北京宣武門(今稱前門西大街)。始建於1605年,以後屢次損壞又屢次修復。現存...
1715—1956年,共有20屆這樣的傳教士團在中國活動。19世紀初基督教新教開始傳入中國。1807年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到廣州傳教,此乃新教傳入中國之始。鴉片戰爭後,基督教各派在不平等條約的保護下大規模傳入中國。社會影響 西方傳教士在傳播...
中國的新教各教會自稱基督教或耶穌教,而不稱新教。教會標誌 (1)、十字架:源於拉丁文Crux,意為“叉子”。教會以十字架為神聖的記號——聖號。信教人在行各種神功,如進堂、出堂、祈禱前後和飯前飯後、睡覺前起床後以及遇險、受誘惑...
隨著基督教分裂成為東正教、天主教、新教,基督教文化也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而新教文化地區首先跨入資本主義現代文明。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寫有一本著名的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專門論述基督教新教與資本主義發展的關係。基督...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中國基督教(新教)內主張擺脫外國差會控制,獨立自辦教會的思潮和運動。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開放通商的同時,將開放傳教列入不平等條約的條款,造成了基督教在華發展與殖民擴張同步的...
中國基督教新教宗派之一。最早傳入中國的新教教派。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傳入中國。倫敦會先後派遣馬禮遜,米憐來華傳教。十九年(1814年),為中國第一個新教教徒蔡高受洗;道光四年(1824年),按立中國第個牧師梁發。陸續開闢港粵...
“基督教”一詞在中國大陸的學術界使用時比較混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羅馬公教(Catholic)、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在內,也就是英語中的...
鴉片戰爭後傳入中國。從美國南方傳來中國的教會稱作“浸信會”。清教徒(Puritans)是基督教新教中一派,是16一17世紀英國加爾文派的信徒,主張以英國國教形式從上層深入進行宗教改革運動,要求清除國教會中保留的天主教舊傳統、繁瑣禮儀和...
第八章 龐迪我在中國的文化“適應”及“融入”之探 第九章 徐光啟:放眼看世界的先驅 第二編 近代中國基督教史 第十章 馬禮遜與中國文化的對話 第十一章 馬禮遜漢學研習對基督新教在華發展的影響 第十二章 在華聖公會歷史研究 第...
1950年7月28日,由40位教會領袖、基督教團體和機構負責人共同署名擔任發起人正式發表了《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又被稱為《三自宣言》),並將宣言與《發起人致全國同道的信》一起寄給全國1000多位基督教負責人徵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稱呼上,由於基督教新教往往簡稱為基督教,於是容易造成誤解,所以中文學術界通常將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統稱為基督宗教,用基督教稱呼新教;神學界又稱新教為更正教會;民間又稱之為耶穌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口最多...
1992年9月,中國天主教第五屆代表會議通過決議,決定將原有的3個組織調整為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和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撤銷。基督教 基督教在中國是指基督教新教,19世紀傳入中國,鴉片戰爭後,基督教在華的傳教活動...
中華聖公會即中華聖公會總議會基督新教安立甘宗的自治教會。1912年4月27日,由英國、美國、加拿大三國安立甘宗在華11個教區的代表於上海組成。基本簡介 聖公會(Anglican,Episcopal),又稱聖公宗、安立甘宗,是基督教諸宗派中的一支,...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真耶穌教會是中國本土基督教會代表 真耶穌教會信奉聖經、遵守十誡、守星期六為安息日、行聖餐和信徒彼此相互洗腳等禮儀外,強調信獨一真神,反對三位一體教義;受洗時必須面向下全身浸入水中;要會說方言(說靈言)...
正教在國際範圍,與天主教、新教形成基督徒三大宗教政治群體。該教莫斯科牧首直轄的俄羅斯正教會,是世界最大主權國家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二十國集團成員的俄羅斯聯邦第一宗教團體。法定該教東羅馬派正教會成員為唯一官方國家宗教和政治...
殊不知,天主教是羅馬天主教,由耶穌基督親自創立的,乃建基於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猶太教,因此,繼承猶太教的一神觀念和舊約聖經。而中國所稱的基督教即是國際上所稱的基督新教,是在耶穌誕生後第1517年才由國際上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