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領袖
早期自立運動的重要領袖有俞國楨、高鳳池等人,他們於1902年10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基督教徒會。
運動分類
中國教會的自立運動基本可以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強調脫離西方教會,力求成為中國人自己的教會,絕對不受西方教會管轄,圖謀自立自養自傳,這類教會主要在華東地區發展,中國耶穌教自立會就屬於這種教會。 第二類是華北的中華基督教模式,以聯合和自立相互結合,在組織上脫離西方教會,聯合中國不同教派的信徒,但與西方各差會仍保持良好的關係。 第三類是在教派內發展自立自養,與差會保持合作關係,這類教會的模式主要在華南。 第四類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新興基督教社團,這類教派大都屬於靈恩派教會,有些則以財產公有為其特點,如1917年在北京、天津建立的真耶穌會等等。
形成原因
自立運動在20世紀初期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義和團運動和教案是中國信徒從中吸取了教訓,不擺脫西方教會的控制、不實現獨立自主就難以使中國人接受,教案便不會斷;
二是作為愛國的中國基督教信徒無法忍受外國對中國的欺壓,巨額的賠款不僅不中國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恥辱,而且對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來說都是一種民族恥辱,擺脫西方教會的控制,實現獨立自主,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三是一大批較為成熟的領袖的出現,帶動了中國基督教自立運動的發展,俞國楨、許聲炎等人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足以帶領信徒走自立之路;
四是中國信徒日趨成熟,形成了一批熱心於自立的信眾,信眾不管自身生計無著,堅持教會自立;
五是自立教會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有些地方政府對自立教會撥款劃地建立教堂,對教堂免除地租;
六是義和團運動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西方的文化進一步傳入中國,中國人對西方的文化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的儒家正統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對西方文化日益持開放態度,對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持包容態度,中國人對基督教的仇視心理淡化,基督教徒的民族認同感增強,這些因素都為中國基督教的自立運動創造了條件。
發展
中國的基督教自立運動也得益於世界基督合一運動的發展,世界基督合一運動提倡發展本國基督教聯合會,提倡傳教人員的本國化,自立運動在1927年大革命時期達到高潮,當時全國共有自立教會600多處,而後由於種種原因,該運動進入低潮,到1935年,真正自立、自傳、自養的教會僅剩200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