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是1927年在上海成立的協會,1936年10月25日呈請立案,12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社會部批准組織備案發給許可證。證書字號為社字204號,圖記字號為社字157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
- 創建時間:1927年
- 總會地址:上海
- 證書字號:社字204號
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是1927年在上海成立的協會,1936年10月25日呈請立案,12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社會部批准組織備案發給許可證。證書字號為社字204號,圖記字號為社字157號。
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是1927年在上海成立的協會,1936年10月25日呈請立案,12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社會部批准組織備案發給許可證。證書字號為社字204號,圖記字號為社字157號。組織體系譚沃心為會長,誠靜怡為總幹事...
1919年7月16日,廣東的長老會、公理會、倫敦會和同寅會聯合成立廣東中華基督教會。1920年1月,閩南長老總會與倫敦會省議會實行聯合,定名為中華基督教會閩南合一會。1922年,全國長老會臨時總會在上海召開會議,出席者有長老會、倫敦會...
《中國基督教會全國總會公報》是由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創辦的宗教類刊物,屬於內部機關報。中國基督教會全國總會是由在中國傳教的基督教教派,英國長老會,倫敦會,公理會於1927年聯合創辦而成,是20世紀20年代外國傳教組織為了應付五四...
該刊為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的機關報,專布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的重要訊息、個人訊息、各大會區會或堂會訊息,會議錄、會務等內容。該刊以信仰集合結社自由之原則,以自治自助自傳之精神,宣傳基督教義,實行基督生活,推廣基督天國為宗旨。就...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之前身是隸屬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的“廣東協會第六區會”。 由於當時中國政局變動,香港之“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第六區會”因環境關係,與廣東協會無法聯繫,為求名實相符,乃於1952年改組稱為“中華基督教...
蔡文浩(1913-1993),江蘇江陰人。1948年畢業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神學院。曾任浙江基督教會執行幹事、牧師,省基督教三自愛國會主席,省基督教協會會長,浙江省政協常委,中國基督教協會副會長。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因病於1993年11...
51.《中國邊疆研究的近代轉型——20世紀30-40年代邊政學的興起》,《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高校社科文摘2010年第6期摘要轉載。52.《1940年代川西羌族地區的教會教育——以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邊疆服務為例》,《抗日戰爭...
基督教會 中華基督教會的組織形式分為四級,全國是總會,省是大會,地區是區會,縣是堂會。臨淄基督教的全稱是“中華基督教會山東大會青州區會臨淄堂會”。臨淄的基督教由來已久,幾乎與天主教同時傳入。庚子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即...
該會在全國多地都設有分會,全國總會為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會址位於上海。載文如《汕頭婦女界有志加入女青年會運動》《廣州婦女救濟難民會工作之緊張》等,從中能夠看出該會雖為宗教類團體,但在具體工作中則更側重於婦女運動...
同年,中國耶穌教自立會全國總會成立,俞國楨任總會長。同年,天津部分基督徒在徐匯川、張伯苓等的倡導下,聯合成立獨立自辦的中華基督教會。北京、山東等地教徒也有倡議和成立中華基督教會的行動。1925年,南京王治心等發起組織中華基督徒...
1922年6月第四次年會中,又有美國紐絲侖長老會、廣東綱紀慎自理傳道會、加拿大長老會、廣東長老自理總會加入,並改名為“中華基份教會廣東大會”。1926年,改名為“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該協會以聯絡各教會,共圖自治為宗旨。該機構...
1956年,改組理事會,由毛克忠、江文漢、張之江等16人為新理事會成員,推舉毛克忠、崔憲祥、江文漢等7人組成中華聖經公會會務小組。“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動。1979年後,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負責《聖經》...
1927年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成立,被推為會長。1928和1938年曾先後出席在耶路撒冷和印度馬德拉斯召開的第二屆和第三屆國際宣教大會。誠靜怡與基督教本色化 1913年3月11—14日上海召開的全國基督教大會為中西合作提供了平台。與以往三次傳...
一面領導教會積極進行抗日救亡工作,一面成立邊疆服務部,發動信徒到四川、西康、貴州、雲南等邊疆地區,從事傳教工作,並在少數民族中開展教育及醫藥衛生服務,抗日戰爭勝利後,崔回上海繼續主持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會務。崔憲詳是中國基督...
四、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 第六節其他在滬全國性團體 一、中華全國基督教協進會 二、中華聖公會總議會 三、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 四、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中央議會 五、中華浸信會聯會 六、中國基督徒會 七、中國耶穌教自立會...
正立面設寬敞前廊,六根6.5米高的白色羅馬式廊柱,牆上鑲嵌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贈送的石匾“中華第一聖堂”和“耶和華駐驛之所”,留存至今。外牆下部為花崗岩砌築,上部為清水紅磚,堂內為地板鋪地。1958年實行聯合禮拜時,由倫敦會...
基督教與近代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991年立項,獨立承擔。口岸開放與社會變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994年立項,獨立承擔。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邊疆服務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002年立項,獨立承擔。中華民國史,國家社會科學...
同年6月,總會又從北京遷至漢口。50年代中期以後,教徒大多參加各地基督教聯合禮拜,福建的真耶穌教會則仍維持原有組織,單獨舉行宗教活動。1956年由真耶穌教會中國總會出版了最後一版讚美詩200首,當時總會在武漢。200首讚美詩因為紙張...
1932年8月,全國性基督教學生大會在上海滬江大學召開。在本次大會上,"中國基督教學生臨時全國總會"組建,並組成幹事部,在顧子仁的積極協助下,推展各項工作,以期在1936年再次召開全國基督教學生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基督教學生全國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