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中原野戰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

中原野戰軍一般指本詞條

中原野戰軍,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原野戰軍
  • 外文名:Central Plains Field Army
  • 成立時間:解放戰爭時期
  • 成立基礎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
  • 主要戰績:邯鄲戰役勝利,魯南戰役勝利
  • 成立目的:抵抗日軍侵略
  • 司令部舊址:河北省涉縣,後遷至邯鄲市
基本概況,成立始末,各縱組成,皖西軍區,豫皖蘇軍區,豫西軍區,陝南軍區,江漢軍區,桐柏軍區,鄂豫軍區,序列,第二野戰軍機關,第三兵團,第四兵團,第五兵團,特種兵縱隊,軍事政治大學,第五十八軍,西南服務團,歷史意義,主要戰役,昌都戰役,鹽井戰鬥,寧靜戰鬥,崗托戰鬥,奔襲覺雍戰鬥,生達戰鬥,類烏齊戰鬥,定陶戰役,滇南戰役,淮海戰役,宛東戰役,西南戰役,

基本概況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即將士們口中的“中野”,在1949年1月15日之前中央沒有更改番號時,全稱為中原野戰軍,後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它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路軍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組編野戰軍的指示 ,1945年冬,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整編為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轄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個縱隊。1946年6月底,以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的第三、第六、第七縱隊和冀魯豫軍區主力一部,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
中原野戰軍將領中原野戰軍將領
1948年5月,改稱為中原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編為第二野戰軍,轄第三、第四、第五 3個兵團。第三兵團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軍;第四兵團轄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軍;第五兵團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軍。
抗日戰爭勝利後,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1945年9~11月,先後取得了上黨邯鄲戰役的勝利;1946年7月~1947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又取得破擊隴海路和定陶、鄄城晉南豫北等戰役的勝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魯西南戰役勝利,隨即挺進大別山,進軍豫西,與華北野戰軍密切協同,縱橫馳騁於長江、淮河、黃河、漢水之間的廣大地區,殲滅大量國民黨軍;1948年11月~ 1949年1月,與華東野戰軍一起,用66萬兵力加40萬地方武裝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巨大勝利,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華東和中原地區。
1949年4月,第二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並肩發起了渡江戰役,突破了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的國民黨長江防線,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和皖、贛 、浙、閩廣大地區。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主力部隊協同下,進行西南戰役,解放了四川、貴州、雲南、西康;隨後,又抽調一部分主力部隊進軍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解放戰爭時期,第二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00餘萬人,其中投誠、俘虜 160 余萬人。在戰鬥中,第二野戰軍官兵犧牲3.7萬餘人,其中團以上幹部200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成立始末

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時,為了最後消滅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並制止內戰危機,中共中央於1945年8月11日發出指示,要求各戰略區編組“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8月20日,中央軍委決定各戰略區就現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三,編為野戰兵團,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實現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轉變。
遵照這個指示精神,劉伯承鄧小平同志令所屬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魯豫的八路軍部隊,分別編組成1至3萬人的野戰兵團。同時,黨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軍區,以劉伯承為司令員,鄧小平為政治委員滕代遠王宏坤為副司令員,薄一波為副政治委員,張際春為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為參謀長,王新亭為政治部副主任。軍區轄冀魯豫、冀南、太行和太岳4個二級軍區,以及剛起義的國民黨第38軍之第17師,共29萬餘人。
1945年9月初,晉冀魯豫軍區為舉行上黨戰役,以冀南軍區主力編為冀南縱隊、太行軍區主力編為太行縱隊、太岳軍區主力編為太岳縱隊。
10月7日,冀魯豫軍區主力編為第1縱隊(轄第1、第2、第3旅),楊得志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冀南縱隊改為第2縱隊(轄第4、第5、第6旅),陳再道任司令員,宋任窮任政治委員;太行縱隊改為第3縱隊(轄第7、第8、第 9旅),陳錫聯任司令員,彭濤任政治委員;太岳縱隊改為第4縱隊(轄第10、第11、第13旅),陳賡任司令員,謝富治任政治委員。同時,晉冀魯豫軍區組成25個團的架子,調往東北。
1945年11月10日,第1縱隊奉中央軍委命令,在開往東北途中到達晉察冀軍區,後因形勢變化留該軍區擔負作戰任務。
邯鄲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新編第8軍改名為民主建國軍,高樹勛為總司令,加入晉冀魯豫軍區序列。
11月中旬,以太行軍區主力組成第6縱隊(轄第16、第17、第18旅),王宏坤兼司令員(後由王近山代司令員),段君毅任政治委員;以冀魯豫軍區主力組成第7縱隊(轄第19、第20、第 21旅),楊勇任司令員,張霖之任政治委員。同期,因中央軍委擬調第4縱隊(不含第11旅)去東北,組成第8縱隊(轄由第11旅改稱的第22旅、新組建的第23旅、軍區獨立旅改稱的第24旅),謝富治任司令員,王鶴峰任政治委員。
12月初,中央軍委決定第4縱隊不去東北,仍留太岳軍區。隨後,第4縱隊與第8縱隊(不含第24旅)合併,稱為第4縱隊(仍轄原第10、第11、第13旅及第23旅),陳賡任司令員,謝富治任政治委員。第24旅改為太岳軍區獨立旅。
這時,各二級軍區的主要負責人是: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王秉璋、政治委員張釜;冀南軍區司令員杜義德、政治委員李菁玉;太行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政治委員李雪峰;太岳軍區司令員王新亭、政治委員聶真
1946年5月15日,國民黨第38軍副軍長孔從周率第55師於河南鞏縣起義,後與第17師會合,被命名為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孔從周為軍長,汪鋒為政治委員。
至1946年6月中旬,晉冀魯豫軍區部隊除精簡整編和調往其他地區的以外,尚有野戰軍5個縱隊,連同地方部隊共27萬人。
從1945年秋季開始,晉冀魯豫軍區正規兵團和地方部隊對日寇進行大反攻,同時對國民黨軍的進犯給予堅決的回擊,曾先後在上黨地區殲滅國民党進犯軍13個師,在邯鄲地區殲滅沿平漢路北犯的國民黨軍兩個軍,並爭取1個軍起義。這兩次作戰,打擊了蔣介石的內戰氣焰,保衛了抗戰的勝利果實,對爭取和平民主和支援我軍在東北的展開起了重要作用。
在國民黨與我黨簽訂停戰協定後,晉冀魯豫軍區部隊除堅決執行和維護停戰協定,擊退敵人對我解放區的蠶食和偷襲外,各部隊展開了大練兵運動,並積極參加地方減租減息和生產運動,為對付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作了充分的準備。
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晉冀魯豫軍區處於解放區南線的中央,除要粉碎敵人對本區的進攻外,還擔負著前與中原、左與華東、右與陝甘寧我軍進行戰略配合和策應的重要任務。據此,軍區於6月27日,以第3、第6、第7縱隊(後增加第2縱隊)和冀魯豫軍區主力一部組成野戰軍,由劉伯承、鄧小平等率領,擔負豫東方向的作戰任務。接著,於7月14日組成野戰軍指揮部,由邯鄲開赴冀魯豫前線指揮作戰。軍區的工作由滕代遠、薄一波等負責。
1946年7月至10月間,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劉伯承、鄧小平的指揮下,連續取得出擊隴海、定陶、巨野和鄄(城)南等戰役的勝利,予敵以沉重的打擊。
與此同時,陳賡率領的第4縱隊和太岳軍區部隊,在晉南輾轉機動作戰,接連取得聞(喜)夏(縣)、同蒲、臨(汾)浮(山)等戰役的勝利。軍區各地方武裝依靠廣大人民民眾開展游擊戰爭,有力地配合了野戰軍作戰。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第4縱隊在晉綏部隊的協同下,取得呂梁、汾(陽)孝(義)戰役的勝利;野戰軍主力取得了滑縣、巨(野)金(鄉)魚(台)等戰役的勝利。1947年3月-5月,為粉碎敵人對山東和陝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野戰軍又分別在晉南和豫北進行戰略性反攻,殲敵6萬餘人,克城30多座,並為轉入戰略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此期間,為建立戰略機動的樞紐,1946年12月12日,以冀魯豫軍區水東軍分區與華中軍區第8軍分區擴建為豫皖蘇軍區,張國華任司令員,吳芝圃任政治委員。同年12月20日,第1縱隊由晉察冀軍區歸建。1947年3月16日,第1縱隊與第7縱隊合併為第1縱隊,由楊勇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
到1947年6月,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已發展到42萬人,其中野戰軍為5個縱隊,炮兵和工兵的建設有進一步發展,各二級軍區所轄獨立旅已達10個。
遵照黨中央關於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的戰略方針,1947年6月10日,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第1、第2、第3、第6縱隊組成晉冀魯豫南征野戰軍(亦稱劉鄧大軍),執行挺進中原創建大別山根據地的戰略任務。6月30日晚,劉鄧野戰軍4個縱隊12萬餘人在冀魯豫軍區部隊的配合下,發起魯西南戰役,殲敵4個師部、9個半旅6萬餘人,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1947年7月2日,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軍區決定以太岳、太行、冀南、冀魯豫軍區主力與原中原軍區部隊一部(原第5師),依次組成第8縱隊(轄新組成的第22、第24旅和第23旅),由王新亭任司令員;第9縱隊(轄第25、第26、第27旅),由秦基偉任司令員、黃鎮任政治委員;第10縱隊(轄第28、第29、第30旅),由王宏坤兼司令員、劉志堅任政治委員;第11縱隊(轄第31、第32、第33旅),由王秉璋任司令員、張霖之任政治委員;第12縱隊(轄第34、第35旅),由趙基梅任司令員、文建武任政治委員。
1947年7月27日,中央軍委決定:以陳賡、謝富治縱隊與秦基偉、黃鎮縱隊及孔從周、汪鋒之第38軍組成一個集團,統受陳賡、謝富治指揮,挺進豫西創建鄂豫陝根據地,以協助陝甘寧我軍擊破胡宗南的進攻,並配合劉鄧大軍“大舉出擊,經略中原”。
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後,在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和第11縱隊的掩護下,勝利到達大別山區,迅速完成戰略展開。同時,陳謝集團(含第8縱隊之第22旅)從晉南強渡黃河,挺進豫西。隨後,與挺進豫皖蘇的陳毅、粟裕所部協同作戰,創建中原解放區,有力地配合了我軍其他戰場轉入戰略進攻。到1947年11月底,第12縱隊、第10縱隊先後進入大別山,與劉鄧主力會合。經過半年作戰,劉鄧、陳謝兩軍殲敵近15萬人,創建了鄂豫、皖西、江漢、桐柏和鄂豫陝5個軍區,以及31個軍分區和各級民主政權。這時,第10、第12縱隊和第1第12、第19、第25、第28旅以及第38軍之第17、第55師等野戰部隊,均分別作為新建軍區和軍分區的基幹部隊。
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加強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擴大作戰規模,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於1948年5月9日指示重建中原軍區,並將晉冀魯豫野戰軍團改稱中原野戰軍。中原軍區由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陳毅任第一副司令員(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李先念任副司令員,鄧子恢任副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
中原軍區轄鄂豫軍區(有5個軍分區),王樹聲任司令員,段君毅任政治委員;皖西軍區(有3個軍分區),曾紹山任司令員,彭濤兼政治委員;豫皖蘇軍區(有8個軍分區、1個獨立旅),張國華任司令員,吳芝圃任政治委員;豫西軍區(由第38軍軍直與第4縱隊後方司令部合併組成,有6個軍分區),李成芳代司令員, 張璽兼政治委員;桐柏軍區(有3個軍分區及第28旅),王宏坤任司令員,劉志堅任政治委員;江漢軍區(有3個軍分區、1個獨立旅),張才千任司令員,劉建勛任政治委員;陝南軍區(有兩個軍分區及第12旅、第17師),劉金軒任司令員,汪鋒任政治委員。
中原野戰軍共有7個縱隊:第1縱隊(轄第1、第2、第20旅),楊勇任司令員,蘇振華任政治委員;第2縱隊(轄第4、第6旅),陳再道任司令員,王維綱任政治委員;第3縱隊(轄第7、第8、第9旅),陳錫聯任司令員、彭濤任政治委員;第4縱隊(轄第10、第11、第13、第22旅),陳賡任司令員,謝富治任政治委員;第6縱隊(轄第16、第17、第18旅),王近山任司令員,杜義德任政治委員;第9縱隊(轄第26、第27旅),秦基偉任司令員,黃鎮任政治委員;第11縱隊(轄第31、第32、第33旅),王秉璋任司令員,張霖芝任政治委員。
中原野戰軍組成前後,與華東野戰軍主力協同作戰,先後進行了洛陽、宛西、宛東、豫東、襄樊等戰役,削弱了中原敵人的有生力量,為我軍爾後進一步開展中原和華東戰局,求殲敵軍主力於長江以北創造了條件。
1948年10月下旬,中原野戰軍主力解放鄭州和開封后,於11月至翌年1月,在中央軍委和總前委的領導下,與華東野戰軍一起進行了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劉峙集團55.5萬餘人,使淮海地區全部獲得解放。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和部隊番號的命令,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野戰軍轄第3、第4、第5兵團,共9個軍。
第3兵團司令員陳錫聯、政治委員謝富治,轄第10軍(由兵團副司令員杜義德兼任軍長、王維綱任政治委員)、第11軍 (曾紹山任軍長、鮑先志任政治委員)、第12軍(由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兼任軍長和政治委員)。
第4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賡,轄第13軍(周希漢任軍長、劉有光任政治委員)、第14軍(李成芳任軍長、雷榮天任政治委員)、第15軍(秦基偉任軍長、谷景生任政治委員)。
第5兵團司令員楊勇、政治委員蘇振華轄第16軍(尹先柄任軍長、王輝球任政治委員)、第17軍(王秉璋任軍長、趙健民任政治委員)、第18軍(張國華任軍長、譚冠三任政治委員)。
成立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由野戰軍參謀長李達兼任司令員及政治委員,擴建了野戰軍後勤領導機構和部隊,由段君毅任後勤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經過整編,第二野戰軍的總兵力達28萬餘人。
1949年4月20日,第二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與第三野戰軍並肩發起渡江戰役。4月21日黃昏,第二野戰軍自馬壋和貴池間突破敵長江防線,乘勝追殲潰逃之敵。至5月6日,切斷敵東南大動脈浙贛線,解放皖南及閩浙贛邊區廣大地區,並參加了接管南京、南昌等城市的工作。根據中央軍委關於進軍華南和西南的指示,劉伯承、鄧小平同志於8月19日下達了“川黔作戰的基本命令”。11月,第二野戰軍主力在第一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各一部的協同下,以大迂迴、大包圍的行動,向川黔進軍,舉行了成都戰役。野戰軍第4兵團在參加解放廣東和廣西的作戰後與第四野戰軍一部向雲南進軍。至12月底,殲滅胡宗南等部90餘萬人(包括敵軍起義、投誠在內)。1950年春,野戰軍主力一部發起滇南戰役,殲滅敵人2.5萬多人。3月中旬至4月初,我軍另一部挺進西昌,殲敵萬餘人。至此,西南全境除西藏外,均獲得解放。1950年2月22日,中央軍委指示,以第二野戰軍的領導機構為基礎,成立西南軍區,賀龍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下轄西康、川西川北、川東、川南、雲南、貴州、西藏8個軍區。5月,根據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第二野戰軍併入西南軍區,取消兵團和野戰軍機構。

各縱組成

1948年4月初,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晉冀魯豫野戰軍領導機關及主力進入豫西後,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為了適應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更好地開展中原戰局,於1948年5月9日決定,加強中共中央中原局的領導,以鄧小平為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書記,陳毅為第二書記,鄧子恢為第三書記。同時決定,重建中原軍區,任命劉伯承為司令員,鄧小平為政治委員,陳毅(仍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先念為副司令員,鄧子恢、張際春為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曾希聖任副參謀長。下轄皖西、豫皖蘇、豫西、陝南、江漢、桐柏、鄂豫等7個軍區。其編制序列和領導人如下:

皖西軍區

(1947年11月15日在岳西縣湯池畈成立)曾紹山任司令員,彭濤兼政治委員,鮑先志任副司令員,徐立行任副參謀長,何柱成任政治部副主任。轄第1軍分區(司令員孔令甫,政治委員盧仁燦)、第2軍分區(司令員馬忠全,政治委員張維民)、第3軍分區(司令員曾慶梅,政治委員郭萬福)。

豫皖蘇軍區

(1946年12月12日成立)張國華任司令員,吳芝圃任政治委員,陳明義任參謀長,王幼平任政治部主任。轄第1軍分區(司令員戴文賢,代政治委員鄭華)、第2軍分區(司令員李國厚,政治委員李中一)、第3軍分區(司令員張忠,政治委員壽松濤)、第4軍分區(司令員宋文,政治委員李一非)、第5軍分區(司令員王建清,政治委員王其梅)、第6軍分區(司令員李浩然,政治委員洪流)、第7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太生)、第8軍分區(司令員匡斌、政治委員譚冠三)、獨立旅(旅長金紹山)。

豫西軍區

(由第4縱隊後方司令部、第38軍軍直合編組成)李成芳任代司令員,張璽任政治委員、文建武、孔從周任副司令員、雷榮天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懋之任參謀長。轄第1軍分區(司令員郭慶祥,政治委員劉道安)、第2軍分區(司令員蔡愛卿,政治委員宋川)、第3軍分區(司令員李靜宜,政治委員薜濤),第4軍分區(司令員張顯揚,政治委員李福祥)、第5軍分區(司令員劉自漢,政治委員冷裕光)、第6軍分區(司令員黎錫福,政治委員李立)。

陝南軍區

(1948年6月7日成立)劉金軒任司令員,汪鋒任政治委員,陳先瑞任副司令員,李耀任副政治委員。轄第1軍分區(司令員段義成,政治委員唐方雷)、第2軍分區(司令員孫光,政治委員王力)、第4軍分區(司令員符先輝)、第17師(師長張復振,政治委員梁勵生)、第12旅(旅長薜克忠,政治委員譚友夫)。

江漢軍區

(1947年12月6日,由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2縱隊和原中原軍區獨立旅合編組成)張才幹任司令員,劉建勛任政治委員,韓東山任副司令員,鄭紹文任副政治委員,辛元林任參謀長,張樹才任政治部主任,宋侃夫任政治部副主任。轄第1軍分區(司令員楊煥民、政治委員劉西堯)、第2軍分區(司令員李學先,政治委員文敏生)、第3軍分區(司令員李人林,政治委員楊殿奎)、獨立旅(旅長吳世安,政治委員齊開宏)。

桐柏軍區

(1947年12月13日成立)王宏坤任司令員,劉志堅任政治委員,孔慶德任副司令員,趙紫陽任副政治委員,靖任秋任參謀長,張力之任政治部主任,張西三任副參謀長,余成彬任政治部副主任。轄第1軍分區(司令員方正平,第一政治委員趙武成,第二政治委員劉福勝)、第2軍分區(司令員王海山,政治委員鄧存倫)、第3軍分區(司令員張廷發,政治委員吳罡)、第28旅(旅長楊秀昆,政治委員楊樹根)。

鄂豫軍區

(1947年12月15日在黃岡以北地區成立)王樹聲任司令員,段君毅任政治委員,郭天民、昌炳桂任副司令員,轄第1軍分區(司令員雷紹康兼,政治委員劉毅)、第2軍分區(司令員熊作芳,政治委員穰明德)、第3軍分區(司令員羅厚福,政治委員譚善和)、第4軍分區(司令員張體學,政治委員李友久)、第5軍分區(司令員張國傳,政治委員劉仰嶠)、教導第1旅(旅長昌炳桂,政治委員李世才)和教導第3旅(旅長雷紹康兼)。

序列

1949年2月5日,由中原野戰軍正式改稱;2月19日中共中央軍委批准成立前委。中共第二野戰軍前委委員:劉伯承 鄧小平 張際春 陳賡 李達 ;書記:鄧小平。

第二野戰軍機關

司令員 劉伯承
政治委員 鄧小平
副政治委員 宋任窮 張際春
參謀長 李達
政治部主任 張際春(兼)
司令部
作戰處處長 姚繼明
軍政處處長 余非
情報處處長 柴軍武
新聞處處長 李永悌
通信處處長 張有年
機要處處長 林桂森
軍械處處長 黃以仁
組織部部長 陳鶴橋
宣傳部部長 陳斐琴
保衛部部長 卜盛光
民運部部長 李庭桂
聯絡部部長 楊松青
俘管處處長 袁血卒
編輯出版處處長 胡痴
新華社分社社長 王敏昭
直屬政治處主任 唐濟盤
後勤司令部(1949 年 2 月成立)
司令員 段君毅
政治委員 段君毅(兼)
副司令員 劉岱峰 姚繼鳴
副政治委員 穰明德
參謀長 姚繼鳴(兼)
政治部主任 鄧存倫 盧南樵(後)
供給部部長 劉岱峰(兼) 李泛山(後)
政治委員 譚映月
衛生部部長 齊仲桓 錢信忠(後)
政治委員 馬琮璜
兵站部部長 李靜宜
政治委員 蕭鵬
運輸部部長 郝炬
政治委員 楊傑
後方總留守處主任 卜盛光

第三兵團

(1949 年 2 月組建)
司令員 陳錫聯
政治委員 謝富治
副司令員 王近山 杜義德
政治部主任 閻紅彥
副參謀長 王蘊瑞
政治部副主任 鐘漢華
後勤部部長 劉清 胥光義(後)
第十軍(由原第二縱隊改稱)
軍長  杜義德(兼)
政治委員 王維綱
副軍長 范朝利
參謀長 高厚良
政治部主任 許夢俠
供給部部長 陳三
衛生部部長 孫毅華
第二十八師(由原第四旅改稱)
師長 陳中民 張奇(後)
政治委員 姚克佑
第二十九師(由原第六旅改稱)
師長 周發田
政治委員 於笑虹
第三十師(由皖北獨立師改稱)
師長  馬忠全
政治委員 魯大東
第十一軍(由原第三縱隊改稱)
軍長 曾紹山
政治委員 鮑先志
副軍長 鄭國仲
參謀長 楊國宇
政治部主任 劉華清 胥治中
後勤部部長 王子清
第三十一師(由原第七旅改稱)
師長  趙蘭田
政治委員 周維
第三十二師(由原第八旅改稱)
師長  何正文
政治委員 盧南樵
第三十三師(由原第九旅改稱)
師長 童國貴
政治委員 高治國
第十二軍(由原第六縱隊改稱)
軍長 王近山
政治委員 王近山(兼)
副軍長 蕭永銀
副政治委員 李震
參謀長 蕭永銀(兼)
政治部主任 李開湘
後勤部部長 王耀顯
第三十四師(由原第十六旅改稱)
師長 尤太忠
政治委員 邵子言 唐平鑄(後)
第三十五師(由原第十七旅改稱)
師長 李德生
政治委員 李如海
第三十六師(由原第十八旅改稱)
師長 邢榮傑
政治委員 劉昌

第四兵團

(1949 年 2 月由陳賡兵團改稱)
司令員 陳賡
政治委員 陳賡(兼)
副司令員 郭天民
副政治委員 劉志堅
參謀長 郭天民(兼)
政治部主任 劉志堅(兼)
副主任 胡榮貴
後勤部部長 趙炳潤
後勤部政治委員 楊世榮
第十三軍(由原第四縱隊的第十、第十三旅與豫西軍區部隊組成)
軍長 周希漢
政治委員 劉有光
副軍長 陳康
副政治委員 廖冠賢
政治部主任 廖冠賢(兼)
後勤部部長 任學恭
第三十七師(由原第十旅改稱)
師長 周學義
政治委員 雷起雲
第三十八師(由原第十三旅改稱)
師長 徐其孝
政治委員 南靜之 張丕緒(後)
第三十九師(由豫西軍區部隊組建)
師長 黎錫福
政治委員 侯德才
第十四軍(由原第四縱隊的第十一旅、第八縱隊的 第二十二旅與起義的廖運周師組成)
軍長 李成芳
政治委員 雷榮天
副軍長 王啟明
參謀長 王啟明(兼)
政治部主任 朱佩瑄
供給部部長 黨元成
衛生部部長 劉輝儒
第四十師(由原第十一旅改稱)
師長 劉豐
政治委員 侯良輔
第四十一師(由原第二十二旅改稱)
師長 查玉升
政治委員 丁榮昌 陳明(後)
第四二十師(由淮海戰役起義的廖運周師和第十一 旅一部改編成立)
師長 廖運周
政治委員 張子明
第十五軍(由原第九縱隊改稱)
軍長  秦基偉
政治委員 谷景生
副軍長 劉昌毅
參謀長 張蘊鈺(後)
政治部主任 余洪遠
副參謀長 張蘊鈺
後勤部剖長 胡孝武
第四十三師(由原第二十五旅改稱)
師長 張顯揚
政治委員 薛禱
第四十四師(由原第二十六旅改稱)
師長 向守志
政治委員 向守志(兼)
第四十五師(由原第二十七旅改稱)
師長 崔建功

第五兵團

(1949 年 2 月組建)
司令員 楊勇
政治委員 蘇振華
副政治委員  張霖之
參謀長 潘焱
政治部主任 甘渭漢
代理主任 王幼平
副主任 石新安
後勤部部長 吳機章
第十六軍(由原第一縱隊與豫皖蘇軍區獨立旅組成)
軍長 尹先炳
政治委員 王輝球
副政治委員 戴潤生
參謀長 楊俊生
政治部主任 吳買
後勤部部長 尹痴生
第四十六師(由原第一旅改稱)
師長 齊釘根
政治委員 范陽春
第四十七師(由原第二旅改稱)
師長 李覺 鄭統一(後)
政治委員 郭強
第四十八師(由豫皖蘇軍區獨立旅改稱)
師長 鄭統一 王曉(代理師長,1949 年 8 月)
政治委員 李一非 姜思毅(後,1949 年 8 月)
第十七軍(由原第十一縱隊與冀魯豫部隊組成)
軍長 王秉璋 趙健民(後,兼)
政治委員 趙健民
副政治委員 蕭元禮
參謀長 劉星
政治部主任 裴志耕
後勤部部長 王耀華
第四十九師(由原第三十一旅改稱)
師長 汪家道
政治委員 況玉純
第五十師(由原第三十二旅改稱)
師長 胡華居
政治委員 卿正興
第五十一師(由冀魯豫軍區獨立第一、第三旅、獨立支隊組成)
師長 閔學勝
政治委員 崔子明
第十八軍(由原第一縱隊第二十旅與豫皖蘇軍區隊組成)
軍長 張國華
政治委員 譚冠三
副軍長 昌炳桂
副政治委員 王幼平 王其梅
參謀長 陳明義
政治部主任 郭影秋
後勤部部長 夏仲遠
第五十二師(由原第二十旅改稱)
師長 吳忠
政治委員 劉振國
第五十三師(由原豫皖蘇軍區獨立旅組成)
師長 金紹山
政治委員 王其梅
第五十四師(由原豫皖蘇軍區各軍分區主力團組成)
師長 魏洪亮
政治委員 羅野崗

特種兵縱隊

(1949 年 2 月組建)
司令員 李達
政治委員 李達(兼)
副司令員 孔從洲
副政治委員 譚善和
參謀長 趙章成 巫金峰(後)
政治部主任 張力雄

軍事政治大學

(1949 年 1 月 15 日,由中原軍稱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
校長 劉伯承(兼)
政治委員 劉伯承(兼)
副校長 潘梓年
教育長 徐立行
政治部副主任 劉華清
校務部部長  武承先

第五十八軍

(1949 年 2 月由原桐柏軍區部隊組成,5 月軍部及第一七三師、第一七四師劃歸河南軍區;第一七二師改為湖北軍區獨立師)
軍長 高樹勛 孔慶德(後)
政治委員 方正平
副軍長 楊秀昆
副政治委員 張力之
參謀長 張西三
政治部主任 張力之(兼)
第一七二師
師長 楊樹根
政治委員 李福堯
第一七三師
師長 李定
政治委員 吳罡
第一七四師
師長 何濟林

西南服務團

(1949年6月組建)
第二野戰軍副政委,總團主任(總團長) 宋任窮
總團副主任 張霖之
總團副主任兼一團團長 曹荻秋
總團副主任兼二團團長 彭濤
總團領導成員 段君毅
總團領導成員 李大章
總團領導成員 萬里
總團領導成員 馬繼孔

歷史意義

西南解放後,第二野戰軍遵照毛澤東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關於“黨和人民解放軍的任務是在城市和鄉村消滅國民黨的反動武裝力量,建立黨的組織,建立政權”的指示,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的領導下,除以一部兵力進軍西藏,完成解放祖國大陸的偉大事業外,將部隊實行徹底分散,分區包乾,擔負參加城市接管、開闢農村工作和剿滅土匪等任務。各部隊在參加城市接管和開闢農村工作中,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和西南局的具體指示,充分運用我軍過去的經驗,相信和依靠民眾,積極努力地工作,至1950年12月,西南地區各主要城市的接收工作即順利結束;普遍建立了縣區政權,並發展地方武裝250萬人。
在我軍集中力量進行城市接管和開闢農村工作的時候,美蔣匪特會合西南反動封建勢力,糾集舊軍官、散兵游勇、慣匪流氓,乘隙到處組織反革命武裝暴亂,發動土匪游擊戰爭。據此,中共中央西南局於1950年2月初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對剿匪鬥爭進行了具體部署。在地方黨委一元化領導下,參加剿滅土匪的各部隊貫徹黨中央制定的“軍事打擊、政治瓦解、發動民眾三者相結合”的方針,執行“首惡者必辦,協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經過一年多的艱苦鬥爭,殲滅土匪100餘萬人,從而粉碎了美蔣反動派妄圖在此建立“大陸游擊根據地”的陰謀,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為了打擊西藏地方反動政府的軍事力量阻止我軍解放西藏的企圖,促其內部分化,爭取和平解決西藏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1950年10月,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區和第二野戰軍司令部聯合發布了進軍西藏的政治動員令。10月6日,我軍發起昌都戰役,殲滅藏軍5700餘人,並爭取了藏軍第9代本的起義和昌都點督率4個代本及點署機關的投誠。
我軍解放昌都,特別是黨中央關於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政策,促進了西藏當局內部的分化。1951年1月4日,西藏當局派阿沛·阿旺晉美等5人赴京談判,達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策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根據《協定》,我人民解放軍第18軍軍長張國華,政治委員譚冠三率領所部和雲南軍區部隊一部所組成的進藏部隊,於8、9月間先後出發,10月底相繼進抵拉薩及日喀則、江孜、阿里、察偶、改則等地區。1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張經武一行及西藏地方政府談判代表團與進藏部隊在拉薩舉行大會,慶祝西藏和平解放。至此,我軍勝利地完成了祖國大陸的統一大業。
1950年5月,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第二野戰軍和所屬兵團的番號取消,其所屬部隊歸西南軍區建制。
第二野戰軍在歷時4年的解放戰爭中,轉戰於晉冀魯豫、中原、華東、西南各地區,以21.5209萬人的損失,換取了殲滅國民黨軍221.8134萬人(不含1949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殲滅日偽軍的5萬餘人)、俘敵將級軍官195人,繳獲飛機45架,艦艇21艘、汽車5803輛、各種大炮16097門、各種槍114.6948萬枝的輝煌戰果,並殲滅土匪114.5萬餘人,出色地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偉大歷史使命。

主要戰役

昌都戰役

繼成都戰役之後,我西南軍區部隊於1950年10月6日開始,以第18軍第52師、第53師一個團、軍直偵察、工兵、炮兵3個直屬營和第14軍第42師1個團又1個營等部隊,在西北軍區青海騎兵支隊協同下,於西藏昌都地區,對藏軍主力進行的一次圍殲作戰。此役,殲敵昌都邊使總署及第3、第7、第8、第9、第10、真伯拉等6個代本(代本相當於小團)的全部和第2、第4、第6等3個代本各一部共610
0餘人。昌都戰役的勝利,使我軍打開了進藏的門戶,促進了西藏統治集團內部的分化動搖,為爾後和平解放全西藏創造了良好條件。
成都戰役結束以後,西南軍區首長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為最後全部解放中國大陸,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使西藏人民永遠擺脫外部反動勢力和內部封建農奴主的殘酷壓迫,組成以第18軍為主要力量的西進兵團,在西北軍區部分部隊的配合下,開始向西藏進軍。
1950年3月,當我第18軍先遣部隊分別進至甘孜、巴塘各附近地區時,敵昌都邊使總署即調集整個藏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在金沙江西岸,組織以昌都為樞紐,以昌都至國德方向為重點,南起鹽井,北至國德這一狹長地帶的分區防禦,妄圖依託金沙江扼守入藏的咽喉要道,以阻止我軍的前進。其具體部署:第8代本全部、第7代本大部和第2、第6代本各一部及噶倫衛隊集結於昌都;第7代本另一部位於類烏齊;第3代本和真伯拉代本位於生達、國德地區;第10代本位於崗托、同普、江達地區;第9代本位於寧靜、鹽井地區。加上配屬各代本分散配置在上述地區的民軍、僧兵,總兵力約8000餘人。
戰役發起前,我各參戰部隊已分別進至下列地區並做好一切戰鬥準備:第18軍之第52師全部及軍炮兵營位於鄧柯;軍偵察營、工兵營和第54師之炮兵連位於德格;第53師之第157團及師炮兵連位於巴塘;第14軍第42師之第126團及第125團1個營位於德欽;西北軍區青海騎兵支隊位於玉樹。根據敵之兵力、戰役布勢及作戰特點判斷,在我發起戰役後,敵可能有四種變化:一是收縮兵力扼守若干要點;二是作有組織的退卻,誘我於不利地形作戰;三是就地分遣打游擊;四是以一部兵力遲滯我軍,主力分路後退,以保存實力。其退路可能有二,一條是經恩達、類烏齊退往拉薩;另一條是由昌都南逃,經邦達、八宿以西折返拉薩,或順河谷南下逃往察隅地區。據此,我決心採取正面攻擊與戰役迂迴相結合的方針,各作戰單位分路進擊,互相協同,占領昌都,以求將敵會殲於金沙江以西、瀾滄江以東及類烏齊、恩達地區。在部署上,區分為南、北兩個作戰集團,並以北集團為主要作戰方向。
北集團:以第52師、軍直炮兵營、偵察營、工兵營、第54師炮兵連及西北軍區青海騎兵支隊組成,分為左、中、右三路,由第52師前指統一指揮。各路的編成和任務是:右路以第52師之第154團、青海騎兵支隊及第52師騎兵連、偵察連、炮兵連組成,從外翼迂迴敵人,切斷敵之退路,配合正面部隊割殲敵人,為達成迂迴、斷敵退路之目的,在運動途中,應不受小股敵人和民軍、僧兵之阻撓與糾纏、迅速勇猛地兼程向預定目標昌都側後進擊;中路由第52師師直、第156團、第155團及軍炮兵營組成,擔任正面攻擊,割殲敵人,攻占昌都,殲滅敵之主力;左路由第18軍偵察營、工兵營及第54師炮兵連組成,在分別渡過金沙江以後,首先殲滅崗托地區守敵,爾後向西緩進,保持與敵接觸,吸住敵人,以免過早驚動昌都之敵使之西逃。在接近昌都時,除以主力配合中路聚殲昌都敵人外,以一部兵力迂迴至昌都以南地區,防敵南逃。
南集團:以第53師之第157團及師炮兵連、工兵連和第14軍第42師第126團及第125團之1個營組成,分為南、北兩路,由第53師前指指揮。各路的編成和任務是:北路由第53師之第157團及師炮兵連、工兵連組成,分渡金沙江以後,主力迅速向西迂迴至寧靜以西,斷敵退路,一部兵力從左翼向寧靜進擊,配合主力全殲敵第9代本,達成上述任務後,除留一部兵力控制該區域和清剿散敵外,主力兼程北上向邦達方向疾進,斷敵邦達、八宿方向退路;南路由第42師之第126團及第125團1個營組成,戰役發起後由德欽從南北兩個方向鉗擊鹽井、門工、碧土之敵,同時以一部兵力從左翼插至作戰地區以西,控制各山口、要道,防敵向察隅方向逃竄。
戰役分兩個階段實施。這一階段我軍進行了以下戰鬥。

鹽井戰鬥

為掩護主要方向行動,我南集團南路第42師之第126團及第i25團一個營,即發起戰鬥,首先捕殲門工地區之敵,敵潰逃杜梁。我即從兩翼實施平行追擊,同時以一部兵力插至鹽井西側,防敵西逃,6日,杜梁之敵被我全殲,部隊乘勝向北,於12日會同迂迴部隊向鹽井守敵發起攻擊,殲敵第9代本和民軍各一部,殘敵向北逃竄中被我第53師第157團截殲。鹽井戰鬥至此結束,計殲敵約500餘人。

寧靜戰鬥

我南集團北路第53師所部,分三路偷渡金沙江,守敵發覺我軍行動,當即倉皇向寧靜方向退逃,我僅捕殲民軍一部。我隨即以一部兵力沿右翼尾敵攻擊前進,同時以主力向寧靜西北猛插。12日拂曉,各路先後進抵寧靜城郊,敵懾於我軍聲威,第g代本格桑旺堆率所部四百餘人起義。至此,寧靜戰鬥勝利結束。

崗托戰鬥

10月6日晚,我北集團左路首先以兩個連自崗托北側偷渡金沙江成功後,直向敵後迂迴,正面部隊於7日晨在炮火掩護下渡江,登上江岸後,由於與迂迴分隊失去聯繫,加上指揮不力,火力與運動脫節,過江部隊在不利地形上與敵對戰競日,主力直至深夜始過江,僅斃傷俘敵30餘人,我亦傷亡和翻船淹亡30餘人。

奔襲覺雍戰鬥

崗托戰鬥後,敵經同普西撤與江達之敵會合,我軍追擊部隊於10月13El進至江達,當即對該敵實施兩翼包圍,但敵一觸即退,兼程向昌都方向逃竄。敵退至覺雍以西15公里處,以為已擺脫我軍尾追而駐止,我追擊部隊於16日黃昏進抵覺雍,查明敵情後,即以迅猛動作奔襲該敵,當日深夜發起戰鬥,激戰1小時,殲敵110餘名,殘敵向西潰逃。

生達戰鬥

北集團中路我軍第156團之第1營在國德地區與敵真伯拉代本接觸,我以一部兵力控制制高點,並從左右兩翼殲擊該敵,敵兩次反衝擊被我擊退後,即向西南潰逃。13日黃昏,我第155團第3營進抵生達附近遭敵阻止,對戰至夜晚,因主力未到,未能大膽割殲敵人,該敵遂於翌日拂曉向南撤退,我僅殺傷敵人一部,未能大量殲敵有生力量。

類烏齊戰鬥

10月16日夜,我北集團右路第154團先頭進到類烏齊以北之甲藏卡橋時,發現有敵第7代本一部依河駐守,因水深不能徒涉,迂迴未成,從正面向敵發起攻擊後,敵不戰而逃。17日,我騎兵支隊與駐類烏齊之敵接觸,由於敵分散配置於山地、林區,我僅殲敵20餘名,余敵蔭蔽逃散。
戰役第一階段,我殲敵1300餘人,主要是南線之敵主力已悉數被殲,北線之敵,遭我多次打擊後,節節敗退,逐步向昌都收縮。至18日,北集團我騎兵支隊和第154團,已分別進至恩達、類烏齊地區,切斷了敵之主要退路,由正面進擊的部隊則迅速向昌都逼進。此時,除昌都以南之邦達尚可作為敵之退路外,其他各主要退路均已為我軍控制。
戰役的第二階段
南線我第126團及第125團一個營於鹽井戰鬥結束後,即在鹽井、門工、德欽一帶待機。第53師之第157團及師炮兵連在結束寧靜戰鬥後,主力由寧靜北上,21日進抵吞多,當夜兼程向邦達√\宿方向疾進。
北線我第18軍偵察營、工兵營及第54師炮兵連,於覺雍戰鬥後乘勝向西進擊,沿途殲滅了部分潰散敵人,於19日黃昏迫近昌都。生達方向我軍主力第155團、第156團、軍炮兵營及第52師師直各分隊,在向南推進中,僅在小烏拉山、洞洞竹卡等地遇敵一般性抵抗,於19日黃昏抵昌都近郊。右翼迂迴部隊第154團與青海騎兵支隊,18日占領類烏齊、恩達各山口要道後,除繼續向東逼進外,騎兵支隊主力及第154團一部,於19日開始向昌都以南機動。
當正面我軍兵臨昌都城郊,南北兩路部隊步步向昌都逼近之時,敵昌都邊使總督乃於18日晨率4個代本及其總署機關、衛隊撤離昌都,開始向恩達方向退逃,後又折回向邦達、/\宿方向逃竄。19日20時,我第156團先遣營及軍偵察營、工兵營先後進入昌都,俘敵200餘人。當夜,我除以一部兵力擔任警備及搜尋殘敵外,其餘部隊則連夜對南逃之敵實施追擊。此時,由昌都向西北方向逃竄之敵第7代本殘部120餘人,在類烏齊向我繳械投降。在發現昌都之敵向南逃竄的同時,我以右翼之青海騎兵支隊兼程向南迂迴,於19El夜與左翼軍偵察營先後占領昌都以南、邦達以北之宗驛山山口,完全控制了南逃之敵的去路。20日晨,敵總署機關及四個代本和衛隊共2700餘人,在我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全部繳械投降。在我軍於昌都以南截殲敵主力同時,正面我第52師主力,於23日在恩達東南、24日在昌都西南和察雅等地區搜剿殘敵,殲敵1100餘人。至此,昌都戰役勝利結束。

定陶戰役

1946年8月,出擊隴海路戰役以後,敵人從華東戰場和中原戰場抽調14個整編師(軍)32個正規旅及地方部隊共30萬人,由徐州、鄭州等地分東、西兩路進攻冀魯豫解放區,妄圖乘我晉冀魯豫野戰軍未及休整的時機,鉗擊我軍於定陶、曹縣地區,進而控制魯西南。敵為實現上述企圖,於1946年8月28日調集鄭州和徐州兩個“綏靖”公署部隊共15個旅,約10萬餘人的兵力用於第一線進攻;另以13個旅在安陽、新鄉及其以東佯動:以4個旅和兩個保全縱隊,位於開封、商丘線維護後方交通。並派其國防部長白崇禧和參謀總長陳誠赴開封坐鎮部署。
為了粉碎敵人之進攻,中央軍委指示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敵,不打無把握之仗,打則必勝。依據中央軍委指示,晉冀魯豫我軍以一部兵力阻擊東路之敵,集中第2縱隊、第3縱隊、第6縱隊、第7縱隊及冀南軍區和冀魯豫軍區武裝各一部,在定陶以西大楊湖、大黃集地區,分別殲滅西路之敵整編第3師,生俘該師師長趙錫田。7日至8日,又在定陶、考城(今堌陽)地區各個殲滅回竄之敵整編第47師大部和整編第41師、第55師、第60師各一部。余敵倉皇逃向鄭州、徐州,戰役遂告結束。
此役,晉冀魯豫野戰軍計殲敵整編第3師師部、第3旅、第20旅及整編第41師、整編第47師、整編第5師各一部計17200餘人,我軍傷亡3500餘人。定陶戰役被中央軍委作為解放戰爭初期執行毛澤東主席關於“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的範例,向全軍作了介紹。出擊隴海路戰役和定陶戰役,實現了在戰略上策應、配合中原我軍突圍和華東我軍連續殲敵的目的。1946年9月12El,《解放日報》為此發表社論,指出:這一勝利,連同中原突圍的勝利和蘇中七戰七捷,“對於整個解放區的南方戰線,起了扭轉時局的重要作用。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局面是定下來了。”

滇南戰役

為了繼續追殲西逃殘敵第170師和其他流散敵人,我第13軍根據兵團首長命令,決定由第37師師長和一名副師長各率一部兵力,在邊縱部隊第9支隊配合下,於24日夜分南、北兩路乘勝向西進擊。由於敵人已於4天前逃離,部隊在執行這一任務過程中,不為沿途敵零散武裝所迷惑,日以繼夜地緊緊追擊。我經過8天的強行軍,在鎮源西北追上了敵人,並連夜急進90公里,迂迴到敵人前面,在勐統附近地區予敵以迎頭痛擊,繼之對敵形成包圍,並展開政治攻勢。7日,敵第170師師長孫進賢率殘部2400餘人向我投誠。與此同時,我邊縱第9支隊和盧漢起義部隊兩個團,在墨江地區也迫使敵教導師殘部1000餘人向我投降。
我執行南路追擊任務的部隊,在瀾滄江以西臨近中緬邊境的南橋地區,殲滅了第8兵團最後一股流散的官兵500餘人。19日,我軍解放了整個西雙版納地區。至此,滇南戰役勝利結束。

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1948年11月2日,遼瀋戰役勝利結束後,全國的軍事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11月7日,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鑒於南線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決定在原擬淮海戰役計畫基礎上,擴大戰役規模,遂令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聯合起來,在華東、中原、華北軍區部隊各一部配合下,求殲國民黨蔣介石的最大戰略集團——徐州“剿總”劉峙集團於淮海以北。為統一作戰指揮,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5人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臨機處置一切。淮海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發起,分為三個階段。
從11月6日至22日為第一階段。中原野戰軍以一部兵力由華東野戰軍指揮,以主力首先在商丘東南張公廟殲敵1個師後,乘勝向津浦路進擊,殲敵第132師和第37師殘部於徐州以南之夾溝、三鋪地區。15日,攻克戰略要地宿縣,殲敵12000餘人,切斷了津浦路。接著,將確山東援之敵第12兵團頑強阻止於任橋集和趙家集地區,有力地配合了華東野戰軍在碾莊圩地區殲敵第7兵團的作戰。
第二階段
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一部配合下,以兩個縱隊與敵第12兵團接觸,並設法將該敵誘至澮河以北:以5個縱隊在澮河以南隱蔽待機。果然,於25日將敵第12兵團誘至併合圍在雙堆集為中心的區域內。26日開始,中原野戰軍組成的東、西、南三個突擊集團向敵發起攻擊,吳紹周
從12月16日起,遵照中央軍委對杜聿明集團“在兩星期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中原野戰軍擔任總預備隊以戰備姿態進行休整,以配合東北、華北我軍全殲北平、天津之敵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1949年1月6日,華北野戰軍始向被圍之敵第2、第13兵團發起總攻,經4天激戰,於1月10日全殲該敵,擊斃兵團司令邱清泉,生浮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
中原野戰軍配合華東野戰軍在歷時66天的淮海戰役中,我軍以13萬人的傷亡代價,取得了殲敵55.5萬餘人的巨大勝利。至此,南線敵軍的主力與精銳師團基本就殲,長江以北中、下游廣大地區均獲解放。中共中央在賀電中指出:“凡此巨大勝利,皆我人民解放軍指揮員與戰鬥員、人民解放軍與人民民眾,及後方黨政軍民團結一致,艱苦奮鬥所獲得的結果。”
中原野戰軍從進軍大別山、轉戰豫西以來,和華東野戰軍一起,遵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指示,在中原地區黨組織和人民民眾的支援下,經過一年半的密切協同,並肩作戰,艱苦奮鬥,完成了解放中原的偉大歷史任務。

宛東戰役

(1948年5月25日至6月3日)
1948年5月下旬,中原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為牽制和殲滅位於臨潁地區之敵整編第18軍,配合華東野戰軍粟裕兵團南渡黃河加入中原作戰,以6個縱隊(含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及軍區部隊一部,組成東、西兩個集團發起宛東戰役。5月27日,以第1縱隊、第3縱隊、第6縱隊組成的東集團開始佯攻確山,迫使敵整編第10師、第20師、第58師等部於28日東援。是日夜,被我第四縱隊扭住在賒旗鎮以南地區。劉伯承、鄧小平即令東、西集團向其對進,圍殲該敵。敵見勢不利,撤退南陽。我西集團當即對其追堵.連續打退了該敵9次攻擊,戰至6月3日,將其後尾部隊整編第58師師部及第183旅6000餘人殲滅於南陽以東之馬劉營地區,並斃傷援敵3000餘人,其主力撤返南陽。同時,華東野戰軍陳、唐兵團和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將另一援敵阻擊於漯河以南地區,並殲其2000餘人。此役,我軍以傷亡3670人的代價,換取了殲敵1.22萬餘人的勝利,給敵人以沉重打擊,達到了預期的戰役目的。
隨後,華東野戰軍陳士榘、唐亮兵團奉命北返,歸還原建制。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7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一部及軍區部隊在湖北省老河口、襄陽、樊城地區對國民黨軍發動的進攻戰役。
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為開闢襄河以西地區工作,變該河為江漢、桐柏兩解放區的內河,決定乘華中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主力增援豫東之機,解放老河口、樊城及襄陽等城。遂以第6縱隊及陝南、桐柏軍區2個旅,由桐柏軍區司令員王宏坤指揮,採取奔襲手段,首先占領光化、老河口,並於谷城以南殲滅國民黨軍第163旅大部。4日,沿漢水南下,6日包圍樊城,並以一部襲占南漳縣城,7日開始對襄陽、樊城外圍作戰。襄陽城北依漢水,與樊城隔水相望,城南及城西為山區,海拔160至460米,為襄陽城天然屏障,俗有“鐵打的襄陽”之說。守軍為國民黨軍第15綏靖區司令部,率2個旅又1個團防守襄、樊。解放軍對琵琶山鐵帽山等據點發起攻擊,因國民黨軍依靠堅固工事頑抗,並施放毒氣,攻擊未獲成功。第6縱隊司令員王近山鑒於襄陽城南主陣地易守難攻,而城東、西兩面兵力薄弱,即以一部兵力鉗制其南山指揮中心虎頭山及羊祜山,以主力採取“掏心”戰術,對城東、西兩面突然發起攻擊。至4日,攻占了鐵帽山、真武山等據點,並占領了東、西城關大部。南山守軍被迫棄陣逃入城內。樊城守軍第104旅於11日撤往襄陽。15日夜,解放軍在炮火掩護下發起總攻,激戰至16日,攻克襄陽城,活捉第15綏靖區司令官康澤。此役,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0500人,其中俘敵17000人,斃傷3500人,解放城鎮7處,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

西南戰役

1949年11月至12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主力在第一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各一部配合下,對西南貴州、四川、雲南、西康(今分屬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數省內國民黨軍的進攻戰役。
4至10月,人民解放軍先後解放了華北全境、華東大陸和西北、中南大部地區,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由廣州遷往重慶,國民黨軍殘存於大陸的胡宗南集團和白崇禧集團分別向西南各省區和廣西集中。盤踞西南地區的國民黨軍,有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3個兵團,西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張群部5個兵團等部,總計37個軍約45萬人,此外尚有地方保全部隊和大批土雜武裝。國民黨政府企圖依靠這些力量,依託以四川為中心的西南地區,抵抗人民解放軍的進攻,以便爭取時間,組建新軍,伺機實施反攻。迫不得已時,向西康、雲南退卻或逃往國外。
為了全殲西南地區的國民黨軍,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制定了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確定以第二野戰軍由湘西、鄂西地區直出貴州,挺進四川宜賓、瀘州、重慶一線,切斷胡宗南集團及張群集團退往雲南的道路,及其與位於廣西地區的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部的聯繫;以位於寶雞地區的第一野戰軍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周士第)等部首先以積極行動吸引,抑留胡宗南集團於秦嶺地區,待第二野戰軍將川境守軍退往雲南的道路切斷後,即迅速占領川北及成都地區,然後兩部協力聚殲川境守軍。遵此,第二野戰軍確定:以第5兵團(司令員楊勇、政治委員蘇振華)之第16軍、第17軍、第18軍和第3兵團(司令員陳錫聯、政治委員謝富治)之第10軍直出黔北,迂迴川南,切斷國民黨軍退往雲南道路,協同第3兵團主力作戰;第3兵團第11軍、第12軍和第四野戰軍第47軍、第50軍、第42軍及湖北軍區部隊,首先殲滅國民黨軍西南軍政長官公署所屬川湘鄂邊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集團於鄂西地區和川東、黔江、彭水地區,爾後西進江津、瀘州,會同第5兵團殲滅重慶地區國民黨軍;一待上述任務完成,即會同由陝入川之第一野戰軍第18兵團等部圍殲胡宗南集團於川西地區,占領全川。
第二野戰軍在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的指揮下,在南起貴州天柱、北至湖北巴東約500公里地段上對國民黨軍實施多路攻擊。經連日兼程追擊,第5兵團和第10軍於15日、21日先後占領貴陽、遵義,攔腰切斷國民黨軍西南防線。與此同時,第四、第二野戰軍各一部向國民黨軍川湘鄂邊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集團發起鉗形合擊,19日至21日,在鹹豐東北地區和白壽渡殲其第14兵團全部,宋希濂集團第20兵團渡烏江西逃。
此時,坐鎮重慶的國民黨軍政首腦蔣介石察覺解放軍由鄂湘西進川黔迂迴重慶、成都的企圖,急令胡宗南集團由秦嶺、大巴山南撤入川。令第20、第15兵團在南川及其以東地區布防,以遲滯解放軍前進,掩護胡宗南集團南撤。基於這種情況,劉伯承、鄧小平令第5兵團主力和第10軍迅速經黔西北向瀘州、宜賓前進,令第3兵團和第47軍等部立即強渡烏江,進至南川地區,圍殲國民黨軍第15、第20兵團。遵此,第3、第5兵團主力以迅猛動作對國民黨軍實施迂迴包圍,第3兵團主力和第47軍將國民黨軍第20、第15兵團3萬餘人殲滅於南川以北地區(參見南川縣北戰役),並乘勝在重慶外圍殲滅前來增援之國民黨軍第1軍一部。29日,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逃往成都,30日人民解放軍占領重慶。第3、第5兵團主力和第47、第50軍等部分別進至內江、銅梁、廣安、萬縣、自貢、榮縣地區,至此,國民黨軍向黔、滇之主要退路已被切斷。
9日,國民黨軍雲南省政府主席兼雲南綏靖公署主任盧漢、國民黨西康省政府主席劉文輝、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鄧錫侯、潘文華等率所部分別在雲南昆明、西康雅安、四川彭縣通電起義。10日,蔣介石等人逃往台灣。11日,第二野戰軍第3、第5兵團分別由川東、川南西進,至20日進至遂寧、眉山、丹陵、邛崍大邑一線,完全切斷了川境國民黨軍的退路。與此同時,第18兵團等部在秦嶺地區以積極行動完成了抑留胡宗南部的任務。胡宗南集團南撤後,第18兵團在賀龍、周士第的率領下,兵分三路日夜兼程,追擊南下,於27日進抵江油、綿陽、巴中一線。至此,聚集成都及其周圍以胡宗南部為主的國民黨軍數十萬人被全部包圍(參見成都戰役)。至26日在人民解放軍的軍事壓力和政治爭取下,被圍之國民黨軍第7、第15、第16、第20兵團宣布起義。由崇慶、新津分兩路突圍之國民黨軍第5兵團除一部逃往西昌外,其餘被第二野戰軍殲滅在邛崍、大邑一線。27日,國民黨軍第18兵團在成都以東地區宣布起義,當日,人民解放軍占領成都。
此戰,是一個戰略決策和戰爭經過基本吻合的典型戰例,人民解放軍採取大迂迴、大包圍策略,奇正並用,主攻部隊在廣西戰役的掩護下,行動迅速,一舉切斷了國民黨軍的退路,起到了奇兵作用。位於川陝的第18兵團積極行動,採取先慢後快的方針,先巧妙佯攻,但卻攻而不破,使國民黨軍誤認為解放軍的主攻方向在川北,從而將胡宗南集團抑留於秦嶺地區,當主攻部隊將國民黨軍的路切斷後,即採取窮追猛的的戰術追殲逃軍,確保了戰役的順利進行。作戰中,解放軍還把強大的軍事進攻和有效的政治爭取緊密結合起來,加速了戰役的進程。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殲敵最多的 作戰,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軍10個兵團部、49個軍部、133個師總計900223人,其中國民黨軍正規軍、地方保全團隊70萬餘人(俘敵196100人,斃傷8830人,起義401660人,投誠95640人),地方游雜武裝20萬人,解放西南數省廣大地區,徹底粉碎了蔣介石集團企圖盤踞西南地區、伺機捲土重來的意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