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吳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罡(1917~2011),河北棗強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原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海軍學院原副政治委員,海軍指揮學校原政治委員,海軍政治學校原政治委員,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罡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棗強
  • 逝世日期:2011年4月14日
  • 職業: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 信仰:共產主義
  • 軍銜:少將
人物生平,人物經歷,家鄉評價,

人物生平

吳罡將軍(1917—2011)河北省棗強縣人。吳罡同志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吳罡
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中共棗強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書記,中共冀南第五地委委員兼棗強縣委書記,中共冀南第二地委組織部部長兼故城縣委書記等職,參加了反“掃蕩”等。
1947年,被選調參軍後,他歷任旅政治委員、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桐柏地委書記兼三分區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楚旺、崔橋、安陽、鄧縣、豫西南剿匪等戰役戰鬥。
1950年,調入海軍工作後,他歷任中南軍區海軍政治部主任、幹部部部長,海軍政治幹部學校政治委員、海軍指揮學校政治委員、海軍政治學校政治委員、海軍學院副政治委員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吳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獲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1年4月14日15時38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人物經歷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一直在家鄉從事地方工作,先後擔任棗強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書記。
1941年11月,任中共冀南區第6地委組織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他才到部隊任職。這種經歷,在開國將軍中比較少見。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南軍區獨立第5旅政委、晉冀魯豫軍區10縱29旅政委、桐柏軍區第叄軍分區副政委、政委地委書記、中原軍區58軍173師政委。1949年2月,173師在桐柏軍區執行剿匪任務,5月,173師在豫西地區剿匪。
1950年8月,四野司令員林彪提出在廣東軍區江防部隊的基礎上籌建華南海軍,並提出由44軍軍長方強取代江防部隊司令員洪學智執掌華南海軍,要方強去北京參加海軍臨時黨委會議,受領組建華南海軍任務。方強即和吳罡去北京參加了海軍臨時黨委會議。10月,組成以方強(44軍軍長)、周仁傑(48軍副軍長)、吳罡(173師政委)、趙北原(173師副師長)、高希曾(173師參謀長)、王大華(173師政治部主任)、王作堯(江防部隊副司令員)、黃若萍(江防部隊副政委)、李懷章(江防部隊參謀長)、鄧楚白(江防部隊政治部主任)等10人的華南海軍臨時黨委,方強、周仁傑、吳罡、趙北原、王作堯、黃若萍為常委,方強為書記。新組建的機關為中南海軍司令部,由原江防部隊機關和173師機關組成,吳罡任中南軍區海軍政治部主任,後任幹部部部長。當時組建了第1艦隊,並由41軍組建汕頭巡防區,廣東軍區5個軍分區的步兵和158師炮兵營組成海岸炮兵團,以補訓2師為基礎組建海軍學校,由兩廣縱隊組建萬山水警區、由44軍組建虎門要塞,由45軍組建北海巡防區,由海南軍區組建海口巡防區、瓊東巡防區和榆林巡防區。以後第10軍軍直、48軍129師師部、44軍軍部均調入不少官兵到中南海軍。由於沒有政委和副政委,部隊的政治工作由吳罡負責,1951年底,方正平才調來任副政委。
1955年,中南海軍改稱南海艦隊,吳罡調到海軍政治幹部學校任政委,這個學校在青島,負責培養初、中級政治軍官。不久他擔任海軍指揮學校政委,這個學校在大連,負責培養水面艦艇初級指揮軍官。
1963年,海軍政治幹部學校改建為海軍政治學校,吳罡回到青島任該校政委。以後他升任海軍學院副政委
1982年到1985年擔任海軍副政委

家鄉評價

驚悉原中國海軍政委、開國少將棗強縣優秀兒女的傑出代表吳罡同志不幸逝世。在此,中共棗強縣委、棗強縣人民政府代表全縣38萬人民,向吳罡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其家屬表示親切慰問。吳罡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也是光榮的一生。在擔任中共棗強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書記期間,他帶領棗強人民奮勇戰鬥,為實現抗日戰爭、解放事業的全面勝利立下了卓越的功勳。解放後,吳罡同志熱愛家鄉,心繫民眾,始終關注棗強各項事業的發展,並多次派人到家鄉慰問、指導工作,為棗強經濟社會的繁榮昌盛做出了突出貢獻。吳罡同志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愛國愛鄉的精神,時刻激勵著棗強人民,成為我縣加快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吳罡同志永遠活在棗強人民心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