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芳

李成芳

李成芳(1914.4-1984.1),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區沙子崗村李家河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班長、排長、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委、軍分區司令員、旅長、縱隊政委、軍長等職,參加了鄂豫皖地區三次反“圍剿”作戰、長征沁源圍困戰、青浮反頑戰役、上黨戰役聞夏戰役同蒲戰役臨浮戰役呂梁戰役汾孝戰役鄭州戰役淮海戰役廣東戰役廣西戰役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志願軍第15軍代軍長、西南軍區副參謀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第二政委、第五機械工業部部長、武漢軍區第一政委等職,為部隊建設作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4年1月2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成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省麻城縣(今為市)乘馬區沙子崗村李家河
  • 出生日期:1914年(甲寅年)4月
  • 逝世日期:1984年(甲子年)1月23日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抗日紅軍大學、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參加長征
    參加挺進中原,解放大西南的重要戰役戰鬥
    參加上黨、鄭州、淮海等戰役
    參與指揮了陽江追殲戰
    參加抗美援朝
  • 軍銜中將(1955年)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以後,主要成就,親屬成員,所獲榮譽,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4年(民國三年)4月,李成芳出生在湖北省麻城縣(今為市)乘馬區沙子崗村李家河一個農民家庭,10歲入私塾。因不堪忍受國民黨的壓迫,早年投身革命。紅軍撤出鄂豫皖地區後,他的父母遭國民黨迫害致死,妹妹被迫外出討飯3年。李成芳目睹這—慘狀,更激起了他對國民黨的仇恨和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到底的決心。

土地革命

1929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前排左起李成芳前排左起李成芳
193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紅4軍第10師29團班長、排長,參加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
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西轉移。進入川北後,任紅4軍第10師3營8連政治指導員、3營政治教導員,紅4方面軍第31軍93師271團政治委員。參加川陝蘇區反“圍攻”作戰。
1935年,參加長征
1936年4月,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通信營政治委員。
1936年11月,到達陝北後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1縱隊第3總隊副總隊長、縱隊參謀主任。參加粉碎日軍“九路圍攻“。
前排左起李成芳前排左起李成芳
1942年,任決死第1旅副旅長兼太岳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太岳縱隊第1旅旅長。參與指揮1942至1945年的沁源圍困戰,採取針鋒相對、長期圍困、逼走敵人的方針,開展民眾性的伏擊戰麻雀戰、冷槍戰、地雷戰,使日軍真正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後參加第一、第二次青(城)浮(山)反頑戰役和上黨戰役
1945年10月,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第11旅旅長,率部先後參加聞夏戰役同蒲戰役臨浮戰役呂梁戰役汾孝戰役等戰役。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秋,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11旅旅長。
1953年,李成芳(右一)在朝鮮1953年,李成芳(右一)在朝鮮
1947年8月,率部參加進軍豫西,任豫西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政治委員。參加創建豫西解放區,繼參加鄭州戰役淮海戰役等戰役。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戰軍第14軍軍長,組織指揮所部進軍中南,參加廣東戰役廣西戰役。期間,一度請纓指揮6個師進行兩陽追殲戰,二度請纓率部4晝夜驅700里遠襲欽州,為殲滅國民黨軍余漢謀白崇禧集團贏得了時間,抓住了戰機。兩廣戰役結束後,率部入滇,兼滇西工委書記、滇西衛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組織指揮清匪、反霸、減租、征糧等任務。

建國以後

1952年,參與組織西南軍區一批中高級幹部赴朝參觀見學。
1958年毛主席同李成芳握手1958年毛主席同李成芳握手
1953年5月,再度入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代軍長,率部參加金城戰役。1954年,回國後任西南軍區副參謀長。
1955年,入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
1957年10月,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第二政治委員,第五機械工業部部長。曾參與組織編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
1977年12月至1982年10月,任武漢軍區第一政治委員。
1984年1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0歲。

主要成就

(1)抗日戰爭,參與指揮沁源圍困戰
抗日戰爭時期,李成芳作為太岳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參與指揮1942至1945年的沁源圍困戰,率領沁源軍民用麻雀戰伏擊戰破擊戰、冷槍戰、地雷戰等手段,晝夜困擾,不斷襲擊,在交通線上、日軍據點周圍布雷1.5萬餘顆,封鎖日軍,使其寸步難行,處境極度困難,最終棄城逃竄。在兩年半的圍困戰中,共作戰2700餘次,斃傷日偽軍4000多人,俘獲日偽軍200餘名、解救被抓民眾1700餘人。沁源圍困戰是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蹟,它成功創造了對占領中國腹心地區的日軍進行鬥爭的範例。
(2)解放戰爭,戰績卓著
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創建豫西解放區,繼參加鄭州戰役淮海戰役,組織指揮第二野戰軍第14軍進軍中南,參加廣東戰役廣西戰役。截斷國民黨軍103師的向西逃跑路線,追國民黨師長曾三元率殘部4000餘人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期間,一度請纓指揮6個師進行兩陽(陽江、陽春)追殲戰,將劉安琪兵團4個軍等殘敵4萬餘人,全部圍殲在陽江西南僅5、6公里的地區,取得了追殲作戰的全勝;二度請纓率部4晝夜驅700里遠襲欽州,攔腰切斷國民黨軍余漢謀白崇禧集團,配合尾追的四野部隊,全殲了白崇禧部16.8萬人,實現了毛澤東在廣西境內殲滅國民黨軍的戰略意圖。
(3)建國以後,他參與組織編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
1957年7月,李成芳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常務委員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及主要成員。

親屬成員

叔父:李清義
1947年夏,劉迪和李成芳在山西曲沃。1947年夏,劉迪和李成芳在山西曲沃。
夫人:劉迪,曾任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1983年離休後享受副省級待遇。
子女:李林、李森、李景明、李端陽、李曉景

所獲榮譽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1982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人物評價

中國十大大將之一的陳賡:“作為一個有戰略眼光的指揮員的李成芳同志已經成熟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委員李聚奎國防科工委政委劉有光昆明軍區副政委胡榮貴:“在解放戰爭時期,李成芳的全部時間都是在指揮崗位上度過的,他轉戰南北,身經百戰,成為我軍不可多得的將才。”
新華社:“李成芳同志是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鄂豫皖地區三次反“圍剿”作戰和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認真執行黨的指示,積極發展抗日武裝。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豫西、鄭州、淮海等重大戰役,戰績卓著。全國解放以後,他堅持從嚴治軍,為加強部隊建設作出了貢獻。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地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他作風正派,團結同志,艱苦樸素,聯繫民眾,嚴守黨紀,不計較個人得失,保持了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 ”(《人民日報》1984年2月12日)

後世紀念

《深深懷念李成芳》
《青山無古今——紀念李成芳百年誕辰》
《憶李成芳同志》(李聚奎 劉有光 胡榮貴)
《陳賡兵團名將傳奇》之二(將星燦爛)(周希漢、李成芳、秦基偉、陳康、查玉生、向守志、周學義、廖運周、崔建功、徐其孝等傳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