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正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通江
- 出生日期:1917年
- 逝世日期:2000年
- 職業:軍人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三級八一勳章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二級解放勳章
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人物經歷,參加紅軍,攜手長征,抗大學習,英勇抗戰,平原征戰,解放之後,人物成就,家庭成員,家鄉助學,
人物經歷
參加紅軍
何正文1917年生於四川省通江縣板橋口鄉貧苦家庭,不滿8歲給地主打零工,讀過兩年半私塾。 1932年的一天,何正文的家鄉來了紅軍,一位手拿望遠鏡的紅軍問何正文多少歲 ?何正文答15歲,那位紅軍大笑:我比你大12歲,該是你大哥哥。他給何正文講 了不少革命道理,令何正文激動不已,夜不能寐。第二天,何正文參加了紅軍, 編入紅四方面軍73師獨立營,後來他才知道這位大哥哥是王樹聲。何正文在紅軍 半年升為班長、排長。73師擴編為紅31軍時,任92師276團排長,在戰鬥中負傷, 傷愈後任紅31軍軍部手槍營排長、副連長。
攜手長征
1936年2月紅四方面軍西進翻越夾金山時,因雪山氣候嚴寒,何正文體力不支昏倒在雪坑裡,被指導員胥光義和戰友們救起,走過了夾金山。緊接著翻越黨嶺山, 夜宿零下二叄十度的半山腰。第二天爬雪山時,指導員胥光義由於過度疲勞陷進了雪窩裡,自己無力爬出來,何正文率學員把他救了起來。何正文與胥光義互相救援的動人事跡,一時傳為佳話。
抗大學習
1935年何正文到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學習,因在校期間工作出色,引起紅軍大學校長劉伯承的注意,劉伯承專門聽取了何正文關於連隊工作的意見,給了他不少教誨。抗日戰爭期間,何正文先給129師副師長徐向前當參謀。他一度改名何化一 。有一次劉伯承找他談話,問他“你不是叫何正文嗎?為什麼改名叫何化一呢? ”何正文回答說:“當兵打仗嘛,要文乾什麼,就改了。”劉伯承聽了認真地說 :“工農幹部必須重視文化學習,沒有文化是乾不好革命的。”劉伯承多次找他 談話,關心他的學習,指定他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三本書 ,要求他寫正楷毛筆字、做日記、寫總結。在劉伯承的教導下,何正文成為太行 山區四位出類拔萃的參謀之一。
英勇抗戰
畢業後何正文擔任游擊縱隊大隊長、129師隨營學校連長 、副營長、營長、團參謀長。1942年5月中旬,在粉碎日軍對太行、冀南等抗日根 據地進行的夏季大掃蕩戰役中,他率該團一營三連李長林排在十字嶺節節阻擊敵 人,掩護彭德懷、羅瑞卿等首長和最後一批總部人員轉移。他們在八路軍左權副 參謀長的指揮下邊打邊撤,不幸左權英勇犧牲。後擔任軍分區參謀長、軍分區副 司令員。
平原征戰
解放之後
文革期間,何正文過了 六年“黑幫”生活,被批鬥200餘次仍剛直不阿。1973年何正文奉調總參謀部,1 974年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負責全軍的軍事訓練、防化部隊建設和外 事工作,主持全軍參謀長教導隊集訓,1975年親任全軍教導隊長集訓隊隊長,知名度漸高。他在軍事訓練工作中加強了部隊基礎訓練,組織了野營拉練,注重夜 戰、近戰訓練。
1980年負責全軍體制編制、武器裝備、正規化建設、民兵、預備役工作。 1982年精簡整編,何正文牽頭擬制了叄總部機關人員精簡18.2%的方案,鄧小平閱後批示:這個方案不是比較令人滿意的方案。但可作為第一步進行,以後再進一 步研究。何正文為提出了一個不能使統帥滿意的方案感到內疚。
何正文1985年退居二線。2000年9月29日,何正文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人物成就
抗日戰爭時期,任游擊隊大隊長,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學校連長、副營長兼主任教員,騎兵團參謀長,隨營學校訓練科科長,三八五旅司令部隊訓股長,七六九團參謀長,太行軍區第二、第五軍分區參謀長,第六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是全國政協第六屆四次會議常委,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
家庭成員
妻子:萬玲(萬里的妹妹)
兒子:何協定
兒子:何凡
兒子:何平安
女兒:何妮妮
家鄉助學
何正文將軍在他彌留之際,仍念念不忘家鄉的父老鄉親們。走了以後,家人就想為家鄉做一件事,幫助家鄉人民,2004年6月1日,何正文將軍的家人向學校捐資45萬,加上多方籌集的50萬元,歷時1年,新修了12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拆除了舊房,擴建、硬化運動場……2005年,為了懷念將軍,答謝其家人,縣鄉政府決定將板橋口鄉中心國小更名為“正文國小”。從2010年起,何正文的家人每年都會拿出部分資金,獎勵學校的優秀學生和教師。萬里還為國小題了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