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學院

世界科學院

世界科學院,也稱“開發中國家科學院”,原名“第三世界科學院”,簡稱TWAS(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於1983年11月10日,總部設在義大利的里雅斯特,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科學研究。由巴基斯坦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卜杜勒·薩拉姆(Abdus Salam)倡議創建。現任院長為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Quarraisha Abdool Karim)。

世界科學院院士一般從開發中國家的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已開發國家的科學家中選舉產生。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世界科學院院士1302人,分布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學、醫學、工程科學、社會和經濟學等十大領域。

2012年9月21日,開發中國家科學院(TWAS)理事會在第23屆院士大會上決定將TWAS更名為世界科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科學院
  • 外文名: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 成立時間:1983年11月10日
  • 機構地址:義大利的里雅斯特
  • 簡 稱:TWAS
  • 原名:第三世界科學院
  • 又名:開發中國家科學院
  • 現任院長: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
  • 倡議者:阿卜杜勒·薩拉姆
發展歷史,機構簡介,機構性質,機構宗旨,職能與任務,經費來源,增選院士,TWAS科學獎,評選南方優秀中心,TWAS獎學金項目,院士大會,附屬機構,中國與世界科學院合作概況,TWAS獎中國獲獎名單,中國院士,

發展歷史

世界科學院(TWAS)成立於成立於1983年11月10日,總部設在義大利里雅斯特,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科學研究。世界科學院院士一般從開發中國家的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已開發國家的科學家中選舉產生。
世界科學院致力於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科研活動,鼓勵對開發中國家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研究和發展,促進開發中國家科技人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提高開發中國家科學家的科研水平,培養未來一代有前途的科學家,進而推動開發中國家基礎科學和套用科學的蓬勃發展。
2012年9月21日,世界科學院(TWAS)第23屆院士大會落下帷幕。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當選為新一任TWAS院長。開發中國家科學院(TWAS)理事會決定TWAS將更名為世界科學院。
2022年11月21日至24日,世界科學院(TWAS)第16屆學術大會暨第30屆院士大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浙江杭州召開。在大會上,TWAS宣布了新一屆理事會成員。來自南非的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Quarraisha Abdool Karim)當選世界科學院(TWAS)院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當選TWAS副院長。

機構簡介

世界科學院官員由院長、5名副院長、秘書長和司庫組成。科學院官員和選自院士的5名代表組成理事會,每屆任期3年,可連任一屆。理事會協調和監督世界科學院的工作,每年召開一次全體院士會議。近年來,在TWAS的倡導下,成立了第三世界科技組織網路(TWNSO)和第三世界婦女科學組織(OWSD)。這兩個組織的秘書處均掛靠在TWAS秘書處。此外,TWAS設有院士資格評審委員會和評獎委員會。

機構性質

世界科學院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

機構宗旨

世界科學院致力於幫助提高第三世界科學家的水平,培養未來一代有前途的科學家,從而推動第三世界基礎科學和套用科學的蓬勃發展。

職能與任務

1、承認、支持和促進第三世界科學家形成的高技術 研究中心。
2、促進第三世界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科學家之間的交往。
3、提供有關第三世界的科學意識和信息,並對此予以支持。
4、鼓勵對第三世界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發展。
5、出版有關第三世界科學、技術和發展的出版物。

經費來源

世界科學院經費主要來自義大利政府、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捐助,並收受國家或國際的、公共或私人的、政府或非政府組織及個人提供的捐款。禮品、遺產、信託基金以及任何服務酬金。

增選院士

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選自開發中國家科學院、國家研究理事會、大學和科研計畫以及已開發國家的科學組織。他們有的祖籍在開發中國家,有的居住在已開發國家,均為開發中國家的科學發展作出了貢獻。TWAS每年增選新院士45-50名左右,先由2名TWAS院士書面提名(年齡限69歲),於當年3月31日將推薦表傳送TWAS總部。

TWAS科學獎

世界科學院(TWAS)科學獎設立農業、生物、醫學、化學、工程、地學、數學、物理八個獎項。每年從申報者中進行評選。獲獎者可獲得一枚獎章(鑄有獲獎者的主要貢獻)和一萬美元獎金,旨在對開發中國家科學家作出高水平的科學研究給予支持和認同,並將其研究成果推廣套用於人類的福利事業和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科學發展。TWAS增設了的里雅斯特獎、薩拉姆科技獎、講演獎、拉奧獎以及青年科學家獎,以鼓勵那些開發中國家的學者和決策者在各自學科領域取得的貢獻。

評選南方優秀中心

為加強開發中國家之間的交流,世界科學院(TWAS)在開發中國家評選出120多個研究單位作為其優秀中心,20多個研究單位作為其高級研究中心,為開發中國家的年輕人員提供從事合作研究和參加高級培訓的場所。在該計畫下,TWAS每年從眾多申請人中評選出20-30名科學家到優秀中心短期合作,並規定可在三年內選擇到優秀中心兩次(每次2至3個月)。

TWAS獎學金項目

為促進開發中國家科學家之間的交流,世界科學院(TWAS)先後與中國巴西墨西哥印度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簽署聯合培養博士生、博士後和高訪學者項目。自2004年,中國科學院每年接收開發中國家學者50名,包括20名博士生、15名博士後和15名高訪學者。截止2011年,共接收了348名學者,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院士大會

在義大利世界科學院(TWAS)總部以外國家召開的TWAS大會包括:1987年第二屆TWAS大會(中國);1990年第三屆TWAS大會(委內瑞拉);1992年第四屆TWAS大會(科威特);1995年第五屆TWAS大會(奈及利亞);1997年第六屆TWAS大會(巴西);1999年第七屆TWAS大會(塞內加爾);2002年第八屆TWAS大會(印度);2003年TWAS第14屆院士大會(中國);2005年TWAS第16屆院士大會在埃及亞歷山大舉行;2006年TWAS第17屆院士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2008年TWAS第19屆院士大會在墨西哥舉行;2009年TWAS第20屆院士大會在印度舉行;2010年TWAS第21屆院士大會在南非舉行。

附屬機構

1、開發中國家婦女科學組織(OWSD)成立於1993年,旨在促進女性科學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代表和領導地位,推動婦女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現有3000多名會員和30多個機構成員,代表90多個國家和地區。
2、國際科學院組織(InterAcademy Panel,IAP)成立於1993年,目前有會員100多個,代表全球所有優秀的科學院。每年舉行兩次執行委員會會議,每三年召開一次大會。IAP的宗旨是組織各國科學院從科學角度討論全球關注的問題,通過與已開發國家科學院的協作,推動年輕的科學院,尤其是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等國科學院的影響力。近年來,IAP聯合其他國際組織主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出版IAP科學報告等活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
3、國際醫學科學院組織(IAMP)成立於2000年5月,是獨立的國際性論壇組織,由國際上的醫學科學組織、科學院或工程院的醫學部組成,旨在從科學的視角討論全球性的衛生問題,向有關國際組織和政府提供諮詢,組織召開各類學術研討會,發表聯合聲明,以促進全世界,特別是開發中國家衛生研究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與世界科學院合作概況

作為發展中的大國,中國政府一貫重視與世界科學院(TWAS)的交流與合作。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代表中國政府參與TWAS的全部活動。1986年該國際組織在中國科學院設立TWAS北京辦公室。
1987年10月,TWAS第二屆院士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等出席了大會開幕式並致辭,鄧小平親切會見了TWAS第一任院長薩拉姆教。同年,中國科學院與TWAS聯合創立了“中國科學院南南合作基金”。
2003年10月,TWAS第十四屆院士大會、第九屆學術大會暨建院二十周年紀念大會又一次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出席了大會開幕式。這兩次大會的成功舉行,對於推動開發中國家科技人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開發中國家科技發展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增進人民之間的友誼均發揮了作用。
為了推動與各區域間的合作,提升TWAS在區域和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TWAS於2003年在中國科學院設立東亞、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辦公室。2004年,中國科學院與世界科學院(TWAS)簽署聯合培養博士生協定,並設立了CAS-TWAS獎學金資助計畫,旨在為開發中國家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根據協定,中國科學院每年接收來自開發中國家的50名獎學金獲得者。截至2011年,中國科學院利用南南基金,已接收CAS-TWAS獎學金獲得者348名。這些學者分別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他們中已有若干人當選為TWAS青年通訊(TWAS Young Affiliates)院士;有些人擔任了國家氣象局的局長、大學校長等職務。
為了支持世界科學院(TWAS)的發展,中國先後於1994年、1996年和2002年由科技部代表中國政府向TWAS分別捐款10萬美元、40萬美元和50萬美元。

TWAS獎中國獲獎名單

獲獎人員/單位(部分)
獲獎領域
獲獎年份
TWAS數學獎
1985
TWAS物理獎
1986
TWAS化學獎
1987
TWAS數學獎
1990
TWAS生物獎
1992
TWAS物理獎
1993
TWAS數學獎
1993
地理所
TWNSO農業獎
1993
TWAS化學獎
1994
TWAS物理獎
1996
矽酸鹽所
TWNSO技術獎
1996
講演獎
1997
生態所
TWNSO農業獎
1998
TWAS物理獎
1999
路甬祥
講演獎
2000
TWNSO技術獎
2000
張偉平
TWAS數學獎
2000
張福綏
TWNSO農業獎
2000
白春禮
講演獎
2002
王志珍
生物獎
2002
傅廷棟
農業獎
2003
李愛珍
工程科學獎
2004
龍以明
數學獎
2004
朱日祥
地學獎
2005
楊煥明
生物獎
2005
王恩哥
物理獎
2005
路甬祥
薩拉姆科技獎
2006
李家洋
講演獎
2006
支志明
化學獎
2006
饒子和
的里雅斯特獎
2006
張傑
物理獎
2007
李振聲
講演獎
2009
趙東元
化學獎
2008
孫繼敏
地學獎
2008
萬立俊
化學獎
2009
高鴻鈞
物理獎
2009
賀林
生物獎
2009
薛其坤
物理獎
2010
楊丹
化學獎
2010
江雷
化學獎
2011
吳福元
地學獎
2011
李靜海
講演獎
2012

中國院士

1987年:孫鴻烈趙忠賢
1989年:孫樞白志東
1992年:張存浩李家明
1996年:田昭武陳學俊
1997年:白春禮李大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