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創天

陳創天

陳創天(1937.2.18-2018.10.31),男,出生於浙江奉化斗門頭,材料科學專家。現任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3年9月,陳創天首次向國外同行報告BBO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能,引起國際雷射界的關注。曾獲第三世界科學院化學獎、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之一——Laudise獎等獎項。

陳創天主要從事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研究和發展。1976年提出了晶體非線性光學效應的陰離子基團理論,解釋了各種主要類型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結構與性能相互關係,並對探索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018年10月31日,陳創天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創天
  • 外文名:C. T. Chen
  • 別名:陳創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奉化市
  • 出生日期:1937年02月18日
  • 逝世日期:2018年10月31日 
  • 職業:材料科學專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提出晶體非線性光學效應的陰離子基團理論
    合作發明了被譽為“中國牌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晶體BBO、LBO
  • 代表作品: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KBe2BO3F2的研究進展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科學研究,科研項目,人才培養,主要作品,獲獎記錄,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2月18日,陳創天出生在浙江省奉化市大橋鎮斗門頭村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新中國成立後,陳創天全家遷至遼寧省瀋陽市,1954年考入瀋陽二中。
1956年8月,陳創天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專業,跟隨眾多名師,其中黃昆教“固體物理”和“固體理論”,王竹溪教“熱力學”和“統計物理”,郭敦仁教“特殊函式”,褚聖麟教“原子物理”,胡寧教“場論”。
1962年,陳創天前往中國科學院福州市的華東物質結構研究所(現為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在盧嘉錫的指導下開始為期3年的化學學習,並且自學結構化學量子化學等知識。
1965年,陳創天選擇非線性光學材料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係作為研究方向,並得到盧嘉錫的支持。陳創天採用量子化學方法,對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結構與非線性光學效應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了大量的理論計算,以及理論推導工作,首先算出了鈦酸鋇晶體的非線性係數,隨後又算出其他一些晶體的非線性光學係數。
1968年,陳創天提出,非線性光學效應是一種局域化的效應,是組成晶體的基本結構單元———陰離子基團的微觀倍頻係數的幾何迭加,陰離子基團的微觀倍頻係數可以通過陰離子基團的局域化、量子化學軌道波函式,通過二級微擾理論算出來。即國際上著名的非線性光學效應的陰離子基團理論。
1977年,陳創天被盧嘉錫任命為非線性光學材料探索組組長。陳創天根據非線性光學效應的陰離子基團理論模型,開展了理論計算、結構選型、系統的固態化學合成、粉末倍頻效應測試、單晶生長等實驗工作。
1978年,陳創天開始結構選型。基於自己的“非線性光學效應的陰離子基團理論”,陳創天決定做紫外光譜區的非線性光學晶體。
1979年,陳創天開始在硼酸鹽化合物體系中探索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發現(B3O6)基團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探索新一代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基本結構單元,並且發現了以(B3O7)基團為基本結構單元的LiB3O5(簡稱LBO)晶體和以(BO3)基團為基本結構單元的KBe2BO3F2(KBBF)等。
1978年,陳創天組織力量,對硼酸鋇體系的相關係和晶體生長展開研究。
1980年,陳創天的研究組確定了所發現的具有很強非線性光學效應的硼酸鋇化合物是低溫相偏硼酸鋇,其化學分子式為β—BaB2O4,簡稱BBO。
1983年9月,陳創天首次向國外同行報告BBO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能,引起國際雷射界的關注。
1987年,陳創天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並生長出第二塊“中國牌”非線性光學晶體LBO
199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98年,陳創天被調至中國科學院新成立的理化技術研究所,負責組建中國科學院北京人工晶體研究發展中心。
2010年,陳創天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訪問,並與科研人員就晶體材料的研究和發展的過去與將來方向進行了座談。
2002年,陳創天研究組研製出新型晶體器件———氟硼鈹酸鉀稜鏡耦合裝置。
2003年,陳創天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3月20日,中科院物理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陳創天研究組和中外合作者利用中國自主研製的國際上第一台真空紫外雷射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在高溫超導體中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成果,觀察到了一種新的電子耦合模式。
2011年10月14日,陳創天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成,中國矽酸鹽學會晶體生長與材料分會秘書長王繼楊一行到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調研,共同商討2012年安光所承辦第十六屆全國晶體生長與材料學術會議(CCCG-16)的相關事宜。
2013年8月14日,陳創天獲得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之一——Laudise獎。這是中國科學家獲得的首個國際晶體生長協會最高獎。
2015年9月16日,陳創天捐款100萬人民幣,設立神經病學研究基金,用於資助神經內科學研究。

主要貢獻

科學研究

陳創天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光電功能晶體材料。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 晶體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2. 功能晶體材料的分子設計;3. 新型非線性光學和電-光材料探索與生長;4. 晶體光學性能測試與器件設計研究;5.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套用。
陳創天提出的“晶體非線性光學效應的陰離子基團理論”在國內外學術界得到高度評價,已被國內外的同領域科學家逐漸接受並成功地用於指導新型非線性光學材料的探索研究。他領導的研究組和合作者一起相繼發明了被譽為“中國牌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晶體BBOLBO
2007年,陳創天與相關研究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Ti:Sapphire雷射的4倍頻、5倍頻輸出(200nm-170.0nm)和Nd:YVO4雷射的6倍頻輸出(177.3nm),並獲得14mW的平均功率輸出。Nd:YVO4雷射的6倍頻光源已成功的套用於超高解析度光電子能譜儀,並首次直接觀察到超導體超導態時的超導能隙。

科研項目

陳創天是國家“973”計畫項目(2006-2010)“光電功能晶體結構性能、分子設計、微結構設計與製備過程的研究”的課題負責人以及“深紫外全固雷射源前沿裝備自主研製工程”重大專項項目(2006-2009)的首席科學家。

人才培養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98年至2002年期間,陳創天共培養2名學生獲得博士後學位,4名學生獲得博士學位,基本情況如下:
【王國富】 學位類別:博士後 ;授予學位日期 2002年04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YVO4和Nd:YVO4晶體的生長工藝研究
【蔣捷】 學位類別:博士後 ;授予學位日期 1999年03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學位論文: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GdCOB和YCOB的倍頻係數測試和有效倍頻係數的理論計算
【林哲帥】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 2001年11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學位論文:非線性光學晶體光學性質計算的理論研究
【戚華】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 2001年04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學位論文:新型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SBBO族化合物研究
【吳喜泉】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 1999年08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學位論文:大截面低溫相偏硼酸鋇晶體生長
【葉寧】 學位類別:博士 ;授予學位日期 1998年08月01日; 授予學位單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學位論文:紫外無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的設計與探索

主要作品

1. C. T. Chen, Y. C. Wu, A. D. Jiang, B. C. Wu, G. M. You, New Nonlinear-optical Crystal: LiB3O5, J. Opt. Soc. Am.B, 1989, Vol. 6 (4), 616-621
2. C. T. Chen, Y. B. Wang, B. C. Wu, K. C. Wu, W. L. Zeng and L. H. Yu,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n Ultraviolet-transparent Nonlinear Opitcal Crystal Sr2Be2B2O7, Nature, 1995, Vol. 373, 322-324
3. C. T. Chen, J-H. Lu, T. Togashi, T. Suganuma, T. Sekikawa, S. Watanabe, Z-Y. Xu, J-Y. Wang,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form a KBe2BO3F2 crystal in the deep ultraviolet, Opt. Let. 27(8), 637-639(2002)
4. C.T.Chen,T.Kanai,X.Y.Wang,Yzhu and S.Watanabe,Opt.Lett33(3),282-284(2008)
5.H. W. Huang, J. Y. Yao, Z. S. Lin, X. Y. Wang, R. He, W. J. Yao, N. X. Zhai, C. T. Chen*, NaSr3Be3B3O9F4: A Promising Deep-Ultraviolet Nonlinear Optical Material Resulting from the Cooperative Alignment of the [Be3B3O12F]10− Anionic Group,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9141–9144

獲獎記錄

科學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3----Laudise獎----獲獎
2007----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獲獎
1990----中科院發明一等獎LBO晶體獲獎
1990----工業技術成就獎----獲獎
1989----美國十大光電子產品獎----獲獎
1989第一屆陳嘉庚物質科學獎----獲獎
1987----美國十大光電子產品獎----獲獎
1987----第三世界科學院化學獎----獲獎
1986----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獲獎

社會任職

現任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人工晶體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曾任國家“973計畫”項目(2006~2010年)“光電功能晶體結構性能、分子設計、微結構設計與製備過程的研究”課題負責人,“深紫外全固態雷射源前沿裝備自主研製工程”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2006~2010年)。

人物評價

陳創天院士40多年的科研工作,我們看到的是中國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發展史,感受的是他對於自己理想與信念始終如一想執著與堅守。以及以他為代表的這么一個群體面對困難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他的創新點亮民族之光。《科學中國人》期刊)
陳創天的經歷不能複製,但做科學研究不能功利主義,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須要做到的,我想這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一點。《中國科技史雜誌》陳崇斌)
長達半世紀的科研生涯中,儘管遇到種種困難,陳創天院士從來沒有改變過不斷求索的科研之心,長達半世紀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生涯中,他淡泊名利、銳意進取、嚴謹治學。在這紅歌唱響的時刻,讓我們向陳創天這些為了祖國創新事業鞠躬盡瘁科研者們高歌一曲! 《祖國》雜誌侯潔,李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