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44年2月10日(民國三十三年),石耀霖出生於廣西桂林市。
20世紀50年代初,石耀霖來到北京,先在福綏鏡國小上學後,1955年進入北京四中學習,1961年高中畢業並考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地球物理專業。據《四中校友》報和科大的校友回憶,他在中學、大學均是班上年紀最小、學習成績排第一的學生。
1966年,畢業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因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暫未分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學術期刊全部停刊的狀況下,他和夥伴們一起創辦了《地震戰線》雜誌,並請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了刊頭,這一刊物後來演變為今天的《地震》,刊名仍然沿用了郭沫若的題字。
1968年至1978年,在地質礦產部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工作10年。
1978年恢復高考和招收研究生,石耀霖考上了
北京大學地質系王仁的研究生。他是文革後首屆研究生。
1980年考上公派留學生,於1986年獲得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博士學位。
1988年3月,海外留學8年的石耀霖結束了在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博士學習和博士後研究工作,舉家回國,帶領一些研究生開始
地球動力學的
數值模擬研究。當時,基礎科學領域的研究不容易獲得經費支持,加之難以與企業合作開展橫向研究,石耀霖地球動力學的科學研究工作舉步維艱。
1989年,石耀霖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第一筆資助,獲得資助的課題是“青藏高原動力學和熱演化的三維數值模擬”。在這筆經費的資助下,石耀霖對青藏高原熱演化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提出了藏南熱殼冷幔和藏北冷殼熱幔的新見解。從這個項目開始,石耀霖在國內的科研工作順利開展起來。
2001年,石耀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3年,
SARS危機不期而至。石耀霖促使“SARS流行病傳播的系統動力學機率模型及套用”課題提出,並成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基金資助。他把地球動力學研究中的一種思想方法,即把流體力學中巨觀偏微分方程和微觀分子動力學方法相結合,套用於SARS的傳染病學研究,成功建立了SARS傳播機率模型,通過大量的計算,不是簡單地對未來發病人數作一個預報,而是了解發展趨勢的平均、最佳、最壞各種情況出現的機率,以及計算不同時段對疫情不同力度控制會如何影響疫情的發展。在國際刊物正式發表SARS傳染病模型20天后,石耀霖也在中國的《科學通報》上發表了自己的文章。石耀霖稱:“我們的模型還可以預測謠言的傳播速度,但我們沒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他主要還是把該模型用於地球科學研究。
人物成就
科學貢獻
石耀霖長期從事
地球動力學基礎研究工作。他將地質學、
地震學及比較
行星學有機聯繫起來,考慮變形、孔隙流體和熱傳遞複雜耦合作用,從而在地球動力學定量化模擬中取得了突出成績,開拓了地熱構造學研究方向。在
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研究中對區域地熱特徵形成機理,特別是印度板塊俯衝剪下生熱和藏北熱鬆弛作用作了定量化解釋。對大別-蘇魯古老超高壓變質帶和紐西蘭現今陸殼俯衝帶進行了比較研究,指出
二維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俯衝洋殼攜低密度陸殼窄條俯衝到超高壓變質深度的三維動力學模型,並探討了P-T-t軌跡形成的控制條件。從事
構造運動、
孔隙流體流動和
熱傳遞耦合過程的熱模擬,開拓了地熱構造學研究方向。
石耀霖豐碩的科學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地球動力學研究中開拓地熱構造學研究方向
他在80年代就提出地熱構造學的研究思想:通過對熱痕跡的地球物理反演研究地球動力學過程的思想,開拓了一個新的
岩石圈動力學過程的途徑。他是中國最早把有限元方法套用於地質學的研究者之一,他對有限單元數值計算方法做了多種改進,有效地實現了在複雜地質條件下,將以上思想運用於多種地質過程和區域問題研究中,在該研究方向上取得了開拓性成果。
率先開展地球動力學中變形、熱傳遞和孔隙水流動耦合問題的定量模擬
會聚板塊邊界是地質過程中最重要最複雜的部位之一,其研究是國際地學研究的一個重點。石耀霖率先開展板塊會聚邊界水、熱、變形
耦合問題的定量模擬。石耀霖對盆地沉積、壓密、孔隙水流動和熱演化歷史,及TTI值和成油視窗計算也進行了一系列基礎研究工作,特別側重整體構造格局對盆地演化的影響。他還就此方向問題糾正了傳統教科書中將水熱效應看作高孔隙水壓主要成因的錯誤。
地震活動性和地震預報研究中的理論探討
中國在
地震預測方面進行過大量觀測和實踐,為充分利用和認識這些豐富資料,石耀霖在統計地震學、大陸地震的非線性
地球動力學模型、考慮
擴容和孔隙水流動的地震前兆物理機制模擬等方面開展了多種理論研究。這些工作有助於客觀定義異常、科學評價預報結果、克服經驗預報中一些主觀因素、推進中國地震預報與世界有關科研的對話和交流。他曾被邀請到第二屆國際統計地震學國際會議上作”關於中國地震預報及其評估”的特邀報告,受到不同觀點學者的肯定。
地球動力學中計算方法的改進
石耀霖在國內地學界引入和推廣了遺傳算法,首次提出
遺傳算法—有限單元法的偏微分方程逆問題求解方法,從而實現了從地應力觀測資料對邊界條件、下地殼對上地殼拖曳力、地形擴展力和介質力學性質的非線彈性反演。石耀霖發展了將迎風法和變格線技術混合運用的計算技術,首次進行了P-T-t軌跡的二維熱模擬及其他一系列地球動力學和熱模擬計算。他進一步發展了存在全地幔對流和分層地幔對流的混合對流條件下地球熱演化歷史研究的參量化模型,並用於比較行星學的研究,填補了中國這方面的空白。
跨學科開展SARS傳染病動力學研究
2003年SARS期間,石耀霖急國家之所急,從零開始研究
傳染病動力學問題。提出了有特色的隨機模型。國際上關於SARS傳播動力學的文章發表不久,他的成果也在中國的《科學通報》上發表。他的研究表明:及時採取控制措施對控制
SARS傳播有決定性意義。
開拓高性能計算在地球動力學中套用的新領域
2003年,石耀霖在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組建了計算
地球動力學實驗室,2010年被批准為:中國科學院計算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目前開展了地球動力學中千萬格線量級的有限單元法計算,在地球整體及區域研究中,在地幔對流、岩石圈變形和應力、
地震波和海嘯波傳播等多方面開展了並行計算,並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論文著作
石耀霖共發表論文200餘篇,SCI引用500餘次。
文獻名稱 | 文獻時間 | 文獻類型 |
金星非單調冷卻熱演化歷史分析 | 2007-1-1 | 期刊論文 |
用有限單元法研究曾侯乙編鐘雙音激發過程 | 2007-1-1 | 期刊論文 |
Toward an automated parallel computing environment for geosciences | 2007-1-1 | 期刊論文 |
Tsunami hazards along Chinese coast from potential earthquakes in South China Sea | 2007-1-1 | 期刊論文 |
Modeling of Tibetan dynamic deformation with a ductile lower crust | 2006-1-1 | 期刊論文 |
Lithospheric thickness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 | 2006-1-1 | 期刊論文 |
中國大陸及鄰區構造應力場成因的研究 | 2006-1-1 | 期刊論文 |
最佳化地球三維有限元計算格線的一種方法 | 2006-1-1 | 期刊論文 |
利用載荷減少引起的湖底變形探討西藏古大湖演變史 | 2006-1-1 | 期刊論文 |
中國大陸岩石圈厚度分布研究 | 2006-1-1 | 期刊論文 |
人才培養
據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90年至2003年期間,石耀霖培養的碩士、博士共8名,情況如下:
論文題名
| 作者
| 指導老師
| 學位
|
古老大別-蘇魯超高壓變質帶與現今紐西蘭陸殼俯衝帶的比較研究
| 范桃園
| 石耀霖
| 博士
|
大陸強震的動力學模型及其在地震活動性研究和地震預測中的套用
| 李麗
| 石耀霖
| 博士
|
桐柏-大別造山帶地球動力學模型及高壓超高壓變質岩P-T-t軌跡正演
| 劉嶸
| 石耀霖
| 博士
|
遺傳有限單元反演法及在影響中國構造應力場因素分析中的套用研究
| 安美建
| 石耀霖
| 碩士
|
板內地震非線性動力學模型研究
| 李麗
| 石耀霖
| 碩士
|
大陸地震活動帶的非線性動力學模型研究
| 耿魯明
| 石耀霖
| 碩士
|
青藏高原岩石圈動力學與地熱構造、熱演化關係的研究
| 朱元清
| 石耀霖
| 博士
|
孕震過程中岩石膨脹、斷層蠕動及其地震前兆效應的數值模擬研究
| 張永仙
| 石耀霖
| 碩士
|
社會任職
國際刊物《Tectonophysics》編委,《地球物理學報》、《地震學報》、《力學學報》、《地質力學學報》等刊物編委,《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副主編,IASPEI(國際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聯合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地震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力學學會地球動力學專業組負責人
獲獎記錄
1993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教師
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
2001年獲中國科學院“華為優秀研究生導師獎”
2003年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榮譽獎”
2007年獲國家五部委頒發的”全國地震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人物評價
年近古稀的石耀霖,身材魁梧健壯,說起話來卻斯文儒雅。作為教師,他為人師表,成為了學生的楷模;作為研究地球的科技人員,他因開創性的研究,躋身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列,被譽為為地球“把脈”的科學家。
(廣西新聞網甘秋亮)石耀霖先生治學嚴謹,淡泊名利,為人正派,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竭力提攜年輕人,指導他們走向世界科技前沿。他將自己進行科學研究的許多源程式都免費提供給同行和學生,多次將自己從國外帶回來的實驗設備、軟體、原版資料等與同行共享。他寬闊的胸懷、深厚的科學素養贏得了師生的廣泛尊敬和讚譽。(《地震》雜誌編輯部朱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