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設立宗旨,歷屆主題,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紀,歷屆主辦城市,80年代,90年代,21世紀,歷年活動,2024年,2023年,2022年,2021年,2019年,2018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各國舉措,其它相關信息,冰川消融影響,各地節日行動,十大環境問題,
發展歷史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的環境污染與
生態破壞 日益嚴重,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漸為
國際社會 所關注。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
瑞典 首都
斯德哥爾摩 舉行第一次
人類環境會議 ,通過了著名的《
人類環境宣言 》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畫”,提出“為了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口號。這是
人類歷史 上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
出席會議的113個
國家和地區 的1300名代表建議將大會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中國代表團積極參與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並在會上提出了經周恩來總理審定的中國政府關於環境保護的32字方針:“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民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屆
聯合國大會 根據斯德哥爾摩會議的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確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要求
聯合國機構 和世界各國政府、團體在每年6月5日前後舉行保護環境、反對
公害 的各類活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也在這一天發表有關世界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
1972年6月5日~16日,聯合國在
瑞典 首都
斯德哥爾摩 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標誌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出席會議的國家有113個,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團外,還有民間的科學家、學者參加。會議討論了當代世界的
環境問題 ,制定了對策和措施。會前,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秘書長莫里斯·夫·斯特朗委託58個國家的152位科學界和知識界的知名人士組成了一個大型委員會,由雷內·
杜博斯 博士任專家
顧問小組 的組長,為大會起草了一份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這次會議提出了響遍世界的環境保護口號:只有一個地球!會議經過12天的討論交流後,形成並公布了著名的《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 》(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簡稱《
人類環境宣言 》)和具有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畫”,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後代共同努力。
《
人類環境宣言 》提出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引導和鼓勵全世界人民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
人類環境宣言 》規定了人類對環境的權利和義務;呼籲“為了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而保護和改善環境,已經成為人類一個緊迫的目標”;“這個目標將同爭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經濟與
社會發展 這兩個既定的基本目標共同和協調地實現”;“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和後代而努力”。會議提出建議將這次大會的開幕日這一天作為“世界環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屆
聯合國大會 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建議,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讓世界各國人民永遠紀念它。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要在每年的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2005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
許多國家、團體和人民民眾在“世界環境日”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宣傳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同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發表世界環境狀況年度報告書,並採取實際步驟協調人類和環境的關係。世界環境日,象徵著全世界人類環境向更美好的階段發展,標誌著世界各國政府積極為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做出的貢獻。它正確地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
環境問題 的認識和態度。1973年1月,聯合國大會根據人類環境會議的決議,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設立環境規劃理事會(GCEP)和環境基金。環境規劃署是
常設機構 ,負責處理聯合國在環境方面的日常事務,並作為
國際環境 活動中心,促進和協調聯合國內外的環境保護工作。
設立宗旨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
瑞典 首都
斯德哥爾摩 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
人類環境宣言 》,並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
聯合國大會 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聯合國促進全球
環境意識 、提高政府對
環境問題 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這一天開展各項活動來宣傳與強調保護和改善
人類環境 的重要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在每年的年初公布當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並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發表環境狀況的年度報告書。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物種的共同家園,然而由於人類常常採取亂砍濫伐、竭澤而漁等不良發展方式,地球上
物種滅絕 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正使生態系統滑向不可恢復的
臨界點 ,如果地球生態系統最終發生不可挽回的惡化,人類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相對穩定的環境條件將不復存在。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世界環境日
歷屆主題 70年代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 ):
1974年: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 )
1975年:人類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Firewood)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為了兒童的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80年代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治
有毒化學品 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3年: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
能源利用率 (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 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青年、人口、環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世界環境日標誌
1986年:環境與和平(A Tree for Peace)
1987年:環境與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
保護環境 、
持續發展 、公眾參與(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警惕
全球變暖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90年代 1990年:兒童與環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只有一個地球--關心與共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家庭(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21世紀 2000年:環境千年,行動起來(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2001年:世間萬物,生命之網(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02年:讓地球充滿生機(Give Earth a Chance)
2003年:水--二十億人生於它!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責(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
2005年: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中國主題:人人參與 創建綠色家園
2006年:莫使旱地變為
沙漠 (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2006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
2008年:促進
低碳經濟 (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2009年: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中國主題:減少污染——行動起來
2010年: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Many Species. One Planet. One Future)
2011年: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Forests:Nature at Your Service)
2012年:
綠色經濟 :你參與了嗎?(Green Economy: Does it include you?)
2013年:思前,食後,厲行節約(think eat save )
中國主題:同呼吸,共奮鬥
2014年:提高你的呼聲,而不是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中國主題:向污染宣戰
中國主題:踐行綠色生活
2016年:為生命吶喊
2017年:人與自然,相聯相生(Connecting People to Nature)
2018年:塑戰速決(Beat Plastic Pollution)
2019年: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Beat Air Pollution)
(中國是2019年世界環境日主辦國,全球主場活動將在我國
浙江 省
杭州 市舉辦。)
2020年:“關愛自然,刻不容緩” /“自然為本“(Time for Nature)(此處不確定 ,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微博 號5月11日發布的微博,但5月5日微博主題是“生物多樣性”)
2021年:
生態系統恢復 (Ecosystem Restoration)
中國主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2年: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
中國主題:“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2023年:塑膠污染的解決方案。
中國主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2024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聚焦“土地修復、荒漠化和乾旱韌性”。
中國主題:“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歷屆主辦城市 80年代 90年代 1993 – 北京,中國
21世紀 2000 –
阿德萊德 ,澳大利亞
世界環境日
2002 –深圳,中國
2007 – 特羅瑟姆,挪威2008 –
惠靈頓 ,
紐西蘭 2009 – 墨西哥城,墨西哥2010 –
基加利 ,
盧安達 世界環境日 2008主題
2012 – 里約熱內盧,巴西
2015 – 義大利
2018–印度
2019-杭州,中國
2021-西寧
2022-瑞典
2023-象牙海岸
歷年活動 2024年 2024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辦,將通過多種形式展示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突出成就,培育弘揚生態文化,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各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2023年 2023年6月5日是第52個世界環境日,口號是“減塑撿塑”(BeatPlasticPollution)。
2023年6月5日,由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山東省政府聯合舉辦的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濟南舉行。活動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由1個主會場活動、1場論壇和N個配套活動組成。
2023年6月8日訊息,2023年“6·5世界環境日”,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論壇”線上舉行。
2022年 2022年2月2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2年六五環境日主題,主題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旨在深入宣傳貫徹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促進全社會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在共建
美麗中國 的同時進一步體現中國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作用。
2022年6月2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2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片——奔赴!
2021年 2021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和
青海省人民政府 共同舉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地點位於
青海 省會西寧。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19年 2019年5月31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片之一《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8年 2018年6月2日,由生態環境部宣傳
教育司 、聯合國環境署駐華
代表處 、北京市環保局、
中國消費者協會 聯合主辦的世界環境日環境藝術作品展覽在北京舉行。
2014年 聯合國在2014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首次線上發布公益動畫短片《綠》,旨在環境日之際引發公眾對綠色消費的思考。
《綠》短片由導演
杜家毅 執導,知名演員、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中國親善大使
周迅 獻聲,號召公眾在日常點滴中改變我們的
消費方式 和生活習慣,通過自身行為在最大程度上低碳減排,以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氣候變化及大規模城市化帶來的挑戰。
本次公益動畫短片的製作資金來自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和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 與聯合國合作的項目,旨在社區層面提升綠色消費意識。《綠》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在華發布的首個公益動畫短片,未來關注不同環保議題的更多動畫公益短片將陸續推出。
2013年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2013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思前,食後,厲行節約(THINK.EAT.SAVE)”,旨在倡導反對糧食浪費,減少耗糧足跡和
碳排放 ,使人們意識到糧食消耗方式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中國主題為“同呼吸 共奮鬥”,旨在釋放和傳遞建設
美麗中國 人人共享、人人有責的信息,倡導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個公民都應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切實履行好呵護環境的責任,自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 ,增強節約意識、
環保意識 、
生態意識 ,養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
消費模式 ,激發全社會持久的環保熱情,為改善
空氣品質 、實現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中國而奮鬥。
2012年 6月5日是第41個“世界環境日”,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綠色經濟,你參與了嗎?”而中國的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
世界環境日
多項舉措利好綠色消費
每年6月5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都會選擇一個成員國舉行“世界環境日”的紀念活動。活動上,會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及表彰“全球500佳”,並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
中國消費者對綠色消費已經不再陌生,而涉及國計民生的綠色消費也正在改變著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國家推出一系列利好綠色消費的相關政策,對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有著不小的影響。
2011年 世界環境日 2008主題
2011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主題旨在喚起
社會公眾 對環境與發展關係的清醒認識和自覺行動,強調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和公眾參與,號召全
社會行動 起來為可持續發展之路做出貢獻。
聯合國環境署確定世界環境日主題是“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forest:nature for your service)”,旨在配合聯合國國際森林年,強調森林的
生態價值 ,提高人們森林保護意識。中國主題在呼應世界主題
保護森林 和呵護綠色家園的同時,更加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大而緊迫的
戰略任務 ,呼籲人人行動起來,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共創綠色未來。建設生態文明是中國共產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
資源環境 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
戰略思想 和戰略任務。生態文明建設是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崇高事業,建設生態文明需要我們重新定位
人與自然的關係 ,使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實現
綠色轉型 。實現綠色轉型需要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加強環境治理和
生態建設 ,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家庭都成為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2010年 中國 ——為慶祝“六·五世界環境日”,以“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為主題的“2010高校環保藝術節”在北京舉行,以環保材料和生活回收物品為原材料的藝術作品,構思巧妙,充分體現了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本次活動由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指導,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 和環保部宣教中心支持,從2009年年底開始至2010年世界環境日,共徵集到100餘位新銳藝術家和高校藝術院系大學生的300多件作品。
歐洲 的主要慶祝活動在
瑞士 的
日內瓦 、
亞塞拜然 的
巴庫 和義大利的
熱那亞 等地舉行。此外,歐洲其他地方也將舉行一系列相關活動,包括在瑞典艾斯基斯圖那舉行雜技和詩歌大賽,在法國
巴黎 放映名為《視覺電報》的系列環保影片等。義大利最大的都靈環保電影節,將展示30多部關於
環境問題 的紀錄片和短片。鼓勵全球環保意識和可持續
發展能力 。
北美 地區,慶祝活動主辦城市
匹茲堡 舉行130多場活動,包括水問題全國會議、環境藝術節、以及節水大賽,將決出4月至6月節水量最多的社區。
南美洲 ——6月8-14日,環境署親善大使吉賽兒·邦臣將在南美洲舉行的聖保羅
時裝周 上宣傳環境日。她還拍攝了一個
公益廣告 ,於6月5日發布。
拉丁美洲 和
加勒比 區域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在
海地 舉辦的環境日慶祝活動,屆時將發布《海地全球環境展望》報告。
非洲 ——從
喀麥隆 到
莫三比克 ,非洲各地將舉行植樹、清理沙灘、詩歌大賽等活動。
西亞 地區,在巴林,知名詩人和歌唱家將聚集在一起,歌唱並討論環境與生物多樣性。
“10:10”活動是一項呼籲在一年時間內減少10%的碳的排放的全球活動,相關活動在
加納 、德國、
愛爾蘭 、法國和美國各大城市都有開展。
2009年 悉尼 “穿戴藍色”活動 ——2009年6月5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人們手持充氣的
地球模型 參加名為“穿戴藍色”的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當天是第38個世界環境日,主題為“你的星球需要你,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
尚德高海拔陽光行動 ——世界環境日,在青海考察的尚德董事長
施正榮 特意致電
珠穆朗瑪峰 山麓西藏巴松完小扎西校長,關心該校師生的工作、學習和住宿情況。扎西校長向施正榮博士反映,尚德贊助的2.5千瓦的
光伏電站 為學校師生帶來了光明,原有辦公室、教室和寢室等總共31間,將擴建到59間,白天要保證計算機課的6台電腦供電,晚上要保證300多名師生學習、生活
用電 ,學校擴容將出現較大的
電力短缺 ,如今晚上還需要一台
柴油發電機 供電。施正榮博士表示,尚德將繼續支援高海拔地區綠色電力,不日將送陽光上西藏。
施正榮 董事長還在同一天致電世界最高海拔中學
定日 中學校長次平,表示繼續支持高海拔地區孩子們良好的成長環境,在該校長期設立尚德綠色獎學金。尚德為世界高海拔地區贈送
光伏產品 ,贊助世界最高海拔國小巴松完小、世界最高海拔中學定日中學、世界最高海拔村莊“堆村”,為高海拔地區帶來綠色光明,也帶來了中國
光伏產業 的高海拔影響力。
美的“美的一天”活動 ——由
中華環保聯合會 發起主辦、21CN承辦、美的
環境電器 支持的“美的一天”大型環保公益活動正式啟動。該項環保活動號召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少開一天空調,多用一天風扇”,度過“美的一天”。並倡導在整個夏季期間,每星期五關閉空調使用風扇,或者將空調溫度調整到26度以上。“美的一天”活動
網路平台 也正式上線,可以通過此網路平台參與“綠色使者”評選,最終的“綠色使者人氣王”將獲得4999元的現金大獎,每周網路人氣最高的前50名可獲得美的
電風扇 一台。
PPR《家園》(Home)紀錄片 ——作為行銷的一大主題,環保如今在奢侈品行業十分熱門。
YSL 所屬的PPR 集團特別為世界環境日投拍了一部名叫《家園》(Home)的紀錄片。整部影片完全在空中拍攝,著名航空攝影家
Yann Arthus-Bertrand 帶領觀眾環繞地球,見識各式各樣的美麗地形——沿著蜿蜒的水流和公路,觀眾能看見地球的全貌,並了解到這個星球上的居民是如何肆意對待自己的家園。該片將在6 月上映,與此同時,Yves SaintLaurent 也會配合推出特別產品,並免費向顧客傳送該片的DVD
光碟 。
2008年 印度沙雕藝術家“北極熊”—— 6月3日,在印度東部
奧里薩邦 的布里海灘,印度沙雕藝術家帕特奈克為他的沙雕做最後的修飾。該沙雕以一隻皮鞋踩在北極熊身上為造型,寓意
皮革工業 會破壞環境。帕特奈克是為迎接6月5日世界環境日而進行此項創作的。
2007年 墨西哥市長騎腳踏車 ——4月2日,為在
墨西哥城 推廣使用腳踏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市長馬塞洛·埃夫拉德帶頭騎腳踏車上班。汽車的普遍使用是導致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的重要原因。此舉也是為了迎接世界環境日的到來。
菲律賓
綠色婚禮 ——2月14日,在菲律賓的
普林塞薩港 ,剛剛參加完
集體婚禮 的新人從他們種植在沙灘上的樹苗旁走過。當天是情人節,一個由百對新人參加的環保集體婚禮在這裡舉行。新人們在沙灘上種植了紅樹。
“諾亞方舟”—— 5月30日,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環境日,志願者打造了新“諾亞方舟”佇立在土耳其亞拉臘山上。
戴口罩的民族英雄 ——6月5日世界環境日,環保主義者竟給
阿爾巴尼亞 民族英雄雕像戴上了口罩。
2006年 鮪魚 全都哪裡去了——6月15日,在西班牙
巴利阿里群島 附近海域,兩名綠色和平組織成員手舉寫有“鮪魚全都哪兒去了”的條幅潛入水下,以呼籲人們關注並保護日漸稀少的鮪魚。
布魯塞爾 科普遊園——6月4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為迎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到來,布魯塞爾市政府在五十年宮公園內舉行大型科普遊園活動,利用製作鳥巢、觀察動植物生長、感受太陽能和風能等各種活動,鼓勵孩子們感受自然,增長
科普知識 ,增強環保意識。
2005年
倫敦 新能源展——6月5日,在英國首都倫敦,當天是第34個“世界環境日”,主題是“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一些倡導綠色生活的組織和個人在倫敦市格林尼治公園擺出
太陽能電池 等綠色生活的元素,引導人們認識新能源並呼籲共創綠色家園。
各國舉措 中國
其它相關信息 冰川消融影響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了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1972年6月5日,
聯合國 在
瑞典 首都
斯德哥爾摩 舉行首次
人類環境會議 ,通過了著名的《
人類環境宣言 》及保護
全球環境 的“行動計畫”。同年10月,第27屆
聯大 根據
斯德哥爾摩會議 的建議,決定成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正式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從1974年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都為世界環境日確立一個主題,並展開相關的宣傳活動。
全球氣候變暖 ,導致了冰川融化、
冰蓋 縮小、
冰架 斷裂。德國研究人員曾指出,全世界還有約16萬處冰川,而它們正快速消融。比如,歐洲
阿爾卑斯山 的冰川面積比19世紀中葉縮小了三分之一,體積減少了一半;
非洲 最高山 吉力馬札羅山 的冰川,從1912年至今,其山頂的
冰冠 縮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區的永凍土層喪失了“
粘合劑 ”的功能,致使山崩和
土石流 頻發。
另外,
氣象觀測 發現,過去幾十年,北極永久海冰在減少,冰川和凍土在融化。
歐洲航天局 專家根據衛星圖片分析後發現,2006年夏季,歐洲北部至
北冰洋 區域大約5%至10%的
永凍冰 開始鬆動融化。此外,
南極 在過去十幾年裡也有三大部分的冰架坍塌,而缺乏冰架支撐的冰川活動顯著加速,冰層也隨之變薄。
冰川融化導致
海平面 升高,較低地勢的海島及海洋沿岸城市就會面臨被淹沒的危險。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曾發布氣候評估報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按如今狀況持續千年的話,會最終導致
格陵蘭冰蓋 的完全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約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
南極冰蓋 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升高60米,給地球造成的災難將是毀滅性的。
地球變暖 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有共同的義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
已開發國家 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率先承諾減排義務,幫助
開發中國家 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從根本上扭轉地球變暖的趨勢,保護人類的共同家園。
為呼應這一主題,結合中國
環境保護 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展示中國政府和人民減少污染物排放、建設
環境友好型社會 的決心和行動。
中國政府在經濟社會“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目標,並將這一
約束性指標 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各相關行業。當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工作力度明顯加大,約束性指標的導向作用開始顯現。推動
污染減排 、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不僅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最廣大
人民民眾 的積極支持,動員最廣泛
社會力量 踴躍參與。將“污染減排與
環境友好型社會 ”確定為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旨在加大宣傳力度,鼓勵
公眾參與 ,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性、
主動性 和創造性,使減少污染物排放、與環境友好相處成為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
社會成員 的自覺行動。
各地節日行動 2006年1月12日,
葡萄牙 首都里斯本東北407公里以外的山谷中佇立著一排
風力發電機 。風能是可再生、無污染的
清潔能源 ,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將其作為一種成熟的清潔能源進行商業化開發,被人們譽為“
綠色電力 ”。
2007年2月27日,澳大利亞
悉尼 的電器推銷員戴夫·埃雷特手舉一隻舊式
白熾燈泡 和一隻新型
節能燈 泡。由於新型節能燈可以節約更多資源,政府提倡用它取代舊式白熾燈泡。
2007年3月31日晚,
澳大利亞 的
悉尼歌劇院 熄滅主體燈光。當晚19時30分開始,
悉尼 市數萬戶商家和居民集體斷電一小時,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
全球變暖 的關注。
2007年5月30日,志願者打造的新“諾亞方舟”佇立在
土耳其 亞拉臘山 上它引起人們的深思:如果我們繼續破壞地球,當最終的災難到來,還有誰能將人類拯救?
環境惡化 、氣候突變、冰川消融、海面上升……這些並不只是少數人才應該擔憂的問題,地球家園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在
環境問題 日益嚴峻的今天,我們是否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還能做些什麼以拯救地球和我們自身?
十大環境問題 (一)全球氣候變暖
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在離地面25千米處
臭氧濃度 最大,形成了厚度約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層,稱為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的
紫外線 ,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並將
能量貯存 在上層大氣,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是一個很脆弱的
大氣層 ,如果進入一些破壞臭氧的氣體,它們就會和臭氧發生化學作用,臭氧層就會遭到破壞。
臭氧層 被破壞,將使地面受到
紫外線輻射 的強度增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線
輻射能 破壞
生物蛋白 質和基因物質
脫氧核糖核酸 ,造成
細胞死亡 ;使人類
皮膚癌 發病率增高;傷害眼睛,導致
白內障 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
瓜類 、蔬菜等的生長,並穿透10米深的水層,殺死
浮游生物 和微生物,從而危及水中生物的
食物鏈 和自由氧的來源,影響
生態平衡 和水體的
自淨能力 。
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
生物多樣性公約 》指出,
生物多樣性 “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
水生生態系統 及其所構成的
生態綜合體 ;它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在漫長的
生物進化 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物種,同時,隨著生態
環境條件 的變化,也會使一些物種消失。所以說,生物多樣性是在不斷變化的。 近百年來,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和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加之環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有關學者估計,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生物
物種滅絕 ,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個,估計到21世紀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損失可達其總數的15%~30%。在中國,由於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對
生物資源 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生物多樣性所遭受的損失也非常嚴重,大約已有200個物種已經滅絕;估計約有5000種植物已處於瀕危狀態,這些約占中國
高等植物 總數的20%;大約還有398種
脊椎動物 也處在瀕危狀態,約占中國脊椎動物總數的7.7%左右。因此,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以及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活條件,同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生物多樣性減少
酸雨是指
大氣降水 中
酸鹼度 (
PH值 )低於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這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酸雨對
人類環境 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會妨礙水中魚、蝦的成長,以致魚蝦減少或絕跡;酸雨還導致
土壤酸化 ,破壞土壤的營養,使
土壤貧瘠化 ,危害植物的生長,造成作物減產,危害森林的生長。此外,酸雨還腐蝕建築材料,有關資料說明,近十幾年來,酸雨地區的一些古蹟特別是石刻、石雕或銅塑像的損壞超過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已有三大
酸雨區 。中國
華南 酸雨區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
平方公里 的速度消失。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
溫室效應 。
森林銳減
全球陸地面積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積29%。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經濟損失每年423億美元。全球共有乾旱、半乾旱土地50億公頃,其中33億遭到荒漠化威脅。致使每年有600萬公頃的農田、900萬公頃的牧區失去生產力。
人類文明 的搖籃
底格里斯河 、
幼發拉底河 流域,已由沃土變成荒漠。中國的
黃河流域 ,水土流失亦十分嚴重。
土地荒漠化
(七)大氣污染
(八)水污染
水是我們日常最需要,也是接觸最多的物質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險品。
水污染
人類活動使
近海區 的氮和磷增加50%-200%;過量
營養物 導致沿
海藻類 大量生長;
波羅的海 、北海、
黑海 、東中國海(東海)等出現
赤潮 。海洋污染導致赤潮頻繁發生,破壞了
紅樹林 、珊瑚礁、
海草 ,使近海魚蝦銳減,漁業損失慘重。
海洋污染
(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危險性廢物是指除
放射性廢物 以外,具有
化學活性 或毒性、
爆炸性 、腐蝕性和其他對人類生存環境存在具有害特性的廢物。美國在
資源保護 與回收法中規定,所謂
危險廢物 是指一種
固體廢物 和幾種固體的混合物,因其數量和濃度較高,可能造成或導致人類死亡,或引起嚴重的難以治癒疾病或致殘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