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史稿》是北洋政府時期,經
袁世凱批准,由趙爾巽為總擔綱編纂的一部大型清朝歷史史籍,因其未經總閱修訂即匆忙付梓刊行,故曰“
史稿”。參與該史稿纂修的工作人員,前後有300多人,編纂時間歷達15年,最後成書536卷,800餘萬字。《清史稿》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史料。但其在政治觀點、體裁體例、史實內容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和舛錯。認真研究總結《清史稿》纂修始末及其經驗教訓,對剛啟動的新的大型清史纂修工程,不無裨益和借鑑。
作品目錄
· 本紀六 聖祖(玄燁)本紀一
· 本紀七 聖祖(玄燁)本紀二
· 本紀八 聖祖(玄燁)本紀三
· 本紀二十二 穆宗(載淳)本紀二
· 本紀二十四 德宗(載湉)本紀二
· 志一 天文一
· 志二 天文二
· 志三 天文三
· 志四 天文四
· 志五 天文五
· 志六 天文六
· 志七 天文七
· 志八 天文八
· 志九 天文九
· 志十 天文十
· 志十一 天文十一
· 志十二 天文十二
· 志十三 天文十三
· 志十四 天文十四
· 志十六 災異二
· 志十七 災異三
· 志十八 災異四
· 志十九 災異五
· 志二十一 時憲二
· 志二十二 時憲三
· 列傳二百四十二
· 列傳二百四十三
· 列傳二百四十四
· 列傳二百四十五
· 列傳二百四十六
· 列傳二百四十七
· 列傳二百四十八
· 列傳二百四十九
· 列傳二百五十
· 列傳二百五十一
· 列傳二百五十二
· 列傳二百五十三
· 列傳二百五十四
· 列傳二百五十五
· 列傳二百五十六
· 列傳二百五十七
· 列傳二百五十八
· 列傳二百五十九
· 列傳二百六十
· 列傳二百六十一
· 列傳二百六十二
· 列傳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
· 列傳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
· 列傳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
· 列傳二百六十八儒林二
· 列傳二百六十九儒林三
· 列傳二百七十 儒林四
· 列傳二百七十一文苑一
· 列傳二百七十二文苑二
· 列傳二百七十三文苑三
· 列傳二百七十四忠義一
· 列傳二百七十五忠義二
· 列傳二百七十六忠義三
· 列傳二百七十七忠義四
· 列傳二百七十八忠義五
· 列傳二百七十九忠義六
· 列傳二百八十忠義七
· 列傳二百八十一忠義八
· 列傳二百八十二忠義九
· 列傳二百八十三忠義十
· 列傳二百八十四孝義一
· 列傳二百八十五孝義二
· 列傳二百八十六孝義三
· 列傳二百八十七遺逸一
· 列傳二百八十八遺逸二
· 列傳二百八十九藝術一
· 列傳二百九十藝術二
· 列傳二百九十一藝術三
· 列傳二百九十二藝術四
· 列傳二百九十三疇人一
· 列傳二百九十四疇人二
· 列傳二百九十五列女一
· 列傳二百九十六列女二
· 列傳二百九十七列女三
· 列傳二百九十八列女四
· 列傳二百九十九土司一
· 列傳三百土司二
· 列傳三百一土司三
· 列傳三百二土司四
· 列傳三百三土司五
· 列傳三百四土司六
· 列傳三百五籓部一
· 列傳三百六籓部二
· 列傳三百七籓部三
· 列傳三百八籓部四
· 列傳三百九籓部五
· 列傳三百十籓部六
· 列傳三百十一籓部七
· 列傳三百十二籓部八
· 列傳三百十三屬國一
· 列傳三百十四屬國二
· 列傳三百十五屬國三
· 列傳三百十六屬國四
· 清史館職名
· 清史稿校刻記
成書過程
清史稿是
民國初年設立的
清史館編寫的記述清代歷史的未定稿。它按照歷代封建「
正史」的體例,也分為紀、志、表、傳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清史館由
趙爾巽任館長,先後參加編寫的有
柯劭忞等一百多人。一九一四年工作開始,至一九二七年大致完稿,歷時十四年。
《清史稿》雖編成於辛亥革命以後,而編者卻基本上還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場來寫清史的。由於成於眾手,彼此照應不夠,完稿後又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是以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對於編纂上的這些問題,編者也是有所了解的,因此《發刊綴言》中指出,此書僅僅是“作為史稿披露”,「乃大輅椎輪之先導,並非視為成書也」。
儘管此書存在錯誤和缺點,它根據的大部分材料如清實錄、清代的國史列傳、清會典和一些檔案等,今天也可以見到,但編者把大量的資料匯集起來,初步作了整理,這就使讀者能夠得到比較詳細系統的有關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傳,並非取材於常見的史料,當另有所本。因此,這部書仍有它的參考價值。
此書的刊印,是由
袁金鎧主持,金梁經辦,於一九二八年出書,共印一千一百部。其中四百部由金梁運往東北發行,這批書我們稱為「關外一次本」。後來清史館的人發現
金梁對原稿私自做了改動,他們不同意金梁的增刪,於是把北京的存書又做了一些抽換,這批書通稱「關內本」。以後東北又印過一次,內容也有所改動,我們稱為「關外二次本」。這三種版本的異同,主要表現在:一、全篇的增刪。關內本刪去關外一次本原有的張勛傳、張彪附傳,康有為傳,以及金梁所寫的校刻記。關外二次本只刪去關外一次本的張彪附傳,抽掉公主表序和時憲志中的八線對數表,增加了
陳黌舉、
朱筠、
翁方綱三傳。
二、同一篇中內容改動。關內本抽換了關外一次本的藝文志序,刪去志中易類書目六十四種,修改了
勞乃宣、
沈曾植的傳論,改訂了清史館職名。關外二次本壓縮了
趙爾豐傳。
民國三年(1914年),經民國國務院呈文,大總統
袁世凱設清史館,以
趙爾巽為館長,
繆荃孫、
柯劭忞等人為總纂,總領清史修撰工作,參與者先
後有一百餘人,沒有固定編制,人員由館長聘用。如趙爾巽曾親自拜訪
夏孫桐,請其出面任總纂。
清史館內設有“功課簿”,記載館員分工事宜,如柯劭忞撰《天文志》、《時憲志》。繆荃孫撰《儒林傳》、《文苑傳》、《土司傳》。吳廷燮撰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五朝《本紀》、《大臣年表》。吳士鑒撰《地理志》貴州、新疆各一卷、《宗室世系表》、《公主表》、《皇子世表》及《藝文志》初稿。章鈺撰《忠義傳》、《藝文志》定稿。
金兆蕃撰太祖、太宗、順治三朝列傳及《列女傳》。
秦樹聲撰《地理志》直隸卷,
王大鈞撰嘉慶朝列傳。夏孫桐撰嘉慶、道光朝列傳及《循吏傳》、《藝術傳》。
田應璜撰《地理志》山西一卷。
羅惇曧撰《交通志》,戴錫章撰《邦交志》。
唐邦治撰《軍機大臣年表》。
王樹楠撰鹹豐、同治朝大臣傳。葉爾愷撰《宗教志》,其中
喇嘛教、
基督教、
回教各一卷。
張采田撰《地理志》江蘇卷、《刑法志》、《樂志》、《后妃傳》。
吳懷清撰《地理志》陝西一卷、《食貨志》征榷卷。
張書雲撰《禮志》,補輯《輿服志》、《選舉志》。
俞陛雲撰《兵志》與部分列傳。
馬其昶撰光宣朝臣工列傳,修正《文苑傳》。藍鈺撰《地理志》雲南一卷。
朱師轍有言:“列傳撰人甚多,在館諸人,幾人人皆有。以餘論,雖以鹹同列傳為主,而康乾以來各朝,皆曾補撰。蓋每朝皆出於眾手,惟每朝有主體撰人;又重修整時,歸何人為主,則其負責為多。”
撰稿期間,往往須請人抄稿,“第一次抄稿,由各人自覓書手繕寫,按千字小洋一角,由館計算”。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
版本信息
《清史稿》在刻印過程中,出現了版本問題。
袁金鎧因忙於他事,轉託
金梁協助校刻此書。金梁遂趁時局紛擾之際,利用職權,擅改原稿,並將印成的一千一百部書中的四百部運往東北發行,這就是所謂“
關外本”(又稱關外一次本)。
當原編纂人員發現金梁私自篡改原稿,便決定將留在北京的原印本更正重印。如刪去《
張勛傳》(附
張彪傳),《
康有為傳》及金梁所寫的“校刻記”;改訂了“清史館職名”;刪去了“易類”書目六十四種;抽換了《
藝文志·序》;修改了個別傳記,這就成了所謂“關內本”。以後,金梁堅持以“關外本”為基礎,並根據當時學者對《清史稿》提出的批評和關內本所作的一些重要更正,再作刪改、增補,刪去了《張彪附傳》、《公主表·序》和數學工具書“八線對數表”,增加或壓縮了個別傳略,較前兩個版本均少了七卷,僅有五百二十九卷,這就是所謂“重印本”(又稱關外二次本)。
版本的不同造成了混亂,後來,市場上又有所謂“聯合書店影印本”和“日本人鉛印本”兩種流傳。
南京國民政府曾兩次組織人力。要修改《清史稿》,但因種種原因,毫無結果。《清史稿》的版本比較多,主要有
關外本、
關內本、
金梁重印本、上海聯合書店影印本、日本印本等,其中以關外本與關內本最早流傳,影響頗大。
關外本(或曰“關外一次本”)《清史稿》纂定以後,總計536 卷,於1928年在北京印刷。當時資助清史館的黑龍江方面的金梁擔任“校對”,他利用負責刊印之便,私下給自己加了“總閱”的名義,附刻了他自己的《清史稿校刻記》,又修改了某些文字,然後將印成的一千一百部中的四百部運往東北。運到東北的這四百部《清史稿》就被稱為“關外本”。後來這個版本經過修改重印,故又稱作“關外一次本”。
關內本1928年印刷的一千一百部《清史稿》留在關內的七百部,被清史館的一些人發現了金梁的篡改,又將它改回來,並取消了金梁的“校刻記”和《張勛傳》《張彪附傳》《康有為傳》,就是所謂的“關內本”。實際上,關內本與關外本是同一次印刷的,只是關內本在局部上作了一點抽調。關內本與關外兩次本之版本異同,大致如下:關內本刪去關外一次本原有的《張勛傳附張彪傳》中的《張彪傳》、《康有為傳附康廣仁傳》中的《
康廣仁傳》以及金梁所撰《校刻記》。而關外二次本只刪去關外一次本的《張彪附傳》,並抽掉《公主表·序》和《時憲志》末附的《八線對數表》七卷,增加了
陳黌舉、
朱筠、
翁方綱三傳。按關內本此卷原是《勞乃宣傳》《
沈曾植傳》,無《張勛傳》《
康有為傳》。傳後有論,其文為“論曰:乃宣、曾植皆學有遠識,本其所學,使獲競其所施,其治績當更有遠到者。乃朝局遷移,掛冠
神武,雖皆僑居海濱,而平居故國之思,無時敢或忘者。卒至憔悴憂傷,齎志以沒。悲夫!”清史館對張勛、康有為原定暫不立傳,是金梁將二傳底稿私自付刻。今關外一次本於《張勛傳》後附有《張彪傳》。
又關內本抽換了關外一次本的《藝文志·序》,因增入的《序》過長,以致脫奪自《易》類《易經通注》、《日講易經解義》、《
周易折中》、《周易述義》、《易圖解》、《周易補註》、《易翼》、《讀易大旨》、《周易裨疏》、《
考異》、《周易內傳》、《發例》、《周易大象解》、《周易外傳》、《易學象數論》、《周易象辭》、《尋門餘論》、《圖書辨惑》、《讀易筆記》、《周易說略》、《易酌》、《易聞》、《田間易學》、《大易則通》、《閏》、《易史》、《周易疏略》、《易學闡》、《讀易緒言》、《易經衷論》、《讀易日鈔》、《周易通論》、《周易觀彖大指》、《周易觀彖》、《周易淺述》、《周易定本》、《易經識解》、《易經筮貞》、《周易明善錄》、《易原就正》、《周易通》、《周易辨正》、《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
周易筮述》、《
周易應氏集解》、《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書》、《易小帖》、《
太極圖說遺議》、《
河圖洛書原舛編》、《喬氏易俟》、《大易通解》、《周易本義蘊》、《周易傳注》、《周易筮考》、《學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說》、《周易刳記》、《
易經詳說》、《易經辨疑》、《
周易傳義合訂》、《易宮》、《讀易管窺》、《讀易觀象惺惺錄》、《讀易觀象圖說》、《太極圖說》、《周易原始》、《天水答問》、《羲皇易象》、《羲皇易象新補》、《孔門易緒》、《易圖明辨》、《身易實義》、《先天易貫》、《易互》、《周易玩辭集解》、《易說》、《易說》、《
周易函書約存》、《約注》、《別集》、《易箋》、《周易觀象補義略》、《索易肊說》、《
周易孔義集說》、《陸堂易學》、《易經揆》、《易學啟蒙補》、《易經詮義》、《易經如話》、《周易本義爻征》、《周易圖說正編》、《易翼述信》、《周易原始》、《周易淺釋》、《易學大象要參》等八十八種之多。關內本有《
趙爾豐傳》的傳文長達二千四百字,而關外二次本壓縮至九百二十字,不啻減去了一半以上。關內本《趙爾豐傳》作者以趙爾豐為清史館館長趙爾巽之親弟,作此長傳,不免有迎合討好館長之嫌,故以
刪削為是。
金梁重印本(關外二次本)。1934年,金梁在東北刊行,絕大部分依關外本,只是去掉了志卷29-34的《時憲志》六卷,《公主表·序》等部分,增加了朱筠等三傳,總卷數為529卷。
上海聯合書店影印本。1942年出版,對關內、關外兩本的不同處加以選擇,多處採用了關內本。它同
二十四史、《
新元史》合為“
二十六史”,故亦稱為“廿六史本”。
日本印本。據說有兩個
本子,一為大本兩冊,一為小本二冊,從“關外一次本”翻印而來。
香港文學研究社印本。1960年出版,依關外一次本付梓。
中華書局本。中華書局組織
史學工作者,依關外二次本為工作本,將《清史稿》作了標點、分段, 他們審查了關內本、關外一次本、關外二次本三種本子的篇目,內容上的不同,作了附註,錄出異文,以儘量反映各種本子的優點,對
史文的脫、誤、衍、倒和
異體、古體字作了校改;清朝的避諱字,儘量改回,對已發現的由於行、段錯排造成事理不合的地方,進行了查核校正,對於
史實錯誤及同音異譯的人名、地點、官名、部落名稱等,一般不予改動,但大也作了一定的統一工作。於1977年出版,這是此書問世50 年來最好的版本。(《中國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編(上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本。1981年印行,兩大冊。系據關外二次本刻印而成,計529卷,有金梁的校刊記。
此外,
張其昀、
蕭一山、
彭國棟等人在台灣將《清史稿》略加修改和補充,將其列傳分類予以調整而成,名曰《清史》,於六十年代出版,計550卷。
作品思想
《清史稿》編寫的
體例大致取法《
明史》,但又有所創新。如本紀部分不僅逐年記載了皇帝的軍國大事,而且在前代遜君還健在、無謚可稱時,創了“宣統紀”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記錄天文、地理、
禮樂、選舉、藝文、
食貨及皇子、公主、外戚、封臣等各方面活動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軍機大臣、
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列傳中創立了疇人、
藩部、屬國三傳,反映了清代社會的新發展。另外,對於反清鬥爭的重要人物如張煌言、鄭成功、李定國、洪秀全等,《清史稿》也都列了傳。這些都是值得稱讚的。
但是,由於參加修史的人多是清朝的遺臣,因此書中貫穿著反對民主革命,頌揚清朝正統的思想。例如誣衊
明末農民起義軍為“
土賊”,稱
太平軍為“粵匪”,視
辛亥革命為“
倡亂”。對此,連當時的
南京國民政府人員都極為不滿。1929年12月14日,故宮博物院院長
易培基列舉了十九條理由,呈請政府下令禁止《清史稿》發行,其中有;
反革命、蔑視先烈、稱揚諸遺老、鼓勵復辟、反對漢族、為清朝諱等內容。
同時,由於《清史稿》是眾人編纂而成,編寫時彼此缺少照應,更因時局動盪,倉促成書,未經主編總閱審定便“隨修隨刻,不復有整理之暇”,過於粗陋。因此,體例不一,繁簡失當,史實之中也有不少錯誤。其實,這與趙爾巽的主導思想有關。因為他把此書看做是“急就之章”,“並非視為成書”,只是想以此作為“大輅椎輪之先導”,對於書中所有疏略
紕繆處,“敬乞海內諸君子切實糾正,以匡不逮,用為後來修正之根據。”顯然,按其本意。《清史稿》只是類似現代的一部徵求意見稿。這樣,
易培基所指責的“體例不合,人名先後不一致,一人兩傳,目錄與書不合,紀表
傳志互不相合,有日無月,人名錯誤,泥古不化,簡陋,忽略”等謬誤也就成了先天性的問題。至於遺漏、顛倒、文理不通等現象更屬意料中事。
作品評價
《清史稿》匯集了比較豐富的清史資料。由於清朝滅亡時,清廷檔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較完整,這就為編寫《清史稿》提供了充實的
原始資料。當時的主要史料有:
《清實錄》,從太祖到宣統凡十二朝,共四千四百卷;
《清國史》,紀、傳、志、表俱全,清
亡前,清朝
國史館已編成七百五十四卷;
清詔書,又稱《聖訓》,共一千六百二十四卷;
清典志四千九百三十八卷;清朝人物傳記、名人年譜等二千多卷;
清紀事史書《
東華錄》等千卷以上。此外,官方對某一具體事件的紀略,私人記某一事件的始末,更是數不勝數。
總之,《清史稿》取材“以
實錄為主,兼采
國史舊志及本傳,而參以各種記載,與夫征訪所得,務求傳信。”《清史稿》集中並系統整理了有清一代的史料,為後人研究清代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是應該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