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永璉

永璉一般指本詞條

愛新覺羅·永璉(1730年8月9日-1738年11月23日),清高宗乾隆帝次子,生於雍正八年(1730年),卒於乾隆三年(1738年),生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乾隆帝稱其“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元年(1736年)被秘立為皇太子。永璉此名為其皇祖清世宗雍正帝所賜,隱示承宗器之意。由於清朝前四個皇帝均為庶出,於是乾隆帝決心從自己的兒子開始,由嫡子繼承皇位,登基後不久便將永璉密定為皇儲,但未想兩年多以後,永璉得病而死,年僅九歲。乾隆帝極為傷感,贈諡號“端慧皇太子”,並於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園寢

基本介紹

  • 本名:愛新覺羅·永璉
  • 別稱:端慧皇太子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滿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
  • 出生時間:1730年(清雍正八年)
  • 去世時間:1738年(清乾隆三年)
  • 主要成就:皇太子
  • 生父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
  • 母親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史料記載,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弘曆次子,雍正帝親自為其命名為永璉,“”字,在弘曆看來意味著將來能夠繼承皇位之意。弘曆在乾隆元年七月二日,把永璉密定為皇太子。此時皇帝年紀不過26歲,這樣早就建儲,顯然是因為太鐘愛某個兒子了,未想到剛過了兩年多,永璉就因“偶感風寒”,於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僅9歲。最為中意的愛子早夭,對乾隆帝身心是一個巨大打擊。為此,平素勤政的青年皇帝接連五天沒有臨朝。並把密定諭旨公布於眾,諭曰:“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旋冊贈皇太子,謚端慧,後功令諱其名“璉”字。按皇太子之禮為永璉隆重舉喪,弘曆多次親臨祭奠。
經過反覆挑選,最後定朱華山為皇太子陵址。陵址確定後,乾隆帝又不惜花費三千零五十六兩白銀作為拆遷費,讓二頃七十三畝八分九厘地里內的居民搬移,以此處地方為永璉墓地的禁區。在這片禁區內,乾隆帝從內務府撥銀十六萬八千二百三十五兩,從工部提取建築材料無以計算,並特付金葉子達三百七十八兩九錢九分二厘,為永璉修建了太子園陵。這一陵寢規制是清朝所有皇子陵中最完善的,也是規格最高的。不僅在建陵上乾隆帝偏私永璉,就連對太子的祭祀上也表露出逾格的眷寵。按制除帝後陵在清明、中元冬至、歲暮行四時欽派王大臣親祭外,其餘人等不得逾制,而乾隆帝對於年僅九歲殤命的永璉也採用同樣規制。
特別是後來嘉慶帝被立為太子時,乾隆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故,命其向端慧太子行叩拜之禮,之後載其儀入會典。
據史記載,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園寢,唯獨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即朱華山下的端慧皇太子永璉的園寢。朱華山,坐落於孫各莊滿族鄉華山村,村以山名。直到清道光年間,此山才載於《薊州志》:“在州東三十里,內有端慧皇太子園寢。”
乾隆七年(1742年),他的萬年吉地終於確定在東陵的勝水峪(勝水峪在嘉慶四年(1799年)定名為裕陵)。隨後,乾隆派大學士訥親、戶部尚書海望會同欽天監官員帶領風水人員到東陵一帶為永璉相度園址,先後相看了馬蘭峪、七星山等地,因這些地方垣局狹窄,下砂稍低,規模未備而落選。後來,相中了黃花山之南鞍子嶺前的朱華山。朱華山來龍秀麗、穴情明確,水口交鎖、羅城周密。考之理氣,龍自天皇左旋入首,水從辛酉右轉歸辰,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乘氣消納,最為合局。又刨驗土色,至一丈有餘,俱系純黃嫩色,且堅而細,實為上等佳土。經風水官反覆詳加相看,以朱華山地方山勢整秀,垣局實屬嚴密,公同酌議,定下了在朱華山建造端慧皇太子園寢,並繪圖呈請乾隆御覽。經過反覆挑選,最後朱華山以“來龍秀麗,穴情明確,土色純黃”而中選。經乾隆欽定,欽天監選擇吉期,於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二日破土興工,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園寢正式竣工,共耗銀十六萬八千二百三十五兩,葉子金三百七十八兩九錢九分二厘。永璉的葬期選擇在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十一日,當時園寢的大殿還未建成,仍如期葬入了園寢。

歷史評價

早夭的皇七子永琮也是富察皇后所生,是永璉的親弟弟。
因為是皇太子園寢,所以祭祀的等級僅次於帝、後陵。每年的清明、中元、冬至、歲暮祭日,都由皇帝從京師派王公前往祭祀。皇帝謁東陵時,有時也親往奠釃。
太子陵建成後,儘管有固定的人員看管,但因為陵園內有貴重的陳設與器皿,故受到許多人關注,自清末至民國年間,多次發生盜案,不僅地宮中殉葬品被洗劫一空,就連地下、地上宮殿的磚、石、瓦、木也全被拆走。如今這座園寢已不復存在。

史料記載

《清史稿 列傳八 諸王七》
 端慧太子永璉,高宗第二子。乾隆三年十月,殤,年九歲。十一月,諭曰:“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旋冊贈皇太子,謚端慧。
愛新覺羅·永璉(永璉)
清史稿 高宗本紀》  
乾隆三年  
(冬十月)辛卯,皇次子永璉薨,輟朝五日,以御極後,親書永璉為皇太子密旨,一切典禮如皇太子儀。
丁酉,謚皇太子永璉為端慧皇太子。  
壬寅,上幸田村,奠端慧皇太子。 
乾隆四年  
(十月)甲申,端慧皇太子周年,上幸田村奠酒。  
乾隆八年  
(十二月)乙卯,賑山東陵縣等十二州縣衛旱災。葬端慧皇太子於朱華山寢園。
《宣宗本紀》
道光二年
(三月)庚戌,上謁昭西陵孝東陵景陵裕陵,詣端慧皇太子園寢奠酒。
道光十九年
(三月)癸卯,上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裕陵,詣端慧太子園寢奠酒。
《德宗本紀》
十六年
(閏二月)庚申,上臨奠端慧皇太子園寢。
《清史稿 志六十一 禮五》  
皇太子園寢與妃園寢同。嘉慶間,帝親臨端慧皇太子園寢,三奠三爵,從臣隨行禮,每奠一拜。載其儀入會典雲。  
《清史稿 志六十八 禮十二》  
皇太子皇子及皇子福晉喪儀皇太子喪儀,有清家法,不立儲貳。至乾隆三年,皇次子永璉薨。高宗諭曰:“永璉為朕嫡子,雖未冊立,已定建儲大計,其典禮應視皇太子行。”禮臣奏言:“皇太子喪禮,會典未載。舊制,沖齡薨,不成服。今議,皇帝素服,輟朝七日。若親臨奠醊,冠摘纓。典喪大臣、奏遣之王公暨皇太子侍從官鹹成服,內務府佐領、內管領下護軍、驍騎校等成服,以六百人為率,並初祭日除。直省官奉文日,鹹摘冠纓素服三日,停嫁娶、輟音樂,京師四十日,外省半之。幼殤例無引幡,今請依雍正時懷親王喪儀,引幡仍用。外籓額駙、王、公、台吉、公主、福晉、郡主服內來京,男摘冠纓,女去首飾。朝鮮使臣素服七日。金棺用桐木。”啟奠帝親祭酒,奉移親視送。禮部長官祭轝。初祭內外會集,帝至殯殿奠酒三爵,每奠眾一拜,是日除服剃髮。將冊謚,先期遣告太廟後殿、奉先殿,謚曰端慧。禮成。禮部頒行各省,並牒朝鮮國王,文到率百官素服,軍民罷嫁娶、音樂各三日。八年,葬朱華山園寢。  
乾隆十三年,皇子永琮甫二周薨,帝言:“建儲之意,朕雖默定,然未若端慧太子旨已封貯,喪儀應視皇子為優。”大祭親臨奠醊,謚悼敏,後追封哲親王。
《清高宗起居注》
乾隆三年:
“皇太子疾篤,上往寧壽宮視疾……上奉皇太后至寧壽宮看視皇太子薨逝,上痛悼不已……”
“上至擷芳殿祭酒舉哀畢佇立門外目送金棺良久回宮”
“至端慧皇太子金棺前悲悼良久奠酒畢回宮”
《清高宗實錄》

雍正十三年。乙卯。十月。
○諭內務府總管太監等。圓明園阿哥處太監王自立、前日來請皇太后安。未候見朕。徑回圓明園去。今皇太后向朕說。圓明園阿哥請安。稱朕為汗阿哥。阿哥年小。如何知道請安之禮。自然是王自立教阿哥如此。此時不向好處導引。候阿哥長大。倚恃皇太后照看。性情自然驕縱。稱慣了汗阿哥字樣。朕雖不見責。經王大臣聞知。必然參奏。豈不貽誤阿哥。如今阿哥年幼。傳諭王自立、盡心往好處導引。阿哥系朕之弟。日後成立。知感朕思。即是朕之輔佐。爾等將王自立傳來。重責四十板。令伊回去。小心導引阿哥。明年阿哥進宮來。一併令謝成照管。與永璜、永璉、同住齋宮。阿哥等朝夕相見。必按長幼禮節。若因是朕之子。令圓明園阿哥卑禮相見。斷乎不可。 
乾隆三年。戊午。冬。十月。  
○辛卯。上奉皇太后、幸寧壽宮。視皇次子永璉疾。是日。永璉薨。輟朝五日。   
○諭和碩莊親王允祿、和親王弘晝、軍機大臣曰。二阿哥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為人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當日蒙我皇考、命為永璉。隱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朕御極以後。不即顯行冊立皇太子之禮者。蓋恐幼年志氣未定。恃貴驕矜。或左右謟媚逢迎。至於失德。甚且有窺伺動搖之者。是以於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遵照皇考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面諭。收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扁之後。是永璉雖未行冊立之禮。朕已命為皇太子矣。於本月十二日。偶患寒疾。遂致不起。朕心深為悲悼。朕為天下主。豈肯因幼殤而傷懷抱。但永璉系朕嫡子。已定建儲之計。與眾子不同。一切典禮。著照皇太子儀注行。元年密藏扁內之諭旨。著取出。將此曉諭天下臣民知之。
○幸擷芳殿。於皇太子金棺前賜奠。   
○議政王大臣大學士九卿等議、禮部奏皇太子喪儀、除奉旨派出之王大臣成服外。應再令皇太子之侍從執事人員成服。其餘俱摘纓七日。於朝會辦事公所。綴纓素服。均應如所議行。皇上素服七日。若臨皇太子金棺處。請釋纓緯。官員軍民人等。在京四十日。外省二十日。俱停止嫁娶作樂。至冊寶諡號。一應典禮。交各該處、敬謹辦理。得旨、在京官員軍民人等。初祭禮以內。著停止嫁娶作樂。直省於文到日為始。三日內停止嫁娶作樂。余依議。 
○癸巳。上幸擷芳殿。於皇太子金棺前賜奠。   
○甲午。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是日、皇太子金棺奉移。命和碩和親王弘晝致祭。  
乾隆三年。戊午。十月。乙未。皇太子金棺發引。上幸擷芳殿賜奠。   
○丁酉。謚皇太子永璉、為端慧皇太子  
○庚子。諭、二十三日。皇太子初祭之期。朕躬親往。   
○壬寅。上□田村。賜奠端慧皇太子。   
○乙卯。上幸田村。賜奠端慧皇太子。
乾隆三年。戊午。十二月。甲午。月食。  
○王大臣等遵旨議覆、和碩履親王允祹等奏請、酌定端慧皇太子安葬塋地。並一切典禮。伏思規制宜從其隆。名號惟取其稱。端慧皇太子吉兆。應尊稱園寢。造享殿五間。兩廡各五間。大門五間。琉璃花門三座。燎爐一座。覆以綠瓦。題主時儀節。敬擬牛一。羊二。奠帛爵。讀文致祭。嗣後祭祀。儀與妃園寢同。至選擇塋地。請令欽天監、會同洪文瀾、敬謹選擇。其修券事宜。及神牌點主。造辦套用一切物件。均照和碩履親王等原奏辦理。從之。   
乾隆四年。己未。春。正月。  
○丙寅。諭、編修余棟。因皇太子事來京。著即在阿哥書房行走。雖伊服制未滿。此系內廷課讀。非現任職官可比。著照梁詩正例。賞給俸銀俸米。不在算俸之例。   
乾隆四年。己未。夏。四月。  
○欽天監奏。端慧皇太子園寢。應於魏家溝地方營造。得旨。此事不必太忙。可交與訥親海望、俟萬年吉地看定之後。再於附近處所選擇。  
乾隆四年。己未。冬。十月。  
○甲申。上以端慧皇太子周年。幸田村。賜奠。   
乾隆八年。癸亥。五月。  
○兵部議準、總理三陵事務貝勒允祜等疏稱。端慧皇太子園寢。添設披甲四十名。請於本處八旗滋生余丁內挑取。再新挑兵丁。未免生疎。應留二十名在陵寢當差。於陵寢舊有之領催披甲內。撥給二十名。與新挑者同往看守。從之。   
乾隆九年。甲子。二月。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
乾隆十年。乙丑。十一月。  
○兵部等部議準、直隸總督那蘇圖疏稱、端慧皇太子園寢。新設千把外委各一員。馬守兵共五十九名。所需衙署營房等項。均請建設。從之。  
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  
○諭王大臣等、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宮。性成夙慧。甫及兩周。岐嶷表異。聖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聰穎殊常。鐘愛最篤。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為軫悼。建儲之意。雖朕衷默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之書旨封貯。又尚在襁褓。非其兄可比。且中宮所出。於古亦無遭殤追贈。概稱儲貳之禮。但念皇后名門淑質。在皇考時。雖未得久承孝養。而十餘年來。侍奉皇太后。承歡致孝。備極恭順。作配朕躬。恭儉寬仁。可稱賢后。乃誕育佳兒。再遭夭折。殊難為懷。皇七子喪儀。應視皇子從優。著該衙門遵旨辦理。送入朱華山園寢。復念朕即位以來。敬天勤民。心殷繼述。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而嫡嗣再殤。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後正嫡。紹承大統者。豈心有所不願。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慶。必欲以嫡子承統。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此朕悲悼之餘。尋思所及。一併諭王大臣等知之。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九月。  
○乙未。朕登極之初。恪遵家法。以皇次子為孝賢皇后所出。人亦貴重端良。曾書其名。立為皇太子。亦藏於正大光明扁內。未幾薨逝。因追謚為端慧皇太子。其旨亦即徹去。不復再立。且皇七子亦皇后所出。又復逾年悼殤。若以次序論。則當及於皇長子。既弗克永年。而以才質論。則當及於皇五子。亦旋因病逝。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九月。  
○戊午。諭、朕登極之初。恪遵家法。以皇次子、乃孝賢皇后所生嫡子。為人端重醇良。依皇考之例。曾書其名。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扁額。後乃稟命不融。未幾薨逝。遂命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將其名徹出。追謚為端慧皇太子。是未嘗不立嫡也。但不以明告眾耳。嗣後皇七子、亦孝賢皇后所生。秉質純粹。深愜朕心。惜不久亦即悼殤。
嘉慶九年。甲子。夏。四月。  
○命奉天錦州府知府善璉、改名善連。以與端慧皇太子名同故也。  
嘉慶九年。甲子。八月。  
○諭內閣、我朝定鼎之初。本未有建儲之典。自皇曾祖聖祖仁皇帝始立理密親王為皇太子。嗣因緣事即未建立。我皇祖世宗憲皇帝皇考高宗純皇帝皆密膺<閒>在肇承神器。迨朕兄端慧皇太子、仰蒙皇考恩慈。因為皇妣孝賢純皇后所出。以嫡以賢。特行密立。只以無祿。不獲永年。命以皇太子典禮祭葬。自後未經續議建儲。迨乾隆癸巳南郊大祀。朕荷皇考眷顧洪恩。始以朕名默告於天祖。然亦未蒙宣示。直至乾隆六十年、將行授璽典禮。於九月初三日、頒發明詔。立朕為皇太子。仰承付託獲纘鴻圖。是我朝皇太子之定名而正位者。自朕躬始。爾時敕立禮成。即奉命祗謁東陵西陵。並詣端慧皇太子園寢酹奠。當蒙皇考諭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應行叩跪之禮。非因以弟拜兄。訓示周詳。祗承無斁。今朕紹登大寶。自當別定禮儀。前據禮部等衙門奏、請行賜奠之禮。若照所議行。則當坐而奠酒。朕心究有不安。著於享殿外、陳設高几奠池。朕立奠三爵。隨從行禮之大臣官員、於朕每奠一爵。行一叩禮。該衙門即遵照豫備。此乃禮緣義起。因時定製。著將此次舉行儀注。纂入會典。俾億萬世子孫、有可仿而行之者。數典不忘。得所遵守焉。
《清列朝后妃傳稿》
端慧皇太子及皇七子永琮,特為帝所鐘愛,皆早薨。
《金川紀略》
後(孝賢皇后)誕育端慧皇太子,乾隆三月九月生七齡矣。上於北郊閱射,令隨觀焉。冒寒得疾薨,賜贈謚立圉,寢於朱華山,山在馬蘭峪,蓋近景陵雲。十一年,又舉皇七子永琮,夙慧岐嶷,上與後尤鐘愛,屬望承祧。十三年正月,以痘薨。上諭:“後名門淑質,在皇考時雖未得久承孝養,而十餘年來侍奉皇太后,承歡致孝,備極恭順。作配朕躬,恭儉寬仁,可稱賢后。乃誕育佳兒,再遭夭折,殊難為懷。皇七子喪儀應視皇子從優,送朱華山園寢。”後以愛子去膝下,悲悼成疾,
碧霞元君召之,上為東巡祈福於岱頂,後從還至濟南不豫。上為改程由水途還京,次德州薨。上悼之甚,數譴怒中外諸臣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版本飾演
2017
如懿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