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儲
- 簡介:為已確定的皇位繼承人
- 介紹:一般是指皇帝冊立的“皇太子”
- 解釋:通常被授與的對象是皇帝之子
中國皇儲制度,立儲性質,中國皇儲列表,秦朝,漢朝,三國,兩晉,五胡十六國,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北朝北魏,北朝東魏,北朝西魏,北朝北齊,北朝北周,隋,唐,五代後梁,五代後唐,五代後晉,五代後漢,五代後周,十國南吳國,十國南平國,十國南唐,十國前蜀,十國後蜀,十國大閩國,十國北漢,十國吳越國,十國南楚,十國南漢,北宋,南宋,遼,金,元,明,清,
中國皇儲制度
密儲制度,產生於清代雍正朝,並廣泛套用於之後的清代各帝的繼承。密儲制度就是在皇帝生前不對外宣布皇儲是誰,而是將皇儲的人選寫在紙上,密封於特製的匣內,將這個匣放在乾清宮正中“正大光明”匾的後面,為保萬無一失,再另寫一份相同內容,放在圓明園。將來,皇帝如預不測,可當眾打開此匣,確定皇位接班人。
立儲性質
太子之位應該及早確立,否則一旦皇帝有測,國家權力的交接就會出現問題,別的不說,就拿清朝來說,清初入關之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就是突然死去,沒有來得及確立皇位繼承人,這直接導致了兩朝交替間所產生的朝局動盪。
雖然太子儘早確立有利國家的穩定,但也會產生很多弊病。由於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再加上皇帝的兒子眾多,很多人都不認同這個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這個傳統,人人都想爭這個太子之位,導致兄弟間明爭暗鬥,手足相殘,在朝中結交大臣,形成黨派。
中國皇儲列表
秦朝
漢朝
朝代 | 皇儲 | 皇帝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時間 | 備註 |
---|---|---|---|---|---|
嫡子,次子 | 前202-前195 | 呂雉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劉恭(西漢前少帝) | 漢惠帝劉盈 | 庶子 | 前188 | 前188年,惠帝薨,劉恭登基。前184年,劉恭揚言報復呂雉殺其母之事,被廢黜,並被處死 | |
漢文帝劉恆 | 嫡長子 | 前179-前157 | 竇皇后(時為代王側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劉榮(臨江閔王) | 漢景帝劉啟 | 庶長子 | 前153-前150 | 栗姬所生,被廢黜,後被迫自盡 | |
同上 | 嫡子,九子 | 前150年 - 前141年 | |||
劉據(戾太子) | 漢武帝劉徹 | 嫡長子 | 前141年 - 前91年 | ||
同上 | 庶子,六子 | 前87 | 趙婕妤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劉詢(漢宣帝) | 漢昭帝劉弗陵 | 侄孫 | 前74 | ||
嫡長子 | 前67 - 前49 | 許皇后(時為平民)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漢元帝劉奭 | 嫡長子 | 前47 - 前33 | 王政君(時為良娣)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漢成帝劉驁 | 侄子 | 前8年 - 前7年 | |||
漢平帝劉衎 | 堂侄 | 6年 - 8年 | |||
王臨(統義陽繆王) | 新皇帝王莽 | 嫡子,三子 | 9年 - 21年 | 王皇后(時為新都侯夫人)所生,因與王莽的侍妾私通,謀殺王莽,被逼令自殺。 | |
劉強(東海恭王) | 嫡長子 | 26年 - 43年 | |||
同上 | 嫡子,四子 | 43 - 57 | 陰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漢明帝劉莊 | 庶子,五子 | 60 - 75 | 賈貴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劉慶(清河孝王,孝德皇) | 漢章帝劉炟 | 庶子,三子 | 79年 - 82年 | ||
同上 | 庶子,四子 | 82 - 88 | 恭懷皇后(梁貴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漢和帝劉肇 | 庶幼子 | 105 | 後宮所生,年僅百天,以太子即位 | ||
漢安帝劉祜 | 1253—125 | 安帝皇后閻姬立章帝之孫北鄉侯劉懿為帝,在位半年卒,無廟號諡號,不被視為正統皇帝。 | |||
同上 | 庶長子 | 126—144 | 恭愍皇后(時為宮人)所生,被廢為濟陰王。安帝死後,閻氏立劉懿,7月後死。宦官曹騰,孫程等十九人發動宮廷政變趕走閻太后,將十一歲的劉保擁為帝。建康元年144年死。享年30歲,在位19年。 | ||
漢順帝劉保 | 144—145 | 虞美人所生,8月登基,改元永嘉,梁氏被尊為皇太后。145年3歲的沖帝病死在位半年。 | |||
劉纘(漢質帝) | 皇族 | 145—146 | 漢章帝的玄孫,145年即位,在位不到一年,被外戚梁冀毒死。 | ||
皇族 | 146—167 | 漢章帝的曾孫,質帝劉纘的族叔。質帝被毒死後被立為帝。一生與外戚、宦官和黨人捆綁在一起。永康元年十二月28日,死於德陽前殿。 | |||
漢桓帝劉志 | 堂侄 | 168—189 | |||
劉辯(東漢後少帝,下注) | 漢靈帝劉宏 | 嫡長子 | 189年4—189年9 | ||
同上 | 次子 | 189—220 | |||
劉馮(否,早逝) | 漢獻帝劉協 | 嫡長子 | 早逝 | ||
劉康(否,山陽公) | 同上 | 嫡長孫 | ?—285 | 第二任山陽公,在位51年,西晉代魏仍舊襲爵山陽公 。西晉太康六念85年去世。 |
注1:漢少帝是對沒有被列入漢朝二十四帝的4位皇帝的統稱,漢朝的少帝共有4位。西漢時期漢惠帝死後呂太后前後立了的前少帝和後少帝劉弘。東漢安帝之後的少帝劉懿及靈帝之後的少帝劉辯。 需要說明的是,在漢代可視為“帝”的有30多位,這4位少帝或未跨年度或未及改元,不能列入漢朝二十四帝之中。
三國
國別 | 皇儲 | 皇帝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時間 | 備註 |
---|---|---|---|---|---|
劉禪漢後主(懷帝) | 漢昭烈帝劉備 | 庶長子 | 221-223 | ||
後主(懷帝)劉禪 | 庶長子 | 238- 263 | |||
嫡長子 | 226年 文昭皇后(甄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曹芳齊王(厲公、哀帝)廢為邵陵縣公 | 魏明帝曹叡(是) | 堂侄 | |||
同上2/3 | 堂侄 | 254-260 | |||
曹奐元帝禪位後封為陳留王 | 同上3/3 | 族弟 | 260-265 | 本名璜,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265年禪讓給司馬炎,廢為陳留王。晉惠帝太安元年302年逝世於許昌,享年58歲。 | |
孫登宣太子 | 吳大帝孫權 | 庶長子 | 229- 241 | 徐夫人所以養母身份撫養他,241年,孫登病逝 | |
同上2/3 | 三子 | 242- 250 | |||
孫亮廢帝(會稽王) | 同上3/3 | 七子 | 250- 252 | 潘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258年,孫綝廢孫亮為會稽王,260年,貶為候官侯,自殺 | |
孫(雨+單,音灣) | 吳景帝孫休 | 嫡長子 | 262- 264 | ||
吳末帝孫晧 | 長子 | 269- 280 | 亡國後入晉,被封為中郎 |
兩晉
朝代 | 皇儲 | 皇帝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時間 | 備注 |
---|---|---|---|---|---|
司馬衷 晉惠帝 | 晉武帝司馬炎(是) | 嫡長子 | 267 - 290 | 武元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晉惠帝司馬衷(是) | 庶長子 | 290- 299 | |||
司馬臧 (否)濮陽哀王 | 同上2/6 | 皇太孫,司馬遹次子 | 300 - 301 | ||
司馬尚 沖太孫 | 同上3/6 | 皇太孫,司馬遹三子 | 301 - 302 | 301年,趙王司馬倫篡位稱帝,不久敗死,復以太子之子襄陽王司馬尚為皇太孫,302年去世 | |
同上4/6 | 侄子 | 302年- 304 | |||
司馬穎 成都縣王 | 同上5/6 | 皇太弟,晉惠帝十六弟 | 304年 | 304年,司馬穎控制政府,廢太子司馬覃,河間王司馬顒上書建議封司馬穎為皇太弟,後為司馬顒所擊敗,同年即被廢,復稱成都王 | |
同上6/6 | 皇太弟,晉惠帝二十五弟 | 304年 - 306年 | 304年,河間王司馬顒控制政府時所遴選,306年,惠帝去世後登位,是為懷帝 | ||
司馬詮 | 侄子 | ||||
同上2/3 | 侄子 | 311年 | 清河康王司馬遐子,永嘉之亂後,大將軍苟晞立豫章王司馬端為皇太子,70天后被漢趙俘虜 | ||
同上3/3 | 侄子 | 312年 - 313年 | |||
庶長子 | 318年 - 322年 | 荀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嫡長子 | 325年 | 庾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司馬聃 晉穆帝 | 嫡長子 | 344年 | 褚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庶子,三子 | 372年 | 李陵容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晉孝武帝司馬曜 | 庶長子 | 387 - 396 | 陳淑媛所生,以太子即位 |
五胡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是指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曾在中國北部境內建立政權的五個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權。這個時期也被稱為“五胡亂華”時期。這一時期由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及漢族建立的政權其實不止十六個。其中君主稱帝的有:成漢、漢趙(前趙)、後趙、冉魏、前燕、後燕、南燕、西燕、前秦、後秦、胡夏、桓楚共12個。
北涼皇儲列表
君主 | 皇儲 | 諡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涼王段業 | 部將沮渠蒙遜 | 武宣王 | 401—433 | |
太祖沮渠蒙遜 | 三子沮渠牧鍵 | 哀王 | 433—439 | 439年北魏大軍圍攻姑臧,牧鍵投降,北涼滅亡。447年,因毒殺公主,被拓跋圭逼令,後自殺。 |
哀王沮渠牧鍵 | 弟沮渠無諱 | 酒泉王 | 439-444 | 441年4月,北魏進攻酒泉,沮渠無諱投奔弟弟安周,442年9月占據高昌,改元承平元年,被宋文帝封為涼州刺使,河西王。444。6月病死。 |
酒泉王沮渠無諱 | 弟沮渠安周 | 河西王 | 446—460 |
成漢皇儲列表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成武帝李雄 | 侄子 | 成哀帝 | 324年 - 334年 | 李雄之兄李盪之子,以太子即位,同年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殺。 | |
漢昭文帝李壽 | 庶長子 | 史稱漢末主 | 338年 - 343年 | 李宮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漢趙皇儲列表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漢光文帝劉淵 | 劉和 | 嫡長子 | 310 | 呼延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旋被劉聰所殺 | |
漢昭武帝劉聰 | 劉乂 | 皇太弟 | 310 - 317 | 劉淵單皇后所生,310年劉聰政變,殺其兄皇帝劉和,劉聰為劉淵庶子,而劉乂為嫡子,故立其為皇太弟,317年被劉聰皇子劉粲誣告劉乂謀反,被廢為北部王,不久為劉粲派人所殺 | |
同上 | 劉粲 | 嫡子 | 漢隱帝 | 317- 318 | 呼延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漢隱帝劉粲 | 劉元公 | 嫡子 | 318 | 靳皇后所生 | |
前趙末帝劉曜 | 嫡子 | 319 - 329 |
後趙皇儲列表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後趙明帝石勒 | 石弘 | 庶子,次子 | 330年至333年 | 程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被後趙武帝石虎廢為海陽王,處死 | |
後趙武帝石虎 | 嫡長子 | 337年 | 鄭櫻桃所生,330年立為齊王,333年由於石虎立為魏王,石邃立為魏太子。337年立為皇太子,同年被處決 | ||
嫡子,次子 | 337年 - 348年 | 杜珠所生,333年立為河間王, 337年立為皇太子,348年被處決 | |||
嫡子,幼子 | 348年 - 349年 | 劉皇后所生,初為齊公,348年立為皇太子,349年繼石虎為皇帝,同年改封為譙王,被石遵所殺 | |||
後趙彭城王石遵 | 石衍 | 侄子 | 349年 | 石遵兄燕王石斌之子,被冉閔處死 |
冉魏皇儲列表
前秦皇儲列表
後秦皇儲列表
後涼皇儲列表
前燕皇儲列表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 | 嫡子,次子 | 前燕景昭帝 | 335 - 348 | 段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前燕景昭帝慕容俊 | 嫡長子 | 獻懷太子 | 352 - 356 | 皇后可足渾氏所生,356年七月十二日病逝 | |
嫡子,三子 | 前燕幽帝 | 357 - 360 | 可足渾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前燕幽帝慕容暐 | 皇太弟,慕容暐幼弟 | 西燕威帝 |
後燕皇儲列表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後燕成武帝慕容垂 | 慕容寶 | 嫡子,四子 | 後燕惠愍帝 | 384 - 396 | 段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後燕惠愍帝慕容寶 | 嫡子 | 獻哀太子 | 396 - 398 | ||
後燕昭武帝慕容盛 | 慕容定 | 子 | 400 - 401 | 慕容盛死後,被慕容熙所廢 |
北燕皇儲列表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北燕惠懿帝慕容雲 | 慕容彭 | 嫡子 | 408年 - 409年 | 李皇后所生,被馮跋所殺 | |
北燕文成帝馮跋 | 嫡長子 | 409年 - 426年 | 孫皇后所生,病逝 | ||
次子 | 426年 - 430年 | 被北燕昭成帝馮弘遣使賜死。 | |||
北燕昭成帝馮弘 | 馮王仁 | 嫡子 | 432年 - 436年 |
南燕皇儲列表
夏國皇儲列表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夏武烈帝赫連勃勃 | 長子 | 413年 - 424年 | 424年,赫連勃勃欲廢太子赫連璝,改立酒泉公赫連倫,赫連璝發兵攻殺赫連倫,後赫連昌再襲殺赫連璝平亂,赫連勃勃遂以赫連昌為太子。 | ||
三子 | 史稱夏秦王 | 424年 - 425年 | 425年,赫連勃勃去世,赫連昌繼位,428年,北魏俘赫連昌,43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封其為秦王,434年,赫連昌叛魏西逃,途中被抓獲格殺。 |
南朝宋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庶長子 | 史稱宋少帝 | 420 - 422 | |||
宋文帝劉義隆 | 劉劭 | 嫡長子 | 429 - 453 | ||
宋廢太子劉劭 | 嫡長子 | 453 | 殷玉英所生,被劉駿所殺 | ||
宋孝武帝劉駿 | 嫡長子 | 史稱宋前廢帝 | 454年 - 464年 | 王憲嫄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宋明帝劉彧 | 庶長子 | 史稱宋後廢帝 | 466 - 472 | 陳貴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南朝齊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齊高帝蕭道成 | 蕭賾 | 嫡長子 | 齊武帝 | 479 - 482 | 劉夫人(劉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齊武帝蕭賾 | 嫡長子 | 齊文帝 | 482 - 493 | 裴夫人(裴皇后)所生,493年去世 | |
皇太孫 | 史稱齊前廢帝 | 493年 | 武帝太子蕭長懋之子,蕭長懋去世後被立為皇太孫,493年,武帝去世後以皇太孫繼位。494年,被貶為鬱林王,被蕭鸞派兵殺害。 | ||
齊明帝蕭鸞 | 蕭寶卷 | 嫡子,次子 | 東昏侯 | 494 - 498 | 劉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後被廢為東昏侯 |
齊東昏侯蕭寶卷 | 庶子 | 498 - 501 | 黃淑儀所生 |
南朝梁
南朝陳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嫡長子 | 史稱陳廢帝 | 559年 - 566年 | 沈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陳廢帝陳伯宗 | 嫡長子 | 567年 - 568年 | 王皇后所生 | ||
嫡長子 | 長城煬公, 史稱陳後主 | 569年 - 582年 | 柳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陳後主陳叔寶 | 庶長子 | 吳興王 | 582年 - 588年 | 孫姬所生,皇后所養,被廢 | |
庶子,四子 | 枹罕太守 | 588年 - 589年 | 張麗華所生 |
北朝北魏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拓跋燾 | 庶長子 | 北魏太武帝 | 422 - 423 | 杜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 庶長子 | 景穆皇帝 | 427 - 451 | 賀夫人所生,451年去世 | |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 | 拓跋弘 | 庶長子 | 北魏獻文帝 | 456 - 465 | 李貴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 | 元宏 | 庶長子 | 北魏孝文帝 | 469 - 471 | 李夫人所生,獻文帝內禪,以太子即位 |
北魏孝文帝元宏 | 庶長子 | 493 - 496 | 貞皇后所生,被廢 | ||
元恪 | 庶子,次子 | 北魏宣武帝 | 497 - 499 | 高照容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北魏宣武帝元恪 | 元詡 | 庶子,次子 | 北魏孝明帝 | 512 - 515 | 胡貴嬪所生,以太子即位 |
北魏孝明帝元詡 | 元氏 | 女 | 528年 |
北朝東魏
北朝西魏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嫡長子 | 史稱西魏廢帝 | 535年 - 551年 | |||
四子 | 恭帝 | 554——557年 |
北朝北齊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嫡長子 | 濟南閔悼王 史稱北齊廢帝 | 550年 - 559年 | 李祖娥所生,以太子即位,後被高演所廢 | ||
北齊孝昭帝高演 | 嫡子,次子 | 560年 - 561年 | 順成皇后所生,後被高湛所殺 | ||
北齊武成帝高湛 | 高緯 | 嫡長子 | 史稱北齊後主 | 562年 - 565年 | 武成皇后所生,武成帝內禪,以太子即位 |
北齊後主高緯 | 嫡長子 | 史稱北齊幼主 | 570年 - 577年 | 穆黃花所生,後主內禪,以太子即位 |
北朝北周
隋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嫡長子 | 房陵王 | 581 - 600 | 文獻皇后所生,後被廢為庶人,賜死,追封為房陵王 | ||
嫡子,次子 | 601 - 604 | 文獻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隋煬帝楊廣 | 嫡長子 | 元德太子/孝成皇帝 | 605 - 606 | 愍皇后所生,606年去世 |
唐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嫡長子 | 隱太子 | 618 - 626 | |||
嫡子,次子 | 626 | 太穆皇后(時為唐國夫人)所生,玄武門之變之後被冊為太子,高祖內禪,以太子即位 | |||
唐太宗李世民 | 嫡長子 | 恆山愍王 | 626 - 643 | 長孫皇后所生,643年被廢殺 | |
嫡子,九子 | 643 - 649 | 長孫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唐高宗李治 | 庶長子 | 652 - 656 | 劉宮人所生,656年被廢為燕王,664年賜死 | ||
嫡子,五子 | 義宗孝敬皇帝 | 656 - 675 | 武皇后(時為昭儀)所生,病逝 | ||
嫡子,六子 | 章懷太子 | 675 - 680 | 武皇后(時為昭儀)所生,被廢殺。 | ||
李哲 | 嫡子,七子 | 680 - 683 | 武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 | ||
李重照 | 皇太孫,李哲嫡長子 | 682 - 683 | 韋皇后(時為太子妃)所生,682年,於李顯仍健在並未被廢黜的情況之下,被封為皇太孫,太子、太孫並存,時年僅1歲,不過太孫並不開府設官。 | ||
唐中宗李顯 | 李重照 | 嫡長子 | 懿德太子 | 683 - 684 | |
唐睿宗李旦 | 嫡長子 | 讓皇帝 | 684 - 690 | 劉皇后所生,690年,祖母武則天稱帝,睿宗降為皇嗣,他亦被降為皇孫,睿宗復位後,辭去太子之位,封為宋王、寧王 | |
則天皇帝武曌 | 武旦(李旦) | 皇嗣,武則天第四子(高宗嫡子,八子) | 唐睿宗 | 690 - 698 | 690年,武則天稱帝,睿宗降為皇嗣,改姓武,698年,改封相王 |
武顯 | 武則天第三子(高宗嫡子,七子) | 唐中宗 | 698 - 705 | 武則天將李哲重新立為太子,改名武顯。705年,神龍革命,武則天將皇帝位傳給李顯。李顯恢復唐為國號,復名李顯 | |
唐中宗李顯 | 庶子,三子 | 節愍太子 | 706 - 707 | 反對韋皇后的政變失敗被殺 | |
唐睿宗李旦 | 庶子,三子 | 710 - 712 | |||
唐玄宗李隆基 | 庶子,次子 | 714 - 737 | 趙麗妃所生,後被廢黜賜死 | ||
李亨 | 庶子,三子 | 738 - 756 | |||
唐肅宗李亨 | 李豫 | 庶長子 | 758 - 762 | 章敬皇后(時為宮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唐代宗李豫 | 李适 | 庶長子 | 唐德宗 | 764 - 779 | 睿真皇后(沈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唐德宗李适 | 李誦 | 嫡長子 | 唐順宗 | 779 - 805 | 王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唐順宗李誦 | 李純 | 嫡長子 | 唐憲宗 | 805年 | 莊憲皇后所生,順宗內禪,以太子即位 |
唐憲宗李純 | 庶長子 | 惠昭太子 | 809 - 811 | 紀美人所生,811年去世 | |
李恆 | 嫡子,三子 | 唐穆宗 | 812 - 820 | 懿安皇后(時為貴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唐穆宗李恆 | 李湛 | 庶長子 | 822 - 824 | 恭僖皇后(時為太子妾)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唐文宗李昂 | 庶長子 | 莊恪太子 | 832 - 838 | 王德妃所生,早逝 | |
侄子 | 839 - 840 | 敬宗六子,840年,宦官仇士良乘文宗臥病將其廢黜為陳王 | |||
皇太弟,文宗五弟 | 唐武宗 | 840 | 穆宗宣懿皇后(時為妃)所生,840年,宦官仇士良廢太子李成美後所改立,文宗去世後繼位,是為武宗 | ||
唐武宗李炎 | 李忱 | 皇太叔,憲宗十三子 | 846 | 憲宗孝明皇后(時為宮人)所生,846年,武宗病重,以諸皇子年紀尚幼,下詔封李忱為皇太叔,實際上人選是由諸宦官決定,846年,武宗去世後繼位,是為宣宗 | |
唐宣宗李忱 | 李漼 | 庶長子 | 唐懿宗 | 859 | |
唐懿宗李漼 | 李儇 | 五子 | 唐僖宗 | 873 | 惠安皇后(時為貴妃)所生,宦官劉竹深乘懿宗臥病,擁立為太子,以太子即位 |
唐僖宗李儇 | 李曄 | 皇太弟,僖宗七弟 | 唐昭宗 | 888 | 僖宗病重時,被宦官楊復恭所推,矯詔所立,888年,僖宗去世後繼位,是為昭宗 |
唐昭宗李曄 | 嫡長子 | 897 - 901 | |||
李祝 | 嫡子,九子 | 唐哀帝 | 904年 何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朱溫受禪,唐朝滅亡 |
五代後梁
五代後唐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兄(父親養子) | 後唐明宗 | 926-933 | 同光四年與變兵攻回洛陽而奪位。 | ||
李亶 | 嫡子,三子 | 後唐閔帝 | 934-934 | 被李從珂所廢。 | |
李從厚 | 兄(父親養子) | 後唐末帝 | 934-936 | 亡國後舉家自焚 |
五代後晉
五代後漢
五代後周
十國南吳國
君主 | 皇儲 | 諡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太祖楊行密 | 長子楊渥 | 景帝 | 905—908 | 905年即位,908年5月,徐溫派將領紀祥等闖入景帝寢宮,將其砍倒後縊弒。 |
烈祖楊渥 | 弟楊隆演 | 宣帝 | 908—920 | 景帝楊渥崩後,即位。南吳武義二年920年去世。 |
高祖楊隆演 | 弟楊溥 | 睿帝 | 920—938 | 920年即位,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誥篡吳。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去世。 |
睿帝楊溥 | 嫡長子楊璉 | 弘農靖王 | 930—937 |
註:這似乎是南吳國的帝王列表。立儲時間未標出。
十國南平國
君主 | 皇儲 | 諡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武信王高季興 | 長子高從海 | 文獻王 | 928—948 | 高季興長子,後唐長興三年932年被封為渤海王,閔帝李從厚應順元年934年 被封為南平王。後漢隱帝劉承佑乾佑元年948年去世。 |
文獻王高從海 | 三子高寶融 | 貞懿王 | 948—960 | 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愈發恐懼,一年之內三次進貢,同年病逝。 |
貞懿王高寶融 | 弟高寶晟 | 侍中 | 960—963 | 高寶融死後,其子高繼沖尚幼,遺命其即位。962年去世。 |
高寶晟 | 侄高繼沖 | 侍中 | 962—963 | 即位後不久納土降宋。 |
十國南唐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南唐烈祖李昪 | 嫡長子 | 南唐元宗 | 940 - 943 | 宋皇后之子,以太子即位 | |
南唐元宗李璟 | 皇太弟,三弟 | 文成太弟 | 947 - 958 | 947年,李璟稱兄終弟及乃其父南唐烈祖李昪遺命,南唐屢敗於後周,958年,李景遂請辭太弟,被改封晉王,李璟另封嫡長子李弘冀為太子。後為李弘冀派人毒殺,被追贈為皇太弟 | |
嫡長子 | 文獻太子 | 958 - 959 | 鍾皇后所生,病逝 | ||
嫡子,六子 | 史稱南唐後主 | 961年 | 鍾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十國前蜀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前蜀高祖王建 | 王元膺(王宗懿) | 庶子,次子 | 908 - 913 | 908年,王建立王宗懿為太子,910年,王建改起名為元坦,912年又更名為元膺。張貴妃所生,侮辱王建寵臣唐道襲被廢 | |
庶子,11子 | 史稱後主 | 913 - 918 | 徐賢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十國後蜀
十國大閩國
君主 | 皇儲 | 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太祖王審知 | 長子王延翰 | 無 | 925—926 | 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稱帝,個性驕傲荒淫,殘忍凶暴。後被其弟王延鈞和王延稟抓獲斬首。 |
次子王延鈞 | 太宗 | 933—935 | 927年與王延稟殺其兄王延翰自立。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稱帝,935年病重,其子王繼朋政變被刺重傷,被宮女殺死。 | |
太宗王延鈞 | 長子王繼朋 | 康宗 | 936—939 | 閩國永和元年935年與李仿政變殺父自立,改名王昶。閩國通文四年939年被將領朱文進和連重遇殺害。 |
弟王延羲 | 景宗 | 939—944 | 朱文進等殺王繼朋及諸子迎他為帝。向後晉稱臣。閩國永隆六年944年被朱文進和連重遇刺殺。 | |
景宗王延羲 | 弟王延政 | 天德帝 | 943—945 | 王審知第十三子,景宗在位時為建州刺史。924年在建州稱帝,國號殷。944年,南唐攻建州投降。被封為羽林大將軍,南唐保大五年947年改封蕃陽王,九年封光山王。不久去世,追贈為福王,諡號恭懿。 |
十國北漢
君主 | 皇儲 | 諡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世祖劉崇 | 長子劉承筠 | 無 | ?—951 | 後漢高祖劉知遠養子,北漢世祖劉崇長子。950年被擁為帝,未即位被殺。 |
次子劉承鈞 | 睿宗 | 954—957 | 北漢世祖劉崇養子,劉崇憂鬱病死後即位。稱遼主為父皇帝,後侵略中原,以失敗告終。43歲,憂憤而死。 | |
睿宗劉承鈞 | 長子劉繼恩 | 少主 | 970 | 睿宗劉承鈞憂憤而死,970年即位,九月被侯霸榮殺死 |
次子劉繼元 | 末主(英武帝) | 970—982 | 候霸榮殺少主,擁劉繼元為帝。廣運六年979年,宋太宗御駕親征北漢。五月一日晉陽被圍,六日率領百官投降,991年壽終。 | |
英武帝劉繼元 | 子劉讓 | 宋太宗攻北漢,入遼為人質,後不知所終。 |
十國吳越國
君主 | 皇儲 | 諡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太祖錢鏐 | 長子錢元璉 | 不詳 | 不詳 | |
五子錢元罐 | 文穆王 | 932—947 | 長興三年春932年,嗣位,後晉天福六年11月(941年)去世。 | |
世宗錢元瓘 | 長子錢弘佐 | 忠獻王 | 941—947 | 後晉天福六年941年即位,喜好讀書,性情溫順,會作詩。後漢天福12年947年去世,其弟錢琮即位。 |
成宗錢弘佐 | 弟錢琮 | 忠遜王 | 947—948 | 947年即位,內牙統軍使胡進思發動政變將其軟禁。其弟錢 即位,951年遷越州。 |
忠遜王錢倧 | 弟錢俶 | 忠懿王 | 947—978 | 947年內牙統軍使胡進思發動政變擁其為王,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8年,錢 入汴梁被扣,自獻封疆於宋。988年60大壽,宋太宗派遣使者祝賀,當夜暴斃,懷疑被毒殺。 |
十國南楚
君主 | 皇儲 | 諡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武穆王馬殷 | 次子馬希聲 | 衡陽王 | 930—932 | 930年即位,被後唐任為武安,靖江節度使兼中書令。932年去世,追封為衡陽王。 |
四子馬希范 | 文昭王 | 932—947 | 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年)即位,934年封為楚王。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死後諡文昭王。被其兄馬希萼攻擊,950年被擒賜死。 | |
五子馬希廣 | 廢王 | 947—950 | 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馬希范去世,將領排除其兄馬希萼擁其即位。後漢封其為天策上將,楚王。後漢隱帝乾佑二年,949年馬希萼叛變。950年,兵圍潭州,馬希廣被擒,不久被賜死。 | |
三子馬希萼 | 恭孝王 | 950 | 後漢太祖廣順元年(951年),被部下擁為衡山王,向南唐稱臣封楚王,後被南唐元宗李璟留在金陵,幾年後去世。 | |
六子 | 末主 | 950—951 | 951年,被部將徐威等推為武安留後,後秘密迎南唐大軍被占滅亡,舉家遷往南唐,被封為永泰節度使,居住揚州。956年,後周進攻南唐,占領揚州,馬氏家族又被遷往大梁,被任命為羽林統軍。 |
十國南漢
北宋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庶子,三子 | 995年 - 997年 | 元德皇后(李夫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宋真宗趙恆 | 庶子,六子 | 1018年 - 1022年 | 章懿皇后(李宸妃,時為宮人)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宋仁宗趙禎 | 堂侄 | 1062年 - 1063年 | |||
宋英宗趙曙 | 嫡長子 | 1066年 - 1067年 | 高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宋神宗趙頊 | 庶子,六子 | 1085年 | 欽成皇后(時為婕妤)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嫡長子 | 1115年 - 1125年 | 顯恭皇后所生,徽宗內禪,以太子即位 | |||
宋欽宗趙桓 | 嫡長子 | 1126年 - 1127年 |
南宋
遼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 嫡長子 | 遼義宗 | 916 - 926 | 淳欽皇后述律平所生,封為東丹王,生遼世宗耶律阮 | |
遼太宗耶律德光 | 皇太弟,三弟 | 章肅帝 | 930 - 947 | 太后述律平的幼子,受述律太后寵愛,947年,太宗於率軍回國途中去世,皇侄永康王耶律兀欲時隨軍,趁機即帝位,是為世宗,耶律李胡被廢 | |
遼聖宗耶律隆緒 | 庶長子 | 遼興宗 | 1021 - 1031 | ||
遼興宗耶律宗真 | 皇太弟,二弟 | 1037 - 1055 | 蕭耨斤所生,1055年,興宗去世,皇子道宗耶律洪基繼位,被改封為皇太叔 | ||
遼道宗耶律洪基 | 耶律重元 | 皇太叔,二叔 | 1055 - 1063 | 1055年,興宗同母之次弟,本在興宗朝時為皇太弟,興宗子道宗即位後,將其改封為皇太叔,1063年,耶律重元與其子耶律涅魯古發動灤河之亂,事敗後自殺 | |
嫡長子 | 昭懷太子/遼順宗 | 1065 - 1077 | |||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 皇太叔,二叔 | 義和仁壽皇太叔 | 1103 - 1110 |
金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 諳版勃極烈,四弟 | 金太宗 | 1115 - 1123 | 金國初年采兄終弟及制,完顏吳乞買於其兄金太祖在位時被封為諳版勃極烈,“諳版勃極烈”有儲君之意,所以完顏吳乞買的地位就相當於皇太弟,1123年,太祖去世後繼位,是為太宗 | |
金太宗完顏晟 | 完顏斜也 | 諳版勃極烈,五弟 | 遼智烈王 | 1123 - 1130 | 金國初年采兄終弟及制,金太宗即位後,將諳版勃極烈之稱號轉授其弟完顏斜也,1130年,太宗尚在位時去世 |
諳版勃極烈,侄孫 | 金熙宗 | 1132 - 1135 | 太祖之嫡長子完顏宗峻之嫡子,1130年,原諳版勃極烈完顏斜也去世後,儲君之位虛懸。1132年 ,經諸臣建議,始立完顏亶為諳版勃極烈,時年14歲。實則,完顏亶是太宗的“侄孫”。 1135年,太宗去世後繼位,是為熙宗 | ||
金熙宗(金閔宗)完顏亶 | 嫡長子 | 英悼太子 | 1142 | 悼平皇后所生,三月冊立,十二月去世 | |
金海陵王完顏亮 | 嫡長子 | 1152 - 1161 | 徒單皇后所生,1161年,完顏亮被殺,光英也在汴京被殺,時年十二 | ||
金世宗完顏雍 | 嫡子,次子 | 宣孝太子/金顯宗 | 1162 - 1185 | 明德皇后所生,1185年去世 | |
皇太孫,完顏允恭嫡長子 | 金章宗 | 1186年 - 1189年 | 世宗之太子完顏允恭之子,徒單夫人所生,1185年完顏允恭去世後被封為原王。1186年,被立為皇太孫,時年19歲,1189年,世宗去世後繼位,是為章宗 | ||
金衛紹王完顏永濟 | 嫡長子 | 1168 - 1168 | 徒單皇后所生,胡沙虎弒君,廢完顏從恪 | ||
金宣宗完顏珣 | 嫡長子 | 莊獻太子 | 1213 - 1215 | 1215年正月去世 | |
皇太孫,完顏守忠子 | 沖懷太孫 | 1215 | 1215年冬去世,只兩歲 | ||
完顏守禮 | 庶子,三子 | 1216 - 1223 | 明惠皇后(時為元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元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 孛兒只斤真金 | 嫡長子 | 元裕宗 | 1273 - 1285 | 生元成宗。昭睿順聖皇后所生,1285年去世 |
孛兒只斤鐵穆耳 | 皇太孫,真金三子 | 元成宗 | 1293 - 1294 | 世祖之太子孛兒只斤真金之子,1285年(陽曆為1286年)孛兒只斤真金去世,世祖一直未確定繼承人。1293年,被授予原來太子的舊璽,時年29歲。 1294年,世祖去世後繼位,是為成宗 | |
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 | 孛兒只斤德壽 | 嫡子 | 1305年 | 弘吉剌·失憐答里所生,1305年去世 | |
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 |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 次弟 | 元仁宗 | 1307 - 1311 | 元順宗答己夫人所生,元成宗去世,皇子海山坐鎮和林,皇后及忽必烈子阿難達欲排除海山,海山之弟愛育黎拔力八達搶先入宮平變並監國,以待海山即帝位,因功被海山立為皇太弟,但史書大部分記載其為皇太子,1311年,武宗去世後繼位,是為仁宗 |
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 嫡長子 | 1316 - 1320 | 弘吉剌·阿納失失里所生,以太子即位 | |
元晉宗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 孛兒只斤阿速吉八 | 嫡長子 | 元興宗 | 1324 - 1328 | 八不罕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琜 |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 次弟 | 元文宗 | 1329 | 武宗唐兀妃子所生,1329年,元文宗遜位,與燕帖木兒前去迎接,途中就把明宗毒死,復即帝位。 |
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 孛兒只斤阿剌忒納答剌 | 嫡長子 | 1330 - 1331 | 卜答失里皇后所生,1331年去世 | |
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 | 孛兒只斤燕帖古思 | 堂弟 | 1333 - 1340 | 文宗卜答失里皇后所生,1340年被廢 | |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 | 長子 | 元昭宗 | 1353年 - 1370年 | 奇皇后所生,1370年以太子即位 |
明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皇儲諡號 | 在位期間 | 備註 |
---|---|---|---|---|---|
朱標 | 嫡長子 | 懿文太子,明興宗 | 1368 - 1392 | ||
皇太孫,朱標庶子,次子 | 明惠宗 | 1392 - 1398 | 朱標與呂皇后(時為太子妾)之子,1392年朱標去世後不久就被封為皇太孫,時年16歲,1398年,太祖去世後繼位,是為惠帝 | ||
明惠宗朱允炆 | 嫡長子 | 和簡太子 | 1399 - 1402 | 馬皇后所生,1402年,明成祖攻入南京之後,明惠帝及朱文奎均不知所終,傳聞中朱文奎亦死於皇宮大火 | |
明成祖朱棣 | 嫡長子 | 1404 - 1424 | 徐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皇太孫,高熾嫡長子 | 1411 - 1424 | 1411年,於朱高熾仍健在並未被廢黜的情況之下,被封為皇太孫,太子、太孫並存,時年14歲,1424年,成祖去世後,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仁宗,朱瞻基被改立為皇太子 | |||
明仁宗朱高熾 | 朱瞻基 | 嫡長子 | 明宣宗 | 1424年 - 1425年 | 張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明宣宗朱瞻基 | 庶長子 | 1426年 - 1428年 | 孫皇后所養,以太子即位 | ||
明代宗朱祁鈺 | 庶長子 | 明憲宗 | 1449年 - 1452年 | ||
嫡長子 | 懷獻太子 | 1452年 - 1453年 | |||
明英宗朱祁鎮 | 庶長子 | 明憲宗 | 1457 - 1464 | 周貴妃所生,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朱見浚改名朱見深,又被立為皇太子,英宗去世後,以太子即位 | |
明憲宗朱見深 | 庶子,次子 | 悼恭太子 | 1471 - 1472 | 柏賢妃所生,1472年去世 | |
庶子,三子 | 明孝宗 | 1475 - 1487 | 紀淑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明孝宗朱祐樘 | 嫡長子 | 明武宗 | 1492 - 1505 | 張皇后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明世宗朱厚熜 | 朱載壡 | 庶子,次子 | 莊敬太子 | 1539 - 1549 | 王貴妃所生,1549年去世 |
明穆宗朱載垕 | 庶子,三子 | 明神宗 | 1568 - 1572 | 李貴妃(時為裕王妾)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明神宗朱翊鈞 | 庶長子 | 明光宗 | 1578 - 1620 | 王恭妃所生,以太子即位 | |
明熹宗朱由校 | 嫡長子 | 懷沖太子 | 1623 | ||
庶子,次子 | 悼懷太子 | 范慧妃所生,出生後不久夭折 | |||
庶子,三子 | 獻懷太子 | 1624-1626 | |||
明思宗朱由檢 | 嫡長子 | 獻愍太子/悼皇帝 | 1629 - 1644 | ||
明昭宗朱由榔 | 長子 | 懷愍太子 | 1644-? | 清軍攻入廣東時失蹤 | |
次子 | 悼愍太子 | 1646-? | 清軍攻入廣東時失蹤 | ||
嫡子,三子 | 哀愍太子 | 1648-1662 |
清
君主 | 皇儲 | 與君主關係 | 在位時間 | 諡號 | 備註 |
---|---|---|---|---|---|
庶三子 | 1661 |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 孝康章皇后(時為庶妃)佟佳氏所生 | ||
嫡出次子 | 1675-1708, 1709-1711 | 理密親王 |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兩立兩廢。 | ||
庶出第四子 | 1723-1735 |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 |||
嫡出次子 | 1736-1738 | 端慧皇太子 | 孝賢純皇后(時為皇四子嫡福晉)富察氏所生,密立為太子,乾隆三年夭折。 | ||
庶出第十五子 | 1795-1796 |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 孝儀純皇后(時為令貴妃)魏佳氏所生,密立為太子,乾隆六十年公布,次年受禪 | ||
綿寧 旻寧 | 嫡出次子 | 1799-1820 |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 孝淑睿皇后(時為皇子嫡福晉)喜塔臘氏所生,密立為太子 | |
嫡出第四子 | 1846-1850 |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 孝全成皇后(時為全貴妃)鈕祜祿氏所生,遺詔立為太子 | ||
庶長子,獨生子 | 1861 |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 | 孝欽顯皇后(時為懿嬪)葉赫納拉氏所生,遺詔立為太子 | ||
族侄, 大阿哥 | 1899-1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