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鈞
- 別名:劉承鈞
- 國籍:北漢
- 民族:沙陀
- 出生日期:926年
- 逝世日期:968年8月23日
- 職業:皇帝
- 在位:954年—968年
- 廟號:睿宗
- 諡號:孝和皇帝
- 年號:天會
人物生平
五代史記載
契丹遣高勛助承鈞,承鈞遣李存瑰與勛攻上黨,無所得而還。明年,世宗北伐契丹,下三關,契丹使來告急,承鈞將發兵,而世宗班師,乃已。
宋興,昭義節度使李筠叛命,遣其將劉繼沖、判官孫孚奉表稱臣,執其監軍周光遜、李廷玉送於太原,乞兵為援。承鈞欲謀於契丹,繼沖道筠意,請無用契丹兵。承鈞即率其國兵自將出團柏谷,群臣餞之汾水。僕射趙華曰:“李筠舉事輕易,陛下不圖成敗,空國興師,臣實憂之。”承鈞至太平驛,封筠隴西郡王。筠見承鈞儀衛不備,非如王者,悔臣之,筠因自陳受周氏恩,不忍背德。而承鈞與周世仇也,聞筠言亦不悅。遣宣徽使盧贊監其軍,筠心益不平,與贊多不葉,承鈞遣宰相衛融和解之。
已而筠敗死,衛融被執至京師,太祖皇帝問融承鈞所以助筠反狀,融言不遜,太祖命以鐵楇擊其首,流血被面,融呼曰:“臣得死所矣!”太祖顧左右曰:“此忠臣也。”釋之,命以良藥傅其瘡。遣融致書於承鈞,求周光遜等,約亦歸融太原。承鈞不報,融遂留京師。承鈞謂趙華曰:“不聽公言,幾至於敗。然失衛融、盧贊,吾以為恨爾。”
承鈞由此益重儒者,以抱腹山人郭無為參議國政。無為,棣州人,方顙鳥喙,好學多聞,善談辯。嘗衣褐為道士,居武當山。周太祖討李守貞於河中,無為詣軍門上謁,詢以當世之務,太祖奇之。或謂太祖曰:“公為漢大臣,握重兵居外,而延縱橫之士,非所以防微慮遠之道也。”由是太祖不納。無為去,隱抱腹山。承鈞內樞密使段常識之,薦其材,承鈞以諫議大夫召之,遂以為相。五年,宿衛殿直行首王隱、劉紹、趙鸞等謀作亂,事覺被誅,其詞連段常,乃罷常樞密為汾州刺史,縊殺之。
自旻世凡舉事必稟契丹,而承鈞之立多略。契丹遣使者責承鈞改元、援李筠、殺段常不以告,承鈞惶恐謝罪。使者至契丹輒見留,承鈞奉之愈謹,而契丹待承鈞益薄。承鈞自李筠敗而失契丹之援,無復南侵之意。地狹產薄,以歲輸契丹,故國用日削,乃拜五台山僧繼顒為鴻臚卿。繼顒,故燕王劉守光之子,守光之死,以孽子得不殺,削髮為浮圖,後居五台山,為人多智,善商財利,自旻世頗以賴之。繼顒能講《華嚴經》,四方供施,多積畜以佐國用。五台當契丹界上,繼顒常得其馬以獻,號“添都馬”,歲率數百匹。又於柏谷置銀冶,募民鑿山取礦,烹銀以輸,劉氏仰以足用,即其冶建寶興軍。繼顒後累官至太師、中書令,以老病卒,追封定王。
太祖皇帝嘗因界上諜者謂承鈞曰:“君家與周氏為世仇,宜其不屈,今我與爾無所間,何為困此一方之人也?若有志於中國,宜下太行以決勝負。”承鈞遣諜者復命曰:“河東土地兵甲,不足以當中國之十一;然承鈞家世非叛者,區區守此,蓋懼漢氏之不血食也。”太祖哀其言,笑謂諜者曰:“為我語承鈞,開爾一路以為生。”故終其世不加兵。
宋史記載
鈞舊名承鈞,後止名鈞。改元天會,以衛融為相,段常為樞密使,蔚進掌親軍,子繼恩為太原尹。始建七廟於漢祖舊第,號顯聖宮。潛結江南、西川為外援。六年冬,鈞結契丹侵周。明年正月,周恭帝命太祖北征,至陳橋驛,眾推戴太祖即位。鈞與契丹兵皆遁去。
是夏,李筠以上黨叛,令判官囚監軍周光遜等送於鈞,稱臣求援。鈞自至太平驛與筠會,遣其宣徽使盧贊將騎數千隨筠入寇,又遣其河陽節度范守圖援之。及太祖親討,前軍石守信、高懷德破筠眾於澤州,獲守圖,殺鈞兵數千。鈞之沙谷砦又為折德扆所破,斬首五百級。九月,昭義李繼勛率師入鈞平遙,虜獲甚眾。建隆二年冬,繼勛又敗鈞兵,斬首百餘級,獲其遼州刺史傅廷彥弟勛以獻。
三年二月,鈞侵晉、潞二州,守將擊走之。三月,太祖詔河東降人徙家於邢、洺,計口給粟。四月,太原民四百七十人降。七月,鈞捉生指揮使路貴等十一人降,並補內殿直。四年八月,邢州王全贇率師攻樂平,鈞拱衛指揮使王超、散指揮使元威、侯霸榮率所部千八百人降全贇。未幾,鈞侍衛都指揮使蔚進、馬軍都指揮使郝貴超與契丹悉兵來救樂平,三戰皆敗之。遂下其城,詔建為平晉軍,以降兵為效順軍,賜以錢帛,靜陽十八砦遂相率來降。九月,鈞復引契丹攻平晉軍,太祖遣洺州防禦使郭進、濮州防禦使張彥進、客省使曹彬、趙州刺史陳萬通將步騎萬餘救之,未至而鈞遁去。
乾德二年二月,李繼勛與兵馬鈐轄康延沼、馬步軍都軍頭尹訓率兵攻遼州,鈞遣郝貴超來援,戰於城下,大敗。刺史杜延韜危蹙,與拱衛都指揮使冀進、兵馬都監侯美籍部兵三千降於繼勛,賜延韜等襲衣、銀帶、器幣、鞍勒馬,其降兵以效順、懷恩為名。是月,府州擒鈞衛州刺史楊璘以獻。又鈞耀州團練使周審玉等四人降,賜審玉襲衣、金帶、絹千匹、銀五百兩、鞍勒馬,仍賜名承瑨,以為左千牛衛大將軍、領汾州團練使。四月,太祖遣馬軍都校劉光將兵戍潞,備鈞入侵。五年三月,鈞招收指揮使閻章以石盆砦降鎮州。四月,招收指揮使樊暉殺監軍成昭,以鴻唐砦降鎮州。六年正月,偏成砦招收指揮使任恩等百五十人降晉州。三月,鎮州守將攻破鈞馬鞍山砦。七月,鈞烏玉砦主胡遇等百三十九人降鎮州。
初,鈞自李筠敗,狼狽而歸,旦夕懼宋師之至。以趙文度為相,召抱腹山人郭無為參議中書事,以五台山僧繼顒為鴻臚卿,參議國事。因事誅段常,契丹主遣使責鈞曰:"爾不稟我命,其罪三:擅改年號,一也;助李筠有所覬覦,二也;殺段常,三也。"鈞皇恐曰:"父為子隱,願赦罪。"契丹不報。自是使契丹者被留不遣。終以勢力窘弱,憂憤成疾,是月卒,年四十三。繼恩嗣位。
初,太祖嘗因界上諜者謂鈞曰:"君家與周氏為世仇,宜其不屈,今我與爾無所間,何為困此一方人也?若有志中國,宜下太行以決勝負。"鈞遣諜者復命曰:"河東土地甲兵不足以當中國,然鈞家世非叛者,區區守此,蓋懼漢氏之不血食也。"太祖哀其言,笑謂諜者曰:"為我語鈞,開爾一生路。"故終其世不加兵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