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元(北漢末代皇帝)

英武帝一般指本詞條

漢英武帝劉繼元(960年—992年),字保漢,本姓何,名宏初,北漢末代皇帝,被遼朝冊封為英武帝,漢世祖劉旻外孫,漢睿宗劉鈞外甥養子劉繼恩弟。其母劉氏為劉旻之女。

劉繼元在劉繼恩在位時任太原尹,北漢天會十二年(宋開寶元年,968年)劉繼恩為侯霸榮刺殺後,劉繼元被司空郭無為迎立為帝,繼位後即緩和與遼朝間的緊張關係。劉繼元為人殘忍嗜殺,嫡母劉承鈞之妻郭皇后及劉旻之子皆被其所殺;亦動輒將忤逆他的臣屬滅族。天會十三年(宋開寶二年,969年)宋太祖趙匡胤親征北漢,宋軍久攻不下退兵,北漢收取宋軍所拋棄輜重,稍微恢復了瀕臨枯竭的國力。廣運六年(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宋在平定南方後決意再度北伐,由宋太宗趙光義親征,宋軍攻勢猛烈,遼援軍亦被擊退,五月初六日劉繼元投降。

劉繼元投降後被任命為右衛上將軍,封彭城郡公。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進封為彭城公。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再被任命為保康軍節度使。淳化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992年1月25日)去世,追贈為中書令,追封為彭城郡王。

基本介紹

  • 本名:劉繼元
  • 所處時代:北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992年
  • 職業:北漢皇帝
  • 年號:天會、廣運
  • 官職:保康軍節度使(宋)
  • 爵位:彭城郡公→彭城公(宋)
  • 追封:彭城郡王
  • 追贈:中書令
生平介紹,獻表降宋,滅漢之戰,戰前態勢,戰略布局,戰事進程,分兵合擊,大獲全勝,戰果評價,新五代史,宋史,

生平介紹

劉繼元本姓何,其母是北漢建立者劉崇的女兒,先嫁薛釗,生子繼恩,後嫁何氏,生繼元,二人都做了舅父劉承均(劉崇之子)的養子。天會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北漢睿宗劉承均因宋軍壓境,國勢日窘憂憤而死,劉繼恩即位。
同年九月,劉繼恩被侯霸榮殺死,劉繼元當了北漢皇帝。當時十國僅存南漢、北漢、南唐、吳越,其中南唐、吳越已向北宋稱臣。只有北漢靠著遼的支持繼續與北宋抗衡。
當時北漢雖危在旦夕,但內部傾軋卻有增無減。劉繼元即位不久,就聽信馬峰讒言,殺死大將鄭進,又寵信宦官衛德貴,解除吐渾軍統帥衛儔的軍職,調任遼州刺史。吐渾軍數千人不服,請求收回成命,劉繼元堅執不允。後來聽說衛儔背地裡發牢騷,怕他搞兵變,就派人將他殺掉。
劉繼元劉繼元
大將李隱為衛儔抱不平,衛德貴便鼓動劉繼元把李隱送到嵐州管制,不久又把李隱殺死。吐渾軍是北漢軍隊的主力,統帥被殺,軍心瓦解,劉繼元實際在自毀長城
天會十三年(公元969年)春,宋太祖親自率兵下河東(今山西太原)攻取北漢,擊退遼援兵,修築長堤,引汾水灌晉陽城(今太原南郊古城營一帶)。北漢堅守危城,至閏五月,晉陽南城被水沖壞,大水湧進城內。宰相郭無為妄圖降宋,被劉繼元處死。北漢軍民終於設障堵住水口。當時天熱多雨,宋軍住在草地里,多患腹瀉病,契丹又增兵來支援北漢,宋太祖只得下令退兵,丟棄糧餉茶絹無數,皆為北漢所獲。

獻表降宋

廣運六年(979年)正月,宋太宗消滅了泉州和吳越的割據勢力之後,便集中兵力,御駕親征北漢,分派潘美等率領數十萬大軍,分四路會攻太原。劉繼元急忙派兒子劉讓到契丹作人質,乞求援兵。三月十六日,宋將郭進在石嶺關(今山西陽曲縣東北)大破遼援軍,遼將耶律敵烈敗死,遼兵損失一萬多人。從此遼軍不敢南下,使北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四月,宋太宗自鎮州(今河北正定縣)進兵,攻破隆州(今祁縣東觀鎮),親自到太原城下督戰。
劉繼元劉繼元
在宋軍猛烈圍攻之下,五月一日,晉陽城西南的羊馬城首先陷落,北漢宣徽使范超、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先後出降。四日,宋太宗親自起草詔書,勸喻劉繼元投降,承諾“當保富貴”;已經致仕家居的馬峰也進宮勸降。劉繼元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給宋太宗。
六日的凌晨,宋太宗率領諸將領在太原城北連城台上舉行受降儀式。劉繼元率領官屬身著白衣紗帽在台下俯伏請罪。宋太宗當即封劉繼元為特進、檢校太師、右衛上將軍、彭城郡公,賜給京師甲第一區,每年都優加賞賜。於是,劉繼元樂不思蜀,悠遊歲月,於淳化二年(991年)壽終正寢

滅漢之戰

戰前態勢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至五月,在北宋統一戰爭中,太宗趙光義親率大軍入河東,擊退遼援,攻破太原(治今山西太原西南),滅亡北漢的作戰。

戰略布局

宋統一南方後,宋太宗趙光義繼承太祖趙匡胤遺志,決意攻滅北漢。鑒於太祖曾三次率軍往攻北漢,皆因遼軍南援而敗,遂制定圍城打援、先退遼軍、後取太原的方略。繼而組建飛山軍,加緊練兵,並命晉(治今山西臨汾)、潞(治上黨,今山西長治)、邢(治龍岡,今河北邢台)、洺(治廣年,今河北永年東南)、鎮(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冀(治信都,今河北冀縣)等州,製造兵器及攻城戰具,儲備糧草,做攻戰準備。

戰事進程

太平興國四年正月,太宗親率大軍征北漢。命宣徽南院使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統領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彰德節度使李漢瓊、桂州觀察使曹翰、彰信節度使劉遇等,分別從四面進圍太原。命雲州觀察使郭進為石嶺關都部署;扼守石嶺關(今山西陌曲東北關城);命孟玄喆為鎮州駐泊兵馬都鈐轄,守鎮州,分別待擊從北、東兩面救援北漢之遼軍。
命河北轉運使侯陟陝西北路轉運使雷德驤分掌太原東、西路轉運事。同時遣將分兵攻隆(今山西祁縣東南)、盂(治今山西盂縣)、汾(治隰城,今山西汾陽)、沁(治今山西沁源)、嵐(治宜芳,今山西嵐縣北之嵐城)等州,割裂北漢軍,以孤立太原。

分兵合擊

十五日,太宗從東京(今河南開封)出發,主力經鎮州、承天寨(今山西娘子關)分兵西進,直趨太原。北漢主劉繼元聞訊,急遣使赴遼求援。遼景宗耶律賢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耶律敵烈為監軍,偕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兵馳援。又命左千牛衛大將軍韓悖、大同軍節度使耶律善補以本路兵南下增援。
三月十六日,遼東路援軍日夜兼程至石嶺關,阻於大澗,時宋郭進部已布陣待戰。耶律敵烈不待後軍至,即領前鋒軍渡澗,末及過半,郭進率騎兵突然出擊,斬殺耶律敵烈等五將,殲萬餘人。及耶律斜軫率後軍至,弓弩齊放,救耶律沙脫身,領餘眾倉皇退走。未幾,遼北路援軍亦被宋軍擊退。

大獲全勝

宋軍打援獲勝,繼乘勢攻取外圍。至四月,相繼攻克盂縣、隆州、嵐州等地,又破北漢鷹揚軍及岢嵐軍,使太原陷於孤立。
北漢主驚懼,復遣使赴遼,被宋軍俘殺;潛師出擊,亦被宋軍擊敗,遂固守孤城,不敢出戰。二十二日,宋太宗至太原,集兵四面圍城。二十四日凌晨,親臨城西督戰,數十萬將士以弓弩輪番向城內發射矢石。五月初一,攻破城西南護圍羊馬城,北漢宣徽使范超、馬步軍都指揮使郭萬超等先後出降。劉繼元在外無援軍,內無兵力抵抗的困境中,於初六投降,北漢亡。

戰果評價

此戰,宋太宗採取圍城打援,擊退遼援軍,繼分割孤立太原,最後集兵破城,一舉攻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基本實現了北宋的統一大業。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卷七十·東漢世家第十》
初,承鈞之語郭無為也,繼恩怨無為不助己,及立,欲逐之而未果,故霸榮之亂,人皆以謂無為之謀,霸榮死,口滅而無知者。無為迎繼元而立之。
繼元為人忍。旻子十餘人,皆無可稱者。當繼元時,有鎬、鍇、錡、錫、銑,於繼元為諸父,皆為繼元所殺,獨銑以佯愚獲免。承鈞妻郭氏,繼元兄弟自少母之。繼元妻段氏,嘗以小過為郭氏所責,既而以它疾而卒,繼元疑其殺之。及立,遣嬖者范超圖殺郭氏,郭氏方縗服哭承鈞於柩前,超執而縊殺之,於是劉氏之子孫無遺類矣。
繼元立,改元曰廣運。王師北征,繼元閉城拒守,太祖皇帝以詔書招繼元出降,許以平盧軍節度使,郭無為安國軍節度使。無為捧詔色動,而並人及繼元左右皆欲堅守以拒命。無為仰天慟哭,拔佩刀欲自裁,為左右所持。繼元自下執其手,延之上坐,無為曰:“奈何以孤城拒百萬之王師?”蓋欲搖動並人,而並人守意益堅。宦者衛德貴察無為有異志,以告繼元,繼元遣人縊殺之。
初,太祖皇帝命引汾水浸其城,水自城門入,而有積草自城中飄出塞之。是時,王師頓兵甘草地中,會歲暑雨,軍士多疾,乃班師。王師已去,繼元決城下水注之台駘澤,水已落而城多摧圮。契丹使者韓知璠時在太原,嘆曰:“王師之引水浸城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先浸而後涸,則並人無類矣!”
太平興國四年,王師復北征,繼元窮窘,而並人猶欲堅守。其樞密副使馬峰老疾居於家,舁入見繼元,流涕以興亡諭之,繼元乃降。太宗皇帝御城北高台受降,以繼元為右衛上將軍,封彭城公。其後事具國史。

宋史

宋史·卷四百八十二·列傳第二百四十一》
初,鈞謂郭無為曰:"繼恩庸懦,何堪付後事?"無為亦以為然。至是繼恩獨處一室行喪,左右親信皆在太原,無得從者。或勸召之,繼恩猶豫不決。有侯霸榮者,邢州龍岡人。多力善射,走及奔馬,嘗為盜並、汾間,鈞用為散指揮使,戍樂平。建隆中,率所部來歸,補內殿直。未幾,復奔太原,鈞署供奉官。至是謀持繼恩首獻太祖,遂乘繼恩無備,白晝挺刃而入,反扃其門,繼恩繞屏環走,霸榮以刃揕胸弒之,年三十四,時立六十日矣。無為遣卒登梯入,殺霸榮,立其弟繼元。
繼元本姓何。初,薛釗死,崇以女再妻何氏,生繼元。何死,鈞亦養繼元為子。繼元既襲位,改元廣運,復結契丹為援。開寶二年春,太祖詔李繼勛、趙贊、郭進、司超等將兵先赴太原,太祖遂親征。以繼元太谷令梁文陟為太子洗馬,祁令張續為右贊善大夫。太祖將至,繼勛敗繼元兵於城下,其憲州推官史昭文以州來降,升本州刺史。乃壅汾水灌其城,又遣海州刺史孫方進圍汾州。繼元方恃契丹為援,守陴者揚言旦夕契丹至。四月,何繼筠敗契丹於陽曲北。太祖命以所獲首級、鎧甲示於城下,城中由是喪氣,知嵐州趙文度遂來降。閏五月,南城為汾水陷,水注城中,太祖幸長堤觀焉。登望樓者見繼元殺其相郭無為,城中紛擾。俄而城兵自西長連城出,將焚攻戰具,反為攻兵擊走之,斬首萬餘級。夜半,傳呼壁外繼元降,太祖令衛士擐甲,將開壁門,八作使趙璲曰:"受降如受敵,詎可中夜輕出?"太祖使伺之,果諜者也。
太常博士李光贊上言曰:"陛下應天順人,體元御極,戰無不勝,謀無不臧,四方恃險之邦,僣竊帝王之號者,昔日與中國為鄰,今日與陛下為臣。蕞爾晉陽,豈須親討,重勞飛挽,久駐師徒。且太原得之未必為多,失之未足為辱。今時屬炎蒸,候當暑雨,儻河津泛溢,道路阻艱,輦運稽留,恐勞宸慮。"太祖覽奏甚喜,命宰相趙普撫諭諸將欲班師。禁軍校趙翰等叩頭願乘城急擊,以盡死力,太祖曰:"汝曹我所訓練,無不一當百,以備肘腋、同休戚也。我寧不取太原,豈忍驅汝曹冒鋒鏑而蹈必死之地乎?"士皆感泣,遂班師。
九年八月,太祖又遣党進、潘美、楊光美、牛思進、米文義討之。時繼元諜者趙訓為晉州所捕,械送於朝,太祖命釋之,給服裝放歸。又遣郭進入忻代路,郝崇信、王政忠入汾州路,閻彥進、齊超入沁州路,孫晏宣、安守忠入遼州路,齊延琛、穆彥璋入石州路。九月,党進敗繼元兵數千,獲馬千餘。郭進得山北民三萬七千餘。十月,遼州監押馬繼恩入并州境,燔四十餘砦,獲牛羊數千。郭進又破壽陽,得民九千。穆彥璋入并州境,得民二千。党進又敗繼元兵千餘於城下。是月,太宗即位,召諸將還。
太平興國二年,繼元胡桃砦指揮使史溫等以其民內附。太宗謂齊王廷美曰:"太原,我必取之。"四年,始議討伐,曹彬以為可,太宗意遂決,語在《彬傳》。宰相薛居正曰:"昔周世宗舉兵,太原倚契丹之援,堅壁不戰,以至師老而歸。及太祖破契丹於雁門關南,盡驅其民分布河、洛之間,雖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闢土,舍之不足以為患,願陛下熟慮之。"太宗曰:"今者事同而勢異,彼弱而我強。昔先皇破契丹,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為今日事也。朕計決矣,卿勿復言。"遂遣宣徽南院使潘美等率諸將分兵圍汾、沁、嵐諸州,車駕遂親征,以驍將郭進扼石嶺關,斷契丹援路。契丹果至,進擊敗之。
初,繼元遣子續質於契丹,契丹為進所敗。繼元又遣健步間道齎蠟丸帛書求救,進又得之,徇於城下。繼元外援不至,餉道又絕,潘美等兵數十萬長圍四合,自春徂夏,矢石如雨,晝夜不息,城中大懼。會太宗奄至,親督衛士急攻,人百其勇,城無完堞。太宗慮城陷則殺傷者眾,以手詔諭繼元降,詔至城下,守陴者不納,繼元不能知。太宗躬擐甲冑,夜至長連城督諸將攻之,控弦之士數萬列陣於前,蹲甲交射,矢集城上如蝟毛,每給矢必數百萬,頃之鹹盡。捕得城中人云,繼元以十錢購一矢,凡聚百餘萬,太宗笑曰:"此為我畜也。"
五月庚辰,繼元宣徽使范超來降,攻城者以超為出戰,禽而戮之。繼元遂斬超妻子,投其首城外。壬午,馬軍都指揮使郭萬超逾城降,繼元帳下親信因之漸亡去,城中危急。太宗又自草詔諭之曰:"越王、吳主獻地歸朝,或授以大藩,或列於上將,臣僚、子弟皆享官封。繼元但速降,必保終始富貴,安危兩途,爾宜自擇。"至是詔入,諸將銳攻不可遏,太宗臨之,恐城陷害民,麾眾少退。是夕,繼元遣其客省使李勛奉表請降,太宗賜勛襲衣、金帶、銀器、錦彩、銀鞍勒馬,復遣通事舍人薛文寶齎詔答之。夜漏未盡,太宗幸城北,張樂宴從臣於城台,繼元降。遲明,繼元率官屬縞衣紗帽待罪台下,詔釋之,賜襲衣、玉帶、金銀鞍勒馬三匹、金器五百兩、銀器五千兩、錦彩二千段,文武官各賜衣、金銀帶、器幣、鞍勒馬有差。召升台,繼元叩頭言:"臣聞車駕親征,即願束身歸罪,蓋亡命者懼死,逼臣不得降爾。"太宗籍軍中亡投繼元者數百人,選其巨室者以從軍法,余賜服及錢帛,分隸諸將。詔授繼元特進、檢校太師、右衛上將軍,封彭城郡公,館於行在所,給賜甚厚。其相李惲等授官有差,命中使康仁寶監之。繼元獻其宮妓百餘,悉分賜立功將校。又令仁寶護繼元親屬百餘赴京,所過續食,賜京城甲第一區,歲時優加頒齎。六年,加開府儀同三司。雍熙三年,建房州為保康軍,以繼元為節度。
淳化二年,繼元疾,遣中使護醫診視,及卒,遺奏以其子三豬為托,太宗惻然哀之,贈中書令,追封彭城郡王,賵賻加等,葬事官給。時三豬六歲,賜名守節,授西京作坊副使,家居賜祿。
初,太宗征繼元,行次澶淵,有太僕寺丞宋捷者掌出納行在軍儲,太宗見其姓名喜,以為師必有捷之兆。及將至太原,太宗遣語攻城諸將曰:"我以端午日當置酒高會於太原城中。"至癸未,繼元降,乃五月五日也。劉崇自周廣順元年稱帝,歷四主二十九年而亡。
繼元性殘忍,在太原,凡臣下有忤意,必族其家。自太祖親征及遣將攻伐,因之殺傷不可勝紀。及窮蹙始降,太宗待遇終保全之,嘗謂近臣曰:"晉司馬昭以劉禪思蜀之對,戲之雲'何乃似卻正之言',此不仁之甚也。亡國之君皆暗懦所致,苟有遠識,豈至滅亡?此可愍傷,何反戲侮乎?劉繼元朕所虜者,待之若賓客,猶恐不慰其意爾。"
守節後為崇儀使,改右屯衛將軍。天禧四年,特遷右武衛將軍,改右驍衛將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