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939~997年)趙炅,漢族,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父親趙弘殷,追贈宣祖,母親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
全書圍繞宋太祖與宋太宗的活動,勾畫了五代至宋初歷史發展的脈絡,對一些人們頗感興趣的歷史故事作了生動的敘述與分析,對事情的真相進行了揭露和評論。...
北宋皇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的西村、芝田、市區、回郭鎮一帶,北宋九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死於五國城外,其餘七個皇帝及趙...
曹翰(924年—992年),大名(今河北大名東)人,北宋初年名將。曹翰初隸後周世宗帳下,從征高平與瓦橋關。轉仕北宋後,又從平李筠之叛。乾德二年(964年),為均州...
張詠(946年-1015年),字復之,號乖崖,諡號忠定,濮州鄄城(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人。太平興國年間進士。累擢樞密直學士,真宗時官至禮部尚書,詩文俱佳,是北宋太宗...
王小波,又名小皤、小博。四川青城(今崇州街子)人,茶販出身,北宋初期農民起義首領。公元993年,王小波率百餘農民在青城起義,以”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痛心...
北宋統一戰爭,是宋朝建立後,對五代十國剩餘的割據政權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北漢的統一戰爭。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興國四年(962—979年),宋以先易後難、先南...
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鴻慶宮重新修建後,奉安了太祖、太宗和真宗的御容。北宋在都城及一些重要地方多建有神御殿,但多數只有一位或兩位皇帝的御容,而南京的...
(北宋宗室)編輯 鎖定 宋朝宗室,冀王趙惟吉的孫子,丹陽郡王趙守節的兒子。終右...宋太祖趙匡胤 曹王趙匡濟 宋太宗趙炅 魏王趙廷美 岐王趙光贊...
宋宣和七年(1125),金軍滅遼後南下攻宋,宋徽宗慌忙讓位給太子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元年(1126)閏十一月,金軍破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北宋亡。次年...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北宋名相、詩人。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辭。鹹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發解試、省試、...
北宋的軍隊可分為禁軍、廂軍和鄉兵三部分,其中廂軍和鄉兵戰鬥力相對較弱。而作為軍中主力的禁軍,同樣分為三部分——河北禁軍、西北禁軍以及中央禁軍,至於南方各...
太宗始嗣位,思有以帖服中外。一日輦下諸肆有為丐者不得乞,因倚門大罵為無賴者。主人遜謝,久不得解,即有數十百眾方擁門聚觀。中忽一人躍出,以刀斬丐者死...
淳化(990年—994年)是宋太宗的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5年。...... 淳化(990年—994年)是宋太宗的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5年。淳化大事記 編輯 ...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將。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他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
趙光義(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
北宋年號中還有三個四字年號:太平興國、大中祥符、建中靖國。之後的朝代再未...1127 丁未 建炎元年 金太宗天會五年 西夏崇宗正德元年 西遼德宗延慶四年 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