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顒琰(永琰)

愛新覺羅·顒琰

永琰一般指本詞條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漢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

顒琰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顒琰對貪污深惡痛絕,他肅清吏治,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他為了維護政權穩定對統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於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這時期發生了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鴉片亦流入中國。清朝出現了中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廟號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昌陵

基本介紹

  • 本名:愛新覺羅·顒琰
  • 別稱:永琰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滿族
  • 出生地:北京圓明園天地一家春
  • 出生時間: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11月13日
  • 去世時間: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9月2日
  • 主要成就:懲治和珅、整頓吏治,鎮壓白蓮教亂
  • 年號:嘉慶
  • 廟號:仁宗
  • 諡號:睿皇帝
  • 在位時間 :25年
  • 陵寢:清昌陵
  • 登基時間:公元1796年登基
人物生平,潛邸生活,登基為帝,親政前期,執政中期,晚年逝世,為政舉措,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外交,軼事典故,改名揭秘,懲治和珅,喜愛聽戲,愛好打獵,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家族成員,父母,后妃,子女,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潛邸生活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愛新覺羅·顒琰生於圓明園天地一家春。初名永琰,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顒琰自六歲學於兵部侍郎奉寬,從工部侍郎謝墉學今體詩。顒琰七歲的時候,到盤山行殿拜謁孝聖憲皇后,當時就很受乾隆帝的寵愛。十三歲的時候就能通讀五經。在侍學顒琰的名師中,朱珪最得崇信。乾隆帝曾先後立過三個皇太子,第一個皇太子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璉。乾隆認為“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即位後,親書密旨,立永璉為皇太子,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但永璉九歲時死去。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在永璉病故後,又立皇七子永琮,但他兩歲時又因痘症早殤。所以,皇十五子顒琰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
弘曆妃及童年顒琰像弘曆妃及童年顒琰像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朱珪赴福建學政任前夕,上五箴於顒琰,“曰養心、曰敬身、曰勤業、曰虛己、曰致誠”,顒琰“力行之”,甚至在親政後,亦“嘗置左右”。少年時期的顒琰,學習成績頗佳,“英詞炳蔚,援筆立就,動成典則”。年長後,尤喜讀諸史、通鑑,居然達到“上下三千年,治跡目瞭然”的程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顒琰被封為和碩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顒琰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

登基為帝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舉行禪位大典,顒琰即帝位。乾隆帝親臨太和殿授傳國玉璽。顒琰尊乾隆帝為太上皇。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頒詔天下,賜宴宗籓。立嫡福晉喜塔臘氏為皇后。並在寧壽宮舉行千叟宴,太上皇乾隆帝親自前往。正月,辦理苗疆事務的大學士福康安等上奏攻克朗坡,進攻平隴。同時,湖北枝江宜都地區的白蓮教匪暴動。二月,湖北當陽地區的白蓮教匪也起來暴動,並殺害了當地的官員。西安將軍恆瑞率二千兵馬前去剿滅。
嘉慶二年(1797年)正月,貴州苗夷王囊仙作亂,顒琰命總督勒保率兵圍剿。觀成奏報四川教匪徐添德侵擾達州、東鄉地區,顒琰命總兵朱射斗等人前去剿滅。二月,皇后喜塔臘氏崩,奉太上皇乾隆帝的誥命,宮中穿素服七天,不摘纓。景安剿擒教匪有功,被晉為三等伯。冊謚皇后喜塔臘氏為孝淑皇后。惠齡擒拿匪首劉起等人,押解到京師斬首。九月,勒保攻克仲苗賊巢,擒拿賊首王囊仙等人,押解到京師斬首。封勒保為三等侯爵。
嘉慶三年(1798年)八月,因為獲白蓮教匪王三槐有功,晉勒保以及和珅為公爵,福長安為侯爵。張誠基上奏江西西寧州有教匪作亂,並派兵剿滅。

親政前期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崩,顒琰開始親政。二月,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坤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是年九月,河南偃師縣民人楊道純轉呈策表,提出除積弊、蘇民困以固國本;倉庫漕糧,實國之本而弊最大,請降旨嚴行飭禁等建議。嘉慶帝十分讚賞,他說:“楊道純以民人而條陳事件……所言皆系地方應辦之事。……所陳各項,今次第舉行。”他下令,將楊道純“以從九品未入流,交與直隸總督胡季堂差遣委用,遇有缺出,再行咨補”。十一月,以襄陽道胡齊侖經手湖北襄陽局軍需,私扣銀至二萬九千餘兩,任情饋送,嘉慶帝將其處死籍沒。對於“公然提用軍需正項,信任胡齊侖一人經理,恣意侵扣,實為首先作俑”的已故湖廣總督畢沅,革其子世襲職,對受賄的明亮、永保、慶成、鄂輝等領兵大員皆籍沒其家。在處理湖北冒功侵餉案件時,他又派員嚴核四川軍需虛實,“務使領兵各員無利可圖,方能專心剿賊,以冀速蕆大功”。他制定了“令各路糧台按旬開報,按月匯奏”的辦法,使軍餉支用的混亂情況有所糾正。
嘉慶帝在其書房內嘉慶帝在其書房內
嘉慶五年(1800年)正月,顒琰命額勒登保辦理剿滅陝西教匪的事務,命德楞泰、魁倫辦理剿滅四川教匪的事務。七月,顒琰命右翼總兵長齡統率吉林、黑龍江的八旗兵到湖北協助剿滅教匪。貴州巡撫琅玕上奏青苗楊文泰作亂,率兵剿滅。馬慧裕上奏擒獲教匪首犯劉之協,押解到京誅殺。額勒登保擒獲教匪頭目陳杰。
嘉慶六年(1801年)正月,顒琰以傅森為戶部尚書,明安為步軍統領。二月,勒保奏獲賊首王士虎、王廷詔。四月,立皇貴妃鈕祜祿氏為皇后,晉瑩嬪侯氏為華妃,晉貴人董氏為淳嬪,晉舉人伊里布之女春貴人王氏為吉嬪。五月,顒琰以額勒登保為理藩院尚書。七月,勒保上奏擒獲匪首徐添壽、王登高。八月,額勒登保上奏擒獲匪首王士虎、冉添泗等。勒保上奏擒獲匪首劉清選、湯步武、冉學勝等,封三等男。九月,續修《大清會典》。
嘉慶七年(1802年)正月,以松筠為伊犁將軍。額勒登保上奏擒獲匪首辛聰,餘黨全部被平定。三月,德楞泰上奏擒獲匪首龔其堯、李世漢、李國珍,餘黨全部被平定。七月,顒琰初次秋獮木蘭。十二月,川楚白蓮教起義大部分已被鎮壓。詔額勒登保、德楞泰、勒保、惠齡、吳熊光會報川、陝、楚教匪蕩平。封額勒登保、德楞泰一等侯,勒保一等伯,明亮一等男,賽沖阿、楊遇春以次封賚。並推恩成親王永瑆等、軍機大臣慶桂、董誥等。
嘉慶八年(1803年)正月,嘉慶帝以倭什布為兩廣總督。並且命伊犁廣開民田。閏二月,顒琰由圓明園還宮,入貞順門,陳德行刺,不成被俘。陳德及其二子伏誅。嚴申宮門之禁。六月,嘉慶帝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十月,葬孝淑皇后于山陵。
嘉慶九年(1804年)五月,顒琰終於徹底鎮壓了白蓮教起義餘部,此戰事遷延九年,清廷耗軍費白銀二億兩。六月,蔡牽於海上起義。以祿康協辦大學士,明亮為工部尚書,長麟為刑部尚書,費淳為吏部尚書。德瑛罷直軍機處,以那彥成、英和為軍機大臣。以那彥成為陝甘總督。

執政中期

嘉慶十年(1805年)正月,顒琰詔內務府大臣嚴行約束太監的權利。四月,顒琰查禁西洋人刻書傳教。五月,詔內務府大臣管理西洋堂,未能嚴加稽查,任令傳教,下部議處,其經卷檢查銷毀,習教佟蘭等獲罪。
煙波致爽殿煙波致爽殿
嘉慶十一年(1806年)九月,直隸查出假雕印信,串通銀號,虛收冒支大案。
嘉慶十三年(1808年)正月,皇二子綿寧釋奠孔子。九月,英國兵船進泊香山洋面,派兵據澳門炮台,以防禦法國保護貿易為藉口。十二月,顒琰命皇二子綿寧詣大高玄殿祈雪。賜公舒明阿之女佟佳氏為綿寧繼福晉。
嘉慶十四年(1809年)九月,蔡遷被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圍於定海漁山外洋,裂船自溺。貿易季節來臨時,嘉慶帝指示粵督百齡:英吉利“素性強橫詭詐”,“於本年該國貨船到時,先期留心偵探,如再敢多帶夷兵欲圖進口,即行調集官兵相機堵剿。”十二月,發生工部書吏冒領戶部、內務府官銀案。
嘉慶十五年(1810年),二月,顒琰下詔說吸食鴉片有害身體,敕令各督撫斷其來源。鎮壓了爆發於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
嘉慶十六年(1811年)七月,顒琰禁西洋人在內地居住,並禁止人民人接觸天主教
嘉慶十七年(1812年)正月,顒琰命皇二子綿寧詣太廟行禮。六月,顒琰將閒散宗室遷移到關外盛京居住,給他們蓋房屋並且給田、給銀子。
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衝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顒琰下詔罪已,同時嚴令對衝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一倖免,並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
嘉慶十九年(1814年)十一月,顒琰命開墾伊犁、吉林的荒地。十二月,批准兩廣總督蔣攸銛嚴禁農民為洋人服役,洋行不得私蓋夷式房屋以及清查商欠等各項具體規定。
嘉慶二十年(1815年)正月,顒琰命智親王綿寧至太廟行禮。三月,兩廣總督蔣攸銛疏陳查禁鴉片煙章程。十一月,理親王昭槤削爵圈禁。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闢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採取盲目排斥態度。

晚年逝世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三月,增設天津水師營總兵官,專轄水師兩營。六月,松筠疏請停止下年謁祖陵,奉旨嚴斥,罷其大學士銜,黜為察哈爾都統。
嘉慶帝死在煙波致爽殿這張床嘉慶帝死在煙波致爽殿這張床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正月,諭:“內廷主位之母家,如高斌、縕布等,已入滿洲旗分,俱曾各賞滿洲姓名書寫矣。惟玉牒內孝儀純皇后之母家姓氏仍單字書寫。著交宗人府於玉牒內孝儀純皇后之母家書寫魏佳氏。”
五月,因修《明鑑》,於萬曆、天啟兩朝載入先朝開創之事及加按語頌揚,顒琰認為於體例未合,下詔降罰正、副總裁官,並另行纂輯。七月,啟鑾東巡盛京。十月,迴鑾謁東陵,萬壽節於興隆寺行宮受賀。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顒琰六旬萬壽賜宴群臣。封皇三子綿愷為惇親王,皇四子綿忻為端親王。五月,成親王永瑆因為告祭時的禮法有誤,被顒琰罷職削俸歸第。七月,顒琰因為儀親王永璇擅自刺探政事,被停止入值軍機處,只留內廷行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顒琰自圓明園起程,前往避暑山莊。一周后,到達山莊。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顒琰在承德避暑山莊突然病死,終年61歲。《清仁宗實錄》這樣記載:“此次蹕圖,偶感暍暑。”證實了嘉慶帝當初是中暑了。但是,單純的中暑不會死人,可能是由於年事已高,中暑後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而暴亡。卒謚“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道光帝即位,於“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廟號仁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昌陵

為政舉措

政治

  • 整頓吏治
在政治上,面對乾隆末年的種種弊端,顒琰也努力扭轉。乾隆末年權臣當道,言路堵塞。顒琰首先“詔求直言,廣開言路”,鼓勵大家向皇帝提意見。還褒獎起復了部分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
乾隆後期吏治敗壞,貪污腐敗嚴重。嘉慶五年(1801年)十月,他在上諭中指出:“整飭吏治,以清廉為本”,“貪墨之風,首當嚴懲”。對此,顒琰一方面繼續重用乾隆後期重用的王傑朱珪董誥等清廉的老臣,他還聽從老師朱珪“身先節儉,崇獎清廉”的建議,限制地方向他呈送寶物,“詔罷貢獻,黜奢崇儉”,平時生活也比較節儉,五十大壽禁止民間演戲慶賀,六十大壽又禁止給他送金珠玉器。
  • 除掉和珅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駕崩,和珅失去靠山,初四日,顒琰發出上諭:解除和珅死黨福長安的軍機處大臣職務,命和珅與福長安晝夜守靈,不得擅離,切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繫。並削奪了和珅的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步軍統領、九門提督的軍政大權。
朱珪朱珪
初九日,革除和珅、福長安的職務,下刑部大獄。查抄和珅家產,並會同審訊。十一日,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狀,考慮到他曾任領班軍機大臣,為了朝廷體面,賜他自裁。
顒琰懲治和珅案沒有株連,也沒有擴大化,這是嘉慶的聰明之處;但他只把和珅當作個案處理,而沒有把“和珅現象”當作制度性的弊端去解決,進行制度性的改革,這是顒琰的平庸之處。
  • 打擊貪官
另一方面,他“整飭內政,整肅綱紀”,除和珅及其黨羽外還陸續懲治了好些貪官:
嘉慶五年(1800年),處死了向糧道、衛弁索取數萬兩銀錢的漕運總督富綱。
嘉慶十一年(1806年)四月十六日,革去勒索錢財的河東河道總督職務,九月,查處了直隸司書王麗南侵吞帑銀31萬兩大案,獲銀萬兩以上的斬首,萬兩以下的遣戍黑龍江。
嘉慶十四年(1809年)五月,巡漕御史英綸以貪污卑污處以絞刑,七月處死貪污救災款並殺害前來查賑官員的安徽山陽縣知縣王伸漢,為此還革職流放了兩江總督鐵保江蘇巡撫汪日章
  • 改革官風
對於官員的玩忽職守之風,顒琰首先從自己做起,學習先帝,勤於政事。每天一大早就起身閱讀祖宗實錄,批閱奏章,早飯後還召見大臣。對於拖拉延擱的現象嚴斥不貸。嘉慶十三年(1808年)四月,皇孫出世,內閣考慮到顒琰正高興,怕送奏摺影響他,他知道後就對這種做法進行了斥責。
十全老人之寶十全老人之寶
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日,顒琰在從圓明園回宮時在神武門遇刺,隨從上百名侍衛只有幾位反應過來,出手相救,所幸顒琰未受傷,刺客陳德當場被擒,後被凌遲處死,兩個兒子也被處絞。事後顒琰懲罰了失職的官員、侍衛,加強了紫禁城門禁制度。
嘉慶十五年(1810年)正月顒琰斥責部院衙門因循怠玩。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十一月,顒琰又下令查部院疲玩現象,十二月初九規定了部院行查時間逾限處分:嗣後逾限11到20案,罰俸6個月;逾限21到40案,罰俸2年;逾限40到60案,降一級留任;……他還多次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

軍事

  • 平定川楚教亂
乾隆末年,國內階級矛盾尖銳,由於乾隆皇帝大興文字獄,川、楚、陝等地就爆發了大規模的白蓮教起義,到乾隆去世前,朝廷多次派兵圍剿,起義軍雖然受到一些打擊,但仍然如火如荼。
川楚白蓮教起義川楚白蓮教起義
顒琰親政後,他通過誅殺和珅,緩解民怨,並把幾年來鎮壓起義不力的責任推給和珅,說他欺罔擅專,以至將領在他庇護下虛冒功績,坐糜軍餉,另一方面更易統兵大員;獎懲分明,逼將領用命;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推廣寨堡團練,堅壁清野的做法,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繫。
嘉慶十年(1805年)將起義鎮壓下去,在歷時九年多的戰爭中,白蓮教起義軍占據或攻破州縣達204個,抗擊了清政府從十六個省徵調來的大批軍隊,殲滅了大量清軍,擊斃副將以下將弁400餘名,提鎮等一、二品大員二十餘名,清政府耗費軍費二億兩,相當於四年的財政收入。這次起義使清王朝元氣大傷,此後清朝的統治逐漸走向衰落。
  • 鎮壓東南匪亂
由於清政府對民眾的壓榨加劇,東南沿海部分民眾被迫下海為盜,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起蔡牽在東南海上劫船越貨,封鎖航道,收“出洋稅”,後來進一步發展為反清起義。清政府命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赴閩造大艦,鑄炮負責鎮壓,後來李長庚陣亡,直到嘉慶十五年(1810年),起義才被鎮壓。
  • 鎮壓天理教起義
嘉慶十八年(1813年),趁嘉慶帝離京前往熱河圍獵,北京防務空虛,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衝進皇宮,當時正在宮內的皇次子綿寧(道光帝)用鳥槍打死了兩個天理教徒,鎮國公奕灝調來火器營健銳營兵入宮,義軍終因寡不敵眾,被全部消滅。獲悉事變後,嘉慶帝下詔罪己,同時嚴令對衝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並誘捕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隨後,各地的天理教起義陸續被鎮壓。

經濟

  • 蠲免錢糧
他親政後除了他死的那年外,年年都蠲免災區的錢糧;六十大壽還普免全國積欠錢糧,大約有兩千一百多萬兩白銀,四百多萬石米。
  • 重農政策
嘉慶帝重農抑商,他多次禁止開礦。在位時期正是19世紀初,英國的工業革命已經進行幾十年了,但嘉慶帝對此一無所知,繼續嚴守先君之制,重農抑末,壓制各地工礦業,閉關自守,清朝只能沿著衰微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於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並從此日漸走向衰亡。

文化

顒琰在位時期結束了文字獄。顒琰和清代歷朝皇帝一樣,提倡封建禮教。十分懂得“文教治天下”、“以孝治天下”,的道理,竭力用尊孔和提倡封建禮教來完善和鞏固其統治,力求在人民心目中樹立自己作為傳統道德捍衛者的形象。
嘉慶帝龍袍嘉慶帝龍袍
嘉慶九年(1804年),顒琰親到翰林院,在先師孔子牌位前行禮。按舊制,要行二跪六拜禮,為表示對孔子的虔敬,特行三跪九拜禮。此後,他還數次或親自或派皇次子旻寧“釋奠先師孔子”。
嘉慶十四年、二十四年即顒琰五十、六十壽辰時,特準孔子73代孫孔慶鎔兩次赴京祝壽。孔慶鎔在京期間,顒琰對他關懷備至,多次召見,詳細詢問他本人及其家庭、孔廟的有關情況,賞給他許多珍寶、書籍,還說自己因為頻年動亂、水旱災害,始終未能到孔廟朝聖,十分遺憾,一再告誡他:“你詩禮承家,好生承先聖世業,總要忠孝存心”。顧琰對孔子後代及孔府的關懷備至,是為了加強孔子儒家思想在中國的統治地位。

社會

  • 治理河工
顒琰和乾隆帝一樣重視治河,賑濟災民。儘管鎮壓白蓮教起義用了兩個億的軍費,他還是為南河工程撥了4000餘萬兩的治河款。
  • 人地矛盾
嘉慶時期人多地少的矛盾愈發嚴重,人民普遍吃不飽飯。對此顒琰能採取的只是限制菸草,茶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鼓勵漁獵活動,彌補口糧不足;進一步推廣精耕細作,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的種植等治標不治本的措施。
其實當時東北大片土地沒有開發,但滿族統治者出於維護統治等原因,禁止漢人遷居東北,顒琰也未改變這一政策。
  • 皇族墮落
嘉慶時期皇族墮落嚴重,他們受朝廷包養而不思進取,犯法後還不受司法制裁。顒琰一方面嚴懲皇族不法行為;一方面還親自作了《宗室訓》用於教育皇族。
八旗盔甲八旗盔甲
  • 整頓旗務
另外,乾隆後期八旗生計問題也愈發困難,由於八旗子弟由國家供養“以清語騎射為本務”,不仕不農不工不商,時間一長便腐化墮落,一無所能。對此,顒琰也只能延續祖先的做法,一方面用政府的錢替八旗子弟還債;一方面感化教育。
顒琰還試圖採用“京旗移墾”的辦法,把部分北京的八旗子弟遷往東北,但由於八旗子弟的抵制而很難推行。
雖然顒琰為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做出了種種努力,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一是乾隆末年以來清朝社會已弊端叢生,積重難返。二是顒琰受時代的局限,束縛於傳統觀念,祖宗家法,王朝利益,不敢,不願,也沒有能力從體制上做大的,根本性的調整,其對內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整頓,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清王朝的衰落。三是顒琰個人的性格過於仁慈和謹小慎微,對貪污腐敗等問題打擊還不夠有力,一些力所能及的改革也沒能推行。

外交

  • 抑制鴉片
英國從雍正朝開始不斷對中國輸入鴉片,嘉慶年間顒琰多次重申和進一步嚴格鴉片禁令,對抑制鴉片泛濫有一定作用。
  • 周邊國家
在對周邊國家交往中,嘉慶時中國實力雖然有所衰落,但仍以“天朝上國”自居。
嘉慶七年(1802年)十二月,越南新國王阮福映即位之後,請求改“安南”國號為“南越”。因為中國歷史上曾存在過一個“南越國”,地域包括兩廣和越南北部,他懷疑安南國企圖混淆古今,居心叵測,於是加以拒絕。越南國王反覆請求,於是顒琰賜名“越南”,一直延用至今。
  • 維護主權
在和西方國家的交往中,顒琰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嘉慶十三年(1808年)七月,英國以幫助葡萄牙防禦法國侵占澳門,保護英國貿易為口實,派兵船9艘入侵廣東香山雞頸洋面,英軍300人公然登岸,占據澳門三巴寺、東西炮台等處,又駕舢板3艘駛入省河,至省城外十三行停泊,要求在澳門居住。
第二子道光帝旻寧第二子道光帝旻寧
兩廣總督吳熊光令他們回黃浦候旨。嘉慶帝得報後,諭示吳熊光對英軍嚴加詰責,並命令他們駛離。英軍遲遲不動,清軍封鎖水路,斷絕英軍糧食供應,英軍才在十月間撤離。
事後,顒琰以吳熊光在英軍侵占澳門時表現怯懦,罷免其總督職務,不久又遣戍伊犁廣東巡撫孫玉庭也被革職,後來顒琰還諭示加強了澳門炮台。
  • 閉關鎖國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英使阿美士德訪華,雙方在禮儀問題上發生分歧,在顒琰見時,由於趕路緊急,載有官服與國書的車輛仍未抵達,加上路途勞累,他堅持稍事休息。結果,負責帶領覲見的官員不得要領,向嘉慶帝謊稱英使生病。
顒琰以為英使傲慢,龍顏大怒,於是取消覲見,並下令驅逐使團,“貢品”、國書也不要了。第二天,顒琰氣消了點,賞了使團一些禮物,收了“貢品”,並送上敕諭一道。
顒琰的做法一方面暫時抵制了英國的侵略企圖,然而閉關鎖國,盲目自大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採取盲目排斥態度,失去了一次融入世界的機會。

軼事典故

改名揭秘

嘉慶的名字本來叫永琰,後改“永”作“顒”。清朝規定,只是在《實錄》、《玉牒》等特定文獻出現的御名上貼黃(就是將名字用黃簽蓋上)。清帝名字避諱,從康熙帝開始。大致的情況是:康熙名字玄燁的“玄”字,避諱時缺末筆;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諱時缺末筆,同時,命他的兄弟將“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曆(當時寫作“弘歴”)的“弘”字,避諱時缺末筆。到嘉慶永琰時,乾隆考慮君主名諱,“永”字為常用字,避諱不便,命將永琰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永琰繼位之後,就改稱為“顒琰”。清朝皇帝的名字,將排輩份的字,改為特別的字,是從嘉慶開始的。

懲治和珅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崩於紫禁城養心殿。顒琰在乾隆死日親政。顒琰在辦理大行皇帝乾隆大喪期間,採取斷然措施,懲治權相和珅。之前和珅竭盡全力限制嘉慶,培植任用自己的親信。和珅自作聰明作繭自縛,自壞其事。顒琰當皇子時,被定為儲君。和珅密知此事,於乾隆公布嘉慶為皇太子的前一天,送給顒琰一柄如意,暗示自己對嘉慶繼位有擁戴之功。嘉慶笑在臉上,恨在心裡。
和珅和珅
嘉慶對和珅的懲治,動作迅速,乾淨利索,寬嚴適當,十分成功。不過,嘉慶對和珅的功績和才能還是肯定的。嘉慶十九年(1814年),在和珅被殺15年之後,清國史館將編修的《和珅列傳》(稿本)送呈嘉慶審閱。嘉慶見記載簡略,只記錄了和珅的一堆官階履歷,很不滿意。他朱批道:“和珅並非一無是處”,他“精明敏捷”,任職30年,還是做了很多的事。只是和珅貪鄙成性、怙勢營私、狂妄專擅、貪婪專權,才不得不加以重罰。

喜愛聽戲

顒琰好聽戲,而且興致很高。雖然一生勤於政務,但愛好戲劇也是不爭的事實,親政初年,洪亮吉上疏指責他“恐退朝之後,俳優近習之人,熒惑聖聽者不少”。顒琰一怒之下,把洪亮吉發配新疆。
其實,洪亮吉所說也不是空穴來風,顒琰是清朝迄此時為止對戲劇最為痴迷的一位君主。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顒琰一連看了十八天大戲。當時父親乾隆雖然退位,但在和珅輔佐之下大權獨攬,顒琰無事可做,所以,狠狠地過了一頓戲癮。
嘉慶帝道裝像嘉慶帝道裝像
嘉慶四年(1799年)太上皇駕崩,顒琰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國之君,大權獨攬,忙得一塌糊塗,加上他崇尚節儉,又要為臣民做表率,聽戲不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不過根據專門研究清朝宮廷戲劇的丁汝芹先生介紹,顒琰精通戲曲,無論籌備排演新戲、分配角色,還是舞台調度,他幾乎事事過問,稱他為清宮戲劇導演也不為過。宮廷唱戲,集中在年節慶典期間,這時候連天大戲,從早到晚,演出不停。其他日子裡,皇帝不能隨便舉行大規模的唱戲活動。更何況此間國事如麻,動亂較多,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閒情逸緻聽戲,顒琰偶爾以此調劑一下情緒,更多時間是茶餘飯後叫來太監清唱幾段,然後再指點一番,並沒有因此耽誤國政。

愛好打獵

顒琰喜好打獵,“木蘭秋獮”指的是秋天在皇家獵苑木蘭圍場進行的行獵活動,這一制度確立於康熙時代,藉以訓練軍隊,聯絡蒙古王公,當然,也帶有行樂的目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樂的目的越來越突出。木蘭圍場在承德北部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本來是蒙古王公的領地。這裡地勢起伏,草深林密,野獸出沒,尤其以鹿為最多。但當時道路難行,官兵馬匹不足,缺乏棉衣,群臣也不願意長途跋涉,所以,每次都遇到很大的阻力,很多時候,顒琰也不得不妥協。再加上此時生態環境惡化,加上圍場官員管理不善,木蘭圍場獵物稀少。所以,除了嘉慶十五年(1810年)行圍較為滿意以外,每次的收穫都不大。

人物評價

總評

嘉慶帝與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兩個字,是嘉慶帝的主要性格特點。嘉慶朝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上承“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下啟鴉片戰爭、南京簽約、聯軍入京、帝後出逃的“道鹹衰世”。清朝社會的固有矛盾已經積累了180年,嘉慶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而轉為衰敗的歷史角色。
然而,嘉慶的平庸,並不是他的性情所致,而是歷史的必然,在乾隆晚期,清朝已經出現了衰敗的跡象,白蓮教的起義,再加上乾隆晚年舉辦壽宴過度的奢華,使得嘉慶初期國庫空虛,所以說乾隆實際上是留下了個爛攤子給嘉慶。

歷代評價

  • 清史稿》:仁宗初逢訓政,恭謹無違。迨躬蒞萬幾,鋤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盜,力握要樞,崇儉勤事,闢地移民,皆為治之大原也。詔令數下,諄切求言;而吁咈(迂腐)之風,未遽睹(立刻阻止)焉,是可嘅已。
  • 清實錄》:上受天明命。協帝重華。天亶聰明。帝傳精一。承手付太平之後。徵躬備多福之原。懿鑠哉、生民以來未有之嘉會也。敬惟廿五年中。經緯萬端。蟠際兩大。垂千百王之模範。撫數萬里之版圖。奠億兆人之家室。
  • 沈頤之:唯十五王飭躬讀書,剛明有戒,長在禁中,聲譽頗多。
  • 沈興永:第十五子永琰,度量豁達,相貌奇偉,皇上以類己最愛,中外屬望焉。
  • 閔鐘顯:姿容端重,稟性寬厚,故天下人心,屬望已久雲。
  • 蕭一山:嘉慶以後,武力不競,紀綱敗壞,教徒紛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節儉,均有可稱。
  • 費正清:嘉慶帝認為,掐斷了和珅的庇護制網路結構的花朵,它的根株便會自然枯萎。但是,上層行政的改革不能醫治十九世紀官僚制度中根深蒂固的弊病。
  • 閻崇年:嘉慶的悲劇在於:認為天下的問題都是由於和珅不好、百官不好造成的,而沒有從自身找責任,也沒有從制度挖根源。嘉慶在25年的皇帝生涯中,雖一件一件地解決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機,卻又一步一步地陷入更深的危機。乾隆朝盛世下的危機,到嘉慶朝更加深重。
  • 張宏傑:從親政初期的偉大,到謝幕時的尷尬,嘉慶的滑落曲線如此令人嘆息。他二十多年的統治,前面連著“康乾盛世”,緊接其後的,則是“鴉片戰爭”。正是在嘉慶皇帝的統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萬劫不復的衰敗的關鍵幾步。
  • 李尚英:顒琰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五代皇帝,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親政後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改變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清代中衰之勢。從顒琰個人來說,他始終開不出一個根治日趨嚴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藥方。他對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雖有一定認識,但內部危機正在日趨嚴重的封建的古老國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對付外來侵略者,此後只能沿著衰敗的道路滑下去。
  • 陳連營:嘉慶的守成思想既是時代造就的,它又對當時及以後的歷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種思想無疑是消極的。
  • 李國榮:嘉慶皇帝城府很深,他知道只要太上皇乾隆還活著,就動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乾隆的旨意,弄不好反而於己不利,所以他韜光養晦,事事順從太上皇,不發表自己的見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張。
  • 張玉芬:由於清代社會各種矛盾更趨激化,社會積弊日深,致使嘉慶帝的改革並未能解決各種社會弊端。
  • 牛創平:為什麼能夠發生和珅這樣的案件……與乾隆時的許多制度、政策、社會和政府機制的嚴重弊端有關。而嘉慶與他的父親一樣,並未能認識這些缺陷,而使得這些弊端又在另外的一些人身上或其他的事情上不斷發生,這正是歷史上一個值得深思研究的問題。
  • 盧經:嘉慶的策略當時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從根本上講,誅殺一個和珅,是無法解決封建專制統治制度的一切弊端的。
  • 清史學家朱誠如:綜覽嘉慶一朝政務之得失,從全局看,嘉慶在處理清王朝當時面臨的兩大社會問題時,沒有抓住問題癥結之所在並傾全力加以解決。
  • 崔瑞德劍橋中國晚清史》:嘉慶及道光兩朝的改革的第二個特點,是大肆宣揚減少宮廷浪費和重大消耗的節約開支活動。嘉慶帝終止了豪華的南方巡遊的傳統,而這正是他父親的統治的一個標誌。他想通過官方政策和以身作則來放慢中央國庫資財流出的速度,來改變貴族和官場成員中泛濫的懶散生活方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停止了邊疆省份省級官員的每年貢奉,皇袍也被人頌揚地說上面打了補釘。可是,這些改變不論在京師地區的滿洲貴族身上或在各省的官員中都沒有取得持久的效果;在給乾隆皇帝服滿國喪之後這些變革便遭到了頑強而成功的抵制。

家族成員

父母

后妃

皇后
  • 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道光帝生母,嘉慶二年(1797年)崩。
  • 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850年1月23日)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皇貴妃
孝淑睿皇后像孝淑睿皇后像
  • 和裕皇貴妃,劉佳氏,道光十三年(1834年)十二月十八日去世。尊謚和裕皇貴妃。
  • 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鹹豐十年(1860年)閏三月初三日去世,終年七十四。
  • 恕妃,完顏氏,卒於嘉慶繼位以前,嘉慶二年四月追封為恕妃。
  • 華妃,侯佳氏,嘉慶九年(1804年)六月二十八日去世。
  • 莊妃,王佳氏,嘉慶十六年(1811年)二月十五日去世。
  • 信妃,劉佳氏,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十三日去世。
  • 簡嬪,關佳氏,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生育皇長女時難產而卒。
  • 遜嬪沈佳氏,卒於嘉慶繼位以前,嘉慶二年(1797年)四月追封為遜嬪。
  • 淳嬪,董佳氏,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去世。
  • 恩嬪,烏雅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月初十日去世。
  • 安嬪蘇完瓜爾佳氏,道光十七年(1837年)六月二十七日去世。
  • 榮嬪,梁氏,道光繼位,尊為皇考榮嬪。
貴人
  • 玉貴人,嘉慶十九年(1814年)十月初七日卒。
  • 芸貴人,嘉慶十年(1805年)七月十九日逝世。
  • 李貴人,葬昌陵妃園寢。

子女

皇子
公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