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壽宮

寧壽宮

寧壽宮區位於紫禁城內外東路,占據了大內東北部一大塊長方形的院落。明代時這裡只有稀疏的幾座宮殿,是供太后、太妃養老的宮區。到了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為了讓皇太后頤養天年,於康熙二十二年建造了寧壽宮。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之後準備的太上皇宮殿。花了5年的時間,擴建,改造了寧壽宮,便形成如今大家看到的格局。

寧壽宮紫禁城的城中之城,乾隆改造後的寧壽宮建築群,宛如紫禁城的縮影,也分前朝、後寢兩部分。前部有九龍壁皇極門、寧壽門、皇極殿、寧壽宮,規制分別仿紫禁城中路的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寧壽宮的後部又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有養性門、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景祺閣和已毀的北三所,東路有扮戲樓、暢音閣、閱是樓、尋沿書屋、慶壽堂景福宮梵華樓、佛日樓,其中暢音閣為清宮內廷演戲樓,其建築宏麗,全稱為寧壽宮暢音閣大戲樓。西路就是俗稱“乾隆花園”的寧壽宮花園,主要有古華軒、遂初堂、符望閣倦勤齋等建築,是公認的宮中苑精品。

2019年1月,故宮博物院珍寶館二期改陳項目完工,大幅提升了陳列展覽效果,計畫於2019年春節前正式向公眾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壽宮
  • 外文名稱:Ningshou Palace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
  • 氣候類型:北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參考北京故宮開放時間
  • 景點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60元旺季/40元淡季
  • 著名景點皇極門皇極殿寧壽宮寧壽宮花園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北京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
地理位置,宮殿構造,寧壽簡介,乾隆建宮,故宮博院,清理文物,建寧壽宮,珍寶館藏,

地理位置

前朝以皇極殿為重心,仿乾清宮、太和殿的規制,前有皇極門寧壽門。後有寧壽宮,仿坤寧宮的規制。
太上皇宮殿的後寢區可分為東、中、西三路:
東路由南至北依次為皇家內廷賞戲的暢音閣院落,清靜素雅的慶壽堂三進院落,寬闊舒展、精美雅致的景福宮,最後為梵華樓與佛日樓兩座佛樓。
中軸線一路自南至北依次為仿養心殿規制的養性殿,仿長春園淳化軒樂壽堂,還有頤和軒景祺閣以穿廊連為工字殿。
西路為花園區,由最南面的衍祺門進入,一共四進院落,四進院落布局不同,各具風貌,各有一番境界。
寧壽宮區幾乎是乾隆朝宮殿建築的精華薈萃大院,乾隆皇帝在此有限區域力圖集中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宮殿建構,殿閣樓台亭齋軒館無不具備,而在寧壽宮院落中徜徉,我們也能由宮殿而感受到太上皇弘曆的人生和心境。寧壽宮位於皇極殿後,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為寧壽宮後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將前殿建為皇極殿,原匾額移至後殿,遂改稱後殿為“寧壽宮”。

宮殿構造

寧壽宮建於單層石台基之上,台與皇極殿相接,四周以黃綠琉璃磚圍砌透風燈籠矮牆。宮面闊7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式頂。檐廊柱枋間為鏤空雲龍套環,枋下雲龍雀替,皆飾渾金,堂皇富麗。內外檐裝修及室內間隔、陳設皆仿坤寧宮。東次間開門,置光面板門兩扇,上為雙交四椀亮子,門左右下砌檻牆,上安直欞吊搭窗。余各間均為檻牆、直欞吊搭窗。每間上部各安雙交四椀橫披窗3扇。後檐明、次間為門,每道門雙交四椀菱花??扇4扇,余各間砌牆。室內吊頂鏃花蝙蝠圓壽字天花。迎門一間後檐設一小室,內置煮肉鍋灶。西側3間敞通,安木榻大炕,設有薩滿教神位及跳神用法器,為祭祀之所。東側兩間相連為臥室,後檐設仙樓,東山牆辟門,可通廡房。寧壽宮兩側建廡房及南轉角與東西兩廡相連,兩廡各9間,均於南數第3、6間開門。殿後左右各有一座磚砌的方形煙囪,上安銅頂,為寧壽宮灶房及室內煙道所用。改建後的寧壽宮成為紫禁城內除坤寧宮以外的另一處體現滿族風俗的重要建築。
養性殿藻井養性殿藻井

寧壽簡介

乾隆皇帝《寧壽宮銘》補記稱:“盛京大政殿後曰清寧宮,祖宗時祀神之所,祭畢,召王公大臣進內食祭肉。國初定鼎燕京,則於乾清宮後殿坤寧宮行祀神禮,一如清寧宮之制,至今仍循舊章。余將來歸政時,自當移坤寧宮所奉之神位、神竿於寧壽宮,仍依現在祀神之禮。”說明了寧壽宮改造的原因。
寧壽宮
寧壽宮
寧壽宮原為龍鳳和璽彩畫。乾隆年間,由孝賢皇后所生的嫡長子端慧皇太子永璉曾在這裡住過,並且在寧壽宮逝世;光緒年間,慈禧太后也一度住在寧壽宮,遂將外檐圍廊改為蘇式彩畫,失去了莊嚴的風格。1979年重新修繕後,恢復了乾隆時期的風貌。
現為故宮博物院文物陳列室。

乾隆建宮

故宮博院

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至今已有85個春秋。此前故宮稱為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居所。紫禁城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從開始興建到今天走過了600多年的風雨歷程。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這座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根據當時臨時政府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遜帝溥儀卻被允許“暫居宮禁”,即紫禁城後部的內廷。當時的政府決定,將熱河行宮(即承德避暑山莊)和瀋陽故宮的文物移至故宮前半部的外朝部分,於1914年成立了古物陳列所
乾隆帝畫像乾隆帝畫像
當時,宮中大量文物丟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嚴重關注。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修改對清皇室優待條件,將溥儀逐出紫禁城,同時成立“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負責清理清皇室公、私財產及處理一切善後事宜。1925年9月29日,“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制訂並通過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大綱》,設臨時董事會“協定全院重要事物”,由董事嚴修、盧永祥蔡元培熊希齡、張學良、張璧、莊蘊寬鹿鍾麟許世英梁士詒薛篤弼黃郛、范源濂、胡若愚吳敬恆、李祖紳、李仲三、汪大燮王正廷于右任、李煜瀛等21人組成。又設臨時理事會“執行全院事物”,有理事9人。下建古物館、圖書館。李煜瀛為臨時董事兼理事長,易培基任古物館館長,陳垣任圖書館館長。

清理文物

“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曾對故宮文物逐宮逐室地進行了清點查收,事竣後整理刊印出《故宮物品點查報告》共6編28冊,計有9.4萬餘個編號117萬餘件文物。據1925年公開出版的《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報告》一書所載,清代宮廷遺留下來的文物包括三代鼎彝、遠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書法名畫、宋元陶瓷、琺瑯、漆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匏、金銅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嬪服飾、衣料和家具等等。可謂金翠珠玉,奇珍異寶,天下財富,盡聚於此。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圖書典籍、文獻檔案。為此故宮博物院下設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分別組織人力繼續對文物進行整理,並就宮內開闢展室,舉辦各種陳列,還編輯出版多種刊物,公開資料,進行宣傳。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人文薈萃,極一時之盛。
經過一年的緊張籌備,於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門前廣場舉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禮,並通電全國,宣布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
在明清兩代的24位皇帝中,乾隆帝是眾多帝王中非常特殊的一位。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南征北戰維護國家安定、纂修《四庫全書》、修建三山五園,在紫禁城中還留下一座寧壽宮。乾隆帝姓愛新覺羅,名弘曆,是雍正帝諸子中最有才幹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與父親雍正喜愛,康熙曾為其慎擇良師,進行多方面教育。一些清史學家認為,正因為康熙認為孫子弘曆的出眾,所以才傳位於其父雍正。弘曆即位前,封為寶親王,少年的他聰穎過人,能文能武,行事恩威並施,十分有才幹。雍正對他的寄予厚望,這在皇子中是無人可及的。早在雍正元年八月,弘曆就被以“秘建皇儲”的方式立為皇太子。皇子弘時曾與之爭寵,卻被削除宗籍。但雍正接受康熙的教訓,不讓皇子參與政治,同樣弘曆登基前未曾參與過朝廷政事,也未曾出任過軍政要職,只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參與了苗疆改土歸流的事物處理。雍正帝駕崩,乾隆帝順利繼承皇位。
藏於故宮珍寶館的金甌永固杯藏於故宮珍寶館的金甌永固杯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85歲的乾隆皇帝,御圓明園勤政殿,召見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以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屆期歸政。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御太和殿,舉行內禪大禮,授璽。顒琰即皇帝位,尊弘曆為太上皇帝,訓政。由禮部鴻臚寺官詣天安門城樓上,恭宣嘉慶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乾隆在位既長,享年又高。在中國歷史上,享年80歲以上高齡的皇帝只有5人。

建寧壽宮

為退位之後能夠安享晚年,乾隆帝特別修建寧壽宮。寧壽宮中最有特色的是花園,寧壽宮花園(後稱乾隆花園)位於北京故宮寧壽宮區的西北角,建於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1771—1776),共用6年時間才完成。花園南北長160米,東西寬37米,占地面積5920平方米,建築布局精巧,組合得體,是宮廷花園的典範之作。花園分為四進院落,結構緊湊、靈活,空間轉換,曲直相間,氣氛各異。花園中的主要建築物有古華軒、旭輝亭、抑齋遂初堂竹香館萃賞樓延趣樓三友軒聳秀亭碧螺亭符望閣玉粹軒倦勤齋等。園內共有建築物二十幾座,類型豐富,大小相襯,因地制宜,在平面和立面上採用了非對稱的處理,在制度嚴謹的禁宮之中,尤其顯得靈巧、新穎。
園內主體建築古華軒,坐北居中,山石亭台,構成一個自然院落。西面禊賞亭抱廈中設“流杯渠”,仿王羲之蘭亭曲水流觴,頗有雅趣。遂初堂是典型的三合院垂花門內,僅立幾塊湖石為景,環境幽雅別致。萃賞樓為卷棚歇山頂的兩層樓,滿院山石,聳秀亭居高臨下,挺拔秀麗,三友軒深藏山塢。最後一進,居中為園內最為崇高、華美的符望閣,以整座山石圍其前院,又用廡廊聯繫閣後齋館,形成不同的景致和趣味。符望閣前山主峰上有碧螺亭,是個五柱五脊梅花形小亭,形狀別致,圖案全用梅花,且色彩豐富,是極少見的亭式建築。
花園內的樓閣軒堂,不但在外觀上富麗堂皇,而且室內裝修也極為講究。花罩隔扇都用鏤雕、鑲嵌工藝。符望閣內裝修以掐絲琺瑯為主,延趣樓的嵌瓷片,粹賞樓的嵌畫琺瑯,都有很高的工藝水準。三友軒內月亮門以竹編為地,紫藤雕梅,染玉作梅花、竹葉,象徵歲寒三友。倦勤齋的裝修更精,掛檐以竹絲編嵌,鑲玉件,四周群板雕百鹿圖,隔扇心用雙面透繡,處處精工細雕,令人嘆為觀止。
寧壽宮花園布局得體,山石樹木、亭台樓閣經營有緒。屋頂類型力求變化,色彩豐富,有黃、綠、藍、紫、翠藍等色,梁枋彩繪大量使用了金線蘇式彩畫。中軸線布置有變化,後半部軸線略東移。總觀全園,其疊山的選石與疊置技巧,花木的藝術形象與配置,文化內涵的充實等等,均稱得上是皇家園林中,小巧玲瓏、精湛華麗的不朽之作。整座花園既有私家園林玲瓏秀巧的風貌,又與皇宮華貴富麗的氛圍相協調。
寧壽宮花園聳秀亭寧壽宮花園聳秀亭

珍寶館藏

今天的寧壽宮已經成為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面向公眾開放,成為中外遊客參觀故宮的必游之地。其中許多珍寶,讓人過目難忘。金甌永固杯高12.5厘米,口徑8厘米,足高5厘米,用八成金製成;杯為圓形口,口邊刻有回紋。杯口邊鑄有“金甌永固”、“乾隆年制”篆書;通體鏨刻纏枝花卉,其上鑲嵌數十顆碩大珍珠,紅、藍寶石和粉色碧璽。杯兩側為雙立夔耳,夔龍頭各嵌珍珠一顆;底部是三象首為足,外形呈鼎式,“金甌永固杯”是清宮內不多見的皇帝專用飲酒器。“金甌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金甌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每當元旦(春節)凌晨子時,清帝在養心殿明窗,把“金甌永固杯”放在紫檀長案上,把屠蘇酒注入杯內,親燃蠟燭,提起毛筆,書寫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語,所以“金甌永固杯”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器物。金甌永固杯現在陳列在養性殿,為遊客所津津樂道。
珍寶館樂壽堂後殿,陳列著大禹治水圖玉山。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國的國之瑰寶,由產自新疆和田的青玉製成。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蒼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結隊的勞動者在開山治水。玉山正面中部山石處,刻乾隆帝陰文篆書“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十字方璽;背面上部陰刻乾隆帝《題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御製詩,下部刻篆書“八徵耄念之寶”6字方璽。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結合材料的原有形狀,靈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巔浮雲處,還雕成一個金神帶著幾個雷公模樣的鬼怪,仿佛在開山爆破,使這件描寫現實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義的色彩。玉山底座為嵌金絲山形褐色銅鑄座。此玉山由當時兩淮鹽政所轄的揚州工匠雕鑿製成。大塊玉料從新疆和田密勒塔山運到北京後,乾隆皇帝欽定用內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圖》畫軸為稿本,由清宮造辦處畫出大禹治水紙樣,由畫匠賈全在大玉上臨畫,再做成木樣發往揚州雕刻。大玉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發往揚州,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時間。乾隆五十三年乾隆帝又命宮中造辦處如意館刻玉匠朱泰將乾隆御製詩和兩方寶璽印文刻制在玉山上。
故宮樂壽堂中的大禹治水玉山故宮樂壽堂中的大禹治水玉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