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牙角匏

竹木牙角匏

以竹木牙角雕刻的工藝品雖然多為小器,卻是我國古代工藝美術寶庫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具有悠久的歷史。 竹木雕源於竹木器,從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時代開始,到竹木雕藝術獨立發展並成熟的明清時代,在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木牙角匏
  • 原材料:各種用獸牙、獸角
概述,竹木雕,牙角雕,匏器,故宮收藏,

概述

牙角雕,顧名思義,應為各種用獸牙、獸角製作的雕刻品,然而在收藏界,其含義則主要是指象牙和犀角的雕刻品。象牙以光潔如玉、柔韌細膩的質地深受人們的喜愛,而象牙雕作為一項特種工藝,在中國藝術史上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犀角雕在我國古代各種門類的工藝美術品中,屬於既高雅又稀有的品種,與竹木、金、玉等雕刻器物同為藝林珍賞之品。
匏器,又名“葫蘆器”,是流行於中國民間的雕刻工藝新品種。竹木牙角匏器的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簡練、古樸大方,有的精工細作、紋飾繁密,變幻無窮,雕刻的方法主要有陰線、陽刻、圓雕、透雕、深淺浮雕等。傳世作品的數量,以明清時代為多,品種紛繁,其中尤以清代牙角雕刻最為精湛。那些技藝非凡的名工巨匠,運用他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法,把我國的雕刻工藝推至空前的鼎盛階段。在他們的作品中,有的小巧精緻,玲瓏剔透;有的細密入微,鬼斧神工,精美絕倫。他們為人類創造了美,在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竹木雕

竹木雕是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竹子、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
黃楊木雕臥牛(故宮藏)黃楊木雕臥牛(故宮藏)
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戰國和漢代即有大量木雕俑和動物雕刻,唐宋時有人物、仙佛、鳥獸等木雕。明清時代小型木雕擺件、建築木雕裝飾和木雕日用器物大為發展。並形成地方特色,如東陽木雕、廣東金漆木雕,福建龍眼木雕等。建築裝飾木雕,出現不少以民間傳說、戲曲、歷史故事為題材的作品;玩賞性木雕則注重發揮木質本身的美感,相形度勢,因材得意,成為人們喜愛的藝術品。

牙角雕

根據考古發現,在我國,牙角雕發端於史前時期。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十數件象牙雕製品出土。商周時代牙骨雕日漸繁榮,典型作品——商象牙雕夔鋬杯。到唐宋時期,從出土的牙角雕製品的雕制技巧和工藝看,此時的牙角雕已日臻成熟。
象牙鏤雕雙喜字“大吉”葫蘆象牙鏤雕雙喜字“大吉”葫蘆
明代牙角雕越來越流行,雕刻風格簡潔圓潤。典型作品——明象牙雕人像、明象牙雕歲寒三友筆筒、明犀角雕仙人乘槎 。明清時期,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繁華起來,西方文化逐漸被引入中國,人們的文化意識、審美意識逐漸增強,加之宮廷和官府對牙角雕製品需求的增加等因素,使這一時期的牙角雕出現空前的繁榮和發展。湧現出大批的能工巧匠,許多格調高雅、精美絕倫的牙角雕作品問世。犀角雕受原料來源的限制,只在清代尤其是雍正乾隆兩代出現過曇花一現的繁榮。
近現代牙角資源更加匱乏,隨著保護野生動物力度的加大,有的國家已禁止牙角雕的拍賣,我國也關閉了這類企業。牙角雕將稱為更加珍稀的收藏品。
犀角雕菩薩像犀角雕菩薩像

匏器

匏器是明末出現的一種特殊工藝品,為明末太監梁九公首創,後一直受到宮廷的重視。清代康熙年間的匏器製品最為有名。匏器的製作方法是當葫蘆結果時,用各種形狀並刻有各式花紋的模具將其夾緊,待其自然長成後再行裁割加工,即成為所需的各種器具。匏器製品不加雕刻,秀巧清朗,為別具一格的工藝新品種。

故宮收藏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三萬餘件竹木牙角器物除一部分是考古發掘的出土之物,絕大多數是明清兩代皇家收藏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工藝技法主要有圓雕、深淺浮雕和鏤雕三種,其中還包括拼貼、鑲嵌等技藝。
紫檀木雕彌勒佛(故宮館藏)紫檀木雕彌勒佛(故宮館藏)
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實用器,一類是陳設品。其中從各種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以至清玩之物,應有盡有。這些作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時代的風尚和審美取向,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珍貴的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