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遠古時期人類文明)

河姆渡文化(遠古時期人類文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即距今約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乾欄式房屋"的遺蹟。

1973年,第一次發現於浙江寧波餘姚河姆渡鎮,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舟山島。經科學的方法進行測定,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距今約7000年前長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姆渡文化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距今約7000年前)
  • 外文名:Hemudu Culture
  • 時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 分布:浙東寧紹平原及舟山群島
  • 發現時間:1973年
  • 特色黑陶乾欄式建築水稻栽培
  • 經濟狀況:農業經濟和家畜飼養
考古發現,文化特徵,現存遺址,文化遺產,綜述,自然環境,住屋特質,編結紡織,原始音樂,經濟和宗教生活,重要遺存,稻穀,木構建築遺蹟,人體遺骸,主要器物,陶器,石器,骨器,木器,原始藝術品,經濟狀況,文化分布,

考古發現

河姆渡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發現,在1973~1974和1977~1978年兩次對河姆渡遺址作發掘並有資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乾欄式建築的遺蹟。
河姆渡文物河姆渡文物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進步,有魚鏢形器等器物,精心磨製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圖案,就像是精美絕倫的實用工藝品。在眾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穀,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的稻作文化遺址。它的發現,不但改變了中國栽培水稻從印度引進的傳統傳說,許多考古學者還依此認為河姆渡可能是中國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發源地。

文化特徵

河姆渡文化的農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耒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築形式主要是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乾欄式建築。乾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發現是為最早。它與北方地區同時期的半地穴房屋有著明顯差別,成為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徵。因此,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同樣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藪。它是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另一條主線,與中原地區仰韶文化並不相同。
貫穿中華大地六千公里的亞洲第一大河“長江”,儘管總長超過了黃河,但長江流域誕生的古代文明以前並不為人所知,這是因為人們一直認為中華文明的發源歸根到底還是黃河流域,只有黃河文明才是歷史的主流,但是在長江下游一帶卻不斷出現令人振奮的發現。首先,是和半坡遺址處於同一時代的河姆渡遺址的發現。稻穗紋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圖案,彎彎的稻穗圖案使人想像到,河姆渡時期的人們已經開始了水稻的栽培。1987年的發掘中從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殼,據發掘報告說總量達到150噸之多,在已經碳化的稻殼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結果確認這是七千年前的稻米。水稻的栽培,使社會上大量的餘糧屯積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別的出現。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河姆渡乾欄式建築河姆渡乾欄式建築
河姆渡文化的社會經濟是以稻作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採集漁獵。在遺址中普遍發現有稻穀、穀殼、稻桿、稻葉等遺存。 遺址中還出土有許多動植物遺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棗葫蘆薏仁米和菌米與藻類植物遺存。
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異的村落。在村落遺址中有許多房屋建築基址。但由於該地是屬於河岸沼澤區,所以房屋的建築形式和結構與中原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的史前房屋有著明顯的不同。
生活用器,以陶器為主,並有少量木器。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以南的一種較早的新石器時代

現存遺址

河姆渡遺址——鯔山遺址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
慈湖遺址
小東門遺址
傅家山遺址
田螺山遺址
白泉遺址
靈山遺址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於中國浙江杭州灣南岸平原地區至舟山群島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年代大約在西元前4000年到5000年之前,因以浙江餘姚河姆渡村遺址發掘最早,故稱作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陶器河姆渡文化陶器
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乾欄式建築的遺蹟,牲畜。
在人工製品上,石器數量較少,主要是斧等打獵工具,亦有較也有裝飾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發現中國最早的木製飾品“木雕魚”,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鏟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紡織工具。在河姆渡並出土了中國境內所發現最早的漆器,其陶器製作有一定的水平,估計最高燒成溫度達1000攝氏度。

文化遺產

綜述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夾炭黑陶為主,少量夾砂、泥質灰陶,均為手制,燒成溫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盤、缽、盆、缸、盂、灶、器蓋、支座等。器表常有繩紋、刻劃紋。有一些彩繪陶,繪以咖啡色、黑褐色的變體植物紋。
河姆渡文化玉石河姆渡文化玉石
河姆渡文化是分布在長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遺址首先於1976年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被發現而得命名。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公元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為約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為約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發展的時間介於裴李岡、磁山文化及半坡文化之間,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分布以長江流域為主,環境與華北不同,所以觀察河姆渡遺址立體造景,可發現自然景觀與裴李崗、磁山及半坡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

自然環境

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下游地區,河湖泥沙沉積土壤肥沃,為原始農業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遺址附近水源豐富,適合需要水的稻作生長,普遍都發現稻穀、稻殼、稻桿、稻葉的遺存,是中國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證,也是目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記錄。當地降水多,氣溫高,應屬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落葉闊葉林,森林有水鹿、野豬、牛等動物。
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動物遺骸,以鹿科動物最多,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農具“骨耜”即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密布如織的沼澤,又為水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也為發展漁獵、飼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遺址中所發現的柄葉連體木槳,證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獵活動中乘用。桿欄式的房屋也反映出為適應南方高溫潮濕的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的不同,使河姆渡文化與華北黃河流域文化有所差別。河姆渡文化遺址周邊山水

住屋特質

據地理勘測,河姆渡建築遺址附近有一座小山,東北面當時是一片湖泊,這樣的地理位置最適合"乾闌式建築"型式。乾闌式住屋有許多特色,使居民能臨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風涼快,可防潮防溼,也可防止大雨過後的氾濫,及不衛生的蒸氣和低飛的昆蟲聚集。殘餘棄物可從地板空隙擲出,隨水漂流;在陸上的桿欄建築擲出物可成犬豬的飼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熏出濃煙的火以防蚊蟲。如建築在地形崎嶇之地,還可減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臨下,也可防敵人襲擊。
河姆渡遺址出土許多樁柱、立柱、梁、板等建築木構件,構件上有加工成的、卯(孔)、企口、銷釘等,顯示當時木作技術的傑出。柱子兩端凸出的小方形稱為榫、柱上鑿出可將榫插入的孔為卯。遺址中所發現的兩種木構銜接法,令人驚嘆不已,至今仍為木工工藝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將兩塊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縫隙,遺址中發現的企口板兩側各有一道企口,可與另一塊側邊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我們的木質地板還是用這方法拼接。另一是銷釘孔,帶銷釘孔的榫和樑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銷釘栓住,榫頭就不會從卯口脫出了。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技術,可說已為中國木結構建築打下了基礎。

編結紡織

河姆渡出土的紡輪、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機刀等,據推測這些可能屬於原始織布機附屬檔案,顯示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由手工編織發明了原始的機械。

原始音樂

河姆渡出土相當多的骨哨,是一種樂器,也是一種狩獵時模擬動物聲音的狩獵工具。浙江杭州市還能看見一種用小竹管做成,發出鳥鳴聲的竹哨,顯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遺存。陶塤也是河姆渡的出土遺物,塤身呈鴨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樂器,市面上觀光區兜售的陶笛與此相似,只是河姆渡的陶塤只有吹孔而無音孔,可見它的原始。河姆渡遺址充分顯示出南方長江流域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發展不亞於華北的文化,這可證明中國文化其實是多元發展,各有特色的!

經濟和宗教生活

酒器的出現顯示農業收穫較前豐富,才有餘糧釀酒。河南龍山文化中,還流行以豬、牛、羊、鹿的肩胛骨為材料製成卜骨,將卜骨加以燒灼,觀察兆文以解釋吉凶。占卜顯示此時已有某種程度的信仰。另外在龍山的兩座窖穴里還發現了煉銅用的坩鍋殘片,說明當時已能鑄造銅器。一般認為河南龍山文化處於原始農業社會解體階段,最終發展為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

重要遺存

稻穀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上部發現大面積的稻穀、稻稈、稻葉和木屑、葦編構成的稻穀堆積層,平均堆積厚度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00厘米。剛出土時稻穀外形完好,色澤金黃,少數稻穀連外殼的隆脈、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經農史學家多次抽樣鑑定認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個類粳、類秈及中間型等各種粒型的亞洲栽培稻屬雜合群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不僅為研究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糾正了我國栽培水稻是從印度阿薩姆傳遞過來的傳統說法,有力地證明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木構建築遺蹟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在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建築遺蹟,尤以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和壯觀,總數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構件有木樁、圓木、長方形木材、帶丫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學家和古建築專家對遺蹟和木構件分析後認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樁木為支架,上面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高於地面的架空基座,再於其上立柱、架梁、蓋頂的乾欄式建築。在垂直相交的構件接點上,使用榫卯結構技術。把中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
河姆渡遺址發掘中共發現29排木樁,分析至少有6棟以上建築。根據木樁的排列與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呈西北———東南走向。從單體看,當時普遍採用連間長房子形式,其中最長一棟房屋面寬達23米以上,進深7米,房屋後檐還有寬1米左右的走廊過道。這棟房子可能是一個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門開在山牆上,朝向為南偏東5°~10°。它在冬天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陽光取暖,夏季則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現代人所繼承。河姆渡時期的房屋建築布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人類的生活和居住。
除建築外,在遺址第二文化層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水井遺蹟。水井構築於直徑約6米的鍋形水坑底部,用邊長2米的四排木樁圍成一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個方木框作為圍護。水坑四周還設有圓形柵欄,大概作護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布,但水體與海水相通,致使鹽份升高、苦鹵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使然。

人體遺骸

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沒有發現氏族公共墓地,只發現了27座零星墓葬。較完整的骨架僅13具。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後,人類學家韓康信潘其風先生曾到發掘現場,對他們的年齡、性別、體形、人種作出鑑定。其中未成年的兒童9具,成年人4具,編號M23、M17的頭骨保存比較完整。
(1)年齡。M23出自第三文化層,頭骨碩大,前額接近闊額型,顴骨寬而外突,下頜厚大,男性特徵明顯。根據現代人頭骨癒合和臼齒磨蝕度推算,年齡在30歲左右。M17頭骨前額膨突,枕外隆凸缺乏,下頜枝內翻,尖形頦,特徵顯示為未成年女性,年齡約13-15歲。
(2)身高。按照遺骸主要骨骼長度,用中國現代人身長特徵,換算出身高。M23,身高為169~170厘米。M17身高為152~157厘米。
(3)人種。M23、M17顴骨較高和寬,鏟形門齒,與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居民相同。而鼻骨低平、凹形鼻樑、低矮的眼眶,與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更為接近,應為南方蒙古人種。

主要器物

陶器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復原率最高的遺址之一,兩次考古發掘,出土陶片40萬件之多,完整的和可復原的陶器占總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獲得完整器和復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夾碳黑陶,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識地在陶土中摻和了炭末,主要是為了減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陶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盤、、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炊煮器、飲食器、儲存器、汲水器。較為特殊的有灶和盉兩種。陶灶形似簸箕,內壁有3個乳釘狀足,為安放釜而設定。陶灶發明後,解決了木構建築內煮炊防火問題,是後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陶盉形似酒壺,前有沖天管狀嘴,後為喇吹口,中間以扁平半耳環連結。器壁內外打磨光滑,製作精細,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多數專家認為這是一種酒器。

石器

河姆渡遺址石器的數量和種類都不算豐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兩大類。生產工具有斧、錛、鑿三種,器形較小,磨製不精,尚留有不少打擊和琢制的痕跡。大多屬於砍伐樹木和加工木構件的工具,有的可作為農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還有礪石和馬鞍形石塊、石球,後二種可能是穀物和硬殼果實的脫殼工具。

骨器

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產工具,按使用功能分為骨耜、骨箭頭、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鐮、骨魚鏢管狀針等,以骨耜最具特色。
骨耜取材於大、中型哺乳類動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狀,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寬。骨面正中有一道豎向淺槽,下端呈圓舌形,其兩側有兩個平行的長方孔,上端有一橫穿方銎。是為綁紮豎向木柄而設計的。這種製作方法為河姆渡文化遺址所特有。骨耜通體光滑,有的刃部因長久與土壤磨擦而殘缺或形成雙叉、三叉式。這是一種很具特色的農業生產工具。遺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與數量巨大的稻穀堆積物相對應,說明河姆渡農業已從採集進入到耜耕生產階段。

木器

木器共300多件,大多出土於第四文化層,說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廣泛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木器製作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最為重要的木器是紡織工具和木槳。紡織工具有木(陶)紡輪、齒狀器、木機刀、卷布棍、圓木棒、尖頭小棒、木(骨)匕等。紡織專家認為是踞織機的零件。有了紡織,說明河姆渡先民已脫離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進入初具文明的歷史階段。
木槳共8件,採用整塊木料加工製作而成,柄部為圓形,槳葉呈柳葉形。有槳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划槳行舟,用於捕撈和鄰近氏族之間的交通往來。

原始藝術品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原始藝術品不僅數量大,而且題材廣,造型獨特,內容豐富多彩。主要表現在象牙雕刻、陶器紋飾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線條流暢,造型美觀,令人嘆為觀止。
(1)象牙雕刻藝術。蝶形器8件,以扁平的象牙片磨製而成,因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命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雙鳥朝陽”紋象牙碟形器,長16.6厘米,寬5.9厘米,厚1.1厘米,上半部殘缺,底端也稍殘。正面中間陰刻5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外圓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紋,象徵太陽的光芒,兩側各有一隻引昂勾喙鷙鳥擁載太陽,器物邊緣還錐刻羽狀紋。整件器物圖像布局嚴謹、雕刻技術嫻熟、形象逼真傳神、寓意耐人尋味,是河姆渡原始藝術的精品。
鳥形圓雕4件。其中有一件完整器長15.8厘米,寬3.4厘米,厚0.8厘米,柄端雕出俯首的鳥頭,圓目勾喙,似鷹類猛禽,中間為鳥身和翅膀,背面平整,陰刻短直線和斜線組成的圖案,兩側也有斜線和彎月形短線,羽毛感強烈。腹部較厚,有橫向突脊,其上有透孔,作穿繩佩掛之用。尾部扁長,略成圓弧。這些精緻的藝術品雖是氏族的共同財產,但只有氏族首領才有權利使用。
(2)陶器刻畫作品。刻劃於陶器口沿和腹部,內容包括太陽、月亮、花草樹木、魚鳥蟲獸等,畫面簡潔舒展,風格樸實而又生機盎然,既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折射出先民期望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內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魚藻紋陶盆、稻穗紋陶盆、豬紋陶缽、五葉紋陶塊等。這些帶有刻畫藝術的陶器,出土時基本完整,即使是碎片,也是原地壓碎,可以拼復完整,說明河姆渡先民對它們特別珍重,應是祭祀用品,推測原始宗教意識已在先民中萌芽。
(3)人體裝飾品。有璜、管、珠、環、餅等。珠、環等飾品大多用玉和瑩石製成,在陽光下閃爍著淡綠的光彩,晶瑩美麗。還有一些以獸類的獠牙或犬牙、魚類的脊椎骨製成的裝飾品。

經濟狀況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表明,新石器時代中期寧紹平原的農業經濟和家畜飼養都比較發達。在河姆渡遺址的大面積範圍內,普遍發現了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葉、稻殼等互動混雜,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 1 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遠古各氏族文化遺存中所罕見的。經鑑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遺址中發現了大批農業生產工具,其中有代表性的農具是翻耕土地的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骨耜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出土了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 1 米的舂米木杵等農業生產和穀物加工工具。
家畜主要有豬和狗。破碎的豬骨和豬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捏塑的體態肥胖的陶豬和在黑陶缽上刻劃的豬圖飾。有一件陶盆上同時刻劃著名稻穗和豬的圖像,具體而生動地反映出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許多骨耜是用水牛的肩胛骨製作的,說明水牛當時已被馴養。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業也是比較發達的,在經濟生活中起一定的作用。制陶業、紡織業、骨器製作、竹木器加工都比較進步。這一帶的氏族先民燒制的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種類比較單一,無論炊具還是炊食器一律都是夾炭黑陶,胎泥純淨,含鐵量僅為 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還比較原始。稍晚出現了一些夾砂紅陶和褐陶。各種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在 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陶器的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比較容易破碎,到了晚期,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些器物已經用慢輪進行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為複雜的新產品。有些陶器火候較高,燒成溫度已達到 1000℃左右。

文化分布

1981年,河姆渡遺址發掘以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河姆渡文化的分布範圍開展調查,21世紀在基本建設中也發現了一些重要遺址,至今在寧紹平原共發現河姆渡文化遺址49處,其中以姚江兩岸最密集,共有31處。
近幾年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有餘姚市丈亭鎮鯔山遺址、三七市鎮田螺山遺址、寧波市江北區傅家遺址。這三處遺址位於河姆渡以北10公里之內,文化內涵和河姆渡遺址一致,僅有少量文物是首次發現。如田螺山遺址發現北方遺址經常出土的高達90厘米的深腹罐,這是南北文化交流還是自己創造發明,引起考古界的爭論(河姆渡與田螺山之間在遠古時期是一片)。不管怎樣,這些遺址發現發掘,豐富了河姆渡文化內涵,說明河姆渡遺址並不是孤立的,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寧波這塊富饒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