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又被稱作“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藝術珍品,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觀念和最高藝術成就。從這些藝術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對鳥的喜愛和對太陽的崇拜。該牙雕於1977、1978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陰線雕刻出一組圖案,中心為一同心圓,外圓刻有光芒,形似太陽。兩側刻有昂首相望的雙鳥,面向太陽,成對稱形。四周鑽有六個小圓孔,上四下二,背面製作較粗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
  • 出土地點: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
  • :5.9厘米
  • :1.2厘米
  • 別名: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
簡介,河姆渡歷史,河姆渡名人事跡,

簡介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又被稱作“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藝術珍品。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觀念和最高藝術成就。從這些藝術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對鳥的喜愛和對太陽的崇拜。
牙雕於1977、1978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陰線雕刻出一組圖案,中心為一同心圓,外圓刻有光芒,形似太陽。兩側刻有昂首相望的雙鳥,面向太陽,成對稱形。四周鑽有六個小圓孔,上四下二。背面製作較粗糙。圖案刻於象牙上,是打磨得很光滑的一件堪稱國寶的文物精品,全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該圖中間為一組由五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構成太陽紋,外圍周邊刻著熾烈蓬勃的火焰紋,象徵太陽光芒。兩側對稱刻出一鉤喙雙鳥(雞),似在引吭啼鳴。蝶形器的邊緣襯托著刻工精細、線條流暢的羽狀紋。除了鳥(雞)和太陽紋中心以圓錐淺鑽之外,兩鳥(雞)兩側各對稱鑽通三個圓孔。這樣,蝶形器上就一共有六個圓孔。

河姆渡歷史

河姆渡位於餘姚,河姆渡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度 4 米左右,疊壓著 4 個文化層 ,年代約為公元前 5000-3000 年。其中,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0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56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000年,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年。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東南沿海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特徵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地域特色,在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形成過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主要有:
栽培水稻,從事以稻作為主的農業經濟活動。在第四文化層較大面積內分布著稻穀堆積層,最厚處近1米。伴隨出土的是代表性農具—骨耜,出土170餘件。稻穀和骨耜的發現對於探討中國栽培水稻的起源及其在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榫卯木作技術,居住木結構房子。遺址發掘中,到處可見數量眾多的木樁及木構件,據考證為“乾欄式”建築遺蹟。這種既可防潮又能防止野獸侵襲的“乾欄式”建築是中國南方傳統木構建築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術的運用,把中國榫卯技術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被考古學家稱之為 7000年前的奇蹟。

信奉崇尚鳳鳥。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精美藝術品中,不少飾有鳥和太陽結合的圖案,單獨雕塑的鳥形象也出土數件。其中一級文物“雙鳥朝陽”象牙雕刻件更是原始藝術品中的精品,形象地反映了原始農業發明以後,先民對知時的鳥和照耀萬物的太陽的崇拜。用骨、角、獸牙和玉石材料製成的,是河姆渡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體現。玉玦、玉璜的出現,證明了河姆渡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崇尚玉器傳統的源頭之一。駕馭舟楫,開展水上活動。遺址共出土了8支木槳,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遺址出土的大量動植物遺存中以水生動植物為多,特別是鯊、鯨、裸頂鯛等海生魚類骨骸的發現,證明河姆渡先民已經憑藉舟揖把活動範圍擴大到江河及近海地區,這在經濟活動和與外界交往中有重要意義。
河姆渡遺址出土文物還表明,河姆渡先民已開始紡紗織布,掌握髹漆,挖鑿水井,這一切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有力地支持了中華民族文化起源是多元的見識,證明了長江、黃河流域都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搖籃,河姆渡遺址因此而被稱為二十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遺址現場展示,西位於博物館東南100米處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以考古發掘場景復原和“乾欄式”建築重建,先民生產生活場景再現為文體內容。在2800平方米考古發掘現場內布滿密密麻麻的木建築構件和散布其間的文物,不由得讓人回想當時土破驚天的場面。在復原的"乾欄式"建築內外布置著各類生活、生產場景,婦女們紡紗織布,男人們斫木蓋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及保護工作房。有的磨製骨器,有的搗谷脫殼,有的和泥制陶,有的凝神鵰刻,使人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親身體驗先民創造燦爛文化的過程。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是一個偶然,1973年夏天,餘姚縣羅江公社(現餘姚市河姆渡鎮)決定在姚江邊上的渡頭村興建一項水利工程,以提高抵禦洪澇災害的能力。在施工挖土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大量的陶片和動物的骨骸,這一現象引起了上級文化部門的重視。經過1973年冬天和1977年冬天先後兩次考古發掘河姆渡遺址以其獨特的文化面貌破土而出,呈現在了世人面前,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
兩次考古發掘合計揭露面積2800平方米,出土了6700餘件文物,發現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大片的木構建築遺蹟和豐富的動植物遺存,為研究農業、畜牧、建築、紡織、藝術和中國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及其珍貴的實物資料,被學術界命名為河姆渡文化。1982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賢人: 嚴子陵,名光,字子陵,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生於姚北,卒於東漢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中國傳統文化名人。嚴子陵年輕時曾到外地求學,和南陽人劉秀結為同窗好友。後來,劉秀中興漢室,建立東漢政權,當上光武皇帝。嚴子陵怕被徵召為官,即改名換姓,隱居不出。劉秀派人四處查訪,最後終於把他從垂釣處擁到京城。嚴子陵在京城拒絕和達官顯貴往來,連光武帝看望他時,也不行君臣之禮。光武帝向他請教治國之策,發現嚴子陵的見識果然與眾不同,隨即任命子陵為諫議大夫,他也不謝恩。幾天后,悄然離京,重新去過他的農耕、垂釣生活。嚴子陵這種不慕富貴,不圖名利的思想品格,一直受到後世的稱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詩句,讚頌嚴子陵的高風亮節。

河姆渡名人事跡

嚴子陵去世後,墓葬於餘姚城東十華里的陳山,唐、宋、元、明歷代都加修茸,現已毀。後人為紀念這位先賢,將陳山易名為客星山。餘姚現存的兩處紀念性建築,一是低塘鎮黃清堰村明代正德年間建造的“高風千古”石碑坊,二是龍泉山上的“嚴子陵故里碑亭”和“子陵亭”。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生於餘姚北城,卒於名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王陽明世居姚城龍泉山北麓,誕生的時候,他的祖母夢見神仙駕者祥雲給他送來一個男丁,遂將其降生住宅稱作“瑞雲樓”。他的父親王華考中狀元後,王陽明隨父進京。王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歷任兵部主事、龍場驛丞、盧陵知縣、江西兩廣巡撫,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謚“文成”。
王陽明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總結並完成了宋明以來的心學思想體系,被學術界奉為“心學大師”。他的哲學思想的特點是反對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一成不變的戒律,反對盲目地服從封建的倫理道德,而強調個人的能動性,提出“致良知”的哲學命題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論,具有要求衝破封建思想禁錮,呼籲思想和個性解放的意義。王陽明廣收門徒,宣傳他的思想主張,史稱“陽明學派”,由於他出生餘姚所在地有大批門生學子,故又稱“姚江學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書》三十八卷行世,學術界評價是中國封建中世紀社會後期出現的最早的啟蒙哲學。
王陽明熱愛故鄉,多次回姚省親,祭掃祖墓,並在城內龍泉山中天閣講學,培養了錢德洪等一批王學的優秀人材,在餘姚留下大量的活動史跡。至盡保留的古建築有當年講學處“中天閣”、他親筆題字的“祭忠台”、“理學舊居”等,紀念性建築有“故里碑亭”和“陽明亭”等。
朱舜水,名之瑜,字魯嶼,號舜水。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生於餘姚城內,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初著名學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朱舜水從小聰穎好學,青年時代已對四書、五經和歷史有很深的研究。但他看到朝廷黑暗,吏治腐敗,所以一直輕視功名。清軍下江南後,朱舜水積極從事抗清鬥爭,先是追隨隅拒舟山的魯王,後來又參加抗清名將鄭成功、張蒼水北伐戰鬥。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看到清政權日趨堅固,復明無望,為了保全民族氣節,毅然辭別國土,棄離故鄉,流亡日本。
朱舜水寄寓日本二十多年,仍著明朝衣冠,追念故國。他的學問和德行得到日本學者的禮遇和尊重,水戶侯番主德川光國聘請他到江戶(今東京)講學,執弟子禮,許多著名學者都慕名來就學。朱舜水在講學時摒棄了儒家學說中的空洞說教,發揚實理實學,聯繫實際的傳統,促進了日本儒學的發展。他還把中國先進的農業、醫藥、建築、工藝技術傳授給日本人民。以舜水學說為宗旨的“江戶學派”一直影響到“明治維新”為日本的繁榮與進步作出了貢獻。
朱舜水死後,日本人民遵照他的遺願,把他安葬在常陸久慈郡太田鄉瑞龍山麓,他講學的書札和問答由德川光國父子刊印成《朱舜水文集》二十八卷。在朱舜水逝世三百周年之際,日本朱舜水先生紀念會,日中文化協會在他故鄉-餘姚城內龍泉山上建樹了“朱舜水先生紀念碑”,實現了他生前希望的“中國日本千年之好”的遺願。
黃梨洲,名宗羲,字太沖,號南雷,世稱梨洲先生。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生於餘姚東郊黃竹浦,卒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黃梨洲從小懷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他的父親黃尊素是一位比較正直的官吏,被當朝太監魏忠賢陷害而死。過了兩年,黃尊素的冤案平反昭雪,年僅十九歲的黃梨洲進京為父復仇,在公堂上把殘害他父親的兩名兇手刺得滿面流血。事後他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劉宗周為師,發奮讀書,決心繼承父志,作一番事業。清兵南下以後,黃梨洲變賣家產,把當地青壯年組織起來,號稱“世忠營”,擁戴魯王,參加抗清鬥爭。直到南明政權瓦解後,才回到故鄉,隱居著述。經歷國破家亡的慘痛教訓,黃梨洲深刻的認識到社會的黑暗腐敗和動盪不安的根源是封建專制制度。他在其政治著作《明夷待訪錄》中發出了“天下的大害,就是君主”的呼喊。黃梨洲晚年致力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整理和研究,他的著述共有一千三百餘卷,數千萬字,內容涉及史學、政治、哲學、經學、地理、天文、音樂、詩文等許多方面,稱得上是位著述大師。
黃梨洲死後安葬在姚南陸埠化安山,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的故居幾經戰亂,已不復存在。惟鐫刻著“黃家竹橋”四字小石橋仍屹立在村東頭。城內龍泉山上有紀念性建築“故里碑亭”和“梨洲亭”,中天閣還保存著他大部分著作和一部《竹橋黃氏宗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