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華山
- 地理位置:天津市薊州區
- 相關文獻:《薊州志》
- 所在地區:天津薊縣
據史記載,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園寢,唯獨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即朱華山下的端慧皇太子園寢。乾隆帝先後立過三個皇太子。第一個皇太子叫永璉,為皇后富察氏所生。乾隆對永璉格外喜愛。仿照雍正的做法,密立永璉為皇太子。將立儲的密旨,藏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的後面。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永璉因“偶感風寒”而病死,年僅9歲。為此,乾隆十分傷心,下令輟朝五天。十一月諭曰:“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旋冊贈皇太子,謚端慧。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二,端慧皇太子園寢在朱華山破土興工,同年十月二十一端慧皇太子入葬。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園寢才正式竣工。整個園寢共耗銀近十七萬兩,使用葉子金近三百八十兩。十一月初六日,永璉的朱棺下葬。《大清會典事例》記載:“端慧皇太子園寢,琉璃花門一座,廣一丈八尺四寸,縱八尺,檐高一丈二尺。前正中享殿一座,廣六丈五尺四寸,縱三丈四尺,檐高一丈四尺。兩廡各五間,廣四丈八尺,縱二丈四尺五寸,檐高一丈三尺五寸。東有燎爐一座,廣九尺三寸,縱六尺六寸,高七尺。南有大門三,廣五丈一尺,縱二丈二尺,檐高一丈一尺五寸。門外設守護班房,西廂各三間,廣三丈六尺七寸,縱二丈一尺七寸,檐高一丈二寸。圍牆周長一百三十丈二尺,高一丈一尺。”同時,“立千總一員,外委一員,馬兵七名,守兵四十七名,以守護焉。”嘉慶帝即位後,親臨端慧皇太子園寢,三奠三爵,從臣隨行禮,每奠一拜。
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謁陵路過朱華山,寫了一首《朱華山酹酒》:“兆葉維熊意舉男,髫齡書史即深耽。墳前省識吾懷悼,地下應知汝抱慚。覺後夢因原是幻,悲深痛定更難堪。從今擬廢蒼舒誄,古佛無生叩寶龕。”充分表達了乾隆失去愛子之後的悲痛心情。永璉死後,乾隆又密立第七子永琮為皇太子,也是皇后富察氏所生。可惜,永琮福分也不夠,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二十九,除夕之夜,永琮因出痘死亡,年僅一周歲零八個月。死後,也葬在了端慧皇太子園寢之內。清高宗悲痛之餘,諭曰:“先朝未有以元後正嫡紹承大統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獲之福,此乃朕之過耶屍謚悼敏阿哥,乾隆十四年九月下葬,“喪儀視皇子從優。”嘉慶四年,仁宗親政,追贈永琮為哲親王。永琮死後,乾隆才立了第三個皇太子,就是皇十五子嘉慶。乾隆一生飽受喪子之痛。端慧皇太子園寢東側葬有第七子永琮及九阿哥、十阿哥,西側葬有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六阿哥。因此三組建築群,形成筆架式樣,故人稱此地為筆架山。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五月,乾隆皇帝第八女死亡,葬在朱華山天落池內。園寢內寶物甚多,自清末至民國年間,這裡多次發生盜竊案,地宮中殉葬品被洗劫一空,後來連地上宮殿的磚、石、瓦、木也都被拆走。到民國三十三年(1941年)仇錫庭在《薊縣誌》中載,這裡已成一片瓦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