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王陵
- 地理位置:薊縣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朱花山,黃花山,碑亭
- 別稱:太子陵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基本情況,風水寶地,修建情況,葬入人員,地理位置,陵園主人,修建情況,
地理環境
俗稱太子陵,在薊縣東北部小港鄉和孫各莊鄉境內。陵區北為黃花山,南有朱花山,東與清東陵隔山相望,地勢“川回岩抱,既固且完”。順治、康熙帝的6個皇子葬在黃花山南坡。乾隆帝1個皇子葬朱花山。北面六陵相距60~110米不等。南北寢陵相距330米。陵園一般設山門、享殿、配殿、地宮寶頂、碑亭等,並繞朱垣一周。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園寢,唯獨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其背靠朱華山,面對翠屏湖,東西兩側山頭渾圓等距,如青龍、白虎雙砂拱衛;正後方的黃花山與前方翠屏湖相對峙,山環水抱,左輔右弼,前屏後障,空氣清新。端慧皇太子永璉是乾隆皇帝弘曆的第二個兒子,生於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申時,生母是乾隆帝的嫡皇后富察氏。 清王陵俗稱太子陵,在薊縣東北部小港鄉和孫各莊鄉境內。陵區北為黃花山,南有朱花山,東與清東陵隔山相望,地勢“川回岩抱,既固且完”。順治、康熙帝的6個皇子葬在黃花山南坡。乾隆帝1個皇子葬朱花山。北面六陵相距60-110米不等。南北寢陵相距330米。陵園一般設山門、享殿、配殿、地宮寶頂、碑亭等,並繞朱垣一周。現均不存,僅留建築基址和墓碑。
清王陵墓碑
據史料記載,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園寢,唯獨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端慧皇太子永璉是乾隆皇帝弘曆的第二個兒子,生於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申時,生母是乾隆帝的嫡皇后富察氏。雍正皇帝格外器重這位皇孫,親自為他起了漢名永璉,“隱示以承宗器之意”。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九月初三,弘曆即位稱帝後,立意自本朝起,要以嫡子承繼皇位,因此他遵照世宗(雍正皇帝)所創建的秘密立儲的方法,於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七月初二日,正式將皇二子永璉定為皇太子,並將手書的密詔,封存在鐍匣之內,高高地置放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但在秘密立儲兩年之後,即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十月十二日,永璉因“偶感風寒”而病死於寧壽宮,時年僅9歲。為此,乾隆帝十分傷心,下令輟朝五天,哀悼皇太子,並命人將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的鐍匣撤出,還說“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及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
清王陵地圖
對於皇太子永璉的喪事,乾隆帝尤為關注,親自為永璉賜謚為端慧皇太子。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當乾隆帝確定了自己的萬年吉地在東陵境內的勝水域之後,他又下令派大學士訥親和戶部尚書海望等人,帶領風水官員在東陵一帶為端慧皇太子永璉相度福地,先後相看了馬蘭峪、七星山等地,因這些地方垣局狹窄,下砂稍低,規模未備而落選。後來,相中了黃花山之南鞍子嶺前的朱華山。
乾隆帝為他心愛的皇太子永璉修建的園寢中,不單單葬入端慧皇太子一人,後來又陸續葬入了乾隆皇帝的六個不成年的兒女,分別是七阿哥永琮、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永璟、十四阿哥永璐、十六阿哥,乾隆帝的八公主葬於太子陵東南角的天落池中。
基本情況
雍正皇帝格外器重這位皇孫,親自為他起了漢名永璉,“隱示以承宗器之意”。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弘曆即位稱帝後,立意自本朝起,要以嫡子承繼皇位,因此他遵照世宗(雍正皇帝)所創建的秘密立儲的方法,於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初二日,正式將皇二子永璉定為皇太子,並將手書的密詔,封存在鐍匣之內,高高地置放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但在秘密立儲兩年之後,即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永璉因”偶感風寒”而病死於寧壽宮,時年僅9歲。為此,乾隆帝十分傷心,下令輟朝五天,哀悼皇太子,並命人將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的鐍匣撤出,還說“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及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
對於皇太子永璉的喪事,乾隆帝尤為關注,親自為永璉賜謚為端慧皇太子。乾隆七年(1742年),當乾隆帝確定了自己的萬年吉地在東陵境內的勝水域之後,他又下令派大學士訥親和戶部尚書海望等人,帶領風水官員在東陵一帶為端慧皇太子永璉相度福地,先後相看了馬蘭峪、七星山等地,因這些地方垣局狹窄,下砂稍低,規模未備而落選。後來,相中了黃花山之南鞍子嶺前的朱華山。
風水寶地
朱華山來龍秀麗、穴情明確,水口交鎖、羅城周密。考之理氣,龍自天皇左旋入首,水從辛酉右轉歸辰,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乘氣消納,最為合局。又刨驗土色,至一丈有餘,俱系純黃嫩色,且堅而細,實為上等佳土。經風水官反覆詳加相看,以朱華山地方山勢整秀,垣局實屬嚴密,公同酌議,定下了在朱華山建造端慧皇太子園寢,並繪圖呈請乾隆皇帝御覽。乾隆七年(1742年)五月二日,乾隆帝閱後批准,著用朱華山地方。
修建情況
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二日申時,端慧皇太子園寢在朱華山破土興工,並於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後基本竣工,共耗銀十六萬八千二百三十五兩,葉子金三百七十八兩九錢九分二厘。端慧皇太子園寢,坐北朝南,背靠朱華山,左右砂山圍護,栽種了1360棵儀行樹,建有三孔石橋一座,過橋東側為神廚庫、井亭,這是任何王爺陵都不曾有的設施,在太子陵後院,建有石券兩座、磚券一座,三券並排,上面封土,裡面安葬著端慧皇太子。端慧皇太子在乾隆八(1743年)十月二十一日入葬,儘管園寢工程一直加緊施工,但直至端慧皇太子下葬時,大殿尚未建成,待皇太子金棺入葬中央石券後,工程才於第二年十月基本告竣。
葬入人員
乾隆帝為他心愛的皇太子永璉修建的園寢中,不單單葬入端慧皇太子一人,後來又陸續葬入了乾隆皇帝的六個不成年的兒女,分別是七阿哥永琮、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永璟、十四阿哥永璐、十六阿哥,乾隆帝的八公主葬於太子陵東南角的天落池中。太子陵建成後,儘管有固定的人員看管,但因為陵園內有貴重的陳設與器皿,故受到許多人關注,自清末至民國年間,多次發生盜岸,不僅地宮中殉葬品被洗劫一空,就連地下、地上宮殿的磚、石、瓦、木也全被拆走。
地理位置
太子陵其背靠朱華山,面對翠屏湖,東西兩側山頭渾圓等距,如青龍、白虎雙砂拱衛;正後方的黃花山與前方翠屏湖相對峙,山環水抱,左輔右弼,前屏後障,空氣清新。處華北沖積平原下端,地勢平緩,自北、西、南向東南海河入海方向傾斜,海拔高度最高13米,最低2.8米。 土壤的成土母質多為永定河和北運河的沖積物,土壤均為潮土,土層深厚,具有多宜性特點。
朱華山來龍秀麗、穴情明確,水口交鎖、羅城周密。考之理氣,龍自天皇左旋入首,水從辛酉右轉歸辰,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乘氣消納,最為合局。又刨驗土色,至一丈有餘,俱系純黃嫩色,且堅而細,實為上等佳土。
經風水官反覆詳加相看,以朱華山地方山勢整秀,垣局實屬嚴密,公同酌議,定下了在朱華山建造端慧皇太子園寢,並繪圖呈請乾隆皇帝御覽。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五月二日,乾隆帝閱後批准,著用朱華山地方。
清王陵所屬地區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日照長,乾旱、少雨、多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秋季晝暖夜涼,溫差大;冬季寒冷,北風多,日照少,降水稀少。年平均氣溫為11.6度,1月平均氣溫為-5.1度,7月平均氣溫為26.1度。年平均降水量為606毫米。無霜期212天。
陵園主人
愛新覺羅·永璉
清王陵一景
愛新覺羅·永璉,封端慧皇太子,乾隆帝次子。永璉這個名字是他的祖父雍正帝取得,據說含有將來要繼承皇位之意。永璉生於雍正八年(1730年),生母是孝賢純皇后。清朝前四個皇帝都是妃子所生,沒有一個屬於嫡出。乾隆帝決心從自己的兒子開始,由嫡出皇子繼承皇位。永璉既是嫡出,又“聰明貴重,氣宇不凡”,所以在乾隆元年(1736年)被密定為皇位繼承人。未想兩年多以後,永璉竟病死了,年僅九歲。乾隆帝極為傷感,贈給永璉的諡號為“端慧皇太子”。
愛新覺羅·永琮
乾隆十一年四月,富察皇后生下皇七子永琮,永琮尚未滿兩歲,又因出痘(天花)於乾隆十二年臘月二十九日身亡。十年之間兩喪嫡子,皇帝和皇后都悲痛異常,為了表示自己對這位早喪幼子的鐘愛弘曆特頒諭旨:“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宮,性成夙慧,甫及兩周,歧嶷表異。聖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聰穎異常,鐘愛最篤,朕亦深望教養成立,可屬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為軫悼。”
八公主
乾隆二十二年(1757)十二月初七日生,母為忻貴妃戴佳氏。乾隆三十二年(1767)五月二十一日殤,年11歲。未封。
修建情況
清王陵鄧愈墓神道石刻
端慧皇太子園寢,坐北朝南,背靠朱華山,左右砂山圍護,栽種了1360棵儀行樹,建有三孔石橋一座,過橋東側為神廚庫、井亭,這是任何王爺陵都不曾有的設施,在太子陵後院,建有石券兩座、磚券一座,三券並排,上面封土,裡面安葬著端慧皇太子。
端慧皇太子在乾隆八(公元1743年)十月二十一日入葬,儘管園寢工程一直加緊施工,但直至端慧皇太子下葬時,大殿尚未建成,待皇太子金棺入葬中央石券後,工程才於第二年十月基本告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