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越秀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越秀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是由越秀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越秀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越秀區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我代表越秀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這一年,省、市主要領導多次到越秀調研指導,市委、市政府審議出台了《關於支持越秀區最佳化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實施方案》《廣州傳統中軸線地區保護利用實施方案》《廣州市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越秀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三份重磅檔案,為越秀率先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強力支持。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區委決策部署,搶抓“雙區驅動”“雙城聯動”重大機遇,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全面完成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進步。
一是攻堅克難,全力以赴穩增長,六大經濟指標均實現預期目標。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35.47億元、增長4.2%,經濟總量保持全市前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9.12億元、增長7.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83億元、可比增長3.6%,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總值均超出預期。二是搶抓機遇,舉全區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謀劃六個重大項目上升到國家、省、市級並納入市大灣區建設計畫。高質量完成海珠廣場片區品質提升建設,省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升國旗儀式順利舉行。成功舉辦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並爭取永久落戶,花果山特色小鎮打造全省首個超高清直播平台。打響“東山印象”品牌,獲評聯合國人居環境署“2019亞洲都市景觀獎”。三是較真碰硬,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進度超122%,城區品質全面提升。堅決依法拆除違法建設50.5萬平方米,“見縫插綠”建設口袋公園30個,3個國家住建部微改造試點成為“老城市新活力”典範。四是深化改革,推進十大重點領域攻堅工程,公共服務繼續領跑。榮獲2019年中國城區綜合競爭力百強榜第9名、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優秀獎,連續3年獲評廣州城市治理榜人類發展指數金獎,公共服務總體滿意度連續5年全省第一,投資超億元項目連續3年全市第一。五是以民為本,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獲評全省首個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獲批創建國家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區,全省“數字政府”基層減負便民試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等一批民生項目得到省市領導肯定和民眾認可。經統計,2019年區政府系統各單位共獲得國家省市各級榮譽216項,其中國家級48項,省級33項。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貫徹新發展理念,經濟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出台2.0版“鑽石29條”政策體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紮實做好“六穩”工作。金融業支撐作用強勁,風險防控有力有效。新引入深交所、華泰財險等金融機構46家、累計778家,培育上市(掛牌)企業3家、累計65家、總市值3000億元,推動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08.94億元、增長8.2%。獲評省“公益金融試驗區”和全省首個“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試驗區”。實施重大項目“攻城拔寨”行動,49個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達128.3%,帶動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正增長。著力穩外資穩外貿,推動越秀海關、郵局海關駐區落地並發揮作用,外貿進出口總值實現780.5億元、增長2.8%,高於全省3個百分點、全市0.8個百分點,新設外資企業637家、全市第二。積極穩就業,新增就業47299人,幫扶15009人再就業。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新增減稅71億元,減輕社保繳費11億元。舉辦15場企業家懇談會,協調解決企業訴求200項。新增市場主體2.17萬戶,總量突破19萬戶、增長8.6%,市場預期穩定向好。
現代服務業能級提升。依託六大國家級平台力促產業升級,編制現代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著力構建“1+2+3+5”現代產業體系,實現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937億元,對經濟成長貢獻率超過65%。高端專業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36家企業入選市重點企業庫、占全市近3成,法律服務、工程設計、信息服務、人力資源等知識密集型行業營收增速超15%。率先開展“三區同創”,編制《廣州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發展規劃》《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總體規劃》並獲市政府審議通過,聚集規上文化企業133家,實現營業收入257億元、增長10%,加快建設“古城中軸文化客廳,文化引領出新出彩”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中心和全國示範步行街。連續兩年舉辦全國體育產業創新大會,獲評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
創新迸發新動能。聚焦5G、人工智慧、超高清視頻、物聯網等加快新興產業布局,建成5G基站1383個,實現重點區域5G網路全覆蓋。黃花崗科技園年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元,新增企業研發機構24家、增長31%,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37家、增長52%,獲認定省級人工智慧產業園,廣東省信息技術套用創新展示體驗中心、中大智慧財產權轉移轉化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建成運營。花果山超高清視頻展示體驗中心、演播直播廳啟動建設,落戶10家超高清龍頭企業。羊城同創匯獲批國家級孵化器,全球最大的共享辦公WeWork在越秀連開4家品牌店。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完成技術契約成交額259億元、增長64%,廣東綜合能源價值創新產業園成功轉化25個電力物聯網項目、營收增長70%。智慧財產權工作成效明顯。商標有效註冊量達11.5萬件、增長22.6%,榮獲“2019年度品牌商標建設貢獻獎”。全年專利授權量突破1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均居全市前三。
精準發力招大引強。堅持市區聯動招商、全區招商、專業招商,組建國資招商公司,設立產業投資促進會,創新推出“投資越秀”一鍵招商平台,推行無償幫辦代辦服務。開設“政企會客廳”“企業註銷聯辦專窗”,建立“每月10日為企業服務日”機制,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獲中國最佳國際營商環境城區獎。依託2019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等高端平台,成功引進優質項目365個,其中500強項目17個,總部項目19個,註冊資本超億元項目51個,招商項目進度、簽約項目、落地項目均居全市第一,招商項目效益全市靠前。
(二)加強城區綜合治理,城市環境品質持續提升。堅持品質立區、繡花精神,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拆違攻堅、還綠於民等工作,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工作考核獲評優秀。
城市更新有力有效。統籌最佳化城區空間格局,完成越秀區發展戰略大綱編制。實施傳統中軸線燈光工程,建設精品珠江文化長廊(越秀段),舉辦廣州園博會、燈光節越秀分會,起義路、沿江路等環境品質蝶變躍升,海珠廣場成為城市“會客廳”、市民“打卡點”。強化土地開發統籌,整合職能組建區土發中心、徵收中心,海月東(一期)拆遷基本完成,大小馬站書院街二期動遷正式啟動,越秀南地塊成功出讓,解放中路東側安置房開工建設。編制金貴村改造方案。完成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44個,項目數和投資額全市第一。
功能疏解成效初顯。成功轉型疏解專業批發市場24個,白馬服裝市場獲評“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廣州UUS九龍國際時裝城成為省市轉型升級樣板。廣州最老汽車客運站越秀南站正式停運。堅決清理整治“散亂污”場所113家。依法拆除違法建設2238宗,成功拔掉白雲山大缽盂、大都市鞋城、仰忠精品批發城等歷史違建,超額完成市下達的拆違目標任務,騰出土地面積3.78萬平方米,為城市發展釋放新空間。
污染治理取得突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省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全部完成。推進實施21個治水項目,建設公共管網43公里,修復管網隱患4272個,東山湖碧道試點建設、珠江(越秀段)堤防達標加固工程順利完工。健全格線化治水機制,巡河率巡湖率100%,東濠涌(非汛期)、麓湖水質達III類以上,東山湖水質穩定向好,景泰涌、沙河涌保持不黑不臭,河長制年度考評優秀。空氣品質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降幅全市第一。
城市管理精細長效。大力推進白雲山、麓湖、越秀山“還綠於民”“還景於民”,“雲道”正式向市民開放,實現“青山全入城”。全面推行路長制、巷長制和公廁“所長制”,全要素品質化提升22條道路,完成230條背街小巷整治,成功創建60個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樣板小區和7個容貌示範社區,提升綠化景觀5.8萬平方米,115座公廁改造更新任務全面完工。查扣“五類車”4.38萬輛,完成一批擁堵點治理。推進供氣供水服務到終端,新增16316戶居民用上管道天然氣,5063戶居民喝上直供水。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社會民生事業保障有力。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最佳化提升15分鐘優質生活圈,教育指數、醫療指數、文化軟實力、公共安全、治安滿意度均居全市第一。
民生保障鞏固提升。為老服務有“智慧”有“溫度”,成功打造4個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及示範點,為5000名特殊老年群體免費提供穿戴式智慧型設備。東山福利院四期和5個嵌入式養老機構投入使用,設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成功對接“微心愿”3934個。發放各類救濟救助金1.23億元。解決1423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930戶。開展“來穗人員融合服務周”系列活動,471名來穗人員實現積分入戶,1852名隨遷子女入讀區屬公辦學校。全力支持11個幫扶地區脫貧攻堅,對口清城區、連南縣完成產業幫扶任務,支援清新區、佛岡縣35條貧困村全部脫貧,東西部扶貧協作黔南州長順縣、羅甸縣全部退出國家貧困縣行列。
社會事業優質均衡。實施新一輪中國小布局調整,成立區特殊教育聯盟,試點開設“港澳子弟班”,十六中品牌輸出項目成效明顯。新增幼稚園學位540個,全市唯一提前實現“5080”目標,獲評廣東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深化醫療衛生綜合改革,成立全省首個大灣區兒童健康聯盟,建成全國首個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心,順利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複審。區期望壽命上升到84.18歲,增加了0.29歲。建成“越秀數字文化館”,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新增3處國家級、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匏安舊居陳列館、區少年兒童圖書館、抗戰木刻陳列館建成開放。全市率先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圓滿完成市創文迎國檢和國家衛生城市複審重任。退役軍人三級服務保障體系全面建成,雙擁創建工作考核全市第一。
社會治理智慧高效。在全省率先開展基層減負便民專項試點,“越秀人家”上線運行,首批26個社區事項可線上辦理,“四少一快”降低6成以上,累計登錄497萬人次,實現由“居民跑”變“掌上辦”。編制全國首個電梯託管地方標準,舊樓新加裝電梯283台,累計加裝1190台、數量全市第一。推廣食用農產品溯源系統,“菜籃子”工程市民滿意度全市第一,市食品安全考核連續7年優秀。深入推進七類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全區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等重大活動安保任務,區本級信訪案件同比下降30.3%,建成“零發案”社區103個,人民南地區成為全市“四標四實”套用和格線化建設示範點,民眾安全感全市第一。
(四)加強自身建設,政府治理能力不斷提升。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促進區政府系統 “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做到“兩個維護”。
自覺接受各方監督。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邀請區人大、區政協和區紀委監委列席政府常務會議形成制度性安排。堅持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主動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積極支持區政協履行職能。高質量辦理各級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202件,滿意率100%。廣泛凝聚各方智慧,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意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區政府領導連續3年現場接聽12345熱線,按期辦結9.88萬件熱線工單,民眾滿意率全市第一。
政務服務便捷高效。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全流程網辦改革,行政許可事項網辦率、最多跑一次率均為100%。實施營商環境2.0改革,“政務服務標準化”等4項典型做法列入全市最佳化營商環境推廣清單、占全市1/3。開展信用修複試點,獲批國家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管理權,推動“兩品一械”許可備案事項“證照聯辦”,率先全市實現“準入即準營”。
作風建設持續向好。加強廉潔政府建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依法依規接受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和審計監督,行政效能不斷提升。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創建一批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全區222個社區全部獲評省級“民主法治社區”,行政訴訟勝訴率居全市前列。持之以恆整治“四風”,積極為基層減負,檔案、考核、會議分別壓減60%、50%和48%。堅持問題導向,抓好主題教育整改清單落實,有效解決一批民眾反映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與此同時,高質量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任務,徵兵工作考評全市第一。春運、迎春花市、廣府廟會工作圓滿完成。國防動員、軍民融合、轉制社區、婦女兒童、殘疾人、對台、民族、宗教、僑務、外事、貿促、統計、糧食、民防、打私、打假、檔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這也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決策部署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幹部民眾團結奮鬥的結果。我代表越秀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駐區部隊官兵、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越秀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越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一是經濟穩增長壓力大。傳統消費市場增速放緩,傳統產業亟需通過創新向高端高質高新轉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但體量總體偏小,需要加快培育新的增長極。二是財政收支矛盾比較突出。財稅收入的增長難以滿足持續增加的政策性剛性支出需求。三是城市更新力度仍需加大。“三舊”改造任務繁重,全面改造、土地收儲、房屋征拆等城市更新改造機制有待破局。四是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需進一步提高。河涌治理、污染防治、背街小巷精細化管理尚未實現“標本兼治”,格線化作用發揮不夠充分;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作風建設需持續發力。對這些問題,我們要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0年工作安排
新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和區委部署,全區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全市首推“三人小組”,省市新聞發布會上宣傳推介“六個三”防控機制,內防擴散工作控制得早、控制得好,實現了零死亡病例、零醫護人員感染,獲得國家督導組充分肯定。
我們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聚焦“三個重點”,落實“三重隔離”,科學調度、精準管控,成功在較短時間內遏制住涉外疫情;發揮“一站一組一員”作用,一視同仁做好外國在穗人員健康服務管理,占全市1/3的重點國家人員平順回歸社區;率先提出“關聯病例”概念,及時向省、市疾控中心發出預警,推動省、市完善防控政策,全省同步開展重點國家人員健康大篩查,為打好境外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出台區“暖企10條”“穩經濟43條”,上線“越秀政務”,用好“五個一”機制,今年來累計發放穩崗補貼1.1億元,減免各類稅費4.1億元,協助企業獲得信貸71.4億元,幫助企業加快復工達產,“四上企業”、重點建設項目100%復工,一季度GDP增速全市第一、總量全市第二,全區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步入正軌。堅持萬無一失標準,落實“13個100%”,返校復學安全有序。廣泛發動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充分展現出越秀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情懷。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爭中,全區黨員幹部聞令而動、聽令而行,廣大醫務人員捨身忘我、衝鋒在前,全體市民識大體顧大局、守望相助,全區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構築起一道抵禦疫情、護佑生命的銅牆鐵壁,湧現出一批無私奉獻、敢於擔當的先進典型,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在此,我代表越秀區人民政府,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特別是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志願者,向自覺服從防控需要、主動投身防控鬥爭的全體市民,表示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複雜,我區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增強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搶抓政策視窗期和發展機遇期,努力危中尋機、化危為機,變“兩難”為“兩全”,在後疫情時代區域競爭中贏得主動。
按照區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和近期的安排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搶抓“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戰略機遇,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部署,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最佳化提升中心城區功能,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高水平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舉全區之力加快把越秀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範區”。
綜合疫情對經濟影響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今年經濟社會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打好“越秀戰疫”,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把“六保”作為“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和支撐,紮實做好兜底性民生保障,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住經濟基本盤,以紮實有力的“雙統籌”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強化底線思維、風險意識,加強疫情形勢研判,落細落實“四早”措施,確保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深入推進“六大行動”,全面加強重點片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常態化防控,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同步做好登革熱聯防聯控,切實做好一線醫務人員關心關愛工作,築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備好萬全之策,積極穩妥推進復學複課,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精準施策幫助企業共克時艱。全面落實“暖企10條”“穩增長43條”,切實為企業減負紓困。深入實施“五個一”機制,“一企一策”幫助企業保訂單、搶市場,加快實現達產滿產。密切關注餐飲住宿、文化旅遊等行業需求,“銀稅互動”拓展融資渠道。用好“為企服務日”,辦好“企業家懇談會”,健全政企溝通常態化機制。落實各級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舉措,支持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狠抓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創新招商方式,大力開展“網上招商”“網上洽談”“網上籤約”,改“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推動招商項目早簽約落地、早開工投產。聚焦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等領域,加強點對點招商、以商招商、服務招商、會展招商、產業鏈招商。積極爭取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組織策劃一批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更新改造和公共衛生領域補短板項目,“攻城拔寨”推動59個市區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瞄準新基建,推動5G新網路全覆蓋,構建“城市大腦”智慧新平台,推廣建設一批遠程醫療、智慧物流、智慧型停車等新終端,加速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
千方百計擴大有效需求。加快促進消費回補和內需釋放,鼓勵區內各大百貨零售、娛樂休閒、住宿餐飲企業等圍繞節假日開展主題促銷。支持傳統商貿主體電商化、數位化、智慧型化改造升級,扶持發展無人零售等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新模式。搶抓直播行業風口,大力發展直播經濟,打造廣州直播電商高地。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鼓勵轄內優質企業跨境投資。積極參與網上廣交會,大力推廣“雲展示”“雲洽談”“雲簽約”等新會展模式,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二)強化“越秀優勢”,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不斷放大現代金融、新型商貿、專業服務、健康醫療等領域的領先優勢,讓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
提升“科創之芯”能級。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支持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共建新型研發機構、設立聯合實驗室,大力促進融通創新,更緊密連結技術、人才和資金三大創新要素,加快形成更加協同、高效、開放的技術創新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鼓勵打造中小企業“雙創升級版”,培育引進一批“小巨人”“瞪羚”“獨角獸”企業。加快推進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探索“一人一策”人才服務模式,吸引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到越秀創業發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型網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引進,高水平籌備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建設大灣區首個超高清視頻製作技術協同中心,打造花果山5G+4K/8K國家級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發揮高水平醫療機構集聚優勢,大力支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呼吸疾病中心建設,推動精準醫學科學中心、轉化醫學國際聯合實驗室、眼科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平台等落地,鼓勵與全球生物醫藥企業合作,打造國家生物醫藥技術策源地和全球新藥臨床試驗集聚地。加快推進中大北校區、省醫、廣藥附屬一院等總面積近60萬平方米的在建項目建設,支持中華廣場、中旅商業城引進集聚醫藥器械流通、醫療大數據、智慧健康養老等領域行業龍頭,推動廣州健康醫療中心擴容提質。
提高金融核心競爭力。緊扣廣州全球金融資源配置中心定位,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文化金融、科技金融、商貿金融,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施海珠廣場品質化提升二期工程,深化數字普惠金融試驗區、公益金融試驗區建設,爭取承接一批大灣區金融創新試點,推動外資金融機構設立新公司,加快上海保險交易所、中英人壽等項目落地,吸引更多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加快建成大灣區金融創新高地。發揮轄內各大金融機構、深交所廣州服務基地和廣州民間金融街等平台集聚作用,依託越富基金加強政府引導基金體系建設,年內推動5家以上企業赴創業板、科創板、港交所等掛牌上市。
搶占商貿新業態高地。圍繞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全力推進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公有物業轉型升級、高第街更新改造、街區環境提升等27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內成功創建環境優美、商業繁華、文化濃厚、管理規範的全國示範步行街。整合區域旅遊資源,發展地標經濟、夜間經濟、小店經濟,打造北京路、環市東、沿江路等一批夜間經濟集聚區。加快街區數位化改造,布局體驗式、互動式新興業態,培育定製消費、智慧型消費和時尚消費等商業新模式。用好各級優惠政策,聯合央企、省市屬國企重點推進36家專業批發市場轉型疏解,推動90萬平方米停償物業高效利用,為加速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能。
促進專業服務品牌化國際化。發揮高端專業服務業“十條”作用,提升發展廣告諮詢、信用服務、人力資源、教育培訓等優勢服務業,積極引入國際及港澳法律會計、商務會展、管理諮詢等專業服務機構,集聚一批跨國服務企業和知名服務品牌。加快建設“老廣交IP矽谷”,整合國家商標基地和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資源,建設智慧財產權綜合服務中心,引進交易代理、質押維權等一批品牌機構,打造一站式、全鏈條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抓住越秀國際會議中心竣工投產運營契機,發揮法國智奧會展品牌優勢,培育引進一批“名會”“名企”“名展”,帶動周邊專業市場加速轉型升級,推動流花現代商務區向國際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
打造營商環境新標桿。對標世界銀行考評指標,圍繞企業開辦、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等12個一級指標、56個二級指標,細化最佳化營商環境清單,全面落實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力推廣“粵商通”、“稅鏈”區塊鏈電子發票等服務平台,著力實現“三減一優”。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擴大“企業開辦最快一天”聯辦事項,推廣“一窗受理”“容缺受理”“並聯審批”,推行“證照聯辦、承諾準營、同步備案”。聚焦企業“註銷難”,暢通市場主體退出渠道,實現企業註銷“一網一事一窗一日”辦結。健全部門聯合抽查常態化制度,做到“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積極創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先行示範區。
(三)扛起“越秀擔當”,以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緊扣“行政服務中心”功能定位,深度融入“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
深化改革創新。強化過緊日子思想,堅決壓減一般性支出,加快閒置低效資產盤活利用,全力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穩步推進區屬國企戰略重組和布局最佳化,探索二級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改革城市建管機制,完善市區街三級城市建設管理維護分工,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聚焦歷史建築活化消防審批等難題,以新河浦、舊南海縣社區等歷史街區為試點,完善歷史建築活化路徑。認真做好機構改革“後半篇文章”,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府部門權責清單,試行雇員制度。深化“數字政府”改革,推行“一網通辦”“一網統管”。
全力推進城市更新。大力開展“城市更新年”行動,深入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開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拆改建結合為高質量發展開拓空間。拆出一片新空間。建立征拆攻堅機制,全力做好捷運20個站點、廣州花園綜合服務區等征拆工作,有力推進大小馬站書院群、海月東地塊征拆收尾工作。搶抓捷運建設視窗期,謀劃打造建設六馬路站等一批場站綜合體。建出一片新天地。用好省市“三舊”改造政策,深化重點片區更新改造研究論證,大力推進環市東南洋電器廠等“中改造”試點,加快動物園北門等地塊收儲,推動金貴村實施全面改造。加快解放中路東側、大新路地塊安置房項目建設。改出一番新面貌。繼續推進11個老舊小區微改造、19條背街小巷整治,完成50萬平方米拆違任務,建設一批“口袋公園”,打造一批“最美小區”“最美街巷”。
充分發揮中心城區輻射引領作用。深化對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灣區所向”,實施灣區共建“五大行動”,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貢獻“越秀所能”。依託重大產業平台,加強與港澳深圳產業協同對接,重點促進生物醫藥、旅遊開發、金融以及人才資本等深化合作。大力推動廣州火車站升級改造、高鐵進中心城區,全力做好廣湛、廣汕汕高鐵(越秀段)沿線征拆工作,打造“中央高鐵樞紐、時尚創新之地”,力促越秀更快連線全省、通達灣區。
高標高質做好行政服務中心保障工作。堅持以服務促融合,落實強化“省會城市功能、產業發展、宜居環境建設”要求,以精細化屬地服務聚資源、擴平台、促發展。堅持用心用情服務,對標北京“四個服務”,健全“高位統籌、定期溝通、主動服務、特事特辦”機制,細緻周到做好駐區機構服務保障。堅持精細化品質化管理,加強對應元路—越秀山體育場周邊、東山片區等重點區域的綜合整治,營造更加乾淨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堅持細緻精緻極致標準,完善應急防控體系,努力把越秀建設成大灣區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城區。
(四)彰顯“越秀特色”,以文聚勢提氣生財。緊扣“文化核心區”定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響紅色文化、廣府文化、海絲文化品牌,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弘揚紅色文化。積極創建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實施紅色文化設施和革命遺址保護規劃建設提質工程,規劃建設東園文化廣場,加大對中共廣東區委舊址、楊匏安舊居、昌興街新青年社舊址等紅色革命遺址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支持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改擴建。開發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結合全息投影、VR虛擬現實等智慧型技術手段,全面革新歷史文物、歷史片段的展演方式,讓歷史在沉浸式展示中“活”起來。
傳承廣府文化。深入挖掘“廣府源、嶺南心”厚重歷史積澱,用活用好容積率鼓勵、平衡補償等專項支持政策,加快推進鹽運西、五仙觀周邊微改造等重點項目,打造嶺南建築開放式博物館,建設全球高品質城市軸線。強化歷史街區保護活化,持續提升“東山印象”品牌,積極推進舊南海縣社區二期工程,保留城市記憶。高水平舉辦迎春花市、廣府廟會、廣府文化旅遊嘉年華等特色品牌活動。
傳播海絲文化。加強對5處海絲申遺史跡點的保護利用,加快推進周邊環境整治,完善遊覽配套服務設施,全面改善史跡點周邊城市環境風貌。建設珠水絲路、海絲文化等歷史文化步徑,串聯重要文物古蹟。以海絲申遺為契機,開展海絲系列文化推廣,開發海絲文化旅遊產品。
壯大文體產業。加快文化產業、商標品牌、著作權貿易等國家級產業園區建設,積極引進文化百強企業地區總部、研發基地、交易中心。加快完成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力爭年內通過驗收。加強與國內一流文創機構合作,活化一批文化IP。做大做強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推進越秀海印體育產業園建設,大力培育健身休閒、競賽表演、場館服務、體育經紀等業態,打造華南地區首個體育品牌企業聚集區。
(五)擦亮“越秀品牌”,以共建共享打造灣區優質生活圈。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繼續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不斷增強居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建全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區。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文體服務保障等9個方面,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建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評價體系,打造高端優質服務典範區。全面加強社會保障。把穩就業作為民生第一要務,落實促進創業就業各項政策,新增就業3萬人。重視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深化國家智慧健康養老套用示範基地建設,建設100張家庭養老床位,提升長者飯堂服務品牌。創建托育服務機構示範點,新增公辦、普惠幼稚園學位2150個,讓孩子“有園上”“上好園”。兜住民生底線,統籌做好睏難家庭住房、社會救助等工作。建設殘障人士友好型城區,打響越秀慈善服務品牌。提升“學在越秀”品質。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深化學區化集團化建設,開展新一期中國小校園功能微改造,加強智慧教育創新套用。深入推進“區管校聘”改革。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交流。加強校園衛生、食品安全管理。爭創國家級健康促進區。發揮三甲醫院高度集聚優勢,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做優做實家庭醫生和醫養結合服務,讓高水平醫療資源惠及更多百姓。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
決戰決勝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和河湖警長制,努力讓越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全面推進排水單元達標攻堅等各項治水工程,持續清理整頓“散亂污”場所,深化東濠涌、新河浦涌、東山湖水質提升工作,確保景泰涌通過國家考核,推動河湖“長制久清”。全面加強餐飲業油煙監管整治,深度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精細化管控揚塵污染,確保PM2.5穩定達標。大力實施“還綠於民”“還景於民”工程,推動白雲山、麓湖、越秀山景觀提升和互聯互通,建設廣州花園核心區、“萬里碧道”“四季花街”。強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打造垃圾分類樣板城市示範區。
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深化“四標四實”成果運用,加快建設格線化管理指揮中心,推進格線化管理系統、12345熱線、城市管理網等“多網”融合,打造城市運行“智慧大腦”。發揮“路長”“巷長”“樓長”、廁所“所長”作用,深化“門前三包”責任制,鞏固“廁所革命”成效,確保每一條路巷、每一棟樓宇都有人管、都管得好。深入開展“六亂”“五類車”、內澇點、交通擁堵點整治,規範共享腳踏車、寄遞物流業管理。嚴守安全“紅線”,從嚴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入推進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小額建築工程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強化閉環管理,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鐵腕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掃除黃賭毒等專項行動,持續整治人民南等重點地區,建設更高水平平安越秀。
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大力推廣基層減負便民試點,依託“粵省事”“穗好辦”“越秀人家”,推行“掌上辦公”“指尖政務”。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社區法律顧問和各類調解組織的積極作用,完善民眾利益調解機制。深化全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示範區建設。健全外國人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提升依法管理服務外國人能力和水平。深化“社工+”戰略,多領域拓寬社工服務。推進電梯安全事務社區治理試點,創建電梯安全監管創新示範區。加快供氣供水服務到終端改造。推廣讓民眾“最多訪一次”,有效應對“鄰避效應”。深入開展P2P網路借貸專項整治,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高標準創建省雙擁模範區“十連冠”,打造軍民融合發展示範區。
紮實做好其他各項社會事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加大力度持續推進精準扶貧、產業幫扶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規劃。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認真做好軍民融合、國防動員、轉制社區換屆、對台、民族、宗教、僑務、外事、打私、打假、統計、糧食、保密、修志等工作。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持續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依法全面履職。深入貫徹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最佳化行政決策執行機制,強化行政複議監督糾錯功能,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重視司法、輿論監督,進一步提升政務公開水平,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堅決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堅持重大事項向區人大報告、向區政協通報,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議案和政協委員提案。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加強規範性檔案管理,使各項政策更符合越秀實際、更合乎民意。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決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續加強內部審計監督,不斷健全工程建設、產業資金、政府採購、城市更新、扶貧項目等領域廉政風險防控制度。恪守廉政底線,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對腐敗零容忍。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恆糾治“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厲行節約,嚴控“三公”經費,政府部門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
切實強化責任擔當。堅持求真務實、力戒浮華,嚴肅整治庸政懶政怠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為敢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負責的幹部負責,為基層大膽探索提供激勵、留足空間,更好發揮部門和街道積極性。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進取心,以行動抓落實,以結果論英雄,以幹事創業的實績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各位代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目標催人奮進,奮鬥更需實幹。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堅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加快把越秀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範區”,在省市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中勇當排頭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屬檔案1
2020年區十件民生實事
一、打造“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區”。推進“智慧健康養老套用試點示範基地”建設,設定40個“越秀健康e站”,實現街道全覆蓋;試點推進廣州首批100張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建立不少於4000張家庭病床,組織不少於8家護理站提供上門護理服務。
二、加強公共安全管理。切實降低火災隱患,為消防安全隱患嚴重的老舊居民樓安裝智慧用電檢測,根據實際需要增設消防栓,配置消防水槍、消防水帶、消防卷盤等器材設施,建設電動車集中停放點。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加大食品安全風險篩查和預警力度,實現對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冷庫凍庫等場所的全覆蓋排查,實現每季度開展至少1次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常態化”,實現對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常態化”,對學校食堂、校園內小賣部及校園周邊小餐飲、小食店至少1次全覆蓋檢查,開展春、秋兩季學校開學和中高考等重點時段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開展校園周邊“三無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三、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促進和穩定就業,新增就業3萬人,特困高校畢業生就業率100%,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性培訓1萬人次。免費提供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和仲裁服務,2020年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成功率保持在65%以上,仲裁案件結案率保持在91%以上。
四、開展“排水單元達標”攻堅行動。從2020年起五年內,全面完成我區建成區21.55平方公里(不含公園湖泊、綠地廣場及道路等)的排水單元達標工作。
五、優先發展教育。增加義務教育資源供給,緩解轄區義務教育學位緊張問題,新建1個國小校區,增配1000個學位。持續推進中國小校廁所革命項目建設,2020年起三年內對區內部分中國小校實施廁所環境提升改造工程,實現學校廁所革命全面達標。加強校園及周邊安全管理工作,推進十所學校老舊電線改造工程,實現全區所有中國小上、放學時段“三見警”。出台校園安全管理標準化文本,推進校園視頻監控聯網工程,全面實現區屬公辦學校重點區域視頻與市聯網。
六、加強住房保障,改善居住環境。加強住房保障,解決1000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500戶。繼續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繼續推進五仙觀周邊、環市路周邊等11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對小區公共部分和房屋建築本體等改造內容進行基礎完善和最佳化提升。加快推動舊樓加裝電梯工作,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進一步簡化加裝電梯審批流程,實現全年加裝電梯不少於300台。
七、推進疫苗冷鏈配送,促進青少年、嬰幼兒健康成長。關注青少年嵴柱側彎防治,在區內開展嵴柱側彎防治項目,組織約7萬名學生參與,降低青少年嵴柱側彎的發生率。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健康發展,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托育行業準入標準、管理規範和監管標準,細化辦事流程,計畫打造1-2個托育服務機構優質示範點。加強疫苗接種管理和傳染病防治。加快疫苗流通和接種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疫苗冷鏈配送能力建設、預防接種單位標準化建設,落實疫苗使用規範管理。加強基層傳染病防控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傳染病疫情監測預警和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
八、提供特色救助濟困服務。加強精神康復人群服務,通過政府購買社工服務,及時跟進轄區內精神康復者情況,建立集康復、培訓、服務、預防於一體的精神康復者社區康復平台,完善醫院-社區-家庭康復服務體系。開展“認知友善社區”建設,對不低於5000個對象開展認知症篩查,建立失智長者評估管理系統BPSD,開展社區認知症普及講座、各類認知症介入訓練,完善面向認知症人群的社區服務。
九、深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爭創“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進一步實現民眾辦事快捷便利,行政許可事項即辦件比例達到30%;除涉密事項、法律法規明確禁止事項和本級政府批准事項外,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到100%;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可在政務大廳辦理;除本級政府批准事項外,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次”,50%以上實現“辦事不用跑”。充分利用大數據、電子證照等技術,將政務服務一體機和商事登記、稅務服務一體機引入政務服務中心,為居民企業提供智慧政務服務。
十、提升文化綜合實力。持續開展文化體育惠民活動,提供社區文藝演出、藝術講座、藝術展覽等文化惠民活動200場,邀請2萬名區內老年人、低收入人員、來穗務工人員免費觀看演出。組織區機關單位、街道、學校、社會團體和企業舉辦100場惠民足球賽。創建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最佳化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周邊環境,推進東園文化廣場建設等重點紅色文化項目,策劃推出6條紅色精品旅遊線路,建設網上展館,舉辦網上展映、展播活動,實現紅色革命遺址線上參觀、遠程瞻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