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越秀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越秀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是由越秀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越秀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越秀區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我代表越秀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及“十三五”時期工作回顧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舉措,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攻堅克難、砥礪實幹,在奪取“雙勝利”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好於預期、民眾滿意的優異答卷。
(一)抗擊疫情在精準防控中取得重大成果。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成功在較短時間內控制疫情,首創首推的“三人小組”“一站一組一員”“六個三”等防控機製得到了孫春蘭副總理、國務院大督查第七督查組、外交部以及省、市領導的肯定並大力推廣。
扛起責任、擔當作為。迅速行動抓防控,內防擴散工作控制得早、控制得好,4月下旬以來無新增本地病例,確診病例100%可溯源、已治癒、零死亡,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迅速遏制涉外疫情,率先提出“關聯病例”概念,第一時間向省、市疾控部門發出預警,徹底阻斷境外輸入疫情在社區的傳播。織密校園防控網,全區215所學校復學複課安全有序。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全區上下團結一心、風雨同舟,抽調1305名幹部下沉基層一線,發動志願者逾百萬人次,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堅固防線,17個先進集體、54名先進個人榮獲國家、省、市表彰。兩代表一委員、愛心企業等社會各界捐錢捐物、傾力奉獻。全流程閉環轉接管理入境人員19078人,實現零事故、零感染、零有效投訴。
毫不放鬆、夯實基礎。加強常態化精準防控,實行“一街一策”“一部門一方案”,累計上門摸排12.1萬人、核酸檢測158萬人次,全市率先開展疫情處置綜合應急演練,防控成果持續鞏固、局勢平穩。安排1.3億元補強公共衛生領域短板,統籌建立發熱門診(診室)23個,疫苗接種點32個,四類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實現全覆蓋。區疾控中心成為全國首批疾病預防控制信息化試點單位。
(二)經濟運行在困境逆勢中率先回暖復甦。我們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經濟逆勢突圍,全市率先走出“V”型反轉,地區生產總值上半年增速全市第一,全年實現3370.05億元、增長2.7%,高於預期0.7個百分點,總量排在全市前三。區域稅收增長3.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均好於預期。
全力推動復產達產。及時出台“暖企10條”“穩經濟43條”,5月起重點企業返崗率達99.1%,重點樓宇和重點項目100%復工。全年新增減稅降費98.5億元,區屬國有物業減免租金1.17億元,“銀稅互動”引導金融機構為605.4萬中小微企業及個人發放貸款537億元。市場主體逆勢增長,總量突破20萬戶、增長8.6%,其中企業超12.6萬戶、增長14.8%。
千方百計招大引強。大力開展“雲”推介、“雲”洽談、“雲”簽約,成功吸引深交所廣州服務基地、上保所南方中心等重點項目落戶,全年新增入庫項目196個、已落戶88個,其中500強旗下項目18個、總部項目19個。新增上市(掛牌)企業3家、累計69家,總市值達2300億元。珠江國際、麗豐中心等6棟樓宇獲評全市首批甲級和超甲級寫字樓。
想方設法擴大投資。實施重點項目“攻城拔寨”行動,全區60個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6%。成功爭取政府債券14.88億元,帶動“新基建”項目投資13億元、增長62.4%。建成5G基站3326個,密度居全市各區首位。
全力促進消費回補。成功舉辦國際購物節、美食節、直播節、老字號嘉年華等系列促銷活動,政府領導帶頭直播帶貨,力促消費市場逐月回升,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全年實現2%的正增長、規模達3304.34億元,其中網路銷售增長96%。萬菱廣場、新大地服裝城入選全市首批市場採購貿易拓展試點,打通越秀專業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快捷通道,商品平均通關時間縮短到7.98個小時、較廣州關區整體水平快1/3。
(三)產業平台在創新驅動中實現質的突破。我們堅持高位推動、高頻調度,建立國家省市區街“五級”聯動機制,全年新增5個國家級產業園區,以“小切口”帶來“大改變”。
北京路步行街盛裝開街。通過主街北優南擴,串聯背街里巷,步行長度從1.1公里延長到3.5公里,步行範圍從0.29平方公里擴大到0.43平方公里,形成“一主九輔”街區格局。堅持“一棟一策、修舊如舊”,“橘香齋”“陳李濟”等376棟騎樓建築全部修復,打造開放式嶺南建築博物館。建成步行街智慧管理平台、智慧誠信商圈和戶外超高清裸眼3D曲面屏,引入無人零售、3D試衣、機器人餐廳等商業智慧套用,集聚國潮好貨、國際品牌1057個,持續打造消費熱點亮點,第四季度客流量、營業額同比增長60%和24%。北京路步行街“四個結合”改造經驗獲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入圍“2020影響中國人出行體驗Top10榜單”,央視新聞聯播連續3次報導,成為“老城市新活力”示範視窗。
花果山小鎮驚艷開園。高標準改造6萬平方米物業,提升園區標識系統、綠化景觀和夜景燈光,西勝街由兩車道拓寬為四車道,花果山橋順利通車,小鎮循環巴士開通運營。建成透明光子3D互動新地標,5G+4K/8K展示體驗中心和600平方米超高清演播廳投入使用,集聚雷曼光電、紅果網紅直播等龍頭企業52家,園區年產值超百億元。連續兩年成功協辦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發布百億級超高清視頻產業基金,獲得“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範園區”“國家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廣州市全球超高清視頻演示展示中心”三個國家級牌子。
一批國家級產業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以全國第一名成績順利通過驗收,創建期間1778家文化類企業的營收、稅收年均增速分別達38.8%和16.1%。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成功吸引全國最大的NBA旗艦店等15家行業龍頭入駐,建成華南地區首個數位化體能測評中心和全市首個智慧型體育公園。黃花崗科技園年營收超1100億元,同比增長10%。順利通過省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覆核驗收。廣東省信息技術套用創新展示體驗中心、中山大學智慧財產權轉移轉化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建成運營。
(四)城區品質在攻堅克難中不斷最佳化升級。我們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乾淨整潔平安有序”考評全市A檔。
城市更新全面提速。高質量編制越秀城市更新“一張圖”,全市首批“混合改造”試點南洋電器廠項目完成控規調整,環市東、五羊新城片區混合改造方案進入覆核階段,西坑、登峰等5個城中村改造前期工作全面啟動。東園文化廣場、海月東(首期)、解放中路東側安置房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越秀南、雲泉路163號收儲地塊成功出讓。軌道交通完成征借地21萬平方米,16個站點進場施工。
城市管理精細高效。市1—8號總河長令指標任務全面落實,完成排水單元達標改造13.9平方公里,建成17公里碧道,修復管網隱患5025個。完成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改革,最佳化提升投放點1102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2.6%。成功拔掉金溪會所違建別墅,超額完成全年拆違任務。整治“三線”33.5公里。查處“五類車”25228輛。
城市運行安全有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建成“零發案”社區171個,案件類警情、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28.7%和19.9%,降幅均居全市第一,政法工作滿意度連續三年全市第一,民眾安全感連續兩年全市第一。公安大數據智慧型化套用、跨區域維穩聯勤協作機制在全國全省推廣。健全安全風險評估和分級管控機制,有效應對強降雨、颱風等氣象災害,全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五)民生福祉在優先保障中更有溫度深度。我們堅持發揮政府保基本、兜底線作用,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民生保障堅實有力。全力穩就業保就業,新增就業33619人,幫扶8837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100%就業。6.4萬名國有企業離退休人員實現社會化管理。全市率先實現“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全覆蓋,成功打造北京、六榕和登峰3個市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示範點。建成家庭養老床位422張,首個PPP項目東山福利院四期建成運營。為困難民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等各類救濟救助資金1.27億元。
社會事業優質均衡。“五育”並舉深入推進,“區管校聘”改革全面鋪開,中考高考保持全市領先。全省首推新生兒多證聯辦服務,成功創建全市首個省級健康促進區,順利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複審。紮實推進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建設,打造毛澤東足跡之旅等6條紅色旅遊精品新線路。“春節(行花街)”入選國家級非遺推薦名單,逵園、東平大押保護利用項目成為“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社會治理效能提升。穩妥推進街道體制改革。完成社區“兩委”和轉制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建成區“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調度平台,呼應解決民眾“煩心事”10199件。推廣“民主協商、一事一議”基層治理經驗,實現社區居民網上議事廳全覆蓋。舊樓加裝電梯551台,累計數量全市第一。“電梯託管”服務獲評全國市場監管領域政府類社會共治提名案例。高標準完成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任務。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七五”普法圓滿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初戰告捷。“廣東省雙擁模範城(區)”實現十連冠。國防動員、軍民融合、轉制社區、婦女兒童、全民科學素質、殘疾人、對台、民族、宗教、僑務、外事、貿促、統計、糧食、民防、打私、打假、檔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六)行政效能在務實篤行中全面提質增效。我們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紮實做好省委巡視整改工作,政府透明度居全國各縣區前十,中國社科院專題出版《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的越秀實踐》藍皮書。
法治政府建設成效明顯。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堅持向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主動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高質量辦理各級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270件,滿意率100%。廣泛凝聚各方智慧,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科協、僑聯、無黨派人士及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文聯等人民團體意見。
數字政府建設再創新績。創建全省首個“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示範區,建成“一中心三板塊”服務體系,743項政務服務實現“網上辦”,30個涉稅事項“指尖辦”,“越秀人家”治理模式榮獲全國“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十佳典型案例。信用修復最快45分鐘辦結,共為7368家企業進行了修復。區政府領導連續4年現場接聽12345熱線,按期辦結13.03萬件熱線工單,民眾滿意率全市第一。
廉潔政府建設持續推進。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推動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融合。完成審計項目28個。全面從嚴過緊日子,印發《越秀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聘請第三方機構對重點財政支出開展績效評價。深化“基層減負便民試點”,持之以恆整治“四風”。
各位代表,回顧“十三五”,面對異常複雜的巨觀形勢,全區上下立足“行政服務中心、文化核心區、科技創新基地、現代服務業高地”功能定位,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十三五”規劃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預期性指標較好完成,經濟社會發展蹄疾步穩、碩果纍纍,共獲得省級以上榮譽253項,其中國家級108項。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創新理念,經濟發展結構與能級顯著最佳化。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建成十個國家級產業平台,地區生產總值跨入3000億元“俱樂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近30萬元,達到已開發國家(地區)水平,榮獲中國城區綜合競爭力百強榜第9名。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出台“鑽石29條”“越秀金卡服務”等政策體系,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項目72個、總部項目60個,稅收億元樓宇從45棟增加到65棟,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近7成。成功邁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現有高新技術企業646家、是2015年的4.5倍,集聚周成虎院士等200餘名高端人才,專利申請總量突破8.3萬件,專利授權、有效發明專利較“十二五”時期分別增長1.7倍、2.69倍,每萬人專利擁有量65件、遠高於省市水平。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313項,其中國家級25項、省級243項。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協調理念,城區發展面貌與品質顯著改善。積極爭取、高位協調,有效破解越秀“老城市新活力”發展瓶頸,推動市出台三份支持越秀發展的重磅檔案,爭取到城市更新改造全市異地平衡、地下空間不計容等多項創新政策,精心謀劃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傳統中軸線保護利用、“東山印象”等一批項目上升為國家、省、市重點項目。
較真碰硬、合力攻堅,全面推動舊城更新改造和歷史街區活化利用,完成53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項目數和投資額全市第一,海珠廣場蝶變成為市民“會客廳”,新河浦獲評聯合國人居環境署亞洲都市景觀獎。轉型疏解專業批發市場93個,改造提升肉菜市場17個,盤活爛尾樓5宗,新增優質載體75萬平方米。成功拔掉白雲山大缽盂、大都市鞋城等歷史違建,依法拆除違法建設145萬平方米、是“十二五”的13.3倍,完成249條背街小巷整治,成功創建20個市級容貌示範街區,中心城區功能不斷最佳化提升。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理念,生態發展質量與韌性顯著增強。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省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全部完成整改,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市率先實施餐飲場所準入管理和移動噴霧降塵,2020年空氣優良天數為325天,優良率較2015年提升7.4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22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40.5%。推進實施30個治水項目,清理整治“散亂污”場所447家,新建改造公共管網153.4公里,“一江五涌六湖”和10個小微水體全部實現不黑不臭,東濠涌治理獲評省宜居環境範例獎,成功創建省級河長制示範區。大力推進“還綠於民”“還景於民”工程,首期6.2公里“雲道”建成開放,對“四橫四縱”等41條主幹道進行全要素品質化提升,增加綠地面積22.6萬平方米,“天藍、地綠、水清”生態越秀初步建成。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開放理念,區域發展影響力與競爭力顯著提高。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與澳大利亞北領地達爾文市等7個城區締結友好,成功打造全國第三個、全省首個“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在北京路設立文商旅融合發展觀測點。率先加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對標世界銀行評估指標,疊代推出營商環境1.0、2.0、3.0版本改革,全市率先實現“準入即準營”、企業註銷“一窗聯辦”,“開辦企業最快一天”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實有商事主體較2015年增長60%、年均新增超2萬戶。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外商投資企業登記授權,推行外企落戶“一站辦理”,實現“最寬鬆無限額”外資準入,“十三五”新增外資企業1545家、增長35.3%。榮獲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優秀獎,入選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公共服務滿意度連續5年全省各區(縣)第一。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共享理念,民生髮展水平與覆蓋面顯著提升。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實事,民生支出總額達558億元、是“十二五”的2倍,打造全省首批、全市首個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獲批創建國家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區,小學生課後校內託管、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舊樓加裝電梯、長者飯堂、羊城家政、養老中心等一批民生項目得到省市領導肯定和民眾認可。社會保障持續完善,低保標準從“十二五”期末的650元提高至1080元,幫助8.66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為7991戶中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困難問題。投入7.83億元改善校園硬體設施,中國小硬體配置實現“五個全覆蓋”,新增中國小及幼稚園優質學位1.34萬個,獲評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和廣東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居民健康三大指標達到已開發國家水平,人均期望壽命提升至84.2歲。圓滿完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任務。成功創建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示範區,2543名來穗人員實現積分入戶。市食品安全考核連續8年獲評優秀,生產安全事故數連續5年同比下降,連續4年榮獲南都廣州城市治理榜人類發展指數金獎。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改革發展成果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這也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決策部署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幹部民眾團結奮鬥的結果。我代表越秀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駐區部隊官兵、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越秀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問題和挑戰:一是經濟運行繼續承壓,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產業轉型升級仍需持續發力,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二是城市管理精細化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大氣、水環境治理成果還要鞏固,垃圾分類普及化、規範化必須久久為功。三是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服務供給仍有不足,基層服務能力還不夠強。四是政府工作作風還要持續改進,一些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勁頭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不同程度存在,反腐敗鬥爭任重道遠。我們要牢記初心使命,直面問題挑戰,聚力攻堅克難,決不辜負全區人民的期望和重託!
二、“十四五”時期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步期,也是越秀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向縱深發展的關鍵五年。根據《中共廣州市越秀區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我們編制了《廣州市越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今後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圍繞“加快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範區’”總目標,以“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為戰略引領,堅決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做強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城市更新“雙引擎”,著力提升產業升級軟實力和載體更新硬實力,加快發展“3+3”核心產業,做好“四個服務”,強化“四大功能”,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排頭兵。
今後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重大跨越,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100億元,國際商務樞紐、科技創新基地、現代服務業高地、行政服務中心、教育文化醫療中心功能全面增強,國際大都市核心區建設邁上新台階,全面建成“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範區”。
展望2035年,越秀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大台階,將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核心區,為廣州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醫療中心提供重要支撐,朝著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引領區闊步邁進,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委、市委、區委全會和省、市“兩會”精神,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戰略機遇,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從講政治的高度做好經濟工作,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奮力推進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完成市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年度任務。
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構建更有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堅持以數字賦能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3+3”核心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最佳化“一軸三帶六組團”空間布局。
搶占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制高點。推進花果山小鎮二期建設,加速周邊物業與超高清視頻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構建全場景沉浸式體驗中心,打造千億級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範區。發揮中科院廣州分院、省科學院等科研資源優勢,推動地理信息技術在國土資源、城市規劃、智慧型交通等領域實現新突破。高水平建設省人工智慧產業園,重點發展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新興產業,推動數位技術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城管、智慧教育等領域的融合套用。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大力支持傳統商圈、專業批發市場數位化升級改造。推動現代服務業“上雲用數賦智”,鞏固做強人力資源、廣告、工程技術與設計服務業,培育做大貿易代理、法律會計、會展諮詢服務業,不斷提升高端專業服務業能級。
建設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區。推進實施海珠廣場二期項目,加快金融科技大廈、大都市鞋城地塊開發建設,推動海珠廣場文化金融商務區與廣州民間金融街一體化發展,向東與北京路二期聯通融合。支持深交所廣州服務基地、上保所南方中心等重大平台加快本地化建設,依託星寰國際商業中心等高端載體,引入一批知名基金、信託、保險、股權投資類金融機構和外資銀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財富管理和保險業集聚高地。抓住資本市場改革重大機遇,落實企業上市“領頭羊”行動,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強。持續深化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建設,加強文化IP開發和轉化,爭創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加強地方金融風險防控,打造數字金融“五鏈協同”監管服務體系,為廣州開展國家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提供樣板。
培育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推進“一區五園”30個總投資達120億元的項目建設,構建影響全國、輻射東南亞的生命健康成果轉化高地和生物醫藥臨床服務高地。依託廣州產權交易所、省藥交中心等平台,打造“一站式”交易服務網路,吸引全球頂尖藥企建設臨床創新中心。發揮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技術轉化中心作用,引進廣州創新藥物臨床試驗服務中心,打通醫學科研、臨床試驗和產業轉化全鏈條,推動醫院成果產品化、產業成果進臨床、藥械流通大發展。支持呼吸疾病國家實驗室、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醫學中心建設,推動提升廣州國際健康醫療中心地位。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圍繞廣州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功能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力發展時尚經濟、首店經濟、品牌經濟,創新發展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生鮮電商,壯大發展定製消費、智慧型消費、體驗消費,積極培育婚慶旅遊、會展旅遊、觀賽型旅遊,推動市內免稅店落戶,創建文商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實施重點商圈品質提升行動,以北京路創建全國示範步行街為引領,做優做強環市東、中華廣場、農林下路、一德路等商圈,促進傳統百貨、購物中心、批發市場向消費體驗中心、文化時尚中心轉型升級,支持流花商圈建設國際商貿會展高地和時尚定製中心。舉辦“美食節”“購物節”“時尚周”,實現名品名店名街聯動促消費。發展夜間經濟,探索24小時營業區試點,打造沿江路、惠福路等一批羊城夜市地標,創建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套用示範區。深入推進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和省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建設,完善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和運營服務體系,促進高價值專利和科技成果轉化運用。完善越秀智慧財產權綜合服務中心功能,建設廣東商標品牌展廳,促進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基地提質增效。大力支持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鼓勵老舊建築改造為創業服務平台。深入實施“廣聚英才”計畫,加快建設一批人才公寓,培育引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
(二)舉全區之力推進全域城市更新。堅持全面改造、混合改造、微改造相結合,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統籌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有序疏解非中心城區功能,推動城區面貌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堅持與環境最佳化相結合。用活用好市異地平衡政策,全面推進西坑、登峰、瑤台等5條城中村改造,合力攻堅金貴村征拆工作,推動城中村舊貌煥新顏。加快解放中路東側、海月東(首期)等安置房建設,滾動開展動物園北門、走馬崗等地塊收儲開發,全力做好捷運19個站點等征拆工作,保障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啟動新一輪老舊小區微改造可行性研究,做好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續建工作,推動新河浦、農講所、鹽運西等重點片區環境實現大躍升。
堅持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加快環市東、五羊新城等重點功能片區改造,邀請國際頂尖團隊參與城市設計,規劃新增230萬平方米優質商務空間,打造集商務中心、精尖產業於一體的廣州中央活力區。加快推進南洋電器廠“混合改造”試點,上半年前完成出讓並啟動項目建設,打造中心城區“三舊”改造與產業升級示範樣本。
按照“一體化換乘、一體化開發”原則,結合廣州火車站高鐵化改造對流花片區建設開展整體謀劃,做好廣湛、廣汕高鐵(越秀段)沿線征拆工作,打造立體互聯、產業簇群的城市中央高鐵樞紐。
堅持與歷史活化相結合。實施“廣州傳統中軸線”提升發展戰略,推進北京路南拓西聯二期工程38個項目,加快粵海泰康商業大廈、港匯商業綜合體等大型項目建設,啟動高第街“舊改”首期金鴻順項目,打通雲山珠水城脈,打造“最廣府”世界級經典文旅線路。實施騎樓街修復創生計畫,恢復泰康路、大南路等4條傳統騎樓街嶺南建築風貌。持續提升“東山印象”品牌,打造“一徑一館七園”紅色歷史文化魅力街區。開展“留住記憶”“智慧套用”等場景設計與建設,加快大小馬站、昌興街等歷史街區活化利用,打造一批兼具國際范、廣府味、歷史感的精品文化示範街區。
堅持與保障民生相結合。支持更新改造高標準配置交通、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創建2個以上肉菜市場升級改造示範點,率先建成“一街一站一中心”,實現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全覆蓋。探索“學校+舊城”聯動更新改造試點,解決中國小發展空間不足、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創建電梯安全監管創新示範區,完成300台舊樓加裝電梯工作。加快5G基站、智慧型充電樁、智慧燈桿建設,支持交通、水電燃氣等傳統基礎設施數位化改造升級,鼓勵配置面向未來的智慧社區設施。
(三)更高起點推進改革開放。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和競爭力。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抓住廣州創建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契機,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開展營商環境4.0改革,加快“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示範區”建設,深化“一件事”主題服務套餐、“一窗式”政策兌現、“一站式”公共服務改革舉措,推出一批“跨省通辦”事項。健全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對企業訴求“接訴即辦”。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拓寬“信易+”場景套用,爭創國家級信用監管示範區。落實和完善新業態包容審慎監管,全面推廣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雙免”清單。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完善重點項目“攻城拔寨”機制,加強政府債券申報和支出管理,完成60個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畫。創新城市更新攻堅機制,組建強有力的攻堅專班,推行分階段施工許可、容缺審批、並聯審批和信任審批。最佳化土地儲備市區聯動機制,加大對廣州火車站周邊地塊聯合收儲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改造、歷史街區活化利用、產業項目建設等全區重大工程,著力營造更加公平透明便捷的投融資環境。出台步行街管理規章,加強和規範北京路片區管理。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增強區屬國資國企參與城市更新、園區建設、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創新直管房管理運營模式,最佳化整合區屬國有企業資產。發揮省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試驗區、公益金融試驗區優勢,加快“信易貸”“粵信融”“中小融”平台推廣套用,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直達快享,全力支持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發展。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構建更加有為有效的“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服務大局、融入全局,全力做好行政服務中心各項保障工作,主動服務和深度融入區域發展戰略,加強與港澳深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廣佛同城極點帶動、廣清一體化建設,為廣州都市圈發展貢獻力量。落實跨境電商19條舉措,做大跨境電商體量。擴大市場採購貿易試點範圍和規模,培育一批轉型升級示範性批發市場。支持外貿企業擴展內銷市場,打響萬菱好貨“一帶一路”展銷活動品牌,推動內銷規模化、品牌化。搶抓RCEP、中歐投資協定簽署重大利好,培育一批全球性現代商貿流通企業。最佳化外商投資服務體系,圍繞核心產業大力引進國際一流企業。
(四)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樹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讓城市環境更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
深化生態環境治理。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清單式管理,精細化治理揚塵污染,長效管控餐飲業油煙,穩步提升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全面實施區第4號總河長令,加快推進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合流渠箱清污分流等治水工程,推動沙河涌、景泰涌和10個小微水體“長制久清”。持續推進還綠於民、還景於民,配合做好廣州花園建設,提升主要道路綠化品質,打造人民公園“政務花園客廳”,新建一批口袋公園、美麗碧道。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持續最佳化市容環境。深化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和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完善“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評價機制,全面提升道路沖洗、內街巷環衛保潔和垃圾分類工作質量。大力推廣“以商養廁”。深化違建“清庫”“零增”行動,開展重要道路廣告招牌和重點區域“第五立面”專項整治,拆除違法建設30萬平方米。實施全域“蛛網”清理行動,完成25公里“三線”整治。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加快智慧城市綜合運行指揮平台建設,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落實12345熱線聯合督辦機制,提高事項辦理實效和民眾滿意度。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機制,實現區、街、社區、格線“四級回響、接訴即辦”。深入推進來穗人員融合行動,拓展來穗人員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和方式。深化“社工+”戰略,推廣公益“時間銀行”。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強應急救援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完成“百棟千戶”老舊住宅消防設施、電氣線路升級改造,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積極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健全打擊犯罪新機制,深化公安大數據智慧型化建設套用,落實公安派出所“精準脫困”工程,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禁毒人民戰爭,加強黨政機關、車站碼頭、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安全防護,加大信訪積案化解力度,紮實做好建黨100周年安保維穩工作。
(五)加快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建設。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
做好民生兜底保障。深化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建設,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居家適老化改造,提供更多智慧型化適老產品和服務。規範完善慈善救助工作,做好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服務保障。加大住房問題解決力度,解決750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000戶。全面提升軍休幹部服務管理水平,創建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打通服務退役軍人“最後一公里”。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深化“雙到雙零”就業服務,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羊城行動提質發展,強化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加大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培訓力度,持續推行“陽光安置”辦法。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性培訓不少於4萬人次,完成市下達的新增城鎮就業人數指標。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系統推進實施“幼有優育”“國小固基”“國中強腰”“高中逐夢”等12項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工程。開展新一期校園功能微改造。大力扶持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發展。加快打造一批優質特色教育集團,不斷提高集團化辦學水平。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加大高層次教師人才引育力度,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加快健康越秀建設。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加快推進19個醫療機構改造提升,建成礦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善基層醫療機構運行機制,全面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試點建立越秀醫療集團。打造金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優做強區中醫醫院、廣州市正骨醫院,推進中醫治未病、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同治療工作。深入開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大力弘揚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加快建設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推進實施中共三大片區品質提升、東園文化廣場等20個重點紅色文化項目建設,推出一批迎接建黨100周年精品力作。打響“四大文化品牌”,精心設計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做好海絲申遺工作,提升非遺街區影響力。深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深入開展“羊城之夏”“文化進萬家”等文化惠民活動,推進公共文化供給數位化發展,建設大灣區青年動漫體驗館。深化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加快海印體育產業園區、星之光數位化體育等5個平台落地。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鞏固擴展脫貧攻堅和對口合作成果,健全與對口幫扶地區的協調聯動、產業協作、人才交流等長效機制,助力鄉村振興。編制實施“十四五”各專項規劃。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爭創全國科普示範區。認真做好軍民融合、國防動員、雙擁、轉制社區、對台、民宗、僑務、外事、人防、打私、打假、統計、物價、糧食、檔案、保密、修志等工作。
(六)進一步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深入推進政府自身改革,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增強解決實際問題和專業化能力,努力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和區委的決策部署,認真做好省委巡視整改後半篇文章,自覺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政府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築牢意識形態安全“護城河”和“防火牆”。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深入貫徹憲法、民法典,持續做好規範性檔案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深化行政複議體制改革,更好發揮政府法律顧問作用。嚴格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和決定,主動接受區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支持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人民團體更好發揮作用。
堅持不懈改進作風。加強廉潔政府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堅定不移懲治腐敗,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堅持過緊日子,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持續精簡檔案會議,統籌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為改革者負責、為擔當者擔當,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勁頭!
各位代表!新形勢需要新擔當,新征程呼喚新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加快把越秀建成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創新發展示範區”,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屬檔案1
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事項
一、加強青少年嵴柱側彎防治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宣傳教育,對7萬名中國小青少年開展嵴柱側彎篩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搭建面向社會的心理服務平台及網路,建立2個社區心理服務站和社區心理危機干預團隊,開展50場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首批推動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精神障礙專科門診。
二、持續開展文化體育惠民活動。舉辦線上線下文化惠民活動200場,邀請2萬名區內老年人、低收入人員、來穗務工人員免費觀看演出;組織100場惠民足球賽事。
三、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對市場上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乳製品開展安全監督抽檢,及時向社會公布結果。實現對全區農貿市場、超市等場所重點檢查全覆蓋,加強對肉、菜、魚等主要農產品的快速檢測,重點抽檢進口冷凍食品質量,確保食品安全。開展肉菜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創建不少於2個升級改造新示範點。
四、切實降低火災隱患。為老舊居民樓安裝智慧用電監測設備,增設或更新室內消防栓,配置消防滅火器和應急照明等設備,解決老舊住宅消防設施缺失、損壞,電氣線路老舊、超負荷運轉等問題。完成“百棟千戶”老舊居民住宅消防設施、電氣線路升級改造,切實降低火災隱患。
五、加強精神康復人群服務保障。推進全區18條街道康園工療站規範化建設,科學設定康複課程,推動工療站學員檔案規範化管理,確保場地設施100%達標;強化精神康復服務供給,在“越秀人家”民生服務模組建設“越秀精神康復服務平台”,為精神殘疾用戶提供康復、培訓、預防、轉介等資訊和服務,完善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精神康復服務體系。
六、增加義務教育資源供給,推進中國小勞動教育。通過校園微改造實現部分中學封閉式辦學,提升校園安全,並同步配套建設學生宿位900個。建立勞動教育師資隊伍,累計認定不少於10個勞動教育基地,累計創建不少於20間次勞動教育試點學校。
七、加強住房保障服務。全年解決750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000戶以上。
八、促進和穩定就業。舉辦“零距離”就業招聘會40場,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性培訓4萬人次,實現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70%以上。
九、開展舊樓加裝電梯工作。推進既有4層以上舊樓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實現加裝電梯不少於300台。
十、加強養老保障服務。推進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以政府購買的方式委託第三方承接機構,為不少於100名特困家庭長者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對具備信息化改造條件和有上門服務需求的家庭,引導建設家庭養老床位。
附屬檔案2
名詞解釋
省委“1+1+9”工作:第一個“1”是指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政治保證。第二個“1”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發展主動力。“9”是指9個方面重點工作:①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重點,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②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重點,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省;③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重點,加快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④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⑤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加快改變廣東農村落後面貌;⑥以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為重點,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⑦以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文化強省;⑧以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為重點,加快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⑨以打好三大攻堅戰為重點,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高質量發展重大關口的短板。
市委“1+1+4”工作:第一個“1”指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第二個“1”指深化改革開放;“4”具體包括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三人小組:由社區工作人員+社區警員+社衛醫護人員組成的專職入戶走訪排查隊伍。
一站一組一員:“一站”即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站,“一組”即“三人小組+翻譯員+志願者”工作組,“一員”即外事聯絡員。
“六個三”:重點發揮黨員、民眾、社會各界“三種力量”,織密入城關、市內交通檢疫關、公共場所關三道防線,完善常住人員、臨時來穗人員、重點人員三本台賬,全面推行“三人小組”,編印三大類人員防護指引“口袋書”,提供駐點健康、視頻問診、家庭醫生熱線等三個24小時服務。
四類重點人群:接觸冷凍、冷鏈從業人員,隔離酒店工作人員,一線醫務人員,入境閉環管理人員。
銀稅互動:稅務、銀保監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幫助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信用,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四個結合: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經驗做法,即保護與活化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本土與國際相結合、產業與民生相結合。
一主九輔:一條主街,即北京路;九條輔街,包括昌興街、中山五路、聖賢里、府學西街、西湖路(大馬站至北京路段)、李白巷、惠福東路(惠新西街至北京路段)、禺山路、文明路(文德路至北京路段)。
混合改造:指“國有+集體,住宅+產業,出讓+租賃,以產業開發為主、住宅開發為輔”的土地複合利用方式。
一街一站一中心:每個街道建設一個“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一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
五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
區管校聘:“區管”即在全區範圍內建立編制崗位總量控制、動態調整、統籌使用的新機制,合理配置區域內教師資源。“校聘”指建立中國小(含幼稚園)教師按崗聘用、競爭擇優、強化考核的新機制,落實中國小用人自主權。
五個全覆蓋:區屬學校實現照明提升、公廁改造、明廚亮灶、教室空調和一體機配備“五個”全覆蓋。
一中心三板塊:“一中心”指“越秀智庫”數據中心,“三板塊”指越秀先鋒、越秀人家和越秀商家三個板塊。
十個國家級產業平台:國家高新區黃花崗科技園、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越秀)、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全國民間金融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北京路全國示範步行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花果山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區。
鑽石29條:針對企業、人才、園區及商務樓宇出台的具體優惠獎勵政策,共29條,簡稱“鑽石29條”。
三份支持越秀發展的重磅檔案:《關於支持越秀區最佳化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實施方案》《廣州傳統中軸線地區保護利用實施方案》《廣州市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越秀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
“東山印象”品牌:以新河浦歷史文化街區為試點,堅持“活態保護”原則,建設集城市記憶、文化藝術、人居和諧於一體的藝術生活社區。
“散亂污”場所:指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產業布局規劃,以及環保、國土規劃、市場監管、稅務、消防等手續不全,污染環境的企業、工場作坊等生產經營場所。
一江五涌六湖:“一江”指珠江前航道(越秀區段);“五涌”指東濠涌、新河浦涌、水均崗涌、景泰涌(越秀區段)、沙河涌(越秀區段);“六湖”指東山湖、麓湖、流花湖、北秀湖、南秀湖、東秀湖。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推進。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3+3”核心產業:鞏固發展創新金融、現代商貿、生命健康3大主導產業;做優做強數字產業、文化創意、專業服務業3大特色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