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越秀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越秀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是由越秀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越秀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廣東提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10月下旬,總書記視察廣東時進一步提出“四個方面”的重要指示要求,並專門對廣州提出要求,強調廣州要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廣州、越秀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傳達學習、部署推進,省、市主要領導多次到越秀深入調研,為越秀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強力支持。
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1+1+9”、市委“1+1+4”決策部署和區委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紮實抓好中央巡視和國務院大督查反饋意見整改,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以實的辦法、硬的措施有力推動了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年來,我區經濟發展穩中提質,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81.61億元、同比增長3.9%,經濟總量保持全市前三,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6.73億元、增長6.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86億元、可比增長8.9%,經濟密度、服務密度居全省各城區第一。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強化制度供給和政策創新,公共服務領跑全省,“開辦企業最快一天”獲國務院全國通報表揚。公共服務滿意度連續5年全省各區(縣)第一,連續2年榮獲南都廣州城市治理榜人類發展指數金獎,教育指數、醫療指數、文化軟實力、公共安全、治安滿意度均居全市第一,安全生產、食品安全考核連續多年全市優秀,計生考核全省第一。堅持用“繡花功夫”做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乾淨整潔平安有序城市環境考核連續兩年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全面消除黑臭水體,黑臭水體整治綜合排名全市第一,東濠涌治理獲評省宜居環境範例獎,景泰涌治理被新華社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述”典型案例進行報導。一批民生項目獲百姓點讚和上級肯定,長者助餐配餐、國小校內託管等一批試點經驗在全市推廣,老樓加裝電梯、建設街聯合外賣平台為長者配餐上門2個項目獲評廣州街坊點讚榜十佳案例。高分好評完成10餘項國家、省、市督察檢查考核及屬地保障任務,充分體現了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的責任擔當。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立完善大灣區建設領導協調機制,推動各重點領域工作取得實效。據統計,2018年區政府系統各單位共獲得國家省市各級榮譽155項,其中國家級18項,省級35項,先後獲評“中國法治政府提名獎” “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國家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區”“廣州市基層應急管理‘五個一’工程示範區”等稱號。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經濟質量效益穩步提升。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局面,及時修訂完善“鑽石29條”政策包、“越秀金卡”服務包,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瞄準“兩高四新”招大引強。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成功引進優質項目412個,其中500強項目20個,投資超億元項目連續2年全市各區第一。全年新增商事主體3.83萬戶、增長66.2%,增幅居全市各區第一。新引進各類金融機構125家、增長20.4%,工行、中行、建行、廣州銀行四大銀行廣州分行全部落戶越秀,民間金融街集聚297家金融機構、近500億元民間資本。廣州健康醫療中心新引進國科恆泰等行業龍頭企業31家。推廣自動售賣機、無人便利店、智慧型微超等新消費形式,中國黃金華南旗艦店、正大智慧型科技、盒馬鮮生廣州旗艦店等新零售項目落地運行。開放合作水平進一步提升,與澳大利亞達爾文市等5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簽訂交流合作協定,推動喬治亞國家商務館落戶,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691家,實際利用外資3.23億美元。外貿新業態加快發展,市場採購出口增長16.6%、達265.1億元。
價值創新園區提質增效。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建設順利推進,啟動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創建,成為全國唯一“雙區同創”的國家級示範園區,北京路步行街獲批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引入戰略合作方推動首都優勢文化產業資源落戶,引進電競、動漫龍頭企業聯合打造全市首個國家級電競館。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基地進駐廣東戰略智慧財產權研究院、豬八戒網華南總部等13家品牌專業機構。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年實審量230萬件、增長60%,占全國1/3。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打造廣州文化IP庫項目。完成花果山片區綜合發展規劃編制,廣東綜合能源價值創新園、國科量子華南總部等高端項目正式落戶,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順利通過現場評估。
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黃花崗科技園新增園區5個、合計45個,實現營收901億元、增長31.2%。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42家,累計676家、增長26.6%。新增市認定企業研發機構28家,合計77家、增長57%。全區R&D經費增長83%。專利申請19010件、授權8559件,分別增長58.9%和97%。環市路“廣州創新走廊”品牌形象初顯,華為ICT聯合創新展示中心正式掛牌。打造“越秀雙創”升級版,新增孵化器(眾創空間)9家、累計31家,全球前五的科技獨角獸企業WeWork廣州首家旗艦店落戶,創意大道被認定為廣東省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國際人才創新工場、廣東院士團隊成果轉化(越秀)基地掛牌成立。建成人才公寓55套。評選出區首批高端人才(團隊)150人(個)。
支持優質企業做大做強。召開總部經濟大會、民營經濟座談會,與4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為企業提供超千億元信貸支持,方圓地產、元亨能源上榜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卓越教育成功赴港上市,全區新增上市企業5家、累計62家。新增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76家、累計445家。總部樓宇經濟提質增效,成功推動越秀(中國)交通基建等13家總部企業增資185億元,引導廣百資本等18家分公司完成“分轉子”,打造港航總部基地等專業特色樓宇11棟,新增稅收億元樓5棟、累計65棟。
(二)美麗越秀高品質建設。市區投入資金超15億元,實施40多個城市道路及重點區域升級改造項目,推動環市路、解放路“四橫四縱”等22條主次幹道實現全要素品質化提升,城市環境更優更美。
城區環境品質最佳化提升。對標對表廣州市國土空間規劃,推行區總設計師制度,制訂廣州傳統中軸線地區保護利用實施方案,完成“一江兩岸三帶”品質城區規劃編制。前兩批38個老舊小區微改造全部完工,同步啟動微改造三年行動計畫,分批投入13.1億元推進21個改造項目,國家住建部3個老舊小區微改造試點進展順利。攻堅克難推動廣鵬地塊、西湖路綠化廣場、市社會主義學院東校區、越秀南地塊等老大難項目完成征拆工作,大小馬站、海月東房屋徵收實現新突破,捷運10—14號五條線路規劃建設按計畫推進。打造越秀特色綠化精品,提升改造綠地5.1萬平方米,新建一批口袋公園,完成“拆除防盜網+陽台復綠”試點,人民公園品質化改造融入海綿城市理念,東風公園拆圍透綠。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鐵腕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109件環境問題,全面清理整頓“散亂污”場所,順利完成“二次污普”入戶清查工作。全區空氣品質總體向好,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0.5%、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各項水環境治理考核任務全面完成。開展“四洗”“五清”行動,實施東濠涌流域淺層排水管網改造,完成年度排水達標單元創建,國家內澇點整治順利完工。五涌六湖水質持續改善,沙河涌、景泰涌越秀段實現“不黑不臭”目標。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3億元,推動總投資10億元的錦邦物流園落戶清城區,精準扶貧、對口幫扶、東西部扶貧協作取得新進展。風險防控有力有效,開展P2P網貸等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全年未發生重大金融風險性事件。
城市管理規範精細。鐵腕治理違法建設36萬平方米,100%完成中央巡視反饋違法建設問題的整改。新建改建公廁105座,推動機關事業單位對外開放廁所503座。成功創建6個容貌示範社區。強化固體廢棄物和垃圾分類處理,1387個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現全覆蓋,18條街全部通過市垃圾分類示範街驗收,生活垃圾分類率、生活垃圾分類控量考核均居全市第一。道路交通秩序持續向好,查扣“五類車”22922輛,完成3個交通擁堵點治理,規範設定腳踏車停放點540個、面積6700平方米。深化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全市首推網路訂餐“百萬食安封簽進店”,升級改造肉菜市場6個,食品抽檢合格率99.8%,“菜籃子”市民滿意度全市第一。
(三)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十件民生實事如期完成,各項民生事業取得新成效,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社會保障全面完善。落實“十個一”就業提升工程,發放穩崗補貼1億元,新增就業48405人,幫扶27485人再就業。建立勞動人事爭議三方聯合調解中心。為勞動者追回報酬2706萬元。為老助殘關愛服務更加周到。“10—15分鐘”配餐服務圈日趨完善,58家長者飯堂提供配餐服務51.5萬人次,讓老人吃上放心餐、營養餐。“銀齡安康”意外保障險實現全覆蓋,惠及全區28.5萬名長者。為殘疾人提供醫療康復服務5126人次。社會救助提標擴面,低保標準提高至950元,累計發放低保金6659萬元。募集慈善款物1156萬元,幫扶民眾1.18萬餘人次。成功對接“微心愿”4678份。加強住房保障,實物配租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1247戶,發放租賃補貼2527戶。嚴格落實來穗人員積分制服務管理,新安排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學位1562人。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基礎教育、中高考工作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地位,成為全國青少年科學健身指導普及試點區。國小校內託管實現全覆蓋,惠及學生3.74萬名,為全省解決“三點半難題”提供範例。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清理整頓與規範發展。啟動中國小新一輪布局調整,完成小北路國小、農林下路國小校園功能微改造,東風西國小擴建工程基本完工,成立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創辦廣州培道實驗學校。七中等6所學校獲評廣東省信息化中心學校。十七中成功創建廣州市示範性高中。第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驗收穫評市優秀等級。創建全市首個健康促進區,人均預期壽命83.83歲。組建全省首個兒童健康聯盟,與中山一院等三甲醫院共建聯合門診17個,成功打造醫療聯合體11個。區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區兒童醫院擴建工程順利完工,新增業務用房6827平方米。完善越秀健康雲資源,全科醫生工作平台上線運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逾38萬人,為廣州市高品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受到國務院大督查表揚提供示範樣本。旅遊成為幸福產業,“古城游”吸引“百萬市民游廣州”。新建改造社區體育設施685處。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年舉辦文化惠民活動714場、惠及32.3萬人次,嶺南金融博物館正式開館,南粵先賢館全面開放,楊家祠修葺一新,區圖書館、區博物館分別獲評“國家一級圖書館”“國家三級博物館”,全省首部街道志《北京街道志》入選中國名鎮志文化工程。
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高。開設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專窗,每台電梯最高補貼15萬元,老樓加裝電梯131台、增長1.6倍。全市首創 “電梯託管管家”服務模式,實行“一梯一碼”智慧管理。社會治安穩定有序,公安工作取得“十個全市第一”。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破獲涉黑惡案件110宗,打掉涉黑惡團伙32個,涉黑惡案件破案率全市第一。建成“零發案”社區67個,全區案件類警情、刑事立案數分別下降19.8%、23.6%,詐欺和入室盜竊警情防範效能全市第一。持續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全區543間寄遞物流網點視頻監控實現全覆蓋,涉毒警情同比下降22.5%,獲評全省首批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範單位,北京街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站獲評省級示範點。夯實基層基礎,開展社區居委會服務環境改造提升專項行動,規範建設18個街道格線化指揮中心,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0.7%,中央巡視交辦案件全部按期辦結。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為困難家庭免費安裝防火裝置1500個,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45%和50%。成功抗擊“5.7”“6.8”暴雨、強颱風“山竹”等自然災害,全區未因自然災害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四)政府效能不斷提升。堅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推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
主動接受各方監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邀請區人大、政協、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列席政府常務會議、參與重大行政決策形成制度性安排,共承辦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191件、滿意率100%。主動接受民眾監督,全年共接辦12345政府熱線工單7.58萬件,按期辦結率100%、民眾滿意率全市第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決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深入推進基層正風反腐,加大對民生實事、經濟運行等領域資金、政策執行的審計監督力度,推動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向縱深發展。
營商環境更加公平高效。深化行政體制機制改革,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協同完成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市下放我區93項行政職權順利交接。壓縮建設項目審批時限,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從375個工作日提速到88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壓減至50個工作日以內。41個重點項目年度計畫超額完成。刷新“越秀辦證速度”,首設政策諮詢兌現服務視窗,推行全流程電子化登記、首席審批官制度,16個部門148項業務實現“零跑動”,22個部門363項事項“只跑一次”,開辦企業最快一天。
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推進。嚴格落實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區政府全體會議、常務會議學法制度進一步健全。規範行政執法,推廣“律師駐隊”,政府法律顧問、社區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行政效率有效提高,出台編外人員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意見,清理撤銷區級議事協調機構13個。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3.6萬件,辦理公開申請1467件,政務公開更親民透明。
此外,“四經普”“四標四實”紮實推進,春運、花市、廣府廟會工作圓滿完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成立區雙擁基金,建立區復退軍人服務中心。國防動員、徵兵工作、對台、民族、宗教、僑務、外事、物價、統計、糧食、民防、打私、打假、保密、地方志、婦女兒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大力支持、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區幹部民眾團結奮鬥的結果。我代表越秀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駐區部隊官兵、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越秀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越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短板:一是穩增長任務重,越秀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攻堅期,舊動能已顯疲態,新動能尚難挑大樑。二是財政保障壓力增大,隨著國家減稅降費力度進一步加大,政策性剛性支出持續增多,財政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劇。三是城市更新任務重,城區面積全市最小,開發強度飽和,高品質樓宇載體不足,部分老舊社區居住環境亟待提升。四是城市治理還有短板,大氣、水環境綜合整治成果有待鞏固。五是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供給還不足,學前教育、醫療保障、養老服務等與民眾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差距。六是個別幹部作風不實,工作落實中推著乾、繞著走現象仍然存在。對此,我們絕不迴避、絕不遮掩,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總書記對廣州提出的“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重要要求,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推進品質化服務,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著力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的經濟密度、文化密度、服務密度和城市功能密度,在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中勇當排頭兵,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3%,城鎮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狠抓落實:
(一)努力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圍繞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舉全區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與北京、上海等先進地區的產業聯動,挖掘我區現代金融、專業服務、現代商貿等高端服務業優勢,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現代服務業高端要素增量增效,提高服務經濟單位面積產出率。
著力打造灣區科創之芯。緊扣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戰略部署,加快實施大灣區建設實施意見、三年行動計畫,積極爭取國家級綜合性科技平台落戶,促進創新要素深度融合,爭當灣區“創新大腦”。
緊盯黃花崗科技園“千家高新企業、千億營收園區”發展目標,加快推進中科院人工智慧產業園、國際人才創新工場等重大創新載體落地建設,加速引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團隊,孵化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抓住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北校園改造契機,推動廣州健康醫療中心擴量提質,支持建設國際化、市場化新型研發機構,引導集聚千名生物醫藥高層次人才,打造服務大灣區的國家級醫學創新中心。瞄準人工智慧、5G和移動網際網路、量子通信、北斗衛星套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壯大以周成虎院士團隊、國科量子等為龍頭的地理信息、量子通信產業集群,推動廣東綜合能源價值創新園打造百億級產業基地。推進環市路廣州創新走廊建設,發揮華為ICT聯合創新展示中心等開放創新平台作用,支持最新技術、最新成果在越秀先行先試、推廣體驗,打造智慧套用新高地。擴大獨角獸企業WeWork廣州首家旗艦店品牌效應,加快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吸引年輕創業者、風投資本等創新創業要素集聚,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人才鏈“五鏈”深度融合。
著力打造文化金融CBD。緊扣廣州全球金融資源配置中心戰略布局,厚植金融產業及中央駐粵金融監管機構聚集優勢,加快構建大金融工作格局,搶占新金融制高點,鞏固提升金融強區地位。抓住國家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契機,大力吸引國際金融資本集聚,打造境內外資本的“強磁場”。按照高端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導向,以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為契機,實施海珠廣場片區物業載體、產業布局、城市環境一體化提升工程,推進恒基星寰國際商業中心、廣鵬地塊、萬菱廣場等載體建設提升利用,高位統籌重點項目產業主題招商,重點引進大型銀行、保險、證券等高端金融業態,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國際組織落戶,加快把海珠廣場片區建設成為國際大都市文化金融CBD。打造資本要素市場服務平台,推動與境內外知名資本交易市場共建區域服務中心,建立上市企業培育基地,打造IPO加速器。依託廣州民間金融街,推動成立民間金融聯盟,促進融資租賃、消費金融、理財子公司、供應鏈金融等新金融集聚,打造“一江兩岸三帶”金融商務示範區。
著力打造知識經濟中心。立足“加速知識變現、提高單位面積產出率”定位要求,以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和省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為抓手,支持豬八戒網等龍頭企業建設智慧財產權大數據服務運營中心,加快推動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越秀)做大做強。支持舉辦國際競賽、論壇峰會、路演等各類活動,搭建“品牌服務、孵化、提升、展示”一體化知識經濟創新平台,打造“老廣交IP矽谷”,搶占大灣區知識經濟發展制高點。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創新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機制,大力引進智慧財產權專業服務機構,建設“一站式”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集中提供審查確權、交易運營、行政執法、維權援助、仲裁調解、司法銜接聯動服務,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運用高地。全力創建花果山國家級4K產業示範小鎮,抓住舉辦2019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契機,爭取國家省市政策資金、試點示範支持,大力發展4K套用、內容製作、虛擬科技等新業態,打造新媒體夢工場。加快南方289藝術PARK升級改造,推動引入騰訊文創基地等高端創新創業資源,打造國際智慧型融媒體中心。
著力打造商貿服務中心。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導向,提升法律、會計、諮詢、廣告、人力資源等行業優勢,大力培育平台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數字經濟等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業態、新模式。密切關注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業開放政策,在教育、醫療、養老、金融、法律、科技服務等領域加快形成先發優勢,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專業服務企業,拓展服務輻射半徑,提高對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型機構的吸引力。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步伐,發揮我區行業協會商會眾多優勢,抓住機遇開拓海外市場,大力發展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知識流程外包高端業務,培育壯大一批創新能力強、集成服務水平高的總部型、骨幹型服務貿易企業,提升“千年商都核心”國際競爭力。
(二)努力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堅定不移將營商環境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軟實力、競爭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對標國內外最高最好最優,實施一系列更具含金量、更接地氣的改革舉措,以實幹擔當的“改革指數”贏取民眾滿意、企業認可的“發展指數”,著力打造灣區最優營商環境。
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市場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爭取外商投資企業核准登記授權,大力推行商事服務“跨境通”,促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擴大“開辦企業一天聯辦”事項範圍,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全程電子化登記全覆蓋。加快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行全流程網辦、容缺受理、聯合評審等便利化措施。深化審批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完善“零跑動、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5張清單。加快構建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推進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對企業“無事不擾、服務到位”。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提升納稅服務水平,讓企業有實打實的獲得感。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牢牢抓住機構組建、人員轉隸和部門“三定”等關鍵環節,高質量完成政府系統機構改革任務,通過機構職能“瘦身”實現服務效能“強身”。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增強預算剛性約束。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探索成立區屬國有投融資平台,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深化投融資體制創新,用好政府債券資金,加快推進土地收儲盤活工作,推進一批PPP合作項目。深化市屬公有物業下放區管理改革試點,創新盤活區屬公有物業。
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市民營經濟扶持政策,出台區民營經濟十條,建設企業雲數據服務平台,為民營企業壯大發展提供更強更有效的支持。建立跨部門涉企政策“一站式”發布平台,推廣政策兌現“一門式”辦理,支持企業“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養引進一批龍頭規模型、行業領軍型、總部連鎖型的大型民企集團。利用金融資源集聚優勢,發揮越富基金的引導作用和乘數效應,完善銀政企對接平台,為企業開闢融資新渠道。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加強區領導掛點聯繫企業服務,建立完善首席審批官、首席聯絡員制度,定期舉辦行業座談會、民營企業月度座談會,更及時、更高效為企業排憂解困。
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利用沿線國家AEO互認通關便利,培育引進一批國際貿易龍頭企業,擴大市場採購出口貿易規模,鼓勵跨境網購出口,建設國際貿易強區。積極應對貿易摩擦,支持企業拓展俄羅斯、東歐、非洲、東協、南美等新興市場。加強與中信保廣東分公司的合作,擴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鼓勵企業積極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支持企業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優質消費品和高端服務進口,推動進口大宗商品、消費品集散。大力發展高端會展業,加快越秀國際會展中心建設,培育創意設計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展會。落實市建設國際交往中心三年行動計畫,提高承辦國際論壇、國際賽事等重大活動能力,擴大國際交流“朋友圈”。
(三)努力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按照建設文化強市要求,深入推進廣州“中央文化商務區”建設,努力建設成為廣州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會客廳,著力打造人文灣區核心。
加快北京路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結合廣州傳統中軸線提升建設,謀劃推進昌興街試點項目再造“一街五坊”的歷史街巷格局,加快建設粵菜博物館、陳李濟中醫藥體驗館等重點項目,新增一批城市文化符號。推動粵海、景豪坊、港匯華庭等地塊加快開發,打造新的商業地標。高標準推進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試點工作,促進商圈業態調整、功能升級,提升步行街的品質和體驗度。建設廣府文化體驗中心,運用人工智慧、AR/VR新技術,集中展現“最廣州”文化元素,打造國內外知名的廣府文化博覽區、全域旅遊體驗區。開發推廣“紅色經典游”“廣州古城游”等全域旅遊示範特色產品,豐富世界優秀旅遊目的地內涵。
打造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示範區。用好國家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政策,突出文化主題,挖掘歷史元素,加速推進啟明、高第街、舊南海、鹽運西等歷史街區活化提質,進一步體現老城區的特有風格和底色。以東山口片區為試點,創新歷史建築審批管理服務機制,依託400多棟民國洋樓建築打造一批精品型、體驗式的人文地標,塑造集城市記憶、特色民宿、創意設計於一體的“東山印象”品牌。發揮廣東建築遺產文化保護院等社會力量作用,擴大逵園、馨園等品牌效應,探索成立民宿產業發展聯盟,通過市場力量帶動片區產業整體提升。
激發文化市場新活力。推進廣州文化IP庫建設,引入行業龍頭打造電競小鎮,提升動漫強區形象。推動文化旅遊、特色節慶、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資源向文化產品、文化品牌轉化,培育打造定製型、主題型、體驗型、智慧型型等新消費、新業態的引領地。提升一批時尚活動。做強流花國際服裝節展會平台,吸引一批國際高端品牌、原創自主品牌舉辦新品首發、時尚走秀等活動。依託星海音樂廳等文化場館,吸引國內外高水平演藝團體、作品入駐,擴大二沙島戶外音樂季、廣州爵士音樂節國際影響力。推廣一批商旅文融合活動。進一步擦亮迎春花市、廣府廟會、廣府文化旅遊嘉年華等本土文化品牌,推動北京路、環市東、中華廣場等重點商圈品牌化國際化發展,整合區域內豐富的商業、文化、旅遊資源,策劃開展IP活動,創建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
繁榮文化體育事業。堅定文化自信,制定實施新時代越秀文化軟實力三年行動計畫。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大社區文化活動供給力度,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優質化。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活動。加快區少年兒童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等重點文化項目建設。新建改建一批健身體育場館設施。加快環二沙島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建設,籌辦中國體育產業創新大會,舉辦國際電競、彩色跑等系列活動,激發全民健身熱情。
(四)努力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堅持品質立區,咬定三大攻堅戰目標不放鬆,全力推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舊城、舊廠、舊村改造和專業批發市場、物流園、村級工業園整治提升以及違法建設拆除、黑臭水體治理、“散亂污”企業整治等“九項重點工作”,煥發雲山珠水、吉祥花城無窮魅力,努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加快疏解非中心城區功能。堅持疏解整治和提質增效相結合,加快實施非中心城區功能疏解方案,通過主題注入、功能重組、空間再造,加速高端產業導入,進一步最佳化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品質。用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嚴格控制非中心城區功能“增量”,加快推動轄區195個專業市場轉型升級,引導低端低值低效物業“騰籠換鳥”。深入推進產業共建、科技創新、國防動員等領域軍民融合發展,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以高鐵引入中心城區、廣州火車站升級改造、捷運10—14號線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沿線站點業態轉型升級,謀劃打造廣州火車站核心樞紐商務區。
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推動老城區連片成片更新,落實微改造三年行動計畫,加快推進24個微改造項目,完成舊南海縣社區、梅花路大院等3個老舊小區改造國家試點,打造一批最美街巷。深化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全年新加裝電梯120台以上。用好市新修訂的城市更新改造政策,推動越秀南汽車站、廣州日報社原址等地塊盤活利用,推進南洋電器廠、走馬崗等地塊收儲工作,加快海月東、大小馬站一期征拆收尾,完成越秀南復建房地塊掛牌出讓,積極謀劃推進金貴村、建設新村、五羊新城等重點片區更新改造,加強轉制社區低效物業開發利用,實現城市存量空間提質增效。
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區街社區三級“河長制”“湖長制”,加快實施治水三年行動計畫,落實“萬里碧道”工程,深入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創建,推進新一輪“散亂污”場所清理整頓,嚴厲打擊違法排水行為,促進全區水體長制久清。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緊盯揚塵污染,全面加強餐飲業油煙監管,完善應急減排措施和清單,確保空氣品質穩定上升。推進白雲山、麓湖、越秀山及周邊還綠於民三年行動計畫,打造廣州城市花園名片,實施珠江兩岸貫通工程,構建富有嶺南山水特色的越秀生態走廊,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進一步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堅持以標準引領推動城市治理制度化、規範化,建立完善市政設施管養、口袋公園建設和環衛保潔等標準,改善提升路燈照明、人行天橋、市政道路、園林綠化品質。全面推廣“路長制”“巷長制”“所長制”,全力推進“廁所革命”行動,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創建一批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小區。深入治理“六亂”、“五類車”、城市內澇等問題,加快實施珠江堤岸達標加固工程,補齊充電樁、5G通信等基礎設施短板,引導促進共享腳踏車、快遞物流等行業規範管理,讓城市管理精細精準高效。加強靜態交通秩序管理,開展立體停車場試點建設,促進車位錯時共享,最佳化花果山、海珠廣場等片區的交通組織,緩解出行難、停車難問題。深入開展米市路等第五立面整治。堅決打好治理違建攻堅戰,確保完成市下達的拆違任務,確保違法建設“零增長”。
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堅持把安全放在首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對各類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強化道路交通、消防、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城鎮燃氣、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管理,不斷提高公共安全應急反應速度和處置能力。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專項整治行動,持續加大網路訂餐監管力度,嚴格落實索票索證制度,擴大廣州食用農產品溯源平台套用,加強嬰幼兒、長者等重點人群食品安全保障,嚴懲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守住政治安全、反恐防暴、社會穩定“三條底線”,大力推進全民禁毒,保持鐵腕掃黑除惡高壓態勢,嚴密防範暴力恐怖活動,建設平安越秀。加強地方金融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五)努力提升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全面發展各項民生事業,用心用情用功辦好十件民生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區人民民眾。
提升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進“雙到雙零”就業援助。舉辦40場次就業專場招聘會,新增就業人數4萬名以上,幫扶1.5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多元處理機制。實施全民參保計畫,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改革,推動養老助餐配餐服務擴面提質增效,全面投入運營護理站8家,加快形成“入戶服務、送餐配餐、醫養結合、智慧養老”四位一體的越秀養老服務模式。策劃實施一批居民民眾最關心的“微心愿”項目。加強住房保障,解決1000戶困難家庭住房問題,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500戶。加強救助濟困,將助學教育、困難職工生活救助、醫療救助標準最高提至7500元、10000元和15000元。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特色發展。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強基礎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探索十二年一體化教育,深化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創建國家中國小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加快推進中國小校基礎教育設施三年提升計畫,完成淘金小區配套國小、十七中改造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實施“明亮工程”,標準化改造教室照明5116間。推進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培育高素質專業化教育人才隊伍。大力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智慧教育。實施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畫,新增公辦、普惠幼稚園學位450個。深入開展中小學生課外減負行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後輔導負擔。
推進健康越秀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區域緊密型健康聯合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流動,做實“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大力開展全民健康行動,創新推進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全區推行生命監測養老服務項目,打造300個“健康細胞”,爭創國家級健康促進區。加強高層次醫學人才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提供更高品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實現區域內診療信息互聯互通。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重大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
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深化“四標四實”成果套用,擦亮社區格線化工作品牌。學習借鑑北京“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經驗,推進落實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體制、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深入開展幸福社區建設,打造一批社區治理樣板。創新轉制社區社會治理路徑。推廣“電梯託管管家”模式。促進家政服務擴容提質。加強出租屋管理智慧型化建設,強化出租屋安全隱患整治。加快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區域實踐基地建設,推動軍民融合社區服務中心等3大類11項民政事業標桿項目落地見效。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大信訪積案化解處理力度。推進人民南周邊地區重點整治工作。加大力度做好精準扶貧、產業幫扶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此外,紮實做好復退軍人服務管理工作,擦亮雙擁工作品牌。加強民族宗教工作,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繼續做好“四經普”、國防動員、海防、打私、打假、外事、僑務、對台、應急、氣象、地震、民防、參事、文史、檔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
(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加快創建珠三角法治政府示範區,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建設務實高效清廉的人民政府。
全面落實依法行政。規範行政權力運行,貫徹落實《廣州市依法行政條例》,嚴格執行行政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核機制,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制度。推廣律師參與行政執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結果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確保行政執法公平公正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進一步提升政務公開水平。
切實提高履職能力。強化法治思維,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深化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建設,努力為居民民眾提供多樣化、多層次、高品質的“法律公共產品”。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提高監管效能。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推出全區通辦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推廣使用政務“蜜蜂箱”。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強化大數據思維,加強數據資源互通共享,開發利用政務服務“大數據”,切實提高行政效能。
強化權力運行監督。依法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區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及時回應民眾關切。聚焦民生、社會發展等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堅持不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嚴厲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堅決查處民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教育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嚴格工作責任制,不斷激發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熱情。
各位代表,當前越秀正處於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攻堅期,也迎來破舊出新、改革發展的機遇期,唯有奮鬥不息,才不負肩上使命。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強烈的責任擔當、更飽滿的精神狀態,紮實工作、奮力進取,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推動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全面上新水平,以優異成績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屬檔案1
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
一、提升公共教育服務水平。增加幼兒教育供給,新增普惠幼稚園,擴建公辦、普惠幼稚園,公辦、普惠幼稚園學位占比達80%以上。實施“明亮工程”,區屬學校100%完成照明標準化改造,改造普通教室2909間,功能教室和其他場室2207間,改善學校教室照明採光條件和學生用眼環境。
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在18條街道全面推動越秀區“網際網路+醫養結合”生命監測養老創新服務項目,為區內特殊老年群體免費安裝非接觸式生命體徵監測儀,提供健康質量管理、居家安全保障和突髮狀況預判等服務。推動社區醫養結合,轄區內8家護理站全面投入運營,為養老機構、社區托養機構以及居家老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
三、最佳化醫療衛生服務。創建健康促進區,制定有利於健康的公共政策,創造健康支持性環境,強化社區行動,調整衛生服務方向,打造300個健康細胞(健康社區、健康促進醫院、健康學校等)。提升醫院信息化水平,完成不低於4家醫院的數位化升級改造,提供預約掛號、移動支付、結果自助查詢等健康服務,提升居民民眾就醫體驗。
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促進和穩定就業,舉辦40場次就業專場招聘會,特困家庭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萬名以上,幫扶1.5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
五、實施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改擴建環衛公廁,更新公廁標識標牌,完善內部配套設施功能,實現公廁建設標準化、設施智慧型化、服務人性化、管理精細化。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區開展強制分類,累計創建60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小區 (社區)。防止地下水污染,全區加油站油罐防滲漏改造100%完成。
六、加強住房保障服務。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完成6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提升環境品質,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口袋公園,改造社區“三線三管”等。加強住房保障,解決1000戶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500戶。推進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行“1+18”諮詢視窗模式,最佳化加裝電梯“一站式”審批視窗,提升審批效率,實現全年加裝電梯不少於120台。
七、保障公共安全。加強嬰幼兒、長者等重點人群食品安全保障,實現轄區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企業監管全覆蓋,對長者飯堂食品安全抽檢全覆蓋。嚴查索票索證,強化產品溯源,加大非洲豬瘟防控和重大傳染病防控,嚴防重大疫情發生。循序漸進深化區域交通擁堵治理,完成2個擁堵點微改造或交通微循環項目。進一步完善我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實現全區公共停車場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數量突破1000個。
八、最佳化公共文化體育服務。舉辦社區文藝演出、藝術講座、藝術展覽、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動200場,邀請2萬名區內老年人、低收入人員、來穗務工人員免費觀看演出。打造二沙島智慧型化全民健身基地,新裝智慧型健身設備10套,人民公園、東風公園新增鋪裝綠道,社區公共體育設施新建更換維修300處。舉辦100場足球賽。
九、最佳化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梳理出台可全區通辦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加強監督管理。提供便利化政務服務,將代辦代跑服務延伸至社區,將服務網路、自助終端設施延伸至街道、社區,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設定、推廣使用“蜜蜂箱”。梳理10件本區市民多次通過12345政府服務熱線重複反映尚未有效解決的問題,如市場監管、交通出行、違章建築、噪音擾民、環境衛生等,由各責任部門跟蹤落實、限期辦理。
十、堅持救助濟困。困難職工生活救助標準從3000元提高至最高10000元,助學教育標準從1000元提高到最高7500元(高中階段3000元,大專以上7500元),醫療救助標準最高為150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