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年是珠海改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第一站便來到珠海,考察了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和格力電器公司;10月23日,總書記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11月6日,總書記致信祝賀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總書記對珠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令全市上下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信心和力量。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五次全會和市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紮實推動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8個方面159項具體工作,149項已經完成,10項根據發展情況變化做了調整。十件民生實事包含的22項具體任務,21項已經完成,1項基本完成。
初步統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66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1858.57億元、增長2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2億元、增長7.6%;進出口總額3246.28億元、增長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1.47億元、增長5.4%;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7元、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2.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5%。
(一)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開局良好
“破、立、降”取得積極成效。破除無效供給,基本實現“殭屍企業”市場出清,全面完成省下達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加快培育新動能,全市新增商事主體7.1萬戶,其中企業3.9萬戶,先進制造業、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54.8%、39%、29.3%。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累計為企業減負262億元。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出台完善工業用地供應、加強項目用地開竣工監管等政策,新增建設用地702公頃,收儲土地186公頃,處置閒置用地622公頃。
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實施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行動方案,出台全省首部公共服務地方標準管理辦法,企業開辦時間和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進一步縮減,政府公共服務總體滿意度全省排名第三。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下放市級事權108項,公布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117項,取消證明事項134項。最佳化“一門式一網式”服務,348項辦理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302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城通辦”。完成商事主體登記“多證合一”改革。國家信用示範市創建通過初評。
各類市場主體共同發展。完善國企改革發展政策體系,推動國有經濟提質增效,市屬國有資產總額達7183.68億元、所有者權益達2595.33億元、歸屬國有權益達1181.77億元,分別增長16.8%、28.9%、19.3%。落實省“民營經濟十條”,新增2個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3個省級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新設民營企業3.2萬戶、增長36.3%,民營經濟固定資產投資額達864.07億元、增長27.3%。落實省、市“外資新十條”,在市場準入、用地保障等方面最佳化政策,新設外資企業3973戶、增長153.9%,實際吸收外資156.3億元、增長26.9%。
(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紮實推進
實體經濟發展態勢較好。落實省、市“實體經濟新十條”,在促進工業投資、技術改造、裝備製造、智慧型製造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投入109.7億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實施“十百千企業騰飛行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082.14億元、增長14%,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76.1%。與華為、富士康、華大基因、正大集團、平安集團等行業龍頭開展戰略合作,新引進好迪、優必選等77個億元以上項目,偉創力工業4.0旗艦園、中興智慧型汽車等128個億元以上項目加快建設,福陸海工、恩捷新材料等49個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加快創建省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鯤龍AG600飛機水上首飛成功,雲洲智慧型中國首艘飛彈無人艇成功試射,無人機驗證飛行空域獲批設立。
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落實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畫,出台培育引進“獨角獸”企業、創新產品首購訂購等政策,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8%,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4件、有效註冊商標擁有量352件。格力電器等企業獲得第20屆中國專利金獎5項、占全省一半。紮實推進創新平台載體建設,抓住省啟動建設第二批實驗室的機遇,爭取到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在珠海布局,新增2家國家級、17家省級技術中心、5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2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復旦創新研究院、橫琴科學城加快建設,華南理工創新研究院、智慧產業園先導區投入使用,國家耗材、船舶及海工質檢中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41%。成功舉辦中國積體電路設計業年會。創新主體蓬勃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900家,歐比特成功發射5顆高光譜衛星,納睿達研發出相控陣雷達超精細化天氣觀測系統,光馭科技獲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材料行業成長組一等獎。
金融和人才支撐作用不斷加強。出台實施“金融十四條”,建立風險補償和政府金融資源激勵機制,綜合施策支持普惠金融發展,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小微企業通過“政企雲”投融資增信子平台獲得貸款101.35億元。出台科技融資獎勵和科技信貸、創業投資風險補償等措施,設立粵港澳前沿產業投資基金、科技天使基金。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落地實施,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取得實質進展。搶占金融科技產業發展先機,市金融科技中心加快建設,橫琴智慧金融產業園正式運營。出台珠海英才計畫,舉辦系列人才主題活動,配建人才住房1171套,引進各類人才2.7萬名、增長50%。5人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畫,新增博士後工作站6家、博士工作站24家。
(三)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自貿區制度創新提速。新推出18個方面66項改革創新舉措,橫琴對優質發展要素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新落戶2家世界500強、1家中國500強企業,首屆科技創業大賽吸引全球952家優秀科創團隊參賽。一批制度創新成果領先全國,首創稅務誠信報告免責體系,首個網際網路金融仲裁平台投入運行,率先實施自貿區供用電規則,主導制定綜合管廊運維管理國際標準,遠程可視自助辦稅平台案例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獲批,首家內地與港澳三地聯營設計顧問機構掛牌運作。
區域合作深入推進。港珠澳大橋及口岸正式開通,“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模式落地實施。新簽訂金融、投資貿易、青年實習等珠澳合作協定,新成立珠澳青年交流促進會、珠港澳物流聯盟,新增珠港、珠澳姊妹學校15所。成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婦女創新創業大賽、首屆“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在全省率先為港澳台同胞提供住房公積金服務。第四條對澳供水管道基本完工,對澳供電全電纜線路通道投入使用。橫琴粵港澳緊密合作示範區加快建設,新註冊港澳企業774家、總數達2744家。粵澳合作產業園5平方公里淨用地明確劃定、21個項目開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累計註冊企業111家、孵化區科研總部大樓等投入使用,澳門青年創業谷新引進港澳項目47個、累計孵化港澳項目181個,跨境說網路科技等創新型企業快速成長。澳門單牌機動車入出橫琴配額達2500輛。啟用琴澳跨境視頻調解平台,跨境消費維權實現“零跑動”。萬山區與澳門共建的海洋功能食品研發中心、珊瑚研究中心、海洋海島教學研究基地加快推進。實施“珠台52條”,台胞在珠發展更加便利。
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出台實施穩外貿系列政策,新增2家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獲國務院批准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外貿結構持續最佳化,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增長24.5%,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出口增長8.3%。城市對外交往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成功舉辦全球服務外包大會、中德人工智慧大會、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中拉企業家高峰會、央視春晚分會場、中國國際馬戲節、“海絲”論壇、亞洲帆板和風箏板錦標賽等活動。第十二屆航展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43個國家和地區的770家廠商參展,現場簽約契約金額212億美元。新增5個國際友好(交流)城市,總數達32個、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共接待遊客4311.31萬人次、增長8.3%,實現旅遊總收入466.16億元、增長26.8%。
(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取得實效
底線保障水平持續提升。九項民生支出399.93億元、增長12.9%,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9.8%。出台“促進就業十條”,新增城鎮就業4.7萬人。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由每人每月380元提高至400元。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戶籍孤兒基本生活標準分別由每人每月896、1434、1580元提高至980、1568、1710元。基本醫療保險補貼由每人每年510元提高至550元,基本醫療保險家庭病床支付比例由70%提高至80%。人均生育津貼達1.2萬元。為全市戶籍殘疾人購買每人100元的意外傷害保險,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補貼標準增幅達40%。精準幫扶困難職工標準由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至6000元。建成1140套保障性住房、3818套棚戶區改造住房。公積金繳存覆蓋率保持全省第一。
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市新增普惠性幼稚園學位3838個、義務教育公辦學位7860個,梅華幼稚園、格力國小、橫琴一中、金灣一中、市技師學院金灣校區等投入使用,華中師大珠海附中簽約落地。高等教育加快發展,在校研究生、引進院士數量增長均超過20%。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新增醫療機構126家、健康細胞單元127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簽約率超過70%。新建國家級胸痛中心、國醫大師工作室等高水平診療中心,市人民醫院、中大五院獲評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醫院50強,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新住院大樓投入使用,市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項目主體結構封頂。20個社區體育公園建成使用,13個文化站升級改造,28個市民藝術中心加快建設。市圖書館及金灣、斗門圖書館獲評國家一級館。香灣、白藤等一批街道養老機構投入使用。新建45公里市政燃氣管道,完成8.1萬戶老舊小區戶外公共管道加建工作。供電可靠性排名全省第一。
社會治理能力得到加強。支持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全市依法登記社會組織達2422家、民辦社工機構達82家,註冊志願服務組織達2248個、志願者達35.3萬人。啟動“城市社會治理基礎單元”改革試點,建立健全“十戶聯保、小組聯防、村村聯動”的農村基層治理新機制,數字城管延伸覆蓋至所有村落,榮獲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範市,香洲區成為全國社會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全面集中市級部門行政複議權,行政爭議有效化解。全省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通過中期評估。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0.9%,沒有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強化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建成一批海堤河堤加固達標工程,完成3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掉涉黑團伙4個、惡勢力犯罪集團9個,查處“保護傘”38人。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發布“平安指數”2.0版,接報違法犯罪警情、刑事立案、嚴重暴力犯罪案件分別下降14.5%、4.9%和20.7%。圓滿完成港珠澳大橋通車儀式、航展等重大活動安全保衛工作。
(五)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交通建設加速推進。推動珠海機場升級改造,航站樓保障能力翻番,旅客吞吐量達1122.1萬人次、增長21.7%。蓮洲通用機場一期順利完工。黃茅海5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開工,高欄港區貨櫃碼頭二期、東澳島客貨運碼頭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珠海港貨物吞吐量達1.38億噸。洪灣中心漁港開港。高鐵通達城市達52個,乘坐高鐵和城軌出行人數達2315萬人次、增長29%。新開工板樟山隧道擴建、興業快線南段、珠機城軌二期三個交通骨幹工程,香海大橋、洪鶴大橋、鶴港高速一期、金琴快線、興業快線北段等項目加快建設,珠機城軌一期全線貫通。完成88項道路挖潛,打通14條斷頭路,新建5座人行天橋,實現127處信號燈智慧聯網控制。出台公交優先新措施,新開通826路特快專線等公交線路10條,最佳化線路371條,建成公交專用道6條,更新投放新能源公車1153台,票價調至“全城1元”,公交日均載客量突破100萬人次。加快完善陸島交通,新開4條航線,固定航班由5個增加到19個,新投放4艘高速客輪,桂山島開通夜航,往來海島更為便捷舒適。
新區新城建設有序鋪開。出台橫琴、保稅區、洪灣片區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字門隧道、南灣大道改造工程動工,橫琴隧道建成通車,瑞吉酒店、乾元酒店開業。西部生態新城建設提速提質,金灣片區公共文化中心完工,商務中心、服務中心和藝術中心加快建設,斗門片區大信新都匯開業運營,富山新城鄰里中心開工,平沙新城生活配套加快完善。唐家科教新城建設持續推進,悅椿酒店開業,前環片區配套市政道路基本建成。
城市面貌明顯提升。著力營造乾淨、整潔、安全、優美的城市環境,順利通過全國衛生城市複審,恢復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啟動文明珠海“隨手拍”,認真辦好量大面廣的民眾身邊“小事”。開展泥頭車專項整治,推動余泥渣土密閉運輸,統一規範建築工地圍擋,推動主城區商鋪“入室經營”,基本完成戶外大型立柱廣告清拆。超額完成省下達的違法建設整治任務。61條道路完成路面改造美化,主幹道保潔水平顯著提高。香山湖公園、海天驛站、大門口濕地公園等建成開放,情侶路、迎賓南路、前山立交、機場東路、城市部分出入口等重點區域環境提升成效明顯。新建60公里綠道、70公里林蔭道、40公里健康步道。完成香山古驛道6公里精華段修復,以古道串起古鎮古村,讓更多人品味香山古韻。新增三舊改造258公頃、完成改造201公頃,實施老舊小區微改造60公頃,啟動上沖、東橋、翠微等舊村改造,興業玻璃廠、恆信工業城等21箇舊廠房改造項目全面推進。
(六)三大攻堅戰成效初顯
重點領域風險有效防控。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全面梳理處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政府債務保持在合理水平。超進度完成非法集資陳案處置工作,網際網路金融合規性整改工作紮實推進,涉眾型金融風險有效化解。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取得階段性預期效果,商品房銷售價格保持基本平穩。持續推進國有企業降槓桿,企業的經營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得到提高。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成效。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16個問題整改,完成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23個問題整改。新增污水管網190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萬噸/天,富山工業園第一水質淨化廠動工建設,全市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質100%達標,飲用水源水質100%達標,12條黑臭水體基本實現年度治理目標。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通過驗收。全面開展建築工地“六個100%”揚塵防控,推進道路揚塵、工業廢氣污染治理,傳統能源公車全部淘汰,陶瓷行業生產線“煤改氣”全部完成,PM2.5年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空氣品質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排名第11位。農用地、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紮實推進。
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有力推進。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增國家級示範合作社1家、省級特色小鎮2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省名牌農產品16個,蓮洲鎮被評為“中國禾蟲之鄉”,白蕉鎮昭信村成功創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第一艘半潛船形智慧型化養殖漁場順利投放,廣東(珠海)種業博覽會成功舉辦。實施村莊整治規劃編制指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積存垃圾14萬立方米,建成垃圾收集點1106個,完成標準化公廁改造148座,拆除危舊房1866間,改善低收入群體住房553戶。認真落實中央和省交辦的扶貧任務,實施對口怒江產業幫扶項目45個、轉移就業6439人,對口支援藏區庫區項目31個,對口陽江、茂名精準扶貧產業項目609個。對口幫扶陽江的24個億元以上項目落地建設。
一年來,我們按照省委和市委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推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堅決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持續深入推進中央巡視、中央掃黑除惡督導、國務院大督查等反饋問題整改,加強審計結果運用,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建設法治政府,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獲評優秀,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提請市人大審議法規草案5部、制定政府規章3部,認真辦理市人大建議119件、市政協提案375件,順利辦結職業教育、交通建設等議案。雙擁、民族、宗教、僑務、人防、氣象、檔案、流漁、供銷、地方志、政務公開、海防打私、國防動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18年9月,強颱風“山竹”來襲,創下珠海最大10分鐘平均風力記錄。面對大風、大浪、大潮疊加,我們科學部署、積極應對,及時轉移10.8萬名民眾,果斷實施交通管制,與澳門聯動關閉所有口岸,在全體市民的積極配合下,做到“人不出門、車不上路”,實現了重大災情面前無重大傷亡、無重大險情的防控目標。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上級各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一直以來為珠海建設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市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人士,向關心支持珠海發展的中央駐珠單位、駐珠部隊、省直部門、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一是高質量發展存在不少短板。實體經濟發展基礎薄弱,擁有核心技術的創新企業不多。園區布局碎片化、同質化,產業集聚度不高。服務業發展與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定位不匹配,占比低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商業氛圍不濃、人氣不旺、消費規模偏小。生態環境在相當程度上依賴自然稟賦,污水廠網存在歷史欠賬,固體廢物處理能力有待提高。教育、醫療、養老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城市建設管理不夠精細。二是交通不暢依然是制約城市發展的突出問題。近年來交通建設雖有所提速,但內暢外聯的交通主骨架仍未形成。對外大通道不足,市內快速通道沒有成網成環,現有交通體系難以承載大灣區建設日益增長的人流物流,公交出行分擔率較低,上下班高峰期擁堵問題仍未根本改善。三是統籌城鄉、陸島協調發展的力度仍需加大。
鄉村海島發展與城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農村人居環境亟需全域整治提升,海島基礎設施、陸島交通建設亟需加快。都市現代農業和海洋經濟的發展水平,與珠海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和擁有的豐富海洋海島資源不相稱,優質農產品、鄉村及海島旅遊的品牌效應還不明顯。四是對澳合作有待深化。橫琴自貿區建設的活力與內涵還需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配套尚不完備,產城融合需要提速,對澳門居民和投資者的吸引力有待增強,亟需推動更多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在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五是營商環境需進一步最佳化。創業就業及發展機會不充分,人才吸附能力不強,匯聚發展要素能力有限。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在用地用電、用工用料、市場開拓、融資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困難,需要我們在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現有企業的幫扶和服務。對這些問題,要勇於面對,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快解決。
二、2019年工作部署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珠海建市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珠海工作重要指示,為珠海經濟特區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對珠海的信任與重託,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港珠澳大橋通車帶來的歷史性機遇,積極應對國內外形勢變化,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進取意識,自覺把珠海的工作放在中央和省賦予的戰略定位中、放在全國全省發展的大格局中,切實肩負起新時代的新使命,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要更加注重把握好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和加快自身發展的關係、城市能級量級提升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係、提升城市品質和招商引資的關係、集中財力辦大事和激發區級發展活力的關係、謀大事和抓小事的關係,既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又落細落小落具體,真正把發展機遇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建設新珠海、新經濟、新生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新引擎、獨具特色令人嚮往的大灣區魅力之城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典範城市,為全國改革開放探索新鮮經驗,為促進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維護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貢獻力量,努力在廣東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中發揮更大作用。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六次全會和市委八屆五次、六次全會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堅持不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落實“1+1+9”工作部署,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建議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約束性指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外貿進出口保持正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城鎮登記失業率均控制在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和大氣、水環境質量完成省下達的目標。
圍繞上述發展目標,重點安排以下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堅持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並舉,促進各類要素便捷流動和最佳化配置,共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管好用好港珠澳大橋,謀劃建設廣江珠澳高鐵、廣中珠澳高鐵和伶仃洋公鐵通道,更好承接港深、廣佛極點的輻射,加快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攜手澳門打造大灣區經濟新增長極。在口岸通關、雙向投資、多元合作、貿易便利化等方面積極探索,推動規則相互銜接,構建新型合作模式。推動專業資格互認,落實技術移民政策,促進跨境交流交往、創新創業。主動對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建立跨境產學研合作機制,探索在生物醫藥、海洋科技等領域共建特色科創中心。建設珠澳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紮實推進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建設珠港澳粵菜研究院。攜手港澳發展港珠澳大橋旅遊,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全面落地實施。加強公共服務政策對接,研究制定更多便利港澳居民在珠發展措施。開展港澳青年來珠實習計畫、青年同心圓計畫。聯合澳門共建中國設計博物館,推動香山古驛道與澳門歷史街區步行系統對接。加快平崗至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和廣南梅供水管道工程建設,建成對澳供電第三通道。攜手港澳深度參與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支撐區,建設好中拉經貿合作園、中以科技創新產業園、中德人工智慧研究院等平台,積極融入全球經貿創新網路,務實開展人文領域交流合作。
牢記初心推進橫琴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橫琴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牢牢把握橫琴開發建設的正確方向,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主動加強對澳合作,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擔當好先行先試的重要職責,爭取國家支持創新分線管理制度等標誌性重大改革事項,打造粵澳特別合作區。全面梳理現有土地使用和項目建設情況,提高粵澳合作項目比重,重點發展中醫藥、高新技術、特色金融、會展、休閒旅遊等產業。按照“澳門資源+全球技術+創新人才+橫琴載體”模式,加快粵澳合作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建設。爭取先行先試醫療健康政策,推動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加快發展。建設橫琴金融島,設立澳門特色金融服務基地。加快橫琴科學城建設,攜手澳門共同發展特色晶片設計、測試和檢測等相關產業。推動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相關政策落地,配合澳門建設世界休閒旅遊中心。實施“港資港模式、澳資澳模式”,創新工程審批管理。將澳門蓮花口岸整體搬遷至橫琴,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制定跨境辦公專項政策,鼓勵澳門企業在橫琴跨境辦公。深化民生合作,爭取開工建設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琴澳新街坊”。
推動改革舉措落地生效。以落實機構改革為契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幹的就讓企業乾。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儘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好“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完善考核評估體系,推動園區差異化發展,促進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做好第三次土地調查,強化項目用地監管,盤活低效用地,加大土地收儲力度。開展畝產效益評價,促進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和產品集中。持續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實施能評、環評等區域評估制度,推進審批標準化改革。落實“證照分離”“照後減證”,提高商事主體開辦便利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破除各種隱性障礙,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建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動態調整機制,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健康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減少管理層級和同質化競爭,提升國企競爭力。
(二)著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基礎設施等領域謀劃推進一批重大投資項目,安排年度重點項目208個、投資576億元,力促36個項目建成投產、54個項目開工建設。在市場準入、用地保障、產權保護等方面最佳化投資環境,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旅遊、養老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促消費系列活動,加強市場監管,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支持房地產合理自住需求,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好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推動汽車消費最佳化升級。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提升旅遊產業附加值。擴大文化產品供給,培育文化消費理念。促進信息消費,發展面向社區生活的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健全家政服務標準和服務規範,支持家政服務品牌建設。抓好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新增1-2個外貿公共服務平台。促進服務貿易發展。培育外貿新業態,推進跨境電商“兩平台六體系”建設。鼓勵進口高新技術產品、先進設備和緊缺資源性產品。
實實在在解決企業困難。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積極與企業接觸溝通,主動熱情做好服務,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出台支持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繼續降低企業用地用氣用電成本,實施社會保險費率優惠政策。完善園區路網及生活配套設施,支持企業建設職工宿舍,實行重點企業技能型人才推薦入戶,幫助企業留住員工。完善科技企業投融資和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對企業實施重點項目建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發揮珠海基金作用,幫助有發展前景的企業紓解流動性困難。落實好自主創新產品首購訂購政策,支持本地企業產品套用和市場推廣。用好龍頭企業專業服務資源池,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提升。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著力處置金融領域風險點,重點治理風險源頭,加強金融風險排查預警,繼續推進非法集資陳案化解,深入開展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風險整治。嚴格執行政府債務限額,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深化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深化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切實防範財政支出風險,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有保有壓,嚴控“三公”經費預算,把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落到實處。著力化解國有企業經營和債務風險。
(三)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優產業存量,繼續實施“十百千企業騰飛行動”,力爭超百億級企業達7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100家。“一企一策”支持第一梯隊企業發展,充分保障格力電器產業用地,配套建設偉創力小鎮,支持麗珠集團等企業做大做強。推動聯邦製藥、光宇電池、晨新科技等第二梯隊企業增資擴產,給予第三梯隊科技型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扶持。實施新一輪工業企業技改三年行動計畫,開展智慧型製造模式推廣套用。做大產業增量,完善招商工作市級統籌機制,面向已開發國家和國內大型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建立重大項目洽談引進綠色通道,爭取更多項目落地珠海。推進利盟雷射印表機等68個億元以上項目加快建設,推動烽火海洋網路設備等60個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優質標準和認證體系,以品牌建設引領製造業提質增效。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新材料等產業,培育一批“獨角獸”和“瞪羚”企業。推進軟體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布局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產業,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緊抓積體電路設計環節,集中力量引進積體電路全產業鏈項目,建設積體電路高端設計與製造基地。繼續實施先進裝備製造業三年行動計畫。依託金灣生物醫藥產業基礎、橫琴粵澳合作醫藥發展平台,建設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聯動帶。引導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向西部集聚,建設綠色低碳產業示範基地。發展數字經濟,建設窄帶物聯網、5G網路等信息基礎設施,培育新興數字產業套用,推動4K產業發展。高水平建設航空產業園、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推動省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七項重點工程建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抓住港珠澳大橋開通給珠海服務業發展帶來的絕佳機遇,積極吸引承接港澳優質服務業,匯集國內外高端服務業,提升商貿、旅遊、會展、物流、金融等產業發展水平,爭取服務業發展上台階。精準引進國際頂級財團和實力企業,在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高新區、西部生態新區等地建設一批商貿綜合體和品牌酒店,滿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消費需求。整合盤活閒置及低效使用的各類物業,著力發展樓宇經濟,重點發展商務商貿、金融科技、文化創意等產業,落實加強總部企業發展實施辦法,培育一批“專業樓”“億元樓”。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重點發展“珠港陸空聯運”及拓展業務,推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發展,建設電商快遞結合產業園。依託珠海獨特區位優勢、一流會展場館優勢和已有展會品牌優勢,引進和培育更多專業展會,做大做強會展經濟。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在研發設計、流程最佳化、市場行銷、物流配送、節能降耗等方面的引領帶動作用,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發揮自貿區、自創區聯動優勢,力爭在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強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創新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加快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發揮好空調設備及系統運行節能等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用,推進電機與控制院士工作站、智慧海洋院士工作站、格力電器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平台等創新載體建設。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主動對接國家、省重大科技專項實施。深化與中山大學、澳門大學、復旦大學、暨南大學等合作,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完善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力爭科技企業孵化器達33家。建設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籌建省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國家質檢中心,推動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落地,建設好橫琴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促進科技金融發展,引導橫琴的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資本投資珠海企業。做好上市公司培育,鼓勵企業搶灘科創板。落實好英才計畫,深化人才評價和職稱制度改革,開展特色引才活動,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在子女就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等方面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出台人才安居管理辦法,新建人才住房800套,力爭全年引進各類人才4萬名。
(四)開展新一輪交通大會戰
加快構建交通主骨架。完善重點交通項目推進機制,做細做深前期工作,想方設法破解拆遷難題,著力推進交通骨幹工程建設。推動對外通道暢通便捷。推進洪鶴大橋、鶴港高速建設,推動黃茅海大橋實施,構建港珠澳大橋直通粵西快速通道。加快興業快線、金琴快線建設,有效連通深中通道。完善市內交通路網,啟動金港大橋前期工作,加快金海大橋、香海大橋及支線建設,打造由金琴快線、香海支線、南灣大道、昌盛路、興業快線、金唐東路構建的主城區環線。推動珠機城軌一期運營,爭取把捷運納入國家和省相關規劃,啟動城市軌道交通相關工作。
推進交通重要節點建設。儘快完成機場升級改造,推進航展停機坪租賃及改造、航空公司運營維修基地建設,補齊機場保障能力短板,支持開通更多航線。統籌好機場建設、航展中心提升、航空產業園發展,加快推進機場改擴建、機場綜合交通樞紐、航空物流園建設。推動機場口岸對外開放,發揮珠港機場合作優勢,拓展國際公務機業務。推進蓮洲通用機場投入運營。開展港口規劃修編,建設高欄港綜合保稅區,加快提升港口能級量級,完成黃茅海5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加快高欄港區貨櫃碼頭二期工程建設,完成高欄港區15萬噸級主航道工程竣工驗收,推動對外開放水域進一步擴大。統籌推進口岸建設,完善口岸布局,加快九洲港口岸重建、灣仔口岸遷建、拱北口岸改造,完成橫琴口岸旅檢大廳、青茂口岸建設。
系統治理交通擁堵。啟動珠海大橋擴建工程,實施珠海大道大貨車高峰期限行。加快板樟山新增隧道建設,全面完成主城區道路瀝青罩面改造。強化道路挖潛,打通斷頭路,建設一批人行天橋,最佳化完善交通信號燈和交通標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強交通組織,保持路面見警率。強化科技治堵,推進智慧交通信號協調控制系統二期工程建設。加強“五類車”和交通違法行為整治,維護道路交通秩序。支持智慧型立體停車場建設。鼓勵企業、園區、學校等開通通勤車。建設公交都市,加密公交線路,加大公車投放,加強公交專用道執法,讓公交出行更加便捷。
(五)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
實施區域發展新戰略。推進發展空間南進西拓北接東優,儘快拉開城市框架。南部對接港澳推進橫琴、保稅區、洪灣片區一體化建設,推進洪灣大道、十字門隧道、大橫琴山隧道、橫琴醫院、橫琴市民藝術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西部生態新區建設,推進金灣創業大廈、斗門科創中心、富山產業服務中心、平沙新城中心公園、雞啼門特大橋等項目進展,確保華中師大珠海附中首期建成招生。北部對接深中通道建設唐家科教新城,推進金琴快線北延線、高新互通立交建設,加快完善南北圍、後環等片區路網。東部最佳化提升香洲主城區,加大城市更新推進力度,對老舊工業區和混雜在園區的城中村實施連片改造,為新興產業發展和公共設施補短板騰出空間。加快“三溪”科創小鎮、香洲科創中心、拱北口岸商業中心等項目進展,推動洪灣等舊村改造、凱威東大等舊廠房改造、夏灣農貿市場等舊城鎮改造。加快“爛尾樓”盤活處置。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做強富民興村產業,制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等政策。做好良種及農業科技推廣,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1.41萬畝。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台灣農民創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大灣區居民供應優質農產品。實行點狀供地政策支持鄉村產業發展,加快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十里蓮江、逸豐生態園等項目建設。實施農業龍頭企業培優工程,支持農村電商發展。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年內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圍繞供水、供氣、供電、水利、網路、道路、路燈、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房屋改造等十大要素,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服務平台建設,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健全市內精準幫扶長效機制,繼續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綜合幫扶。紮實做好對口怒江扶貧協作、對口支援藏區庫區和對口陽江、茂名精準扶貧工作,帶動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拓展扶貧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豐富珠海市民菜籃子。做好對口陽江產業幫扶和對口黑河合作工作。
保護利用好海洋海島資源。落實珠海經濟特區海域海島保護條例和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管理規定,推動海洋海島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大對中華白海豚和珊瑚礁的保護。推進“美麗海島”建設,加快漁村更新改造,建成大萬山島、東澳灣污水處理站,完成海島存量垃圾轉運整治。實施海島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投資計畫,加快推進大萬山島環島路、萬山灣客運碼頭、桂山島十三灣防波堤、大萬山島和外伶仃島水庫擴建等項目建設,加快陸島危險貨物運輸碼頭、外伶仃島石涌灣客貨運碼頭防波堤、東澳島和大萬山島客運碼頭防波堤前期工作。推動外伶仃島大電網上島,完善邊遠有居民海島的通訊網路。引進國際知名企業,推動濱海旅遊提質升級。建設省級海洋科創特色小鎮。
(六)打造大灣區魅力之城
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堅持全市發展“一盤棋”,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整體規劃,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和空間“一張圖”管理,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山形可看可達可憩”“水體要清要動要養”“岸線自然安全品質”的要求,加強城市修補和生態修復。新建一座觀光塔,打造十字門、九洲兩個商務區,建設野狸島、銀坑半島、石景山三大公共空間,擦亮港珠澳大橋、情侶路、萬山群島、橫琴長隆四張名片,提升圓明新園、唐家古鎮、斗門水鄉、溫泉酒店、特色商業街等五個片區的品質和內涵,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打卡”目的地。實施景觀亮化工程,新建大型建築同步配建照明設施,完善地標建築照明,打造璀璨雅致、動靜相宜的都市夜景。以文化涵養城市品格,鼓勵本土文藝創作,打造藝術之城、書香之城。新城新區要注重人文特色,對老舊街區更多採用微改造方式,修舊如舊、建新如故,在保留建築肌理的基礎上提升功能、傳承文化。辦好中國國際馬戲節、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WTA超級精英賽、ATP250巡迴賽、沙灘音樂節、留學生節、泛珠三角賽車節等活動。全方位加強城市宣傳推介,展示更有韻味、更具活力的城市形象。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整合部門職能,下沉工作資源,做實鎮街格線化管理。健全城市管理法規體系,推進基礎設施、園林綠化、地下空間等行業標準統一、相互銜接,制定灑水降塵、共享腳踏車管理等政府規章,實現管理標準精細化。下足“繡花”功夫,對主幹道、城市主要出入口、城軌站點、口岸、機場等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提升。統籌規範供電、供水、電信、燃氣、道路等各類標牌標識以及監控監測設施的建設設定。嚴控新栽大樹、名貴樹,合理移植現有樹木,綠化美化更多通過撒種、育苗,營造花開花落、色彩豐富、四季更迭的自然生態景觀,建設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建立環衛保潔長效機制,提高環衛機械化水平。開展背街小巷專項整治,及時修復破損市政設施,不留衛生死角、不留管理盲區,確保每一個角落、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和服務。推進“廁所革命”新三年行動計畫。用鐵的手腕強化違法用地、違法建設整治。加強工地管理,杜絕施工擾民。支持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加快智慧城市套用項目建設,推進城市智慧型化管理。
鞏固提升生態優勢。推進“公園之城”和“千里綠廊”建設,新建20公里健康步道、40公里林蔭道、9個鄉村綠化美化點。建設百里碧道,打造綠色水域岸線空間。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繼續做好中歐低碳生態城市綜合試點工作。建立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逐年遞增機制。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深化水環境綜合治理,開展“五清”專項行動,力爭完成17條黑臭水體整治。啟動富山第二水質淨化廠建設,加快井岸、白藤、新青等水質淨化廠提標改造,完成香洲、拱北、吉大、南區等水質淨化廠提標改造。深化排水管理體制改革,啟動排水設施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全面推進管網清淤和病害治理,新建改建污水管網610公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重點做好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分級分類管控、安全利用及治理修復工作。強化危險廢物規範化處理處置監管,力爭實現固體廢物100%自主處理。加快推進中信生態環保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環保生物質熱電工程二期建設,開工建設污泥處置中心一期、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和餐廚垃圾處理一期工程。鞏固提升空氣品質,常態化落實工地管理“六個100%”,強化工業廢氣治理,持續整治“散亂污”企業,嚴懲偷排偷放,保住“珠海藍”金字招牌。
(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積極應對就業形勢變化,完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制定公益性崗位管理辦法,加大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力度,有效促進在珠高校畢業生留珠就業創業,開展重點企業職業技能精準培訓。落實工匠培育計畫,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實施“粵菜師傅”工程,建設5個培訓基地。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430元,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不低於1020元。基本醫療保險補貼提高至每人每年590元。在全省率先實施附加補充醫療保險。探索建立工傷保險長期照護制度。加快推動市級養老服務機構及市社會福利中心二期建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拓寬住房保障覆蓋面和保障形式,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平台建設,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
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推進基礎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省級試點工作,出台西部地區教育振興攻堅行動計畫,落實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畫、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畫。新增公辦學校10所、改擴建學校12所,新增學位17320個。推進名師培養工程,試行契約聘任制教師管理模式。對接產業需求,最佳化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建設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辦好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建設高水平大學,推動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海洋科學等樓群建成使用、北師大珠海校區秋季招生。實施“健康珠海2030”規劃,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精準疾控。支持市人民醫院、中大五院進軍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畫”,加快推進市人民醫院科研綜合樓及放療中心、市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及配套道路建設,穩步推進市西部醫療中心建設。強化基層衛生服務,推動中醫藥適宜技術基層全覆蓋,開展國家基層高血壓醫防融合試點工作。
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深化文明城市建設常態化機制,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持續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市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對外開放,實現基層文化設施全部達標。完善全民健身公共設施,加強社區體育公園和小型足球場等建設。加快兒童活動場所建設,推動村居兒童之家全覆蓋。保護傳承好歷史文化,做好革命歷史文物、古鎮古村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申報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深化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加強城市安全風險排查管控,堅決遏制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完善火災防控體系,推進消防安全“三個十萬”工程。建設市中心糧庫和糧食批發市場,確保糧食安全。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開展餐飲服務街區整治。落實基礎設施人防要求。實施海堤提升工程,開展市區水浸點和農村易澇區域綜合整治。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推進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化平安珠海建設,創建全國禁毒示範城市,構建多維一體的反恐工作新格局,升級加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嚴厲打擊盜搶騙、黃賭毒及電信詐欺等新型違法犯罪。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九連冠”。加強智慧海防建設和打私工作。
紮實推進十件民生實事。一是提供更加便捷的公交服務。新增10條公交線路,重點開通跨區快速公交。新增投放500輛純電動公車。支持發展定製公交。增加微循環公交,打通園區、村居出行“最後一公里”。二是開展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全市70%以上具備條件的國小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早餐、午餐及託管看護服務,有效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
三是建設長者飯堂。新建18處社區居家養老配餐試點,為老年人提供集中用午餐及助餐送餐服務,逐步解決老人做飯難、吃飯難的問題。推動有條件的長者飯堂拓展日間照料等服務。四是推進農貿市場改造。完成25家硬體設施殘舊、不達標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為老百姓提供安全、整潔、衛生、舒適的購物環境。五是改善陸島交通。完善海島基礎設施,推動陸島交通客運公交化,進一步拓展航線、加密航班,市民享受8折船票優惠。六是加快普及管道天然氣。新建40公里市政燃氣管道,完成4萬戶老舊小區住宅的戶外公共燃氣管道加建工作。七是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整治10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配強應急救援力量,充實搶險救災物資和裝備。八是完善基層派出所便民設施。修繕40個派出所,重建3個派出所。推進智慧派出所建設,推動視窗服務進駐各級行政服務中心。九是完善醫療衛生信息便民服務。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施一碼通用、一網聯通、一鍵診療、一站會診、一體服務的信息便民就醫措施。十是提升園林管養水平。提升公園品質,做好主幹道樹木修剪和公共綠地日常管養,開工建設香爐灣城市陽台。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強化法治思維,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推行行政程式法定化,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讓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法治軌道前行。深化以區級為主的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政務公開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認真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定,確保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涉及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提高行政服務效能。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打造數字政府,推動政務服務“全城通辦”“一網通辦”,拓展“粵省事”在珠海移動服務套用,建成數據互聯互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推動“一門式”綜合受理模式向基層延伸。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用好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幹部擔當作為,開展好電視問政,強化行政執行力建設,讓企業和民眾真正感受到“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的實際成效。
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到政府工作全過程、各領域。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整治“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抓好國資國企、重大項目、專項資金等重點領域及關鍵崗位的廉政風險防控。
各位代表,使命呼喚擔當,實幹成就夢想。我們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定信心、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狠抓落實,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附屬檔案
名詞解釋和有關情況說明
1.“破、立、降”:是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法。“破”就是大力破除無效供給,處置殭屍企業,化解過剩產能;“立”就是大力培育新動能,形成要素向新動能流動的機制;“降”就是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2.殭屍企業: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
3.“放管服”: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的簡稱。“放”即簡政放權,降低準入門檻;“管”即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服”即高效服務,營造便利環境。
4.一門式一網式:“一門式”是指把政府職能部門多個辦事大廳服務事項逐步向政務服務大廳集中,多門向一門集中;把多視窗辦理的事情轉為綜合視窗集中辦理。“一網式”是指通過政務服務網,提供“一次登錄、全網通辦”的網上辦事服務。
5.“最多跑一次”:是指民眾和企業到政府部門申請辦事時,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時,從受理申請到最終形成辦理結果,整個過程一次上門或零上門。
6.“全城通辦”:是指企業和民眾在辦理業務時不受所屬區域的限制,在市、區行政服務中心或同一部門(系統)的市、區對口政務服務視窗均可辦理。
7.省“民營經濟十條”:是指《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最佳化審批服務、放寬市場準入、降低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10條政策措施。
8.省“外資新十條”:是指《廣東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政策措施(修訂版)》,包括擴大市場準入領域、加大利用外資財政獎勵力度、加強用地保障等10個方面政策措施。
9.市“外資新十條”:是指《珠海市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包括財政獎勵、用地保障、人才支撐、金融服務等政策措施。
10.省“實體經濟新十條”:是指《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訂)》,包括加強重大產業項目用地保障、降低工業企業用地成本、盤活工業企業物業資產等10個方面61項政策措施。
11.市“實體經濟新十條”:是指《珠海市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包括降低企業稅收負擔、用地成本、社保負擔、用電用氣成本、融資成本等10個方面62項政策舉措。
12.“十百千企業騰飛行動”:是指《珠海市實施工業企業培育“十百千計畫”工作方案》提出的,通過培育形成10家以上超百億級龍頭企業、100家以上超十億級骨幹企業和1000家以上成長性較好的中小企業。
13.“獨角獸”企業:一般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企業。
14.創新產品首購訂購政策:是指《珠海創新產品政府首購和訂購工作實施辦法》。其中首購是指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產業技術政策,代表先進技術發展方向,首次投向市場、暫不具備市場競爭力,但具有較大市場潛力,需要重點扶持的創新產品,通過政府採購方式由採購人首先採購的行為;訂購是指對於採購人需要研究開發的重大創新產品、技術、軟科學研究課題等,通過政府採購的方式確定研究和生產機構的行為。
15.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是指廣東省從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海洋工程和海洋經濟等方向進行建設布局的省級實驗室,在廣州、珠海、湛江市同步建設推進。實驗室將圍繞國家安全戰略、國際海洋科技前沿、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集聚粵港澳乃至全球海洋高端科技人才,整體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做大做強海洋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海洋經濟整體發展,助力國家“海洋強國”、廣東“海洋強省”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16.“金融十四條”:是指《珠海市進一步加強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若干措施》,包括設立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基金、強化風險補償機制、鼓勵股權投資等14條政策措施。
17.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QFLP試點):指允許由外國企業或個人參與投資設立外商股權投資企業或管理企業(即私募基金或基金管理人),以非公開方式向境內外投資者募集資金,投資於國內非公開交易的企業股權的試點制度安排。
18.“政企雲”投融資增信子平台:“政企雲”是為全市企業提供政策推送、訴求辦理、融資增信、成果轉化、服務對接和人才培訓等綜合服務的平台。目前有多家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機構加入投融資增信子平台,企業通過系統提交融資需求,實行專人跟進,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撮合融資貸款。
19.粵港澳前沿產業投資基金:是以珠海基金為依託,聯合第三方風險投資機構、龍頭企業等發起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旨在為“獨角獸”企業提供高效率多層次的風險資本支持。
20.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QFLP試點):指允許由外國企業或個人參與投資設立外商股權投資企業或管理企業(即私募基金或基金管理人),以非公開方式向境內外投資者募集資金,投資於國內非公開交易的企業股權的試點制度安排。
21.稅務誠信報告免責體系:是指對稅收政策未明確的涉稅事項,鼓勵納稅人主動誠信報告重大涉稅事項,日後按規定補繳稅款的,可免於罰款及滯納金的制度體系。
22.網際網路金融仲裁平台:是國內首個專門處理和解決P2P網貸、小額網貸、消費貸等與網際網路金融緊密相關的金融爭議或糾紛的網際網路仲裁平台。
23.“珠台52條”:是指《關於促進珠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包括深化珠台經貿合作、促進珠台社會文化交流、支持台胞在珠就學實習就業創業、便利台胞在珠居住等4個部分52條政策措施。
24.“海絲”論壇: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暨中國(廣東)企業走出去論壇。
25.“促進就業十條”:是指《珠海市進一步促進就業十條政策措施》,包括適度降低社會保險等成本、降低企業招工費用、加強重點用工企業服務等10個方面政策措施。
26.華中師大珠海附中:是華中師範大學珠海附屬中學的簡稱,該校位於斗門區乾務鎮,是由珠海市人民政府與華中師範大學合作開辦的公辦中學。
27.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醫院50強:是指受省衛生健康委委託,由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對香港、澳門、廣東省的所有醫院綜合競爭力進行第三方評價,評選出來的綜合實力排名在前50位的高水平醫院。
28.“城市社會治理基礎單元”:是以城市幹道合圍形成的區域作為社會治理的基礎單元,在基礎單元內建設完善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整合政府管理、社會組織服務、居民自治、志願服務等力量共同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29.“平安指數”2.0版:在平安指數1.0版違法警情、交通警情和消防警情三項指標的基礎上,新增“城市管理”指標,重新構建測算模型,形成的新版平安指數。
30.文明珠海“隨手拍”:是對不文明行為曝光的一種方式,市民可以將環境衛生、交通出行和其他城市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在“文明珠海”微信公眾號上曝光,對收集到的各類不文明現象將按職責進行分轉辦理,並及時督促檢查。
31.香山古驛道:香山古驛道是廣東省11條南粵古驛道重點線路之一。因珠海、中山、澳門古時同屬大香山地區,珠海境內現存的“岐澳古道”“長南逕古道”“鳳凰山古道”“金星門水道”等多條古驛道統稱為“香山古驛道”。香山古驛道是近代廣東地區民眾走向世界、開風氣之先的重要通道,湧現出了一批以孫中山、蘇兆征、楊匏安、容閎、唐國安、唐廷樞、陳芳等為代表的聞名中外、影響深遠的重要人物。
32.“六個100%”:是施工揚塵防治的要求,包括工地周邊圍擋100%、施工便道硬化100%、裸土及物料堆放覆蓋100%、土石方開挖和拆除工程濕法作業100%、出入車輛清洗100%、渣土車輛密閉運輸100%。
33.半潛船形智慧型化養殖漁場:指可以依據不同養殖階段,靈活調整吃水深度,並且具備機械化、自動化乃至無人化管理功能的一體化水產養殖設施裝備。
34.“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理”指清理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築材料亂堆亂放,清理房前屋後和村巷道雜草雜物、積存垃圾,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三拆除”指拆除危房、廢棄豬牛欄及露天廁所茅房,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築,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等;“三整治”指整治垃圾亂扔亂放,整治污水亂排亂倒,整治“三線”(電力、電視、通信線)亂搭亂接。
35.“1+1+9”工作部署:是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的工作部署,其中第一個“1”是指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政治保證,第二個“1”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發展主動力,“9”是指9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重點,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二是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重點,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省;三是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重點,加快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四是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五是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加快改變廣東農村落後面貌;六是以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為重點,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七是以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八是以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為重點,加快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九是以打好三大攻堅戰為重點,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高質量發展重大關口的短板。
36.“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是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八字方針,分別指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37.“照後減證”:是“證照分離”改革的重要舉措,原則是能減盡減,能合則合,分別採用適當管理方式將許可類的“證”分離出來,儘可能減少審批發證,有效區分“證”、“照”功能,著力破解“準入不準營”難題。
38.跨境電商“兩平台六體系”:“兩平台”指線上綜合服務平台和線下產業園區平台,“六體系”指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慧型物流、電商誠信、統計監測、風險防控六大體系。
39.窄帶物聯網:是萬物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分支,構建於蜂窩網路,只消耗大約180kHz的頻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路、UMTS網路或LTE網路,可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
40.“瞪羚”企業:是以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期的企業,具有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專業領域新、發展潛力大等特徵。
41.5G網路: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整部超高畫質電影可在1秒之內下載完成。
42.4K產業:是指超高清視頻產業。
43.樓宇經濟:是指以商務樓、功能性板塊和區域性設施為主要載體,通過開發、出租樓宇引進企業,帶動稅源增長的集約型、高密度的經濟形態。
44.珠港陸空聯運:是指通過採取通關便利模式,實現內地往來香港國際機場的進出境貨物在港珠澳大橋無障礙快速通關,並通過在境內建設配套“貨站”的方式,在大橋以外指定區域實施集中裝運配送,將香港機場與珠海物流設施更加緊密地結合,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貨物陸空運輸的無縫對接和協同發展。
45.“五類車”:是指電動車、機車、三輪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改裝(拼裝、報廢)車。
46.“多規合一”:是指通過強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等各類規劃的銜接,協調和消除各類規劃在空間布局上的差異和矛盾,推動確保“多規”確定的保護性空間、開發邊界、城市規模等重要空間參數一致,並在統一的空間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線體系。
47.空間“一張圖”:是指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兩圖合一”為核心,劃定基本農田保護線、城市發展邊界以及生態控制紅線等管控線,統籌各類空間規劃,實現各類規劃管控要素自上而下縱向傳導,形成統一的空間規劃“一張圖”。
48.一座觀光塔:在九洲港及周邊地段,規劃建設一幢標誌性觀光建築。
49.野狸島、銀坑半島、石景山三大公共空間:分別指在野狸島區域,以珠海歌劇院為中心,完善碼頭、島橋、山體公園、燈光等設施,供市民遊客休閒漫步、欣賞品味的公共空間;在高新區銀坑半島規劃建設市民文化藝術館、半島公園等市政設施,供市民休閒、學習、交流共享的公共空間;在香爐灣核心區,北接望海亭,南到海濱公園,東西向連通景山公園與香爐灣沙灘,建設水道、綠道、棧道、索道,將山湖海草林等生態資源相連,依山就勢打造山海城一體的公共空間。
50.ATP250巡迴賽:是指由職業網球聯合會(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組織的國際網球賽事,其中的250是指賽事的冠軍可以獲得250個積分。
51.“五清”:是指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污染物、清理河湖障礙物、清理涉河湖違法違建。
52.“登峰計畫”:是廣東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打造衛生強省、提升廣東醫療衛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省財政將在2018-2020年共投入約60億元,分兩批推出20家左右重點建設醫院,支持開展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和教學科研平台建設,每家醫院投入3億元左右。
53.“三個十萬”工程:是指為10萬戶中低收入家庭配發簡易消防應急包,培訓10萬名專兼職義務消防員,為每個公立幼稚園、公立養老院投入10萬元補齊消防安全短板。
54.定製公交:是指根據需求和客流情況設計出的公交線路,是點對點的一站直達式班車。
55.一碼通用、一網聯通、一鍵診療、一站會診、一體服務:指建設居民電子健康碼,實現醫療健康服務“一碼通用”;建設兩級健康信息平台,實現醫療衛生機構“一網聯通”;最佳化再造服務流程,實現看病就醫“一鍵診療”;推進遠程醫療平台建設,實現遠程醫療“一站會診”;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服務”,全面提升人民民眾衛生健康獲得感。
56.香爐灣城市陽台:即石景山公共空間。
57.一碼通用、一網聯通、一鍵診療、一站會診、一體服務:指建設居民電子健康碼,實現醫療健康服務“一碼通用”;建設兩級健康信息平台,實現醫療衛生機構“一網聯通”;最佳化再造服務流程,實現看病就醫“一鍵診療”;推進遠程醫療平台建設,實現遠程醫療“一站會診”;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服務”,全面提升人民民眾衛生健康獲得感。
58.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指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