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親愛的安德烈》是當代作家龍應台和其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在信中龍應台和兒子交流內容很廣泛,有音樂、電影、民主、權利、德國教育制度、東西方文化碰撞等,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則“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作品目錄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龍應台 |
連結的“份”/安德烈 |
第1封信 | 十八歲那一年 |
第2封信 | 為誰加油? |
第3封信 | 逃避國家 |
第4封信 | 年輕卻不輕狂 |
第5封信 | 對玫瑰花的反抗 |
第6封信 | 一切都是小小的 |
第7封信 | 有沒有時間革命? |
第8封信 | 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 |
第9封信 | 兩種道德 |
第10封信 | 煩惱十九 |
第11封信 | 陽光照亮你的路 |
第12封信 | 讓豪宅里起戰爭 |
第13封信 | 向左走,向右走 |
第14封信 | 秘密的、私己的美學 |
第15封信 | 菩提本非樹 |
第16封信 | 藏在心中的小鎮 |
第17封信 | 你是哪國人? |
第18封信 | 哪裡是香格里拉? |
第19封信 | 問題意識 |
第20封信 | 在一個沒有咖啡的城市裡 |
第21封信 | 文化,因為逗留 |
第22封信 | 大學生哪裡去了? |
第23封信 | 下午茶式的教養 |
第24封信 | 裝馬鈴薯的麻布袋 |
第25封信 | 孩子,你喝哪瓶奶? |
第26封信 | 二十一歲的世界觀 |
第27封信 | 給河馬刷牙 |
第28封信 | 第二顆眼淚 |
第29封信 | KITSCH |
第30封信 | 兩隻老虎跑得慢 |
第31封信 | 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長? |
第32封信 | 人和詰問 |
第33封信 | 你知道什麼叫二十一歲 |
第34封信 | 獨立宣言 |
第35封信 | 偉大的鮑布·迪倫和他媽 |
參考資料來源 |
創作背景
1999年,安德烈14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返回中國台灣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她和安德烈的聯繫就是每天打電話,電話打久了就變得無話可談。
2003年,龍應台卸任公務員職務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
所以龍應台就想到底怎么樣可以重新認識這個人,當時她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就是,就這么下去,兩個人最後漸行漸遠;第二個選擇就是,做些事情來認識一個18歲的人。如果是前一個選擇的話,龍應台挺不甘心。所以才會去找安德烈——心裡不抱任何的希望,沒有任何的期待,甚至等著被安德烈拒絕——她還是找了安德烈,問他願不願意跟通過寫信的方式,來重新認識彼此。
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形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時間和心靈。龍應台“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後來成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作品鑑賞
思想主題
《親愛的安德烈》包含著多重“復調”。作為觀念衝撞的展示,它的第一重是母親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的對話——細讀開去可感受到,這有往有來大致對稱的文本,既展示了對話的可能,又證實了對話的虛妄,也就是對話之間的各自孤立——在母親尋求溝通的努力之下,更加彰顯出思想統一的不可能。第二重,是讀者來信與母子倆通信之間的“復調”。正是從讀者來信中,可以讀到一種觀念的交鋒,既是對龍應台單一話語立場的一種挑戰、對於大男孩安德烈有待完成的思想觀念的一種修正,也是對書中人物置身的這個斑斕而多義的當代文化語境,做了一個粗略而鮮明的寫真。
比如,安德烈來到香港求學,就這個城市的觀感,和龍應台、弟弟菲力普、還有一般的讀者,有幾個回合的書信辯論。
龍應台寫了一篇文辭並茂的文章《文化,因為逗留》來回復兒子:香港這個忙碌的城市沒有諸如咖啡館之類供人流連消磨的公共空間,所以,自然不能產生優雅的文化。這觀點本來也不錯,但是,僅僅就缺乏悠閒而便利的公共空間來展開批判,似乎失於簡單。作為文化批評者,將中西文化做出對比,這是龍應台一貫的方式,但是這種二元對立模式,在21世紀的視野里,顯然缺少足夠的穿透力。
藝術特色
在這本書信集中,兒子是初生牛犢,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文筆尖銳,時而正經,時而戲謔,甚至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坦率的話語著實把嚴肅、認真的母親嚇了一大跳。面對青春叛逆的兒子,龍應台首先接納了他的認識,然後才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他進行具體話語的探討。話語中蘊涵著慧智、平等、尊重的思想和人文關懷。
從語用角度進行探討可以發現,《親愛的安德烈》中龍應台的話語符合會話的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特別是合作原則的運用,使龍應台的話語處處顯示出平等、理性、慧智的母性光芒。從合作原則所蘊含的關聯準則、信息適量準則、信息真實準則、信息明白準則來解讀她的話語,可以加深對其創作理念、創作風格的理解。
作品影響
2007年,《親愛的安德烈》獲《亞洲周刊》中文十大非小說類榜首暢銷書。
2009年12月,《親愛的安德烈》獲第五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作者簡介
龍應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於中國台灣高雄,1974年畢業於
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深造,攻讀英美文學,1982年獲得
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後,曾任教於
紐約市立大學及
梅西大學外文系、並任台灣“中央”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長等。1984年出版《
龍應台評小說》。1985年以來,她在台灣“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大量雜文、小說評論,以專欄文章結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銷售20萬冊。1986年至1988年龍應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專心育兒。1988年遷居德國,開始在
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開台灣文學課程,並每年導演學生戲劇。1988年底,作為第一個中國台灣女記者,應蘇聯政府邀請,赴莫斯科訪問了十天。1996年以後龍應台不斷在歐洲報刊上發表作品,對歐洲讀者呈現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解。自1995年起,龍應台在上海《文匯報》“筆會”副刊寫“龍應台專欄”。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1985年12月生於中國台灣,八個月大移居
瑞士及德國。2006年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認為經濟學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