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珠海市人民政府
 一、“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
  “十三五”時期是珠海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珠海視察,對珠海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我們牢記囑託,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為推動珠海“二次創業”加快發展、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前列奠定了堅實基礎。五年來,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4%,經濟總量從全省第十躍升至第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70億元增加到379億元、年均增長8.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累計911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4537億元;進出口總額累計14629億元;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21億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5936元、年均增長9.1%;常住人口突破200萬人。
我們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出台扶持實體經濟發展“1+N”等系列政策措施,實施工業企業培育“十百千計畫”,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建設,打造全省智慧型製造示範基地,加快構建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先進制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58.2%、30.9%。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6.9%,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從5145億元增加到9199億元。格力電器進入世界500強,華發集團、納思達進入中國500強,上市公司達38家。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不斷增強。積極參與“兩點兩廊”建設,大力創建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技術企業超2200家,全市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64%提高到3.15%,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2.7件提高到91.5件,湧現出世界最大兩棲飛機AG600等一批創新成果。中山大學“天琴計畫”、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珠海)、國家新能源汽車質檢中心在珠海布局,橫琴先進智慧型計算平台投入使用,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橫琴設立分部,國際網際網路專用通道開通。科技創新發展指數進入全國十強,高新區獲評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動力活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橫琴自貿片區510餘項改革舉措落地實施,高新區“一區多園”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實施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行動,全面鋪開政務服務“全城通辦”,國資國企、投融資等領域改革取得突破,供電可靠性名列全國前茅。順利完成政府機構改革。成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增外商投資企業9895家,國際友城增加至16個。成功舉辦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中拉企業家高峰會、中國國際馬戲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論壇等活動。
  牢記橫琴開發的初心,全力支持澳門產業多元發展。跨境辦公、跨境通勤、跨境醫保、跨境創業等創新舉措深入實施,粵澳合作產業園、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平台的集聚效應不斷顯現。橫琴成為內地澳企最集中區域,累計註冊澳資企業3575家。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獲批建設,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掛牌,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落地。跨境政務服務達338項。對澳供水供電供氣新項目完工。
  推動交通外聯內暢,交通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港珠澳大橋及口岸正式開通。珠海機場客流量突破千萬人次,通達城市85個。建成蓮洲通用機場。高欄港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大關。高鐵通達城市64個。一批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市內通道建成通車,主城區主、次幹道“白改黑”基本完成。公共汽車全部實現電動化,“一元公交”通達全城。
  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宜居環境顯著提升。把最好的空間、最美的景觀奉獻給最廣大的市民,打造親山近水的公共場所,香山湖公園、海天公園、金湖公園、黃楊河濕地公園等建成開放,“一院兩館”投入使用,香洲漁港完成搬遷。在園林綠化、燈光亮化、環境整治等方面下“繡花”功夫,市容市貌明顯改善。西部生態新城建設全面提速,鄉村振興深入推進,海島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榮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連續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小康成色更足。金融風險有效防範,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安全可控,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空氣品質保持全國前列,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17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實現“不黑不臭”。對口陽江、茂名精準扶貧連續四年被評為“好”,陽江產業共建項目超額完成省任務,對口雲南怒江州東西部扶貧協作連續三年被評為“好”,對口支援西藏林芝米林縣、米林農場和重慶巫山縣成效顯著,四川甘孜州稻城縣、理塘縣“前店後廠”消費扶貧模式成為全國典型,黑河市對口合作取得實質成果。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累計投入1936億元用於民生支出。城鎮新增就業年均4.4萬人。新增公辦幼稚園51所、學位4.2萬個,新增中國小校38所、學位5.1萬個。締結54對港澳“姊妹學校”。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北師大珠海校區等高校加快發展,UIC新校區建成使用。入選全國首批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建成省人民醫院珠海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婦女兒童醫院)異地新建等項目。構建“城鄉一體,待遇均等”的全民醫保體系。建成24個鎮(街)居家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306處村(社區)居家養老站、168處長者飯堂。市區鎮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社區體育公園實現全覆蓋。有效應對“天鴿”“山竹”“海高斯”颱風。深化平安珠海建設,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社會治安、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工作要求,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集中精力做好“六穩”“六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138項具體工作已經完成,十件民生實事包含的21項具體任務全部辦結。初步統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7.5%,進出口總額下降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6%,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2.3%,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9%。
  (一)科學精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迅速遏制疫情蔓延勢頭。認真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全面落實“四早”防控要求、“四集中”救治原則,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實施最嚴密的疫情排查、最有力的阻斷隔離、最有效的醫療救治,2月18日起全市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建立珠澳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協同做好口岸疫情防控,推動粵康碼與澳康碼互認,有序推進兩地人員正常往來。3批56名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湖北。全市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湧現出一批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紮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精準守住“五道防線”,實行入境人員“三個全覆蓋”。加強跨境貨車司機、集中隔離場所、港口碼頭、農貿市場、冷鏈食品等重點人員、場所、物品的監管,嚴厲打擊違規銷售活禽和野生動物、走私凍品、偷渡等違法行為。推進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建立重大疫情醫療救治“平戰”快速轉化機制,實現法定傳染病哨點監測全覆蓋。累計為重點人群5萬多人接種新冠疫苗。
 (二)著力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全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及時推出“暖企十條”“復工復產十條”、穩增長“1+7”等政策措施,科學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堅決落實國家助企紓困政策,新增減稅降費超100億元,減少企業用電成本超4億元,減免國有物業租金超3億元。大力實施援企穩崗行動,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超7億元,金融機構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注入低成本資金超100億元。紮緊“米袋子”、豐富“菜籃子”,保障物資供給,物價總體穩定。
  發揮投資關鍵支撐作用。實施重點項目掛圖作戰,推動543個年度重點項目擴容提速。重大工業項目加快建設,314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完成工業投資345.2億元、增長18.4%。“三舊”改造項目加快推進,新增“三舊”改造224公頃、完成改造165公頃。新建5G基站6042座。舉辦集中簽約、集中開工活動,新簽約重點產業項目134個、投資總額1376億元,高景太陽能、芯耀輝科技、華正新材料等重大項目落戶。
  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發放消費券1億元,直接拉動消費5.4億元。簡化汽車登記、二手車交易手續,推動家電以舊換新,持續開展促消費活動。華發商都、富華里入圍省級示範性步行街和商圈,優特廣場等商業綜合體建成開業。出台支持文化旅遊體育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年接待過夜遊客超1000萬人次。
  多措並舉穩外貿穩外資。用好出口退稅、出口信保、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等工具,最大限度減少外貿實體企業疫情損失。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推動口岸通關“提效率、減單證、優流程、降成本”。打造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建成5處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監管作業場所,跨境電商進出口總貨值34.5億元、增長3倍。積極擴大利用外資,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624家,實際利用外資178億元。
  落實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三公”經費下降17.4%,將有限的財力優先用於民生保障。獲得新增政府債券、抗疫特別國債和特殊轉移支付資金128.7億元,重點投向交通、產業園區、生態環保等領域。加大基層“三保”力度,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7.1%轉移支付到各區。
(三)全力推進珠澳合作開發橫琴
  積極推進政策創新。橫琴口岸開通新旅檢通道,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推動出台支持港澳旅遊從業人員跨境執業的地方性法規。推出全國首個跨境惠企平台,澳資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門受理,一門辦結”。橫琴市政工程向港澳企業開放。
  強化產業協同發展。新增澳資企業1395家。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新培育澳門項目225個。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入駐18家涉澳金融企業和服務機構。跨境辦公試點樓宇現有澳門企業162家。14家外商投資股權投資試點企業引進資金近40億美元,重點投資珠海產業項目。成功舉辦珠澳國際人才交流大會、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2020珠澳國際汽車博覽會等活動。
民生事業融合發展。啟動建設“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項目。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配額增加至5000台。推出不動產登記、醫保經辦服務“跨城”辦理新模式,全國首推澳門“境外錢包”跨境受理業務,啟用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組建首支由澳門居民組成的志願“警察”隊伍。平崗至廣昌、廣南梅供水工程順利通水。
  (四)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出台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資金管理等配套措施。新建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2家。4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4個項目獲省科學技術獎,8個項目入選省重大科技專項。深入落實“珠海英才計畫”,新引進人才5.6萬名、創新創業團隊22個。成功舉辦第九屆中國(廣東·珠海賽區)創新創業大賽。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開工建設格力電器高欄產業園、斗門智慧型製造產業園、富山產業園PCB基地,新增省級智慧型製造示範項目18個,47家企業入選全省製造業500強。出台支持積體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中國綠色新材料(珠海)產業園揭牌。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宋城演藝度假區、世茂港珠澳合作創新(珠海)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第七屆中國遊艇產業大會、中國(珠澳)中醫藥國際博覽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活動成功舉辦。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橫琴自貿片區新落地60項改革創新成果,1項入選國務院第六批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23項入選廣東省第四批制度創新案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網上辦”“指尖辦”“一次辦”,企業開辦實現“一網通辦”、一天辦結。市屬國企重組整合為12家,國有企業“以投促引”產業項目150餘個。商事主體總數達37.4萬戶、增長4.8%。城市經濟活力競爭力排名全國第5。
  (五)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體系。珠海至肇慶高鐵、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等項目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規劃。廣珠城際跨線列車增加至13對。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一期開通運營。黃茅海跨海通道、珠海隧道、香海大橋西延線先行段開工建設,洪鶴大橋、金琴快線、板樟山新增隧道、黃楊河大橋建成通車。空港國際物流園、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動工。高欄港國際貨櫃碼頭二期竣工。
  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建成7個市政特色公園和18個城鄉社區公園。新增33公里健康步道、46公里林蔭道、32公里碧道。鳳凰山、板樟山山地步道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新建人行立體過街設施15座、公共停車位8000個。新增43公里市政燃氣管道,為2萬戶老舊小區住宅加建戶外公共燃氣管道。西部生態新城起步區46條新建道路通車,13個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完工。
  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珠海配送分中心和綠興冷鏈項目,開工建設現代化生豬養殖場,洪灣中心漁港成為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蓮洲鎮石龍村、白蕉鎮昭信村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平穩有序完成非法漁業設施清理整治任務。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完成提檔升級91公里、“白改黑”58公里。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居全部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斗門區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蓮洲模式”在全國推廣。高新區會同村榮獲“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稱號。金灣區被確定為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工作全國先行試點單位,斗門區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
積極推進海島保護開發利用。建成東澳島蜜月山景區棧道,開工建設玲玎海岸二期、華發東澳安麓酒店。建成三角島後勤碼頭,完成桂山島文天祥文化廣場、大萬山島環島路提升等工程,推進海島存量生活垃圾整治復綠工作。全國首台半潛式波浪能養殖網箱投產。廣州南沙、深圳蛇口直達航線開通,海島夜航及跨島航班固定運營。實現桂山島、東澳島、大萬山島與市區用電同網同價、民生用水同城同價。
  (六)決戰決勝三大攻堅戰
  有效防控重點領域風險。嚴格實施政府債務限額管理,規範財政收支管理,政府債務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強化政府投資工程績效審計,加強事前事中監督。嚴密防範非法集資,全面排查涉眾金融風險苗頭,穩妥處置風險事件。完成851戶國有“殭屍企業”出清工作。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成效顯著。PM2.5下降到19微克每立方米,五年來最好。新建污水管網283公里、維修整治155公里,完成南區二期、新青水質淨化廠提標改造,高欄港石化基地污水處理廠、富山第二(工業)水質淨化廠通水調試。53條問題河涌整治全面開工。前山河流域綜合整治加快推進,石角咀水閘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土壤環境安全狀況總體穩定。中信環保生物質熱電二期投入運行,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燒。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基本建成5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及2個示範鎮街。
  對口幫扶任務圓滿完成。精準幫扶陽江、茂名的貧困戶全部脫貧,對口陽江產業幫扶工作紮實推進。助力雲南怒江州、四川甘孜州稻城縣和理塘縣、重慶市巫山縣全部脫貧摘帽,對口支援西藏林芝米林縣和米林農場工作有新進展。
  (七)不斷增加民生福祉
  優先穩就業保民生。民生支出461億元、增長5.7%。出台“促進就業十條”2.0版,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工程,適崗培訓超36萬人,城鎮新增就業3.8萬人。建立創業孵化基地26家,累計孵化企業和項目3909個,直接帶動就業3.5萬人。擴大社保覆蓋面,社會保險參保人次增長6.9%。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失業保險金等標準。開工和續建1.4萬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
  增加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新增公辦幼稚園37所、學位3.66萬個,加快城鎮小區配套幼稚園治理工作,完成學前教育“5080”目標任務。新建和改擴建中國小10所,新增學位1.19萬個。開工建設市人民醫院北二區科研綜合樓主體工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全市新增公立醫院床位1567張。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獲評優秀,啟動建設5處公辦養老機構,市社會福利中心二期投入使用。開工建設市美術館改擴建工程、工人文化宮和方誌館、珠海傳媒集團文化綜合體。改造提升市體育中心,開工建設全民健身綜合訓練館。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成4個基層社會治理鎮街試點和46個城鄉社區示範點。城鄉社區綜合服務平台實現全覆蓋。斗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入選全國試點。升級珠海“平安+”市域社會治理指數。建立出租屋市、區、鎮(街)三級管理機制。推進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保障“五大工程”,實現全國雙擁模範城“九連冠”。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沒有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有力,建成香洲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學校食堂實現“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全覆蓋。完成35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建成12宗水利防災減災工程。深入開展“六清”專項行動,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制度化。縱深推進“颶風”行動,違法犯罪警情下降13.8%。
一年來,我們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深化“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深入開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和“兩個專項整治”,抓好國務院大督查、省委巡視、審計監督等反饋問題整改,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殘疾人、外事、僑務、地方志、檔案、氣象、人防、供銷、流漁、政務公開、信訪維穩、海防打私、軍民融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十三五”時期,我們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珠海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珠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於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在於上級各部門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在於全市人民的共同奮鬥。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中央駐珠單位、駐珠部隊、省直部門,向關心支持珠海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深知,珠海實現高質量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澳珠一極能級量級不強,產業發展不足,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偏弱;二是創新支撐能力不強,缺少重大科技創新平台,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不多;三是城市功能還不夠完善,消費、旅遊服務功能不足,交通路網還存在瓶頸,生態、社會、安全等領域還存在短板,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跟不上城市快速發展的步伐;四是重大戰略戰役性、創造型引領型改革不多,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和聯通貫通融通率先在橫琴落地有待加快。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快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珠海實現從“小而美”向“大而強”“大而優”轉變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部署加快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省委省政府支持珠海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我們要感恩奮進,立足珠海的新地位、新方位、新定位,緊緊扭住能級量級和樞紐功能兩大方向,加快建設澳珠一極,努力建設樞紐型核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
  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部署,根據《中共珠海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市政府編制了《珠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支撐樞紐型核心城市的經濟規模、城市規模、人口規模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典範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節點。展望二〇三五年:珠海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大幅躍升,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範。
完成“十四五”各項目標任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珠澳融合發展、堅持系統觀念。要在六個方面實現新提升:
  經濟發展更加高質量。著力打造製造強市、質量強市、網路強市、人才強市,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結構,打造積體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列印設備等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壯大智慧型家電、航空航天等優勢產業,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對接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規劃建設深珠合作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珠海-江門大型產業園區,實現優勢互補、發展互促。推動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做強橫琴、高新兩大創新平台,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改革開放更加全面深入。發揮經濟特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橫琴自貿片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在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和體制機制“軟聯通”上率先破題,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要素市場化配置、城市治理、生態文明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堅持內外雙向發力,構建聯通內外的貿易、投資、生產、服務網路,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
  珠澳融合更加緊密。全市全域加強與澳門合作,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推動建立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體制機制,系統性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規劃建設和管理運營。圍繞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主攻方向,以科技創新、特色金融、醫療健康、跨境商貿、文旅會展、專業服務為重點,與澳門協同發展新興產業。推動與澳門在城市規劃、民生保障、青年服務、社會治理、警務執法等領域深度合作,實現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有效銜接,資源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
  城市功能更加強大。推動高鐵、捷運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提升機場、港口國際化樞紐功能,爭取一年建成一條市內跨區域通道,形成樞紐型網路化綜合交通體系。著眼城市快速發展需求,提前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增強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力挖掘海洋海島資源、土地空間效能、歷史文化和高校資源潛力,形成新的發展優勢。
  人民民眾生活更加幸福。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成長基本同步,東西部公共服務均衡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管控好山形、水體、岸線、天際線,持續推進“公園之城”“千里綠廊”“萬里碧道”“最美海島”建設,推廣綠色生產、綠色建築、綠色出行,擦亮生態環境金字招牌,建設宜居安居的魅力城市。
  治理效能更加顯著。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推動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健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增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和自然災害防禦能力,發展安全更有保障。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城市文化向心力、凝聚力和青春活力明顯提高。平安珠海、法治珠海達到更高水平,成為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是珠海建設樞紐型核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我們必須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完善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協調機制,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堅決做好珠澳聯防聯控工作,完善防控鏈條、築牢嚴密防線,紮實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為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珠海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十三次全會和市委八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新發展格局重要節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四大戰略任務”,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奮力推進“二次創業”加快發展,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外貿進出口保持正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
  圍繞實現今年的預期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科技為支撐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開展創新綜合實力100強、成長性100強、稅收貢獻100強標桿企業遴選,力爭高成長創新型企業超100家。給予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隊伍。鼓勵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研發機構。以產教融合為重點,支持在珠高校與企業共育科技人才、共克科研難題、共享創新成果。用好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產學研基地及澳門四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橫琴分部,開展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建設好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珠海)、橫琴先進智慧型計算平台,推進省科學院珠海產業技術研究院、暨南大學珠海科技創新園、珠海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創新科技園建設。
增強創新要素支撐能力。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制度。健全人才分類評價體系,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促進“珠海英才計畫”提質增效。引進培育20個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擴大科技信貸風險補償金規模,鼓勵商業銀行參與科技信貸融資對接。完善企業上市掛牌服務體系,建設上市公司孵化培育綜合服務平台。用好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快建設中國(珠海)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持續開展馳名商標、專利、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專項行動。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出台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列印設備等產業集群發展扶持政策,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格力電器高欄產業園等105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力爭年內引進97個億元以上製造業項目。加快建設冠宇電池擴產等項目,開工建設摩天宇第二產區等項目,推動納思達智慧型製造一期、崇達科技、景旺電子等項目竣工投產,爭取重大航空產業項目落地建設。深化與華為、騰訊等企業合作,大力發展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業態。加快建設中國綠色新材料(珠海)產業園、珠海國際健康港、南屏科技生態城、斗門智慧型製造產業園等載體,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打造產城融合創新特色園區。探索建立以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為主要指標的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引導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和產品集聚。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做好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建驗收工作,加快建設省海洋工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二)扭住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全面提速路、橋、隧建設,逢山開洞、遇水架橋,乘勢而上破解交通瓶頸、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力爭年內開工建設珠海至肇慶高鐵、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加快建設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二期,推進深珠城際鐵路(伶仃洋通道)和珠海捷運前期工作。推動香海大橋主線、興業快線北段(西線)、鶴港高速一期年內通車,加快建設珠海隧道、菱角咀隧道,動工建設金港大橋、機場北快線。加快推進珠海機場改擴建、機場綜合交通樞紐、蓮洲通用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推動開通珠海機場國際口岸和國際航線。加快珠海港碼頭、錨地設施建設,推進高欄國碼貨櫃三期、港弘碼頭二期改擴建工程建設。開通青茂口岸,加快重建九洲港口岸。推進洪灣通關綜合服務中心、白蕉冷鏈物流園建設,建成空港國際智慧物流園。開展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試點,支持城鄉配送及物流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加快打造十字門、吉大城市之心、九洲灣和富華里商圈,建成中海環宇城、金灣華發商都、斗門富元廣場等一批商業綜合體。加快發展夜間經濟,支持品牌連鎖企業布局24小時經營店,鼓勵商家開展“夜宴”“不打烊”促銷活動。促進家電更新消費。大力發展服務經濟、品牌經濟、流量經濟、首發經濟,培育遠程辦公、線上醫療、線上教育、電競電玩等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鼓勵口岸免稅店加快發展,擴大離境退稅商店數量規模。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提升旅遊服務環境和設施,推進鳳凰谷生態休閒旅遊區、宋城演藝度假區、長隆二期等重大項目建設,開發港珠澳大橋藍海豚島、前山河、黃楊河特色旅遊項目,開通唐家港與深圳港“水上巴士”航線。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公共服務支出效率。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繼續實施重點項目掛圖作戰,安排重點項目569個,年度計畫投資1327億元。加強城市運營管理,推動土地高效集約利用。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抓好香洲北工業區、香洲科技工業園改造,推進老舊小區和城中舊村更新,新增“三舊”改造180公頃、完成改造140公頃。盤活處置閒置用地和重點區域“爛尾樓”。建成中信生態環保產業園餐廚垃圾處理一期、珠海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綠色工業服務中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理項目。新建、改建300公里污水管網。推進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加快建設220千伏加疊線。實施珠澳水資源保障工程。新建5G基站1.1萬座,加大5G網路在政務服務、工業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場景套用。
  (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加快珠澳合作開發橫琴步伐。承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案實施。推動橫琴“分線管理”政策落地。加快新一批涉澳項目落戶粵澳合作產業園,探索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建立中醫藥創新成果轉化平台。做大做強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範區,爭取數字人民幣在跨境場景試點使用。設立港澳保險售後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完善橫琴口岸商業配套,加快建設橫琴口岸二期,推動實施珠澳客貨車“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加快建設“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項目。實施澳門居民“零出關”“零距離”辦理珠海社保業務。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省出台支持珠海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契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激發基層主觀能動性。推進工程建設項目聯審聯批改革,建立完善水電氣外線工程並聯審批平台。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監管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大數據監管、包容審慎監管。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深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深化企業開辦全流程電子化,探索實施準入準營相關事項一窗通辦、涉企經營許可事項證照聯辦,推動工程建設項目“一網通辦”,推進政府治理“一網統管”。加快建設數字智慧服務大廳和智慧型化市民服務熱線,動工建設市級市民服務中心。更好發揮國資國企外延併購、以投促引作用,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布局。強化國有資本監管,有效防範投資經營風險。提升政策的精準性時效性,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設立“珠海企業家日”,持續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最佳化提升對外開放合作。加快建設外貿轉型基地,引導企業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品牌。持續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推進高欄港綜合保稅區封關驗收,整合最佳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謀劃用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歐投資協定等機制,發揮中德、中以、中拉合作平台作用,提升對歐洲、東協、日韓、拉美等區域招商引資水平。最佳化對外投資布局,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跨國企業。辦好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亞洲通用航空展、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第二屆大會等活動。
  (四)更大力度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不斷提高發展平衡性、協調性
  推動區域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高標準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推進編制《橫琴總體發展規劃(2021—2035年)》,統籌橫琴新區、萬山區、保稅區等區域規劃建設。
推動香洲區發揮主城區綜合優勢,提升服務功能,構建“一園一鎮一廊一帶”產業空間格局。推動金灣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發揮機場、海港聯動優勢,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打造產業集群發展高地。推動斗門區發揮自然生態和空間優勢,完善城市“一河兩岸四組團”布局,加快建設“兩大產業帶”。推動高新區繼續發揮科技創新和高等教育優勢,以國際標準建設運營淇澳島和後環片區,打造產城融合濱海新城。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洪灣現代國際漁業物流港、珠海台創園、萬山深海養殖基地,打造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中心。加快建設斗門十里蓮江農旅健康小鎮、益田停雲小鎮、嶺南大地田園綜合體等龍頭項目,支持建設特色鄉村旅遊民宿,打造大灣區鄉村旅遊目的地。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抓好農村交通運輸、鄉村物流、寬頻網路、水利等設施建設,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農房管控、“廁所革命”、污水處理工作。穩步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和斗門區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提升農村“三資”平台建設水平,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支持斗門區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工作,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加強海洋海島保護和修復性開發。穩步推進外伶仃島防波堤、唐家港陸島碼頭等工程建設,高標準改造提升污水處理、海水淡化等設施。建設高品質酒店、民宿,加密陸島航班,增加與周邊城市的航班。對接香港、澳門、橫琴旅遊資源,開發海島特色旅遊產品。推進直灣島LNG接收站以及黃茅島、大小烈島遊艇自由港等項目前期工作。依託雲洲無人船國家級海洋測試場、大萬山島波浪能等項目,建設萬山海洋科創小鎮。大力發展現代深海網箱養殖產業。加快建設三角島,打造無人島開發示範項目。推進無居民海島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開展牛頭島、小蜘洲島、直灣島市場化出讓工作。
  (五)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建設宜居安居的魅力城市
  建設高品質公共空間。推進九洲觀光塔、城市陽台建設,加快香洲港、洲仔橋等景觀節點的規劃建設,持續提升情侶路“一帶九灣”品質。改造提升圓明新園、香山公園、炮台山公園。儘快建成香山迎賓館。加快建設小橫琴山步道,建成鳳凰山、板樟山山地步道。新增86公里碧道。啟動建設市級植物園、兒童公園,規劃建設科技館、青少年宮,打造更多科普教育、休閒遊樂場所。
  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推動臭氧、顆粒物與氮氧化物協同控制,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嚴格管控重點涉氣污染源,禁止黑煙車上路,推進城市物流用車、公務用車、計程車電動化。持續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推進前山河流域水環境治理專項攻堅,重建石角咀水閘,改擴建廣昌水閘。完善高欄港船用岸電配置,加強船舶生活污染治理。完善建設用地聯動監管機制,防範土壤污染。持續開展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全面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實施廚餘垃圾“駁運+直運”收運模式,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
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深入實施車道“四改六”、路面“白改黑”、路燈“暗提亮”、園林“綠有彩”。加快實現交通標識標牌、通信信號以及視頻監控的“多牌共桿”“多桿合一”。深化文明城市建設,對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區域開展市容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推進城市光亮工程和住宅小區天台“潔面”工作,加強廣告招牌管理,規範共享腳踏車、機車、電動車管理。啟動主幹道快速化改造。新建一批公共停車場。新增市政燃氣管道30公里。加快推進平沙農場磚瓦房改造。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珠海。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視頻雲平台、公安大數據平台、網路安全平台建設,鋪開智感安防區、橫琴智感安防島、智慧小區建設,建成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管理系統。積極推進智慧海防建設。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深化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強化鎮街社會治理職能,搭建基層社會治理智慧平台。建成25個鎮(街)社工站,推進村(社區)社工服務點建設,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鞏固村級組織換屆成果。升級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珠港澳(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推動信訪工作改革創新。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強危化品、建築施工、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的安全防範。繼續實施食品加工小作坊提質行動,推進養老機構食堂、中央廚房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建設。推廣使用重點藥品追溯系統。完善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完成海堤提升工程2個、續建13個、開工4個,加大力度整治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水浸黑點。
  (六)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改善人民民眾生活品質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開展重點群體精準就業幫扶行動,加強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及托底安置。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工程,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培養高技能人才。統籌推進城鄉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強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制度建設。健全分類分層的社會救助體系,完善幫扶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社會福利制度,推動慈善事業發展。建成市級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多種形式的就近便捷托育服務。籌集1.8萬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推進租購同權,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持續鞏固加強退役軍人工作,深入推進“五大工程”。全面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更好解決民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持續鞏固學前教育“5080”攻堅成果,建成幼稚園8所、增加學位2800個。推動和風中學改擴建,啟動建設一所新高中,建成中國小8所、增加學位1.1萬個。為全市中國小教室安裝空調。推進市一職校、市理工學校整體搬遷,建設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支持在珠高校提高研究生層次規模比例,支持UIC二期建設,與澳門科技大學共辦珠海校區。加快建設教師繼續教育基地。探索組建市屬學校教育集團。
  深入實施健康珠海行動。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健全監測預警、醫療救治、物資保障體系。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開工建設生物安全P3實驗室,建成運營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加快建設市人民醫院北二區科研綜合樓和主體綜合樓、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提升項目、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改擴建項目,支持市人民醫院和中大五院打造高水平醫院、爭創區域醫學中心,推動遵醫五院高質量發展。大力引進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分級診療,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持續推進醫保支付制度改革、藥品耗材集中採購改革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工作。深入開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做好第五次國家衛生城市複審工作。
  提升文體服務水平。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啟動建設珠海文化藝術中心,加快建設工人文化宮和方誌館、香山文化藝術中心、金灣航空城市民藝術中心、斗門文化藝術中心。加強古村、古鎮、名人故居的保護利用,推動歷史文化資源作品化、精品化、旅遊目的地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發展,大力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文化企業、文化產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實施全民健身行動。辦好中國國際馬戲節、珠海沙灘音樂節、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珠海WTA超級精英賽、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文體活動。
  各位代表!珠海的新地位、新方位、新定位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政府工作各領域各方面。要加強民主法治建設。深入貫徹憲法、民法典,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強基礎、補短板”專項活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責。用好用足經濟特區立法權,強化立法需求,推動重點立法工作。全面推行規範性檔案合法性審核機制,提高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深化政務公開。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主動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主動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意見。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最佳化區域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市、區財政體制,加強市級巨觀統籌能力,更好調動區級積極性,推動財政資金向基層一線傾斜,讓最基層的部門有錢辦事。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持續抓好國務院大督查、審計監督反饋問題整改。要加強廉潔政府建設。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過緊日子。深化“兩個專項整治”,突出重點領域、重要部門、關鍵崗位廉政風險防控,深入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加快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推動幹部坦蕩真誠同企業交往、真心實意靠前服務。
  各位代表,開啟新征程、揚帆再出發!我們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乾”的作風,搶抓機遇、奮發進取,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名詞解釋和有關情況說明
  1.“兩點兩廊”:“兩點”是指深圳河套地區和珠海橫琴,“兩廊”是指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
  2.“一院兩館”:是指珠海大劇院、珠海博物館和珠海規劃展覽館。
3.“六穩”:是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4.“六保”:是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5.“四早”:是指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
  6.“四集中”:是指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
  7.“五道防線”:是指口岸檢疫、醫學觀察、社區排查、發熱門診、醫院救治“五道防線”。
  8.“三個全覆蓋”:是指做到核酸檢測全覆蓋、隔離觀察全覆蓋、排查管理全覆蓋。
  9.“暖企十條”:是指《珠海市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包括勞動用工補貼,對符合條件的科技攻關項目和進出口業務提供支持,減免租金、稅費和貸款貼息補貼等政策。
  10.“復工復產十條”:是指《珠海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包括服務好抗擊疫情重點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前置工作、加大援企穩崗力度、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等十項政策措施。
  11.“穩增長‘1+7’”:是指市政府在印發《關於有效降低疫情影響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台《珠海市進一步促進投資增長的若干措施》《珠海市關於應對疫情加快提升製造業競爭力政策措施》《珠海市支持企業復工用工穩崗若干措施》《珠海市財政局關於印發支持企業員工到崗專項政策措施的通知》《珠海市關於金融支持復工復產促進經濟平穩發展若干措施》《珠海市關於進一步最佳化供給促進消費增長的若干措施》《珠海市應對疫情加強招商引資促進項目動工投產若干措施》等7個配套檔案。
  12.“三舊”:是指“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
  13.“三保”:是指支持基層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14.“放管服”:是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放”即簡政放權,降低準入門檻。“管”即創新監管,促進公平競爭。“服”即高效服務,營造便利環境。
  15.“四好農村路”:是指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
  16.“殭屍企業”: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生存和經營的企業。
  17.“粵菜師傅”:是指為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採取職業培訓與學制教育相結合模式,大規模開展粵菜師傅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提升粵菜烹飪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
  18.“廣東技工”:是指廣東省依託技能人才培養優勢、產業基礎雄厚優勢,全面推進實施技能人才培養系列工程,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廣東技工大軍。
  19.“南粵家政”:是指圍繞“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迫切需求,以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服務等領域為重點,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而提出的一項民生工程。
20.學前教育“5080”:是指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實施學前教育“5080”攻堅行動切實落實2020年省民生實事任務的通知》,到2020年12月底,全省公辦幼稚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公辦幼稚園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0%以上。根據《珠海市實施學前教育“5080”攻堅行動工作方案》,到2020年12月底,全市公辦幼稚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公辦幼稚園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5%以上。
  21.“五大工程”:是指凝聚暖心工程、軍地創業工程、先鋒示範工程、擁軍校園工程、國防後備工程五項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保障措施。
  22.“颶風”行動:是指廣東省公安機關開展的專項行動,重點打擊整治涉槍爆、涉毒、涉電詐、涉盜搶騙、涉黃賭等突出違法犯罪。
  23.“兩個專項整治”:是指深化機關幹部作風建設專項整治和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24.“1+1+9”:是指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的工作部署,其中第一個“1”是指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政治保證,第二個“1”是指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發展主動力,“9”是指9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新征程中持續釋放“雙區驅動效應”;二是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三是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四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體系最佳化升級;五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六是高質量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推動“核”“帶”“區”在新發展格局中一體協同、各揚所長;七是深入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八是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加快形成活力和秩序有機統一的社會發展新局面;九是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廣東,全力維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25.“四大戰略任務”:是指深化改革開放、提升城市能級量級、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26.“揭榜掛帥”:是指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具有不論資質、不設門檻、選賢舉能、惟求實效的特徵。
  27.“分線管理”:是指將橫琴與澳門之間的口岸設定為“一線”管理,橫琴與內地之間設定為“二線”管理。
  28.“雙隨機、一公開”:是指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29.“數字政府”:是指在現代計算機、網路通信等技術支撐下,政府機構日常辦公、信息收集與發布、公共管理等事務在數位化、網路化的環境下進行的行政管理形式。
  30.“一園一鎮一廊一帶”:“一園”是指南屏科技園,“一鎮”是指三溪(南溪、瀝溪、福溪三村所組成區域)科創小鎮,“一廊”是指從前山到南屏的創新走廊,“一帶”是指沿情侶路到九洲大道的現代服務業帶。
  31.“一河兩岸四組團”:“一河兩岸”是指黃楊河及其兩岸,“四組團”是指尖峰南、白藤、白蕉、井岸四個片區。
  32.“兩大產業帶”:是指珠峰大道科技創新產業帶、黃楊河現代服務產業帶。
  33.“三資”:是指農村集體經濟中的資金、資產、資源。
  34.“一帶九灣”:“一帶”是指情侶路浪漫風情海岸帶,“九灣”是指金星灣、淇澳灣、唐家灣、鳳凰灣、香爐灣、九洲灣、拱北灣、橫琴灣、新洪灣。
  35.“四改六”:是指道路由四車道擴建為六車道。
  36.“白改黑”:是指把水泥混凝土路面(灰白色)改建為瀝青混凝土路面(黑色),達到環保、防塵、降噪和增添行車舒適性的效果。
  37.“暗提亮”:是指對光照強度不強的路燈進行更換。
  38.“綠有彩”:是指城市綠化在增綠的基礎上增彩,種植季相變化有彩的植物,提升城市美觀度。
  39.“十個有”:是指防災減災要有組織體系、有大喇叭、有警報器、有避難場所、有風險地形圖、有明白卡、有應急通信、有應急照明、有小冊子、有宣傳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