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番禺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去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進展。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達2079億元,增長4.1%。固定資產投資713.12億元,增長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4.31億元,增長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76億元,可比增長7%;稅收總額(不含海關代征)389.57億元,增長5.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72萬元和3.58萬元,分別增長8%和9%。在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中排名第十,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中排名第五。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重大平台建設成效顯著。思科總部大樓、萬物互聯展示中心動工建設,思科(廣州)智慧城產業發展中心建成開放。思科公司及其30家合作夥伴企業實現營收超20億元。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啟動建設,暨南大學(二期)、廣州醫科大學(二期)地塊征拆工作加快實施。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金光東隧道、金光西大道、新造路、濱河路等項目加快建設。曾邊村、大石華凌地塊、新造新城、盛龍二期、農興圍等安置區建設進展順利。番禺汽車城管委會掛牌運作,汽車城獲批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廣汽新能源整車工廠(一期)建成試投產,廣汽愛信自動變速器、廣汽時代動力電池、廣汽研究院(二期)、廣汽創客區(一期)、汽車小鎮等重大項目啟動建設,金荷一路、金荷三路、東龍大道北延段建成通車。番禺汽車城實現總產值632.8億元,納稅52.1億元。萬博商務區地下空間主體結構完成施工,萬博五路地下人防工程、分散式能源站、110千伏番禺新城變電站等項目穩步推進。華多公司及其47家關聯企業、攜程公司及其4家關聯企業落戶萬博商務區。虎牙科技在美國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個上市遊戲直播平台。萬博基金小鎮累計落戶基金達255家,實際管理資金達157.72億元,預計募集資金超860億元。長隆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年度投資達14.5億元,熊貓酒店、長隆香江酒店、長隆總部大樓相繼建成。廣深港高鐵全線通車,廣州南站全年到發旅客達1.63億人次,日均44.6萬人次、同比增長20.3%。高規格成立番禺區推進廣州南站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工作指揮部,統籌南站地區“三舊”改造、產業規劃、產業招商、宣傳推介、服務管理等工作。香港李錦記、華夏中璟等總部項目相繼落戶,廣州南站新業態總部經濟基地、榮耀廣場等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廣州富力國際醫院如期動工。深入開展高鐵、高快速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南站東西出發平台改造工程,南站核心區交通組織秩序進一步最佳化。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製造業穩步發展,先進制造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7.2%。番禺電力科技園啟動建設,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等入園企業註冊資本達78億元。著力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支持規上企業成立研發機構,全區工業技改投資達52.81億元、增長37.8%,工業投資完成80.95億元、增長39.7%。大力創建全國質量強區示範城區,深入推進品牌強區戰略,全區現有中國馳名商標22件,省名牌產品99個。加快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全年專利申請量2.73萬件、增長59.5%,專利授權量1.65萬件、增長46.8%,授權量居全市第一。服務業質效齊升,“3+2”營利性服務業營收大幅增長45.4%。宜家家居、基盛萬科中央公園等項目盛大開業,祈福繽紛世界(二期)、廣州恆大淘寶足球訓練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新增永華藝術館、漁人碼頭多彩小鎮兩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成功舉辦廣州國際美食節、廣州番禺珠寶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全區旅遊接待總人數達4500.1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512.52億元,分別增長11.5%和11.9%。全區外貿扭降轉升,外貿進出口總值1277.3億元,增長4.4%。積極引導外資企業增資擴股,全區契約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31.16億元和14.75億元。
創新活力逐步增強。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百果園網路、巨杉軟體、創顯科教、綠航科技4家企業入選市“未來獨角獸”企業20強,明珠電氣、佛朗斯2家企業入選市“高精尖”成長企業10強,預計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1500家。在全市率先實行產業園區產權分割政策,各大科技園區年總產值預計超1000億元。進一步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產業園區”企業創新平台服務體系,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啟動運營,全區共有眾創空間1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2家,在孵企業約800家,畢業企業超100家。華創動漫產業園、廣州巨大創意產業園、番山總部e谷等園區入選第一批廣州市提質增效園區。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全區上市企業總數達1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60家,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426家。深入落實“1+4”產業人才政策,大力實施“青藍計畫”,發放高層次人才服務卡超1萬張,人才補貼約1.4億元。廣州市智匯穀人才聯盟交流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成功舉辦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廣州大學城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會、中國小谷圍“網際網路+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出台《番禺區最佳化營商環境改革工作總體方案及六個專責小組工作方案》。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改革,清理取消證明事項68項。最佳化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報批及出讓聯合辦理流程。開展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和備案工作。推行區領導到區政務服務中心“駐窗服務”,部門鎮街主要領導定期上線民生熱線和區政府入口網站接受民眾諮詢、投訴。區政務服務中心萬博分中心設立全國首家政務稅務融合自助辦稅服務廳,獲評2018廣州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十大創新案例。全面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和全程電子化登記,全年新登記商事主體4.85萬戶,註冊資本738億元,分別增長15.7%和22.1%。加快推廣“單一視窗”快速申報,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區內貨物進口、出口平均通關時間為23.68小時和2.23小時,分別同比壓縮72%和80%。建立全區重點企業庫,對入庫企業進行重點監測和服務。印發《番禺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區領導掛點聯繫服務重點民營企業工作制度,鎮街主要領導全面走訪轄區內規上企業,預計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6.8%。“親”“清”新型政商關係進一步鞏固,區工商聯獲評“全國工商聯繫統先進集體”和“全國民營企業調查點工作先進基層單位”。成功舉辦2018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番禺專題分會、思科(廣州)智慧城產業合作項目簽約活動、廣州南站商務區香港主題招商推介會等大型活動。全年共有廣東浪潮集團、花安堂科技產業園、詩尼曼總部等136個重點招商項目簽約落戶或增資擴產,預計總投資超900億元。
(二)三大攻堅戰初戰告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高標準完成176件交辦案件的調查處理。全面壓實三級河長責任,共設定三級河長389名,實現區級河長巡河常態化。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超常規的舉措,全面推進黑臭河涌治理。50條黑臭河涌截污工程和76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部完工,39條納入住建部監管平台的河涌治理初見成效。集中整治河涌兩岸違法建設,共拆除臨河違法建設61.36萬平方米,50條黑臭河涌全部實現兩岸貫通。強化源頭治污,深入推進“四洗”行動,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8102家。全區新建污水管網110公里,累計建成污水管網804公里。洛溪污水處理廠動工建設,前鋒污水處理廠(三期)、鐘村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完工,全區污水處理能力達70.6萬噸/日。嚴防死守做好重點流域污染防控,完成飲用水水源地16個環境問題整治任務,大龍涌口、蓮花山、墩頭基3個國考斷面和沙灣水道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均達到考核要求,在廣州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排名第二。紮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建立揚塵污染防控長效機制,狠抓建築工地施工揚塵治理。強化機動車排氣污染整治,在全市率先建成17個黃標車“沖禁令”自動抓拍系統。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06天,PM2.5平均濃度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加強工業建設用地再利用土壤污染評估工作。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大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及產業集聚帶建設招商力度,強化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民生幫扶和社會保障幫扶,對口幫扶梅州五華投入資金超1億元,35條相對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率達98.37%。東西部扶貧協作取得新成效,實施“廣黔同心•攜手同行—萬企幫萬村振興計畫”,安排14個鎮街、5家區屬國有企業牽頭與貴州畢節威寧、赫章76個貧困村結對幫扶。全區先後派出28名教育、醫療等專業人才到畢節兩縣掛職幫扶,接收畢節兩縣骨幹教師跟崗學習279人次、醫護人員進修64人次。援疆援藏工作有序開展,累計幫扶新疆疏附縣629.3萬元、西藏波密縣277萬元。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印發《番禺區決勝金融風險防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壓實監管責任和屬地責任,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嚴厲查處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違規行為,實現區區域網路貸企業監管全覆蓋。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債務系統和全國PPP綜合信息平台項目管理庫,強化政府性債務風險評估與監測,存量債務化解率達93.16%。
(三)城市品質提檔升級
堅持規劃引領發展。組織編制《番禺區發展戰略大綱》《番禺區全域數位化現狀圖》,穩步推進重點區域重點項目控規調整,為產業轉型升級騰出發展空間。有序開展番禺廣場地下空間、市橋河“一河兩岸”、珠江兩岸“瀝滘水道”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開展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產業區塊等專項規劃,完善醫療機構、幼稚園等布局規劃,大力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精準配置土地資源,全年儲備土地4587畝,出讓土地2378畝,出讓金達78.71億元。
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加快城市更新改造,石壁片區、南浦村、沙溪村、羅邊村、里仁洞村等改造項目如期推進,左邊村級工業園改造和番氮等4個國有舊廠房改造實施方案獲市批覆。鄉村振興開局良好,化龍汽車小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135條村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71條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全力推進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畫,9條村成功創建“廣州市美麗鄉村”。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新建、改建公廁76座。完成32條農村道路亮化工程,我區被評為全市唯一的“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園林綠化提檔升級,實施市廣路、禺山西路、金山大道東延長線等主幹道綠化微改造,大學城灣咀頭濕地公園和郊野公園完成建設,高標準完成市下達的13公里綠道建設任務。
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軌道交通建設進展順利,穗莞深琶洲支線、捷運3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12號線開工建設,廣佛環城際、佛莞城際、捷運18號線、22號線建設有序推進。南浦三橋建成通車,南沙大橋(原虎門二橋)主線貫通,南大幹線全線施工,光明大橋工程進入收尾階段,沙溪大橋(擴建)、番海大橋等動工建設。交通治堵穩步推進,相繼打通洛溪環島北路、福愉東路等一批“斷頭路”,蜆涌中心路、沙灣中華大道等項目建設和市橋城區道路單向交通組織有序實施。電力基礎設施加快建設,500千伏楚庭變電站建設有序推進,110千伏官橋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約1000個。
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鐵腕整治違法建設,全區治理違法建設達430萬平方米。深入開展“清潔番禺”行動,清理農村積存垃圾1.7萬噸。15個鎮街完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配置,全區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達320噸/日。再生資源資源回收筒點達634個,回收服務實現村居全覆蓋。首創泥頭車智慧型監管和聯動執法,實現泥頭車平斗運輸,建築廢棄物管理執法“番禺模式”全市推廣。清理整治“殭屍車”1285輛。查扣非法機車16.61萬輛,涉“五類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35.83%。
(四)民生事業紮實推進
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十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77.6%。仲元中學第二校區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華師附屬大學城國小、廣鐵一中天成中學順利開辦,番禺實驗中學獲評市示範性高中。實施學前教育和中國小校三年提升計畫,全區新增幼稚園學位約7000個、中國小學位約7900個。全區中國小開展學生校內課後託管服務,清理整治校外培訓機構330家。組建區中心醫院、何賢紀念醫院兩大醫療集團,在全市率先發布胸痛救治網路地圖。啟動建設區域衛生健康信息系統,紮實推進全區醫療信息資源共享。大力傳承番禺嶺南文化,區圖書館新館、工人文化宮建設加快推進,大夫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完成建設,南漢二陵博物館展陳工程完工,廣州文藝市民番禺空間建成開放。踐行軍民融合發展,區人防宣傳教育展覽館建成開放。舉辦廣州星海(國際)音樂季暨星海藝術節、番禺首屆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文化活動,寶墨園嶺南水色旅遊文化藝術節榮獲新華社“中國最負盛名十大節慶”稱號。
社會保障更加有力。就業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約2.6萬人。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城鄉居民醫保參保達51.75萬人,在全市率先完成社保擴面任務。進一步完善異地就醫信息系統,跨省異地聯網結算醫院總數達14家。深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建立鎮街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台16個,全區養老床位達5359張。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50元,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1721元和2512元。建成保障房1490套,在謝村、屏山地塊試點開展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社會治理取得實效。強力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工作,實現村(居)協商議事廳全覆蓋。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開展85個城鄉社區“三社聯動”試點。東環街被省委政法委確定為打造新時代廣東“楓橋經驗”實踐創新項目,龍美村“雪亮工程”建設獲評全國政法智慧型化建設優秀創新案例。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功打掉“11∙12”重大涉黑團伙,共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2個、涉惡團伙109個,全區110案件類警情同比下降15.6%,為近7年來最大降幅。深入開展“春雷”行動,強力整治物流寄遞行業涉毒犯罪,全區毒情下降20%,降幅全市第一。成功開展防颱風“雙盲”應急演練,有效應對颱風“山竹”等極端天氣災害,區三防辦獲評2018年度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先進集體。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區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民生熱線全年受理各類投訴建議20.76萬宗,辦結率達94.54%。
(五)政府效能持續提升
法治政府建設有效落實。紮實抓好中央巡視和國務院大督查反饋問題整改,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增強。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堅持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召開區政府建議提案交辦會議,全年辦理國家、省、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70件、區人大代表建議90件、區政協提案67件。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意見。行政複議的糾錯和救濟功能不斷增強,全年辦理行政複議案246件。全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案件116件,占全區一審案件的49.36%,“區長主動出庭應訴案例”入選2018年廣州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十大案例。
服務型政府建設有序推進。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大力整治庸政懶政怠政和不作為、亂作為。深入落實政務公開,紮實推動重大項目批准和實施、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推行商事登記“一口式”政務服務改革,全區政務服務視窗共受理業務427.6萬宗,民眾評價滿意率近100%。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進一步完善民生卡APP政務服務功能,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商事登記實現“零到場”辦理。
與此同時,國防動員、雙擁共建、海防打私、打假、婦女兒童、信訪、民族宗教、殘疾人、僑務、對台、貿促、口岸、氣象、地震、民防、統計、糧食、物價、參事、文史、檔案、保密、審計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決策部署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區幹部民眾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番禺區人民政府,向全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全區人民,向駐地部隊、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番禺改革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一是經濟成長壓力較大,支柱產業相對單一,對汽車產業依賴度過高,傳統產業增長乏力,新興產業尚未形成有效支撐,創新創業體系還不夠完善,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還不夠到位。二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謀篇布局不深,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力度不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水平還不夠高。三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儲備利用、城市更新進展緩慢,產業發展空間受限。四是城市環境治理任務十分艱巨,黑臭河涌、違法建設、交通擁堵等“城市病”仍然存在。五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高,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家政等方面與民眾期待還有差距。六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夠到位,少數幹部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不強,執行力有待提高,一些領域腐敗案件時有發生。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擔當精神,下更大力氣解決好這些問題,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義十分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認真落實省委“1+1+9”、市委“1+1+4”和區委“1+1+6”工作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廣州在全省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視窗”中勇當排頭兵貢獻番禺力量,推動新時代番禺改革發展出新出彩,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左右,商品出口總值增長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6%。人民美好生活質量持續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意見,制定我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充分發揮番禺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文旅優勢,把更多番禺要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發揮廣深港高鐵開通的積極效應,全力推進廣州南站地區新一輪開發建設,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合作門戶樞紐。探索建立港澳人士綜合服務中心,整合人才、創新、金融、政務等服務資源,促進番港澳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以及商會、社團等資源,大力引進會計、法律等第三方高端現代服務業,積極引入優質金融機構、醫療機構等高端要素,著力發展總部經濟。全面提升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在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中的創新動力源作用,建立健全廣州大學城與港澳高校合作交流機制,推動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項目提質增效,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產業等創新要素匯聚番禺,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核心平台。加快創新城相關地塊用地報批、土地出讓等工作,積極推進廣州大學城部分地塊規劃調整,謀劃建設更多創新載體和配套設施,為創新產業發展和創新成果轉化提供更多空間。
著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再清理壓減一批中介服務事項,進一步完善權責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加快建設工程聯審平台,推動“照後減證”,深入推進全流程電子化登記。進一步擴大重點企業庫覆蓋範圍,持續開展區領導“駐窗服務”,深化對企業全流程全方位跟蹤服務,打造“人人都是服務員,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推動我區企業服務平台套用,為企業提供“身份集中認證、檔案集中管理、辦事集中入口、信息集中查詢、訊息集中推送”五集中服務。加強企業用水用電等基本保障,提升水電報裝辦理效率。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推動“雙隨機、一公開”在市場監管領域全覆蓋、常態化,強化部門政策協同和監管協同,防止任意執法擾民,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與合法權益。
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機構改革任務,主動承接市一級下放的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全力推進區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實施職業經理人試點,建立完善差異化薪酬分配和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規範鎮街、部門下屬公有企業管理,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穩步推進財稅改革,合理劃分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和政府性債務管理。深化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推行“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模式,強化鎮街統籌指揮職能,整合基層綜合執法隊伍、職責,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整合最佳化基層治理格線,實現“多網合一、一員多能”,著力解決城市治理“最後一公里”難題。
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三角地區的經貿合作。加強與南沙自貿區對接,推進番順廣佛同城化合作示範區建設。扶持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和廣州鑽石交易中心發展壯大,加大力度推進沙灣瑰寶小鎮和大羅塘珠寶小鎮建設。培育壯大外貿新增長點,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市場採購出口、服務外包等外貿新業態。支持我區特色產業拓展海外市場,鼓勵企業到境外設立辦事機構、發展行銷網路、建設生產基地,提高國際競爭力。全面實行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提升外商投資準入便利化水平。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推動關檢業務全面融合,提高口岸通關能力。
(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促進制造業集群提質增效。加快推進番禺汽車城建設,著力保障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廣汽研究院(二期)、汽車小鎮等項目建設。積極扶持廣汽傳祺、廣汽新能源、廣菲克等汽車企業發展壯大,推動廣汽愛信自動變速器、廣汽時代動力電池等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引進更多技術含量高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形成先進制造業重要集群。規劃建設番禺工業經濟總部園區,大力支持本地優質工業企業發展壯大,引進一批高質量工業總部企業和新興總部企業。用好產業引導基金,促進中小企業規模化發展,打造一批新的骨幹企業“後備軍”和行業“隱形冠軍”。把握軍民融合發展機遇,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紮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設全國質量強區示範城區,大力培育一批享譽全國、享譽世界的番禺品牌。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緊緊圍繞番禺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發展定位,加速布局測量、精算、設計、諮詢、廣告、人力資源等高端化生產性服務業,著力培育教育、育幼、醫療、文化、旅遊、家政等品質化生活性服務業。發揮華多、攜程等龍頭企業的產業帶動作用,整合商貿綜合體資源,加大聯合招商、整體招商力度,將漢溪長隆萬博片區打造成為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和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標桿平台。加快推進萬博基金小鎮建設,大力發展投資基金等特色新型金融,打造投資基金產業集聚區。全面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加快發展“旅遊+”新業態,完善旅遊基礎設施配套,推動漢溪長隆萬博片區、廣州南站地區等區域加快建設五星級酒店。加強全域旅遊整體策劃和行銷,支持長隆集團等龍頭企業打造世界級民族品牌,持續辦好廣州國際美食節、番禺珠寶文化節等節慶活動。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思科智慧城建設,推動思科總部辦公大樓以及萬物互聯演示中心等項目早日建成運營。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加快培育“獨角獸”“瞪羚”企業。壯大科技創新企業,推動一批規上企業升級為高新技術企業,支持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壯大為規上企業和行業標桿企業,力爭高新技術企業今年新增100家。推動科技和金融深度結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上市直接融資。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文化創意、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經濟新業態。釋放數字經濟潛能,推進5G通信網路、4K電視網路建設。加快番禺電力科技園建設。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深入落實、細化番禺“民營經濟20條”,搭建跨部門涉企政策“一站式”發布平台,推行政策兌現“一門式”辦理。堅決破除各種隱性壁壘,加強PPP項目推廣,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深度清理和精簡涉企收費,持續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搭建產融對接平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全力抓好暖企工作,建立區領導與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制度,鼓勵番禺人用番禺產品,幫助企業家樹立發展信心和良好預期。
全面加強招商引資。圍繞番禺汽車城、思科智慧城等平台優勢,緊盯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行業龍頭、知名企業,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做大做強產業集群。發揮工商聯、廠商會等作用,強化鄉情招商、以商招商,以更大力度鼓勵和引導在外企業回鄉設立總部、分支機構等,實現產業、項目、資金、稅源“四回歸”。藉助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等重大招商活動,加大招商推介力度,提升宣傳品質形象,著力引進一批發展前景廣、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的項目。完善招商引資精細化、信息化、集約化管理機制,建立完善招商資源庫和項目庫。整合最佳化區招商辦、區科工商信局、區屬公有企業和產業園區招商隊伍,健全招商考核激勵機制。強化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對重點意向項目實行“一對一”“點對點”跟蹤,力促意向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投產。
(三)著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推進創新載體建設。以建設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為契機,加快暨南大學(二期)、廣州醫科大學(二期)等項目建設,全力保障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開學招生。抓緊謀劃建設廣州國際健康產業城、番禺智慧型製造產業園、廣州大學城科技創新產業園、番禺工業經濟總部園區、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產業孵化基地,帶動提升全區創新發展活力。實施產業園區配套設施提升行動,新規劃的產業園區可適當提高容積率安排配套設施建設,探索採用政企共建、企業配建等形式加快園區周邊道路建設。
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健全以需求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加快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引導和支持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構建全鏈條式科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導萬博基金小鎮優勢資本投資我區科技創新企業。深入推進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建設,推動建立智慧財產權一站式服務平台,力爭年內專利申請量增長10%。繼續辦好“網際網路+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會等活動,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大力培育和引進創新人才。全面落實“1+4”產業人才政策,深入實施“青藍計畫”,以智匯穀人才聯盟為主體,加快建設“人才小鎮”。完善人才引進培育機制,進一步提升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的品牌效應,著力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領軍團隊。完善人才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落實科研人員發明成果轉化創業、科技成果收益分配、股權期權激勵等政策。擴大高層次人才服務卡發放範圍和優惠事項,完善人才服務卡制度,強化人才工作生活綜合服務。
(四)全面推進城市建設管理
大力推進土地整備。做好土地儲備工作,爭取更多用地規模與用地指標。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項目、“三舊”改造項目、農村經濟留用地及安置地、保障房等用地保障。積極推進展貿城部分留用地的收儲工作。制定完善科技產業園區產權分割實施細則,推進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專項整治,確保精準供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落實市新型產業用地(M0)政策,為產業布局、項目落地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完善區與鎮街一級土地收益分配機制,加大土地收儲出讓力度,確保上半年土地出讓金達到100億元、全年收儲土地2000畝以上。
著力做好城市更新改造。推動“多規合一”深化套用,堅持以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為導向,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改造。落實廣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制定我區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畫,加快推進石壁片區、南浦村、沙溪村、羅邊村、里仁洞村等更新改造項目,優先推進連片150畝以上的老舊村級工業園改造。加快番禺廣場改造和地下空間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打造番禺城市新地標。啟動18個老舊小區微改造,加快推進沙灣古鎮微改造工程。
推動重大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著力推進佛莞城際、廣佛環城際、穗莞深琶洲支線、捷運3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12號線、18號線、22號線等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積極配合南沙大橋、番海大橋、海華大橋、蓮花山過江通道、沙魚洲隧道、東曉南路至廣州南站快速路等外聯路橋建設。加快推進南大幹線、沙溪大橋(擴建)、市橋二橋(擴建)、金山大道(擴建)、蓮花大道、金光東隧道、金光西大道、廣醫南路等一批重點路橋建設,啟動亞運大道治堵節點改造、市廣路快速化改造以及市蓮路(擴建)、海鷗公路(擴建)、景觀大道沙灣段、番禺大橋南向匝道和市橋汽車站新站建設。最佳化廣州大學城外聯交通體系,開展沙溪大道連線大學城隧道、金光東大道至亞運城道路等項目前期工作。合理利用閒置地塊建設臨時停車場,爭取建成一批立體式機械停車設施,滿足社會車輛停放需求。推進綜合管廊、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構建以捷運站為中心的公交體系,做好市橋片區單行公交線路調整,最佳化調整57條公交線路,推行網約公車服務,改善交通微循環。加強泥頭車、攪拌車等工程車信息化管理,嚴格要求車輛按預定路線、限定速度、指定車道行駛。定期開展“紅棉劍鋒”整治行動,深化“五類車”綜合治理工作。堅決打好治理違建攻堅戰,以“零容忍”態度嚴控新增違法建設,力爭拆除違法建設500萬平方米。大力創建容貌社區,力爭創建5個區級容貌示範社區、2-3個市級容貌示範社區。推進燃氣管道進村和舊樓加裝燃氣管道工作。推動落實廁所革命,年內完成78座環衛公廁、48座鄉村公廁、28座醫院公廁、22座旅遊公廁的新建、改建工作。
(五)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提升都市農業現代化水平,培育壯大鄉村旅遊、休閒觀光等新業態。繼續發展番禺特色農業產業,大力扶持花卉和漁業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海鷗島現代漁業園區、石碁鎮蔬菜生產基地、化龍鎮花卉生產基地、大石4A屠宰場等建設。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提質增效,扶持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健康發展。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和品牌化建設,開展“三品一標一名牌”申報認證。持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保障“菜籃子”安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鄉村工匠等專業人才,做好“百企幫百村”工作,拓寬農村就業空間和農民增收渠道。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畫,重點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番禺特點的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和美麗鄉村群,力爭到2019年底85%以上行政村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50%以上行政村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加快“四好農村路”示範路建設,改造提升大嶺村、大刀沙村、觀龍島等重點農村公路。實施美麗鄉村“鑄魂”行動,開展傳統村落、民居和民俗保護。加強農房建設管理,強化農村用地開發建設監管。全面整治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堅決遏制農地非農化現象。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集體“三資”交易管理體制改革,探索成立區級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平台。完善農村財務監管體系,探索村賬鎮街代管機制,成立鎮街結算中心,規範農村財務收支、審批等行為。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落實農村承包地流轉財政獎補激勵措施,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規範和完善村規民約,進一步加強農村社會基層治理。
(六)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決打贏黑臭水體殲滅戰。深入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實施治水三年行動計畫,持續開展50條黑臭河涌截污工程查漏補缺、“乾涌洗河”和調水補水工作。深入開展“散亂污”場所清理整治行動,及時做好河涌兩岸拆違後的生態環境修復。完善污水管網建設,新增污水管網43公里。重構雨水排放系統,新建雨水管網50公里。加快南村、大石、洛溪島、化龍4座污水處理廠新(擴)建工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8萬噸/日,力爭所有居住小區、工業園區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市政污水處理系統。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狠抓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確保全區5個國考、省控斷面水質持續向好。穩步推進沙灣水道取水口整合遷移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調整工作。
強化大氣污染防治。以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抓好燃煤鍋爐淘汰治理,加強建築工地和道路揚塵監管,推進199家汽修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專項整治,強力整治露天燒烤、焚燒垃圾等行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公交電動化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完善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提升污染天氣應對能力。確保PM2.5年平均濃度符合國家二級標準,市橋國控評價點空氣品質穩定達標。
提高生活垃圾處置水平。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年內創建60個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樣板小區。深入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完善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各鎮街處理能力爭取平均增加20噸/日。配合做好生活垃圾調運,持續做好火燒崗生活垃圾填埋場深化整治和日常管理工作,推進大型家具拆解回收處理中心和建築垃圾消納場所建設。
加強生態宜居環境建設。推行“路長制”,區領導分片包乾番禺大道、亞運大道、金山大道、漢溪大道、市蓮路等城市主幹道,統籌推進環境衛生、綠化美化、交通擁堵治理等工作。完善市橋河、沙灣水道等濱水生態景觀帶建設,加強大夫山森林公園、海鷗島、龍灣涌濕地、廣州大學城等區域生態保護,完成新增5公里綠道的建設任務。推動沙灣、南村、化龍、石碁、石樓創建森林小鎮,加快完善城市公園、森林公園景觀和服務設施。
(七)用心用情做好民生事業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全力做好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重點解決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伍軍人等群體就業。統籌推進社會保險降費減負政策,持續提高參保人待遇水平。最佳化提升長者助餐配餐服務,把重度殘疾人和醫療、護理、心理等服務納入配餐體系,實現全區鎮街、村居全覆蓋。完善社會救助保障體系,拓展居家養老醫療衛生服務覆蓋範圍,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切實保障好睏難民眾的基本生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供應體系,繼續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工作。紮實推進梅州五華、貴州威寧赫章、新疆疏附、西藏波密等對口幫扶支援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提升教育醫療供給能力。深化教育領域管理體制改革和保障機制改革,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推動教師“區管校聘”,籌建區教師發展中心。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新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5所、學位7300個。實施校園舒適工程和校園功能微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中國小三年提升計畫。深化中國小學生校內課後託管服務。辦好仲元中學和番禺中學兩個教育集團。提升中職學校基礎辦學能力,加快發展普特融合教育。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快區域衛生健康信息系統建設,推動全區醫療數據共享。建設衛生強區、中醫藥強區,積極引進省市優質醫療資源,加快實施區中醫院擴建工程。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建設國家健康促進示範區,做好國家衛生城市(鎮)和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範區複審迎檢工作。
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深化“四標四實”套用,推廣“五社聯動”經驗,完善社區格線化管理服務事項。深入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工作,推廣“一事一議”和“分層議事”協商機制。繼續開展出租屋綜合整治,提高智慧型門禁系統在規模以上出租屋的覆蓋率。持續推進來穗人員融合行動。加強住宅小區物業管理企業監管,提升住宅小區管理水平。完善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加大信訪積案化解處理力度。建立應急救援和風險管控綜合體系,加強應急演練和培訓,做好防震減災、森林防火、疾病防控等公共應急管理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和懲治黃賭毒、黑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嚴密防範暴恐活動,全力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加大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頻次,重點做好網路訂餐行業監管。
促進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番禺優秀嶺南文化,建成4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打造第二批16個“一村一品牌”文明示範村,推動全區13個紅色革命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深化“一報兩台”改革,推進區融媒體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區圖書館新館、工人文化宮、海雲寺、赤松宮和高劍父高奇峰紀念館等項目建設,全力辦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第十七屆“蓮花杯”“禺山杯”龍舟賽等大型文體活動。利用廣州大學城、海鷗島等資源,組織舉辦歡樂跑、環島跑等活動。
(八)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整治“四風”,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制,嚴肅整治為官不為現象,切實提高政府執行力。加強審計監督,嚴肅查處侵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廣大領導幹部勤勉盡責、敢於擔當、積極有為,努力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規範行政權力運行。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落實區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深入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增強行政複議的專業性、透明度和公信力,繼續推行區領導、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全面落實政務公開,加強重大政策措施的宣傳和解讀。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意見。
全面提升政務服務品質。深入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促進“網際網路+”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實現審批服務“一次辦、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啟用區新政務服務中心,打造一流政務服務環境。進一步夯實基層公共服務平台,將更多行政審批業務下沉到村居公共服務站辦理。大力建設“數字番禺”,加快推進電子公務雲計算中心、電子政務外網及政府光纖擴容升級,促進政務信息互通互聯、提質增效。
各位代表,奮進新時代,築夢新征程,需要我們一起拼搏、一起奮鬥!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念、銳意進取,腳踏實地、攻堅克難,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奮力開創番禺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名 詞 解 釋
1.“1+4”產業人才政策:“1”為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實施意見》,作為我區新一輪人才產業政策的綱領性檔案;“4”為落實《實施意見》的4個配套檔案。政策體系旨在加快引才聚才、調整人才結構,為番禺創新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2.青藍計畫:為發揮廣州大學城青年人才集中的優勢,我區計畫通過項目資助、孵化服務、融資支持、就業扶持等措施,引導一批符合我區產業導向的優秀大學生和青年教師首選番禺創新創業。
3.三大攻堅戰: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
4.四洗:指洗樓、洗管、洗井、洗河。
5.四好農村路:指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6.五類車:指電動車、機車、三輪車、非法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改裝(拼裝、報廢)車。
7.三社聯動:指社區居委會、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在處理社區事務中,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職責分工,以“誰有優勢誰主導,其他各方聯動參與”為原則,協同解決基層問題、推動基層治理髮展。
8.省委“1+1+9”:第一個“1”指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政治保證。第二個“1”指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發展主動力。“9”指9個方面重點工作:①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重點,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②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重點,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省;③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重點,加快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④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⑤以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加快改變廣東農村落後面貌;⑥以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為重點,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⑦以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文化強省;⑧以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為重點,加快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⑨以打好三大攻堅戰為重點,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高質量發展重大關口的短板。
9.市委“1+1+4”:第一個“1”指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第二個“1”指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4”指推動四個方面出新出彩: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10.區委“1+1+6”:第一個“1”指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第二個“1”指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6”指紮實推進六個方面重點工作: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營造共建共治社會治理格局。
11.雙隨機、一公開:指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12.鎮街吹哨、部門報到:城管執法分隊下沉給鎮街,同時一些主要涉及行政執法的部門,派駐人員常駐鎮街,一些部門作為掛牌單位,建立聯絡員制度,在涉及到重大綜合性執法的時候,鎮街隨時吹哨,聯絡員要有回響,部門要派出力量參與到鎮街的執法工作之中。
13.“獨角獸”“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指創業10年左右、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瞪羚”企業指創業後跨過死亡谷,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期的中小企業,這類企業成長性好,像瞪羚一樣,具有跳躍發展態勢。
14.番禺“民營經濟20條”:《中共廣州市番禺區委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的簡稱。
15.市新型產業用地(M0):指為適應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用於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清潔生產等環節及其配套設施的用地。
16.5個國考、省控斷面:指大龍涌口、蓮花山、墩頭基3個國考斷面和沙灣水廠、長洲2個省控斷面。
17.四標四實:指建設標準作業圖、標準建築物編碼、標準地址庫、標準基礎格線,全面清理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實有設施。
18.五社聯動: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區企業、社區基金協同推進基層治理。
19.一報兩台:番禺日報,番禺廣播電視台(原番禺電視台、番禺廣播電台)。
20.融媒體中心:習近平同志在2018年8月21日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民眾、服務民眾”。“融媒體”指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
21.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指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