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 發文單位:湛江市政府
 各位代表:
  2021年,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工作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我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三個一”建設,持續做好“四篇文章”、積極推進“四大抓手”、努力實施“五大產業發展計畫”,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較好完成了“十三五”時期目標任務。
五年來,發展定位持續提升。國家和省高度重視湛江,賦予湛江嶄新發展使命。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視察廣東,提出“把汕頭、湛江作為重要發展極,串珠成鏈,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要求湛江加強與海南自貿區對接合作、相向而行。從北部灣中心城市,到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到省域副中心城市,到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到建設國家戰略聯動與融合發展的重要連線點和支撐點,湛江在全省乃至全國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持續提升,達到歷史新高度。
  五年來,經濟實力持續增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100億元,年均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9%;固定資產投資連續5年超1000億元,年均增長5.3%;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3.3%;稅收收入年均增長7.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連續兩年躋身“中國百強城市”。
  五年來,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後發優勢日益凸顯,投資吸引力大幅提升,巴斯夫、液化空氣集團、華僑城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中交集團等中國和世界500強企業陸續進駐,一批投資規模大、整體實力強、集約化程度高的精細化工、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現代物流、濱海旅遊項目落戶建設,湛江進入了改革開放以來重點項目數量最多、完成投資額最高、產業集聚效應最強的高光時期。特別是隨著湛江鋼鐵基地、中科煉化、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廣東廉江核電4個投資均超過100億美元的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或陸續建成投產,極大推動了關聯項目、園區的布局建設,湛江成為華南地區現代化臨港產業集聚新高地。
  五年來,樞紐功能持續強化。以建成高水平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為目標,加快構建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網、大樞紐,機場、高鐵、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提速大升級。湛江吳川機場全面開工建設,明年春節前將投入運營。深湛高鐵江湛段建成通車,湛江開啟高鐵新時代,《湛江鐵路樞紐總圖規劃》獲批覆,“五龍入湛”和“縣縣通高鐵”的高鐵樞紐新格局初顯;玉湛高速、汕湛高速等建成通車;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徐聞港建成開港。
  五年來,對外開放持續擴大。粵西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准設立,湛江港寶滿港區、東海島港區獲國家批准正式對外開放,航空口岸對外國籍飛機開放獲批准,形成海陸空多方位立體化開放新格局,湛江成為粵西地區對外開放高地。加強與海南相向而行,湛江港與海南港口互通貨櫃航線6條,探索與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合作共建華南大宗商品交易分銷中心。以唯一地級市身份參與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友好城市和國際友好交流城市增至18個,居粵東西北第一。
  五年來,三大攻堅戰持續顯效。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市218條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81680戶貧困戶、占全省貧困人口1/7的233737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中央、省環保督察交辦案件全部辦結;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順利通過國家考核;“湛江藍”成為常態,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保持全省前三。著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成功化解6家高風險機構的金融風險,完成全部9家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開展房地產領域專項檢查和整治,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過去五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躍上新台階的五年。五年來,我們迎難而上,積極作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著力優結構、促轉型、增後勁,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狠抓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
  臨港產業快速發展。累計完成工業投資2321.46億元,年均464.29億元。寶鋼湛江鋼鐵基地1、2號高爐達產達效,創造了國內千萬噸級鋼鐵企業從投產到年度“四達”的最快紀錄;3號高爐全面開工建設。中科煉化一期投產,二期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首批裝置打樁開建。廣東廉江核電項目配套工程現場開工。烏石17-2油田群開發項目陸上終端開工,大唐雷州電廠等項目建成投產。
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大力推進工業技改,實施技改企業971家,完成技改投資456億元。建設粵西首家省級小家電智慧型製造區域創新中心,小家電產業集群協同創新模式被列入省製造業“十四五”規劃加以推廣。農業成果豐碩,獲批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5個,數量居全省第一;累計26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授權16件,居全省第一;深水網箱、工廠化養殖規模和產量均居全省第一。
  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湛江港貨櫃班輪航線增至43條,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年均分別增長8%和15.3%。濱海旅遊業加快發展,2016-2019年全市旅遊接待過夜旅客、收入年均增長12.8%、21.9%,是全國境內游增長最快5大城市之一。湛江“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美食地標城市通過複審。農村電商業務蓬勃發展,遂溪、廉江晉升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遂溪被評為全國農村電子商務激勵縣,並獲國務院2019年督查激勵。金融市場體系不斷完善,金融機構數量增至126家,金融總體規模位居粵東西北首位;2020年末全市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49.02億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
  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壯大。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畫,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61家,總數突破300家,比“十二五”時期增長7倍多。創新平台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湛江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湛江灣實驗室、湛江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廉江市獲科技部批准創建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全市科研機構增至389家,其中省重點實驗室12家,數量排全省第五。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創歷史最好成績。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規劃,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頭雁工程”順利推進。
  海洋綜合開發深入推進。著力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加快建設。發揮駐地高校優勢,推進產研融合,加快成果轉化。海上風電加快發展,粵電外羅海上風電一期建成運營,粵電新寮海上風電、國電投徐聞海上風電場等項目加快建設,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完成油氣產量當量5107萬噸,海洋能源開發紮實推進。以海洋生物育種、海水健康養殖、海產品精深加工及海洋生物醫藥為主導的海洋生物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新增海洋產業省級以上新產品74項,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1%。
  (二)著力擴投資、補短板、強弱項,高質量發展支撐力不斷夯實。堅持著眼長遠發展,以補齊交通短板為重點,加強戰略性、網路型基礎設施的謀劃建設。五年來,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突破700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2.6倍。
  鐵路網路加快升級換代。5年新增幹線鐵路運營里程143公里,其中高鐵里程85.7公里。時速350公里的廣湛高鐵全線動工建設,合湛高鐵、湛海高鐵、張海高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東海島鐵路建成通車,黎湛鐵路完成電氣化改造,普速鐵路運輸能力明顯增強。
  公路通達水平大幅提升。新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84公里,增加78.9%,全市境內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400公里。化廉高速、湛徐高速徐聞港支線建成通車;東雷高速、機場高速、汕湛高速吳川支線、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等項目加快推進。完成西城快線、徐聞港進港公路、廉江東環公路、吳川站前路等快速公路建設。完成國省道新改建、路面改造506公里,提前完成省下達的“四好農村路”攻堅任務,實現自然村百分百通硬底化公路。灣區成環、半島成網、通達快捷的高快速路網加快形成。
港航建設邁上新台階。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完成80%。瓊州海峽北岸港航資源完成整合,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中科煉化和大唐雷州電廠等配套碼頭建成投入運營,東海島港區雜貨碼頭、霞山港區通用碼頭進展加速,湛江國際郵輪碼頭、巴斯夫(廣東)一體化項目工程配套碼頭、寶滿貨櫃一期擴建工程等項目加快推進,湛江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湛江分幹線項目動工建設。全市最大地表水廠霞山水廠一期工程竣工,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粵西唯一的五星級數據中心——湛江數據中心一期建成,4G光纖、電子政務網路實現“村村通”、5G網路實現“鎮鎮通”。成為全球首個全光VR商用試點城市、全國首批“雙千兆”建設示範城市、全國首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城市。
  (三)著力促改革、擴開放、增合作,城市發展的動力活力持續增強。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合作,不斷營造發展新優勢。
  營商環境進一步最佳化。紮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成163家國有“殭屍企業”出清重組。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和調整市級行政職權9批1212項;建成中介服務超市並成功運營。全力打造“一張網”服務平台、“一扇門”辦事大廳、“一個窗”業務模式和“跑一次”服務體系,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政務服務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口岸開放取得重大突破。被列為國際貿易“單一視窗”首批試點城市。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質量發展,綜合保稅區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湛江片區申報工作得到省重點支持。推動口岸提效降費,口岸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50%、80%,5年共減免進出口企業通關費用4億元。
  對外合作成效顯著。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向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占比超過25%。主動融入“雙區”建設,與廣州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共築“核+副中心”動力機制。拓寬與北部灣城市群合作領域,與玉林市簽定戰略合作框架協定。與茂名、陽江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定,協同推進現代化沿海經濟帶西翼高質量發展。
  (四)著力強規劃、抓建設、提品質,城鄉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圍繞提升城市能級,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努力建設生態優美、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管理精細的宜居宜業宜游城市。
  城市規劃體系不斷完善提升。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完成27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修編),完成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城市停車設施等17項專項規劃編制,構建起涵蓋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
  城市配套功能進一步增強。新增銀帆公園、東菊公園等68個公園,城市空間更加綠色生態。城市更新成效顯著,完成“三舊”改造項目土地面積9928畝,節地率60%,建成一批城市景觀地標、大型綜合社區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交通大數據決策平台,升級數位化城管系統平台。湛江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運營,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城市路網加快建設,調順跨海大橋成功合龍,湛江大道路面工程開工鋪築,新建及升級改造28條市政道路,城市路網密度達到7.67公里/平方公里,市區小街小巷路燈實現全覆蓋,市民出行條件大大改善。
  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列入考核的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100%,九洲江排里斷面攻堅順利達標,5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SUC項目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市”中國首批試點。“十三五”時期PM2.5年均濃度平均值為26微克/立方米;生態環境系統垂直改革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排全省第二。
  鄉村振興紮實推進。著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持續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實現每個農業大縣“一縣(市)一園”目標,建成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的特色優勢農業生產基地,農業生產從傳統的“一家一戶”加快向規模化、園區化、工廠化、品牌化轉變。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1個、示範鎮3個、廣東農業公園3個,麻章區入選中央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雷州市入選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徐聞縣放坡村被評為“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86萬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全部完成,全域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村莊規劃設計編制、建立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和保潔隊伍等工作。
  (五)著力保基本、辦實事、惠民生,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紮實辦好民生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多措並舉穩就業,一體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培訓技能人才22.89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超過38.1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超額完成規劃目標。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醫療救助報銷比例達到85%。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民生兜底保障標準年均提高8%。市養老中心一期和5家區域性敬老院建成使用。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連續三年獲得省“優秀”等次。
  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紮實推進,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省級教育強縣、強鎮(街)覆蓋率達100%,10個縣(市、區)成功“創現”,城區中國小學位增加12.9萬個,新增學前教育學位8萬個,教育基地初顯規模。基本實現公共文化全覆蓋;市博物館成功升級為國家二級館。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升,市域內住院率達到96.8%,連續五年保持在全省前8名。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完成整體搬遷。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入選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單位,5縣(市)緊急醫療救援指揮中心投入使用,完成70家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建成1457間規範化公建民營村衛生站。與廣東醫科大學合作共建全國首個地級市醫療保障研究院,國家級醫保基金監管方式創新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