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2015年,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4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貫穿全年。面對困難和挑戰,全市人民在中共湛江市委的領導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團結一心,奮發有為,湛江又收穫了一個豐收年。
2014年是開放之年,湛江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得國務院批准建設,湛江港區擴大開放獲得國家批准;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盛況空前,開放湛江闊步向前!
  2014年是突破之年,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60億美元,港口吞吐量突破2億噸,機場客流量突破100萬人次,紅土大地蓬勃發展、充滿生機!
  2014年是沸騰之年,湛江鋼鐵基地萬人施工、廠房林立,歷經30年蓄勢待發,東海島終於成為熱火朝天的大工地,湛江人民的鋼鐵激情全麵點燃!
  2014年是蝶變之年,歷經八年奮戰,成功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的榮譽;開展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完成15條主幹道“白改黑”,市區面貌化蛹成蝶、煥然一新;空氣品質全省第一,紅嘴鷗翱翔湛江灣,市民自豪、各方點讚!
  2014年是惠民之年,十大民心工程加快推進,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紮實有效,打響告別茅草房大會戰,1909戶風災“全倒戶”春節前可全部搬入新居!
  2014年是防災之年,建國以來全省最強颱風“威馬遜”、強颱風“海鷗”正面襲擊徐聞,重創湛江。全市人民科學防禦,沉著應對,創造了人員“零死亡”的奇蹟,取得了防禦颱風、災後重建的重大勝利!
  過去一年,面對自然災害頻發、新舊矛盾交織的形勢,我們在市委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振興粵東西北發展戰略,全力促改革、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開創了各方面工作新局面。
  一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發展不動搖,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堅持以重點項目、重點工作為突破口,著力最佳化結構、擴大投資,創新供給、提振消費,強化服務、穩定生產,全力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實現生產總值2258.7億元,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46.6億元、增長14.8%,增加值734.9億元、增長12.1%。固定資產投資1020.8億元,增長3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2.1億元,增長13.3%;外貿進出口總額63.2億美元,增長14.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4.4億元,來源於湛江的財政總收入564.2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1.8元,增長10.9%。城鎮新增就業7.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3萬人。
  二是抓改革開放,市場活力進一步釋放。確定啟動239項改革,實施試點81項。同步推進商事登記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189項,改革投資管理,落實結構性減稅,新增市場主體3.3萬戶,其中私營企業4456戶、個體工商戶2.7萬戶;民間投資606.3億元,增長25.1%;民營經濟增加值1439.5億元,增長13%。引入省航運集團注資6.7億元控股湛江航運集團,基投集團、開發區新域公司等融資平台成功發行債券。主動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設立駐德國、斯里蘭卡和高棉經貿代表處,在“新絲路”國家新增投資5.5億美元,增長18.6倍;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增長14%。成功舉辦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雷州烏石對台小額貿易點獲得批准,徐聞海安新港口岸開放通過驗收。區域合作不斷深化,制定《推進湛江與廣西北部灣城市群一體化工作方案》,環北部灣“三關四港”七方協同發展順利推進,積極參與北部灣和粵西城市群交流合作;與青島市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三是抓產業振興,發展後勁進一步提升。重大工業項目加快建設。實施重點項目123個,新開工26個,建成21個,完成投資422.9億元,增長14.2%。湛江鋼鐵基地完成投資116億元,高爐、煉鋼、連鑄、熱軋、冷軋等九大主體工程建設進展順利,自備電廠1號機組併網調試。中科煉化項目具備全面開工條件。晨鳴一期運行良好,二期建成投產,全廠完成產值95億元。中國紙業200萬噸高檔塗布紙項目動工。冠豪高新特種紙一期、結晶果糖等項目建成投產。遂溪中能酒精、廉江豐誠水泥加快建設。大唐雷州火電獲得核准。京信電力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京能徐聞火電、華電廉江電廠前期工作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深入推進。“三講三評”簽約項目70個,計畫投資178.8億元。產業園區獲得省產業政策性扶持資金6.95億元,園區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5.4億元。湛江、廉江兩個產業轉移園區全省目標考核優秀。湛江產業轉移園完成投資133.5億元,建成項目6個,工業投資任務完成率296.7%,排名全省第一。奮勇高新區6家企業投產。廉江產業轉移園5個服務平台、12個項目和吳川產業轉移園5個項目建成。海田物流產業園完成投資33億元,建成15個專業市場。服務業發展邁上新台階。全市港口吞吐量2.02億噸,增長12.4%。機場客流量101.2萬人次,增長43.6%。引進光大、興業銀行等7家金融機構;設立1718個農村金融服務站點,實現普惠金融服務行政村全覆蓋;設立政銀企互保金融貸款風險補償金;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430.3億元,存貸比56.5%;金融業增加值40億元,增長26.3%。建成一批商貿流通項目,城市原點廣場、萬達廣場一期基本建成。完成旅遊投資22.3億元,霞山法式風情街建成開放,徐聞榮獲“中國長壽之鄉”稱號。“湛藍的海、湛藍的天”旅遊品牌影響擴大,過夜遊客15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01.8億元,增長29.8%。出台促進“三舊”改造和房地產健康發展系列政策,成功舉辦“瀋陽·發現湛江”城市推介會,多策並舉增強房地產市場信心。現代農業持續發展。新增農業龍頭企業14家,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73萬畝,廉江、徐聞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編制完成雷州東西洋現代糧食產業示範區總體規劃,正大(湛江)現代農業種豬項目進入生產期,北部灣農產品流通綜合示範園建成5萬畝基地。政策性水稻、甘蔗保險參保率達到88.9%和91%。有序流轉土地120萬畝,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廉江試點。啟動漁船“小改大、木改鋼”,新建造200噸以上大型鋼質漁船30艘。修復海堤等水毀工程38宗,完成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96宗,新建恢復小型水源工程1026處,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4.9萬畝。科技創新成效明顯。“南方海谷”列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重點建設平台。組建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建成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入孵科技企業31家、入駐創業團隊45個;引進創新團隊3個,新增高技能人才2455人;專利申請量增長40.7%,增幅全省第一。
  四是抓擴容提質,新型城鎮化進一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新起色。編制城市綜合交通等規劃,完成交通建設投資53.2億元,東海島鐵路和雲湛高速湛江先行段開工,海灣大橋西連線線二期建成。合湛高鐵用地預審獲批。湛江國際機場遷建選址獲國家民航總局批准。湛江港霞山港區30萬噸級散貨碼頭完成重載調試。水上巴士一期3條航線開通在即。完成電網改造投資20億元。海東開發有新亮點。海東新區管委會掛牌成立,新區完成征地1809畝,回收灘涂4905畝;動工27個項目、14個項目建成,完成投資43.7億元;海東快線加快建設,完成投資計畫61%;成功爭取9.3億元省粵東西北振興發展股權基金。海西提質有新進展。市區24個“三舊”改造項目加快推進,同步實施棚戶區改造。外貿碼頭實現功能騰退。西瀾灣漁人碼頭基礎工程竣工,完成投資9.8億元。新湖大道、海帆路建成通車,開工建設源珠路、振興路等9條市政道路;廣州灣大道建設進展順利,完成投資6300萬元。建成50公里市區綠道網和一批小綠地、小遊園。整治6個“水浸街”黑點,升級改造市區173條街道、15個路口,完成觀海長廊、東海大堤防洪設施維修。生態保護有新提升。城市環境持續最佳化,PM2.5年均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成為省循環經濟試點市,生態文明區城鎮村五年行動紮實推進。完成赤坎水庫和南柳河等市區8條河渠截污整治,飲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100%。簽署九洲江流域跨界水環境保護及水污染聯防聯治協定,整治後的鶴地水庫水質達到近五年來最好水平。鑒江中下游納入全國重點入海河流治理工程。開發區平樂再生水廠等12個城鎮、園區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馮村垃圾焚燒發電廠如期推進;吳川生活垃圾處理場建成使用,啟動建設廉江垃圾焚燒發電廠。完成10個工業廢水治理減排項目,關停6個重污染結構減排項目。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淘汰“黃標車”2.5萬輛,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72台,超額完成淘汰任務。新增純電動公車15輛;建成首批市區公共腳踏車租賃點272個,投放腳踏車5000輛。復耕復綠違法違規占用土地1217畝,完成南三島千畝防護林、徐聞曲界萬畝“熱帶雨林”首期等生態修復工程,更新造林20.5萬畝。
 五是抓惠民工程,社會民生進一步改善。市財政社會民生投入203億元,增支25.5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70.6%。民生保障持續加強。支持創業3086人,扶持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29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連續十年按10%左右比例提升,建立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實現社會保障卡戶籍人口全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8.8%,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即時結算定點醫院增至8家。完成城鄉低保提標、五保達標工作,市級養老服務中心動工。新建平價商店30家、藥店37家。開工建設保障房3154套、23萬平方米,基本建成2331套、13萬平方米。動工改造茅草房10026戶,竣工5466戶。完成200條自然村“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扶貧開發“雙到”投入資金13.6億元,建成項目4691個。社會事業持續進步。50條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村建設持續推進。創建3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5個教育強縣(市、區)、32個強鎮(街)和340個特色文化校園,改造提升農村薄弱義務教育學校213所、普通高中87所;新建改建特殊教育學校5所,建成2所民辦實驗中學和湛江衛校、機電學校新校區一期主體工程;省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通過評估;統籌城鄉教育資源,1109名城市教師到農村支教,免費培訓農村教師4.2萬人,全面落實農村邊遠地區教師崗位津貼。啟動“診療一卡通”試點,完成中心人民醫院新院主體工程;在全省率先推行食品藥品格線化監管,“陽光廚房”經驗在全國推廣;成功防控H7N9禽流感和登革熱等重大疫情;27名專家遠赴赤道幾內亞執行援非醫療任務,協助防控伊波拉疫情。落實“單獨兩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6.43‰。基本建成奧體中心主場館,水上運動中心加快建設;湛江籍運動員參加仁川亞運會取得3金2銀1銅好成績。特色文化精彩紛呈,大型雷劇《嶺南聖母》公演;建成9個鎮(街)文化站、367個村(居)文化室;吳川(飄色、泥塑)上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市檔案館新館啟用。雙擁共建、國防教育進一步加強,軍民融合發展大好局面更加鞏固。海關、檢驗檢疫、海事、邊檢等口岸單位深化關檢合作,支持地方發展。外事僑務工作獲外交部“因公護照管理服務貢獻獎”。投入1820萬元購置的雲梯消防車正式啟用。審計、統計、糧食、老區、海防打私、人防、氣象、方誌、殘疾人、防震減災、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績。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加強綜治、信訪、維穩和調處工作,開展“社會矛盾化解年”活動,平安湛江建設全面推進,創新社會治理經驗被中央綜治委推廣。集中整治治安突出問題,新裝治安視頻監控鏡頭11000多個,開展"6+3"專項行動,有效遏制涉槍、涉賭、涉毒、涉黑、暴力阻工以及“兩搶一盜”犯罪。依法引入信達公司重整嘉粵集團。連續六年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試點,成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
  六是抓作風轉變,政府建設進一步加強。紮實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全面壓縮會議、檔案和評比表彰活動,“三公”經費下降27.9%。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216件。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規範性檔案公示備案系統。1784個村(居)開通網上辦事點,120個鎮(街)建成網上辦事服務站;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受理辦件18萬件,辦理率100%。完善局長輪流接聽民眾來電制度,247名市直部門領導接聽市民來電;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聽來電27.3萬宗,辦結率94.9%,民眾滿意率90%。及時公開政務信息,舉辦市政府新聞發布會14場、線上訪談17次;市政府入口網站獲得中國特色政府網站“線上服務創新獎”,新版政府英文官網開通,微博、微信成為政務公開新平台。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湛江乾成了一批大事、實事,成績來之不易。這歸功於市委科學決策,歸功於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歸功於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大力支持,歸功於駐湛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不辱使命,歸功於中央、省駐湛單位和民主黨派、工商聯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團結協作,歸功於全市幹部民眾辛勤付出,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來,政府工作還存在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距離人民民眾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增大,GDP等主要經濟指標未能達到全年預期;財政收入增速下降;工業增長乏力,中科煉化等重點工業項目推進不快;消費熱點不多,房地產市場不振;生產性服務業層次不高;創新驅動能力不足、氛圍不濃,新興產業發展緩慢;有的改革措施落實不到位,依法行政能力有待加強等等。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堅決克服。
 2015年工作部署
  今年市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振興粵東西北發展戰略,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決策部署,著力抓好陸海統籌、城鄉統籌、創新驅動三件大事,著力踐行海綿城市、循環城市、腳印城市“三個城市”建設理念,著力落實改革開放、生態建設、民生改善三項任務,奮力完成全年及“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人均生產總值增長8%;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港口吞吐量增長10%;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萬元GDP能耗下降2.9%。
  抓好今年工作,實現全年目標,關鍵在於清醒認識我國已經進入速度換檔、結構最佳化、動力轉換的經濟發展新常態,清醒認識新常態背景下湛江發展的新內涵、新形勢和新要求。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我們面臨新挑戰,破解動力轉換與瓶頸制約的“雙重矛盾”,防範重大項目配套資金巨額投入與各類社會矛盾積累的“雙重風險”,完成後發追趕與堅守生態底線的“雙重任務”,實現城市發展與產業結構的“雙重轉型”,考驗著我們的能力與智慧。我們迎來新機遇,新常態下湧現的新技術、新業態、新動力為我們拓展了新空間,增添了新主體,提升了新後勁。我們具有新底氣,以湛江鋼鐵基地為代表,蓬勃興起的臨港大工業有利於推進新型工業化;以海東開發為代表,人氣旺盛的“一灣兩岸”中心城區、初具規模的特色城鎮鏈,有利於推進新型城鎮化;以保稅物流中心建設為代表,擴大開放的南方深水大港,有利於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我們探索新路徑,圍繞推動發展、加快發展這一主題,更加重視陸海統籌,科學利用海洋資源,加快推進港口群建設;更加重視城鄉統籌,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重視全面創新,驅動“湛江號”這列動車在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我們應有新作為,新常態下發展依然是第一要務,湛江是欠發達地區,我們必須在保證發展質量、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較快的發展速度,與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今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更大力度抓改革開放,充分釋放發展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堅持以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為核心,著力打破捆住民眾手腳、束縛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不合理體制。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政府權責清單和負面清單,理清事權邊界和職責分工,嚴禁法外設定權力,以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堅持放管結合,完善商事登記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鎮(街)行政管理體系。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成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完善全口徑預算體系,促進財權事權相匹配。轉變國資監管方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價格改革,加強價格監管,完善價格服務。繼續推進海域使用權“直通車”改革試點。深化銀政銀企合作,引進更多金融機構,完善地方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比例;推動農信社改制,爭取雷州市農信社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健康發展,用好中小微企業發展資金池,力促金融活水更多流向“三農”,流向中小微企業,流向實體經濟。
  深度融合建設“新絲路”。搶抓湛江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的機遇,制定實施戰略支點城市建設規劃,深化務實合作,擴大對外開放,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繼續辦好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擴大與東協等“新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文化交流合作,開闢更多國際貨櫃班輪航線;支持湛江農墾實施印尼劍麻、斯里蘭卡甘蔗壓榨等項目,開放雷州烏石對台小額貿易點和吳川進出境貨運車輛檢查場。主動融入兩廣經濟一體化,積極參與北部灣城市群一體化,共促環北部灣港口協同發展,共建粵桂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參與“湛茂陽”、珠三角、港澳台以及青島市、大西南等區域合作。拓展跨境電子商務,鞏固歐美傳統市場,開拓金磚國家新興市場,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完善政務中心等口岸查驗設施,推廣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三個一”模式,加快區域通關一體化,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二、更大力度抓陸海統籌,發展壯大藍色產業
  推進陸海統籌,必須充分發揮海洋優勢,實施港口帶動戰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要落實好張德江委員長關於加快湛江港口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發展臨港工業,最佳化港口服務業,打造半島港口群,擴大港口輻射範圍,統籌開發陸上國土與海上國土,加快實現藍色崛起。
  推動工業進島,建設臨港產業高地。安排重點項目135個,新開工項目33個、建成項目22個,完成年度投資453億元。堅持把服務和保障湛江鋼鐵基地建設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推動完成投資160億元,確保鋼前系統9月建成投產。推動中科煉化項目儘快完成工程設計最佳化方案,爭取儘快全面動工。加快建設鋼鐵配套園區,啟動石化園區路網工程,引進更多配套項目,集聚發展鋼鐵石化產業。推動實施中國紙業200萬噸高檔塗布紙、鵬尊能源等項目,力爭京信電力等項目開工。建成東海島疏港公路、島東大道和500千伏輸變電項目,推進紅星水庫擴容工程前期工作。
  推動企業入園,壯大縣域經濟。深入開展“三講三評”,完善縣域經濟考核激勵機制,支持縣(市、區)創造條件加快發展。堅持“抓大不放小”,依託園區吸引更多項目落地生根,壯大縣域工業,結出“星月齊輝”的產業碩果。堅持基礎先行、管網先建,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創新投融資模式,鼓勵園區引進工業地產建設標準廠房,強化企業、產業招商,提升招商質量和效果。堅持項目第一,支持晨鳴二期達產達效,三期如期投產,四期加快前期工作,同步建設太平森工產業園;動工建設大唐雷州火電,支持遂溪中能酒精、廉江豐誠水泥、中海油80萬噸重交瀝青和華電徐聞華海、粵電徐聞曲界、石板嶺以及雷州紅心樓4個風電場等項目建成投產;推進京能徐聞火電、國電吳川能源、華電廉江電廠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奮勇高新區開發建設,完善5400畝啟動區基礎設施,打造粵西食品醫藥集聚群基地,建設軍工產業園和中國-印尼合作以及新能源產業園。支持湛江臨港工業園和廉江、吳川產業轉移園擴能增效,推動海田物流產業園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坡頭龍頭、遂溪嶺北、徐聞下橋等新興產業園區,鼓勵申報省級產業轉移園。規劃建設吳川空港經濟區。
  推動交通聯網,完善“三環四通”格局。動工建設東海島至雷州高速、湛徐高速徐聞港支線以及合湛高鐵,加快建設雲湛高速湛江段和東海島鐵路,推進黎湛鐵路電氣化改造。堅持沿海、帶港、靠鎮,完善環半島公路規劃。完成湛江國際機場前期工作,力爭年內動工建設,規劃建設吳川至湛江環城高速東段的沿海高速公路以及汕湛高速吳川支線(機場快線)。推進環城高速南坡段、玉湛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按照“迎國檢”要求,完成國、省道改造550公里,全面實現湛江1136.9公里的國、省道達標升級;完成100公里縣道大修和550公里鄉、村道改造,加強公路養護,全面提升路容路貌,努力讓民眾不僅有路走,還要有好路走。
  推動港口成群,提升南方大港地位。著力改變港口建設灣內灣外“一熱一冷”現狀,嚴控灣內填海造地,支持灣外有序用海,規劃建設雷州半島港口群。最佳化發展灣內港口,加快建設湛江港霞山、寶滿、東海島港區,推進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建成保稅物流中心(B型)並封關驗收,構建多層次保稅物流體系;加快發展以貨櫃運輸為代表的現代港口物流業,建設華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開拓內陸無水港,擴大港口貨源。加快開發灣外港口資源,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發揮湛江港集團龍頭作用,統籌推進半島港口群建設,實施“一縣一港、一港一園”縣域發展帶動戰略。年內開工建設徐聞南山港;與大唐集團合作,加快建設雷州烏石港;與華電集團合作,加快建設廉江龍頭沙港;結合湛江電廠搬遷,規劃建設遂溪草潭港;規劃建設吳川吳陽港,完成無水港口岸驗收,並啟動運作。依託港口開發,建設雷州、徐聞、遂溪、廉江和吳川臨港產業園,形成港口帶動、港園互動、海陸聯動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推動漁業轉型,加快漁船漁港漁鎮轉型升級。支持在湛江灣外建設深水網箱集聚區,引導灘涂養殖、淺灣養殖有序退出,加快漁業轉型升級。鼓勵造大船、出遠海,實施漁船“小改大、木改鋼”,更新建造200噸以上大型鋼質漁船60艘。鼓勵企業建設遠洋漁業基地,支持漁民成立捕撈專業合作社。專項整治漁港“髒亂差”,每個縣(市)建設一個示範漁港,抓緊建設龍王灣避風港。突出漁港風貌、漁家風情、漁民風采,規劃建設特色漁鎮,打造現代漁業示範區。
  推動旅遊靠灣,提升“五島一灣”開發水平。實施濱海城市旅遊規劃,堅持把城市當景區精心策劃、專心經營、用心推介。推進南三島濱海旅遊開發,落實繽紛歡樂海岸、休閒漁港和環島公路等項目,打造中國南方冬休度假基地。完善金沙灣、漁港公園旅遊設施,建設市區旅遊標識示範點,啟動法式風情街二期工程,實施漁人碼頭等13個重點項目,提升湛江灣旅遊品質。支持徐聞打響“長壽之鄉”品牌,發展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特色旅遊,建設旅遊綜合改革示範縣。規劃建設南三島郵輪停靠港,開發“新絲路”、北部灣郵輪航線,發展郵輪經濟。
 三、更大力度抓城鄉統籌,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推進城鄉統籌,必須從人口大市這一基本市情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兩手抓,一手抓“中心城市-縣城-中心鎮”城鎮鏈建設,一手抓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加快城鎮鏈建設步伐。編制新型城鎮化規劃,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審批工作。提速開發海東,完成新區起步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編制和土規調整。同步推進地面路網、地下管網、地上生態建設,落實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加快土地儲備和岸線整治。掀起路網建設熱潮,確保6月底海東快線建成通車,加快沿海觀光大道等10條道路建設。推進南粵金融大廈等項目,籌建電子商務城和動漫、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升級改造起步區32條村莊,加快三柏西等3條村莊搬遷。提升發展海西,推進霞海港碼頭、調順港區功能騰退,推動湛江化工廠、湛江電廠、海濱船廠環保遷建。抓緊抓好“三舊”改造,啟動舊大天然片區改造。加快廣州灣大道等市政道路建設。建成東協公園,規劃建設銀帆公園。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建成數位化城市管理中心,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嚴厲查處違建行為,堅持黨委撐腰、政府擔責、市區聯動、社會監督、嚴格問責,出台強有力措施,嚴厲打擊違法建設,堅決剷除城市建設的“毒瘤”。做大縣城和重點中心鎮,編制縣城及中心鎮控制性規劃,加快市政幹道建設,適度擴大縣城建成區面積,打造規模初具的中小城市。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提升中心鎮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最佳化住房金融服務和公積金貸款方式,支持合理的住房消費。推動商品房戶型“大轉小”、毛坯房轉精裝房,探索發展產權式酒店公寓;突出冬休、度假、旅遊三大題材,以北方城市為重點,面向全國加大宜居湛江形象宣傳,讓更多人共享湛藍的海、湛藍的天!
  發展壯大現代農業。持之以恆強農業、富農村、惠農民,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平穩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規範農村土地流轉,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全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編制實施廉江、徐聞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規劃,啟動建設雷州東西洋現代糧食產業示範區,支持湛江農墾建成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的示範帶動力量。落實糧食安全政府主體責任,完善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成正大(湛江)現代農業肉雞產業鏈一期。推廣種植熱帶特色水果蔬菜,發展熱帶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建設直供港澳的果蔬種植加工基地。開展香蕉、玉米和涉農小額信貸保險。培育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強化冷鏈技術支撐,壯大冷鏈物流產業。健全農產品質量和農村飲水安全監管檢測體系。啟動南三島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工程。完善鑒江供水樞紐工程配套設施,確保3月向湛江鋼鐵基地安全供水。完成青年運河節水一期主體工程;處理好“水缸”與“米缸”的關係,推動鶴地水庫水源保護與水庫移民生產生活和諧發展。啟動合流水庫改擴建和甘村水庫整治。修復一般水毀工程276宗,完成濱湖堤岸和7宗、70公里中小河流整治。
  推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政府為引領、農民作主體、多方齊參與,總結提升50條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村建設經驗,擴大試點範圍。注重從村莊、飲水、集市、教育、醫療、文體、生態、社保、法律援助和平台建設10個方面著手,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突出抓好村級基本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完善村級公共服務功能。培育壯大村級經濟,努力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堅決落實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方案,建成“一縣一場”、“一鎮一站”、“一村一點”設施,構建“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體系,積極探索農村生活垃圾就近處理的途徑與方法,全面扭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落後局面。推廣“生物處理-中水灌溉”模式,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建設小型循環污水處理廠。
  推進“三地”務實合作發展。推進湛江新型城鎮化,需要發揮駐軍、高校、農墾三大優勢,提升軍地、校地、墾地“三地”合作水平。軍地合作重在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堅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增進感情,加強國防教育,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再創國家和省級雙擁模範城。校地合作重在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政產學研用一體發展,支持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學院、嶺南師範學院和省部科研院所融入地方、服務湛江,增強區域創新發展能力。墾地合作重在推進城鎮化、工業化,支持湖光農場建設墾地合作示範區,推動農場與毗鄰鄉鎮融合發展,打造鎮場一體化區域小城鎮。
  四、更大力度抓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
  推進創新驅動,首先要認清形勢,提升能力,不能再輸在起跑線上。資源瓶頸與環境約束帶來的發展壓力,要求我們不能再單純依靠要素投入;以鋼鐵為代表的現代臨港工業帶來的發展機遇,要求我們營造開放的國際化的創新環境;以青年為代表的千萬創業者,要求我們加快打造創新平台。我們必須把創新驅動作為總抓手、總支撐,統籌推進技術、產品、市場、組織和管理創新,力促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爭當粵東西北創新驅動發展排頭兵。
  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科技管理體制,破除科研對接產業的體制性障礙,培育發展工業機器人、海洋裝備、冷鏈物流、信息消費、生物製藥、循環經濟等新興產業。擴大信息消費需求。加快完善公共設施服務網路、WiFi等信息基礎設施,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三網融合”,發展數字出版、互動多媒體、移動新媒體。申報建設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市。推動電商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開拓電子商務空間,支持企業線上經營,實施湛貨網上行計畫;培育城市社區和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農業物聯網套用示範園區。完善人才培育體系,支持“校企雙制”培養技能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壯大創新型人才隊伍。依託企業主體,發展其他新興產業。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培育發展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等新型服務業,支持發展科技、金融、綠色消費等新型服務業態,扶持發展小型化、智慧型化、專業化產業組織。依託中國海博會和湛江海洋周,舉辦珍珠、遊艇、水產加工、海洋旅遊、農產品等專業會展,壯大會展經濟。支持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鼓勵企業拓展離岸、在岸服務外包業務,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加快建設市區、東海島和縣城中央商務區,推動萬達廣場、城市原點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加快建設。完善城市配送物流體系,發展第三方物流,動工建設北部灣農產品流通綜合示範園二期和湛江國際建材家居博覽中心,建成湛江商貿物流城一期和霞山、赤坎小商品批發城。
  加快推動技術改造和管理創新。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普及數位化技術設備和智慧型控制系統。支持傳統產業加大技改投入、轉型升級,推動製糖企業技術更新,發展製糖精深加工;支持建設小家電研發中心,推動家電企業合作重組;支持家具、食品、紡織、羽絨、珍珠、菸草等產業改造升級,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支持企業加快管理創新,按照“個體工商戶-中小微企業-規模以上企業-股份制企業-上市公司”的成長路徑,推動“個轉企、企轉規、規轉股”。
  加快建設“南方海谷”。以湛江灣區為中心,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資金鍊“三鏈”融合,建設“南方海谷”,是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平台。堅持海洋科技與海洋產業無縫對接、海洋科研與海洋生活有機結合;堅持更高水平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加快海洋產業提檔升級;堅持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服務廣東海洋科技升級、服務東海島工業新城和奮勇高新區建設,編制完成“南方海谷”總體和核心區規劃,深化校地、院地融合發展,打造創新聯盟,組建管理機構,招募運營團隊,落實核心區選址,加快建設霞山智慧產業城啟動區,打造“科研+市場+生活”的創新之園。
  各位代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正在成為經濟提質增效、健康發展的核心動力。我們要以建設“南方海谷”為引領,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儘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走出科學發展、持續發展的新路!
五、更大力度抓生態文明,以人為本推動城市轉型發展
  圍繞建設生態型海灣城市目標,按照“車行要暢順、慢行要宜人、水行要生態、風行要流通、物行要循環”的要求,把海綿城市、循環城市和腳印城市“三個城市”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推動城市轉型,帶動產業調整,實現產城融合、升級發展。
  建設海綿城市。堅持系統治水、科學治水、依法治水,最佳化城市水環境,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注重在市政建設中減少水泥地,減少不透水的硬化鋪裝,減少占用涵養水源的林地、草地、濕地。基本完成市區主要河渠環境綜合整治,聯片整治城區河渠及上游農村污水,把東山垌建成重要生態濕地公園;構建完整的生物鏈、食物鏈和清水結構,把綠塘河建成自然河渠、生態廊道;改造舊城區排水系統,整治市區10個“水浸街”黑點。綜合整治海灣沿線污染源,基本建成赤坎水質淨化廠三期,動工建設海東新區污水處理廠,推進建設屋山污水處理廠。
  建設循環城市。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考核,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完善重點工業企業脫硝、脫硫設施,擴大主城區“黃標車”限行範圍,實施機動車環保標誌管理,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秉承資源再生、綜合利用,加快發展東海島鋼鐵石化循環經濟,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市。注重從源頭減少廢棄物,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引導廢品回收行業規範發展,用市場力量推動垃圾分類回收;建成馮村垃圾焚燒發電廠,加快建設醫療垃圾處理廠和廉江垃圾焚燒發電廠。編制林業生態建設規劃,推進新一輪綠化大行動,更新造林20萬畝;推動國有林場向生態公益林場轉制,營建生態林4萬畝。
  建設腳印城市。嚴格劃定城市生態控制線,推進編制腳印城市規劃設計管理與規定標準等“八大行動”。堅持“公交優先”,編制實施城市公共運輸體系規劃,開闢市區主次幹道公交專用車道,擴大新能源公車套用,增開公交線路,建設公交首末站場,新增更新公車346輛;完成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發展大運量快速公交;規範合標電動車管理,加快建設市區腳踏車、電動車廊道,完善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打造便捷、高效、準點的公交都市。堅持“行人優先”,維護行人路權,增加人行道、綠道;完善人行天橋、地下通道等過街專用通道設施,建設“赤坎‘三民’路-金沙灣-霞山觀海長廊-法式風情街-漁人碼頭”城市慢行景觀廊道。堅持歷史傳承與現代元素有機結合,改造赤坎“三民”、霞山逸仙兩大片區,打造“生活街道”、“活力街區”。加強交通需求管理,規範車輛停放,專項整治城市臨街退縮公共空間;打通市區“斷頭路”,強化社區開放通達,推動城市道路微循環。
  各位代表,新型城鎮化不只是汽車機動化,小康社會不只是汽車社會。城市公共服務的中心始終是人,是讓居住在城市的人們生活更美好。我們倡導廣大市民少一點汽車生活,多一些綠色出行,步行出街購物,騎車公務上班,公交會友訪親,用雙腳接地氣,走出低碳,走出綠色,走出健康!
  六、更大力度抓民生保障,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帶著感情落實民生保障。堅持和諧發展,努力使城鄉困難民眾生活有希望,奮鬥有回報。堅持就業為本、創業優先,完善就業保障服務體系;發揮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營造寬鬆包容氛圍,煥發自由創造激情,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薪酬制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落實縣(市)低保重新申請審核工作,推進異地務工人員基礎服務與基本保障“底線均等”,編織更加牢固、更加精準的社會保障網。落實物價上漲與低保生活補貼聯動機制,有效保障“兩低民眾”基本生活。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推進企業職工全員足額參加社會保險。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分段休假。完善醫保“湛江模式”,推動基本醫保範圍由大病向小病延伸,將兒童急性白血病等6種疾病納入城鄉兒童重大疾病保障範圍;推進城鄉醫保門診統籌,城鄉醫保二類醫院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70%。堅持兜底救急,落實臨時救助制度;抓好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實現250條重點幫扶村、16.4萬貧困民眾穩定脫貧。
  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提高城鄉免費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國小從950元提高到1150元,國中從1550元提高到1950元;城鄉居民低保標準每人每月分別從370元、230元提高到410元和260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從80元提高到100元;職工醫保特定門診病種範圍由16種擴大到23種;解決68個社區辦公用房不足問題;建立80歲以上老人普惠型高齡津貼制度;新裝市區治安視頻一類鏡頭1600個;開工建設保障房7112套、建成2884套;建設移民新村85條;解決200條自然村、2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推進十大民心工程:打好告別茅草房大會戰,基本完成茅草房改造;完成中心人民醫院遷建,推動市第一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遷建擴建,加快建設廣東醫學院附屬海東醫院;動工建設湛江文化中心;推進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建成市級養老服務中心;加快建設職教基地湛江幼師高等專科學校、湛江衛校新校區二期;完成湛江鋼鐵基地安置小區村民回遷;強化鶴地水庫水污染綜合整治和鑒江中下游治理,整治袂花江、小東江、三叉江水患;開工建設海堤21宗、建成5宗,加固金沙灣海堤,完成堤圍達標100公里;深化生態文明區城鎮村五年行動,推進“五城同創”,鞏固“創衛”成果,落實“創模”工作,抓好“創文”活動,讓文明成為城市基因,生態成為湛江名片!
  帶著使命發展社會事業。實施強師工程,提升基礎教育辦學水平,創建教育強市;落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新建改建6所市區義務教育學校,加快建設嶺南師範學院附中新校區,推動新建小區配建學校;建設3所特殊教育學校;推進中國小文體設施向社會開放。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基層為重點,以信息化為手段,完成縣鎮醫院一體化改革,推動市管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共建,強化基層全科醫師全員培訓,努力讓民眾花最少的錢,走最短的路,享受最好的醫療服務。加強計生工作,提升優生優育服務。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化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保護,爭取湛江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點列入國家名單,全力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實施城市雕塑工程。啟動建設市檔案館二期。做好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婦女兒童、海防打私、人防、氣象、地震、方誌等工作。
  舉全市之力辦好第14屆省運會。辦好第14屆省運會和第7屆省殘運會,推動民眾性體育運動蓬勃發展。加快場館建設,完善配套設施,確保32個比賽場館如期交付使用;精心籌備開閉幕式,抓好競賽組織和運動員訓練,落實交通、醫療、安保等後勤保障和新聞宣傳工作,舉辦一屆“富有特色、平安祥和、精彩節儉”的體育盛事。
  帶著責任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服務體制,加快建設平安湛江。創新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扶持發展公益慈善等社會組織,加大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力度,推動社會組織依法自治。推進依法信訪,引導民眾依法表達訴求、維護權益。加強矛盾糾紛調解,積極化解建築領域、工廠企業勞資糾紛。強化鐵腕治賭,強力推進“3+×”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提高公民法治意識,加快建設法治社會。堅決治理餐桌污染,“零容忍”打擊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和責任體系,落實政府、行業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全力抓好安全生產。
  七、更大力度抓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守法是政府“第一形象”、是施政“第一生命”。各級政府要牢固樹立依法行政思維,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堅持公正執法,推進政務公開,切實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推動發展。
  以法治促善政,嚴格規範權力。強化法治思維,改進法治方式,堅持依法用權,確保公權姓公、服務人民。爭取成為省首批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市。加強政府法制工作,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善市、縣依法行政工作體系。嚴格執行決策法定程式,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倒查機制。堅持“逢文必審”、“有錯必糾”,加強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落實行政執法全程記錄和裁量權基準制度,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讓民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法治陽光。
  以法治促勤政,依法全面履職。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加大行政問責、工作追責力度;強化政府工作督查督辦,確保政令暢通。全體公務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要講政治、懂規矩、守紀律,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在乾淨中幹事,在守法中擔當;習慣在嚴格遵章守紀中做好工作,學會在嚴格自律中擔當責任,適應在嚴格約束下幹事創業,創造人民滿意的發展實績!
  以法治促廉政,強化制約監督。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全面落實人大決議決定,認真辦理建議提案。改革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把政府採購、土地出讓、產權交易、工程招投標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推進財政資金、國有資產、政府投資項目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堅持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重點公開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政府信息。
  認真履行黨委(黨組)主體責任,紮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持之以恆反“四風”。嚴格落實省委第七巡視組反饋意見,嚴肅認真抓好整改工作。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依法依紀嚴肅處理貪腐行為。嚴肅財經紀律,加強“三公”經費管理,真正用好公權、管好公款、當好公僕,努力讓組織放心、人民滿意!
各位代表,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市政府在全面落實各項任務基礎上,今年突出抓好以下五項工作:一是全力辦好第14屆省運會,進一步展示湛江新形象,彰顯湛江新活力,提升湛江美譽度;二是全力保障湛江鋼鐵基地鋼前系統建成投產,實現湛江工業歷史性跨越;三是建成保稅物流中心(B型),打造對外開放新平台;四是推動全市87所鄉鎮衛生院納入縣級公立醫院管理,完成縣鎮醫院一體化改革;五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編制,突出規劃一批可以落地的重點項目、可以實施的重點工程、可以辦成的重點實事,還有一批能夠推行的改革政策和創新舉措,為打造湛江發展升級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繪就藍圖!
  各位代表!兩千年前,我們的先輩從徐聞古港出發,開啟了舉世聞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30年前,湛江成為國家首批沿海對外開放城市。30年來,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湛江邁進發展新時代。今天,湛江已經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適應新常態,搶抓新機遇,實現新發展,開創新未來,續寫更加輝煌的新篇章!
  名詞解釋
  一帶一路: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三關四港”七方:指湛江海關、南寧海關、海口海關和湛江港(集團)、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海南港航、國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
  小改大、木改鋼:漁船小功率改大功率、木質船改鋼質船。
  南方海谷:以湛江灣區為中心,以海洋科技為動力,深化政產學研用合作,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壯大鋼鐵、石化、造紙和家電、醫藥、水海六大產業集群,打造現代海洋產業聚集地。
  黃標車:貼有黃色環保標誌的高污染排放車輛。
  蒸噸:指鍋爐每小時產生的蒸汽量,一般用蒸噸/小時表示。
  診療一卡通:社保卡代替診療卡直接掛號、繳費、結算、列印檢查清單等。
  6+3專項行動:打擊涉毒、涉黃賭、涉食藥假、涉電信詐欺及銀行卡、涉車、涉槍和欺行霸市及農村惡勢力、暴力阻工、兩搶一盜。
  三公經費:公務出國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海綿城市:指城市水系統應對自然災害具有良好的“彈性”,對雨水具有自然積存、自然滲漏、自然淨化的城市。
  循環城市:指經濟社會發展融入自然生態、物質循環,實現資源再生、綜合利用的城市。
  腳印城市:指以人為本,公交優先、行人優先,街區充滿活力的城市。
  權責清單:以清單方式列明政府部門的職權和責任。
  負面清單:以清單方式列明企業不能投資的領域和產業。
  鋼前系統:指煉鋼以前各工序,包括焦化、燒結、高爐、煉鐵、精煉、連鑄六道主要工序。
  三環四通:市區成環、灣區成環、半島成環,市外通高鐵、縣縣通高速、鎮村通快速、村村通公路。
  三資:資金、資產、資源。
  校企雙制:職業技工院校與企業開展訂單式教育合作,共同開發教材、組織教學、評價人才、招生招工。
  建設腳印城市八大行動:即開展城市規劃設計管理與規定標準研究;編制公共運輸與慢行系統專項規劃;建設公交都市;完善街道功能,營造宜人慢行空間;建立最佳化城市微循環系統;打造活力示範街區;整治開放城市臨街退縮空間;強化社區開放通達。
  公交首末站場:常規公交線路的起點和終點站場。
  兩低民眾:低保戶和五保戶。
  3+×專項行動:指打擊涉毒、涉黑、兩搶一盜和賭博、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