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1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1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時間:2001年
各位代表:
  我代表湛江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00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中共湛江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認真貫徹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廣東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現場(湛江)辦公會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努力推進兩個文明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全年國內生產總值405.9億元,比上年增長7.1%,進出口貿易總額、實際吸收外資、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計畫。市十屆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基本完成,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重要轉機和良好態勢。
 改水治旱工程、農業示範區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加強。雷州半島西南部改水治旱工程累計投入4.54億元,完成工程111宗,新增灌溉面積17.95萬畝,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28.74萬畝,解決了7.9萬人和4.55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困難。示範區建設共投入3965萬元,已建成示範點47個,引進熱帶、亞熱帶作物優良品種100多個,種下優質高效的南亞熱帶農作物15.23萬畝。全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興的南亞熱帶水果、蔬菜、花卉等產業已成為主導產業。農產品流通活躍,農產品加工率提高。海洋產業生機蓬勃,農林牧副漁業全面發展。鄉鎮企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4.4%,農業增加值增長4.0%,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工業穩步發展,效益大幅提高,國企改革脫困“三年兩大目標”基本實現。全年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8%;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80.87%,同比增加64.83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7倍;工業產品產銷率97.3%,同比提高3.34個百分點;其他各項效益指數也全面增長。糖業扭轉了連續6年虧損的局面。工業技改項目31項,完成投資2.93億元。新建華農50萬噸加工制油等項目,引進一批投資主體對多家困難企業進行資產重組。32家工業企業獲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19家企業獲產品質量認證。全市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虧損企業比1997年減少69戶,減虧幅度50%。列入國家和省改革脫困目標計畫企業58戶,已有42戶擺脫困境,脫困率72.4%。優勢骨幹國有企業76.6%整體或部分改為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實行了政企分開,市、縣(市、區)兩級初步建立起國有資產監管和營運體系。
  外經貿打開了新局面。全年進出口貿易總額11.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6.23%;其中出口3.78億美元,增長48.5%。培育了一批出口產值超千萬美元的骨幹企業。實際吸收外資9371萬美元,增長16.6%,其中外商直接投資8961萬美元,增長19.3%。初步扭轉了外經貿多年下滑的被動局面。
  實施“科教興市”三大計畫成效顯著。列入《988科技興湛計畫》的165個項目,已有110個建成投產或試產,開發新產品和新品種205個。6家科研機構正由事業法人轉制為企業法人,8家企業被認定為科技創新企業,建立了7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湛化集團博士後工作站、湛江技術市場、農業技術和海洋生物兩大中試基地。全市經省確認的高新技術企業17家、高新技術產品68個、民科企業123家,實施“火炬計畫”項目43項、“星火計畫”45項、獲獎科技成果34項、專利申請獲授權181項,均比上年大幅增加。《999湛江教育產業發展計畫》進展順利。扶持教育產業政策得到落實,靈活開放的辦學新機制正在形成。駐湛三所省屬高校加快發展,在校生已超過2萬人。組建了湛江海洋大學寸金學院,開設了廣東醫學院湛江專科班、湛江師院遂溪校區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校區,設立了五所大學湛江分教處,改革了3所名校的辦學體制,擴大了優質學校的辦學規模,引進社會資金建設了一批高校學生公寓。開通了湛江電視教育頻道,加強了對教師的繼續教育,168所學校建起了校園教育無線網。各類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穩步提高,在2000年普通高考中,我市800分以上考生人數居全省第二。《湛江市人才工程實施計畫》開始啟動實施。
經濟協作和旅遊、流通、運輸等領域出現新氣象。認真落實’99湛江經貿博覽會所簽的經貿契約。成功舉辦了’2000湛江海洋經濟博覽會,共簽訂契約439宗,契約金額176億元。“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組團參加各種經貿洽談活動取得較好成效。倡議和推動北部灣經合組織成立。旅遊業推出“相約在中國大陸最南端”主題活動和藍色之旅、綠色之旅特色旅遊線路,旅遊接待總人數325萬人次,旅遊收入達23.5億元。市場購銷活躍,消費價格總水平走出負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7%。湛江國貿商場和湛江飲料副食品批發市場建成開業,愛家超市進入本市經營。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688萬噸,增長18.7%。郵電業務總量增長28.7%。保險、信息等行業快速發展。
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城市環境有較大改善。湛江電廠二期工程建成投產,粵海鐵路湛海線鋪軌,電湛高速公路通車,20萬噸供水工程竣工,城市電網、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全面鋪開,湛江港三大工程順利實施,湛江海灣大橋簽訂了項目建設合作契約,渝湛國道主幹線高橋至遂溪段前期工作展開。新建了會展中心、金海岸觀海長廊二期工程、金沙灣觀海長廊,改造了寸金公園和南橋河、北橋河,完成了吉祥路等5條道路建設,新建了一批城市公共設施。加速了湖光岩風景區建設,整治三嶺山森林公園。城市規劃管理、有形建築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建設等取得了新進展。市容市貌大為改觀,榮獲“廣東省衛生城市”稱號。繼續實施《993軟環境整治計畫》,一批拖延多年的問題得到化解,軟環境進一步改善。
  財政收支情況好轉,基金會支付風險初步緩解。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5%,財政支出增長5.3%,實現收支平衡。金融機構存款餘額比年初增長12.5%。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基金會的支付風險和拖欠農民甘蔗款問題正在逐步化解。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250元,比上年增長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7元,比上年增長1.0%。依法擴大養老、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鞏固和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流通體制三項改革。全市失業保險參保率95.36%,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7.42%,失業和養老保險基金收繳率98%,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參加醫療保險人數占78%。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扶貧“兩大會戰”任務勝利完成。計生工作常年保持高溫高壓態勢。殯改工作打了翻身仗,完成省下達的火化任務,各縣(市)建成了殯儀館,基本完成“三道兩區”清墳任務。依期完成環境保護“一控雙達標”任務,全市納入考核的642家工業污染源企業全部達標,國家考核的12項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計畫範圍內,地表水環境質量和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功能區均達到相應規定標準。成功舉辦了市第五屆藝術節,《湛江之歌》喜獲全國城市市歌金獎,文化館(站)、圖書館建設有所加強,文化市場進一步淨化。整頓醫療市場和藥品監督執法力度加大。《全民健身計畫綱要》第一期工程基本實現,國小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達標率達98%。成功舉辦了省少年兒童跳水、射箭、武術散打錦標賽和全國沙灘排球冠軍賽,體育競技取得較好成績。監察、審計、人事、勞動、計畫、統計、質量技監、國土管理、口岸、僑務、外事、人防、宗教、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物保護、檔案管理、地方志編修、無償獻血、農村初保達標、改水改廁和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有新的發展。
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市縣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及高等學校全面開展“三講”教育。全市城鄉認真學習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展“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機關作風進一步改進,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提高。各級加強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推動民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上新水平。努力推進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開展取締“法輪功”邪教組織的鬥爭,打假治劣,打黑除惡,掃除“黃賭毒”,維護社會穩定。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如期完成“三五”普法任務。市政府高度重視、及時辦理市人大議案2件、建議151件、省市政協提案159件,認真處理人民民眾來信來訪。
 2000年是“九五”時期的最後一年。“九五”期間,特別是1998年底省委、省政府現場(湛江)辦公會以來,我們進一步端正了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努力推進經濟體制和經濟成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妥善處理各種矛盾,經濟社會發展逐步趨好。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0%,三大產業結構由1995年的31.7∶34.6∶33.7調整為26.7∶37.7∶35.6,經濟結構性矛盾得到緩解,經濟效益大幅回升。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84.92億元,比“八五”時期增加113.92億元。對外開放和經濟技術合作進一步擴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累計5.22億美元,外貿出口總值累計16.18億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城市、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15.9和26.9平方米,居住環境進一步最佳化。科技、教育事業生機蓬勃,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今天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重現生機活力的好局面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人民努力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湛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及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向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關心支持湛江建設的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九五”時期,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是:(1)經濟發展速度不夠快,國民經濟發展主要指標落後於全省平均水平;(2)產業結構仍不合理,產品檔次低,工業發展較慢,經濟恢復性增長的基礎還不穩固;(3)體制改革滯後於經濟發展,國企改革解困的措施還沒有完全到位;(4)社會不穩定因素較多,化解金融資產風險和減輕財政負擔的任務仍很艱巨,就業壓力增大;(5)精神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面臨新的問題,依法行政工作有待加強,行業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仍然存在,社會治安和投資經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6)計生工作問題突出,形勢嚴峻,局面被動,拖了全省的後腿。努力克服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對於“十五”時期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十五”時期的指導思想、奮鬥目標和戰略重點
  “十五”時期是我市經濟結構的調整期,經濟體制的完善期,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過渡期,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從出現轉機到加速發展的轉折期。我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根據中共湛江市委七屆四次會議的決定,市政府編制了《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草案),全文提交本次會議審議。
“十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開放、服務、創新、法制, 抓住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開展二次創業,加快兩個根本性轉變,努力實施科教興湛、外向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速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努力追趕全省發展步伐,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把湛江建成環境優美、秩序優良、經濟繁榮、文明富庶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為在21世紀初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十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總目標:經濟發展水平上新台階,總體經濟實力增強,經濟成長速度達到或略高於全省平均增速,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運行機制,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取得明顯成效,投資環境顯著改善,經濟秩序良好,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各縣(市、區)形成區域特色經濟,為到 2010 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堅實基礎。城市化水平提高, 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市容市貌大為改觀。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就業渠道拓寬,城鄉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有較大改善,全市大部分地區達到寬裕的小康水平。兩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十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指標: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714.8 億元(當年價,增長速度按可比價,下同)年均增長9%,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5%,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8%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 三大產業比例由2000 年的26.7∶37.7∶35.6,調整為2005年的20.8∶41.1∶38.1; 城市化水平達35%以上,信息化綜合指數53%以上;海洋產業增加值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30%以上。人均GDP9595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外貿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略有增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5%;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22和32平方米;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每萬人從事科技活動人數20人,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國中畢業生升學率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5‰以內;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以上,失業保險參保率達95%以上,社會保險綜合參保率85%,平均預期壽命75歲;環境綜合指標80分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4平方米以上。
  “十五”時期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建設“一港、一橋、兩鐵、兩路”。即湛江港、湛江海灣大橋、粵海鐵路通道湛江西站、洛湛鐵路大通道茂湛段、渝湛國道主幹線廉江高橋至遂溪段、同三(同江至三亞)國道主幹線湛江至海安段,同時全面鋪開全市省、縣道硬底化改造建設。能源基礎設施爭取建設湛江天然氣電廠,按計畫全面完成農村電網和城市電網改造。信息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電信、電纜、IP等高速寬頻光纖網路和信息網路互聯互換平台,實現同城信息、本地交換,並著力擴大電話交換容量,拓展可視電話、電子信箱業務等多媒體化的綜合業務。水利基礎設施重點抓好雷州半島西南部改水治旱工程,加快完成現有的大中型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和灌區改造,海堤除險加固和安全達標。漁業基礎設施突出抓好漁港碼頭建設。
為“十五”計畫開好頭起好步
  世紀之行,始於足下。今年是進入新世紀、實施“十五”計畫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對於實現“十五”計畫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中共十五大精神和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現場(湛江)辦公會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主題,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加快兩個根本性轉變,努力實施科教興湛、外向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加速農村城鎮化,把農民增收放在首位;深化各項改革,鞏固擴大國企改革脫困成果,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加速工業發展;發展信息業和開放式流通、服務業,增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積極做好加入世貿組織的應對準備,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十五”計畫開好頭起好步。
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增長5%;第二產業增長7%,其中工業增長9%;第三產業增長1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上升1%。外貿出口總值增長20%,外商直接投資增長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20‰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一、積極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加快改水治旱和南亞熱帶農業示範區建設步伐,著力提高農民收入
努力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改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開闢農民就業和增收的新途徑、新領域。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推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加快全市農村實現小康的步伐。
加快以改水治旱和示範區為重點的農業基礎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精心組織項目施工,確保今年底基本完成治旱規劃的打井任務,完成小型水庫擴庫加固和渠道防滲80%以上。重點抓好13宗大中型水庫、136條218公里江海堤圍的除險加固,完成381宗小型水庫、山塘的新建維修和2946條3898公里渠道的清淤防滲。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高標準改造中低產田15萬畝。建設好南亞熱帶農業示範區和一批示範點。抓好100萬畝生態公益林的規劃落實和100萬畝商品林的建設,頒布《湛江市紅樹林資源保護管理規定》,實施紅樹林綜合管護。
  促進生產與科研結合,搞活農產品流通加工。抓好科技興農的種子、技術創新、農科體制改革、綠色證書等“四項工程”,加強對優質農作物和養殖品種的研究、開發、培育、引進、示範和推廣工作,開發名牌產品,培育流通加工龍頭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各縣(市、區)要重點抓好12家上規模、上檔次、效益好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扶持發展民間流通,推廣新型行銷方式,繼續抓好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辦好專業批發市場,鼓勵企業和農民上網。積極爭取開通公路“綠色通道”。
大力發展小城鎮。小城鎮是大戰略。要給予小城鎮尤其是中心鎮相應的發展自主權,充分解放生產力,調動小城鎮的積極性。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實行城鎮戶籍的農民與城鎮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搞好城鎮規劃建設,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集中。鼓勵更多的農民進入小城鎮從事二、三產業,增加純農業農民的耕地經營量。鼓勵農村勞務向城市、向外地輸出,增加農民的直接收入。
  繼續落實農村政策。穩定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繼續抓好延長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實,保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長期穩定。搞好農村集體資產規範管理。鞏固和發展扶貧成果。
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這是繼土地改革、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其目的是規範農村分配製度,從根本上解決農民負擔過重問題。我們要在抓好試點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堅決取消鄉鎮統籌費、農村教育集資費、屠宰稅及統一規定的勞動積累工和義務工;調整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政策;改革村提留徵收使用辦法;繼續降低農電價格,年內農村住宅電價降至每千瓦時0.85元以下;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在鄉鎮一級全面推行“零戶統管”改革。
進行鄉鎮機構改革。規範鄉鎮政府機構的設定,堅決清退編外人員,並在此基礎上精編減員,降低鄉鎮政府行政成本。努力辦好南亞熱帶農產品博覽會。精心組織,精心策劃,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辦出效益,辦出效應。
  二、加快結構調整,壯大提升優勢產業
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質量與經濟效益,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格局。
  加快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最佳化升級,全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加快工業化進程是我市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一要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第一增長點,重點抓好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海洋藥物等領域科技攻關和產品開發,高度重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二要加快以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技術結構和產品檔次,對有品牌、有市場前景的老企業進行改組改造,增強老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積極拓展傳統產業發展空間。三要積極支持重點企業增資擴產,做大做強,儘快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四要繼續支持製糖業、建材業進行改革脫困,使其儘快走出低谷。五要對經營不善、技術落後、扭虧無望、污染嚴重的企業,依法關、停、並、轉或破產,逐步淘汰落後生產力。六要突出發展特色,發揮湛江港大進大出的優勢發展臨海型工業,利用農林海資源優勢發展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藥物工程以及資源型加工業項目,培育地方特色產業群。通過堅持不懈努力,使我市工業儘快形成新興支柱產業,建成港口中轉加工、石油化工、特種紙、紡織服裝、機電製造和農海產品加工等幾大產業基地,儘快壯大工業總量,支撐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調整農業經濟結構,提高農業整體水平。在四個層面進行結構調整:一是調整大農業內部結構,增加現有南亞熱帶特色的水果、外運菜、花卉、水產和節糧型畜牧業的份量。二是調整農業區域布局,按不同類型的地區和資源條件,發展各具特色的種養業,做到有減有增,有所側重。三是調整種養結構,減少一般性低值品種的生產,增加名、優、特、珍、稀品種的生產。四是調整技術結構,抓好科技興農,全面落實科技興農項目,重點抓好農業適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套用推廣。
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建設“藍色產業”聚集帶。六路並進綜合開發海洋產業。海水養殖要重點抓好對蝦、珍珠、牡蠣、鮑魚等特色品種的養殖,提高養殖業的科技含量。海洋捕撈要抓好北部灣劃界漁業調整計畫的落實和捕撈結構調整,積極穩步發展中深海和遠洋漁業。海產品加工要著力引進新的投資主體,培育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經營,促進轉化增值。海洋工業要繼續增大海洋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量,扶持海洋生物醫藥製造,穩步發展水產飼料、船舶修造業等。海洋運輸要以湛江港為中轉基地,廣攬進出口貨源,進一步激活大港口潛力,發揮大通道、大出海口功能,支持西部大開發。濱海旅遊要進一步建設濱海觀光和休閒度假設施,完善旅遊要素,加強宣傳推介,突出濱海特色。
引導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進一步貫徹落實《湛江市關於鼓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若干規定》和《湛江市民營科技企業管理實施辦法》,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步伐,幫助支持這些企業走向現代經營,煥發企業活力。努力提高我市非公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著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1)對各類在建項目進行清理,加速結轉項目的竣工投產和投產項目達產。(2)積極幫助企業申報項目,爭取列入國家和省的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計畫。(3)最佳化服務,支持中央及省駐湛企業、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增資擴產。(4)下大力氣抓好農海產品的流通加工和轉化增值,引導社會資金興辦一批農海產品流通加工企業。(5)重點支持列入計畫的東興煉油廠300萬噸擴建、華農制油項目擴建和雷州(香港)紅土地食品加工、湛江米克化能有限公司液氨儲罐、海康獸藥有限公司過硫酸鹽消毒劑等一批項目加快建設,形成新增生產能力。(6)加快50萬噸木漿項目和2×33萬KW天然氣電廠項目的籌建工作。
  三、發展開放型、外向型服務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加大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提高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使第三產業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保持出口穩定增長。繼續深入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層層落實責任制,擴大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和本地產品、“三資”產品、私營企業產品出口,發展境外加工貿易、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充分發揮開發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龍頭作用,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計畫。重點突破,多元發展,最佳化出口市場布局。幫助更多的企業獲得和用好進出口經營權。
  全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提高綜合投資環境的整體競爭力,完善招商信息網路,建立起市、縣(市、區)、鄉鎮三級招商網路體系。引導企業開展網上招商和無紙交易。在積極利用港澳台資金的基礎上,引進國際大集團、跨國大公司的投資。引導外資重點投向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海洋產業、環保產業和農海產品加工業。充分利用“科技三費”資助、重點項目政府援助、以項目換項目、公開招投標、委託引資等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吸引投資。
  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積極與友好城市、周邊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進行經濟合作,主動接受省會城市和珠三角、經濟特區的產業轉移和經濟輻射,加強與北部灣經濟合作組織和西南經濟區市長聯席會成員城市的交流與合作。
  加快發展流通服務業。繼續完善運輸、旅遊、流通、信息等服務設施。加大公路水路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改造力度。重點建設港口工程、主幹運輸道路、樞紐站場、景區景點、市場體系和信息網路。整合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最佳化服務質量,拓寬服務領域,壯大服務總量。在繼續發展傳統服務業的同時,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的信息、會展、中介服務等行業。
四、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三大計畫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以《988科技興湛計畫》為主體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其基本框架和要點包括四個“結合”的指導原則:市場導向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引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全面推進與跨越發展相結合,兩個創新與“三改一加強”相結合。分類指導的發展載體:“三區兩帶一園”、“網站·市場·基地”。即開發區、試驗區、示範區,藍色產業聚集帶、南亞熱帶農業示範帶,海洋高新科技園;各種網際網路、信息網、商務網,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各級技術推廣網站;人才、技術等要素市場;海洋生物中試、農業技術中試和創業服務等基地。“五個一批”的創新主體:一批生產高新技術產品和出口產品的企業,一批有潛在優勢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一批科技示範基地,一批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示範企業,一批建在企業的研究所和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因地制宜的產業選擇:重點發展生物技術、新材料、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海洋開發技術和“三高”農業技術等6個領域。注重“適用”的技術選擇:從湛江的自然資源、產業基礎和科技實力出發,根據市場導向選擇適用技術而不追求“技術高消費”。今年抓好五項重點工作:一是鼓勵促進一批大中型企業建立技術開發機構,爭取把湛江農科所、林科所、水產所建成省級區域性試驗中心。二是確立一批高新技術優勢企業進行重點支持,使其生產規模、技術檔次、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上新台階;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項目,為新增“火炬計畫”做好技術貯備;培育一批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提高技術檔次,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梯隊企業;在傳統企業中優選高新技術優勢項目進行切塊管理,培育成高新技術企業。三是抓好一批示範基地建設,提高南亞熱帶特色農業和海洋資源開發的科技含量。四是出台實施《湛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十五”計畫》,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信息化。五是繼續抓好科技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科技,支持民科企業。
深入實施《999湛江教育產業發展計畫》。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參與辦學的新體制。鞏固“普九”成果,嚴格控制學生流失,大力改造薄弱學校,調整中國小布局,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擴大辦學規模,規範學校收費。依法大力扶持民辦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推進教師繼續教育,實施教師全員聘任,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大依法治教和教育督導力度,抓好各重點項目的落實。
  抓緊落實《湛江市人才工程實施計畫》。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人才觀,高度重視人才資源綜合開發。既要求賢若渴引攬外來人才,又要滿腔熱情地善待現有人才;既要引進高素質緊缺拔尖人才,又要從實際出發採取臨時聘用、技術諮詢、合作攻關、技術入股、來湛講學等形式引進智力。通過人才工程的實施,為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把可持續發展擺上更突出位置。人口與計生工作要以正確的態度和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黃牌警告”、“提醒注意”和“重點管理”,不埋怨、不泄氣、不畏難、不鬆勁,變沉重壓力為強大動力。堅持各級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和“三為主”的工作方針;堅決兌現“一票否決”;重心下移,強行入軌,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新機制;下死決心,背水一戰,真抓實幹,狠抓落實,打好翻身仗,摘掉落後帽,徹底扭轉被動局面。環保工作要抓好“一控雙達標”的深化和再達標;抓好水污染防治,提高城市空氣品質,重視生態保護;抓好湛江港灣和雷州灣的環境綜合治理,籌建南海海洋環境保護監測站。依法保護和合理有效使用淡水、土地、海域、灘涂等寶貴資源。殯改要鞏固去年工作成果,防止土葬回潮;要健全執法服務網路,加大執法力度,最佳化殯改服務,使全市殯改工作走上正常化、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五、繼續推進各項改革,增強體制新優勢
  加快發展,必須增創體制新優勢,突破各種體制性障礙,加速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鞏固改革脫困成果,深化國企改革。加快產權制度改革,以存量資本吸引社會投資,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一般性競爭行業國有企業的兼併重組,盤活國有資產,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幫助支持優勢企業規範運作、資產重組、申報上市和市場融資,使其壯大發展。通過依法關閉、破產、兼併等手段,開通劣勢企業退出渠道;通過補償安置、轉崗培訓、自謀職業等方法開通勞動力退出通道;通過呆壞帳核銷、債轉股等辦法開通企業呆壞帳退出通道。推行工人計件工資制、銷售人員銷售承包工資制、科研人員項目課題工資制、管理人員崗位職能工資制、經營者年薪制或期股制等,深化企業內部分配製度的改革。
  實施政府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今年內完成全市各級政府機構改革,把政府的社會經濟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分開,合理設定機構,精簡行政人員;界定部門職能,清減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式,提高行政效能。健全、改進和完善以產權為紐帶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體系。加強市場運行的監督,為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推進各項配套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強化社會保險費征繳力度,把非公經濟從業人員和單位臨工作為社保費擴面徵收重點。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繼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貫徹落實《湛江市市直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暫行辦法》、《湛江市企事業單位職工醫療保險大病救助暫行辦法》和《湛江市市直企業離休幹部醫療保障暫行辦法》。加快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業保險制度並軌。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和城鄉勞動力市場信息網,推行多種就業形式。全面推行住房貨幣分配。頒布實施《湛江市房改房上市交易管理暫行規定》。發展資本、產權、土地、技術、勞動力、有形建築等要素市場;改革市場準入規則,打破市場壁壘、市場分割和非法壟斷。
  六、實施“經營城市”戰略,加快建設步伐,繼續最佳化城市環境
  城市品牌是城市的重要資本,是吸引投資的關鍵要素,要繼續實施環境工程,最佳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出台實施《湛江市經營城市實施計畫》。實踐城市發展新理念,探索城市建設新模式,充分發揮城市規劃的龍頭作用,運用市場機制,把城市資產當作最大的國有資產逐步盤活。對構成城市空間和城市功能載體的自然生成資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資本(如路、橋)及相關延伸資本(如冠名權)等進行集聚、重組和經營,並把營運收益重新投入城市建設,形成“投入產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環,走“以城養城、以城建城、以城興城”的城建市場化道路,實現城市的自我滾動、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增值。
  啟動“三年四還”民心工程。出台實施《湛江市三年四還工程實施計畫》。取締市區占道經營和違章占道停放,整治城市交通,確保道路暢通,還路於民。統一美化、亮化、綠化市區街景,科學規劃和合理分布公共綠地,提高城市綠化品位,還綠於民。搞好城市景觀設計,加強市區公園景點和市容街景的建設與管理,保持公園景區的休閒性和完美性,評選“湛江八景”,還景於民。科學規劃合理使用市區沿海岸線和沿河岸線,繼續擴建觀海長廊和美化河岸,還岸於民。
  重點抓好19項建設工程。(1)今冬明春奠基、明年上半年動工興建湛江海灣大橋。(2)粵海鐵路大通道湛海線年內通車臨運。(3)湛江港完成30萬噸級油碼頭工程,續建10萬噸級航道疏浚二期工程,動工建設鐵礦石碼頭擴建工程。(4)完成霞海港二期貨運碼頭建設工程,擴建海安港,新建續建特呈島、東頭山島等4個陸島車渡碼頭。(5)完成207國道良垌段改造工程,實施省道遂六線、平楊線改造工程,修建縣、鎮二級公路78公里,建設海田汽車客運站等10個站場。(6)建設湛江車城。(7)建設湛江世貿商場和廣東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8)把人民廣場擴建為大型城市綠化廣場。(9)建設湛江廣播電視中心。(10)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中山二路及新華路、民享路商業步行街。(11)年內完成湛江殯儀館新建搬遷。(12)興建赤坎污水處理廠,籌建霞山塘污水處理廠。(13)完成南橋河整治三期、北橋河整治二期、金沙灣觀海長廊二期和金海岸觀海長廊三期工程。(14)完成湛江市區管道燃氣工程,興建16萬立方米LPG燃氣冷凍貯庫工程。(15)完成市區主幹道人行道改造和隔車帶綠化改造。(16)擴建文明西北一路和椹川東二路工程。(17)繼續整治森林公園,把湖光岩風景區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18)開通完善寬頻光纖主幹網,配套建設區域網路和用戶接收網。(19)年內按計畫完成農村和城市電網改造工程。
  繼續大力推介城市品牌。提高雙擁工作水平,確保實現我市全省、全國“雙擁模範城”“二連冠”。鞏固“廣東省愛嬰城”和“廣東省衛生城市”成果,深入開展創建活動,用三年時間把湛江建成“廣東省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家級園林城市”。啟動創建優秀旅遊城市工程,進一步提煉旅遊主題,升華旅遊品位,創造旅遊特色,營造旅遊文化,開發旅遊市場,加快旅遊景區景點建設、包裝和推介,最佳化旅遊硬軟環境,在“十五”期內,把我市建設成“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搞好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聘請國內外名家,組織修編湛江市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市)城鎮體系規劃,完成市中心區各功能組團的規劃設計。強化城市管理,依法清理閒置土地,整治違章建築。重點扶持20箇中心鎮,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加快城鎮化進程。
  七、重拳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強化社會治安,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堅決貫徹全國、全省社會治安工作會議、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會議精神,重拳出擊,鐵腕執法,立即在全市範圍內掀起規模浩大的嚴打鬥爭和整治行動,力爭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使市場經濟秩序取得階段性成果,兩年內社會治安秩序有明顯進步。正確處理嚴打整治與加快發展的關係,以發展帶整治,以整治促發展。
  堅持“重典治亂”,強化社會治安。開展以“三打一掃”為重點內容的嚴打整治高潮,重點打擊有組織犯罪、帶黑社會性質的團伙犯罪、流氓惡勢力犯罪,爆炸、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以及盜竊等嚴重影響民眾安全的多發性犯罪。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嚴懲違法犯罪分子。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健全處置群體性事件工作機制,及時依法妥善處置和化解各類矛盾。
全面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一是打擊偷稅騙稅、騙逃套匯等違法犯罪活動,強化稅收征管,進一步整頓進出口經營秩序。二是繼續保持高溫高壓態勢,嚴厲打擊走私販私活動,防止走私販私回潮。三是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進一步整頓商品生產和經營秩序。突出抓好以“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商品、重點市場”為主要對象的專項整頓,特別是要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農藥、化肥、化妝品等關乎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產品。四是整頓和規範市場主體。清理整頓無資金、無場地、無設備的“三無”企業和無證經營活動;整頓假冒註冊商標和知名商標等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打擊非法傳銷和變相傳銷。打擊利用購銷和加工承攬、招工等進行經濟欺詐的違法活動,整頓社會信用,規範契約關係。五是規範有形建築市場和土地市場。嚴格執行工程招投標制度,查處違規招標、假招標、“圍標”等行為;完善土地公開交易制度,規範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轉讓行為,查處違法違規交易。六是加大金融機構和基金會資產追收處置力度。強化手段,剛化措施,堅決追收各種欠款,妥善做好資產保全、盤活、變現的工作,堅決打擊逃廢債務行為和各種金融犯罪活動。繼續抓好拖欠農民甘蔗款兌現。七是反對地方保護,制止市場分割。嚴厲查處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打破部門壟斷和地區封鎖,努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八是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強化責任制,落實管理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重點抓好易燃易爆物品、水陸交通、建築施工、工礦企業、娛樂場所等重點行業、重點部門和重點部位的安全生產,防止群死群傷等惡性、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九是整頓和規範文化市場。重點清理音像製品集中經營場所,查處非法經營的“網咖”、“遊戲機房”等,掃除非法出版物。
 加強與敵對勢力的鬥爭。繼續深入揭批“法輪功”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的邪教本質,深挖打擊其淪為國內外敵對勢力反對我國政權工具的反動面目。嚴懲違法犯罪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和骨幹分子,進一步做好“法輪功”痴迷者的教育轉化工作,堅持不懈地教育、團結、挽救絕大多數被矇騙的“法輪功”練習者。堅決打擊各種反動會道門和非法宗教滲透活動。嚴密防範和堅決粉碎境內外敵對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陰謀活動。
  八、推進財稅改革,逐步建立公共財政框架
  財政工作要堅持“一是吃飯,二要建設”的原則,綜合運用財稅政策,積極化解矛盾,支持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推行財政“五項改革”。推行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政府採購制度、農村稅費改革及會計委派制。調整支出結構,壓減對競爭性和經營性領域的投入,財力主要用於提供社會公共服務。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促發展的順序安排支出,建立工資發放的保障機制。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制。
  依法理財,嚴肅財經法紀。積極培育稅源財源,加大稅收征管力度,確保及時足額入庫。及時依法辦理出口退稅,支持企業發展。管好用好各種財政資金,積極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推進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實行“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的管理辦法。對行政事業單位和財政撥款的基本建設重點項目派駐財務總監。嚴厲打擊假憑證、假帳冊、假審計行為。建立和推行財政執法責任制,強化財政資金監管和審計工作。
  九、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發展社會各項事業
按照中共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繼續在全市城鄉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和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精神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反對愚昧迷信,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推進以德治市。
實施精品戰略,多出文化精品。組織送文化下鄉和各類民眾性文藝活動,活躍城鄉民眾文化生活。抓好《南粵錦繡工程》的實施,加快文化先進縣的創建。繼續開展掃黃打非鬥爭,全面規範文化市場。抓好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圖書館、檔案館和文物維修保護、地方志編修出版工作。
搞好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流通體制改革,建立衛生監督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全面推行醫藥分開核算,規範收費項目,完善和推行藥品集中採購招標制度。進一步整頓規範醫療和藥品市場,抓好醫院管理。制定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實行衛生全行業管理,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改善農村衛生醫療條件,鞏固提高初級保健達標成果。以點帶面,繼續努力推動農村“五改”(改水、改廁、改灶、改路、改住房)和“六進村”(無神論、道德教育、衛生、法制、科技、文化進村)工作。
  精心組織好我市承辦的第九屆全國運動會男子手球比賽項目和備戰第十一屆省運動會的各項工作。進一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促進民眾性健身娛樂消費,發展體育產業。做好民兵預備役工作,繼續落實優撫政策,妥善安置退役、轉業軍人,增進軍政軍民團結。認真解決城鄉特困民眾“四難”(子女入學難、住房難、醫療難、法律援助難)問題。加強民族宗教事務管理。重視發展老齡和社會扶殘助殘事業,支持“關心下一代”活動。繼續做好口岸、外事、僑務、人防、消防、氣象、糧食儲運、防震減災等工作。
  十、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市
堅持政府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人民政協通報情況的制度,自覺接受檢查監督。及時辦理人大議案、人民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和“直通快車”件。充分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參政議政的意見,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的橋樑紐帶作用。認真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工作,密切聯繫民眾,充分發揚民主,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加強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鞏固和完善村民自治;在抓好村務公開、鄉鎮政權機關政務公開和廠務公開的同時,在縣級政權機關全面推行政務公開。
進一步推進政府工作法制化,提高政府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的水平。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範執法行為。認真搞好行政複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積極推行部門執法責任制。抓好司法、法制、公證、律師工作,開展“四五”全民普法教育。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抓好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和公務員的政紀教育,堅決查處大案要案,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嚴懲腐敗行為。繼續弘揚本屆政府提出的“以民為本,從嚴治政,求真務實,廉潔自律”政風,深入開展“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活動,把各級政府建設成勤政廉潔高效的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展望新世紀,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湛江經濟社會發展任重道遠,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讓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開拓新局面,創造新輝煌;認清形勢,振奮精神,堅定信念,紮實工作;為實現“十五”計畫宏偉目標,實現新世紀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開門紅”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