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抓落實作為市政府最鮮明的工作舉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強實體,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樹立大抓產業的鮮明導向,堅持優存量與引增量“兩手抓”,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堅持抓產業必須抓招商,舉辦沿海經濟帶發展大會、北京世園會·茂名投資推介會等高規格招商會,引進超千萬元項目282個,已開工186個。成功引進總投資400億元的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省政府給予專項補助10億元。與中石油、協鑫集團開展合作,聯手加快粵西LNG項目建設。亞洲最大的醇醚類企業江蘇德納落戶茂名。
工業發展提質增效。聚焦延伸石化產業鏈條,茂名石化投資33億元的產品結構最佳化項目即將建成,10萬噸/年高端碳材料項目動工建設。10萬噸/年生物柴油項目建成投產。高新區成為全國第二大環氧乙烷深加工基地。世界500強豐益國際投資的益海嘉里糧油及食品加工項目加快推進。粵電博賀電廠調試點火。2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新增“小升規”企業超40家,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91.34億元。電白建設集團入圍“廣東百強民營企業”,茂名石化實華、新華粵上榜“廣東企業500強”。民營經濟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76.2%。產業集聚態勢良好。信宜、高州、化州產業集聚區獲省批覆,全市享受省產業轉移政策的園區面積拓展到68平方公里。全年6個省級產業園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90億元;實現增加值125億元,增長11.3%。
新興產業加速培育。中氫動力氫燃料電池項目全面開工,粵西首個加氫加油混合示範站即將動工。雲興科技大數據中心(一期)建成投用,粵西數據湖產業園開工建設。建成5G基站152個。信宜廣東翔天汽車智慧型化有限公司獲得國家新設立“專用車生產企業”牌照,成為我市首個生產專用車輛的企業。
服務業發展加快。大力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首次突破3000億元,達到3012.91億元,增長10.6%;各項貸款餘額創歷史新高,達到1582.35億元,增長19.3%;存貸比15年來首次突破50%,達到52.52%。農信社改制工作全面完成,茂名農商行掛牌開業。交通銀行茂名分行開業運營。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在茂名設立運營中心。電白上榜中國十大特色休閒縣市,信宜八坊村成為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六韜珠寶創意產業園獲評“廣東省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全市旅遊接待人數4545萬人次,同比增長11.3%;收入476.1億,同比增長11.8%。我市成為全國家政服務業32個“領跑者”重點推進城市之一。
(二)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全年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305.89億元,同比增長7.9%。
交通建設持續發力。全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81.8億元,增長14.3%。茂名火車站南站房建成投用,北站房改造同步啟動。時速350公里的廣湛高鐵先行段在電白觀珠鎮動工。博賀灣大橋正式通車。連線博賀灣大橋至水東灣大橋的廣東濱海旅遊公路茂名先行段開工建設。雲茂高速茂名段全力推進,瀋海高速改擴建工程全面動工。茂化快線東延線基本建成,大園橋及大園西路順利貫通,水東灣大橋、復興大道、甲子大道等加快建設。圓滿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年度任務。新購進和投放80輛新能源公車,新開通11條城際公交線路,進一步加快同城化發展步伐。
港口建設取得突破。博賀新港區開港運營,吉達港區開發建設正式啟動。粵電煤炭碼頭建成投產。博賀疏港鐵路、10萬噸級成品油碼頭、粵西LNG造陸工程等項目動工建設。博賀新港區深水大港加快崛起,開啟茂名“億噸大港”建設新時期。
水利項目紮實推進。2018-2019年中小河流治理(二期)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治理河長762公里。完成飲水型氟超標改水工作,惠及電白、高州、化州11條自然村1110戶民眾。水東灣城區引羅供水工程通水成功,濱海新區供水工程(一期)正式通水。河東水廠10萬噸擴容工程建成投產。全長43公里的信宜“錦江畫廊”碧道如期建成,成為展現山水田園風光的靚麗風景線。
電氣通訊設施不斷完善。投入22億元加快電網建設,500千伏博賀電廠送出工程全線貫通。粵西天然氣主幹管網茂名至湛江段建成投用。20戶以上自然村通光纖率、4G網路覆蓋率均達98.8%。
(三)提品質,城市建設增添新動能。堅持推進城市擴容提質,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海綠城、好心茂名”。
“四城同創”成果顯著。創衛改變城市,聚萬眾之力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讓茂名天更藍、水更碧,城市更潔淨而宜居。市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完成農貿市場升級改造28個,新建改建城市公廁100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八大提升行動”有序推進,建成縣、鎮、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517個,吳金源等5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加速推進,完成造林更新作業面積1.14萬公頃,新建和提質建設森林公園33個。信宜、高州、化州全部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紮實建設平安茂名,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盜搶騙、黃賭毒、涉槍涉爆等突出違法犯罪,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06%。電城鎮入選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範點。
城市更新提質加速。建成金城路、站南路、西粵北路等6條市政道路,完成79條共7萬平方米內街道路硬底化及亮化工程。進一步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初步建成12公里高品質城市社區生態休閒廊道“好心綠道”。新湖公園升級改造基本完成。加強文化建設,茂名影劇院拆除重建。電白萬達廣場建成開業,城光世紀城、愛琴海購物公園等城市綜合體快速推進。保利集團助力共青河新城開發建設,奧體中心、奧體大道等項目加快前期工作。水東灣新城全面提速,華僑城項目落地開工,歌美海公園雛形初現,高地片區在建項目超200億元。
(四)增優勢,農業現代化呈現新亮點。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持續擴大農業優勢,推動農業由“大”向“強”轉型發展。
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依託現代農業重大平台和優勢資源,構建“1+1+2+6”和“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新格局。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首期工程竣工驗收。“好心湖畔”“大唐荔鄉”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三產融合初顯成效。6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建設項目122個,完成投資6.89億元。出台《茂名市“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獎勵辦法》,15個鎮入選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為全省最多;103個村加快發展特色產業。
農業品牌優勢持續擴大。“茂名羅非魚”“化州橘紅”成為國家區域公用品牌。電白建成全市首家農產品“觀光工廠”意順觀光茂名物產館。全市農產品網店超4000家。高州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化州跨境電商產業園開工建設。茂名榮獲“中國月餅名城”稱號。
新農村建設發力提效。籌集24.7億元支持新農村建設,建成信宜毛家村、高州橋頭村、化州湖艷村等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61個。茂南車田村、電白檳榔村、化州大埇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高州成功創建廣東首個國家級“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180個省定貧困村中2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全部硬底化,集中供水完成率96.8%。1062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全市累計6.6萬戶15.3萬人退出貧困戶,占比97%。與廣西南寧、來賓扶貧協作紮實推進,完成扶貧項目48個。
(五)優生態,美麗茂名展現新容顏。堅定綠色發展不動搖,出台《茂名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2019-2020)》,著力建設天藍地綠的美麗茂名,厚植茂名永續發展的生態本底。 藍天保衛戰成效明顯。開展工業源、揚塵源、焚燒源治理,完成527家“散亂污”企業整治任務。市區空氣品質穩居全省前列,“茂名藍”成為展現茂名魅力的新名片。 碧水保衛戰縱深推進。堅決落實廣東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一號令”,重拳治理水污染。全面加快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新開工項目60個,建成項目35個,完成管網鋪設349公里。深入實施河長制湖長制,388宗河湖“四亂”完成整治。全市地表水7個考核斷面全部達標,小東江在全省9個攻堅劣V類國考斷面中水質排名第一。 淨土保衛戰進展加快。土壤污染詳查工作全面開展。納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的18個鎮級垃圾填埋場完成整治。市循環經濟示範中心(一期)和4個綠能環保發電項目快速推進,化州綠能環保發電項目竣工投產。開展打擊固廢違法專項行動,立案查處225宗。 (六)激活力,改革創新釋放新能量。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啟動實施50大項192小項改革,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營商環境有效改善。“數字政府”建設取得突破,政務雲平台茂名節點建成投用。“1369”審批便民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粵省事”微信小程式茂名專版上線514項民生事項,441項實現“零跑動”。建成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出台《政務服務投訴處理暫行辦法》,為解決民眾辦事“投訴難”打開便利之門。全面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建成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企業開辦平均時間壓減至1個工作日,市場活力有效激發,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5.3萬戶、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8.5萬戶,分別增長18%、13.2%。 減稅降費落實見效。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近7萬戶企業受惠,鄉鎮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基本實現零稅負經營;落實下調社保費率等優惠政策,為企業減費5.6億元,全市減稅降費達40.25億元。建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轉貸資金,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向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緩解融資難。 創新驅動活力顯現。堅持創新引領,獲準立項省級以上科技項目128項,獲省科技獎數量連續三年排全省前6位。省正式批准建設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實驗室茂名分中心。支持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設立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茂名)聯合技術創新中心。茂名本正化橘紅研究院獲批為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新增茂名高新區綠色化工和氫能產業園,並納入高新區“一區多園”管理範圍。深化產學研合作,新建院士工作站8家。新增高新技術產品94個。規模2億元的廣東粵科粵茂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正式運作。成功舉辦首屆“茂名人才活動周”。首次承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地方賽,並取得突出成績。 融灣強帶步伐加快。制定《茂名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動方案(2019-2021)》,按照“快速、特色、集聚、向海”要求,立足優勢融入“雙區”,強化“灣區帶”聯動。茂名港與廣州港集團深化合作,與大灣區港口實現互動發展。國務院批覆同意水東港口岸更名為茂名港口岸,並擴大開放水東港區和博賀新港區。 (七)辦實事,社會民生實現新改善。著力解決民眾切身利益問題,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堅持政府過緊日子,財政支出重點保民生,全市民生支出379.72億元,增長6.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抓好穩就業,全市14家創業孵化基地帶動就業9695人,新增城鎮就業6.01萬人。紮實開展“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工程。出台《茂名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施辦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從20萬提高到30萬元。落實《茂名市醫療救助基金市級統籌實施辦法》,全面實現異地就醫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困難人群應保盡保,核定貧困人員100%享受醫保待遇。出台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意見,全市戶籍0-6歲殘疾兒童納入康復救助範圍。公辦福利機構綜合改革全面啟動。鎮級敬老院升級改造基本完成,市頤年苑養老服務項目竣工驗收。建立市縣鎮村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新開工棚戶區住房改造2715套。高州農村危房改造、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成效明顯,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教育衛生事業不斷進步。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全市教育支出132.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建成市崇文學堂、東灣學校、電白一小新校區,新增10000個優質學位。占地1500畝、投資近18億元的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西城校區投入使用,全市高校在校生達6.9萬人。順利通過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市、區)督導驗收。建成粵東西北首個廣東省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範市,信宜、高州、化州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茂名職業技術學院加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聯盟(AHK),並與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首批訂單班開始招生。落實4.9萬名農村教師生活補助,人均1004元/月。做好睏難學生資助工作,發放資金6.2億元,21.6萬人次學生受益。衛生創強紮實推進。加快高水平醫院建設,廣東省人民醫院與茂名市人民醫院簽訂合作共建協定。新增社會辦醫療機構62間。完成10家縣級公立醫院升級項目年度建設任務,1628間村級衛生站規範化建設加快推進。茂名市人民醫院水東灣分院正式啟用。高州獲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茂名“堅持強基層補短板,實現大病不出縣”獲評“廣東醫改十大創新典型”。
文體事業成績顯著。成功舉辦亞洲沙排錦標賽、央視《魅力中國城》第三季啟動儀式、“好心茂名”廣東省龍舟賽等大型文體活動。原創歌曲《歸來仍是少年》榮獲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廣東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第二屆冼夫人文化周等文體活動精彩紛呈。“好心書屋”正式投用。露天礦博物館對外開放。高州寶光塔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國防動員、雙擁共建等繼續加強。殘疾人事業進一步發展。民族宗教、地方志、地震、統計、外事、僑務、婦女兒童、氣象、檔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一年來,我們注重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找差距、抓落實中守初心、擔使命,推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走深走實。著力建設法治政府,在法治廣東建設考評中成績良好,排粵東西北首位。加強政府立法,《茂名市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條例》《茂名市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茂名市煙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條例》等3部法規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全年辦理行政複議案409件。支持完善法律顧問制度。積極化解行政機關及國有企業訴訟積案。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05件、政協委員提案260件,辦復率均為100%。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31起58人。注重督查督辦,強化審計監督,認真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省委巡視等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困難較多的情況下,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全市人民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廣大幹部民眾,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茂單位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和參與茂名建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巨觀經濟形勢偏緊,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經濟成長趨緩,項目投資等指標完成不理想。二是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融資難、引才難、轉型難等問題仍然突出。三是環保基礎設施歷史欠賬較多,污染治理任務艱巨。四是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縣域經濟薄弱,農業生產“小散弱”問題普遍存在。五是民生領域欠賬多,民眾普遍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領域問題仍較突出。六是營商環境欠佳,“放管服”改革效果與企業和民眾預期有差距,辦事難、辦事繁、來回跑的問題仍然存在。此外,政府作風還需持續改進,政務服務效率有待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我市打造沿海經濟帶新增長極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新的一年,我們既面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不確定性增加的複雜局面,也迎來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帶來的歷史機遇;既面臨區域競爭態勢加劇、長期積累的潛在風險有所暴露等現實挑戰,也迎來“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深入推進,茂名交通瓶頸逐步打破、外出人口不斷回流,土地、生態、人力資源等要素優勢逐步釋放的有利條件;既面臨營商環境硬條件與軟實力需要不斷提高的壓力,也迎來活力顯現、人心思齊、人心思進的良性態勢。困難和機遇同生並存。我們要辯證看待當前形勢,不為困難找藉口,要為成功找方向,做好借勢借力的文章,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以實幹精神推動茂名行穩致遠。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八次、九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1+4+6”工作布局和十一屆十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搶抓“雙區驅動”機遇,統籌“六穩”工作,力促產業升級,壯大海洋經濟,深化改革開放,提升城市品質,加快鄉村振興,增進民生福祉,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茂名在沿海經濟帶建設中爭先進位,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取得優異成績。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正增長,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同步,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總量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為實現今年目標任務,要重點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堅定不移做強產業,聚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納入2020年重點項目庫的71個產業項目建設。出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支持粵橋集團等180家企業技術改造。推動“個轉企、小升規”,全年新增入規企業38家以上。著力培育新動能,出台《氫能產業規劃》,力促氫燃料電池項目建成試產,引導發展氣體化工。發展數字經濟,加快粵西數據湖產業園、聯通5G通信樞紐信息技術項目建設。搶抓5G商用機遇,推動5G在政務服務、工業、醫療等領域套用。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大健康、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新興產業。
加快臨港產業綠色崛起。搶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產業向沿海經濟帶布局的機遇,全力打造世界級綠色化工和氫能源產業園。按照今年上半年動工、2022年投產目標,舉全市之力推動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加快吉達港區開發建設,開展《吉達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大力推進吉達港防波堤、航道、公用工程等工作。加快粵西LNG項目建設。圍繞烷烴資源綜合利用,加快產業鏈招商選資,推動港口物流、綠色石化、氣體化工等集群化發展,匯聚茂名沿海經濟帶建設的強大動能。
做強做優產業園區。抓好全市工業園區擴容增效,全面攻堅產業園發展瓶頸,加強水電氣路、通訊、消防、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建設園區公用工程。創新園區建設模式,積極引入專業工業地產運營商參與園區建設。有效盤活閒置和低效用地,積極爭取用地、能耗、環境容量等指標,支持重大產業項目上馬建設。加快粵西空港經濟區、博賀新港物流園建設,推動海港、空港經濟“雙翼齊飛”。支持茂名高新區衝刺“百強國家高新區”,加快茂南汽車產業、電白綠色建築、信宜生態環保、高州醫藥健康、化州精細化工等特色園區建設。
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重頭戲”,搶抓“雙區”等國內重點區域產業轉移有利時機,開展以商招商、商會招商、委託招商、鄉情招商。加強招商機構隊伍建設,提高招商引資專業化能力。建立健全招商引資績效考核、項目對接和跟蹤落地機制。大力支持鄉賢回鄉創業,扶持本土企業增資擴產,努力讓所有在茂投資興業的企業平等享有出彩機會。
大力發展文旅產業。編制實施《茂名市文化產業發展綱要》。通過搭建冼夫人軍營、碼頭、俚人寨、海南寨等系列實景,打造冼夫人影視文化城,全力推動拍攝冼夫人題材電視連續劇《巾幗傳奇》、動畫連續劇《好心寶寶》。深化冼夫人文化周、南國書香節等文化品牌活動。拓展粵西(茂名)訂戲會文化產業平台。聚焦打造南中國濱海旅遊目的地,推動華僑城項目加快建設,歌美海景區完工開放。加快建設廣東濱海旅遊公路茂名段,將茂名博賀灣、放雞島、浪漫海岸、中國第一灘、水東灣、歌美海等濱海旅遊景區串珠成鏈,構建“六點一線”旅遊發展格局,形成內灣運河景觀帶和外海度假景觀帶;同時,由南向北打造全域旅遊發展軸,輻射帶動濱海旅遊、人文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山地運動休閒旅遊等,實現茂名陸海旅遊資源互補、產業互動、布局互聯,在聯動發展中展現茂名文旅產業新形象、新優勢。
(二)堅定不移擴大投資,聚力強化穩增長關鍵支撐
全力抓好重點項目。強化重點項目跟蹤問效和督辦落實,全年實施省市重點項目208項。緊扣國家政策所向,爭取在生態環保、水利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冷鏈物流等領域擴大有效投資,抓好新一輪基礎設施補短板“視窗期”。建立支持民間投資政策體系,推動民間投資持續增長。抓好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國家和省規劃“籠子”。
建設“融灣”大通道。著力構建高快速立體化交通網路。加快“億噸大港”建設步伐,開工建設博賀新港區東區化工碼頭及附屬設施項目,抓緊推進博賀新港區30萬噸級航道及原油碼頭等項目前期工作。建成博賀新港區口岸通關服務中心。基本完成茂名綜合客運樞紐二期建設。全面建設博賀疏港鐵路、廣湛高鐵茂名段。建成雲茂高速茂名段,加快瀋海高速茂名段改擴建工程,力爭開工建設陽春至信宜高速公路。全力推進化州至廣西(北流)高速公路建設前期工程。
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城鄉一體發展。高水平編制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和主城區路網規劃,加快謀劃推進一批骨幹交通項目,完善東承西接北聯交通體系。推進茂南大道東延線、復興大道延長線、G228改線(一期)等7條交通幹線建設。全面完成53個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工程。建成水東灣大橋。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海堤達標加固等水利項目建設。全力配合做好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抓緊粵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茂名陽江分幹線項目建設。加快河西污水廠提標改造等工程建設。推進電網規劃建設,年內投產茂名石化220千伏用戶站接入等9項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粵西天然氣主幹管網茂名至陽江幹線項目。
(三)堅定不移做優城市,聚力建設宜居宜業的品質城市
鞏固拓展“四城同創”成果。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大力實施“六大攻堅行動”,力爭年內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推動創衛工作長效化、常態化,確保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推進森林進城圍城、鄉村綠化美化等重點工程,全力衝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持續建設好心平安茂名。建成智慧新警務項目,構築大數據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切實加強基層派出所建設。堅決打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戰。深化信訪制度改革,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紮實開展“掃黃打非”工作。
最佳化提升城市品位。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努力讓城市成為百姓宜居宜業的樂園。建成好心綠道1號、2號線,橫向串起文化廣場-春苑公園-新湖公園-小東江,縱向串起石油化工學院-春苑公園-中心廣場-人民廣場,打造功能多元、富有特色的城市社區生態休閒廊道。提質建設露天礦生態公園,開工建設環湖路改造工程。堅持用繡花精神治理城市,以大數據賦能城市管理,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探索城市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城市管理由單一執法向多元共治轉變。加強城中村、老舊小區、內街小巷等市容黑點治理。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高標準建設一批垃圾分類示範片。加快建設廚餘垃圾處理中心。多渠道建設停車場,完成露天礦、人民北生態停車場等項目建設,緩解市區停車難。實施主城區雨污分流工程,提升城市內澇防範能力。推進西城片區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快西城崛起。規劃建設電白區“四館一中心”。
繁榮發展城市經濟。抓住消費升級機遇期,培育發展更多城市經濟新業態新動能。千方百計發展商圈經濟、夜間經濟,加快建設鈞明城、保利天環、雅居樂樂活心城等商住項目,大力推進影劇院片區改造工程,打造城市經濟集聚區。以萬達廣場為中心,構建電白新商圈。積極發展中介服務、家政服務等生活服務業。舉辦“食在廣東、鮮在茂名”首屆茂名美食周,推廣茂名餐飲美食和食材品牌。建設運營好1959文創街、小東江啤酒街等特色街區,構建布局合理、業態多元的夜間經濟格局。抓住外出人口回流、消費下沉和城鎮化發展機遇,加快縣城區和縣域副中心建設。
抓緊共青河新城建設。認真實施共青河新城總體規劃,完成道路、管廊、給排水、供電等專項規劃,高標準建設“未來之城”。啟動奧體中心、奧體大道等項目建設,拉開共青河新城建設新格局。
(四)堅定不移支農強農,聚力打造鄉村振興“茂名樣板”
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全面落實省現代農業產業園21條政策措施,用好國家和省關於設施用地、點狀供地支持鄉村振興的政策,破解園區用地難、資金籌措難,做實“1+1+2+6”現代農業新格局。加快中國荔枝博覽館建設。建成世界荔枝種質資源圃,精心發掘、培育和改良荔枝品種,促進荔枝產業提質增效。全力抓好廣東荔枝、廣東生豬優勢產區申報工作。加快發展“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推進特色農產品品牌創建、品種最佳化、品質提升及商品化處理,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爭取每個區(市)培育1個以上產業聯合體。抓好生豬復產和肉品質量安全,穩定糧食生產,保障好民眾“米袋子”“菜籃子”。支持漁業高質量發展,抓好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創建工作。加快墾造水田和拆舊復墾,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創新“三農”投融資機制,加快建立農業發展基金。抓好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完成茂南、高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任務。推廣“三變”改革,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加快城鄉冷鏈物流布局發展,建設以中心鎮為單位的物流配送中心、專業批發市場、冷鏈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
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對標三年硬任務精準發力,全域推進“萬村整治”,實施“三清一改”清潔行動,推動全市80%以上行政村達到乾淨整潔標準,示範縣、示範鎮所有行政村建成美麗宜居村。加快180個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範村,確保60%以上自然村達到美麗宜居標準。加快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全市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率45%以上、自然村雨污分流率80%以上。打造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128個。加強農村削坡建房綜合整治工作。
(五)堅定不移改革開放,聚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抓緊行政審批改革。以“數據上雲、服務下沉”為主線,推動“數字政府”縱深發展。全面落實“三集中一分開”,減少審批事項體外循環。探索集成審批改革,推動行政審批由單項審批“一項事”向協同審批“一件事”轉變。加快實體辦事大廳、網上政務平台、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等綜合運用,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做到民眾辦事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一窗辦。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出台投資項目審批告知承諾制管理辦法,公布證明事項清單。儘快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並行辦理”等關鍵改革。整治工程項目招投標秩序,推進工程招標“評定分離”改革,嚴防圍標串標。實行水電氣外線工程報建“容缺受理”、“並聯審批”。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貫徹落實中央扶持民營企業“28條”政策和國務院《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立規範化機制化政企溝通渠道,暢通企業家、行業商會協會提出意見訴求通道,針對性解決好影響民營經濟發展的用工、用地、用電、審批等問題。多措並舉做大政策性融資擔保規模,設立“政銀保”合作信用貸款促進資金,管好用好中小微企業轉貸資金、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支持廣東股權交易中心茂名運營中心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在區域性股權市場融資,緩解企業融資難。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營商成本。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著力穩預期,抓好中小企業賬款清欠等關係企業切身利益的工作,做負責任、有擔當的人民政府。
深化經濟領域改革。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推動財政資金統籌整合、提質增效,與投資、消費、產業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民生建設、基礎設施補短板等領域。堅持節用裕民,把節省的資金用於保工資、保重點、保基本民生。加強地方政府債券管理,確保支出進度和資金效益。推進國有“殭屍企業”出清重組、有序退出。
切實提升創新能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引導全社會加大研發投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申報省級工程中心,鼓勵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穩步建設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實驗室茂名分中心。支持“兩本四專”高校及省農業科學院茂名分院等駐茂科研院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全面落實“人才政策20條”。
推動開放融合發展。制定實施茂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行動方案,立足茂名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推動茂名加快融入“雙區”,實現“灣區帶”聯動發展。積極探索“雙區總部+茂名基地”“雙區研發+茂名生產”等發展模式,努力將茂名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在開放融合中發展壯大茂名。用好各地茂名商會及港澳茂名同鄉會,為茂名融入“雙區”出謀劃策、牽線搭橋。推進茂名港口岸博賀新港區開放驗收工作,爭取早日對外開放。助力企業“走出去”,促進外貿穩中提質,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辦好2020年北部灣經合組織第11次成員大會。抓好與黑龍江伊春市對口合作等工作。
(六)堅定不移改善民生,聚力增進人民民眾生活福祉
夯實民生基本保障。聚焦民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堅決落實省十件民生實事。堅持穩就業,實施“十大重點群體職業技能提升工程”,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貧困人員等就業創業。建立落實保障特殊群體權益機制,推動公辦社會福利機構綜合改革,加強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站(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等群體保護機構建設,全力保障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合法權益,讓特殊群體充分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擴大養老供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扶持一批專業化社區養老機構。進一步擴大門診特定病種範圍,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門診用藥納入醫保支付,給予50%報銷。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全面配合抓好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開展創建雙擁模範城(縣)工作,完善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建設,加快建設茂名英烈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做強教育衛生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建設。力爭市愉園中學體育館、市二職學生宿舍樓等11個項目建成投用。持續提升“兩本四專”競爭力,支持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申碩工作,加快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學院、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健康職業學院二期建設,支持茂名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濱海校區提質建設。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加快全市21所中職(技工)學校建設,為“廣東技工”工程夯實基礎,在全社會營造技能成才的理念。全面加強校園安全防控工作。推進健康茂名行動,年內推動2個以上區(市)創建“廣東省健康促進區(縣)”。穩步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加快10個縣級公立醫院升級項目建設,完成村級衛生站標準化建設項目。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強化衛生應急管理。
繁榮發展文體事業。持續打造有情懷有溫度的“好心之城”。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推動創建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單位。強化“唱響茂名”“好心茂名”文化品牌建設,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提質建設,加快“三館一站”升級改造。認真落實《茂名市體育人才引進方案》,做好教練員、運動員引進選配工作,積極籌備省運會。同時,全力抓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推進民族宗教、國防動員、海防管控、優撫安置、外事、僑務、統計、殘疾人、紅十字等工作。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加快基層治理現代化。推進基層治理“三治融合”,完善村級議事協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管基層協商新格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廣高州市基層司法惠民服務站做法,強化基層法治化治理。出台《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實施辦法》,培育社區志願服務組織,健全社區管理服務機制。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扶持發展市級重點網站,培育健康向上的網路文化。
全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及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二是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三是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產業。四是加強住房保障和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五是推進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學校擴容提質。六是全力做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七是加快公園綠地和體育場地建設。八是實施北組團城市生活小區改造工程。九是最佳化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十是提升城鄉防災減災能力。
(七)堅定不移全力攻堅,聚力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咬定2020年總目標,全面完成脫貧任務。嚴格執行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標準和程式,確保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抓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幫扶。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力爭每個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至少聯結一個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強化與南寧、來賓攜手奔小康,在扶貧協作中展現茂名擔當、做出茂名貢獻。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努力讓碧水藍天成為茂名最鮮亮的底色。持續抓好中央、省環保督察整改落實工作。攻堅小東江、鑒江流域工業及畜禽養殖污染,鐵腕推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加快彭村湖生態修復,確保小東江石碧及電白森高河、寨頭河、關屋河等入海河流國考斷面穩定消除劣V類,其他斷面穩定達標。發揮河長制湖長製作用,下大力氣修復河湖水環境。全面加強高州水庫、羅坑水庫等飲用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VOCs污染防治,加強露天焚燒管控和揚塵源治理,確保市區空氣品質穩居全省前列。加快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強化固廢危廢監管和無害化處理,建成循環經濟示範中心和綠能環保發電項目。抓緊建設建築垃圾處置設施。
打好防風險攻堅戰。始終強化“一失萬無”理念,以滴水不漏的作風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為美好生活築牢安全底線。切實加強政府隱性債務管理。強化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突出打擊亂辦金融、非法集資。繃緊危化品安全生產之弦,持續深化化工園區和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加快建設危化品運輸車輛停車場。推進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等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提升應急救援和處置能力。
(八)堅定不移廉潔從政,聚力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
毫不動搖加強政治建設。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對標學習中鑄牢忠誠之魂,確保政府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保證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馳而不息建設法治政府。始終牢記依法行政,強化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推進行政機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施《茂名市人民政府規則》,提高政府運作規範化水平。切實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加強政府立法和行政執法監督。完善政府部門內部法律政策審查機構,強化政策舉措合法性審查。強化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定期向市人大報告工作、向市政協通報情況,全力辦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
篤定心志弘揚實幹精神。始終牢記實幹興茂,堅決帶領政府全體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知重負重,擔當作為,竭盡全部智慧和力量,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定的重點工作、重大項目扎紮實實落到實處,辦好一批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民生實事,推動廣大幹部職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精力放在發展上、時間放在落實上,打造真正擔當起歷史使命的實幹、高效、有為政府。
嚴以律己堅守廉政底線。始終牢記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自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管黨治黨“一崗雙責”,持之以恆落實作風建設各項規定,自覺抵制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強化審計監督和結果運用,加強對公共資源、公共資金、工程招投標等重點領域監管,堅決整治侵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以務實清廉作風推動發展落實落細。
各位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這個時代屬於奮鬥者的時代,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新的一年,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緊緊依靠全市人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為加快建設產業實力雄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新增長極,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努力奮鬥!
附屬檔案1
2020年市十件民生實事
2020年,市政府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全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
一、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及困難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城鎮、農村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554元、251元提高到609元、276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水平,分別從每人每月1685元和1025元提高到1820元和1110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每人每年1980元、26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100元、2820元。
二、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全年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2397公里,包括完成等外路改造233公里,砂土路改造903公里,新建通村組硬化路1147公里,通現代農業產業園、旅遊景區公路114公里,改造危橋10座。
三、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產業。推動各區(市)統籌省級及中央財政涉農資金,按平均每村100萬元,扶持93個村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爭取新增10個以上省級特色專業鎮。市財政安排600萬元,扶持40個市級專業村建設,對認定的國家示範鎮、省級專業鎮按每鎮20萬元進行獎勵。
四、加強住房保障和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項目建設。加強困難人群住房保障,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500套以上,發放住房租賃補貼965戶。全面完成6個縣級以上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和7個新增縣級以上生活污水處理廠項目。完成30個鎮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新增鋪設污水管網70公里。
五、推進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學校擴容提質。全面完成學前教育“5080”任務(公辦幼稚園在園幼兒數占比達50%以上,公辦幼稚園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占比達80%以上),加快4000人以下行政村獨立公辦幼稚園建設。建設市福地國小、市第三幼稚園、茂南第一實驗學校、電白區第二幼稚園、華南師範大學電白附屬學校,新增優質學位7600個,全面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
六、全力做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大力推進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工程建設,年底實現全市學校食堂“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全覆蓋。落實食品抽驗量“每年每千人5批次”和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工作任務,完成食品抽檢量3.2萬批次和69家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共26.28萬批次任務。開展藥品生產企業基本藥物抽樣檢驗工作,實現基本藥物抽檢覆蓋率100%。
七、加快公園綠地和體育場地建設。建設站南公園、紅旗湖(2號湖景觀公園)、石油文化公園、石撻小公園及電白海灣濕地公園等項目,增加公共休閒場所供給。完成新湖公園、春苑公園、江濱公園及電白區御湖公園升級改造工程。建成10個社區體育公園,新建26個足球場地。
八、實施北組團城市生活小區改造工程。年內完成南華小區、石鰲塘小區、文光小區、新福小區、竹園小區、黎嶺小區、龍嶺小區等7個小區改造工程;動工改造官山小區、雅園小區、祥和小區、橋北小區、橋南小區、沙田小區、賓南小區、新塘小區、站西小區、河西小區等10個小區,重點實施小區破舊人行道鋪裝、排水管清疏、雨水口改造、矮防護欄安裝、加裝路燈、機車停車位施劃等工程。
九、最佳化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年內動工建設東粵路、官山七路、雙山八路、官山六路、大園六路、文才路、保利東灣東側街坊路、福地小區街坊路以及電白區環市路東段、連線高鐵站一級公路、開元路、迎春路、體育南路、體育西路等新建道路。年內完成紅旗北路、茂南大道(茂名大道-天橋路)、人民南路(站北路-迎賓路)、光華北路(官山路-官渡路)、小東江西堤路(官渡橋-大園橋)、幸福路、濱河一街及電白城區鳳凰大道(一期)、海堤路等道路升級改造工程。建成12公里城市社區生態休閒廊道“好心綠道”。
十、提升城鄉防災減災能力。2020年全市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35個,其中:信宜市15個、高州市9個、化州市6個、電白區5個。全面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治理河長300公里。實施化州長灣河水庫除險加固、電白共青河攔河閘除險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設10條生態宜居美麗移民村。全面鋪開碧道建設。
附屬檔案2
名詞解釋
1、個轉企、小升規:指個體工商戶升級轉變為現代企業;規模以下小型微型企業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2、“八大提升行動”:指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行動、環境衛生提升行動、公共秩序提升行動、社區建設提升行動、宣傳教育提升行動、志願服務提升行動、文明校園創建提升行動和文明視窗創建提升行動。
3、“1+1+2+6”:即1個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2個國家田園綜合體試點、6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4、廣東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一號令”:省主要領導簽發的《關於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行動的命令》(簡稱“一號令”),明確從2018年12月25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廣州市珠江西航道雅崗斷面等9個劣Ⅴ類國考斷面為重點,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專項行動,是廣東治水攻堅一項重要舉措。
5、河湖“四亂”整治:指河湖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
6、“散亂污”企業:“散”是指不符合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布局規劃的工業企業;“亂”是指違法違規建設、違規生產經營,以及使用閒置設施農業用房、教育、農房等非工業用房進行非法生產的工業企業;“污”是指違法違規排放、超標排放廢水、廢氣、廢渣的工業企業。
7、粵省事:我國首個集成民生服務微信小程式,也是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重要成果,用戶通過“實人+實名”身份認證核驗,即可通辦多項民生服務事項。
8、“1369”審批便民服務體系:“1”即堅持一個服務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為企業和民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3”即提升實體大廳、政務服務網、“粵省事”茂名版微信小程式三個服務平台;“6”即創新六種服務模式;“9”即強化九項服務保障。
9、灣區帶聯動: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與沿海經濟帶聯動發展。
10、“廣東技工”工程:廣東省依託技能人才培養優勢、產業基礎雄厚優勢,全面推進實施技能人才培養系列工程,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廣東技工大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11、“粵菜師傅”工程:為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採取職業培訓與學制教育相結合模式,大規模開展粵菜師傅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提升粵菜烹飪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和質量,打造“粵菜師傅”文化品牌,提升嶺南飲食文化海內外影響力。
12、“南粵家政”工程:指圍繞“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迫切需求,以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服務等領域為重點,推動我省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而提出的一項民生工程。
13、雙區驅動: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引擎推動效應。
14、一核一帶一區:“一核”指珠三角地區,是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區和主引擎;“一帶”指沿海經濟帶,是新時代全省發展的主戰場;“一區”指北部生態發展區,是全省重要生態屏障。
15、“1+4+6”工作布局:以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為根本保證,推進改革開放、科技創新、鄉村振興、三大攻堅戰四項重大工作,全力實施沿海經濟帶建設、現代產業、交通建設、城市發展、社會治理、民生與基本公共服務六大行動計畫。
16、“六穩”舉措: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工作。
17、六大攻堅行動:即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公共秩序治理、公益廣告宣傳、公共服務最佳化、市民素質提升等創文六大攻堅行動。
18、四館一中心:電白區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分別為區博物館、圖書館、綜合檔案館、規劃展覽館和區美術中心。
19、“三變”改革:指“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三方面改革。
20、萬村整治:指廣東省委2019年印發的《廣東省關於深入推進“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的行動方案》中,重點部署開展的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重點的村莊清潔專項行動。
21、三清一改:即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村內塘溝、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
22、三集中一分開:指市政府工作部門及直屬單位內設機構在不新增機構編制的前提下,將所有行政審批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該科室向市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行政審批事項向網上辦事大廳集中,推行審批權和監管權分開。
23、“證照分離”改革:指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最佳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的一種改革制度。通過採取改革審批方式和加強綜合監管,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使企業辦證更加快速便捷高效。
24、容缺受理:針對那些具備基本條件、主要申報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次要條件或手續有欠缺的行政審批事項,職能部門可以“暫時性容忍”辦理,辦事民眾和企業只需在相應時間內補齊相應材料即可。即“手續未齊,申辦事項一樣辦好”。
25、中央支持民營企業“28條”政策:為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2019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
26、“殭屍企業”: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
27、人才政策20條:2018年印發的《茂名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中提出的20條人才政策。
28、兩本四專:指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濱海校區兩所本科院校和茂名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廣東茂名幼兒師範專科學校、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學院等四所高等專科院校。
29、VOCs:即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物。
30。“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工程:指利用網際網路,推進廚房管理“透明化”,逐步實現餐飲單位食品安全操作環節可視化,便於社會監督。
31、十大重點群體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中提出實施新生代產業工人培養工程、“粵菜師傅”工程、“南粵家政”工程、企業學徒培養工程、企業職工轉崗轉業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精準培訓工程、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工程、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教育培訓工程、安全技能提升工程和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工程。
32、三館一站:指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和基層鎮級文化站。
33、基層治理“三治融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