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建築

魏晉南北朝建築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生產的發展比較緩慢,在建築上也不及兩漢期間有那樣多生動的創造和革新。但是,由於佛教的傳入引起了佛教建築的發展,高層佛塔出現了,並帶來了印度、中亞一帶的雕刻、繪畫藝術,不僅使中國的石窟、佛像、壁畫等有了巨大發展,而且也影響到建築藝術,使漢代比較質樸的建築風格,變得更為成熟、圓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晉南北朝建築
  • 建築類型:佛寺、佛塔和石窟
  • 建築特色: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組合的結構
  • 城市建築:鄴城 洛陽
  • 建築特徵:成熟、圓淳
藝術簡介,建築類型,建築特色,都城宮室建築,城市建築,鄴城,洛陽,建康,民居建築,建築藝術風格,建築結構,飛鳥時代建築,磚石結構建築,大眾建築,單體建築,園林、家具,佛教建築,石窟建築,典型介紹,神通寺塔,永寧寺塔,響堂山石窟,麥積山石窟,永寧寺,

藝術簡介

從東漢末年經三國,兩晉到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政治不穩定、戰爭破壞嚴重、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的一個階段。在這300多年間,社會生產的發展比較緩慢,在建築上也不及兩漢期間有那樣多生動的創造和革新。但是,由於佛教的傳入引起了佛教建築的發展,高層佛塔出現了,並帶來了印度、中亞一帶的雕刻、繪畫藝術,不僅使我國的石窟、佛像、壁畫等有了巨大發展,而且也影響到建築藝術,使漢代比較質樸的建築風格,變得更為成熟、圓淳。
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復原圖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復原圖
此時期為中國大分裂,大動盪的時代,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入侵中國(五胡亂華),此時專制王權衰退,士族勢力擴張,特權世襲,形成門閥政治,此時期,漢族和遊牧民族,遊牧民族之間無休止的戰爭使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十分痛苦,一些地方貨幣停止使用,華北甚至倒退到了自然經濟階段。在這種動盪的環境下,勞動人民生活沒有保障,只有在佛教中尋找安慰;各族的統治者們今天可能是一個皇帝,明天也許就會淪為一名俘虜,一個異族的奴隸。他們在佛教中求得寄託,同時也看到了佛教的傳播對於安定社會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正如古詩中寫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佛道大盛,統治階級大量興建寺、塔、石窟等,寺院經濟強大,數量眾多的佛教藝術作品,使文學藝術得到了解放。總之,這是一個建築技藝大發展的時期,在建築裝飾方面,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在工藝表現上吸收有”希臘佛教式“之種種圓和生動雕刻,飾紋、花草、鳥獸、人物之表現,乃脫漢時格調,創新作風”,豐富了中華建築的形象。

建築類型

這個時期最突出的建築類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在東漢初就已傳入中國,至南北朝時統治階級予以大力提倡,興建了大量的寺院、佛塔和石窟。梁武帝時,建康佛寺達500所,僧尼10萬多人。十六國時期,後趙石勒大崇佛教,興立寺塔。北魏統治者更是不遺餘力地崇佛,建都平城(今大同)時,就大興佛寺,開鑿雲崗石窟。遷都洛陽後,又在洛陽伊闕開鑿龍門石窟
曹魏、西晉洛陽平面圖曹魏、西晉洛陽平面圖
中國的佛教由印度經西域傳入內地,初期佛寺布局與印度相仿,而後佛寺進一步中國化,不僅把中國的庭院式木架建築使用於佛寺,而且使私家園林也成為佛寺的一部分。
佛塔是為埋藏舍利,供佛徒繞塔禮拜而作,具有聖墓性質。傳到中國後,將其縮小成塔剎,和中國東漢已有的各層木構樓閣相結合,形成了中國式的木塔。除木塔外,還發現有石塔和磚塔。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開鑿出的窟洞型佛寺。自印度傳入佛教後,開鑿石窟的風氣在全國迅速傳播開來。最早是在新疆,其次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創於公元366年。以後各地石窟相繼出現,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等。這些石窟中規模最大的佛像都由皇室或貴族、官僚出資修建,窟外還往往建有木建築加以保護。石窟中所保存下來的歷代雕刻與繪畫是我國寶貴的古代藝術珍品,其壁畫、雕刻、前廊和窟檐等方面所表現的建築形象,是我們研究南北朝時期建築的重要資料。

建築特色

單棟建築在原有建築藝術及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樓閣式建築相當普遍,平面多為方形。斗拱有卷殺、重疊、跳出,人字拱大量使用,有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組合的結構,後期出現曲腳人字拱;令拱替木承轉,櫨斗承欄額,額上施一斗三升柱頭人字補間鋪作,還有兩卷瓣拱頭;欄桿是直欞和勾片欄桿兼用;柱礎覆盆高,蓮瓣狹長;台基有磚鋪散水和須彌座;門窗多用版門和直欞窗,天花常用人字坡,也有覆斗形天花;屋頂愈發多樣,尾脊已有生起曲線,屋角也已有起翹;梁坊方面有使用人字叉手的和蜀柱現象,櫨斗上承梁尖,或櫨斗上承欄額,額上承梁;柱有直柱和八角柱等,八角柱和方柱多具收分。
曹魏鄴城平面復原圖曹魏鄴城平面復原圖

都城宮室建築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宮室建築因各政權相互爭鬥,地點不斷變更,於是建設頻繁,為發展與探索創新提供了機會。這裡依據歷史時間的推移,敘述重要都城的宮室建築情況。
東晉及南朝健康城平面圖示意圖東晉及南朝健康城平面圖示意圖
三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都城是鄴城,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17。5公里的三台村一帶。該城始建於春秋齊桓公時代,戰國時屬魏國,魏文侯曾派西門豹前往治理。三國初為袁紹冀州駐地,官渡之戰曹操奪得冀州,在鄴城設丞相府,開始進行大規模建設。城內有一條東西向大街,東通建春門,西接金明門,分全城為南北兩部分。城北為官署,正中即宮殿區,中心是文昌殿, 極棟宇之弘規 ②,是朝會、國家大典之所。殿前正對端門,端門前有止車門,端門外東有長春門,西有延秋門。東部是官署區,西部是銅雀園。
銅雀園是王家囿苑,園內 因城為基 修築了銅雀台、金虎台冰井台。銅雀台高10丈,有屋101間,金虎台高8丈,有屋109間。冰井台高8丈,有屋145間,內有冰室,室中有深15丈的深井,藏冰及石墨(即煤),還有粟窖、鹽窖,以備不測。三台以浮橋相連,浮橋以繩固定。鄴城在中國都城中首創中軸線與對稱布局,又將宮城、官署、民居分開,三台 巍然崇舉,其高若山 ,又象徵了統治者政治權威,於是對其他都城建設有重要示範作用。
西晉時洛陽較戰亂時的東漢末期有所恢復。早在魏明帝曹睿時,洛陽西北角就有金墉城,東北角有百尺樓,公元235年又修建了昭陽殿、太極殿和總章觀。總章觀高10丈,芳林園引水至九龍殿前,著名機械家馬鈞製作水轉百戲供皇帝觀賞。又鑄黃龍鳳凰,龍高4丈,鳳高3丈,皆置內殿前。西晉統治者繼承了魏宮家產,發展奇花異草,充實府庫。貴族們仿效皇室,以致出現石崇與王愷鬥富醜劇。洛陽城雖然在永嘉之亂時遭受破壞,但在北魏時獲得恢復與發展,楊炫之洛陽伽藍記》便記載了當時洛陽的盛況,尤其對洛陽的宮室、佛寺、園林建築,有極為精采的描述。
十六國直至東魏、北齊時代,鄴城又一度成為建設重點。後趙、冉魏、前燕致力於鄴都北城,石虎在曹魏文昌殿舊基上建太武殿及東西二宮,太武殿為朝會正殿,基高2丈8尺,采濟北轂城山文石為基,下有伏室(地下室),可容500名武士宿衛。殿東西75步,南北65步, 皆漆瓦、金鐺、銀楹、金柱、珠簾、玉璧,窮極伎巧。東西宮在太武殿兩側,算是皇帝的寢宮。
此外,原鄴城宮殿區內又建有琨華殿、暉華殿、金華殿、御龍觀、宣武觀、東明觀、凌霄觀、如意觀、披雲樓等宮室樓觀。銅雀台東北建九華宮、正殿顯陽殿,殿後起靈風台。殿北有逍遙樓, 南臨宮宇,北望漳水。北城垣上齊斗樓, 超出群榭,孤高特立。石虎還擴建原有建築,增高銅雀台2丈,上建5層樓,高15丈,樓顛鑄銅雀,高1丈5尺。他又下令在城南垣鳳陽門上加樓觀,上置銅鳳一對,各高1丈6尺,鄴中民謠說: 鳳陽門樓天一半。鄴城園林此時也得到擴展,石虎發動近郡百姓16萬人,車10萬輛,運土於鄴東二里修華林苑垣,周圍數十里。鄴城西三里又修桑梓苑,以地多桑木得名,各苑內皆植奇花異草,無不榮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鄴城說: 其城東西七里,南北五里,飾表以磚。百步一樓,凡諸宮殿門台隅雉,皆加觀榭,層甍反宇,飛檐拂雲,圖以丹青,色以輕素。當其全盛之時,去鄴六七十里,遠望苕亭,巍若仙居。 這座鄴城在民族紛爭的戰火中受到破壞,公元534年,高歡建東魏,在鄴城之南建新城新宮。東魏、北齊的鄴城宮殿區東西460步,南北900步,表里有21闕,高100尺。宮殿區前為止車門,門內為宮殿區正門端門,端門北為閶闔門,門內為太極殿。閶闔門與端門之間有東西走向的通道,東出為雲龍門,西出為神虎門。太極殿為朝會正殿,殿宇高大,周圍以120根立柱支撐。以珉石堆砌的基座高9尺,門窗以金銀為飾,椽栿斗拱均以沉香木為之。椽端復飾以金銀獸,並用胡桃油塗瓦,光輝奪目。太極殿後30步為朱華門,門內是皇帝召見后妃宴飲的昭陽殿,用72根立柱支撐。冬施蜀錦帳,夏施碧油帳。昭陽殿分別連東西二閣,東閣有含光殿,西閣有涼風殿。其間有長廊相連,香草珍木,布滿庭院。昭陽殿後有永巷,巷北為五樓門,門內是後宮掖庭,其奢麗豪華超過後趙時期,如聖壽堂用玉珂800具,大小鏡2萬枚,丁香末抹壁,胡桃油塗瓦,四面垂金鈴萬餘枚,每微風至,方圓十里皆聞其聲。聖壽宮北玳瑁樓用金銀裝飾,懸五色珠簾,白玉鉤帶,宛若仙宮。城外有離宮多處,漳水畔游豫園周圍12里,是齊王射獵之所。齊武帝高湛在城南華林園中修了玄洲苑、仙都苑,封土為岳,穿池造海,象徵五嶽四海。其中殿宇樓閣,不可勝計。有密作堂,以24架大船浮於池中,堂內有木製機器人, 奇巧機妙,自古未有。這些大規模的宮室建築,應是魏晉南北朝建築的重要成就。
北魏宣武皇帝景陵北魏宣武皇帝景陵

城市建築

鄴城

魏晉南北朝建築魏建國前以鄴為政治中心。它平面為橫長矩形,東西寬2400米,南北長1700米,城牆土築,基寬15~18米。城有七門,南面三門,北面二門,東西面各一門。東西門相對的大道分全城為南北兩半。南部被南牆城門內的南北大街分割為四區,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軍營。城之北半部被自北牆東偏門內的南北街分為二區,東區是貴族居住區,西區是宮殿區。宮殿區占全城四分之一以上,北、西兩面倚城牆,推想應是東漢時子城所在。自南城中門有南北街北抵宮門,遙對宮中聽政殿一組,形成全城的南北中軸線。在這條街兩側建主要官署。經曹操改建,鄴城發展為宮殿在北,市里在南,自城南正門有街直抵宮門,夾街建官署,形成全城中軸線的布局,開中國古代都城的新模式。
1,司馬門2,顯陽門3,宣陽門4,升賢門5,聽政殿門6,聽政殿7,溫室8,鳴鶴堂9,木蘭坊10,楸梓坊11,南止車門12,延秋門13,長春門14,端門15,文昌殿16,大理寺17,宮內大社18,郎中令府19,相國府20,奉常寺21,大農寺22,御史大夫府23,少府傾寺

洛陽

曹魏立國之初先修北宮和官署,其餘仍保持東漢十二城門、二十四街的基本格局。公元227年,魏大舉修建洛陽宮殿及廟、社、官署,以鄴城為藍本,正式放棄南宮,拓建北宮,把原城市軸線西移,使其北對北宮正門。在這條大道兩側建官署。又按《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之說,在大道南段東西分建太廟和太社,北端路旁陳設銅駝。曹魏時還在洛陽城西北角增建突出城外的三個南北相連的小城,稱金墉城或洛陽小城,南北長1080米,東西寬250米,內建宮室,城上樓觀密布,嚴密設防,是受鄴城西北所建三台的影響而建的防守據點,是當時戰爭環境下的產物。洛陽城內的居住和商業區仍是封閉的里和市。隨著魏晉實力的增強,洛陽的城外也出現了市和居住區。西晉統一全國後,洛陽遂成全國的首都。其特點是宮殿在北面正中,宮門前有南北街直抵城南面正門,夾街建官署、太廟、太社,形成全城主軸線,其餘地段布置坊市。由於它是東漢以後統一王朝的首都,故無論是它的後繼者東晉還是北方相繼出現的十六國政權,都以它為模式,所建都城都不同程度地效法和比附洛陽。魏晉洛陽對隋以前中國都城有重要影響。
北魏統治者修復洛陽城及宮殿時沒有做大的改動,在城外四周拓建坊市,形成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外郭。北魏洛陽外郭有牆,其內也劃分為封閉的矩形的坊和市,並形成方格網狀街道。北魏對內城的改造主要是調直街道,把主要官署集中到宮南正門外南北御街銅駝街上,以加強城市的中軸線,突出宮城在城中的重心地位。新建的外郭在坊市方正和規模上都超過兩漢的長安和洛陽。北魏洛陽城已蕩然無存,但從遺址出土的建築材料可以想見其建築物的華麗。另外,從甘肅天水麥積山壁畫中,也可以見到當時北方城市建築的模樣。

建康

東晉定都建業,改稱建康。為在政治上立足,表明自己是正統王朝西晉的繼續,東晉在都城建設上按魏晉洛陽模式改造建康。把宮城東移,南對吳時的御街,又把御街南延,跨過秦淮河上的朱雀航浮橋,直抵南面祭天的南郊,形成正對宮城正門、正殿的全城南北軸線。御街左右建官署,南端臨秦淮河左右分建太廟、太社。經此改建,建康城內形成宮室在北,宮前有南北主街、左右建官署、外側建居里的格局,城門也增為十二個,並沿用洛陽舊名,基本上符合洛陽模式。建康南遷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士族,遂不得不在城東沿青溪外側開闢新的居住區。建康有長江和諸水網航運之便,舟船經秦淮河可以東西兩方面抵達建康諸市,沿河及水網遂出現一些聚落。為保衛建康,在其四周又建了若干小城鎮軍壘;為安置南遷士民,又建了一些僑寄郡縣。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立宋,史稱劉宋。從此進入南朝,齊梁代興,經濟更為繁榮。這些環建康的城鎮聚落,如石頭城、東府、西州、冶城、越城、白下、新林、丹陽郡南琅琊郡等,它們的周圍也陸續發展出居民區和商業區,並逐漸連成一片。史載在梁朝全盛期,建康已發展為人興物阜的大城市,它西起石頭城,東至倪塘,北過紫金山,南至雨花台,東西南北各四十里的巨大區域,人口約二百萬。建康未建外郭,只以籬為外界,設有五十六個籬門,可見其地域之廣,是當時中國最巨大、最繁榮的城市。
東晉及南朝健康城平面圖示意圖註:1,陵陽門2,宣陽門3,開陽門4,新開陽門5,清明門6,建春門7,新廣莫門8,平昌門(承朗門)9,玄武門10,大夏門11,西明門12,閶闔門13,西掖門(宋、齊)14,大司馬門15,南掖門(晉)、閶闔門(宋)、端門(陳)、天門16,東掖門(宋、齊)17,東掖門(晉)、萬春門(宋)、東華門(梁)18,平昌門(晉)、廣莫門(宋)、承明門(宋)19,大通門(梁)20,西掖門(晉)、千秋門(宋)、西華門(梁)21,台城、宮殿22,東宮23,同泰寺24,苑市。

民居建築

建築藝術風格

在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間(220~589年),中國建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在進入南北朝以後變化更為迅速。建築結構逐漸由以土牆和土墩台為主要承重部分的土木混合結構向全木構發展;磚石結構有長足的進步,可建高數十米的塔;建築風格由前引的古拙、強直、端莊、嚴肅、以直線為主的漢風,向流麗、豪放、遒勁活潑、多用曲線的唐風過渡。
敦煌壁畫中所繪最初的塔敦煌壁畫中所繪最初的塔
在魏、蜀、吳三國至東晉十六國這二百年間(220~420年),建築技術沒有大的進步,南北方的宮殿等大型建築基本沿襲傳統做法。史載東晉建康太廟建於公元387年,長十六間,牆壁用壁柱、壁帶加固,可知仍是土木混合結構建築。當時北方比南方落後,南方如此,則北方可知。
南朝自齊開始,宮殿轉趨豪華,官員和士大夫第宅也曰漸侈大。梁建立後,經濟繁榮,文化發展,在都城、宮室、塔廟諸方面都有大規模建設。北朝的北魏自平城遷都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吸收中原地區魏晉傳統和南朝在建築上的新發展,建設都城、宮室並大修寺廟。南北朝中後期,南方、北方在建築上都有所發展,在構造及風格上都出現較大變化,是以後隋唐建築新風的前奏。
從現存漢闕、漢壁畫、畫像磚、明器中都可看到,漢代建築的柱闌額、梁枋、屋檐都是直線,外觀為直柱、水平闌額和屋檐,平坡屋頂,沒有用曲線或曲面之處,風格端莊嚴肅。三國兩晉時大多沿用漢代舊式,尚無重大改變。到南北朝後期,隨著較大規模興建宮室、寺廟活動的推動,木構架技術的進步開始出現變化,除前文所述改漢以來柱列上承長闌額為每間用一闌額,增強柱列抗側向傾倒能力外,還出現兩種新的做法。
其一是使正側面柱列都向內並向明間方向傾斜,稱“側腳”;其二是使每面柱子自明間柱到角柱逐間增高少許,稱“生起”。採取這二種新做法主要是使柱網在承受上部荷重後,柱頭內聚,柱腳外撇,有效防止傾側扭轉,加強柱網穩定性。但這同時也使得立面上柱子由漢式的垂直、同高、闌額為水平線,變為內傾、至角逐漸增高和闌額呈兩端上翹曲線。隨闌額上翹,檐檁、挑檐檁也上翹,因而屋檐也呈兩端微微上翹曲線。漢代屋頂本是直坡的,但往往把主體建築四周迴廊的屋檐做得略低於主體屋頂,斜度也稍平緩一些,以便室內多進些陽光,遂出現了二階段兩折屋頂。為減輕直屋頂的沉重感,在東漢後期已出現把正脊和垂脊角脊頭加高顯曲線的做法,利用屋脊上翹造成屋頂輕舉效果。
山西塑縣崇福寺九層石塔山西塑縣崇福寺九層石塔
這兩種做法隨著立面和屋檐出現斜線、曲線而有所發展,最終形成下凹的曲面屋頂。在屋角部分,漢以來的做法是用一根四十五度角梁,屋身以外挑出部分的椽尾就插在角梁兩側的卯口裡。因屋檐平直,卯口偏在角梁下部,為構造上弱點。檐口出現上翹以後,就可以順勢把卯口抬高使椽背與角梁背同高,這就加強了檐口至屋角處翹起的程度,形成了中國建築中特有的翼角起翹做法。生起、側腳和翼角起翹大約出現於南北朝的中後期,與舊式直柱、直檐口做法並行一個時期,進入隋唐後逐漸成為主流,完成了由漢至唐建築外觀和風格上的變化,由端莊嚴肅變為遒勁活潑。

建築結構

南北朝時期的建築實物,除個別磚石佛塔外,全都不存,目前只能依據北朝石窟壁畫、雕刻中所表現的建築形象,結合文獻記錄並參考受南北朝末期影響的日本飛鳥時代建築推知其概況。
雲岡石窟第七窟浮雕多層塔雲岡石窟第七窟浮雕多層塔
綜合北朝石窟中的建築形象,可以看到,北魏在建都平城的中後期(460~493年)建築,除了山牆、後牆承重的土木混合結構外,還出現了屋身土牆承重,外廊全用木構架的做法。這在雲岡石窟中有很清楚的表現。遷都洛陽後,北魏受中原和江南影響,擺脫北方地區特色,建築水平有所提高,進一步向全木構架發展。從龍門北魏石窟中所雕建築形象可知,這時木構架的形式已發生變化,由一行柱列上托長數間的闌額改為每間一闌額,插入兩邊柱頂的側面,同時起拉結和支撐作用,增強了柱網的抗傾斜能力。這時在柱網上又出現由柱頭枋、斗拱交搭組合成的水平鋪作層,加強了構架的整體穩定性。經此改進,一般中小型建築可以用全木構建造了。但是,特別大型的建築,仍是土木混合結構,最突出的例證是公元516年所建洛陽永寧寺塔,塔為九層方塔,面闊九間,中心五間
北魏宣武皇帝景陵見方全用土坯填充,以保持穩定。

飛鳥時代建築

東晉和南朝的建築不僅遺物不存,連圖像也沒有保存下來,只能結合文獻,參考日本飛鳥時代建築來探討。在南朝史料中,記有荊州玉泉寺大殿,說它面闊十三間,只用二行柱,通梁五十五尺,明確指出它是全木構架大型建築。史料中還說梁朝建了很多木塔,三、五、七、九層均有,大都平面方形,有上下貫通的木製剎柱,柱外圍以多層木構塔身,柱頂加金銅寶瓶和若干層露盤形成塔剎。這種塔的形象和特點與日本現存飛鳥時代的塔,如法隆寺五重塔法起寺三重塔很相近。這二塔都是中心有一大礎,礎上立剎柱,柱外為多層塔身。每層塔身檐柱的柱列間加闌額,上為斗拱及梁組成的鋪作層,承托塔檐。在塔檐椽上置水平臥梁,樑上立上層檐柱。如此反覆至塔頂。各層內柱圍在剎柱四周,柱上架枋,形成井幹形方框,限制剎柱活動,並承托上層內柱。塔身較高者,剎柱可用幾段接成,它們是全木構塔。這兩座日本塔都是較小的三、五層塔,但可據以推知南朝建康大愛敬寺七層塔和同泰寺九重塔的構造情況。
雲崗石窟所表現的北魏建築雲崗石窟所表現的北魏建築
對測量數據分析後發現,日本飛鳥時代建築在設計時都以拱之高度為模數,建築各間的面闊、進深和柱高都是它的倍數。在多層建築中,其總高又是一層柱高的倍數,如高二層的法隆寺金堂脊高為其四倍,五重塔為其七倍,法起寺三重塔為其五倍,都以一層柱高為擴大模數。飛鳥時代建築是日本接受中國影響後最早出現的不同於此前日本傳統的新風格的建築,它所體現的運用模數進行設計的方法應是當時中國的方法,這就證明在南北朝後期木結構設計中已運用了模數。

磚石結構建築

磚石結構建築在兩漢已逐步有所發展,拱券主要用於地下墓室,地上則出現了石拱橋。晉代造橋技術有所發展,西晉在洛陽建有巨大的石拱橋七星橋,在洛陽城濠及河道上還建有很多梁式石橋。據文獻記載,在西晉洛陽還造有磚塔。南北朝以後,除地下磚砌拱殼墓室繼續存在外,磚石建的塔、殿有很大發展。北魏建都平城時,建有三級石塔、方山永固石室。公元477至493年間,還建有五重石塔、園舍石殿。遷都洛陽後又建了很多磚石塔,目前唯一保存下來的是建於公元523年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塔為磚砌成,平面十二邊形,高39.5米,內部上下貫通,加木樓板。塔外觀一層四角砌出壁柱,南面開門,東西面開窗,餘八面砌出塔形龕。一層塔身之下為基座,上為密疊的十五層塔檐,最上收頂,上建覆蓮座及石雕塔剎。全塔實際是一用磚砌的空筒,向外疊澀挑出十五層檐,上用疊澀砌法封頂。塔身砌磚包括壁柱、塔形龕、疊澀屋檐等都使用泥漿,不加白灰等膠結材。各層塔檐疊澀和素平的基座都用一順一丁砌成,轉角交搭處兩面都用順磚。塔門為二券二伏的正圓券,小塔門用一券一伏,雖沒有後世砌法成熟而規範化,都也能基本保持砌體之整體性,故能屹立一千四百餘年而不毀。由於大量建佛塔,磚砌結構由漢代只砌墓室轉到地上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雲岡石窟內方形塔柱雲岡石窟內方形塔柱

大眾建築

單體建築

此時期建築藝術及技術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樓閣式建築相當普遍,平面多為方形。斗拱方面,額上施一斗三升拱,拱端有卷殺,柱頭補間鋪作人字拱,其中人字拱的形象也由起初的生硬平直發展到後來優美的曲腳人字拱。屋頂方面,東晉壁畫中出現了屋角起翹的新樣式,且有了舉折,使體量巨大的屋頂顯得輕盈活潑。敦煌壁畫中的北魏建築形象,高高的重樓,略顯幼稚的屋頂曲線和鴟尾,體現了當時的建築風格。

園林、家具

魏晉以來,士大夫標榜曠達風流,園林多崇尚自然野致,此時貴族舍宅為寺之風盛,佛寺中亦多名園。北魏末期貴族們的住宅後部往往建有園林,園林中有土山釣台曲沼、飛梁、重閣等,疊石造山的技術亦己提高。吳魏明帝起景陽山於方林園中,重嚴復嶺,深溪洞壑,高山巨樹,懸蒿垂羅,崎嶇石路,澗道盤紆,景色自然。於今,陵台城北隅,台城外,並種橘樹,奇宮牆內則種石榴,其殿廷及三台,三省,悉劣植柳樹,其宮南夾路,出朱雀門,悉種垂柳與槐也。
因政治動盪,佛道盛行,厚葬之風漸衰,皇陵規模均小,南朝諸陵不起墳,不封土,不植樹,亦無台闕,墓飾則精美富變化,磚石結構更行普遍。胡漢的交流使得國人的起居習慣發生變化,胡床漸漸普及,椅子和凳子傳入民間,傳統的臥床增高,且附床頂 矮屏及幾 屏風也發展出多摺多牒式。南北朝時印度、西亞紋樣隨同佛教藝術傳入,線條流暢,活躍飛動,蓮花、卷草紋和火焰紋的用運用最為廣泛。

佛教建築

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層密檐式磚塔南北朝時,一些新建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陽永寧寺,仍採取塔為中心,四周由堂、閣圍成方形庭院的布局。這一時期盛行“舍宅為寺”的功德活動。許多王侯貴族第宅改建為佛寺。改建時一般不大改動原布避,而以原前廳為佛殿,後堂為講堂,原有的廊廡環繞,有的還保留了原來的花園。此種風格布局更屬通用式的,成為以後漢化佛寺建築的主流。南北朝時期的寺院現無存者。作為實物存留的則有石窟寺,以雲岡石窟敦煌早期石窟為代表。中國最早鑿建的石窟寺在新疆地區,始於東漢,受南亞次大陸風格影響。十六國和南北朝時,經由甘肅河西走廊一帶傳到中原,並向南方發展。中原地區早期石窟的建築,沿襲南亞次大陸於窟內立塔柱為中心的作法,並明顯受到漢化建築庭院布局影響。如,四世紀末建成的雲岡第六窟,窟室方形,中心立塔柱,四壁環以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龕,即是一例。
“塔”是梵文Stūpa的音譯的簡稱,意為“高顯處”或“高墳”,原是印度的一種紀念性墳墓的通稱。它的造型簡單一致:覆缽形,上立長柱形標誌“剎”。從此,塔與佛教開始密切聯繫起來。印度式的塔(Stūpa),是由台基、覆缽、寶相輪等幾部分組成的實心建築。它隨佛教入中原時,漢族本土的木結構建築體系已經形成,積累了豐富的工程技術和藝術意匠經驗,為統治階級建造過迎候仙人和備遠望的重樓。早期的佛教又被視為一種神仙方術,所以,匠人在設計塔時就以本民族習見的重樓為藍本,建成樓閣式木結構塔。此後陸續又有許多新的塔型傳入,如“寶篋印經”、覆缽、“金剛寶座”等,它們同中國固有的建築技術和形式相結合,衍化出多種類型,如中期的花塔等。塔的各個部分也逐漸規格化,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剎組成。特別在塔剎部分,變化地吸收了原南亞次大陸?堵波的形制,後來更有多樣化的發展。中國早期的高塔多為空心,可以登臨。這一點與南亞次大陸原型大不相同,是中國人的創造。
歷史記載中的最大木塔是元魏時建造的洛陽永寧寺塔,高一千尺,百里以外便能望見。可惜這座塔建成不久便被焚毀了。由於木塔易遭火焚,不易保存,又發展出仿木結構磚塔,並在樓閣式基礎上發展出密檐式,還有小型單層的亭閣式。自此以後,磚塔逐漸增加,木塔逐漸減少。到十世紀以後,新建的木塔已極為稀有了。中國此時期的木塔已一無所存,唯在日本法隆寺有五重木塔一座(乃隋時高麗僧依魏齊之法所建)和中國雲岡石窟內的方形塔柱可為旁證。
法隆寺位於日本奈良市,寺內五重木塔平面呈方形,高31.9米,塔剎部分約占總高1/3弱。塔內部無樓層,不能登臨。塔第1層檐下也有後加的裳階,2層以上檐下都有裝飾性欄桿。塔中心有一根貫通全塔的中心柱,承托剎上的相輪、寶珠等部件,塔身重量則由外檐柱和4個天柱承擔。中心柱下有埋置舍利的孔穴。中門進深3間,面闊4間,入口處有中柱和左右2門。這種做法為中國漢以前的宮室、祠廟和墓室所普遍套用。
中國現存最古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層密檐式磚塔。此塔造型特殊,磚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佛塔中僅見此一座,塔身有用蓮瓣作柱頭(希臘風格)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獅子作主題的佛龕(波斯風格),有火焰形的券間(印度風格),形式十分優美。它的藝術處理雖十分成功,但卻不是南北朝時期的代表塔型。

石窟建築

石窟建築來自印度,那裡有“支提”窟和“毗訶羅”窟之分,傳入中國後按照中國的國情習俗加以改變。雲岡石窟中有平面馬蹄形草廬頂形制的早期大像窟,“支提”窟變為窟內中央鑿成多檐式塔窟。毗訶羅式窟在這裡已不見了。早期的曇曜五窟較明顯地反映了外來造像的風格,面形圓潤、高肉髻、深目高鼻、兩肩平闊的造型以及身著偏袒右肩、通肩大衣服飾的佛像均受犍陀羅和笈多式的影響。窟內高達10米以上的本尊造像及排列勻稱的三世
曇曜五窟 第20窟大佛佛,還有滿壁千體佛的龕像又顯示了以禪觀為主的特點。
曇曜五窟現編號第16-20窟,是由曇曜和尚主持開鑿的第一期窟洞,也是雲岡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為楷模,雕刻5尊大像。這五窟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形制上共同特點是外壁滿雕千佛,大體上都摹擬橢圓形的草廬形成,無後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過去、未來、現在),主佛形體高大,占窟內主要位置。第16窟本尊釋迦立像高13.5米,面相清秀,英俊瀟灑。第17窟正中為菩薩裝的交腳彌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第18窟本尊為身披千佛袈裟的釋迦立像,高15.5米,氣勢磅礴;東壁上層的眾弟子造像造型奇特,技法嫻熟。第19窟本尊為釋迦坐像,高16.8米,為雲岡石窟的代表作,結跏趺坐,面部半圓,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兩肓齊挺,造型雄偉,氣勢渾厚。

典型介紹

神通寺塔

山東濟南朗公谷神通寺單層石塔一座,俗呼“四門塔”。平面正方形,四面辟門,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塔身單層,平素無飾。上部疊澀出檐,上砌方錐形頂,頂上立剎。塔形制與雲岡浮雕所見單層塔極相似,其剎與浮雕塔剎完全相同。塔無建造年代校注,唯造像有東魏武定二年年號(公元544年),揆之形制,或屬此時。

永寧寺塔

歷史記載中的最大木塔是北魏時建造的洛陽永寧寺塔,永寧寺塔永寧寺遺址建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都城洛陽城內永寧寺,現已不存,遺址在今洛陽市東。據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追述,永寧寺塔木結構,高九層,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見。據其他記載,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餘丈,合今在百米以上,是古代最偉大的佛塔。永寧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層都有三門六窗。塔剎上有相輪30重(一說為13重之誤),周圍垂金鈴,再上為金寶瓶。寶瓶下有鐵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懸掛金鈴。晚上和風吹動,十餘里外都可聽見。
塔的裝飾十分華麗,柱子圍以錦繡,門窗塗紅漆,門扉上有五行金釘,並有金環鋪首。永寧寺塔已進行了考古探查,基礎由夯土築成,約百米見方,上有包砌青石的台基,長寬均38.2米,高2.2米,周邊原有石欄桿,四面中部各有一斜坡道。塔身四角加厚成墩,使塔顯得十分穩定。塔建在永寧寺內中心,四周包圍廊廡門殿,是早期中心塔型佛寺的代表。

響堂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有南北響堂山之分,位於邯鄲峰峰礦區,坐落在風景繡麗的響堂山(鼓山)之腰。石窟始鑿於北齊年間(公元550--577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續鑿。現有16窟,大小佛像4300多尊並有大量經文、雕刻,是研究佛教、建築、雕刻、美術、書法的寶庫,在中國石窟藝術向唐代寫實風格的演變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
北響堂山石窟位於礦區和村東,北鼓山西腰,現存石窟9座,大小佛像72尊,其中南、中、北三大窟為北齊王朝開鑿。三窟中以位於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規模最大,裝飾最華麗。該窟進深11.8米、寬13米、高11.4米,置塔形柱三面開鑿一大龕,正面龕內一佛兩菩薩,正尊坐佛連座通高5米,佛背光浮雕塑火焰忍冬紋,七條火龍穿插期間,生動活潑。塔柱上窟壁共鑿26個列龕,列龕由弓形楣梁、垂幔、龕柱、覆缽等組成,雕刻細緻,缽頂雕塑華麗的大型
麥積山石窟火焰寶珠,窟的整體部局、裝飾,顯示北齊時期的高超雕刻藝術。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東部的天水市,因該山形似麥堆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可能在後秦時已開始建造,魏孝文帝以後,漸趨發達。現存魏、西魏、周石窟大約三十個,麥積山石質不宜於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經過一千多年,塑像並未潰敗,這種和泥法也有其特殊的地方。自隋至明清,歷朝都有塑像,大塑像高達15米,小塑像高僅20多公分。
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是中國除敦煌、龍門、雲崗三大石窟之外的較大的石窟之一。有一種“四大石窟”的說法,就是麥積山石窟其包括進去。

永寧寺

永寧寺是北魏皇家在洛陽所建最大的寺院。史載永寧寺平面矩形,四面開門,南門三層,高20丈,形制似魏宮端門,東西門形式與南門極近,但高只二層。寺內中間有方14丈的台基,上建九層木塔。塔面闊九間,各開三門六窗,門皆朱漆金釘,塔各層四角懸鈴,是此期間北魏所建最高大豪華的木塔。塔北建有大佛殿,形式似魏宮正殿太極殿,殿內供奉高一丈八尺的金佛。此外,寺中還建有僧房樓觀一千餘間。從該寺設南門似魏宮端門、建佛殿如太極殿看,它是典型的宮殿化寺廟。南北朝時,一些新建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陽永寧寺,仍採取塔為中心,四周由堂、閣圍成方形庭院的布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