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郡(古代地名)

丹陽郡(古代地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丹陽郡,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41年),更秦鄣郡為丹陽郡,郡以境內丹陽縣而名。漢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轄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黃山市,江蘇南京市、鎮江市句容市、常州市溧陽市,浙江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及以西、湖州市安吉縣,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郡治移治建鄴(今南京市)。轄建鄴縣、秣陵縣江乘縣江寧縣、丹楊縣(今安徽當塗)、永世縣(今屬江蘇溧陽)、溧陽縣、湖熟縣句容縣、於湖縣(今屬安徽當塗)、蕪湖縣等縣。丹陽郡是當時中國的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丹陽郡
  • 別名:鄣郡
歷史沿革,區劃,相關詩詞,

歷史沿革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41年),更秦鄣郡為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此謂“漢郡”。領宛陵縣(今安徽宣城)、秣陵縣(今南京)、胡孰縣(今南京)、江寧縣(今南京)、江乘縣(今南京市棲霞區一部分)、句容縣(今江蘇句容)、丹陽縣(今安徽當塗)、溧陽縣、於潛縣(今屬浙江)、春谷縣(今安徽銅陵)、故鄣縣(今浙江安吉)、涇縣(今屬安徽)、石城縣(今屬安徽)、陵陽縣(今安徽青陽)、蕪湖縣、黝縣(今安徽黟縣)、宣城縣(今屬安徽)、歙縣(今屬安徽)等縣。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初設刺史部十三州,丹陽郡屬揚州。揚州治所在在秣陵城西西州橋與冶城之間。東漢因之。
三國
建安十三年(208)首次分出新都郡(今安徽黃山一帶),郡治仍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孫權弟孫翊在丹陽做過太守,被邊洪刺殺,屬下戴員等反叛。另有丹陽縣,《今縣釋名》記述:“……漢武帝設定丹陽郡,乃於縣稱小丹陽以別之”。今本《辭海》注丹陽為古縣名。“陽”一作“楊”。秦置。治安徽當塗東北小丹陽鎮。因漢以後屬丹陽郡,故又稱此處為“小丹陽”。唐貞觀初併入當塗縣。
秦始皇三十七年東巡曾過此至錢塘。那么,怎樣認識這“楊”和“陽”呢?晉《晉書·地理志》將“丹陽”記為“丹楊”。並解釋“楊”,緣於“山多赤柳而名”。但據考,丹陽附近只有喬木山、太平山、雞冠山等,並無丹楊山。而且按照植物生長特性,此一帶山上植物是以綠色為主的,而“赤柳”卻實屬罕見。傳說中的秦始皇東南巡時見山多赤柳,因名丹陽,也僅為傳說而已,是無從稽考的。對此,清代《重修江寧府志》有了指正:“丹陽之縣見《秦始皇本記》,……若因赤柳為丹陽,其言晚出唐修之晉書,寧必信乎?”這種說法是很有見地的。《景定建康志》:“郡國有赭山,其山丹赤。”又引北宋《太平寰宇記》云:“赭山亦名丹山,唐天寶中改為絳岩山,丹陽之義出此。山臨平湖,湖亦以丹陽名。今此山在溧水、句容兩水間。以此證之,則丹陽為山名,山南為陽故曰丹陽。赭山、絳岩山、丹山,皆為赤山之意。”
西晉
太康二年(281年),連同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一起又分了個宣城郡出去,丹陽郡治遷至建鄴(今南京),領建鄴縣、秣陵縣江乘縣江寧縣湖熟縣句容縣、溧陽縣、永世縣(今屬江蘇溧陽)、丹楊縣(今安徽當塗)、於湖縣(今屬安徽當塗)、蕪湖縣等縣。
東晉
建武元年(317年),建都建康,改丹陽郡守為丹陽尹。宋齊梁陳因之。
隋開皇九年(589)滅陳,改丹陽尹為蔣州。大業三年(607)改蔣州復置丹陽郡。治江寧縣(今南京),領江寧縣溧水縣、當塗縣等縣。
武德三年(620)以郡改揚州。從西漢至唐代,實行州、郡、縣三級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時期,丹陽郡(丹楊郡、丹陽尹)一直隸屬揚州刺史部。

區劃

丹陽郡:作為地方行政區劃的名稱,歷史上相當於現行的省轄市一級的地方政權組織,始建於漢武帝劉徹元狩二年(前121年)改鄣郡為丹陽郡,治宛陵(今宣城市宣州區)380餘年,其管轄的地域有記載相當於今天的安徽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脈以西、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強溪的以北地區。
丹陽郡,《漢書·地理志》稱“故鄣郡”,治宛陵(今宣城市宣州區市區),郡以境內丹陽縣,曾為丹陽侯國而名。史載:丹陽縣早在吳、楚相爭時期就是江南重鎮。
《史記·秦始皇紀》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0年)東巡,過丹陽至錢塘(今杭州市),在江南名邑丹陽設縣。關於丹陽縣名稱來歷,向有兩說:一是說縣治位於今蕪湖市赭山之南。
《江南地理志》“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陽。”另一說是丹陽山多赤柳,故名丹楊。
《晉書·地理志》作“丹楊”,是避杜皇后(註:杜陵陽(322年-341年),晉成帝司馬衍皇后)諱“陽”,而改偏旁。今當塗縣東南的丹陽湖就是以古邑為名的。據考證,縣的創建最初於楚、秦。
《左傳》載,楚武王在滅權、申、息等小國開始置縣。時間在在魯莊公四年(前690年)前後。郡的建制大約比縣要晚半個世紀。最初設於邊疆或要地,後來移於內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和鞏固中央集權,採納李斯的主張,廢分封,在全國推進郡縣制。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重新調整戰國時期各國的郡縣設定,其設36郡,其中〔會稽郡(含鄣郡)〕設於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史記·秦始皇紀》“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治吳(今江蘇省蘇州市),轄今天的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及浙江北部地區,在安徽境內設黝縣、歙縣、丹陽縣。隨著江南地區開發和加強治理,分會稽郡西部地區設鄣郡,治鄣縣(今浙江安吉西北),轄今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江蘇西南各一部,在安徽境內設石城、蕪湖、宛陵等縣。秦亡,項羽所建楚國在今安徽境內設16個縣,涉及4個郡,其中:鄣郡,治鄣縣(今浙江安吉西北),設丹陽縣、黝縣、歙縣。
漢王元年(前206年),項羽封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高祖四年(前203年),英布投降漢。同年,漢高祖封英布為淮南王,在今安徽境內設3個郡12縣,其中:廬江郡設宣城、涇縣、陵陽、春谷4個縣。高祖五年(前202年),西漢建立,實行郡縣與分封並存的地方行政區劃管理體制。高祖六年(前201年) ,漢高祖劉邦將鄣郡分給荊王劉賈的荊國。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英布叛亂被平息之後:一是封劉長為淮南王,轄九江、衡山、廬江、豫章4個郡。文帝七年(前173年)劉長死,領地歸漢王朝。十六年(前164年),封劉長之子劉賜為廬江王,轄廬江、豫章2個郡。景帝四年(前153年),廬江、豫章2個郡,收歸漢王朝。二是已陣亡的劉賈的封地給了吳王劉濞。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發動“七國之亂”被平息,吳國被廢除。漢景帝封劉非為江都易王,江都國轄東陽郡、鄣郡。
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江都王劉建謀反失敗自殺,東陽郡、鄣郡歸漢王朝。荊國、吳國、江都國期間的鄣郡在安徽境內設有設有丹陽、石城、蕪湖、宛陵、黝縣、歙縣6個縣。漢武帝時,採取“推恩”的辦法削弱藩國勢力。地方行政管理實行州、郡國(王國)、縣(候國、邑)三級行政管理體制。丹陽郡隸屬揚州刺史部。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撤銷廬江郡,所轄安徽境內的宣城、涇縣、陵陽、春谷4個縣劃歸鄣郡,並改鄣郡為丹陽郡,治宛陵(今宣城市宣州區)領17個縣。其中:於潛、江乘秣陵、故鄣、句容、胡孰、溧陽7個縣在今江蘇、浙江境內;宛陵、宣城、涇縣、蕪湖、春谷、石城、丹陽、陵陽、歙縣、黝縣10個縣在今安徽境內,丹陽、歙縣、黝縣3縣為秦設定(史稱秦縣),其餘的7縣為漢設定(史稱漢縣)。丹陽郡在今安徽省境內的10個縣,據考證,⑴宛陵縣:縣以古邑爰陵,後易名宛陵,以境內宛溪、陵陽山各取一字合成。楚漢之交,屬楚國鄣郡。漢初,屬荊、吳和江都王國鄣郡。區域範圍包括今宣州區、寧國市及蕪湖市東南地區,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宣城市宣州區市區東北部,王莽時期改為無宛縣。⑵宣城縣:縣名據《韓詩傳》:“宣,顯也”,源於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宣城就以吳、楚名邑顯揚於開發較晚的江南地區。漢在宣邑置縣,因名宣城。楚漢屬英布的九江國廬江郡。區域範圍在今南陵縣及周邊地區,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南陵縣青弋江鎮。⑶涇縣:以縣臨涇水(今青弋江涇縣段)為名(註:涇,通也。說明這裡青弋江段水道通暢,水流比較平穩)。楚漢之交屬英布的九江國廬江郡。區域範圍包括今涇縣、石台縣、黃山市黃山區。故城遺址位於今天涇縣城西北2.5公里處的涇溪西岸。⑷蕪湖縣:縣名以古湖泊為名。
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在鳩茲邑設新縣,以境內有蕪湖而命名。楚漢之交屬楚國鄣郡。漢初屬劉賈的荊國、劉濞的吳國、劉非的江都國鄣郡。區域範圍包括今蕪湖市周邊地區。故城遺址位於今天蕪湖縣黃池鎮南0.5公里許的楚王城遺址。⑸春谷縣:縣名以“五穀成熟皆較他縣為早……”為名。楚漢之交屬英布的九江國廬江郡。區域範圍包括今繁昌縣、銅陵市、銅陵縣及蕪湖市部分地區。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繁昌縣荻港鎮南4公里的蘇村。⑹石城縣:縣名以東西兩石夾河如城而名。楚漢之交屬楚國鄣郡。漢初先後屬吳國、江都國的鄣郡。區域範圍包括今貴池市及周邊地區。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池州市貴池區灌口鄉石城村。⑺丹陽縣:秦代設縣。楚漢之交屬楚國鄣郡。漢初先後屬吳國、江都國的鄣郡。元狩二年(前121年),改屬丹陽郡。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馬鞍山市當塗縣丹陽鎮。⑻陵陽縣:縣名以陵陽山而名,陵陽山(今名九華山)以仙人陵陽子明所居而名。元封二年(前109年)設縣。此地楚漢之交屬英布的九江國廬江郡。區域範圍包括東至縣、青陽縣、石台縣部分地區。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的青陽縣陵陽鎮。⑼黝縣:縣名以黝山而名,《說文解字》說:“黝,黑木也。” 黝山以山立黑色石頭而名。秦代設縣。秦代相當於今黟(註:“黝”字通黟)縣、祁門縣及石台縣部分地區。故城遺址位於今天今天黟縣龍江村古城村,曾為廣德王國。王莽時期改為愬虜。⑽歙縣:縣名由來向主兩說:一種說法是以縣名緣於水名,以歙浦命名;另一種說法是以境風群山起伏,峰巒巔連,河流縱橫,曲折瀠回的壯美景色而命名。秦代設縣。元封二年(前109年),為丹陽郡都尉治。秦代相當於今歙縣、休寧縣、績溪縣、黃山市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湯口鎮、浙江淳安及江西婺源縣東北地區。東漢承襲了西漢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東漢初,撤宣城縣入宛陵縣,丹陽郡領16個縣、候國,治宛陵。此外,在漢順帝永和四年(139年),在丹陽郡南部設宣城郡,桓帝時(147∽167年在位)撤銷,併入丹陽郡。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孫權以呂范為太守遷郡治於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三國時期(220∽280年),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仍承襲兩漢,實行州、郡(王國)、縣(候國)三級管理。嘉禾元年(約232元), 孫權將郡治遷回宛陵。歷經析置,領18個縣,在安徽境內設12個縣和於湖督農校尉。其中:宛陵縣、宣城縣、涇縣、蕪湖縣、丹陽縣、春谷縣、陵陽縣等7個縣為漢代舊縣。安吳縣、懷安縣、寧國縣、臨城縣、廣德縣等5個縣為新設縣。⑴安吳縣,東漢興平二年(195年)孫策渡江襲破揚州刺史劉繇,分涇縣南部地區設定(取東吳地區安寧之義),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涇縣安吳鎮。⑵懷安縣,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分宛陵縣東南部地區設定,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寧國市東南原石口鄉。⑶寧國縣,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分宛陵縣南部地區設定(治獨山,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寧國市河瀝鎮南6.5公里原竹峰鄉方福村)。⑷臨城縣,東吳赤烏八年(245年)孫權分陵陽、石城兩縣地,在城子山東新置,故城遺址位於今天的青陽縣城蓉城鎮南2.5公里臨城。⑸廣德縣,漢靈帝二年(169年),分故鄣縣新置, 故城遺址位於今廣德縣桃州鎮西南。於都督農校尉,系東吳為開發江南地區,安置江淮地區大批東渡居民而設定的農墾機構。故城遺址可能位於今天蕪湖縣王旭鄉。石城縣為丹陽都尉。黃武(註:三國時,吳王的名號)二年(223年),封韓當為石城候,後因韓綜降魏國,石城國被廢除,於境內設定虎林鎮,為重鎮。
建安十三年(208),孫權將丹陽郡的黝縣、歙縣劃歸新都郡。西晉太康二年(281年),丹陽郡分置宣城郡後,轄11個縣,治建業(又稱建鄴建康江寧)(今江蘇南京)。永興元年(304年),分永世縣入義興郡,實領10個縣。在安徽省境內僅設3個縣,分別是於湖縣(在於湖督農校尉舊治設新縣,延舊督農校尉名)、蕪湖縣、丹陽縣。東晉時,為避杜皇后諱“陽”字,改丹陽郡為丹楊郡,轄11個縣,與西晉同。初在安徽境內設3個縣。僑置(註:指流亡的地方政府)淮南郡後,於湖縣、蕪湖縣劃屬淮南郡,僅領丹楊縣。
東晉建武元年(317年),建都建康,改郡守為尹,丹陽郡改丹陽尹,仍治建康,轄8個縣,在安徽境內僅設1個丹楊縣。南朝的宋、齊、梁、陳四朝代,丹陽尹在安徽境內仍設1個縣,與東晉同。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實行州、縣二級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九年(589年),隋滅南朝的陳國,廢丹陽郡(注,同時撤銷丹陽縣,併入當塗縣,丹陽縣作為一級地方政權退出歷史舞台)。
隋大興三年(607年),改州為郡,實行郡、縣二級管理體制。恢復丹陽郡,治江寧。轄3個縣,在安徽境內僅設當塗縣。
唐代疆域史有兩大創設,一是府的確立,二是道級區劃(註:州縣以上地理區域名稱)的形成。丹陽郡在唐天寶年間(742——757年)僅存續短暫的10多年,作為地方行政區劃名稱徹底退出歷史。其在安徽境內曾管轄的行政區域由宣州(宣城郡)、池州(池州郡)等地方行政機構所管轄。
從西漢至唐代,實行州、郡、縣三級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時期,丹陽郡(丹楊郡、丹陽尹)一直隸屬揚州刺史部(按察使)。(摘自《宣城檔案方誌》2009年第一期)

相關詩詞

休沐重還丹陽道中
作者:南朝謝朓
詩中之丹陽,指的古都建康丹陽郡(時,丹陽郡治所設在建康城內)詩句:“……汀葭稍靡靡,江(tǎn)(初生的蘆荻)復依依。田鵠遠相叫,沙鴇(比雁大的水鳥)爭復飛。”寫南京古城江邊景象。“雲端楚山見,林表吳岫微”。詩中的“楚山”、“吳岫”即指古都建康周圍之群山。“歲華春有酒,初服偃郊扉”中之“郊”即指建康城郊。
南朝陳代高僧曇瑗《游故園》詩:“丹陽松葉少,白水黍苗多。浸淫下客淚,哀怨動民歌。春淫度短葛,秋蒲沒長莎。麋鹿自騰倚,車騎絕經過。蕭條四野望,惆悵將如何?”寫南陳時,建康城內受災人民的苦難和四野的蕭條景象。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作者:李白
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連峰入戶牖,勝概凌方壺。
時作白紵詞,放歌丹陽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閒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
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詩中之丹陽,乃指唐時的丹陽縣,即今蘇皖交界處的小丹陽。“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中所寫之城,即唐丹陽縣之城牆。詩中時作《白詞》“放歌丹陽湖”之句中的丹陽湖,即丹陽附近赭山腳下的丹陽湖。小丹陽地處吳頭楚尾,三面丘陵,一面臨平原圩區。為“江(江寧)當(當塗)鎖鑰”。春秋時,吳、楚常在此引起戰爭。秦時,城初建;漢時,稱此處為”楚地十六城之一” (語出《漢書》)。此地為漢江都王劉敢的食邑,並為其諸侯國之都城。從秦建縣後歷沿至隋而廢。唐武德三年(621年)重置丹陽縣。至唐貞觀元年(627年)廢,縣降為鎮。李白寫此詩時,丹陽實際上已降為鎮了。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之六)
作者:李白
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台雲水間。
千岩峰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
此詩中之丹陽,是指吳郡丹陽。三國時的丹陽郡治,即在南京城中。南京城的石頭山、幕府山等和鎮江江邊的北固山、焦山等,同為古吳地的軍事要隘,故李白詩中稱“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台雲水間”。詩中是寫戰船浩浩蕩蕩,順江東下,經過古丹陽郡(建業城)和京口北固山一帶,而今鎮江之丹陽並不在長江邊,更非位於鎮江的上游處。在那裡,哪裡會見到“畫出樓台雲水間。千岩峰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的壯觀景象!
丹陽行
作者:孫逖(701--740)
丹陽古都洞庭陰,落日扁舟此路尋。傳是東南舊都處,金陵中斷碧江深。在昔風塵起,京都亂如,雙闕戎虜間,千門戰場裡。傳聞一馬化為龍,南渡衣冠亦願從。石頭橫帝里,京口拒戎鋒。青楓林下回天蹕,杜若洲前轉國容。都門不見河陽樹,輦道唯聞建業鐘。……昔年王氣今何在,並向長安就堯日。……唯有空城多白天,春風浩蕩無人見。
詩中所寫的都是古都金陵的景色和往事。
丹陽送韋參軍
作者:嚴維(--780年)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詩中很清楚地寫明他是在丹陽城的長江邊給友人送行的。而此丹陽當然絕不可能是遠在長江以南數十里外的今鎮江地區的丹陽小城。
其他
元朝《至正金陵新志》載:“丹陽廢而存丹陽鎮,但鎮江有丹陽縣,故亦呼(江寧)丹陽為小丹陽,鎮江(丹陽)為大丹陽。
元代著名詞人薩都剌《水龍吟?贈友》:“禿鬢西風,短蓬落月,東吳西楚。悵丹陽郭里,相逢較晚……揚子江頭,凍沙寒雨,暮天飛鷺。待明朝酒醒,金山過,瓜洲渡。”
至於後人詩歌中所寫的“丹陽”,如明代中期陳所聞《南仙呂桂枝香-代寄丹陽》曲中有“望仙舟,你為甚雁去丹陽郭,我霜寒白玉樓”等句;明胡奎《丹陽》(“丹陽郭里夜聞簫,無限離情付柳條。卻憶故人千里外,山青月白思遙遙。”等等,則多為懷古之作品中的古南京城的代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