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釋名 銀本位 ,又稱
銀本位制 ,yínběnwèi,yínběnwèizhì,[silver standard] 用白銀做本位貨幣的
貨幣制度 ,通貨的基本單位由定量的銀規定的貨幣本位制。
制度簡介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
本位貨幣 。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
銀本位制 先是過渡到
金銀複本位制 ,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
金本位制 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還保留銀本位制。
銀本位 是一種金融
貨幣制度 ,它是以某一固定重量的銀幣或銀塊作為經濟單位標準的。歐洲從
拜占庭帝國 滅亡(15世紀中葉)開始直至19世紀,都是使用銀本位制度。16世紀在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今
玻利維亞 )發現
波托西 銀礦 ,西班牙大量鑄造銀幣,稱為
比索 (Peso),因為一比索等於八個皇冠幣的價值,又稱八片幣(Pieces of eight)。自此銀幣成為這四百年間國際貿易通用的貨幣。
中國自
漢代 開始製造銀器,但作為流通貨幣是由唐朝開始,在元朝時流行元寶,明朝時因為和西班牙、
葡萄牙 貿易,銀幣大量流通,亦使中國成為使用
銀本位 的國家。
1704年開始,
英國殖民地 西印度群島 及同時期的西班牙殖民地亦開始鑄造及使用金幣。1717年,當時任職英國皇家鑄幣局總監的
艾薩克·牛頓 制定金、銀和當時英國錢幣(mint)的兌換比率,令英國實際上以黃金作為貨幣標準。
拿破崙戰爭 以後,英國開始鑄造金幣並於1821年並正式確定使用
金本位 。
發展概況 在我國貨幣史上,白銀自唐朝已逐漸成為
貨幣金屬 ,唐朝白銀已貨幣化,中國真正成為用銀之國.雖然也通行銅錢和紙幣。明朝完成銀本位。明朝社會的商業氛圍濃厚,人民的物質生活極其豐富,花銷也七零八碎,由儉入奢起來。但實行的是銀兩制,以金屬的重量計值,屬於稱量
貨幣制度 ,沒有踏進貨幣制度階段。
宣統 二年(公元1910年)頒行《幣制則例》,正式採用銀本位,以“元”為貨幣單位,重量為庫平
七錢二分 ,成色是90%,名為
大清銀幣 。但市面上
銀元 和銀兩仍然並用。
辛亥革命 後,於1913年公布《國幣條例》,正式規定重量七錢二分、成色89%的銀元為我國的貨幣單位。“
袁大頭 ”銀元就是這樣鑄造成的。但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1933年3月8日,國民政府公布《
銀本位幣鑄造條例 》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元”,總重26.6971克,銀八八、銅一二,即含純銀23.493448克。銀本位幣每元重量及成色,與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過0.3%,並規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銀本位幣授受,其用數每次均無限制。同年4月,
國民政府 實行“
廢兩改元 ”,發行全國統一的銀幣——“孫中山頭像”
銀元 。1935年國民政府又實行所謂
幣制改革 ,宣布廢止銀本位。
制度發展 起源 明朝制度
自明
正德 十二年(1517年)
葡萄牙 國王
曼努埃爾一世 遣使臣托梅·皮雷斯(Tome Pires)抵達廣州以後,歐洲商人相繼揚帆東來,歐洲、美洲與中國的直接貿易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到了可觀的規模。中國對外貿易由於獲得廣闊的新市場而急劇擴張,其內容也在相當程度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巨額海外白銀流入中國,加快了中國
自然經濟 轉向
貨幣經濟 的步伐,對中國銀本位和貨幣財政制度的確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建立發展 概況
明代中國與美洲間的貿易航線起點是福建
月港 (今龍海海澄)、廈門和廣州等地, 以
馬尼拉 為中轉口岸, 終點在墨西哥
阿卡普爾科 (Acapulco);澳門則扮演了中歐貿易樞紐的角色。
1565年,西班牙海軍將領米蓋爾·洛佩斯·德·利雅實比(Miguel Lopez de Legaspi )率艦隊自墨西哥出征菲律賓;1571年在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1585年設都護府,歸
新西班牙 總督區(今墨西哥、中美洲、
加勒比地區 )遙領。當時
菲律賓群島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本地物產甚至難以維持殖民當局開支,利雅實比給新西班牙總督的報告就稱殖民當局能從當地所得的“唯有肉桂而已”。而中國所產手工業品價廉物美,在歐、美及南洋各國素負盛譽。菲律賓殖民當局欲獲
資本原始積累 之利,唯有從事對華轉口貿易一途,甚至日用消費品也不得不就近仰仗中國供給。在菲律賓立足甫定,西班牙人就於1575年從
馬尼拉 派遣兩名傳教士和兩名軍官前往漳州,希望與中國締結商約。為吸引華人來菲移墾經商,殖民當局也對華人商旅、華貨採取了一些保護、獎勵、優待措施。
在此前後明軍御倭戰爭亦進入最後階段。 至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自嘉靖二年(1523年)“
爭貢之役 ”(註:嘉靖二年(1523年)六月,日本左京兆大夫內藝興遣倍宗設抵寧波;未幾,右京兆大夫高貢遣僧瑞佐偕寧波人
宋素卿 亦至。由於宋素卿賄賂寧波市舶太監賴恩,宴會時得以坐在宗設上座,其貨船雖然後至,但先於宗設貨船受檢。宗設怒殺瑞佐,焚其船隻,追宋素卿至紹興城下,沿途劫掠而去,明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戰死,浙中大震,史稱”爭貢之役”。事後,
給事中 夏言 奏倭禍起於市舶,乃裁閩、浙兩
市舶司 ,惟存廣東一處。)以來荼毒中國沿海多年的“
倭患 ”平息,為隆慶元年(1567年)福建巡撫
涂澤民 上疏開放
海禁 ,準販東、西二洋,明廷重開中斷四十餘年的海外貿易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前提。
“
聖巴勃羅 號”從菲律賓返航美洲,從而開闢了墨西哥與菲律賓之間的往返航線。1574年(萬曆二年),兩艘
馬尼拉 大商帆滿載中國絲綢、棉布、瓷器等貨物駛向墨西哥
阿卡普爾科 ,標誌著著名的馬尼拉大商帆貿易正式投入運營。馬尼拉--阿卡普爾科貿易線活躍於1574年至1815年,歷時240年之久。 受馬尼拉貿易厚利吸引,福建漳、泉二州商人紛至沓來。隆慶五年(1571年)馬尼拉殖民首府建立之初,華人僅有150多名。萬曆十年(1582 年),龍其慮總督在
馬尼拉 市區東北部巴石河畔開設了專門的華人社區--八連(Parian)。1589年8月9日,
菲利普二世 訓令菲律賓總督,準許對中、葡、日等國商人輸入的糧食、軍需品、軍需品製造原料等物資予以免稅待遇,進一步刺激了中菲貿易的發展。到16世紀90年代,馬尼拉華人數目已達二萬餘人,而包括軍隊在內的西班牙人僅有2000名。關於對華貿易的重要性,1595-1603年間任菲律賓最高法院院長、代理總督的安東尼奧·德·莫伽(Antonio de Morga)感嘆道:“倘若沒有中菲貿易,
菲律賓群島 便無法維持。”依靠對華轉口貿易, 馬尼拉成為亞洲最大貿易中心之一。
此外1580年,西、葡兩國合併兩艘澳門商船,根據合併時訂立的《八項和平條款》,原
葡萄牙 各屬地(包括澳門)可以自由地同西班牙各屬地(包括
馬尼拉 )貿易,西班牙各屬地則不擁有對等權利。兩艘澳門商船於當年抵達馬尼拉,澳門--馬尼拉航線投入運營。澳門至馬尼拉的葡船裝載的貨物以中國貨為主,其次是日本、印度產品;返程時裝運的絕大多數是白銀。1610年,橫行南海的
荷蘭人 與西班牙人達成妥協,轉向搶劫中國商船,僅1617年一年就有11艘中國商船在南下馬尼拉途中遭到荷蘭人劫掠。南下菲律賓的中國商船帆檣日稀,澳門--馬尼拉貿易則迅速擴大,1619-1631年間幾乎獨占了中國和馬尼拉之間的貿易。
輸入馬尼拉的中國貨物有
生絲 、絲織品、天鵝絨、
綾絹 、綢緞、
棉布 、麻織品、珠寶、工藝品、鋼鐵錫鉛製品、
硝石 、火藥、食品、家禽、家畜等,尤以紡織品為大宗。由於西屬美洲市場需求甚殷,中國絲織品和棉織品很快躍居
馬尼拉 大商帆輸往美洲貨物榜首,並一直保持到大商帆貿易的終結。直至18世紀末,中國絲綢等商品仍占墨西哥進口總值的63%。對華貿易的興盛,使太平洋貿易量一度超越大西洋貿易, 這從貿易投資方向可見一斑:1618-1621 年間, 美洲投入對歐貿易資金為150萬
比索 ,而對東方貿易資金為165萬比索。
制度確立 早在周代中央財政“九賦”之中的“
關市之賦 ”已經徵收帛布,但直到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已相當發達的唐、宋以後,各朝仍以實物為正賦,貨幣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依然只占小部分。直至明代推行
一條鞭法 ,白銀成為正賦,財政制度才發生了根本轉變,其中對外貿易在這一轉變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首先對外貿易的發展,直接增加了政府的貨幣收入。在明初
朝貢貿易 中,明政府對外國貢船夾帶的私貨一律免稅,加之回賜一般大大超過貢品價值,朝貢貿易對明朝財政實際上是一種負擔。其後,朝貢貿易日趨衰落,民間貿易興起。
弘治 、正德年間,明政府對民間貿易進口貨物實行“抽分”制度,抽取一定比例的貨物作為
進口稅 。至遲到萬曆初年,各通商口岸已先後對入口番貨改徵貨幣。儘管走私猖獗,入口貨物“其報官納稅者,不過十之一二”,但官府舶稅收入仍然相當可觀,僅福建
漳州府 海澄縣 一個港口,萬曆二十二年舶稅收入就達2.9 萬餘兩。在某些對外貿易發達的地區,對外貿易市舶收入甚至成為當地財政的支柱。自正德以來,廣東文武官員俸祿已多以市舶收入代支。嘉靖初年廢廣東
市舶司 後,自兩廣巡撫以下當地各級官員屢屢上疏請求重開,所持論點即是粵中公私諸費多資市舶商稅。
更為重要的是貨幣制度與財政制度之間存在密切聯繫,中國遲遲難以確立先進的貨幣財政制度,與
錢荒 的影響不無關係。明代巨額對外貿易順差消弭了困擾中國數百年之久的錢荒,從而間接推動了貨幣財政制度的確立。
唐代稅收兼用錢幣和
谷帛 ,而
穆宗 長慶年間戶部尚書
楊於陵 針對錢荒提出的對策之一就是"今宜使天下兩稅、榷酒、
鹽利 、上供及
留州 、
送使 錢,悉輸以布帛
谷粟 ",實質上是企圖以財稅制度的倒退來減少對錢幣的需求,從而緩解錢荒。
唐德宗 建中元年 (780年),宰相
楊炎 推行
兩稅法 , 統一以錢徵稅。由於錢幣本已不足,實行兩稅法又增加了對錢幣的需求,致使錢重物輕現象日趨嚴重。至穆宗長慶元年(821年),40年間, 米一斗由200文跌至50文,絹一匹由400文跌至80文,納稅人實際負擔成倍增長,朝野上下怨聲載道,唐廷最終不得不於長慶元年廢除兩稅法。元代課徵賦稅已廣泛使用紙幣,明太祖鑒於元末的
惡性通貨膨脹 ,倒退為實行實物財政制度,
田賦 以徵收米、麥為主,附征絲、麻、棉等土產及貨幣,前者稱本色,後者稱折色,百姓還要承擔
徭役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實物財政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從明朝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陸續擴大徵收折色,減征本色。
英宗 正統元年 (1436年),明廷允許南京、浙江、江西、湖廣、廣東、廣西、福建將原征米麥400萬擔折納“
金花銀 ”100餘萬兩。
正德元年 ,官方又正式承認“銀差”,允許部分徭役
折征 銀兩。萬曆九年(1581年),
張居正 進行歷史性的財政稅收制度改革,在全國全面推行浙江
巡按御史 龐尚鵬 等人所創的
一條鞭法 ,一切賦稅、徭役統一折銀繳納,標誌著中國貨幣財政制度最終確立。一條鞭法為清朝所承襲,並進一步加以完善。一條鞭法沒有像
兩稅法 一樣引起物價暴跌而失敗,原因就在於白銀不斷內流,儘管實行一條鞭法加大了對白銀的需求,白銀供給依然較為充裕。而一條鞭法發端於對外貿易發達的浙江、廣東、贛南等地,也決非偶然。
一條鞭法的全面推行,表明明朝中央政府正式承認了白銀的
本位貨幣 地位。貨幣財政制度本身是在已相當發展的商品經濟基礎之上建立的,而一切稅課、力役折銀繳納,又直接擴大了白銀貨幣的使用範圍,同時大大削弱了農民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更多的農民得以擺脫土地的束縛去從事工商業,進一步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也間接擴大了白銀貨幣的使用範圍。凡此種種,都使白銀
本位幣 的地位更加鞏固。
建立條件 明代對外貿易的發展使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從
供給和需求 兩個方面推動了銀本位的確立。
貿易順差 簡介
在生產力發展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白銀成為
本位貨幣 的物質前提是國內市場白銀存量足夠滿足流通之需。在西方世界,早在古希臘時期,金銀鑄幣就已廣為流通。而在中國,雖然早在漢武帝
元狩 四年(公元前119年)就鑄行了白金幣, 但白銀一直未能擺脫
輔幣 地位,甚或主要用於貯藏。自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幣制以來,外圓內方的銅幣歷經朝代更迭,盤踞本位貨幣寶座長達一千多年。之所以如此,原因在於中國金銀礦藏相對貧乏。根據明、清史籍所載銀課收入數字計算,自明
弘治 十三年(1500年)以來百餘年間,中國白銀年產量一直徘徊在10萬兩左右,清代前期約20萬兩左右,較之美洲、日本、 歐洲只不過是個零頭而已。而且我國銀礦品位不高,開採往往得不償失。據全漢升統計,明代中國銀礦含銀量在0.003%-12.5%之間,一般在1%以下;而同期秘魯
波托西 銀礦含銀量為50%,
新西班牙 銀礦含銀量為5%-25%。《明史·食貨志·坑治》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嘉靖二十五年(即西曆1546年)七月命採礦,自十月至三十六年,委員四十餘,防兵千一百八十人,約費三萬餘金,得礦銀二萬八千五百,得不償失。”
梁方仲 就此指出:“中國向來是一個產銀不多的國家。自近代與歐洲各國通商以來,銀的供給,大部分依賴外國的來源;本國產量,殊不重要。”
不僅如此,自唐宋以來,“錢荒”的記載不絕於史,
流通中貨幣 不足成為長期制約中國商品經濟發展的"瓶頸"。為補錢幣之不足,政府只得以谷、帛等其它商品充當流通媒介,實際上實行了錢幣、
谷帛 的
平行本位制 ,金銀主要用於貯藏。本質上並不適宜充當貨幣的谷帛長期與錢幣並行,即使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唐朝鼎盛年代也是如此,重要原因就是
金屬貨幣 短缺。但由於錢重物輕,民間交易優先使用錢幣,政府又不得不出面強制推廣
代用貨幣 。僅在唐朝,開元二十年(732 年)和二十二年(734年)、
德宗 貞元二十年(804 年)、
憲宗 元和六年(811年)、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和八年曾先後多次下詔禁止交易只用錢幣。宋朝則三令五申,並在邊境設卡,嚴禁銅錢外流。宋代紙幣制度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克服
硬幣 不足的困難,滿足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元代雖然名義上以白銀作為
價值尺度 ,但從
元世祖 至元二十四年 (1287年)發行至元
寶鈔 以來就一直使用
不兌現紙幣 ,實行了全世界第一個
紙幣本位制度 。然而古代紙幣制度終因其內在的
通貨膨脹 傾向而在元末崩潰,明太祖雖發行了
大明寶鈔 ,但不久就名存實亡。明代中葉以後,中國商品生產和交換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錢荒有增無減,對大宗交易所需的高價值交易媒介--白銀需求增長則更快。因鑄錢銅料不敷使用,明政府不僅數次下令銷毀民間銅器鑄錢,南京太僕寺甚至將大內舊銅器47萬餘斤也用於鑄錢,並允許將前朝舊錢投入流通。羅掘至此,明初至萬曆初200年間鑄錢數量也僅有1000萬貫, 而北宋除開國初期每年鑄錢少於100萬貫外,百餘年間每年鑄錢都在100 萬貫以上, 熙寧六年(1073年)後每年鑄錢竟達600萬貫。商品經濟發展與錢幣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銳,由此形成的通貨緊縮效應嚴重阻礙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海外白銀源源流入中國,消除了國內銀礦資源貧乏的制約,使這一矛盾最終得以化解。
直至明初,中外貿易仍以奢侈品為主。自南宋以來,中國大量購買海外珍寶、香料、藥材,造成長期
貿易逆差 ,金、銀、銅錢大量外流,成為一個嚴重問題。歷朝均嚴禁金屬出口,但效力不大。西人東來後,中國日用消費品獲得了廣闊的新市場,中國對外貿易商品構成發生本質變化,國際收支隨之逆轉。
至晚明時,較之中國,歐洲在火器、鐘錶、“打簧器”、呢絨、船舶、玻璃等生產部門已占優勢;但在國際市場
需求量 最大的日用品生產方面,中國商品則擁有千百年間發展起來的精湛工藝,質量優良,風靡歐、美和日本市場。此外,部分由於中國
勞動力資源 豐富,成本低廉;部分由於宋明之間中國白銀需求增長一直快於供給增長,明代白銀
購買力 相當於宋、元時期的兩倍。而美、歐正處於“
價格革命 ”時期,導致中國商品以白銀為計量單位所表示的
相對價格 極為低廉,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價格優勢。當時墨西哥市場上中國絲織品價格是西班牙同類產品的1/3,在秘魯是1/9,在東南亞是荷蘭同類產品的1/3,在歐洲是歐洲產品的1/4-1/3。墨西哥市場歐洲麻織品幾乎比中國同類產品貴8倍。1621 年
荷蘭東印度公司 以每磅4盾的價格採購一批台灣
生絲 , 運到歐洲市場後售價為每磅16.8盾,
毛利率 達320%。
由於歐洲商品難以與價廉物美的中國貨競爭,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後來躋身對華貿易的
荷蘭人 、英國人都不得不用硬幣購買中國商品,巨額對外貿易順差一直保持到19世紀初
鴉片貿易 興起前夕。自
阿卡普爾科 返航
馬尼拉 的大商帆運載的主要是用以購買中國貨物的白銀。西屬美洲流往馬尼拉的白銀開始每年約100萬
比索 ,後來達200-300萬比索,有時甚至超過400萬比索。1571-1821年間, 輸入馬尼拉的美洲白銀總計4億比索之多,其中絕大部分(亦有1/2、1/4之說)又轉輸中國。有些外國學者則估計美洲白銀總產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國。此外,還有部分輸入歐洲的美洲白銀通過貿易轉運澳門,然後流入中國內地。中外歷史文獻中有關美洲白銀流入中國的記載比比皆是。W. L. Schurz在《馬尼拉大商帆》中記載,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國商人把從新西班牙運來的白銀幾乎全部運走了";一位西班牙海軍上將則驚嘆道:“中國國王能用來自秘魯的銀條修建一座宮殿。”僅1631年一年,由菲律賓輸入澳門的白銀就達1400萬兩,大約相當於永樂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年)大明王朝30年鼎盛期內中國官銀礦總產量的2.1倍,是萬曆年間明朝國庫歲入的3.8倍。
主要國家
美洲白銀流入中國數量之大,一度使歐洲貴金屬輸入量銳減。美國經濟史學家漢密爾頓就曾指出,與1591-1600年間相比,1641-1650年間美洲黃金輸入歐洲數量減少92%,白銀減少61%,這一減少與中國--美洲貿易擴大有關。由於美洲白銀通過菲律賓大量流入中國,17 世紀上半期某些西班牙人竟建議放棄菲律賓殖民地。
流入中國的海外白銀另一個主要來源地是日本。日本不僅用白銀購買中國貨物,而且用白銀交換中國錢幣。日本白銀流入中國,年代早於美洲白銀,流入途徑有民間走私貿易和葡萄牙人開展的
轉口貿易 兩途。有明一代,中日關係一直談不上熱絡,
倭患 頻仍和
豐臣秀吉 入侵朝鮮更使兩國關係落到冰點以下,明廷因而將對日貿易懸為厲禁,隆慶元年重開
海禁 時仍將日本排除在外。然而,商人的趨利本性最終使這種制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紙虛文,走私貿易屢禁不止,成為中日
直接貿易 的主要形式。在西班牙人征服菲律賓之前的嘉靖年間,正當中國白銀需求日增之際,中日走私貿易已經使不少日本白銀流入中國。儘管如此,中日直接貿易畢竟因為
明廷 的禁令而受到很大制約。與明廷和日本沿海各大名均有良好關係的葡萄牙人遂乘虛而入,利用中日兩國給予的優惠待遇,在中日貿易中發揮了較大作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入據澳門後就主動招引日本人赴廣東方面貿易,最終建立了以澳門和
長崎 為軸心的葡日貿易網路。中國學者
全漢升 、李龍華估計,16世紀最後25年間,日本生產的白銀半數外流,其中大部分為
葡萄牙 商人運走,每年數量達50-60萬兩;到17世紀前30年,每年運出100多萬兩,有時高達200-300萬兩。 葡萄牙歷史學家在17世紀初估計葡萄牙大商帆每年從日本輸出的白銀價值超過100 萬金幣。而根據日本學者
新井白石 調查,僅慶長六年至
正保 四年(即明萬曆二十九年至清順治四年,西曆1601-1647年)的47 年間, 日本白銀輸出總量即達7480餘萬兩,大半輸入中國。日本白銀外流中國數量之大,使日本政府為之不安。為減少白銀外流,日本政府於1689、1715年兩度頒布法令,限制中國赴日商船數量和貿易額。
白銀流入中國,並非僅有貿易一途,歐洲人在中國、日本、歐洲之間開展的套匯業務也是一條重要渠道。16、17世紀間,中國、日本、歐洲三地金銀比價存在較大差價,中國金銀比價為1∶5.5-7,日本為1∶12-13,歐洲為1∶10.6-15.5,歐洲商人將日本、美洲白銀輸入中國套換黃金,可獲利一倍以上。
需求擴大 在需求方面,首先出口市場的迅速擴大,使手工業發達的
南直隸 南部(今蘇南、上海)、浙江、廣東、福建、江西等地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成為全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又通過聯鎖效應進一步帶動了北方和廣大內地的經濟發展。今日相對貧窮的贛南,當時是通往廣東外貿口岸的商道,百業興旺。對外貿易對明季中國商品經濟發展的直接促進作用之大,從中國商品外銷與內銷規模比較中可見一斑。眾所周知,蘇杭絲織業與松江棉織業是明代後期商品率最高、產值最大的兩個產業部門,據
許滌新 、
吳承明 《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一書提供的資料,當時蘇杭民間機戶年產絲綢約20萬匹,價值白銀16萬兩;
松江棉布 運銷量為2000萬匹,價值白銀300萬兩,兩項合計316萬兩。而根據中國學者張鎧計算,17世紀初,不計
荷蘭人 經台灣輸往日本、東南亞的中國商品以及
葡萄牙 商人運銷
果阿 、歐洲的中國貨物,每年僅
直接出口 菲律賓和由葡萄牙商人輸往日本的中國商品價值即達白銀427-487萬兩。
其次商品經濟的發展,客觀上需要一種穩定的通貨,但明政府發行的
寶鈔 和銅錢幣值都不穩定。就寶鈔而言,洪武八年(1375年)發行的寶鈔,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實際價值就跌落到面值的5 %-16%,後世所發行的寶鈔實際價值就更加低落。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一貫寶鈔竟然只能兌換一文銅錢。就銅錢而言, 明朝中葉以後,錢法日趨紊亂,腐朽的統治集團將濫鑄劣幣、大錢,獲取"鑄息"作為一條搜刮人民、緩解財政危機的財路。從錢幣重量上看,據
葉德輝 《
書林清話 》記載,明末錢重由1錢2分改為1錢,後又減至8分,南京所鑄,有輕至4分以下者。從成色上看, 天啟年間銅錢成色由規定銅七鉛三降為銅鉛各半,甚至銅二三而鉛砂七八。憑藉這種手段,天啟年間南京鑄錢年獲利達12萬兩白銀,"鑄息"達60%以上,而萬曆以前鑄息通常為20%-30%。加之私人盜鑄猖獗、政府貨幣政策變動無常,致使寶鈔和銅錢信譽都不高。隆慶初年高珙就指出:“錢法
朝議 夕更,迄無成說,小民恐今日得錢,而明日不用,是以愈更愈亂,愈禁愈疑。”蘇州市民就曾發起席捲蘇南各州縣的拒用天啟錢運動,持續10個月之久。海外白銀源源流入,提供了一種供給隨經濟發展穩步增長並擺脫政府干預的穩定通貨。
白銀為
本位幣 、銅為
輔幣 的貨幣體制確立後,歷經明、清兩朝和民國初期,直至1934年美國政府實施《
購銀法案 》,提高銀價,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國民政府被迫於1935年11月實行
法幣 改革時方才廢除。
相似制度 古代作家龐波尼烏斯曾經記載說,羅馬於公元前289年設立負責制幣的三人委員會(Ⅲviri aere arentoauro flando feriundo),委員由年輕貴族擔任,監督公共貨幣的製造。大概這一時期羅馬的貨幣製造情況比較混亂,需要國家進行規範和監督。從公元前269年或者268年起,羅馬開始統一管理義大利的制幣事務,只有坎佩尼亞地區的
加普亞 可以用羅馬的名義製造銀幣。這樣就形成了“羅馬一坎
佩尼亞 ”雙貨幣系統,或者“前第納里烏斯”貨幣系統。羅馬的重阿司幣主要在本土使用,兩德拉克瑪銀幣專供在義大利南部的對外貿易使用,而國家承認的法定貨幣仍舊是青銅幣。所以就像馬克思指出的那樣,金幣和銀幣在古羅馬最初是作為外國商品流通的。
羅馬人在
第二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初期屢戰屢敗,所以義大利南部不少城市紛紛倒戈。公元前216年,坎佩尼亞地區投降了
迦太基 將軍漢尼拔,並發行自己的標準貨幣。羅馬人遂於公元前212年左右創立新的第納里烏斯銀幣標準。
第納里烏斯銀幣體系有第納里烏斯(denarius)、奎納里烏斯(quinarius)和塞斯特提烏斯(sestertius,或者簡譯為塞斯退斯)三種銀幣,羅馬從此確立了銀本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