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行券
- 外文名:bank note
- 釋義:由銀行發行的一種票據
- 俗稱:鈔票
銀行券(bank note)是由銀行(尤指中央銀行)發行的一種票據,俗稱鈔票。銀行發行的、用以代替商業票據的銀行票據的一種表征貨幣。產生於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以...
1935年,國民黨政權實行法幣政策,規定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後來又加上農民銀行這四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是法定不兌現的銀行卷,1942年又把鈔票發行權集中...
朝鮮銀行券俗稱老頭票,是日本統治時期在朝鮮半島和關東州及東北三省滿鐵附屬地流通的紙幣。...
銀行派亦稱“銀行學派”或“銀行主義”。19世紀中葉與“通貨派”相對立的英國資產階級貨幣金融的一個派別。銀行派的領袖是圖克(Thomas Tooke,1774—1858年)、...
台灣銀行券為台灣日治時期於台灣地區通行的貨幣,實際使用年限約從1900年代初至1945年。...
銀行擠兌,又稱擠提,提指的是提款,兌則是兌現。是銀行因信用度下降、傳聞破產等原因,大量的銀行客戶因為金融危機的恐慌或者相關影響同時到銀行提取現金,這會使銀行...
發行銀行是具有發行銀行券特權的銀行。具有發行權的私營商業銀行和政府銀行都屬於發行銀行。舊中國的貨幣發行權最初是分散的。...
大連銀行更名為關東銀行後,為穩定市場物價,防止國民黨統治區的貨幣流入(當時關東地區流通的貨幣主要是蘇聯紅軍票、偽滿幣、朝鮮銀行券和日本幣),掠取物資,擾亂和破壞...
銀行資本家是經營貨幣資本業務,充當信用的中介人和支付中介人,為職能資本家服務,以獲取銀行利潤為目的的資本家。...
英格蘭銀行是英國的中央銀行。1694年由英國皇室特許蘇格蘭人威廉 · 彼得森(WilliamPaterson)等創辦。初期主要為政府籌措戰費,並因此而取得貨幣發行權。1844年根據新...
日本貨幣的發行銀行是日本的中央銀行——日本銀行。日本銀行發行的紙幣面額有10,000、5,000、1,000日元等面額,另有500、100、50、10、5、 1日元鑄幣。1日元...
食用券學說是一種貨幣信用理論體系中關於信用券的種類和性質、信用券與物價、匯價和利率關係以及信用券與資本形成關係的學說。信用券學說,包含了許多關於信用券的...
流通券是紙幣和銀行券的別稱。指在市場上流通的由國家政府發行的紙幣或由發行銀行發行的銀行券。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發行的一種政府紙幣的特別名稱。根據英國...
信用貨幣(credit money)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強制流通不以任何貴金屬為基礎的獨立發揮貨幣職能的貨幣。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屬於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由銀行...
貨幣發行制度先後經過了金屬本位制度,可兌換黃金的銀行券發行制度和不可兌換紙幣制度。現行的貨幣發行制度實際上指不兌現的信用貨幣的發行制度。西方國家的貨幣發行...
在銀行業中為固有名詞,是指在銀行券流通的條件下,銀行券持有者爭相到發行銀行券的銀行要求兌現貴金屬貨幣的現象。當一家銀行的信用發生動搖,準備金不足,銀行券...
貨幣發行準備金亦稱“兌換準備金”。發行銀行為保證銀行券的及時兌現而提取的準備金。分為現金準備和保證準備。現金準備由金、銀、外匯等構成; 保證準備由政府的有價...
發行準備金亦稱“兌換準備金”。發行銀行為保證銀行券的兌現而準備的基金。此為銀行券保證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70年代前的西方各國和國民黨政府時期的銀行券發行,都...
聯銀券是抗日戰爭時期,偽華北臨時政府所設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發行的紙幣——“中國聯合準備銀行兌換券”的簡稱。1938年開始發行,其主要流通區域是華北日偽占領區,聯銀...
金匯兌本位制,又稱“虛金本位制”。是指銀行券在國內不能兌換黃金和金幣,只能兌換外匯的金本位制。實行這種制度的國家須把本國貨幣同另一金本位制國家的貨幣...
日元(日語:円,日語羅馬音:en,英文:Yen),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於...
《中國近代紙幣、票券圖鑑》是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志中。...... 平遙蔚豐商業銀行券 忻縣縣銀號兌換券 河曲縣銀號兌換券 榆社縣銀號流通券 遼縣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