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勞動經濟)

農業經濟(勞動經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農業經濟是指農業中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的總稱。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它的發展具有自身的規律性,在生產關係的改革和生產力的組織方面都有一系列特殊的經濟問題。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如何使農業生產關係更加適合生產力的狀況,如何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等,顯然與工業有所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經濟
  • 方法:研究農業中生產關係運動規律
  • 目的:發展經濟,獲得財富
  • 時間:19世紀
基本簡介,課程,培養目標,研究方向,學習年限,設定,培養方式,實踐教育,學位論文,學說,我國古代,發展,皇家委員,泛論,農業情況,特點,經濟結構,傳統農業,現代化農業,破解關鍵,發展前景,

基本簡介

由於科學技術正處於發達中還未完全發達,人類開發自然資源的能力很低。對於大多數資源來說,短缺問題並不突出。例如,直至19世紀人們還認為森林是砍伐不盡的。因此,在這一時期,勞動力是主要的爭奪對象。有了勞動力就能開發資源,發展經濟,獲得財富。古代許多戰爭的目的就是掠奪勞動力——人口,而西方販賣奴隸的活動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從政治制度來看,集中的管理體制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央集權的中國和法國曾分別是亞、歐大陸上勞動力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
農業經濟一直持續了幾千年。在這一經濟階段中,人們採用的是原始技術,使用的是犁、鋤、刀、斧等手工生產工具和馬車、木船等交通運輸工具,主要從事第一生產——農業,輔以手工業。在這幾千年中,儘管科學技術有所發展 ,生產工具不斷改進,但在工業革命之前,這種生產格局沒有改變。這時的勞動生產率主要取決於勞動者的體力。因為從總體來看,人的智力方面的差別不太大。據統計,在低機械程度條件下,勞動者的體力支出和智力支出之比是9:1。
同樣,土地也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它也成為爭奪的對象。從最初來看,水美田肥的地方就成為經濟發達的地方,所以就有了經濟發達之後的諸多文明之地:如印度河恆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兩河流域、黃河流域等。就整個世界而言,生產的分配主要是按勞動力資源的占有或通過體地占有的勞動力資源來進行的。
在農業經濟階段 ,廣大人民的生活十分貧苦,缺衣少食比較普遍,不能抵禦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危機。教育很不普及,文盲占大多數,人才難以流動和發揮作用。

課程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學生: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1、進一步學習、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獻身農業;具有團隊精神觀念,艱苦奮鬥的作風,遵紀守法,品德優良;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求實創新的精神;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服從國家需要,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具有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經濟分析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能用一門外語和藉助計算機進行科學研究,了解所從事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的發展動態;能獨立從事教學、科研和專門的經濟管理工作。
3、身體健康。

研究方向

1、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
2、企業管理。3、金融學。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4、農村發展。
5、會計學。

學習年限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4年。

設定

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總學分為36分(不含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課程分專業學位課、指定選修課和方向選修課三種。(見附表)

培養方式

1、實行導師負責制。
2、思想品德:充分發揮導師教書育人的作用,定期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全面考核鑑定。入學一年半後,進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通過方能繼續學習。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3、課程學習:學生必須修完規定的學位課,並在導師指導下,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研究領域,選修相關的其他課程,取得規定的學分。
4、科研工作:參加科研工作是培養學生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學位論文的基礎。學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閱讀文獻資料,進行調查研究,撰寫論文,積極參加各項科研工作和學術活動,並至少在學報級刊物上發表篇1—2學術論文。
5、學生應堅持體育鍛鍊,參加文娛活動,不斷增強體質。

實踐教育

1、教學實踐:為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教學能力,應組織學生學習教學法,參加大學本科(或專科)的部分教學工作,如講授部分章節、指導實習、批作業、輔導課堂討論等。總工作量以100—200學時為宜,其中講課不少於10學時,經考核合格者計學分。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2、社會實踐: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利用寒暑假參加不少於三周的社會實踐,並寫出實踐報告。由或導師進行考核,經考核合格者計3學分。沒有參加社會國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畢業。
3、生產實踐: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根據專業特點進行生產實踐。本專業學生的生產實踐可結合科研工作進行。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是檢查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面訓練,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方面。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一般於第二學期末提出學位論文工作計畫,該計畫包括論文開題報告的安排、進行方式、論文工作各階段的主要內容、要求和完成期限等。學位論文的研究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細緻地進行社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會調查,獲取翔實可行的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整理、分析、概括、研究撰寫有一定新見解、新內容,有實際套用價值的學位論文。導師應加強對學生學位論文工作全過程的指導。

學說

我國古代

農業經濟思想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中國春秋時期,孔子孟子的著作中已有多處論及農業經營土地制度和發展農業經濟、安定民生的問題。戰國初李悝平糴之法、漢代董仲舒“限民名(占)田,以澹贍不足”的主張以及宋代王安石推行的青苗、均輸市易免役、農田水利政策等,都是中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農業經濟思想的代表。歐洲古羅馬的一些文獻中也散見各種片斷的有關農業經濟的論述。
農業經濟農業經濟

發展

農業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的商品化而逐漸形成的。早在18世紀中葉,法國重農主義經濟學家F.魁奈已套用投入產出對照表方法研究農業經濟,提出只有土地和農業,才是一切超過生產費用的“純產品”或剩餘的唯一源泉,宣揚自由競爭和重農經濟學說。在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農業經營的英國,A.揚在其所著《英格蘭及威爾斯南部遊記》和《法國遊記》中,在鼓吹資本主義農業制度的同時,提倡作為近代農業特徵之一的諾福克輪作制度,論證了大農業經營的優越性以及生產要素配合比例和生產費用與收益的關係等問題,可視為近代西方農業經濟學的先驅。與此同時,W.馬歇爾通過農村調查寫了題為《農村經濟》的報告。
19世紀中葉,馬克思在剖析資本主義制度、撰寫《資本論》等著作的過程中,闡明了許多有關農業經濟的重大理論問題。其中,如關於重農學派的評價,絕對地租級差地租壟斷地租的理論,農業中大生產和小生產的理論,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國有化的理論等,為後來馬克思主義農業經濟學的系統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19世紀末,恩格斯在《法德農民問題》一書中,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農業和農民問題作了精闢的分析。考茨基的《土地問題》一書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地分析農業中的資本主義,肯定了農業大生產的優越性,駁斥了小農經濟穩固論,可稱是一本專門論述農業經濟問題的較早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結合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實踐闡述農業經濟理論問題的,則始自列寧。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寧就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書中分析了俄國農奴制度廢除以後農業中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性,論證了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領導作用的經濟基礎。十月革命勝利以後的《論糧食稅》和《論合作制》等著作,論證了蘇聯在結束“戰時共產主義”階段不久的情況下,通過“租讓制”、“合作制”等列寧稱之為“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其中關於通過合作社來吸引農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則是馬克思主義關於農民和農業問題理論的重大發展,為蘇聯等國家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理論基礎。

皇家委員

19世紀中葉,《皇家委員會報告》中,出現了“農村經濟學”和“農業經濟學”的名詞,似為這一學科名稱的始源。1913年牛津大學成立農業經濟研究所,從事農業經濟問題的研究。在德國,18世紀中葉經濟學界的官房學派已對作物耕種、農地利用、農事經營等有較具體的研究。A.泰爾所著《合理的農業原理》一書首先提出農業經營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最大利潤,並大力宣傳輪作制,以代替三圃制。泰爾的學生J.H.von屠能的主要著作《孤立國》著重於分析農業經營集約度,創“農業圈”之說,對級差地租理論的貢獻尤大,被視為農業配置學的創始人,也是德國農業經營經濟學派的奠基者。

泛論

到了20世紀初期,艾列波著《農業經營學泛論》,發展了農業經營經濟學;T.布林克曼集德國農業經營經濟學之大成,在其主要著作《農業經營經濟學》中,圍繞農業集約化和農業經營制度兩大主題,論述了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投資收益界限、部門配合理論以及生產規模等問題,還套用動態分析方法,分析了影響農業集約度和農業經營制度變革的各種主要因素,使當時以農業經營經濟學派為代表的西方農業經濟學在理論和方法上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並為當代生產經濟學準備了基礎。此外,德國還有強調發揮農業政策作用的農業政策學派,代表人物有戈爾茲、康拉等。

農業情況

特點

一、農業技術的主流是精耕細作
二、以種植業為中心、農牧結合、綜合經營的廣大農區與以遊牧為主的廣大牧區同時並存和相互補充;
三、各地區各民族農業發展的不平衡。

經濟結構

中國在傳統農業經濟結構中,由內在的誘致性因素推動的技術創新是存在的,無論農業生產工具、灌溉工具、農藝以及各種農產品加工技術是不斷發展演變的,總體趨向是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出,但在兩千多年間農業生產工具的變化只是使之更精巧、更複雜,以及品種更加多樣化而己。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生產工具大部分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具備了,唐宋兩代做了重要的改進,如各式農具、深鑽技術等在宋代都已經出現。這時的中國,其科技水平及經濟發展水平都遠遠凌駕於西方之上。但自此以後,中國再沒有如此傑出的表現,還在繼續發展的只有農藝學。這種情況與宋代以後人口大量增加有關,人口增加以後,無論農業還是手工業都向儘可能多的使用勞動力的集約化方向發展,技術變遷不再表現在工具上,而是表現在技藝上,但是工具不改進,動力問題就永遠得不到實質性的解決,在一切生產領域只能重複分散的、非規模化的經營,農業技術沒有改進的動力,技術創新活動停滯,經濟的發展依其慣性發展到明代的高峰也隨之停頓下來。

傳統農業

到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廣大農村,生產動力仍然基本依靠牛耕和人力,農具和生產技術基本上依然沿用傳統方式。多年的戰爭使得農民生活更加貧困,有的貧苦農民為了渡過飢餓的年關,在嚴冬把僅有的耕牛低價典出,到來年春耕時再高價贖回,使自己“永遠陷於無窮的災難”。從全國來看,農用役畜短缺情況越來越嚴重,據北洋政府1914年統計,全國平均每兩家農戶才有1頭役畜。很多貧苦小農“不得不以自己的體力替代畜力”,出現了“犁耕”向“鋤耕”的生產力的歷史倒退。在這種情況下,更難以談及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總之,傳統農業不僅因自身生產率和經濟收益的低下而不能為工業化提供大量的資本積累、廣闊的商品市場、充足的原材料和大量的勞動力,而且更不能在整個社會經濟的現代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成為現代化的包袱和障礙,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就必須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
傳統農業經濟結構能夠長期存在的重要基礎是農業技術的長期停滯不前,農民僅僅依靠密集的勞動來提高農業收益,已經耗盡了已有的所有農業經濟結構的要素的有利性,達到了一種高水平的均衡狀態,並且不易破解,致使傳統農業經濟結構長期存在。舒爾茨關於傳統農業有效率但貧窮的假說非常重要的限定條件是,不允許改變社會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技術特徵,也不允許提供關於其它社會己有的優質要素的新的有用知識,即不允許提供比原先的成本少的這種知識。因為這樣做將會改變尋找有關其它經濟機會的信息的成本和收益。因而,這一假說的另一重含義就是只要存在技術進步和創新,傳統農業“有效而貧窮的”的均衡狀態就會被打破,傳統農業就會被改造。

現代化農業

傳統農業的進步,動力源於人口及城鎮消費的壓力,生產力的發展主要依靠農業勞動力投入及農業復墾面積的增加,改良技術的擴散靠自發傳播的途徑,即先進地區的方法向落後地區傳播,而現代農業發展的動力則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工業化的需要,改進的途徑是運用推廣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用科學方法改良農業,生產力的增加依靠農業改進的推動,而且勞動力、技術和資本投入的增加,也是由改進引起的。”可是,傳統農業的發展不可能僅僅依靠農業本身的改進,還需要工業的支撐,“農業改進需要現代工業的配合,迅速發展工業,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充足且價格低廉的化肥、農用機械及其它生產資料,是農業必不可少的要求或條件。”所以,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應當以現代生產方式去取代傳統生產方式,以現代生產要素代替傳統生產要素;以科學技術改善自然條件;以文化教育提高農業勞動者和經營管理者的勞動和經營管理能力;以商品性生產取代自給自足性生產;以社會化大生產取代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和封建租佃制度。只有實現了這種改造,才能使傳統農業過渡到現代農業,才能使農業因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有大幅度的提高而成為工業化的強大支柱,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經濟的現代化。
一提到現代農業經濟,出現最多的字眼就是“管理”、“制度”等詞語,制度與技術是推進現代農業進步兩種最重要的力量。
中國的現代農業建設已經搞了50多年,有經驗,也有教訓,有成就,也有挫折。從技術層面看,這50多年來中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從制度這個層面看,這50年走的道路並不平坦,可以說有很多教訓。
現代農業制度建設包括哪些?應該說是一個系統工程,至少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是農業技術研發推廣制度建設。包括農業科技的創新機制建設、重大技術成果推廣普及制度建設、基層公益性農業技術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建設等等。
第二是農業投入制度建設。包括國家對農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國家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補助辦法、國家對良種等現代投入品的補貼制度、國家調動稅費資金投入農業的激勵機制等。
第三是農業的經濟制度建設。比如土地制度等,這個方面制度建設的目標就是要建立起農業的現代微觀經濟基礎。
第四是農民培訓制度建設,現代農業就是需要高素質的農業經營者,從國家層面如何培養高素質的農業經營者,是建設現代農業的一個戰略性任務。 第五是流通制度建設。包括批發市場、綠色通道、連鎖配送、期貨市場等。
第六是農業風險防範制度建設。包括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警機制,改進重大動物疫情植物病害防範機制,建立政策性的農業保險制度,健全糧食棉花的儲備制度和糧食最低收購價制度,制定農產品進出口調控辦法等,目標是建立起一個有效防範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的現代農業風險保障體制。
通過以上六個方面的制度建設,基本上就可以奠定現代農業所需要的制度基礎。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長期堅持。作者認為,這種雙層經營體制的總體框架和它的核心不能變,但是要賦予它新的含義和新的解釋。應該更多的是社會化服務,表現農民自願基礎上的合作。應該更多的是土地流轉和經營規模擴大以後的家庭經營,也就是專業農戶。新的統加新的分構成新的雙層經營體制。這要從三個方面理解和把握。
一是要認識新的分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也就是專業農戶的形成,經營規模層次的提高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二是要把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給農民,以不變應萬變。不變就是農民有保障的土地經營權長期不變,變就是農村社會經濟結構、農民的就業結構、土地的具體經營形式可以變。
三是要改造“公司 農戶”的經營模式,使這個模式長期有生命力。
總之,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連線機制,必須擴大初級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規模,應把農戶這一層次賦予新的含義。

破解關鍵

穩定農業即穩定物價,穩定物價即穩定民心,穩定民心即穩定大局。因此,中國需要建立現代化農業生產合作體系,需要由國家承擔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升的成本,可以考慮開發農產品遠期交易契約,開發並補助農業生產的商業保險,並且由國家提供農業生產的商業保險,鼓勵農民走出國門通過國際合作實現規模化農業生產。
在世界性經濟危機併發症下,石油、糧食和金融危機當前正三管齊下向中國經濟擠壓。想要破除國際性經濟、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衝擊,中國就得尋找“解穴”之道。以筆者之見,如果未來幾年中國糧食生產能穩定增長,中國就有機會獲取在高成本條件下的經濟成長,滬深股市就有可能經過兩年左右的休養生息而重新穩定上升。
由於中國經濟的高外部性,石油、糧食的持續高走與美元的歷史性貶值共同造成了中國經濟的高成本時代。2007年開始,中國A股市場也開始了新的定價歷史。股改導致了中國A股市場定價權由金融資本向產業資本轉移;對外全面開放導致了中國A股市場定價權由國內資本向國際壟斷資本的轉移。產業資本通過對解禁股的拋售形成了“產業定價”;國際壟斷資本通過公開的如QFII或者熱錢形式投機地產和資本市場,通過資本的大規模進出並以國際輿論和話語主導權形式引誘A股國際定價”。
由於中國在世界上產業分工地位的原因,國內的“產業定價”逐步讓位於“國際定價”,這一切又與中國經濟的美元化有關,即中國經濟成長與美元匯率變化密切相關。因此,吃透美元的未來趨勢,就能大致確立維護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方向。
當中國實體經濟定價權還由國際壟斷資本掌握,當中國虛擬經濟的定價權又為國際壟斷資本掌握時,中國實體經濟的“價值創造能力”就有可能下降。價值創造能力下降,源於企業生產要素成本因美元貶值而急劇上升。中國企業無法克服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的原因是中國整體產業處於世界加工廠的地位,即處在產業分工微笑曲線的底部,只能賺取加工費用而無法獲取專利、品牌、渠道等“複雜勞動”或者“協同勞動”的附加值。
當中國產業從輕紡化向重工化轉變,石油、銅、鋁、鐵等成為重化工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時,美元的歷史性貶值造就了國際要素市場中大宗商品價格的歷史性上升。如果任憑這種趨勢持續下去,中國3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如大額外匯儲備就有可能化為一縷煙塵。幸運的是,中國政府堅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堅持科學處理“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辯證關係,從“民以食為天”和“人是鐵飯是鋼”的智慧中堅持抓糧食生產不動搖,從而有望破解國際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2008年經濟軟著陸即物價適度上升條件下的經濟高速增長有望實現。由於石油大幅漲價、人民幣大幅升值和資本市場大幅下行,中國在本次危機中損失巨大。
未來中國經濟在“危”中轉“機”的根本問題就是中國政府手中是否有糧,即中國經濟能夠在高油價和高糧價時代創造出全球糧食價格的窪地,進而迅速穩定國內物價,有效突破了國際壟斷資本的全面圍堵的核心武器就是糧食。因此,重視糧食生產是中國經濟能夠在世界經濟的驚濤駭浪中平穩著陸的保障。
當前中國經濟存在的關鍵問題是,中國產業已經由輕紡向重化轉移,但是“農業補貼工業”的現象並沒有因為“直補”等優惠政策而徹底改觀。由於石油漲價導致的農業生產資料漲價幅度遠高於農業產品漲價幅度,農民低技術水平和高成本下的收益遠遠沒有達到社會平均利潤水平,農業部門的剩餘價值仍然通過農業生產資料高價形式被轉移,增產不增收的機制導致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如果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在農業生產安全的“防火牆”至今還沒有全面建立時,將影響中國農業生產安全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安全,也將為國際壟斷資本向農業部門滲透創造制度條件。穩定農業即穩定物價,穩定物價即穩定民心,穩定民心即穩定大局。
因此,中國要將糧食生產當成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來看。當前農業生產能夠在弱勢中穩定的制度保證是農村土地公有制。在還沒有全面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條件下,農村土地承包權實際上起到了對農民的“社會保障”作用,從而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器。因此,未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是中國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中國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的前提是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的持續,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的長久保持在於農業生產可以得到社會平均利潤

發展前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農業的功能不斷拓展。從傳統角度講,三個功能在強化:
一是食物保障功能強化。中國人口眾多,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農業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務。隨著人口增加和生活改善,對食物數量的需求陸續增長,對品種的需求不斷增多,對質量的追求日益提高,農業承擔的食品供給、健康營養和安全保障任務越來越強化。
二是原料供給功能強化。農業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原料來源。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環保意識的增強,對農產品為原料的製成品的需求呈快速增長趨勢。隨著生物質產業特別是生物質能源等新興產業的興起,農產品新的原料途徑不斷拓展、新的加工途徑不斷開發。既強化了農業對工業的原料支撐作用,也為農業發展開闢了新的空間。
三是就業增收功能強化。農業是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產業。開發利用農業多種資源,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及相關產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蘊藏著極大的就業增收潛力。挖掘農業生產多領域的“容人之量”,拓展農業多環節的“增收之道”,對擴大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用現代理念看,三個功能在彰顯:
一是生態保護功能。農業作為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既有利用自然、開發資源的一面,也有維護環境、涵養生態的一面。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和生態農業,切實加強森林草原保護建設和水土保持,對改變生態脆弱、環境惡化的狀況,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觀光休閒功能。浩瀚的森林、遼闊的草原、清澈的水面、碧綠的田野、恬靜的鄉村,是人們觀光休閒的最佳去處。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改善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到秀美的田園風光和清新自然的環境中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願望越來越強,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人越來越多。
三是文化傳承功能。農業是記錄延續農耕文明、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華民族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農耕文明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原生態的物質和文化大都植根於廣袤的農村。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業不僅要繼續提供物質產品,同時也肩負著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使命。農業的這種多種功能的強化和彰顯,使農業的基礎性作用更為突出、內涵不斷豐富、影響更加深遠,必將永遠是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礎產業和經濟產業。農業發展中出現的這些新形勢,無疑為農業又好又快發展和農民增收帶來了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